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戏剧戏曲学专业论文)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 中文摘要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 一一船台演艺研究 中又捅芰 陆上演艺传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水上演艺传统,以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 艺,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水上祭祀。随着船的娱乐化使用,船上的表演取得了长足的发 展,社会各阶层中都有人热衷于船上演艺活动。本文根据欣赏主体、演员身份和节目 风格的不同,把船台演艺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皇家宫舫上的歌舞百戏,文人画船上 的清歌冶曲,以及民间亲水活动中的欢歌闹舞。 船台演艺的背后有着坚实的文化基础。亲水民俗为船台演艺的发生提供了现实环 境,而偏于阴柔的民族审美心理,使以水为背景的表演活动特别能打动人心。 关键词:水船演艺 b o a t :a sp e r f o r m i n gs p a c e s a s t u d yo np e r f o r m i n ga r t si nb o a t a b s t r a c t i na d d i t i o nt ot h et r a d i t i o no fl a n d b a s e dp e r f o r m i n ga r t s ,t h e r ei sa n o t h e ro n e ,w h i c h h a sb e e ne x i s t i n go nt h ew a t e r , t a k i n gt h eb o a ta s ap e r f o r m i n gs p a c e b o a t - b a s e d p e r f o r m a n c eo r i g i n a t e di nt h ew a t e r - r e l a t e dr i t u a li na n c i e n tc h i n a a n dd e v e l o p e dw i t h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t r e n do fa p p l y i n gb o a ti n t o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 p e o p l ei n t e r e s t e di nl e i s u r ea c t i v i t i e si n b o a tc o v e r e da l ll e v e l so fs o c i e t y b a s e d0 1 1d i f f e r e n ta p p r e c i a t o r s 、p e r f o r m e r sa n d p e r f o r m a n c e s t y l e s ,t h i sp a p e r d i v i d e sb o a t - b a s e d p e r f o r m a n c e i n t ot h r e e c a t e g o r i e s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r o y a lb a c k g r o u n d ,o fm e e t i n gt ol i t e r a t i si n t e r e s t i n g ,a n do ff o l k a c t i v i t i e s s i n g i n ga n dd a n c i n gi nb o a ti sr o o t e di no u rc u l t u r e i no u rc o u n t r y , w a t e ri ss u c ha l l i m p o r t a n tf a c t o ri nf o l kc u s t o m s ,t h a t w a t e r - i n t i m a t e da c t i v i t i e sc a no f f e rp r a c t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f o rb o a t - b a s e dp e r f o r m a n c e a n o t h e rf a c t o ri st h en a t i o n a la e s t h e t i cm i n do f y m r o u ( f e m i n i n et e n d e r n e s s ) ,w h i c hi s t h ec a u s ef o rc h i n e s ep e o p l el o v i n gb o a t - b a s e d p e r f o r m a n c es om u c h k e yw o r d s :w a t e r b o a t p e r f o r m i n ga r t s l i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 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量墨盐日期:竺竺拿! ! :哆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 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 : 用影玑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墓二拯e l :期: 导师签名:瓣日:期: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引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今天我们看到的演艺活动多数是在陆地上进行的。城市的豪华剧院上演着制作精 良的主流话剧,仓库、旧厂房改造的小剧场里,人们席地而坐,专注于先锋戏剧的演 出,体育场是举办大型音乐会的场所,而城市广场不定期的会有小型晚会上演。只有 在一些以水景闻名的景区,才会有水上表演,这类表演作为招揽游客的手段而存在, 和那种亲水的艺术生活尚有一段距离。或者是在豪华的邮轮上,表演只向上层社会开 放,风格奢华,空间封闭,天然水域的清风吹佛不到。即使在水乡地区,河流、湖泊 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交通工具从舟楫换成了汽车,自来水管伸进了每家每户,替 代了汲水而饮的传统方式,渔民上岸,换上统一的工作服,进入了乡镇企业。随着现 代化、城市化的加剧,自然水域成了工业文明的排泄所,轻灵之水变成了浊重之水, 水的天生的艺术气息被严重污染,现在,只有计价的水,作为航道的水,在人类社会 和大自然之间艰难循环的水。 我们的古人真正知道水的好处,先秦诸子都是观察水的大家,老子发出过“上善 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浩叹,他眼中的水是道德的化身。孔子说“智者乐水 ,水 则象征着灵性与智慧,庄子的哲学发乎“洋洋大水 之上。而孟子的“浩然之气”也 是以水为喻,以水势喻气势。水除了是道德的、哲学的,还是审美的、艺术的,苏轼 的赤壁赋写出了水与造化相参的极境,“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缥缈却 又适意,自在同时迷离,与陆地相比,水更能刺激人的想象,感染人的情绪,把人引 向自由之境。中国人喜欢阴柔之美,柔曲的水历来就是人们的审美对象或者审美背景, 如此,便不难理解古人为什么会把演艺活动放到水上。姜夔写于舟中的诗“自作新词 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1 今天的人读到仍不 免浮想联翩,原因也在于这个画面里有水存在,舟行水上,歌发舟中,这里的风情、 声色、艳想,因着水的净化而显得爽朗了许多。比较典型的还有明季文人张岱的舟中 之乐,“设凉簟,卧舟中看月,小侯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 然睡去。2 听曲只是一个由头,一个借口,感受那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自由状态, 1 姜夔撰,孙玄常笺注,姜白石诗集笺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 9 8 6 年,第2 0 6 、2 0 7 页 2 张岱著,弥松颐校注陶庵梦忆,西湖书社,1 9 8 2 年,第9 2 页 l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引言 才是最大的享受。 发生在船上的演艺活动当然非常丰富,远不止“小红低唱”或者“小侯船头唱曲” 这种专属文人的清雅节目,实际上,水乡人民在民俗活动中有各种各样的船上演艺项 目,包括歌舞、戏曲、杂技、拳术等等,翻阅东南地区的地方志,可以看到不少相关 的记载。曾经,我们的生活被清流环绕,清流之上,还有演艺船只悠悠往来,当这一 切都成为历史,不复出现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作为河流文明的滋养者、后来人,我们 理当怀思那些曾经漂浮水上的旧影,若有可能,更应该形诸文字,无论是记录的,文 学的,或者学术的。若按学术的标准检索这方面的著作,专论只见康保成教授论宋 元以前的船台演出一篇,其他如廖奔的中国古代剧场史,蔡丰明的江南民间 社戏,谢涌涛、高军的绍兴古戏台,韦明铧的江南戏台,刘水云的明清家 乐研究等都仅限于涉及,没有展开。总之,现有的论著由于另有关注重心,对船台 演艺关注不够,即使写到,也是以现象描述为主,没有深入到艺术的内部,更没有揭 示东方民族特有的亲水的具有阴柔偏向的审美心理,缘乎此,便有了本文的写作。 二、何为船台 中国人过的是一种艺术人生,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交织在一起,艺术和 生活彼此相融,你我不分。这和西方人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剧场建筑庞大而封闭, 由一扇厚重的大门隔开红尘,中国人却喜欢“逢场作戏”,戏到哪里,剧场跟到哪里, 是戏带着剧场走,而不是剧场把戏限制在固定的空间里。这背后是不同的文明,是感 受型和理智型的分野。在旧日的中国,酒楼、茶馆、闹市中央的一块空地、乡野间临 时搭起的草台都可以成为演艺的场所,同样,画舫楼船,乃至扁舟轻助,也能供人轻 歌缓舞,空间虽小,回旋之间,却能游刃有余,因为这里的空间是开放的,没有封闭 围墙的压抑。 船有各类,船上的演艺也是品种繁多,我们习惯于把表演的场所称为舞台,相应 的,船作为表演空间时,便可以称作船台,而不管具体的船是何种类型,也不规定船 上必须有高出船体的“台”。舞台本身是一个比较虚化的指称,所以船台也不是对演 出空间性状的实指。其实,回顾剧场的演变,可以清楚地看到“台”的虚化。台最初 是指高出地面夯实的土堆,尔雅注疏卷四“释宫”,宋邢呙疏:“积土四方而高 者为台。”1 台顶是国王、将领为了鼓动征伐或者安抚民心发表演说的地方,凌空而起 的高台,感觉上比平地更接近日月星辰,所以也被用来祭天、祈雨。台上的目标能被 1 转引自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第7 页 2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 引言 离得很远的人看见,台上的声音也比平地上传得远,于是,台成了理想的表演场所。 从最初的露台到加顶的戏棚、舞亭再到装饰精美的乐楼、戏楼,台的外形发生了巨大 变化,名称也屡屡更易,最终笼统地被冠以戏台之名,台的本义早已模糊不彰了。舞 台一词的引入更使“台”对于高度的暗示变得可有可无,今天,舞台低于观众席的情 况,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船台,换句话说,就是“船上的舞台,是和演出相关的,所以,水网地区广泛 存在的运输艺人的船只不能算是船台,而只是交通工具,如粤剧红船班,艺人吃住在 红船,随着红船旅行,而演出一般是在上岸之后,清末民初的昆曲也有类似的经历, 张允和江湖上的奇妙船队一 乙昆曲“全福班”记录了全福班在河网交错的苏南、 浙北游走码头的一段历史,“船是他们的流动旅馆和饭店,船也是那些笨重的道具和 服装的运输工具。”1 这涉及到戏曲在水路传播的问题,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中国戏曲志江苏卷明确把泰县里下河一带的船上戏台称作船台2 。苏州戏 曲志也有船上戏台的记载:“苏州高升台是一艘有名的戏船,它能在船上搭一 个方方正正的舞台,并可拆可装,非常灵活,常在苏南水乡流动演出。”里下河地区 和苏南水乡的船台专指戏曲舞台,实际上相当于零时搭建的草台,只是不在陆地上, 而是转移到了船上。本文所说的船台沿用康保成教授论宋元以前的船台演出一文 的说法,包含上述船上戏台,但内涵要宽泛很多,按照舞台随着表演走的原则,只要 有船上表演行为的发生,这时的船就自然地成了船台。 三、方法与结构 本文的写作涉及人类学、民俗学、文化研究等方法的运用,但并不为单一的视点 所统领。总体而言,它遵循自身的简单逻辑,先是对于源头以及背景的展示,然后从 背景中凸显需要详述的对象,最后是对象的解析和适度延伸。用一种比喻的说法,它 是单线前进的,也符合科学分析的一般规则:土壤果实养分。 所谓土壤是指船台演艺赖以产生、发展的自然基础和文化生成,这是最基本的前 提,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都扎根于一定条件的土壤之中,凭借土壤的滋养开花、结果。 船台演艺虽然发生在水上,但它并非不系之舟,一根无形的缆绳将它与深远的传统维 系在一起,这传统的源头远在巫风盛行、水疠肆虐的文明之初,那是土壤的最初形式, 同时带有后世船上演艺行为的核心基因。必须把土壤的构成条件以及代谢方式交代清 1 张允和,周有光著,和荪选编,多情人不老,江苏文艺出版社,1 9 9 8 年,第8 7 页 2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i s b n 中心出版,1 9 9 2 年,第7 8 4 页 3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 引言 楚,才能进一步研究生长其中的作物的品质,才能对果实有所期待。 果实就是船台演艺行为本身了。土壤的存在仅仅意味着果实有长成的可能,果实 的真正完成却是自证的,即果实证明果实的存在,对土壤的分析无论精细到何种程度 都不能直接得出果实的形象,果实的鲜美必须由果实自身得到体现。所以对船台演艺 现象本身的论述是必不可少的,它占据了文章的中心位置,理想状态是,它真的像一 枚雨露滋润下的果实,处在一种饱满晶莹的自足状态之中。对此,文章将按照演艺主 体、观众身份以及节目构成的不同把船台演艺分成三类进行论述,它们分别与宫廷、 士夫、平民相关。 与历历在目的果实相比,养分是比较抽象的存在,是果实分解之后经过一定的技 术仪式得到重组的产物。它有别于滋味,是滋味升华一层后的的味道,它有向价值论 偏移的趋势,但它的核心始终与“美”相关。演艺活动是人们最基本的娱乐,上至帝 王,下到草民,都需要各类演艺为生活增加色彩,古代的贤人圣哲曾经对这种情况非 常忧虑,担心沉溺于此的人们会不务正业,败坏德行,从而荒误了人生,但是大多数 人仍乐此不疲,特别是上层集团,历史上有好几个皇帝都是娱乐至死的。歌舞之欢, 调唱之乐,是人的本能追求,道德枷锁是限制不住的。而在一切由演艺活动构成的娱 乐享受中,船上的妙舞清歌无疑是最销魂的,这不是一种轻薄的美,它是东方气质的 自然流露,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典型姿态,它所包含的文化因子是相当丰富的。在 这里,对养分的认识越充分,果实的价值也就越受到肯定,更进一步,文化土壤的特 质也将不证自明。 在古代社会,船所负载的文明比重远高于今日,作为交通、运输工具,船不仅方 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担负着关乎国计民生的漕运、盐运的重任,船还在战场上掀起 过风涛,很多次大型战役,战船的先进程度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除了实用价值外, 船的功能还体现在文化艺术方面,比如船体本身的造型、装饰,比如与船的浮载功能 相伴生的种种休闲、娱乐、欢会,这其中就包括船台演艺行为。如果放宽对演艺的要 求,把远古时代伴随船上祭祀进行的歌舞唱念算作演艺,那么,船台演艺的历史比船 的演变史、发展史并不短多少。清理如此漫长的历史并非易事,也不是一篇论文所能 包含净尽,本文重点在于发生原理的探求,典型现象的解析,以及文化内涵的揭示, 目的是在原型、现象、审美、文化心理等多维层面上对船台演艺进行较为立体的呈现。 4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第一章船台演艺的发生 第一章船台演艺的发生 船台演艺究竟起源于何时,已不能确考。水上浮载工具船的出现,是船台演艺得 以产生的必然前提,而据专家考证,至少八千年前,最为原始的船只独木舟就已 经出现,并运用于出行和渔猎。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三、四文化层( 距今约6 7 千年) 出土过六支木桨,桨柄都刻有精美图案1 ,这说明当时人们驾驭船只已达到一定的水 平。船的使用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与水相关的祭祀活动。“巫之事神,必 用歌舞。”2 祭祀常常伴随着歌舞,其中包含着最原始的演艺形态。“国之大事,在祀 与戎。”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从甲骨文开始,祭祀活动便为文字所记录。诗经、 九歌都留下了丰富的祭祀信息,水祭祀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我国西南地区出土的 铜鼓,上有船纹装饰,刻绘有羽人祭祀的场面,有些羽人在船上翩然舞蹈,可以看作 是船台演艺的早期形态。随着文明的开化、进步,船从最初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祭祀载 体,分化出更多功能,被当作宴饮之所和歌舞之场。 第一节上古水崇拜和水祭祀 一、上古水信仰、水崇拜 水是万物之源。最初的生命迹象来自海洋,经过漫长的进化,生命才登上陆地。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几大文明都濒临大河,缘水而生,没有水的滋养、灌溉,人类 文明的发生是不可想象的。耶稣基督说:“喝了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因为我所 赐的活水,要在他里面成为生命的源泉,涌流不息,直到永生。”3 透过宗教思想的外 壳,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期人类对水发生的神秘感情。水是生命的自然起点,与此相 适应,在宗教和神话的语境里,水成了生命的文化起点,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创世神话 都和水有关。满族的一则神话传说是这样说的: 宇宙刚刚初开的时候,遍地是汪洋。水连天,天连水,阿布卡赫赫在黑风中 让水里生出个水泡。水泡像蛤蟆籽,越生越多,越生越大,慢慢地水泡聚到一起, 聚呀聚,聚成个大球,漂在水上,又不知经过了多长时候,球里蹦出个宁姑( 巨 1 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 9 8 0 年,第5 期 2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2 年,第1 页 3 新约约翰福音4 1 3 1 4 5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第一章船台演艺的发生 人) ,是六个谙达( 朋友) 这便是诸神之祖。1 叶舒宪从人类学的角度解释水创生神话的成因: 创世神话中的这种水与生命的意义联系之所以产生,也绝不是某个作家偶然 的幻想,它的根源深深地埋藏在史前人类的有限经验之中。原始人从观察中得知, 鱼儿离开水就丧生,动物和人也必须时常饮水才能生存,就连草木离开了必要的 水分也会干枯而死,于是,根据原始思维的推论,水就成了一切生命存在的条件: 生命有赖于水,甚至是得之于水的2 水在带来生机的同时,也经常招致厄运,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流传着远古时期洪水 曾经灭绝人烟的神话传说,最著名的是圣经中的洪水故事,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 民族也有类似的集体记忆。洪水之外,水还会制造并传播疾病,在卫生水平极其低下 的人类初级阶段,疾疫是非常恐怖的,一场流行病甚至可以消灭整个部落。人对水的 态度是矛盾的,既感恩于水对生命的馈赠,又恐惧乃至仇恨于水对生命的肆意侵害和 剥夺。崇敬和畏服共存于人心,由此发展出一套丰富的水祭祀系统,这套系统源远流 长,直到今天仍余脉未断。 “仰韶文化、细石器文化、印纹陶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史前文化遗址 出土的陶器上,绘有大量的条纹、涡纹、三角涡纹、水波纹、漩纹、曲纹、漩涡纹等 代表水的饰纹。 3 陶器是先民的日常用具,也用于祭祀活动,从上述出土陶器的水纹 刻饰来看,用于祭祀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很可能与对水的祭祀有关。祭祀,一定程度 上是交感巫术的延伸,人们通过对水的拟似物的控制以达到对水的控制,从而实现自 身的功利目的。 水能够幻云化雨,通过多种变化形态在大自然之间流行不息,对于以农立国的民 族而言,风调雨顺是国家兴旺的关键,于是先民普遍对雨水充满崇拜之情,祈雨活动 便成了水祭祀的一个重要形态。雨水的多寡直接关乎庄稼的兴败和人民的饥饱,古人 非常重视对雨水的占卜和祭祀,甲骨文即有许多关于殷人祈雨的l - 牢p , 之辞,如: 兹午,d 从雨。( 乙6 8 5 9 ) 贞。我舞,雨。( 粹编6 1 8 ) 乎舞雨,乎雨亡雨。( 金0 3 3 ) 1 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 9 9 0 年,第5 0 5 l 页 2 叶舒宪,水:生命的象征,批评家,1 9 8 8 年,第4 卷第5 期 3 向柏松,中国水崇拜文化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9 3 年,第6 期 6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第一章船台演艺的发生 勿舞污,亡从雨( 乙6 8 5 9 ) 1 祈雨活动于民生关系重大,在周代,就发展成专门的祭舞,即“雩”,并成为国 家的一项礼制。周礼春官:“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左 传记载的国家大型雩祭活动就有几十处。论语先进篇:“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王充论衡明雩解释 说: 浴乎沂,涉沂水也,像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 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2 王充释“浴”为“涉”,释“风”为“歌 ,释“归 为“馈”,很好地解释了民 间雩祭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到,雩的歌舞性非常突出。甲骨文中有一个上“雨” 下“舞”组成的字,当是雩字的前身,非常形象地说明舞蹈是祈雨活动中凡人向神灵 表达意愿的主要语言。 雨水滋润了农业,使谷物顺利长成,而人类自身的繁衍,也和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上巳节即起源于上古人们的水边祈子活动,后来才有借水祓除不详的含义。祈子可以 延伸为广义的生殖行为,水是这项行为产生效力的关键因素。诗经所载的水边欢 会故事,非常生动地表达了先民们基于本能的生殖愿望。上古时期,礼教规范、男女 大防尚处于酝酿阶段,还没有达到严苛的程度,周礼地官:“仲春之月,令会男 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如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茼兮。女日:“观乎? ”士曰:“既且。”“且 往观乎! 洧之外,洵舒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清波荡漾的水边,一对参加祓禊活动的青年男女依依相恋,缠绵之极。这本来是 极健康的,朱熹却从封建伦理道德出发,站在狭隘的立场,把这首诗定性为“淫奔者 自叙之辞。 4 另外,像郑风褰裳、唐风扬之水、秦风蒹葭、周南汉 广、陈风泽陂、郎风桑中等都是关于水边恋情的篇章。但是这里的恋情又 不是后世人所想象的那种现代意义上的自由美好的精神恋爱,毋宁说,这是加入了一 定的游戏情调和娱乐趣味的生殖仪式,这个仪式必须以水为背景。 国风记录的是水崇拜在民间的情况。官方对水同样重视。诗经的颂, 1 转引自廖明君,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读,广西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第8 1 页 2 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7 4 年,第2 3 7 页 3 聂石樵主编雒三桂,李山注释 ,宗教文化出版社,2 0 0 1 年,第2 6 5 5 页 1 3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第一章船台演艺的发生 瘟疫就从现实人间消失了。另外,在福建、江西、浙江、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发现 的船棺,也源于用船民族对船的中介功能的认识,以船形为棺,且放置在悬崖之巅, 为的是把死者送往天国。 越来越多的人把歌舞、戏曲的源头定位在远古祭祀,巫觋、祭司是最早的歌者、 舞者和戏剧演员。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 ”1 最早的 船台演艺行为是祭祀活动的一部分,它和一切原始艺术一样,并不以艺术本身为目的, 建立在形式感基础上的表演艺术只不过是祭祀的副产品。随着文明的开化,社会的进 步,娱乐需求的增加,一部分副产品逐渐取得了主体地位,独立为专门的艺术样态。 然而,这种独立是相对的,有限的,巫祭文化的余威依然强烈,已经独立的艺术还必 须为祭典服务,如赛社唱戏,更多半独立、艺术品格不完整的表演形态则仍然附着于 神秘的祭祀场合,如各种乡傩。具体到船台演艺,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它也始终 没有褪尽巫风,特别是在平民百姓的生活中间,貌似喧闹的船上演出背后,其实有一 道深邃的历史空间,直达文明源头人们与水的对峙和相融。 第三节从载渡之船到悠游之船 一、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船的发明,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江河不再是出行的天然障碍,同时,船在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上生产的效率,人们的食物来源变得更加丰富。船的出现显然是 源于最直接的生活需要,然后,才用于祭祀和战争,因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人非常看重船的作用,进而把船的发明权授给了传说中的民族祖先和他们的辅弼重 臣。物原器物:“燧人氏以匏济水。伏牺始乘桴。轩辕作舟楫。”周易系辞下 八:“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揖,舟楫之利 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还有“共鼓、货狄作舟 、“巧垂作舟”、“伯益作舟 、“虞 妁作舟”、“番禺作舟”等各种说法。发明专利的诸多歧说,正可以说明船对于人们生 产生活的重要性。 船作为渡水工具,在上古时期已经很流行。尚书记载盘庚迁都事日:“盘庚作, 惟涉河以民迁。 注文说:“造舟船渡河之具。”迁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所涉民众数 量必定不小,可见当时制造的船只已经有相当规模。船也用于战争。诗经商颂: 1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2 年,第l 页 1 4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 第一章船台演艺的发生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泵入其阻,裒荆之旅。”,是殷人对武丁伐楚获胜的讴歌,南 征荆楚,需要济河作战,舟船是必不可少的。更大规模的行军渡河发生在武王伐纣期 间,武王军队聚于黄河南岸,吕尚大呼:“苍兕,苍兕! 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 者斩! ”1 史载,“当时周军共有战车三百辆,战卒四万五千人,另外还有精锐的虎 责之士三千名。2 “在短期内就渡过如此众多的战车、兵卒和军需,船只不会很小, 估计每船的载量不下于二三百人。 3 可见,殷末周初,造船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 到了春秋战国,中国社会进入大动荡时期,诸侯之间征伐不断,大小战争连绵不休, 在这样的环境下,战船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伍子胥向吴王建议组建水军,当时已有功 能各异的各种船舰: 船名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令船军之教比陵军之法,乃可用之 大翼者,当陵军之重车小翼者,当陵军之轻车。突冒者,当陵军之冲车楼船 者,当陵军之行楼车。桥船者,当陵军之轻足骠定骑也。 其中的大翼船,叫广一丈五尺二寸,长十丈。容战士二十六人、棹五十人、舳舻 三人、操长钩矛斧者四人、吏仆射长各一人,凡九十一人。 一条船上能够容纳将尽 百人。其实,纵观船舶发展史,战争一直是造船技术进步的重要促进因素。春秋战国 群雄乱战,对造船技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秦汉以降,造船技术更是迅猛发展。秦皇汉武,都曾组织大型船队,巡游天下。 这些船都是精固的巨舰。如公元前2 1 9 年,秦始皇“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 江至湘山祠。”公元前2 1 0 年,南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嶷山。浮江下,观籍柯, 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 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秦始皇的船队还到过海上,绕山东半岛航行了 大半圈。汉武帝也数次巡狩南方,并且在归途中也安排了一段与秦始皇路线相同的海 上之旅。 船作为浮载的工具,很早就被人熟练掌握,并运用于江河湖海各种水域。舟楫如 车马,水域变坦途,中国古代交通史,有一大半是舟船谱写的。 二、用船的娱乐化 无论是用于捕鱼,还是用于祭祀或者战争,船都在发挥一种严肃的功能,人们对 1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2 王冠倬,中国古船图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0 0 年,第3 1 页 3 同上 4 越绝书札记逸文 1 5 船:作为表演的空间船台演艺研究第一章船台演艺的发生 船处于完全的依赖状态,没有产生超越环境的自由心情。然而船并没有局限于它的实 用性,其特有的“悠游”之态触动了人们的美感,在船的实用性被开发到一定程度之 后,人们开始对船产生另外的要求。诗经最早描述了船在水中的动态之美: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1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2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3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泛泛杨舟,载浮载沉。5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毛诗注疏日:“泛泛,流貌。柏木,所以宜为舟也。 亦泛泛其流,不以济渡也。笺云舟载渡物者,今不用,而与众物泛泛然俱流水中”柏 舟在这里并不是“济渡”的用具,其上有人,无所用心地“泛泛”而已,逍遥容与之 状呼之欲出。“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则水中晃漾人的倒影,舟行影随,颇有诗意。 再如卫风竹竿:“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很明显,浮舟 出游没有任何现实的目的,而只是为了疏泄心中的忧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大师课件
- 电子商务员培训
- 孤独症家长培训
- 二零二五年生物科技股权三方转让及产品研发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设施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设施拆迁补偿合同模板
- 2025版遗产继承遗产评估协议-确保价值公平评估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施工土地征用与拆迁补偿合同范本
- 2025版房地产投资居间服务纠纷解决合同范本
- 2025版商业综合体餐饮窗口特许经营合同范本
- 民宿合伙协议书范本
- 养生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暑假反电信网络诈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学基础知识真题(附答案)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几内亚湾油气项目:中国石油的机遇、风险与战略抉择
- 2025年反假货币测试题库及答案
-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 电工教学空气开关课件
- 废旧钢模板翻新工艺技术方案
- 5Why原因分析方法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