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景至饮州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五章方案比选.doc_第1页
六景至饮州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五章方案比选.doc_第2页
六景至饮州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五章方案比选.doc_第3页
六景至饮州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五章方案比选.doc_第4页
六景至饮州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五章方案比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 方案比选工程概况 六景至饮州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B方案主要优缺点:B方案优点:1、B方案利用了原六景互通进行改造,造价较低;2、B方案与主交通流的方向一致;3、营运路程较A方案短约6公里左右。 B方案缺点: l、建设期需对六景互通进行改造,对柳南高速公路和兴六高速公路的交通影响较大; 2、穿过六景工业园区,对园区的规划建设影响较大; 3、里程较A方案长2899公里。 4、当地政府不同意此方案 A方案主要优缺点: A方案优点: 1、A方案避开了六景工业园区,对六景工业园区的规划没有影响; 2、建设期对柳南高速公路的交通影响较小: 3、里程较B方案短2899公里。 A方案缺点: 1、与主交通流的方向不一致,营运路程较B方案长约6公里左右 2、需拓宽改建南柳高速公路六景互通六景大桥本项目起点路段,特别是要改造六景大桥,改建难度较大,改建期对此段交通有一定的影响; 3、工程造价略高。 经综合比较,并考虑当地政府意见,推荐A方案。 (2)C方案与B方案的局部比选 C方案是与B方案局部比较方案。C方案的起点设在兴六高速公路往梧州方向距六景互通约9公里处,终点桩号为CKll+86543,C方案全长11865公里。 B方案对应段起点起点位于柳南高速公路六景互通立交上,终点桩号为BKl2+300,B方案全长123公里。 方案比较平面示意图见图58。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53) C方案主要优缺点: C方案优点: 1、建设里程较B方案短0435Km; 2、线位在规划的六景工业园区二期东侧边缘通过,对六景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影响小; 3、当地政府同意此方案。 C方案缺点: l、与主流交通方向不一致; 2、需拓宽改建兴六高速公路六景互通本项目起点段,改建里程7609公里。由于兴六高速公路为BOT项目,改建六景互通本项目起点段,需与兴六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单位协商,难度较大。另C方案连接兴六高速公路,势必直接影响到兴六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单位的利益,将来的关系处理复杂; 3、工程造价较B方案高。 B方案主要优缺点: B方案优点: l、B方案利用了原六景互通进行改造,造价较低; 2、B方案与主交通流的方向一致; 3、营运路程较C方案短7公里左右。 B方案缺点: 1、建设期需对六景互通进行改造,对柳南高速公路和兴六高速公路的交通影响较大; 2、穿过六景工业园区,对园区的规划建设影响较大; 3、里程较C方案长O435公里: 4、当地政府不同意此方案。 经综合比较,考虑节省投资和避开兴六高速公路(B01、项目),推荐B方案。 (3)D方案与B方案局部比选 D方案是与B方案郁江大桥桥位局部比较方案。D方案的起点设在B方案桩号BKl7+000处,终点桩号为DK42+30216,D方案全长25302公里。B方案起点桩号为BKl7+000,终点桩号为BK41+800,D方案全长248公里。方案比较平面示意图见图59。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54) D方案主要优缺点: D方案优点: l、桥位好; D方案缺点: l、路线里程较B方案方案长05公里; 2、与平朗乡的交通连接不顺畅; 3、沿线大桥设置较B方案多6座,桥长长167l米; 4、工程造价较B方案高。 B方案主要优缺点: B方案优点: 1、路线里程较D方案方案短05公里; 2、沿线大桥设置较D方案少6座,桥长短1671米; B方案缺点: l、桥位较D方案差。 经综合比较,考虑节省投资,推荐B方案。 (4)E方案与A方案局部比选 E方案是与A方案局部比较方案。E方案的起点设在A线桩号AK54+000处,终点桩号为EKl05+835523,E方案全长51836公里。 A方案对应段起点桩号为AK54+000,基本平行铁路向西南前行,与陆屋平吉县道交叉,经陆屋镇西,在陆屋至钦州一级公路的右侧,向西南方向沿山脚布设,经久隆镇东侧,终点桩号为AKll0+293612,路线长56293公里。方案比较平面示意图见图510。 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55) E方案主要优缺点: E方案优点: l、对平吉镇、青塘镇的交通连接便捷; 2、线路较A线方案短4457公里。 E方案缺点: 1、征地、拆迁量大; 2、不良地质路段较A方案长1737公里: 3、多次与陆屋至平吉县道公路交叉; 4、桥梁比A方案多7座,桥长长515m: 5、造价较A方案高。 A方案主要优缺点: A方案优点: 1、征地、拆迁量较小; 2、不良地质路段较E方案短1737公里: 3、桥梁比E方案少7座,桥长短515m; A方案缺点: 1、线路较E线方案长4457公里。 2、对平吉镇、青塘镇的交通连接不顺畅; 经综合比较,考虑节省投资,推荐A方案。 (5)F方案与A方案局部比选 F方案是对应终点一的比较方案。F方案的起点设在A方案桩号AKll0+400处,终点接正在建设中滨海路起点,终点桩号FKl4l+47178,F方案全长3107l公里。F方案完全利用了进港公路的线位,且不修辅道,考虑到沿线的交通需求,F方案过南北互通后至终点段不封闭,将此段作为港区的主干道。 A方案对应段起点桩号为AKll0+400,向南跨铁路,跨南北高速公路,继续向南,终点接滨海路对应里程桩号K8+360,终点桩号AKl43+461241,路线长3306公里。方案比较平面示意图见图511。 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56)F方案主要优缺点: F方案优点: 1、利用了进港公路线位,征地、拆迁量少: 2、里程较A方案方案短约2公里。 3、与老港区的衔接顺畅,交通便捷; 4、工程造价较A方案低。 F线缺点: 1、由于进港公路设计和修建存在先天不足,按高速公路标准改建困难,沿线桥涵荷载标准低,改建时拆除工程量大; 2、不封闭,将来运营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3、与规划的新港区交通连接不顺畅; 4、建设期对港区的交通影响较大。 A方案主要优缺点: A方案优点: l、增加了区域内路网的密度,增加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 2、建设期,对区域内的交通、环境状况影响较小。 3、与规划的钦州港新港区连接合理。 A方案缺点: 1、里程较F方案长2公里: 2、与老港区连接不顺畅。 3、工程造价较F方案高。 经综合比较,考虑到钦州港的发展规划,推荐A方案。 (6)G方案与A方案局部比选 G方案是对应A方案的局部比较方案。G方案的起点设在A线桩号AK74+600处,利用陆屋至钦州一级公路老路线位布设,终点接A线方案桩号GKl09十89876,G线全长35298公里。A方案对应段起点桩号为AK74+600,另辟新线,在陆屋至钦州一级公路的右侧,向西南方向沿山脚布设,经久隆镇东侧,终点桩号为AKll0+293162,路线长35693公里。方案比较平面示意图见图512。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57) G方案主要优缺点: G线优点: 1、建设里程较A方案短约04公里; 2、利用旧路,征地、拆迁量相对A方案小; 3、无不良地质地段。 G线缺点: l、G线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对区域内的交通、环境状况影响较大; 2、利用老路后,需修建345公里辅道,以解决沿线的交通问题: 3、存在与原建设单位的协调问题,钦陆公路的债务尚有约114亿; 4、工程造价较A方案高。 A方案主要优缺点: A方案优点: l、保留老路,另辟新线,增加了区域内的路网密度; 2、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对区域内的交通、环境状况影响小; 3、工程造价较G方案低。 A方案缺点: l、建设里程较G方案长04公里; 2、有101公里不良地质地段; 3、拆迁数量较G方案大; 经综合比较,推荐A方案。 (7)H方案与A方案局部比选 H方案是对应A方案的局部比较方案。H方案的起点设在A方案桩号AK89+700处,终点桩号为HKllO+205.738,H线全长29505公里。 A方案对应段起点桩号为AK89+700,另辟新线,在陆屋至钦州一级公路的右侧,向西南方向沿山脚布设,经久隆镇东侧,终点桩号为AKll2+600,路线长32294公里。方案比较平面示意图见图5一13。 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58) H方案主要优缺点: H方案优点: l、建设里程较A方案短213公里: H线缺点: l、拆迁量较A方案大; 2、桥梁较A方案多5座,桥长长1096米: 2、造价较A方案高。 A方案主要优缺点: A方案优点 1、拆迁量较H方案小; 2、造价较H方案低。 A方案缺点: l、罩程较H方案长213公里。 2、桥梁较H方案少5座,桥长短1096米; 经综合比较,推荐A方案。 经过综合比较论证,考虑项目的功能、收费效益、以及与周边城镇、路网的有力衔接,结合工程规模、造价等方面的比较,本报告认为A方案,工程规模及造价适中,同沿线城镇、路网衔接合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故本报告推荐建设实施A方案。526推荐方案主要工程概况 综合上述分析,A方案为路线推荐方案。 (1)推荐方案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A方案起点位于南柳高速公路里程碑K41+700处, 沿途向南从峦城镇西侧经过,与省道101交叉后向南,跨过马峦江,经平郎乡西,与飞龙平郎公路交叉,过飞龙乡西,向南与县道576交叉,从沙坪和新福两镇西侧通过,路线继续向南,跨沙坪河,而后以隧道穿过鸡冠坳,基本平行铁路向西南前行,与陆屋平吉县道交叉,经陆屋镇西,在陆屋至钦州一级公路的右侧,向西南方向沿山脚布设,经久隆镇东侧,向南跨铁路,跨南北高速公路,路线继续向南,终点接滨海路对应里程桩号K8+360。A方案全长143856km。由于A方案与主交通流的方向不一致,运营期会大大增加柳南路六景互通六景大桥本项目起点段的交通压力,为此,需对柳南路六景互通六景大桥本项目起点段(1074公里)按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的进行拓宽改建,该段改建工程列入本项目。 (2)推荐方案主要工程概况 A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见表5-9。表5-9 A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第6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61沿线环境特征 拟建六景至钦州港公路路线起于横县的六景镇附近,经平朗、飞龙、新福、陆屋、久隆,止于钦州港,接在建的滨海大道。全长143461公里。 本项目地处广西南部,区域地势总体呈现为Ib北高南低的趋势。地形以山地为主。路线从海拔150米逐渐上升至一3米,路线沿线区域地形起伏较大。 沿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太阳辐射量较强,温度较高,热量丰富,。雨量适中,气候温暖。但随着海拔的升高,地貌的各异,气候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较大,形成许多不同的小气候。年平均气温20*c,多年平均降水量loo-1200毫米,降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每年59月为多雨季节, 雨季降水量约为全年降水量7080,是该地区经常发生春秋旱,夏涝的主要原因。62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621公路施工期对环境影响 1对生态环境可能的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会使沿线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由于公路工程是一条带状工程,工程施工不可避免地开挖山体,将会对原有区域产生人为分割,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已有的绿化系统,影响一些动物栖息环境,使动物的活动区域缩小,导致种群变小,种群间的交流减少。 2改变地貌结构 公路穿行在丘陵、山谷之间,对一些阻挡性的丘陵山地必然要进行夷平、削切、充填,产生新的坡面、断面,地貌形态发生了改变。地貌上新剖面的出现,原有植被被破坏,出现裸露、疏松的土壤断面,尤其在陡坡地区,地表失去植被覆盖,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水库泥沙淤积加重,出现洪灾、水涝的机率就会增加。 全线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山高、坡陡、谷深,高填深挖及高架桥众多(主线桥隧长度约占路线全长的44),极易破坏山体自然坡度及岩土体内部结构,破坏它们赖以保持相互平衡的其他自然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好做水土保持工作,容易引起路基沉陷变形,路堤路堑边坡失稳,从而改变了这一带的地貌形态。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子,它的改变势必导致自然环境其它要素的变化。 3造成水土流失、河床淤塞 公路建设是带状人工建筑工程,公路施工期间由于取土采石、填筑路基、平整道路、弃土弃渣等施工活动,严重破坏原地貌、土壤植被及水土保持设施,导致土壤结构破坏,林草、梯田毁坏,降低表层土壤的抗蚀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开挖路斯和取土等形成的高陡边坡,容易产生崩塌和滑坡:填筑的路基边坡由于地面裸露,土体松散,易产生面蚀和细沟侵蚀,在深挖方地段,多余的土石方因受地形和运输条件的限制,不便运往填方段,必将大量弃渣,由于其结构疏松,孔隙度大,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如果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不仅影响着公路自身的安全运行和路域环境、沿线城镇、村庄、农罔及公共设施,而且会影响水上资源和生态环境。 沿线属季风多雨区,地层多由砂页岩、石灰岩组成,其受风化后易成碎屑砂粉粒,这些砂粉粒在雨水,尤其在大暴雨集中的地表面水流夹带下冲向河床,河床低平,流速骤缓,砂粉粒淤积下来。 4对水环境的影响 填方或挖方过程中造成的弃土、裸露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若遇大雨冲刷,泥土随水流失,使沿线的河流、沟渠等水体的悬浮物增加,混浊时间延长,对饮用水源将有短期的不良影响。桥梁施工中围堰及清理围堰时,泥土散落,使桥址附近水中悬浮物增多甚至超标,对下游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施工机械废油若直接排入河中或漏油,将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对拟建项目影响较大的河流有:郁江、钦江、马峦江、甘棠河、沙坪河。拟建项目全线共设置特大桥、大桥19座,共长6379米;中桥8座,共长51 5米,因此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水环境保护工作,作好基础开挖产生的弃渣的处理。 5噪声和大气污染 公路施工期间,各种机械产生很大噪声,将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学校、居民点、工厂等造成较大的影响。沿线有一些噪声敏感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声环境的保护工作。沿线的主要环境敏感点有:fdI(K1+600)、上滕(K3+800)、下滕(K4+800)、笛7(K44+400)、雅意(K46+400)、笛(K46+600)、杨梅(K51+300)、南湖(K61+900)、金星岭(K68+600)、格木营(K76+100)、屯山(K78+500)、兆堰(K82+700)、彭屋新村(K87+100)、新冬村(K86+600)、金板坪(K88+700)、扫把坪(K96+400)、下州埠(K97+500)、大桥村(K98+500)、北til,-(K99-I-400)、青草dx、K100+300)、屯州(K101+200)、珠沙坪(K106+200)、螃蟹田(K107+100)、黄屋(K108+400)、大江镇(K126+900)、细鸡)(K135+900)等。施工带来的扬尘,造成水质、空气等污染,但影响范围不大,且随施工结束影响也随之消失。 6社会环境的影响 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将占用耕地、林地、鱼塘、绿化带和其他附属设施,影响沿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本项目主线长达143461公里,路线对现有农业用地及其排灌系统、林场,水产养殖区会产生短时的影响。公路建成后,人为地形成一条巨大的带状工程,将使周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平衡得到破坏,必将改变和调整。用土地15382亩,其中水田45713亩,旱地718亩,蔗地965亩,鱼塘5亩,果园1 84亩,经济林269亩,林地74907亩,果园103亩;拆迁房屋43170平方米:电力设施220伏蘧配线路818公里,高压线路355公里,电信光缆60公里。建设用地的占用,将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必须做好道路沿线的征地、拆迁、安置和补偿工作,减小道路占地对这部分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622公路营运期对环境影响 1以往公路评价的结果,公路建成后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预测浓度甚小,对大气质量虽有影响,但基本能维持现有水平。拟建公路沿线工业大气污染源较少,且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2据以往公路评价的结果,公路建成后,交通噪音将对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造成一定影响,超标现象将有所发生,应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3公路建成后,可改善当地交通条件,有利于当地农、林生产布局的规划与调整,促进与发展地方农、林产品进行初加工的乡、镇工业;促进与发展以商品生产为目的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63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树立长远发展观、系统发展观、环境生态发展观。 首先应进行项目环境影响专题研究,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境保护要有总体规划和实施措施。为了减缓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必须从规划设计阶段丌始,直至整个施工阶段和公路运营期,分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631公路设计阶段 1公路规划设计与环境相协调 公路规划设计时应进行各种调查、研究,如气象、生物种类、数量、占地、城市规划、文化、资源、遗址、居住人口以及旅游等,以了解公路沿线的现状及其环境。充分考虑路线的选线应尽量减少毁坏水利设施,少占农田,避绕村镇,避免大规模的拆迁。对沿线经过的城镇,采取“远而不疏,近而不进”的原则,并紧密结合他们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国土丌发计划。在规划中应考虑不同的土地利用性质所产生的交通需求,通过协调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关系,降低敏感区域内的交通流量,减少污染产生的源头。在规划设计中应进行空间敏感性调查和分析,使路线走向尽量避开高敏感区。 2水体的保护 深入调查研究项目区域内水系的分布情况及利用性质,重点调查和收集沿线两侧200米范围内的水源分布位置、容量以及水体主要功能。绕越、避让水源体,不占用城镇居民集中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同时,对于灌溉及养殖水产品用的水库、鱼塘等应注意避让,须通过时将路线布设于水体下游,并采取绿化等隔离防护措施,保护水质免受污染。 3天然水系的保护 设计时应注意保护自然水流,路线跨河时的桥梁应以不改变水流方向,不压缩过水断面,不堵塞、阻隔水流为设计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注意水流方向,尽可能与原有沟渠相通,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路面水、边沟水排入一定的水域,不随意排入公路两侧的水体或土壤中,以免污染周围的水土资源。 4路线布设的综合控制 公路选线、方案比选时,应与当地城镇规划协调,采用“靠而不近,离而不远”的原则,即不干扰破坏城镇规划,又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同时避丌学校、医院、名胜古迹等,充分做好工程方案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方案。 路基高度控制:路基设计高度综合考虑排灌、蓄防洪、设计洪水位等的需要,尽量避免高填深挖。 路基防护: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措施,防止或减轻道路病害,确保路基稳定,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协调景观。 路基绿化:绿化对于稳定路基、保护斜坡、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等均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总体设计,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公路边坡及用地范围内种植灌木和花草,以加强绿化和防护的效果。在山岭区采用多种边坡防治技术稳定边坡,防止水土流失,美化公路景观。 取土场的选择:取土时,首先考虑利用挖方路段土石方,其次应结合当地的国土资源综合开发规划选择贫瘠地段集中取土,注意保护当地的植被和水资源,将取土坑与地方水产养殖、农ffl排灌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创造条件进行复耕。 弃土的堆放:沿线弃方较多,须合理处治。施工的弃土应尽量减少毁坏植被、侵占农田,尽量利用山凹等有利地形,并不得阻塞原有排水系统或污染水体,应对弃土堆及时整平复垦或绿化及进行综合利用,以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 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社会、自然环境因素,采取以上环保措施,使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配合协调。632公路施工阶段 1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 尽管公路施工植被破坏不可避免,工程完工后应迅速实现弃土区、山体开挖区、边坡等的局部位置的植被覆盖,可以先植草再种树,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和形成多层植被的形式。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丌挖、填方路堤、沟壑的土层裸露面要及时加固,路基土石方工程结束后应立即植草护坡。 3弃土、取土的处理 弃土的堆放点应统筹安排,尽可能选择山沟荒地,并应及时对弃土方进行压实,在其表面进行植被覆盖,必要时设置防护工程。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弃土方也可平整用作耕地,取土坑应选在高地、荒地上,尽量不占耕地,且使用后必须恢复植被。对于深而宽的取土坑可与地方水产养殖、面田排灌结合起来综合利用。 4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包括安装有效的消声器。公路施工现场200米以内有居民区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白J,尽可能将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须在夜间施工时,应征得当地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 5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尤其是采石场、采砂场,应经常洒水,可有效的控制扬尘。运输建筑材料的临时施工道路应尽可能避开大的居民区,临时施工道路应经常洒水。运送砂石料的运输车辆,用帆布、盖套等遮盖,以防物料飞扬,沿途撒漏。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站拌方式,拌和站应远离居民区和敏感点至少250米外,另外拌和站须配备除尘设备。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场拌方式,其拌和机应配备有除尘设备,拌和场应远离居民区和敏感点不少于1公里。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集中预制。 6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应远离地面水,并提供环形排水沟和渗水坑,以防意外溢出污染地面水。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建立临时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水体。修建道路排水工程时,应建造临时绕行渠道,以便继续使用灌溉渠和排水沟。 7珍稀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珍稀野生动物出没的地区,公路施工期间,公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猎杀珍稀野生动物。 8文物古迹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过程中,当发现有化石、古钱币、陶瓷器皿等文物、建筑结构以及具有地质或考古价值的其他遗迹或物品时,应及时向有关文物主管部门汇报,防止施工人员或其他人员移动或损坏任何此类物品。633公路运营阶段 1噪声防治措施 加强公路路面管理,经常修整路面,保持足够的干整度, 以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超过噪声标准的路段,采取降噪处理,措施主要有:设立声屏障、砖墙以及植树等。利用“生态墙”可降低噪声和废气引起的环境污染。 2沿线绿化 公路途经居民密集区、学校等应加密种植树木,并使之形成绿化立体屏障,从而减少大气污染和噪音声的影响。在CO、S02、NO2、等超标路段的道路两旁种植对气体吸附力强的树种, 一般情况下, 常绿阔叶的吸附力较大。在CO、S02、NO2、等严重超标路段,应加密种植林木,设置绿化带,形成绿化立体屏障,既可进一步降低噪声, 又可吸附汽车尾气,;争化空气。 3突发性交通事故中化学危险品泄漏的应急措施 加强公路上运输的有毒有害化学品车辆的管理,危险品运输应在公安机关登记,有危险品标记,安排时间通过,避免泄漏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应负责组织调动人员、车辆、设备、药物,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使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以上措施虽然是针对公路营运阶段提出的,但大多数措施,如植草种树等,在施工阶段就己开始实施。 公路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广,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在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作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的环境防治措施,在施工、营运阶段应采取的措施及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有很重要的意义。第7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7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1编制范围 六景至钦州港高速公路工程A线全长143856公里,其中K0+000K67+150段计算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路基宽260米;K67+150K143+461段计算行车速度为120公罩小时,路基宽280米。 对应A线方案提出了B、E、F、G、H等五个局部段落比较方案,另对应B线方案又提出了C、D两个局部段落比较方案。为确保路线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各比较方案均编制了投资估算,以便于各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72编制依据 1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文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以下简称“估算编制办法”。 2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2号文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以下简称“概预算编制办法”。 3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文发布的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以下简称“估算指标”。 4交通部交公路发2005230号文发布的关于完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有关内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5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交基建1996331号文发布关于印发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广西补充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广西补充规定”。 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0039号文、桂计法规2005190号“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用地被征用土地年均产值基数标准和拆迁补偿标准的通知”。 7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经济贸易委员会桂价格字200273号文规定不计列供电贴费。 8交通部公路司公设技字1999216号文,关于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价差预留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不计工程造价增涨预留费; 9交通部公路工程定额站监制的公路工程造价系统XJTW软件。73主要费用及费率标准: l人工费:本项目人工工资按“广西补充规定,的标准计算。(230+52)(1+14)12-225-1715(IN) 2材料单价:本估算采用的外购材料单价和地方材料单价为南宁市、钦卅I市场调查价,各种材料均以估算指标附录二规定的材料比例综合取定。 3机械使用费、其他材料费:根据估算编制办法的规定进行了调整,上涨率取5。根据交通部公路司公设技字1999216号文,关于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价差预留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调增至1998年,1998年以后不再调增。 4施工技术装备费、计划利润、税金:按概预算编制办法”计取,技术装备费费率3、计划利润4、税金341。 5其他工程费:根据公路工程估算指标的规定计算,路线工程取定费率为2264;隧道长度1000米取定费率为4271。 6其他直接费:按“概预算编制办法计取,雨季旋工增加费雨II区(6)计取;冬季施工增加费、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沿海地区施工增加费、行车施工干扰增加费不计;施工辅助费按类地区取费等级计取。 7现场经费:现场管理基本费用费率按概预算编制办法,中一类地区取费等级计取;主副食运距综合里程为134公里:工地转移里程为125公罩。 主副食品平均运距、综合里程及工地转移里程(工地转移里程从南宁算起) 8间接费:按“概预算编制办法中一类地区取费等级取费,考虑到高速公路施工企业一般为三级建制,因此在本项目估算的编制过程中仍按部颁概预算编制办法规定取费,即含上级单位管理费;财务费用按部颁。概预算编制办法”一类地区计取。 9设备、工具、器具及家具购置费:参考当地类似项目,养护与管理机械设备购置费按165万元公里计算;属于交通工程及房建工程所需设备购置费按54万元公里计算;办公和生活用家具购置费按“概预算编制办法”规定高速公路按135万元公里计算。 10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征用土地、青苗补偿、安置补助费、拆迁建筑物等补偿标准:按广西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0039号文、桂计法规2005190号“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用地被征用土地年均产值基数标准和拆迁补偿标准的通知”的标准补偿; 耕地丌垦费:按桂政发200039号文规定的标准计算; 征地管理费:按财综200248号文规定,以桂政发200039号文和桂计法规2005190号规定的标准计算; 森林植被恢复费:按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财综200273号文规定计算。 各类补偿费详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回收金额等计算表”。 2)建设单位(业主)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工程监理费、工程定额测定费、设计文件审查费:按交通部交公路发2005230号文规定计算。 建设单位管理费:本工程按累进计算后的费率取0721; 工程质量监督费:以建筑安装工程费总额为基数,按015计算; 工程监理费:以建筑安装工程费总额为基数,按20计算; 工程定额测定费:以建筑安装工程费总额为基数,按012计算; 设计文件审查费:以建筑安装工程费总额为基数,按01计算。 3)研究试验费:按每公里10000元计算。 4)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按交通部交公路发2005230号文规定计算。 编制预、工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相应的勘查、设计、专题研究等所需的费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工程勘查费(包括工程测量、水文调查、地质勘探费)和设计费: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计价格19991283号和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规定的计费标准计算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估费等前期工作费用:环境影响评估费100万元,水土保持评估费70万元,地震安全性评价费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费49万元,文物勘查费30万元,通航论证费20万元,行洪论证(评估)费20万元。 设计监理、施工招标文件及施工招标标底(或造价控制值)文件编制费:按建设部、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文规定计算。 5)本建设项目未计施工机构迁移费、大型专用设备购置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0;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经济贸易委员会桂价格字200273号文规定不计列供电贴费。 6)建设期贷款利息:本项目贷款方式为国内银行贷款,贷款利率按684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共计435234672万元人民币。 儿预留费用: 1)工程造价增涨预留费:根据交通部公路司公设技字1999216号文,关于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价差预留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不计工程造价增涨预留费。 2)预备费:预备费费率取9。74投资估算结果 六景至钦州港公路A线全长143856公里,投资估算总金额为4,897,405,665元,平均每公里投资估算金额34,043,805元。详见表72投资估算汇总表。全线所需的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详见表7-3表73人上及主要材料汇总表75资金筹措 1本项目自筹资金171587亿元,占估算总金额的35; 2向国内银行贷款318154亿元,占估算总金额的65。 根据国发E199635号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会制度的通知、交通运输投资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比例,必须是35pA上,本项目资本金为171587亿元,占总投资的35,符合国家对交通运输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要求。资本会来源通过交通部补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自筹解决。76资金安排 本项目计划2010年开工,2013年竣工,工期三年,各年度贷款资金的安排为:第一年贷款30,第二年年贷款40,第三年贷款30。 建设期利息偿还:本项目建设期内的贷款利息由建设单位筹集资金偿还。第8章经济评价81评价说明 经济评价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同时结合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和工程技术研究的结果,计算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对其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811评价依据 本报告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1988年版;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1996年版;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二版);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与交通部;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中国电力出版社。 评价主要模型参考公路投资优化和可行性研究方法改进的研究成果。812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经济评价分为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两部分。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下,预测估计项目的财务效益与费用,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根据拟建项目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82国民经济评价821国民经济评价方法 国民经济评价是在合理配置国家资源的前提下研究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判断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采用“有无对比法”即“有项目”和“无项目”两种情况下,计算运输系统为满足运输需求将要发生的费用,进而计算出有项目条件下的对比效益,通过合适的经济评价指标来反映其经济可行性。822参数的选择与确定 参照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及有关资料,确定国民经济评价的有关参数如下: (1)社会折现率 社会折现率表示从国家角度对资金机会成本和资金时间价值的估量,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通用参数。根据2002年国家计委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目前我国社会折现率取值为10。 (2)影子汇率(SER) 影子汇率即外汇的影子价格,反映外汇对国家的真实价值。按下式计算: SER=OERCF 其中:OER国家外汇牌价(买入卖出中间价): CF。影子汇率换算系数。 本项目国家外汇牌价取用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8月8 f=1公布的外汇牌价(汇率中间价)l美元=797元人民币,影子汇率换算系数根据2002年国家计委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取值为108。影子汇率l美元=797元人民币108=860元人民币。 (3)影子工资(SWR) 影子工资系数与项目所使用地方劳动力的状况、结构及当地就业水平有关。本项目为高等级公路,技术含量大,机械化施工水平较高,施工队伍专业化,影子工资系数取1O。 影子工资由下式计算: SWR=MWRCF2 其中:MWR财务评价中的工资; CF2影子工资系数。 (4)贸易费用率(SWCR) 贸易费用是指各商贸部门花费在货物流通过程中以影子价格计算的费用(长途运输费用除外)。贸易费用率是贸易费用相对货物影子价格的综合比率,根据国家计委规定,一般货物的贸易费用率取6。 (5)项目评价期 项目评价期等于项目建设期加项目竣工后运营期。本项目计划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底建成,2013年通车运营。运营期取20年,评价期为20102032年。 (6)残值 根据有关规定,残值为项目经济费用(工程建设费用)的50,以负费用的方式列入评价期末年。823经济费用调整 本项目建设投资的经济费用是在投资估算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在分析计算时,将建设费用中的主要材料费、人工费、土地占用费等费用调整为影子费用,并扣除税金、供电贴费、建设期物价上涨预留费、国内银行贷款利息等项,其他投入物按实际财务费用考虑,不进行经济费用调整。 (1)主要材料的经济费用调整 建设费用中的主要材料包括原木、锯材、钢材、水泥、沥青等。其中水泥为非外贸货物,其影子价格为出厂价加国内运费;其他主要材料为进口货物,其影子价格的测算以口岸价格为基础,考虑国内运费和贸易费。进口货物的影子价格(SP)计算公式为: SP=CIFSER+T。+Tr1 其中:CIF货物到岸价; T。运输费用影子价格; Tr。贸易费用。 非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SP=SPF+T+Tr。 其中:SPF货物出厂价格,其他符号同上式。 主要材料的影子价格调整见表81表81 主要材料影子价格表 (2)土地费用的调整 土地是特殊投入物,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土地影子费用(LsP)包括土地机会成本(Loc)和新增资源消耗(IC),即: L,SP=L,OC+IC 土地机会成本为按照项目占用土地而使国民经济为此放弃的该土地“最好可行 替代用途”的净效益测算: LOC=慨mr半 l fg l 其中: NBt-一基年土地的“最好可行替代用途”的单位面积年净效益(元亩); g土地最好可行替代用途的年平均净效益增长率,取3; T基年(1990年)距开工年年数; n项目占用土地的期限,取评价期23年。 i社会折现率,取10。 本项目位于华南地区,占用土地1488324亩,主要有水田、早地、林地和荒地,其中水ffl 453762亩、旱地158845亩、林地807754亩,分别占征用土地总量的207、337和75,三类土地的“最好可行替代用途”为水稻、甘蔗和林木,年产量递增3计,其中水稻和甘蔗分别每年复种3次和2次,其机会成本计算详见表8表82 土地机会成本 净效益 机会成本 占地类型 (兀年) (几m) 水用 1150 23825 旱地 840 17403 林地 5 4 2 11229 土地的平均机会成本 15215 IC是指国民经济为项目所用土地而新增加的资源消耗,如拆迁费用、剩余劳动力安置费、养老保险费等。根据规定,项目实际征地拆迁费可划分为三部分: A属于机会成本性质的费用,如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等: B新增资源消耗费用,如拆迁费用、剩余劳动力安置费、养老保险费等; C转移支付,如耕地占用税等。 征地拆迁费中的土地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在前已按机会成本计算,此项费用应从征地拆迁费中扣除;征地拆迁费中的房屋拆迁费应调至影子价格,按规定,影子价格系数为11;征地拆迁费中的粮食开发基金和耕地占用税属转移支付费用,不构成国民经济费用,其余费用不作调整。 新增资源消耗费用=投资估算的拆迁费用11 (3)其他费用的调整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应扣除已计入财务费用中的转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