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计算书-河川土石坝水利枢纽工程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计算书-河川土石坝水利枢纽工程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计算书-河川土石坝水利枢纽工程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计算书-河川土石坝水利枢纽工程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计算书-河川土石坝水利枢纽工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1 调洪演算全套图纸加扣3012250582 有正常蓄水位为2821.6m,由水位库容关系曲线查得对应库容为3.810m,故工程等级为二等大(2)型,坝高小于90米,故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1.1确定洪水标准 该工程为土石坝二等大(2)型,故永久建筑物洪水标准:正常运用(设计)洪水重现期100年(洪峰流量为1680m/s);非常运用(校核)洪水重现期2000年(洪峰流量为2320m/s);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重现期为50年一遇;电站厂房洪水标准:正常运用(设计)洪水重现期为100年,非常运用(校核)为500年;临时渡汛为200年一遇(大于100年)。1.2泄洪方案选择采用隧洞泄洪方案水库运用方式:洪水来临时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等于来流量,水库保持汛前限制水位不变,当来流量继续加大,则闸门全开,下泄流量随水位的升高而加大,流态为自由泄流。调洪演算原理 采用以峰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对典型洪水进行放大,得出设计与校核洪水过程线如下: 拟定几组不同的堰顶高程及孔口宽度B的方案。由堰顶自由泄流公式和3台机组的满发流量44.1 m/s可确定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情况下的起调流量起,由起开始,假定四条泄洪过程线(为简便计算,假设都为直线),在洪水过程线上查出Q泄,并求出相应的蓄水库容V,根据库容水位关系曲线可得相应的库水位H,由四组(Q泄,H)绘制的QH曲线与由绘制的QH曲线相交,所得交点即为所对应洪水过程线下的下泄流量及相应水位。方案一: 堰顶高程=2810m,堰宽B=7m,起调流量Q570.75m/s。设计情况下列表计算如下:假定下泄流量Q(m/s)下泄曲线与洪水过程线包围面积A水库拦蓄洪水V(10m)水库总库容V(10m)水库水位(m)A: 564.7220.83 31.87 430.852823.13B: 635.3119.429.68428.662823.02C: 705.918.0027.54426.522822.92D: 776.4716.725.55424.532822.76校核情况下列表计算如下: 假定下泄流量Q(m/s)下泄曲线与洪水过程线包围面积A水库拦蓄洪水V(10m)水库总库容V(10m)水库水位(m)A: 58528.08158.97432.7942823.7B: 682.526.30454.67429.6682823.54C: 78024.0550.5426.652823.384D: 877.522.16946.56423.7832823.24绘制泄水能力曲线如下图所示:由上图易知,设计下泄流量为669.1 m/s,设计水位为2823.2m;校核下泄流量为710.1 m/s,校核水位为2823.6m.方案二:堰顶高程=2808m, 堰宽 B=7m,起调流量Q712.79 m/s。设计情况下列表计算如下:假定下泄流量Q(m/s)下泄曲线与洪水过程线包围面积A水库拦蓄洪水V(10m)水库总库容V(10m)水库水位(m)A: 634.516. 83825.67415.6532822.822B: 70515.75323.98413.9992822.738C: 775.514.66122.31412.3342822.652D: 84613.59520.69410.7082822.57校核情况下列表计算如下: 假定下泄流量Q(m/s)下泄曲线与洪水过程线包围面积A水库拦蓄洪水V(10m)水库总库容V(10m)水库水位(m)A: 682.523.56949.49425.9162823.346B: 78021.95746.11423.4582823.22C: 877.520.381542.8421.0552823.098D: 97518.85439.59418.7272822.98绘制泄水能力曲线如下图所示:由上图易知,设计下泄流量为799.1 m/s,设计水位为2822.7m;校核下泄流量为842.1 m/s,水位为2823.2m。方案三:堰顶高程=2807.5m,堰宽B=7m,起调流量Q750 m/s。设计情况下列表计算如下: 假定下泄流量Q(m/s)下泄曲线与洪水过程线包围面积A水库拦蓄洪水V(10m)水库总库容V(10m)水库水位(m)A: 70515.16923.09413.1082822.692B: 775.514.14321.53411.5442822.612C: 84613.12819.98409.9962822.534D: 916.512.12918.13408.4732822.46校核情况下列表计算如下: 假定下泄流量Q(m/s)下泄曲线与洪水过程线包围面积A水库拦蓄洪水V(10m)水库总库容V(10m)水库水位(m)A: 78022.93648.14424.9352823.3B: 877.519.941.79420.3222823.06C: 97518.43338.71418.0852822.95D: 1072.517.03335.77415.952822. 46绘制泄水能力曲线如下图所示:由上图易知,设计下泄流量为819.1 m/s,设计水位为2822.6m;校核下泄流量为875 m/s,校核水位为2823.1m。 从调洪演算结果来看,初拟的三组方案均能满足校核下泄流量Q900 m3/s,校核水位与正常蓄水位之差Z3.5m的要求。为充分发挥隧洞的下泄能力,在本设计中我们考虑隧洞的下泄流量接近于上限值,以降低工程造价。综上所述,最终确定堰顶高程=2807.5m,堰宽B=7m。2 大坝高程的计算坝顶高程由水库静水位加风浪壅高、坝面波浪爬高及安全超高等决定。坝顶超出静水位以上的超高由公式Y = R + e + A 计算。 R:坝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超高,m。R=。m:单坡的坡度系数,该式适用于m1.55.0的情况,本次设计中m2.5。,:斜坡的糙率渗透系数和经验系数。该坝上游拟用砌石护坡, 故糙率渗透系数为0.750.80,本次设计取为0.78;经验系数与有关,本次设计中1,故经验系数取为1.0。 ,:平均波长和波高。 对于内陆峡谷水库,在风速W20m/s、吹程D2000m时,波浪的平均波长和波高可采用官厅公式: 式中,D:风区长度,m H:坝前水深,mW :同上,计算风速, m/s。在正常运用条件(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下,采用相应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2.0倍(本次设计取为1.5),在非常运用条件(校核洪水位)下,采用相应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e:最大风浪壅高,m。可由公式e0.0036计算。式中为计算风向与坝轴线的夹角,本次设计取为22.5,其余符号同前。A:安全加高,由坝的等级和运用情况决定。2级坝在正常运用情况下的安全加高为1.0m,在非常运用情况下安全加高为0.5m。坝顶高程的计算应同时考虑以下四种情况:1、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2、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3、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4、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再加地震区安全加高(地震超高一般取为0.51.5m,本次设计取为1.0m)。本次设计坝顶需设置防浪墙,故以上四种情况下的最大值为沉降稳定后的防浪墙顶高程,拟定防浪墙高为1.5m,故以上情况求得的最大值减去1.5m后即为坝顶设计高程。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下表所示。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 计算情况计算项目设计洪水位+正常运用情况正常蓄水位+正常运用情况校核洪水为+非正常运用情况正常蓄水位+地震+非正常运用情况上游静水位(m)2822.62821.62823.12821.6河底高程(m)2750坝前水深(m)72.671.673.171.6吹程D(Km)15风向与坝轴线夹角()22.5风浪引起坝前壅高e(m)0.0113490.0115070.0050090.005114护坡粗糙系数0.78上游坝面坡角()21.8波浪沿坝坡爬高(m)2.3220252.3220251.4710511.471051安全超高(m)110.50.5地震超高(m)0001.0坝顶高程(m)2824.4332823.4342823.5762823.076注:以上表格中坝顶高程为减去防浪墙高度1.5m以后的高程。 根据上表中结果可知:坝顶高程由设计情况来控制,坝顶高程为2824.50m。为满足心墙设计中顶部高程的要求(见防渗体设计部分),最后确定坝顶高程为2824.5m。3 土料设计 在当地有多种适于筑坝的土石料石,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选用。在选择时应具有或经加工处理后具有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的工程性质,并具有长期稳定性;就地、就近取材,减少弃料,少占或不占农田,优先考虑枢纽建筑物开挖料的利用;便于开挖、运输和压实。3.1 粘土土料设计 粘性土料的填筑密度以压实干容重为设计指标,并按压实度确定:/ 式中: 填土的压实度; 设计填筑干容重;一般为1617KN/m。 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容重。对、级坝和各种等级的高坝应不低于0.981;对、级坝(高坝除外)应不低于0.960.98。本次设计采用0.99。施工填筑含水率控制为最优含水率的2%+3%范围内。各料场的压实干容重和施工填筑含水率列表计算如下:料场比重Gs最大干密度(g/cm3)最大干容重(KN/m3)设计干容重(KN/m3)流限(%)塑限(%)塑性指数填筑含水量(%)天然含水量(%)渗透系数(10-6cm/s)有机含量(%)可溶盐含量(%)1#下2.67 1.60 15.70 15.54 42.60 23.14 19.46 20.0725.0724.80 4.32 1.73 0.07 2#下2.67 1.65 16.19 16.02 43.90 22.20 21.70 19.0224.0224.20 4.80 1.90 0.02 1#上2.65 1.56 15.30 15.15 49.57 25.00 24.57 20.3025.3025.60 1.90 2.20 0.11 2#上2.74 1.54 15.11 14.96 49.90 26.30 23.50 21.8025.8026.30 3.96 0.25 0.11 3#下2.70 1.80 17.66 17.48 34.00 20.00 14.00 14.9019.9015.90 3.00 1.90 0.08 防渗土料选用粘土时,按规范应满足:渗透系数:均质坝不大于110 cm/s,心墙和斜墙不大于110 cm/s。 水溶盐含量(指易溶盐和中溶盐,按质量计)不大于3%。 有机质含量(按质量计),均质坝不大于5%,心墙和斜墙不大于2%,超过此规定的需进行论证。 有较好的塑性和渗透稳定性。 浸水与失水时体积变化小。 塑性指数大于20和液限大于40%的冲积粘土不宜作为坝体的防渗体填筑材料。 施工填筑含水率控制为最优含水率的2%+3%范围内。综上,防渗体土料料场选为3#下,1#下为备用料场。3.2 砂砾石土料设计坝壳砂砾料填筑的设计指标以相对密实度表示如下: 式中: 相对密实度; 最大孔隙比; 最小孔隙比; 填筑的砂、砂卵石或地基原状砂、砂卵石的设计孔隙比。 施工控制指标用干重度表示,其中。 式中:、为沙砾料的最大、最小干重度,其余符号同前。 在地震情况下,浸润线以上坝壳料要求填筑相对密实度Dr不低于0.7,浸润线以下坝壳料要求填筑相对密实度Dr不低于0.750.85,故本次设计中相对密实度取为0.78。同时应优先选用不均匀和连续级配的砂石料,一般认为不均匀系数/30100时较易压实,而当510时不易压实。各料场累积频率计算及级配曲线绘制如下所示: 累积频率计算表1上2上3上4上粒径(mm)累积频率(%)粒径(mm)累积频率(%)粒径(mm)累积频率(%)粒径(mm)累积频率(%)0.150.3 0.150.5 0.150.4 0.150.3 0.34.9 0.35.8 0.36.6 0.32.8 0.610.3 0.610.4 0.610.1 0.67.6 1.224.2 1.225.2 1.230.6 1.224.3 2.542.7 2.543.0 2.547.0 2.539.9 2055.0 2057.1 2062.3 2056.3 6076.3 6077.4 6080.8 6075.7 10094.8 10095.2 10096.2 10094.0 300100.0 300100.0 300100.0 300100.0 1下2下3下4下粒径(mm)累积频率(%)粒径(mm)累积频率(%)粒径(mm)累积频率(%)粒径(mm)累积频率(%)0.150.2 0.150.10.150.9 0.150.70.37.4 0.32.90.35.0 0.34.30.616.0 0.68.60.611.3 0.68.41.223.2 1.216.91.220.21.222.82.538.1 2.535.92.538.62.540.72061.3 2054.62052.82054.86081.4 6076.96071.96073.510095.5 10096.11009510095.9300100.0 300100300100300100各料场级配曲线:各料场砂砾石填筑标准计算如下:料场比重Gsd60emaxd10不均匀系数emin设计孔隙比e设计干重度天然e1上2.75300.7860.5950.850.3700.46118.460.4812上2.74240.7860.5841.380.3700.46118.390.5313上2.76180.7860.630.000.3700.46118.530.4494上2.75270.7860.738.570.3700.46118.460.4601下2.75190.7860.3652.780.3700.46118.460.4812下2.73290.7860.741.430.3700.46118.330.4753下2.73330.7860.5362.260.3700.46118.330.4814下2.72300.7860.6943.480.3700.46118.260.511由各料场的级配曲线和不均匀系数可将主要砂砾石料场选为1#下,2#下和4#上作为备用料场。4 渗流计算土石坝渗流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坝体浸润线和下游逸出点位置,绘制坝体及地基内的等势线或流网图;计算坝体和坝基渗流量,以便估算水库的渗漏损失和确定坝体排水设备的尺寸;确定坝坡出逸段和下游地基表面的出逸比降,以及不同土层之间的渗透比降,以判断该处的渗透稳定性;确定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内自由水面的位置,估算孔隙压力,供上游坝坡稳定分析用;确定坝肩的等势线、渗流量和渗透比降。进行渗流计算时,应考虑水库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常需计算以下几种水位组合情况:1、上游正常高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最低水位;2、上游设计洪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最高水位;3、上游校核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最高水位;4、库水位降落时对上游坝坡稳定最不利的情况。本次设计中,在左岸、河床中部和右岸各取一个断面(左右两个断面取在高程2785m处),就前三种水位组合情况进行渗流分析,用有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坝的渗流计算来求解。沿坝轴线所取的断面如说明书所示。单宽渗流量q:断面11和22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通过心墙防渗体和混凝土防渗墙的单宽渗透流量: 通过防渗体后的单宽渗透流量: 断面33地基处理采用粘性土截水槽,故通过防渗心墙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