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日益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呈现 日益国际化和需求多样化的特征。高校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结构的组织,知识是高 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创造价值提高运作效率的核心资源。目前,高校之 间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高校要提高并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应该重视知识在其发 展中的作用。对于高校来说,实施知识管理将增强其组织绩效,创新知识,从而 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知识共 享能使知识最大限度地被掌握和利用,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以及减少成本;通过 知识共享能够防止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知识由于没有被分享和使用而失去价值; 同 时通过知识共享,使得知识能够及时地得到更新。 本研究即是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 本文在前人研究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理 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进行高校知识共享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阐明高校知识 共享现状和问题,试图在高校知识共享原则的指导下,结合高校知识管理共享体 系,提出高校知识共享的具体对策以及运行保障。主要内容包括: 一、分析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介绍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情况;论证 了高校知识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文章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和主要内容。 二、总结归纳高校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的基本理论。分别阐述了知识管理与 知识共享理论,探讨了这几个基本理论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参考了国内外关于高 等学校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领域的研究。 三、高校知识共享的现状分析。对高等学校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现状和问题 进行分析总结,并试图找出形成高校知识共享问题的原因。 四、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构建。阐明构建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 原则:经济性原则、服务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了解高校知识管理 中共享机制的体系,主要包括物理、制度和人文环境三个层面;在体系指导下从 高校知识共享的硬件建设、运行机制、文化建设来展开构建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 机制的具体措施;同时也尽力探索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运行保障。 关键词: 高校 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 机制 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研究 i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society,the popula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expand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becomes international and the need becomes diversified.the structu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knowledge-intensive organizations, knowledge i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is also the core resources to create value which i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at present,the competition amo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ncreasing,in order to enhance and maintain its core competitiveness ,the institution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knowledge in its development.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implement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will enhance the orgnizational performance,innovation;and knowledge shar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knowledge sharing can be to maximize the knowledge to be master and use,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knowledge as well as to reduce costs.knowledge sharing can also prevent some valuable knowledge losing their value as a result of no-sharing,at the same time,through knowledge sharing,the knowledge can be updated timely. the research is created in the context of previous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college based on car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sharing theory,clarify the status and issue about knowledge-sharing in colleges,bring forword specific measures as well as running prote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rinciples combined wi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har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firstly,the author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introduce the process of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of this article, research methods, ideas, and main content. secondly, sorting the basic theory related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theory about knowledge shar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basic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of these basic theory,refers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o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sharing research in the field. thirdly it is about status analysi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colleges.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analyzes and concludes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knowledge-sharing i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higher education,tries to find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sharing. . finally it refer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sharing mechanism in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colleges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principles in constructing knowledge sharing mechanism,they are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 the service principles, norms and principles, the principle of flexibility;then making an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system of knowledge sharing mechanism, it mainly includes three latitude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environment.under the guidance of system,it starts building the specific measures from the perpectives of hardwar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culture construction.meanwhile,it explores running protection of sharing mechanism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colleges. key words: college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mechanism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知识经济有几个主要特征:以人的素质为中心;涵盖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通过合理方式转化精神层面为物质层面的经济。 【1】高校聚集大量有知识学问的人 才,他们的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和增加。高校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资源有责任和义 务通过自身知识的更新和交流,达到共享,并转化为生产力来促进社会和国家的 进一步发展。当然,在现代竞争社会中,高校也面临巨大的竞争和挑战,要应对 日新月异的变化,并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提升高校自身竞争力。而提高高校竞争 力的有效方式是引进知识管理,并实现知识共享,以此充分利用整体知识和智慧 来提高各种能力。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中页的新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重要资 源的知识也在与新形势新科技紧密结合,知识创新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转化为 物质资源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基础上,以知识为中 心建立的信息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发展, 这也必然会对引入以提 高自身竞争力的高校知识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引入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措施。知识 管理是新兴的分支管理领域,自兴起以来就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高等学校知识 管理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研究范围之一, 它的源起离不开知识经济和知识管 理。知识管理理论的完善和实践促使知识共享得到重视,并加以实现。 高校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知识也是高校运作的核心资源。作为一种资产, 高校的知识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并创造价值, 但是如何才能对高校资源进行有效管 理,并加以运作、创新、提升、和转化知识呢?知识管理的引入和实施恰恰就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管理过程。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最重要且最困难的部分, 在高校知识管理中运行和实现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外在需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提升高校核心竞争 力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同时伴随着科技技术成熟以及法律法规的完 善, 高校知识共享也具备了实现的基础, 具有确实的可行性。 因此引入知识共享, 通过合理的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加以实现, 这对于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本概念 (一)知识 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 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 【1】汪贤泽.大学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j.江苏高教,2001,(l). 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研究 2 使用。认知事物的能力是哲学中充满争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并且拥有它自己的分 支知识论。从更加实用的层次来看,知识通常被某些人的群体所共享,在这 种情况下,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操作和管理。 知识到底是什么,我国目前仍然有争议。我国对知识的定义一般是从哲学角 度作出的,如在博弈圣经中知识的描述是“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 是,定义为知识。 ”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 “所 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 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 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 ”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 它来源于外部世界, 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 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 上述定义为我们讨论知识的内涵提供了哲学基础。 但宏观的哲学反映论的认 识还需要从个体认知角度进行具体化,这样才能有效地用以指导学校的具体教 学。 另外美国知识管理专家维娜艾莉认为: “知识是能被交流和共享的经验和 信息。 ” 【2】在组织中,知识不仅常常内嵌在文件或者存储库中,而且还存在于日 常活动、流程或规范中。 【3】我国学者潘洪建则认为“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动态认识。” 【4】 中国大百科 全书教育卷定义“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 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就它反映活动的形式而言,有时表现 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和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 规律,属于理性知识。 ” (二)知识管理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最早提出知识管理。美国学者维娜艾莉 认为“知识管理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 流的技术和调整企业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 识的交流。 ” 【5】布兰和马克认为“知识管理是对智力资本及其创造、收集、组织、 传播、运用等一系列相关过程进行明确、系统的管理。 ” 6巴士认为“知识管理 是指将智力成本和信息资源回报最大化的策略和结构。 知识管理依赖创建、 收集、 【2】 (美)艾莉维娜.知识的进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p60 【3】达文波特.托马斯.h.普鲁萨克,劳伦斯.著.营运知识:工商企业的知识管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4】潘洪建.知识本质:内在、开放、动态新知识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2),1-6 【5】 美艾莉维娜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6 6 van buren.mark.e.a yardstick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alexandria virginia:america society for training&development.1999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共享、整合和再利用知识的文化和技术过程,其目标是通过提高效率和效益来创 造出新的价值。 ” 7马荷特拉认为“知识管理是在日益加剧的不连续的环境变化 下服务于组织适应、生存和能力等关键问题的活动,其实质在于,它具体包容了 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有机结合的组织过 程。 ” 8知识经济课题组则提出“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 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 合性的措施。 ” 【9】我国学者郁义鸿等人提出“所谓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的管理者 通过对组织所拥有的知识和组织外部的知识的管理和利用, 以达到提高组织创造 价值的能力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和过程。 ” 10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在组织中建构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 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 新等过程,发挥最大作用并产生最大价值。 (三)知识共享 1、从不同分类的知识如何相互转化的角度来看。野中郁次郎提出实现知识 共享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2、知识共享可以指知识供需者之间进行知识交易的过程。 3、知识共享可以指某一组织向另一组织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 4、知识共享可以指知识从知识垄断向知识公有的转变过程。 总的来说,知识共享活动由以下三要素构成,即知识共享的客体,知识共 享的方式,知识共享的主体。 结合上述概念笔者认为:知识共享是指在一个组织(如高校)内部的信息和 知识尽可能地公开,使每个人能更有效地接触和使用组织知识和信息,员工彼此 之间相互交流知识,使知识由个人经验扩散到组织层面。这样在组织内部,员工 可以通过查询组织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反过来,员工好的方法和经 验通过反馈可以扩散到组织知识里, 让更多的员工来使用, 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等学校知识管理的研究 澳大利亚学者罗内将应用认识论引入高等学校管理, 并应注重知识和知识环 境两个课题的研究。他认为,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的构建,对于高等学校战略管 理者而言非常重要。 11所以高效管理者需要注重社会领域、社会认知领域、知识 7 steven barth.defining of knowledgemanagement. 8 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3 【9】知识经济课题组.商业新世界中的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研究简报.1998-4-25 10 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3 11 夏先良.知识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39 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研究 4 个体这几个重要的领域研究。 比利时列文天主教大学校长澳斯特林克指出, 知识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的重 要内容和活动。他指出,现代高校的基本功能和义务是知识创造、知识传递、向 社会提供学术服务等,高等学校需要运用合理科学的方式来创造和管理知识,借 此来服务人类社会。 英国学者詹妮佛洛丽认为,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它既有一个明显 的知识管理的层次。高等学校的知识管理不能只限于高层管理人员,还必须包含 高等学校内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洛丽认为高等知识管理的核心活动是知识创造、 分配和学习。 知识管理按照其不同目标进行不同的分类, 可以包括创造知识储备、 改善知识获取、强化知识环境、将知识作为资产管理等等。如何创造良好的知识 环境和如何认同知识是智力资本这两个问题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巨大挑战。 洛丽还 认为,组织文化、价值观、组织机构和薪酬体系等方面需要做巨大的变革来满足 知识管理的需求。 台湾学者王如哲引入知识管理对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内容包 括教育的知识基础、教育的专业属性及其变迁、教师专业知识的取得、转移和持 续成长、知识管理在教育革新上的具体应用等。 12 1999年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魏江发表的 知识经济时代教学科研型大学的 功能及其知识管理 ,文中最早涉及我国高校知识管理的理论,并提出高校知识 管理相关的想法。 我国的高校知识管理虽然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的步伐,但毕竟刚刚发展,其内 容和成果并不丰富。以下是目前我国研究者关于高校知识管理的一些重要观点: 徐高明认为,高校引入并实施知识管理,是高校在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 举措,是超越和创新以往管理活动的战略选择。 洪艺敏指出,大学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但对于知识资源的管理却没 有效地进行。如教务、科研、招生、就业、院系等各部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同样 缺乏交流和共享。 13大学的现行制度运行所产生的问题,不利于大学知识生产率 提高。引入知识管理对高校知识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科学的管理,可以生产和 创新高质量的知识资源,并实现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共享。 方金认为,高校应对经济时代的要求,必然会引发高等学校各方面的的巨大 转变,进而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工厂” 、 “科技园”和“动力站” 。 14所以 高校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基础设施成为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社会要求高校进行改革,对于知识资源方面应该引入并 12 王如哲.大学知识管理及其研究课题(两岸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淡江大学教育学院主办, 2005 13 方金.知识管理理念在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 14 洪艺敏.大学的知识管理j.厦门大学学报,2003-1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实施知识管理来提升高等学校的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履行大学的义务和责任。 (二)关于高等学校知识共享的研究 知识管理理论是西方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成功的管理理论, 当这一理论引入高 校管理后, 势必会引起了高校各方面的巨大变革以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大 好机遇。目前,实施知识管理的高等教育已成为学术和理论界的热门研究领域, 大家都相信,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知识管理,将使各种组织 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发生变化。 ” 15 有学者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指高校通过对于知识的识别、获取、存储、整 理、开发、创造等方法和方式,来实现知识的流动共享,提高高校的各种能力。 在高校内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责任的宣传, 培养教职员工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创造 适宜的环境与条件,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进行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 传授和生产积累和扩大高校的知识资源。 有学者认为,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且最难实施的部分,在高校亦是 如此。知识共享在高校沟通知识和生产,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经费使用率和人力 资源投资效益在开放的知识交换状态下,增长个人知识才能及时更新知识,防止 不被分享和使用的知识老化而失去应有价值等等。归根结底,也就是知识共享通 过对知识掌握和充分利用,继而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高校,显性知 识共享容易达成, 那些作为个人长期创造积累的结果而隐藏于个人头脑之中的隐 性知识, 却因为知识的拥有者都不能完全意识到它们而难以转化为显性知识进而 为大家所共享。 也就是隐性知识的共享难以达成而使得高校进行知识共享的难度 加大,实施困难。 16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 知识交流和共享对于以新知识的创造为目标之一的高校 知识管理至关重要, 但是, 知识共享至今仍是被忽略的一个关键环节。 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知识共享提供了极大便利,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实现可 能。现代科学发展具有很大的交叉互补性,这也就要求高校进行知识管理,并在 知识共享上有所作为。 高校总有众多学科, 学科之间交叉和互补是一种潜在优势, 这种优势要显示其作用和价值,前提只有成功实现知识共享。 17 概括起来看,学者们大都意识到了知识共享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意 识到了高校中知识共享存在较大的问题,这是本人进行研究的事实依据。 从以上文献综述中可见,知识共享已是知识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大多数国内文献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 面,如知识共享的内涵、对象及主体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的居多,但对技术方面 15 孟样华,陈士俊.略论高校内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 16 汪贤泽.大学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j.江苏高教 2001,(l) 17 简世德,邹树梁.大学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及疏导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5,(5) 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研究 6 即如何开展知识共享的研究很少。从这一点来看,目前国内的知识共享研究还停 留在概念与理论的探讨阶段,而国外在知识共享方面的研究己处于技术实现阶 段,这一点为研究者指明了空间和方向,也正是本人研究的起点。 四、高校知识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知识管理理论是西方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成功的管理理论,高校知识管理的 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如何站在 整体的角度上,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来建立科学利用和管理知识的系统,来进 行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与共享呢?这就首先要求分析高校知识共享是否具有必 要性?是否确实可行? (一)高校知识共享的必要性 (1)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共享存在外在需求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需要改革各方面来应对新 形势。高校采取知识管理战略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高校知识管 理最核心部分的知识共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首先,高校拥有最丰富的知识资源,但是面临的经济和竞争环境的急剧变 化,促使高校须采取有效方式应对。面对知识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日益快速变 化的文化需求的现实问题,要求高校不断的学习、吸收和创造新知识,并尽可 能地在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之间进行和实现共享知识。 其次,社会发展迅速,劳动分工也越来越细越具体,也越强调合作。应对 迅速发展的社会劳动分工合作要求,高校必须推行知识共享。知识共享能明确 社会分工,并提高其效率。 第三,共享符合知识自身要求。知识需要知识共享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一是知识本身的时效性要求共享。二是在共享过程中,知识通过不断充实和补 充而创造出新的知识。 (2)高校本身发展要求实现共享 首先,知识共享增强高校的竞争力。 高校集知识生产、传播、应用于一体。高校的科研是知识的生产,教学是知 识的传播,科技服务是知识的应用。可见高校的竞争力的根基在于知识。高校组 织的任务就是充分利用知识、提高知识价值。知识的利用度越高,培养的毕业生 的质量就越高,创造的科研成果就越大,获得的学术声誉就越深远,大大增强竞 争力,逐步突显出它的竞争优势。知识共享以知识为核心、以知识为依托,重视 知识资本的运营,降低知识管理的成本,提高利用知识的效率,有效促进着知识 要素的效能和优势的发挥,所以,推行知识管理能有效地增强高校的竞争力。 其次,知识管理和共享形成高校发展的特色化。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高校特色是指一所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独有的理念、思想、模式、风格、氛 围等等,不断创新是高校特色形成的根本,没有创新就没有特色。知识管理和共 享视充分利用知识为终极目的,这就要求高校营造特别的组织文化氛围,并充分 认识自我各方面的需求和优势,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有效可行的管理模式。这种 管理模式赋予主体以更大的权力与责任,从而与组织成员积极创新、共享组织知 识,为高校发展的特色化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三,提升高校无形资产价值。 高校无形资产的有效运作可以不断开拓教育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使学校及 其特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发和利用好高等学校的无形 资产,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亟需研究的新课题。知识管理理论认为,高 等学校的知识总和不是高等学校员工拥有知识的简单相加, 而是具有特定结构和 功能的知识体,而无形资产是高等学校知识总和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知识 产生、扩散和应用的主要场所,正成为知识社会的主要角色,推动着知识产业高 速发展。高校的管理工作都是围绕知识进行的,知识共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传递知识、转换知识和创新知识,然后作为培养知识者的摇篮,为社会培养 高级知识人才最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由此得出高校知识共享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而 现实中高校知识共享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运行和发展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和 现实紧迫性。 (二)高校知识共享的可行性 (1)知识经济的观念使知识共享成为可能 知识经济是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和经济资源的经济,也是知识产 品成为重要消费品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国家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知识生产力。发展知识生产事关国家的兴衰。这些看法逐渐被人们接受和推崇, 不管是企业还是高校都在接受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理论的影响,并寻找合适的 知识管理模式和手段促进知识的生产、共享、更新等,以此来充分利用知识。 (2)高校是知识的生产源,具有很大的共享空间 知识的生产既包括显性知识的生产也包括了隐性知识的生产。高校知识生 产类型主要有:第一,发现新知识的活动;第二,使知识同人相结合的活动; 第三,使知识同经济相结合的活动。 高校三类知识生产类型体现在高校的三项基本职能活动科研、教学和 社会服务,并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生产体系。高校在此体系上成为知识 生产、共享、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 因此作为知识生产源的高校,具有实现知识共享的坚实基础,高校知识生 产、传播和更新过程,都给予知识共享极大的发展空间。 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研究 8 (3)高校知识管理需要并推进知识共享 进行知识管理能够充分掌握和利用知识资源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已经是高 校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高校知识管理的一大目标就是创造新知识,这样知识 交流和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同时知识共享也是知识管理中实施最困难的环 节。除了起沟通知识和生产的作用,知识共享在高校还具有其它重要意义:避 免重复研究,提高经费使用率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在开放的知识交换状态下, 增长个人知识才能;及时更新知识,防止不被分享和使用的知识老化而失去应 有价值等等。由此可见,知识共享不仅是高校知识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高校知识管理目标的重要方式。所以高校知识管理需要并推进知识共 享。 (4)科技技术成熟使共享得以实现 现代科技日益发展,信息与计算机技术进步和完善,使知识共享的技术手 段越来越成熟,包括知识编码、存储、传播和利用的速度质量都大大提高,这 就让知识共享成为可能。例如可以通过运用技术手段建立网上数据库和知识平 台;可以采用多媒体和知识“挖掘”技术,挖掘出教师的隐性知识并表述出来; 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交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限制。 (5)知识管理和共享相关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使共享得到保障 高校实施并尽可能实现知识的共享,这就势必引发知识产权的问题,但这 并不阻碍高校知识共享的发展;相反,完善的法律法规反而促进知识共享,并 提供保障。因为:第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促进科技知识 的生产。第二,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促进科技成果与科技知识广泛的传播与应用。 第三,完善的法律法规还可以避免重复知识生产,缩短科技进步的周期。此外, 健全的法律法规也为合法的知识共享提供法律保护。 同时促使高校加快推进知识共享的脚步,也为高校知识管理和共享打造了 坚实的环境基础。因此,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以及知识管理和共享自身理论的 发展完善,为高校知识共享扫清阻碍,促使其顺利实行。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在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分析高校知识共享现状,并找出 原因, 构建高校知识共享体系模型, 进而探讨如何构建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基本概念的界定、必要性和可行 性分析,研究内容与思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拟创新点研究框架。 第二章:高等学校知识管理相关的基本理论。分别阐述了知识管理与知识共 享理论,探讨了这几个基本理论的内涵和要求。 第三章:对高等学校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找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出形成高校知识共享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构建。阐明高校知识共享的原则,进而 了解共享机制所处高校知识管理的体系, 在此指导下研究构建高校知识管理中共 享机制的对策和方法,同时也尽力探索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运行保障。 结语:对我国高校如何构建进一步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促进知识共享 提出建议,进行展望。 六、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知识管理理论己在企业中得到实践和应用, 大多数大公司都制定并实施知识 管理的战略,把企业转变为学习型组织,对知识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促使转化 知识资源为生产力,以此提高企业竞争力。 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但是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自身 竞争力,就必须在高校中实施知识共享,整合高校中的知识资源,促进知识的采 集与加工、交流与共享、创新与增值,提升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水平,推动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增强学校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知识管理引入高校管理,其实施和发展,正日益受到教育理论界的关注。但 同时作为知识管理最核心和最困难的问题, 知识共享在高校并没有真正提上议事 日程。 因为国内外高校知识共享的研究刚刚起步, 很多方面问题的研究有待开展。 本论文将探索高校如何构建知识共享机制, 对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问题进行全面 的研究,对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具有较强的补充和创新。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促进知识共享,对于提升高校竞争力,合理科学运用知识资源,至少有如下 方面的作用: (1)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培养人才。 为社会培养人才是高校职能之一,实施知识共享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表现在: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教学相长,激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技巧,更好地培养人才。 (2) 提高创新水平和科学研究效率,有力促进科学研究发展。 教师通过交流和共享可以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完善研究方法,从 而提高科学研究效率。 (3)加速知识的流通和转移。 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如果不能及时流通和转移,就会很快失效。大 学的功能在于研究新知识,培养人才,引导社会的发展。若大学不能有效生产并 创新知识,就失去了大学存在的作用和价值。 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研究 10 七、研究方法 (1)采用文献法,对与高校知识管理以及知识共享机制构建与实施相关的一 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的书籍和论文,进行研究与思考。 (2)采用归纳分析法,总结归纳国内外对高校知识管理和共享的研究进展, 分析目前高校知识共享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 (3)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战略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学、信息技术 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分析如何通过知识共享进一步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并探 索促进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的具体措施。 (4)采用比较研究法,探讨当前各种知识管理系统及共享机制及其优缺点, 为探索促进高校知识共享的具体措施、实施高校知识管理奠定基础。 八、拟创新点 论文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为关于共享的研究比较少,也没有急于知识管理 的共享机制的研究; 文章中在共享原则指导下构建知识管理中共享模型有一定创 新;探讨了促进高校知识共享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第二章 理论基础 在高校知识管理的指导下,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才能有效构建和运行, 所以研究高校知识共享现状及构建高校共享机制就必须先对高校知识管理和知 识共享的理论进行理解分析,进而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构建高校 共享机制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知识管理理论 前文中介绍了知识管理的相关文献,代表人物的观点等等。为达到本文研究 的目的,我们还必须对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和了解。 (一)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 首先, 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 它通过创造、 储存与运用知识来促进组织绩效。 知识管理本身是一个动态化的进程,这一过程具有程序及序列性。知识管理的基 本功能在于有效地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特别是促进内隐知 识的外显化。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组织的优化。 其次,知识管理的目标在于实现知识传递的最优化。它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 段,力图能够将最适合的知识适时传递给最需要的人。 第三,知识管理关注知识的共享和交流。组织成员所拥有的知识具有相当个 性化特征,但只有将知识进行共享才能发挥知识的价值增值作用,如何将其转变 为一种资源,从而在组织成员中进行广泛的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总的来说,知识管理就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 系起来的过程,就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管理,以利于知识的获取、利用和创新。 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包括对知识的获取、整理、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 (二)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 (1)知识管理的作用:积累知识、管理知识、应用知识。 积累知识:构建组织知识库,对纷杂的知识内容(方案、策划、制度等) 和格式(图片、word、excel、ppt、pdf 等)分门别类管理;充分发动每个部 门、员工,贡献自己所掌握的组织知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重视组织原有 知识数据,进行批量导入,纳入管理范畴;帮助组织评估知识资产量、使用率、 增长率。 管理知识:创建企业知识地图,清晰了解企业知识分布状况,提供管理 决策依据;构建知识权限体系,对不同角色的员工开放不同级别的知识库,保 证企业知识安全;注重版本管理,文件资料从初稿到最后一版,均有版本记录 保存并可查。 应用知识:让知识查询调用更加简单,充分利用知识成果,提供工作效 率,减少重复劳动;依据知识库构建各部门各岗位的学习培训计划,随时自我 高校知识管理中共享机制的研究 12 充电,成为“学习型团队” ;提供知识问答模式,将一些知识库中缺少的经验性 知识,从员工头脑中挖掘出来;支持异地协同,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库内容, 为异地办公提供知识支持。 (2)知识管理实施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认知 认知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统一组织对知识管理的认 知,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评估组织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组织认识 是否需要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主要工作包括:全面完整 的认识知识管理,对组织中高层进行知识管理认知培训,特别是让组织高层认识 知识管理; 利用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等评价工具多方位评估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及 通过调研分析组织管理的主要问题;评估知识管理为组织带来的长、短期效果; 从而为是否推进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决策支持;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和推进方向等。 第二步:规划 知识管理的推进是一套系统工程,在充分认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规划 也是确保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 知识类型的详细分析, 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 进行知识管理规划。 在规划中, 切记知识管理只是过程,而不能为了知识管理而进行知识管理,把知识管理充分 溶入组织管理之中,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主要工作包括:从战略、 业务流程及岗位来进行知识管理规划; 组织管理现状与知识管理发展的真实性分 析;制订知识管理相关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并对流程进行合理化改造;知识管 理落地的需求分析及规划;在企业全面建立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步:试点 此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和实践, 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依照规划 基础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从短期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 现的问题进行修正。 主要工作内容:每个组织都有不同的业务体系,包括:生产、研发、销售等, 各不同业务体系的任务特性均不相同,其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亦有不同,因此 需要根据不同业务体系的任务特性和知识应用特点,拟订最合适、成本最低的知 识管理方法,这称为知识管理模式分析kmpa。另外,考虑到一种业务体系下有多 方面的知识,如何识别关键知识,并判断关键知识的现状,进而在km模式的指导 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升行为,这可以称为知识管理策略规划ksp。所以,此阶段 的重点是结合组织业务模式进行知识体系梳理,并对知识梳理结果进行分析,以 确定知识管理具体策略和提升行为。 本阶段是知识管理从战略规划到落地实施的阶段, 根据对组织试点部门的知 识管理现状、需求和提升计划的分析,应该考虑引入支撑知识管理落地的知识管 理it系统。根据前几个阶段的规划和分析,选择适合组织现状的it落地方法,如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带知识管理功能的办公协同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知识门户落地等等。 第四步:推广和支持 在试点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组织推 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推广内容:知识管理试点部门的实践,在组织中其他部 门的复制; 知识管理全面的溶入组织业务流程和价值链; 知识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知识管理系统的全面运用;实现社区,学习型组织、头脑风暴等知识管理提升计 划的全面运行,并将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片机密码锁系统的硬件设计案例》2900字】
- 离职移交管理办法
- 私搭软件管理办法
- 空调充值管理办法
- 2024年食品代工合同
- 江苏专升本高等数学试卷
- 湖南澧县一中数学试卷
- 教育技术如何助力商业决策智能化
- 2025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风险管理报告
- 服从管理协议书
- 砂浆送检计划书
- 父母委托子女保管存款协议书
- THZAEPI 007-2023 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与评定规范
- 献血车清洁消毒规范制定
- 品管圈查检表的制作课件
- 2024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肺结节护理查房课件
-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省内井下一线产业工人招聘考试题库2023
- 文印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五星级酒店财务部全系统操作流程及管理制度
- 2022贵州磷化(集团)限责任公司招聘(445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