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顾桥矿1.2 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1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顾桥矿1.2 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2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顾桥矿1.2 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顾桥矿1.2 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4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顾桥矿1.2 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 I 页 目 录 一一 般般 部部 分分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3 1.1 矿区概述.3 1.1.1 矿区地理位置.3 1.1.2 矿区气候与气象.3 1.1.3 地形与河流.3 1.1.4 地震烈度.3 1.1.5 外部建设情况.3 1.2 井田地质特征.3 1.2.1 地层.3 1.2.2 构造.3 1.2.3 煤系与煤层.3 1.2.4 水文地质.3 1.2.5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3 1.3 煤层特征.3 1.3.1 煤层埋藏条件.3 1.3.2 可采煤层及其围岩特征.3 1.3.3 煤的特征.3 2 井田境界与储量井田境界与储量.3 2.1 井田境界.3 2.1.1 井田境界划分的原则.3 2.1.2 开采界限.3 2.1.3 井田尺寸.3 2.2 矿井工业储量.3 2.2.1 地质资源储量.3 2.2.2 矿井工业储量计算.3 2.3 矿井可采储量.3 2.3.1 矿井可采储量初算.3 2.3.2 工业广场煤柱.3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 3.1 矿井工作制度.3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 3.2.1 确定依据.3 3.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 3.2.3 矿井服务年限.3 3.2.4 井型校核.3 4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3 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3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 II 页 4.1.1 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3 4.1.2 阶段划分和开采水平设置.3 4.1.3 井田划分.3 4.1.4 主要开拓巷道.3 4.1.5 开拓方案比较.3 4.2 矿井基本巷道.3 4.2.1 井筒.3 4.2.2 井底车场及硐室.3 4.2.3 大巷.3 5 准备方式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带区巷道布置.3 5.1 煤层地质特征.3 5.1.1 带区位置.3 5.1.2 带区煤层特征.3 5.1.3 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3 5.1.4 水文地质.3 5.1.5 地质构造.3 5.1.6 地表情况.3 5.2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3 5.2.1 带区准备方式的确定.3 5.2.2 带区巷道布置.3 5.2.3 带区生产系统.3 5.2.4 带区内巷道掘进方法.3 5.2.5 带区生产能力及采出率.3 5.3 带区车场选型设计.3 6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3 6.1 采煤工艺方式.3 6.1.1 带区煤层特征及地质条件.3 6.1.2 确定采煤工艺方式.3 6.1.3 回采工作面参数.3 6.1.4 回采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输送机选型.3 6.1.5 采煤工作面支护方式.3 6.1.6 端头支护及超前支护方式.3 6.1.7 各工艺过程注意事项.3 6.1.8 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3 6.2 回采巷道布置.3 6.2.1 回采巷道布置方式.3 6.2.2 回采巷道参数.3 7 井下运输井下运输.3 7.1 概述.3 7.1.1 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3 7.1.2 运输距离和运输设计.3 7.1.3 矿井运输系统.3 7.2 带区运输设备选择.3 7.2.1 设备选型原则.3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 III 页 7.2.2 带区设备的选型.3 7.2.3 带区运输能力验算.3 7.3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3 8 矿井提升矿井提升.3 8.1 矿井提升概述.3 8.2 主副井提升.3 8.2.1 主井提升.3 8.2.2 副井提升.3 9 矿井通风及安全矿井通风及安全.3 9.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3 9.1.1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3 9.1.2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3 9.1.3 带区通风系统的确定.3 9.1.4 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采煤方案的确定.3 9.2 矿井风量计算.3 9.2.1 各用风地点的用风量和矿井总用风量.3 9.2.2 风量分配及风速验算.3 9.2.3 通风构筑物.3 9.3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3 9.3.1 计算原则.3 9.3.2 矿井最大阻力路线.3 9.3.3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3 9.3.4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3 9.3.5 矿井总风阻和等积孔计算.3 9.4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3 9.4.1 选择主要通风机的基本原则.3 9.4.2 通风机风压的确定.3 9.4.3 电动机选型.3 9.4.4 主要通风机附属装置.3 9.5 安全灾害的预防措施.3 9.5.1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3 9.5.2 煤尘的防治措施.3 9.5.3 火灾的预防措施.3 9.5.4 水灾的预防措施.3 9.5.5 其他安全措施.3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3 专专 题题 部部 分分 浅谈高瓦斯煤层自我解放瓦斯抽采技术浅谈高瓦斯煤层自我解放瓦斯抽采技术.3 0 引言引言.3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 IV 页 1 我国矿井瓦斯抽采现状及方法分类我国矿井瓦斯抽采现状及方法分类.3 1.1 我国矿井瓦斯抽采现状.3 1.2 瓦斯抽采方法分类.3 2 瓦斯抽采的理论基础瓦斯抽采的理论基础.3 3 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的发展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的发展.3 4 适合我国瓦斯赋存条件的抽采方法适合我国瓦斯赋存条件的抽采方法.3 4.1 顺层密集长钻孔抽采本层瓦斯.3 4.2 网格式穿层钻孔抽采本层瓦斯.3 4.3 顶板走向长钻孔抽采邻近层瓦斯.3 4.4 厚煤层开采下的采空区煤层气抽采.3 4.5 综合瓦斯抽采.3 5 瓦斯抽采技术的一个应用实例瓦斯抽采技术的一个应用实例.3 5.1 概述.3 5.2 晋城煤业集团矿井瓦斯抽采模式.3 5.2.1 矿井双系统瓦斯抽采.3 5.2.2 建立区域性递进式抽采.3 5.2.3 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3 5.2.4 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模式.3 5.3 小结.3 6 结语结语.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3 翻翻 译译 部部 分分 英文原文英文原文.3 中文译文中文译文.3 致致 谢谢.3 全套图纸,加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一 般 部 分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述 1.1.1 矿区地理位置矿区地理位置 顾桥井田位于安徽省风台县西北,距县城约 20km,归凤台县管辖。东西宽 33.5km,平均约 3.4km,南北长 67.9km,平均约 7.5km,面积约 27.1km2。地理座标 为东经 11626151163700,北纬 324347325230,如图 1.1 所示。 阜阳市 蚌埠市 宿州市 毫州市 商丘市 徐州市 连云港市 宿迁市 淮安市 扬州市 巢湖市 南京 合肥 六安市 顾桥矿 淮南市 江 苏 省 安 徽 省 河 南 省 图图 1.1 交通位置图交通位置图 区内有凤台利辛公路通过,外围有凤台蒙城、凤台颍上阜阳、潘集谢桥 等主要公路。淮南阜阳铁路经过井田南缘。西淝河流经本区南部入淮河,可通 50 t 级 船只,交通方便。 1.1.2 矿区气候与气象矿区气候与气象 本区属季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季节性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 15.1,极端最高气温 41.2(1966 年 8 月 8 日) ,极端最低气温-22.8(1969 年 1 月 31 日) 。年平均降雨量 926.30mm,最大 1723.5mm(1954 年) ,最小 471.9mm(1966 年) ,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 2 页 日最大降雨量 320.44mm ,小时最大降雨量 75.3mm。降雨多集中在 6、7、8 三个月,约占 全年的 40%。年平均蒸发量 1610.14mm,最大 2008.1mm(1958 年) ,最小 1261.2mm(1980 年) 。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潮湿系数近似 0.5。春夏两季多东南风、东风, 秋季多东南、东北风,冬季多东北、西北风。平均风速 3.18m/s,最大风速 20m/s。年初 霜期在 11 月上旬,终霜期为次年 4 月中旬,无霜期 191238d。初雪一般在 11 月上旬, 终霜在次年 3 月中旬,雪期 72127d,最长 138d,最短 26d,最长连续降雪 6d,日最大 降雪量 16cm 。冻结及解冻无定期,一般夜冻日解。冻结深度 412cm,最大冻结深度 30cm。 1.1.3 地形与河流地形与河流 本井田位于淮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除西淝河与岗河沿岸一带地势低洼、雨季易 成内涝以外,地面标高一般为+21+24 m。总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永幸河由西北至东南流经井田中部;而与永幸河流向相同的西淝河则流经井田西南 缘外侧,在鲁台孜入淮,是地表水集中排放的主渠道。此外,井田内尚有纵横交错的人 工沟渠。 1.1.4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 的使用规定,本井田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 1.1.5 外部建设情况外部建设情况 1)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顾桥井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城西北约 20km 处,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 26151163700,北纬 324347325230。潘谢矿区铁路自东向西穿过本井田,交 通方便(如图 1-1 所示) 。井田南部有阜(阳)淮(南)铁路,潘谢矿区铁路从矿井井 口附近通过,矿井煤炭产品可通过上述铁路西接京九线,东达京沪线,进而可运往全国 各地,南部通有袁(集)李(凤郢子)矿区公路;井田中部有凤(台)利(辛)省 道;东部边缘有凤(台)蒙(城)公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