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五四文学家日记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在当前的现代作家日记研究中,学术界或只是把日记作为论文论证材料的一种补充, 或只对一位文学家的日记进行研究,而并没有从五四文学家日记去综合考察五四的相关情 况,由此便有了本篇论文五四文学家日记研究。 本文所涉及的五四文学家日记的起讫时间为1 9 1 4 年至1 9 2 4 年。1 9 1 4 年袁世凯要求依 旧以孔教立国并进而妄图恢复帝制的行为,成为五四文学家推动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原因之 一。至1 9 2 4 年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共同北伐推翻北京政府,全国瞩目的焦点不再是文化 文学变革。 本文涉及的主要五四文学家为鲁迅、胡适、蔡元培、周作人、吴虞、吴宓、徐志摩等 人。之所以选择这些五四作家的日记作为主要论述材料,是因为他们的日记中基本完整保 存了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相关情况。 本文第一章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系统考察,发现他们对洪宪帝制及张勋复辟颇为 关注,忧愤之情溢于言表。也难怪,他们大多都是受过西方先进教育的知识分子,自然会 对袁氏及随后的部分军阀之妄图将中国重新带回封建禁锢时代的意图感到不满乃至愤恨。 以往的五四研究大多不曾看到当时紧迫的复辟风潮使得五四文学家必须加紧发起文化文 学变革并予以壮大。因此,通过五四文学家日记中记录的对洪宪帝制及张勋复辟的激烈反 应,当可了解他们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复辟风潮的诱因。 本文第二章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细致考量,丰富我们对五四文学活动的了解。从 日记了解五四白话新诗的尝试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通过胡适日记中有关新诗部分的简单 梳理,我们可清楚看出早期白话新诗创作的背后是有强有力的中国古典文化作为支撑的。 二则也可看出早期白话新诗创作虽则颇为简陋,甚可言之不甚像诗,但五四先驱大胆求新 希图打破千年诗思束缚的勇气与实践,却是我们后辈人必须予以推崇的。此外,我们亦可 了解到学衡派的起始。我们经常说的新青年派与学衡派的论争,事实上应该 说是持有不同文学主张的两派人在相互论战,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当把学衡派的起 始时间大约定在胡适、梅光迪二人在美国通信切磋之时,毕竟梅氏只不过在2 0 年代通过 学衡发表文章延续了自己一贯的文学主张罢了。 本文第三章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细致考察,发现他们那辈文学家是对中国传统文 化有着深刻认知的,也便是源于这份熟稔,他们激烈地反传统要求“全盘西化”,毕竟只 有深知传统为何物的人才能深切了解传统的弊端,从而铸就如此大的成就。但是仔细考量,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发现他们在日记中记有大量中国古典文献的读书心得,特别是在胡适、吴虞等激烈反传 统的文学家那里更是如此,这体现了他们的“言行不一”:他们虽则激烈反传统,却依旧 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只有通过日记这种文学样式,我们才能真实地了解到他们在日 常生活中到底在主动地读什么书,才能真正了解文学家本人的文学主张的理论来源。从更 深层的意义看,通过这样的形式了解到的才是真正的文学家本人,而不是那个他通过文章 塑造的他希望我们后世知道的“文学家”。 总之,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细致考察,可丰富我们对五四时代背景的认识,也可 丰富我们对五四文学家日常文学活动的深切理解,更可通过他们日常读书情况及倡导理念 之区别来深化我们对五四文学家的理解。 关键词:五四; 文学家;日记;文学革命;写作 分类号:1 2 0 6 6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 t u d yo fw r i t e r s d i a r i e si nt h ep e r i o do fm a y 4 t h a b s t r a c t 1 1 1t l l ec u 玎e n ts t u d i e so f 、州t c r s d i a d e si i lt 1 1 em o d e mt i m e s ,a c a d e m i ae i t l l e r j u s tp u t st l l e d i 撕e sa sa na d d i t i o no fd e m o n s 眦i o 舳1m l t e r i a l so ft 1 1 et 1 1 e s i s0 ro n l yr e s e a r c h e so nt h ed i a 巧o f o n e 嘶t e r ,b u tn e v e rg e n e 同1 yr e s e a r c h e s0 nt h em a t t e r sc o n c e m e d 协t h ep 鲥o do fm a y4 t “舶吼 w n t e r s d i 撕e si nt h ep e r i o do f m a y4 t h a sar e s u l t ,s t u d yo f t e r s d i 撕e si nt h ep 嘶o do f m a y 4 。hi s 硎t t e n h lt l l i s 廿l e s i s ,t l l ep e r i o do f m a y4 “i s 舶m1 9 1 4t 01 9 2 4 1 1 11 9 1 4y 妇ls l l i l ( a iw o r s m p e d c o n 向c i a n “e n 甜e m p t e dt 0r e s t o r et l l e 蛔_ p 硎a ls y s t e m 孤da 1 1o ft h e s eb e c 锄em ei m p o r t a m t 1 1 i n g sf o rt l l ei n t e l l i g e n t s i a t h er e a s o nw h yt h et 1 1 e s i sd e t e m l i n e sl9 2 4a sm ee n d i n go ft h e p e o do fm a y4 f hi s 1 a ti i l l9 2 4n a t i o m l i s tp a n ya i l dc 0 n u n u l l i s tp a r t yc o m m e n c e dt 0 c 0 0 p e r a t et 00 v e n h r o wt h eg o v e m m e n to ft 1 1 eb e i y 锄g 、v a r l o r d sa n dm ee n t i r e1 1 a t i o nd i d n t f o c u so nt h ec h a n g e so fc u l t i l r ea n dl i t i 删l l r e t h em 句0 r 嘶t e r sc o n c e m e di 1 1 也et h e s i sa r el ux 蚰,h us m ,c a iy u a n p e i ,z h o u z u o r e n , w uy u ,、m jm i ,a n dx uz 1 1 i m o t h er e a s o nw h yt h et 1 1 e s i sc h o o s e st 1 1 ed i a d e so ft l l e s ew t e r sa s t 1 1 em 勾o rd i s c u s s i n gm a t e r i a l si st l l a tt l l e i rd i a r i e sp r e s e em eb a s i cm t e g r i t ) ,o ft l l er e l e v a n t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o ft h en e wc u l t u r em o v e m e mi 1 1t h ep e r i o do fm a y4 伽 i i lt h ef j r s tc h a p t e lb y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r e s e a r c l l i n go nw 订t e r s d i 撕e si nt l l ep e 订o do f m a y4 协, w ec 觚l e a mt 0m a t 嘶t e r sp a yc l o s ea t t e n t i o nt 0h o n 黔i a nm o n a r c h ya i l d z h a n gx u l l s r e s t 0 】锄i o na n dm a n if e s tg r e a ta n x i e 妙m o s to ft h e mr e c e i v e da d v a n c e de d u c a t i o no fw e s t e m ,s o i ti sn o 肌a lf - 0 rt h e mt 0d i s s a t i s 矽e v e l lr e s e n tt h er e s t o m t i o n t 1 1 er e s e a r c h e r sl a r g e l yi 伊o r e dt 1 1 a t m eu 玛e n c yo fr e s t o r a t i o nm a l ( e st l l ew r i t e r s 埘t i a t ea i l da d v a n c en e wc u l t u r a lm o v 锄e m t h e w r i t e r sf o u n dm a tc 1 1 i ms h o u l dn e v e rb es e l f r e l i a n t 卸dp r o s p e r o u si ft h ef e u d a ln l o u g h t si 1 1m e m i l l do fp e o p l ew e r en o te l i m i l l a t e d n r o u 曲w d t e r s 协t e n s er e a c t i o nt oh o n 野i a nm o n a r c h y a l l dz 1 1 a j l gx u n sr e s t 0 】n a t i o nw ec a nl e 锄t 0t l l er e s t o r a t i o nr e a s o n sf 0 rt h ec l 瑚g e so fc u l n j r e a n dl i t e 咖i n 也e p e r i o do f m a y4 l h i i l 也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b ys y s t 锄a t i c a l l yr e s e a r c h i n g0 n 嘶t 镪d i 撕e si i l 缸l ep e h o do fm a y 4 m ,a d d st 0o l l rk n o w l e d g ea b o u tm e i rd a i l yl i t e 捌了a c t i 啊t i e s i ti sp o s s i b l et 0i l l u s 仃a l t et h e a 位e m p to nv e m a c u l a rp o e 仃yi n 廿l ep e r i o do fm a y4 恤b y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r e s e a r c m n g0 n v e m a c u kp o e t i yo fh us m sd i 撕e s ,w ec a l ll e 锄t 0h o wt h a te 砌yv e m a c u l a rp o e 仃yi s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r e a t e db e l l i n d 廿1 es 仃0 r 培s u p p o r to fc l l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c u l t u r e 觚dm a te a r l yv 锄a c u l a rp o e 仃y c r e a t e dq u i t es i m p l et l l o u 曲,t h e r e sn o te v e l l1 i k ep o e 仃y ,b u to u r y o u n g e rg e n e r a t i o nm u s tr e s p e c t t h eb o l dp i o n e e r s 证n l ep 甜o do fm a y4 t hd e m a n dt 0b r e a l ( n l es h a c l ( 1 e so fp o e t i c 也o u g h t sa n d p r a c t i c eo fc o 啪g e b e s i d e sm a tw ec 卸a l s ol e 锄t ok n o w t 1 1 a tt h ef o u n d i n go fx u e h e n gs c h 0 0 1 w eh a v ea l w a y ss a j dt l l a t 廿l en e wy 1 0 u t hc a m p 觚dx u e h e n gs c h 0 0 ld e b a t e ,i nf a c t ,“s h o u l db e s a i dt l :l a tt l l ed i 毹r e n tp e o p l ew i n l 1 ed i 仃e r e ml i t e r a 臼l r ca r g u 哪e n t sd e b a t e ,行o m 仳sp o i mo f 啊e w w es h o u l dm a k eh us 1 1 i ,m e ig u a n g d i sd e b a t ei 1 1t 1 1 eu 1 1 i t e ds t a t e s 嬲m es t 疵l gt i m eo f x u e h e n gs c h o o li nm e ,a 腑a l l ,0 m yi 1 1m e2 0 sm e ig 啪鲷it l 鹏u 曲t h ex u e h e n gm a g a z 疵 w r o t el l i sc 枷n u a t i o no ft h el i t e r a t u r eh a sc o n s i s t e n t i ya ( 1 v o c a t e d i i lm e 戗l i r dc h a p t e r ,b ys y s t 锄a t i c a l l yr e s e a r c k n go n 、删觚d i a r i e si i lt h ep e r i o do fm a y 4 t “,w ec a n1 e 锄t on l a t 也e yh a v ead l e e pu n d e r s 协d i n go fc 1 i n e s e 锄d i t i o i l a lc u l t u r es o 也e y a d l l e r e dt 0n l e i ra c a d e 皿c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 “t 0 t a lw e s t e n l i z 撕0 n ”o i l l yt l l o s ew h oh 硒ad e 印 1 l i l 曲坞o ft r a d i t i o nc a nh a sa 曲e p 吼d e r s 蛐go f 吐l ed e f e c t so ft r a m t i o na n dm a k e s g r e a ta c l l i e v 锄e n t s b u tt 1 1 e r ea r ean 姗b e ro fr e a d i n gn o t e sa b o u tc 1 1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c u l t l l r ei 1 1 t h e i r ( 1 i a r i e se s p e c i a l l yi l lt h ed i a r i e so fh us l l ia i l dw uy r uw h oa m l e r e dt 0a n t i - 仃 l d i t i o n a n u m b e ro fr e a d i n gn o t e sm 疵f e s tt h e i rd i 丑e r e mw o r d sa 1 1 dd e e d s w ea r es u p p o s e dt 0p o s s e s sa n i d c a 协a tw 五t e r si nm ep e 订o do fm a y4 t ha d h e r et 0 廿l e i ra c a d e 面c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 “t c 蹦 w e s t e n l i z a t i o n ,b u tm o r el i k ec h i i l e s e 仃a l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w ec a nl e 锄t o 1 a tm eb 0 0 1 ( sm e y r e a de v e 巧d a y u n d e r s 切n d 廿l el i t c m 巧s o u r c e so fn l en l e 硎e sw l l i c h 、耐t e r sa d v o c a t e db ym e i r d i a r i e s t 0d e 印e rs e n s e ,w e :c 觚h o war e a lw r i t e rn o tm eo n ew h o l e 、而t e rw 肌t e dt 0s h a p e b y1 1 i sa n i c l e s 1 1 1c o n c l u s i 叽b yc o n s i d e r a 峭,r 踟嗡1 ) ,z i n g 、r i t 盱s d i 撕e si 1 1t l l ep 耐o do fm a y4 m ,w ec a n h o wm o r ca b o u t 廿l eb a c k 舢di i lt l l ep e r i o do fm a y 铲,m o r ea b o u tt h e i rd a i l yl i t e 删呵 a c t i v i t i e sa 1 1 dm o r ea _ b o u tw r i t e :r sb y 廿1 em s 血c t i o nb 娟) l r e e nm e i rd a i l yr e a m n gn o t e s 锄d l e i r a r g u i l l e n t s k e yw o r d s :t h ep e 一0 do fm a y 铲;w r i t e r s ;d i 耐e s ;l i t 既纠叮r e v o l 埘0 n ;w r i t e c a t e g o r yn u m b e r :1 2 0 6 6 4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 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 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a p ;禽彳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刳堑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一繇叶多偷寻 签字啉2 。c 1 年甲月汐日 导师签 签字日期: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 学术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日 记这种文本的重要性。诚然,日记之作“常不免琐屑猥陋之病 ,但贵在“修辞立其诚”, 因而通过日记行文去了解日记作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成为一条可行之路。 五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最为后世学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也由此,关于五四的种种 论述,已经数不胜数。而关于五四时期文学家的日记研究现在也开始多了起来。比如从 “沉默鲁迅”( 1 9 0 9 1 9 1 7 ) 的日记和汉画收藏看鲁迅反击生命虚无、实施自我救赎的可能 性昭1 就细致研究了1 9 0 9 至1 9 1 7 年的鲁迅日记及鲁迅的汉代画像收藏。胡适 及其它口3 对胡适藏晖室日记进行了概述。郁达夫日记文学谈h 3 论述了郁达夫 的日记理论及日记创作实践,并结合郁达夫的小说论述了其小说与日记之间思想上的关 联。论徐志摩的“未刊日记晦1 对徐志摩的两种“未刊日记”府中日记及留学日记 进行了考察。但这些研究者或者只是把日记作为他们论证材料的一种补充,或者只是对一 位文学家的日记进行研究,而并没有综合看待五四时期的文学家日记。而在笔者看来,对 其进行综合研究,是完全可行之事,也由此有了本篇论文。 。 本文所涉及的五四文学家日记的起始时间确定在1 9 1 4 年。虽则在历史上,所谓五四 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 日货运动,以及新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改革”。阳1 而徐志摩于1 9 1 9 年1 2 月 1 4 日日记中记录的杨振声所叙述的“五四当天发生的状况:“事出偶然。以巡街而谒使 馆,折而赴赵家楼,遭拒而怒,怒而破门。破门而章贼苦,有持铁棒槌之,立颠晕。群上 殴之,血殷遍体。有践其臂,表嵌入腕。其后日人抱护之,不死仅矣。学生集会时,曾有 大汉告语,即有缓急相须,二万之众,指顾可集。众以诚伪不辨,婉谢之,杨言风潮为 名流系主动不确。川7 3 证明前面定义的五四运动的属性所言不虚。但是从中国现当代文学 史中看,发生于五四时期最重要的大事,是以陈独秀、胡适为首进行的新文化运动,因此, 将这些事情发生的前后渊源梳理清楚便是应行之举。简单来说,武昌起义的成功完全出人 意外,就像多米诺骨牌中被推倒的第一块骨牌,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使得各省纷纷 在随后几日宣布独立。对此黄兴等人在1 9 1 5 年2 月2 5 日发表的通电中有明确的认识:“故 辛亥之役,乃满洲政府成之。非革命党所能自为力也。 阳3 也由此给中华民国的建立蒙上了 一层阴影,即国家的行政归属虽然与以往不同,可是人民依旧愚昧;而后袁世凯及张勋等 人妄图恢复帝制的行为,更是让当时的知识分子领悟到这一点,因此要求进行文化文学上 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改革成了他们能够想到的唯一对策。1 9 1 4 年袁世凯要求依旧以孔教立国并进而妄图恢复 帝制的行为,成为了触动当时知识分子神经的重要事件,由此本文把五四开始的时间定为 1 9 1 4 年。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应在1 9 1 7 年前后,但在本文中将五四结束时间定为 1 9 2 4 年。1 9 2 4 年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共同北伐推翻北京政府,全国瞩目的焦点不再是文 化文学变革,因此本文把1 9 2 4 年作为五四结束的时间。 本文涉及的主要五四文学家为鲁迅、1 胡适、蔡元培、周作人、吴虞、吴宓、徐志摩等 人。之所以选择这些五四作家的日记作为主要论述材料,是因为他们的日记中基本完整保 存了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相关情况。 本文第一章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系统考察,发现他们对洪宪帝制及张勋复辟颇为 关注,忧愤之情溢于言表。因此,通过五四文学家日记中记录的对洪宪帝制及张勋复辟的 激烈反应,可了解他们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复辟风潮的诱因。 本文第二章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细致考量,丰富我们对五四文学活动的了解。从 日记了解五四白话新诗的尝试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早期白话新诗创作的背后是有强有力 的中国古典文化作为支撑的;早期白话新诗创作虽则颇为简陋,甚可言之不甚像诗,但五 四先驱大胆求新希图打破千年诗思束缚的勇气与实践,却是我们后辈人必须予以推崇的。 此外,我们亦可了解到学衡派的起始。我们经常说的新青年派与学衡派的论 争,事实上应该说是持有不同文学主张的两派人在相互论战,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当把 学衡派的起始时间大约定在胡适、梅光迪二人在美国通信切磋之时,毕竟梅氏只不过 在2 0 年代通过学衡发表文章延续了自己一贯的文学主张罢了。 本文第三章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细致考察,发现他们那辈文学家是对中国传统文 化有着深刻认知的,也便是源于这份熟稔,他们激烈地反传统要求“全盘西化”,毕竟只 有深知传统为何物的人才能深切了解传统的弊端,从而铸就如此大的成就。但是仔细考量, 可发现他们在日记中记有大量中国古典文献的读书心得,特别是在胡适、吴虞等激烈反传 统的文学家那里更是如此,这体现了他们的“言行不一”:他们虽则激烈反传统,却依旧 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新文化运动的“复辟”背景 通过阅读五四文学家日记,笔者发现了促使五四文学家发起壮大新文化运动比较重要 的两大历史事件:一是袁世凯时期的洪宪帝制,二是袁氏死后军阀混战时期的张勋复辟。 由此可看出五四时期文学家激烈发起新文化运动的背后是有着特殊的时代原因的,即在当 时的社会中弥漫着浓重的复古主义思想,如果他们不加紧建设“新文化新文学 ,很有可 能中国又会倒退到以往的封建时代。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本章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考察 洪宪帝制是如何作为新文化运动的起因之一的;第二部分考察张勋复辟又是如何促进了新 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的。 一洪宪帝制:新文化运动的起因之一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因,要么侧重于从五四知识分子的“西 学东渐”的理论去进行分析,要么侧重于从辛亥革命的失败带给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震撼 进行探讨,很少能从更小一点的时代背景去进行思考,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的五四新 文化运动的小背景之一便是当时的复辟风潮。通过阅读五四文学家的日记,可发现他们对 于袁世凯的洪宪帝制自始至终都非常关注,并经常在日记中抒发袁氏行事带来的抑郁之 情:他们害怕袁世凯等军阀放弃辛亥革命成果,将中国重新带回帝制时代。也便是在这种 不安与焦虑中,他们生成了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动力之一。 辛亥革命成功不久,孙中山等革命党苦于资金筹措不力等问题,选择了袁世凯作为中 华民国的大总统。若要简单评述袁氏统治时期的纷繁政事,也许用吴宓于1 9 1 4 年3 月1 日的日记较为合适:“今日政海波涛,殊不知伊于胡底。茫茫前途,将何以置我国家! 近 来闻事渐多,而愈觉其诡异不测,疑虑纷沓,当前亦不能静心读书矣。饽3 吴宓感慨如斯, 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早在1 9 1 3 年年末,袁世凯为了抵制国会,便发布政治会议召集令, 召集中央和地方长官代表讨论熊希龄内阁的改革省制计划。随后到了1 9 1 4 年1 月,袁世 凯又借口国会人数不足不能行使职权而让政治会议去讨论,根据政治会议之结论,袁世凯 即正式命令解散国会。而这也意味着袁世凯向大总统终身制直至目后的帝制作好了进一步 的准备。 胡适于1 9 1 4 年1 月2 3 日在日记里对袁世凯在1 9 1 3 年1 1 月2 6 日发布的“大总统命令 全文录入并予以嗤笑,认为是“非驴非马也 :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孔子之道,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树万世之师表,亘百代而常新,凡有血气, 成蒙覆帱,圣学精美,莫与比伦。溯二千馀年历史相沿,率循孔道,奉为至圣。现值 新邦肇造,允宜益致尊崇。衍圣公、孔令贻以本大总统就任礼成,来京致祝,并亲赍 孔氏世谱,阙里圣庙碑碣拓文,前代冠服各物。瞻览之馀,益深钦仰。本大总统受任 以来,夙夜兢兢,以守道饬俗为念。孔学撷道德之精,立人伦之极,渊泉溥博,沾被 无垠,高山景行,向往弥笃。所有衍圣公暨配祀贤哲后裔膺受前代荣典,均仍其旧。 惟尊圣典祀綦重,应由主管部详稽故事,博考成书,广征意见,分别厘定,呈候步行。 此令。衍圣公、孔令贻给予一等嘉禾章。此令。刀n 川 更由于此,而对“孔教问题 进行了认真的思索,“设问题若干,亦不能自行解决也,录 之供后日研思。”这些问题包括:“( 一) 立国究须宗教否? ( 二) 中国究须宗教否? ( 三) 如须有宗教,则以何教为宜? 孔教耶? 佛教耶? 耶教耶? ( 四) 如复兴孔教,究竟何者是孔 教? 孔教之经典是何书? 孔教二字所包何物? ( 五) 今日所谓复兴孔教者,将为二千五百 年来之孔教欤? 抑为革新之孔教欤? ( 六) 苟欲革新孔教,其道何由? ( 七) 吾国古代之 学说,如管子、墨子、苟子,独不可与孔、孟并尊耶? ( 八) 如不当有宗教,则将何以易 之? n 13 由这些问题可以看出胡适此时思想的先进性。这些问题根本就是没有答案的,但 在这里,提出这些问题的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至1 9 1 4 年年底,面对“袁氏尊孔令”胡适 又指出了“大误之处七事”: “如言吾国政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不知孔子之前之文教,孔予之 后之学说( 老、佛、杨、墨) ,皆有关于吾国政俗者也。其谬一。今日之纲常沦敦, 人欲横流,非一朝一夕之故,岂可尽以归咎于国体变更以后二三年中自由平等之流祸 乎? 其谬二。政体虽取革新,礼俗要当保守。礼俗独不当革新耶? ( 此言大足代表 今日之守旧派。) 其谬三。一面说立国精神,忽作结语日故尊崇至圣云云,不合论 理。其谬四。明是提倡宗教,而必为之辞曰绝非提倡宗教。其谬五。孔子之道,亘古 常新,与天无极,满口大言,毫无历史观念。与天无极尤不通。其谬六。位天地, 育万物,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苟有生知血气之伦,皆在范围曲成之内,一 片空言,全无意义,口头谰言,可笑可叹。其谬七。”n 2 3 袁世凯既然想以孔教思想来束缚人民,自然就不能允许自由言论的出现。对此,吴宓 在1 9 1 4 年4 月6 日记下:“夕,闻政府昨布报律,凡在校学生均不许出报及杂志云云。一脚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吴虞主办的醒群报这时也遭遇了封禁的命运。1 9 1 4 年1 月9 日吴虞“路遇胡少端言: 廖平嘱询近来各报所刊反对孔教文字,外间传言多传系余所作,是否属实。恐遭人妒忌 宜慎云云。n 们两日后,他即看到:“醒群报载:四川省行政公署一二三号训令。内 开:内务司案呈内务部令开,前据人呈送该省六七月间发行之醒群报数纸,宗旨颇不 纯正,兹复由本部查阅该报十一月六号仍复语多簧惑。若听其发行,实属有玷舆论,淆惑 人心。亟应依法办理。为此令行该民政长迅即严办,并希具覆,此令。因往报社访询, 廉江、悲侠具在茶园,晤廉江,据云:六七月间云云,原公事系吴虞主张宗教革命、家庭 革命,荒谬之至数语。所谓宗旨颇不纯正者,乃省行政公署所删改也。对此吴虞在日记 中不禁争论道:“余之主张宗教革命在国教问题未发生以前,即使孔教定为国教,法律亦 不追溯既往,况信仰自由明定约法,大总统并未宣布废弃约法。则余之言宗教革命 于六、七月间,固无可议。至于家庭革命,余文本将界说申明,不过依据新律改正旧律之 不平等而已,原文具在不可厚诬也。醒群报于今日遵中央政府封禁,特印红字以 志有被中央封禁之价值。自誓此后不作有关政教文字。n 5 1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高压 政策对文人造成的压力究竟有多大。及至次年8 月1 4 日吴虞还记道:“晚蹇德卿来谈杨刚 等事,言近日如有外来信件切不可收,亦不可写回信,给回片。盖假托侦探,在外生事者 多也。 n 6 1 除此之外,袁氏还于1 9 1 4 年2 月通过了郊天祀孔法案,以国家政令的形式为“祭孔”、 “尊孔 合理化,从而为日后的称帝铺路。对此,胡适在当月4 日的日记中无奈叹日:“此 种政策,可谓舍本逐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耳。 n 刀 在这种状况下,袁氏又于1 9 1 5 年年初赐予各官以上、中、下卿,大夫等名衔,对此, 吴宓于1 月3 0 日的日记中忧心忡忡地记录道: “从政者皆荣之,衣冠道贺,宾客请宴,忙逾常日,干谒屡不获见。此与得嘉禾 等章者,京中长班之流,均以捷报求赏,一如昔例。而得报者亦悬之寓壁,竞相夸示。 呜呼,国步多艰,战氛未清,日来中日交涉,益见侵迫。当局只以爵赏虚恩,牢笼多 士。而举世亦互相颠倒,沉沦于醉梦之中。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昨闽参政程某者, 同学程树仁君之兄,上书请复科举,小学仍存虚名,专课诗书。如此类者,宁非怪异? 满清之亡,亡于官吏。官吏岂民国之福哉? ”n 明 上面吴宓日记提到“日来中日交涉,益见侵迫”,事实上早在1 9 1 4 年8 月中日交涉便 渐多起来,事情源于日本加入战,要与英合击德国。由此,就有了这样一个问题:青岛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归谁? 彼时青岛乃是德国的势力范围区,“日如合英攻德,德人必失青岛。青岛又归谁氏 耶? 随即胡适自忖日:“以吾所料,日人或以归中国丽索偿金焉。此说人皆以为梦想。 n 们到第2 日,胡适“今晨读报,知日政府昨夜以哀的米敦书致德政府,要求二事,其 第二事即令德政府以胶州租借地全境交与日政府,以为他日交还中国之计。吾所料中矣。 但不知日政府之能践言否,又不知其所欲交换之条件如何耳”。虽然胡适存此疑虑,但仍 然较为乐观,认为“吾之为日本还我青岛所想也,初非无据而言。若为吾华取还 青岛,则有数利焉:( 一) 可以交欢中国;( 二) 可以自告于世界,示其无略地之野心;( 三) 可以释英入之忌。例及至1 1 月1 1 日面对“日人不仅不归还青岛,反而占领了济南的事 实,胡适这才叹道:“拒虎而进狼,山东问题殊不易解决也。 乜盯正因为日本在胶东半岛获 得了巨大利益,因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提出了“二十一条 ,要独占在华利益。及至 1 9 1 5 年5 月5 日,吴宓在日记中记道:“家难未平,而国忧复紧。日本要求条件,中国已 于昨答复,关于东蒙、山东者,均予承认,而系属全国存亡逐条,则行拒绝。是日喧传, 日本已下哀的美敦书于中国。开战在即,败衄难逃。然众语恐惶,殊觉无当。 咙1 与此同 时,远在美国的胡适“竟夕不寐。夜半后一时许披衣起,以电话询大学日报有无远东 消息”。例密切关注此事的吴宓5 月8 日又记道:“日本哀的美敦书,确于昨午三时,送交 中政府,限四十八小时内答复。中国于权利,让步已达极点,而犹如此逼追,非战而拱手 与人,则我将无颜立国。死荣生辱,无可置喙。或云,是特外交捭阖操纵之术,是则更非 吾所敢知也。 心铂最终“中国对于日本最后通牒,已于昨晚答复,于要求各条,除第五项 中关系全国存亡数条外,悉予承认。对此,吴宓论日:“战争问题遂罢。创巨痛深之馀, 依旧酣嬉升平矣。或云,政府本已备战,拟迁都武昌,守以重兵十二万。昨夕决议,亦主 开战。旋以曹汝霖次长往询各国公使意见,而英法答以:战则以兵助日攻我。政府不得已, 乃复求和。此其真确与否不可知。要之,从此国仇深结,十年以内,中日必不免于战,则 势也,亦理也。 皿习 如果说袁氏“尊孔 、“祭孔 乃至压制自由言论,让当时的文学家只是哀叹政事之多 舛的话,那么袁氏政府接受“二十一条的事实则给他们带来了迫切的亡国之耻。在这种 情况下,袁氏还想称帝,自然使当时的文学家紧张异常。因为一旦中国在袁氏手中重新回 到帝制时代,那么这个能接受“二十一条 的“皇帝 给中国带来的命运自然可想而知。 1 9 1 5 年8 月1 8 日,面对袁氏将称帝的传闻,胡适作了题为中国与民主的文章, 文章指出: 1 0 “这个名称的变换不仅不能为总统所拥有的权力和尊严带来任何实质上的增长,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且它还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他最终的垮台。不管袁总统的独裁达到何等的程度, 他也还是具有一般的常识,晓得有些字是不能使用的,那会遭到一代青年的反 对。倘若袁先生真如他的西方评论家所形容的那样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那他就 应该明白只要他采用帝制,他便会立刻在全世界的人面前丧失信誉,甚至极有可能遭 到行刺的危险。 古德诺教授和许多其他善意的制宪权威,以为东方人不适于民主政体;其理 由是他们以前从不曾有过。相反,少年中国以为正因为她以前不曾有过民主,所以她 现在必须有民主。”汹1 又在8 月2 9 日晚记道:“前作文论袁世凯将称帝,及古德诺赞成此议之风说,颜之日c l l i i l a a n dd e m o c r a c y 。意有未尽,复作一文,专论古德诺与中国之顽固反动( g o o d n o wa n dc 1 1 i n e s e r e 枷0 1 1 i s m ) 。古氏在此邦演说作文,均言中国无共和之程度,其说甚辩,足以欺世。又 以其为一国明宿也( 古氏新被选为约翰霍布铿大学校长) ,故其言为人所深信,于我国共 和前途殊有影响,不可不辩;故乘此时机作此文攻之。 船7 3 而吴宓在日记中也记录了大量 的“洪宪闹剧,以示对袁氏称帝的不满: 8 月1 4 日 近日君主政体之议大兴。营私趋炎者,至明目张胆,言戴总统为帝。而政府当轴, 对于此事实际上之进行,亦毫无迟回瞻顾,着着布置,而绝对之利害,初未计及。 举一事以例其馀,如亚细亚日报) ) ,为当道机关,卑靡可厌。近且于君主政体,力亭 鼓吹,并造作种种奇诡之事实,以淆惑愚民之观听。近日所发见于该报者,撮记如下: ( 一) 论君主为最良之政治,并谓此次德国战胜,则世界将无民主国。( 二) 托述美客 卿古德诺氏之言,谓中国必当以君主立国,且代为解释其意义。( 三) 谓德帝威廉二世, 昔尝密函袁总统,请速变君主,与德提携,分立于东西。( 四) 记近日诸帅纷纷入觐, 即商尽裁旧兵,而另招心腹之军士,以为道地。( 五) 记天桥发见石碑,其文篆晦残缺, 而有袁氏受命之语。( 六) 记南下洼之怪异。( 七) 记辽河畔之龙,长九十丈,破空飞 去。( 八) 记趋炎附势、先事逢迎之杨度、胡瑛等,有筹安会之发起,刊布宣言书,以 明为君主政治之基础。此外尚有不能尽记者。而该报且以如此鼓吹之力,得政府资助, 赴上海开分馆去矣。矧 8 月2 5 日 昨,覃孝方先生来,述筹安会发起后,强向各部索人加入。趋炎附势者流,又争 1 l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先恐后矣。至有持异议者,亦默不敢宣。并有以责任所在,不能干涉,而谋辞职者, 为京师总检厅长罗文干氏。又云,筹安会以袁克定为主动力。袁克文极不赞成,正纠 合其党,将巧借共和名义,发起一国事维持会,以与对抗。袁氏之第四子,亦大有黄 鬃儿之志。各自树党,以竞私利。他日祸乱正大,诸将之拥兵自固,又成李催郭汜之 流。何言君主者,丧心病狂,并此而不问也。澜丈述张季直与袁氏之谈话。袁氏谓己 之主张君主,非为私图,若孔丘、朱熹之后,亦可拥戴。张谓衍圣公自有其人,若晦 翁之裔,寂无闻者。袁谓朱启钤、朱家宝皆是。张莞尔曰:然则名伶朱右芬亦可帝矣。 此与前年举梅兰芳为总统,同一趣话,而以见国家前途之不幸耳。例 8 月2 6 日 谒余公介贻、秦公绍观。余公谓已向唐在礼君言之,又托军部姚君。秦公述时事 颇多,谓筹安会之设,乃政府用作宣告,并非望其鼓吹。盖将以强制行之,无所顾恤 矣。至于会之发起人,皆由总统开单圈派,若命官然。有不赞成,辞官去者,亦颇不 乏。又谓,君主以后,各事悉将规复前清旧制。向所发表者,皆糟粕耳。当局于未来 政策,已计划停妥,俟君主后发表,以显其能力。又各种杂税,政府亦深知其病民。 所以为是者,正俟君主后一律裁撤,以便平民称颂大皇帝之仁德、专制之恩惠。操术 如此,其心可诛。譬犹医置毒于人,促之病,而后己为愈之,以自炫而自富,不亦卑 鄙之尤者。且常使幼稚愚暗之国民,永远欣慕专制之毒鸩,共和再建,愈增困难。我 国民百世而下,沉沦奴劫,返顾若辈之肉,其足食乎? 啪1 9 月5 日 晨,外出购书,并搜求梁任公撰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一文,揭登国民公 报者。该报并录载汪凤瀛参政致杨皙子 杨度,字皙子。】书。听风雨之鸡鸣, 作颓波之砥柱,亦大可为共和吐气,使奸人丧胆。至其说理之透彻,词锋之犀利,措 语之庄严,以及深心韬晦,使他人无懈可击,则更不待吾赞二公之文也。使天而不弃 中国,何于此共和专制、生死存亡关键,竟无人焉,以真理率示愚众,吾有其志,而 力与学均未逮。读二公文,乃爽然若失云。口嵋 9 月7 日 文章节义之效力,不綦大哉! 梁任公昨反对筹安会之文一出,袁总统见之,谓足 当一师团。又颇然其中是非利害之说。或云,将下令取消该会,而重申共和之誓。确 否不知。而今日派人向参政院,发表意见,则确不以该会之手续为正当之办法矣。使 能幡然改图,共和之祚,略可绵延,则功惟此一书生而已。宜外人之寓书,推服称颂,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载英文京报。至于此极也。池3 1 0 月2 4 日 君主议已成,业经参政院通过。下月初,各省即开代表会,为形式上之取决。近 日则惟议尊号、正朔、服制、仪仗等。筹安会现改为宪政协进会,从龙之彦,悉归其 中。又闻,别有人挟宣统为异议。谓当日让于共和,既君主我当复辟。不允迁往颐和 园,让出大内云。此亦无关宏旨者也。3 3 1 1 1 月2 日 日本驻京公使,偕英俄公使,警告我国政府,谓国体改变,本非外人所宜问,但 恐有变乱之起,或扰及东亚平和,何如略缓。且询中国政府,可否担保无事? 当局答 以力足平乱。夫外人与我,利害相及,害于我者,彼且乐于助之。今于国体既成之时, ( 以手续言,现今一致赞成君主,通电劝进者,已有七省,馀亦日内解决。虽系掩耳 盗铃,然处处固假民意以拒非难,生米已成熟饭矣。) 犹能为此说,盖有真知灼见,所 谓旁观者清,奈当局以意逆志何? 为国者固责不恤人言,惟区区寸衰,质诸天地明神 而不愧,始可一意行之。今尚何说哉? 伽 就这样,在1 9 1 5 年1 2 月1 2 日,袁世凯称帝,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废除民国纪 元,改民国5 年即1 9 1 6 年为洪宪元年,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洪宪帝制。可想而知 此时袁氏在文人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已是日落山河。因而在袁世凯的死讯传出后,吴虞 及胡适都是欣喜万分。1 9 1 6 年6 月7 日当吴虞“出街晤刘雅爵,言袁世凯死矣。余为 之大喜。胁3 而胡适亦于同日记录道:“袁世凯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范本AA
- 户外摆件租赁合同范本
- 房顶漏水装修合同范本
- 种植用工合同范本
- 酒店的购销合同范本
- 厂家授权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汇编大全
- 快递店员工合同范本
- 拍车定金合同范本
- 2025关于石油购销的合同范本
- GB/T 7247.1-2024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和要求
- 2023银行首届夏日音乐会系列(天籁之音乐动一夏主题)活动策划方案-106正式版
- 公路桥梁养护工程预算定额
- 校服供货服务方案
- 呼吸机断电的应急演练
- 玉兰花的栽培与管理方法
-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专家共识
- WJ30059-2023军用爆炸品设计安全技术规程
- (完整)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 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及应用
-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课件 第11、12章 定性比较分析、写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