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研究.pdf_第1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研究.pdf_第2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研究.pdf_第3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研究.pdf_第4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 川洲帆 。y 。17 3 9 6 3 2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所取得的成果。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或属合作研究共同完成的工作 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武汉科技大学所有,其研究内容不得以其它单位的名 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 按照武汉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收录工作的 规定执行)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同意学 校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认可的国家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对 外服务。 论文作者签名:插塑塑 指导教师签名:遂墨主垫 日 期删舭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页 摘要 技术产品是技术活动的结果,是技术的载体和展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种类丰富、功能繁多的技术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由于主客观 原因造成产品使用者及他人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事例却层出不穷,产品责任纠纷时常发生, 关注技术产品人身风险,有利于推进技术的健康发展。 技术产品的人身风险是技术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技术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的技 术产品人身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要包括技术产品在正常使用和非正常使用两种情况下 产生的人身风险,寻找出技术产品人身风险产生的真j 下根源,从而为有效降低或减少产品 的人身风险作出有意义的探讨。 文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技术产品和人身风险的界说。首先是对技术、 产品概念的界定,并讨论技术与产品的关系。其次,阐述风险及其特点以及人身风险的内 容,以划定讨论的范围;最后,基于技术产品与人身风险的关系确定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 两种主要的类型。 第二部分是对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原因和伦理责任的分析。首先强调研究技术产品人 身风险的意义,其次是对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原因分析,最后是对技术产品人身风险中主 体的社会责任分析。 第三部分针对技术产品人身j x l 险的原因,提出规避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呼吁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人身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进一步提出完善规避技术产 品人身风险的制度措施;最后就如何提高技术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技术产品;人身j x l 险;伦理责任;避险途径 第1 i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e c h n i c a lp r o d u c t sa r en e i t h e rt h er e s u l to ft e c h n o l o g ya c t i v i t y , n o rt h ec a r r i e ra n ds p r e a do f t e c h n o l o g y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t h et e c h n i c a lp r o d u c t s ,w h i c hw i t h r i c hv a r i e t i e sa n dv a r i o u sf u n c t i o n s ,g i v i n gh u g ec o n v e n i e n ta n dc o m f o r t a b l ef o ro u rl i f e , d a m a g e st h a te m e r g ei ne n d l e s sf o rt h eu s e r so ft h ep r o d u c t sa n dt h eo t h e r sa tt h es a n l e t i m e ,b e c a u s eo ft h eo b j e c t i v ea n ds u b j e c t i n gr e a s o n s ,t h e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o fd i s p u t e sa l s oc o n t i n u e d t og r o w t h ep e r s o n a lr i s ko ft e c h n i c a lp r o d u c t si st h es e c u r i t yp r o b l e mp r o d u c e db y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 ,t h ea r t i c l et h r o u g ha n a l y s i st h ed i f f e r e n tr e a s o n sa b o u tt h ep e r s o n a lr i s k so f t e c h n i c a lp r o d u c t s ,m a i np r o d u c t si nn o r m a la n da b n o r m a lu s et h et w oc a s e so fp e r s o n a lr i s k ,t o f i n dt h et r u es o u r c eo fp e r s o n a lr i s k s ,f o re f f e c t i v e l yr e d u c et h er i s kt om a k eam e a n i n g f u l a p p r o a c h t h e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c o n c e p t st h et e c h n i c a lp r o d u c ta n d p e r s o n a lr i s k f i r s tt h r o u g hc o n c e p to ft e c h n o l o g ya n dp r o d u c t ,t od e f i n et h es a k eo fa r g u m e n t t h e n ,t od e f i n et h ec a t e g o r i e so ft h er i s k sa n dt h e i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p e r s o n a lr i s k s ,f i n a l l y , d e f i n e dt h et w om a i nt y p e so ft h ep e r s o n a lr i s ko ft e c h n i c a lp r o d u c t t h es e c o n dp a r ta n a l y s i st h er e a s o n so fp e r s o n a lr i s k so ft e c h n i c a lp r o d u c t sa n de t h i c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f i r s t ,s t r e s st h es t u d yi m p o r t a n c eo fp e r s o n a lr i s ki nt e c h n i c a lp r o d u c t ;s e c o n d l y a n a l y s i st h er e a s o n so ft h er i s k ,f i n a l l ys t a t e st h es u b j e c t s s o c i a l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i nt h er i s k t h et h i r dp a r tp r o p o s e ss o m es o l u t i o n s ,t h a ti sh o wt oh e d g i n gt h er i s k sf o rt h er e a s o n so f t h er i s k f i r s to fa l l ,i m p r o v i n ge n t e r p r i s e sa n dc o n s u m e r s a w a r e n e s sa b o u tp e r s o n a lr i s k sa n d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 ;t h e np u t th es y s t e mf o r w a r dt oi m p r o v i n ga b i l i t i e so fa v o i d i n gr i s k s ;f i n a l l yp o s e s t h es o l u t i o n sa b o u th o wt oi m p r o v et h er e l i a b i l i t ya n ds a f e t yo ft h et e c h n i c a lp r o d u c t s k e y w o r d :t e c h n i c a lp r o d u c t s ;p e r s o n a lr i s k ;e t h i c a l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 a v o i dr i s kw a y s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i i 页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绪 论一1 第一章技术产品和人身风险界说一4 1 1什么是技术产品4 1 1 1 技术的概念4 1 1 2 产品的概念5 1 1 3 技术与产品的关系5 1 1 4 技术产品的界定6 1 2 什么是人身风险7 1 2 1 风险及其特点7 1 2 2 人身风险及其内容l o 1 3 技术产品与人身j x l 险1 l 1 3 1技术产品人身j x l 险的现实性1 1 1 3 2 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要素1 2 1 4 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类型13 1 4 1技术产品本身存在的人身风险1 3 1 4 2 技术产品不当使用存在的人身风险1 4 第2 章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原因和伦理责任分析一1 5 2 1 重视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意义1 5 2 1 1 有利于消费者利益的保护1 5 2 1 2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1 5 2 1 3 有利于技术的健康发展1 6 2 2 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原因分析1 6 2 2 1风险意识和风险责任意识不强1 7 2 2 2 风险预见能力有限l8 2 2 3受技术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1 9 2 2 4 技术功能的时限性2 0 2 3 技术产品人身风险中主体的社会责任2 0 2 3 1产品设计者的社会责任2 0 2 3 2 产品制造者的社会责任2 l 2 1 3 3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2 2 2 3 4 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分析2 2 第1 v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 章规避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途径2 4 3 1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人身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2 4 3 1 1 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人身风险意识2 4 3 1 2 企业、产品设计者、制造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 5 3 2 完善规避技术产品人身j x l 险制度2 6 3 2 1 加强技术安全制度2 6 3 2 2 保险制度建设2 7 3 2 3 产品说明书消费者人身安全指南2 8 3 3 提高技术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0 3 3 1开发安全技术和人性化技术3 0 3 3 2 加强技术产品的安全认证3 l 参考文献3 2 致诩t 3 4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页 绪论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种类繁多、功能复杂的技术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了极大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产品使用者及他人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事 例也层出不穷,产品责任纠纷不断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2 0 0 6 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发布了2 0 例由玩具引起儿章致死有关的报告。由产品所引起的人身伤害案例更是不胜枚 举。从原始社会的石刀、石斧,到当今社会的大到航天飞机,小到同用百货,这些包含着 或体现着人类智慧结晶的产物,都离不丌技术的发展。作为同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来讲,我 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而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获得其正价值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 技术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消费者在使用高压锅这一种技术产品煮饭的过程中,不 仅享受着产品本身带来的方便、快捷,而且消费者也可能承担着高压锅因多重因素( 使用 不当、产品设计不合理) 所带来的爆炸的危险。这种危险便是一种潜在的风险,会对消费 者的生命、财产、健康等多个方面造成潜在的伤害。那么技术产品是否普遍存在着对人的 这种潜在风险呢? 如果存在,其根源是什么? 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杜绝或防止技术产 品对消费者造成的危害? 本文便是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而提出并展丌的。文章主要通过研究技术产品对消费者 的人身风险,寻找出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原因并分析技术产品的伦理责任,从而进一步提 出规避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有效途径,降低或消除技术产品对消费者的人身伤害。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作出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德国著名社会学家, 慕尼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乌尔里希贝克于1 9 8 6 年完成的著作风险 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书中的观点和理论受到广泛关注和大量引用。作者的主 要观点是“反思性现代化”,既反思现代工业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技术经 济“进步”的力量中增加了财富,同益为风险生产的阴影所笼罩。在早期阶段,这些还能 被合法化为“潜在的副作用”。当它们同益全球化在社会和政治辩论中获得了核心的 重要性”。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已深刻的认识并提出当今社会潜在的风险已转化为 了现实的危害,并同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风险所造成的影响也波及至社会的各个角落, 以至于家庭内外、生存模式等等都发生了变化。这本书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社会中存在的风 险,涉及社会的多个领域,并不单独从技术展丌。 还有部分的社会学者,例如法学家、政治学家等等,则更多的是从专业角度去阐述社 会中存在的风险记起法律或制度构建。例如,美国学者凯斯r 孙斯坦j x l 险与理性, 玩具出e j 风险及解决方案h t t p :w w w n w r i s k m g t c o r n 【德 吗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译林版 l m 2 0 0 3 :6 、7 第2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从法律的角度阐述当今世界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一步提出制度的构 建以减少危害的发生。 而专业的学者,多注意于风险本身的研究。例如,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风险分析中 心大卫罗佩克,乔治格雷风险指南,从家庭、交通、工作、环境、医药等五个方 面详细介绍和分辨了人们身边真正安全和危险的事物。在文章的论述中更多的采用科学实 验、调查、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技术的人身风险与技术责任直接相关,国外学者在对技术的责任研究中,形成了连个 不同的传统。其一是欧洲大陆的或现象学传统,以马克思、海德格尔等为代表;而另一个 是英美的或分析的传统,以卡尔米切姆为代表。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把技术作为一个整 体进行研究,进而对涉及技术的伦理问题进行研究;而后者则更多的关注于单个技术的伦 理探讨,比如基因伦理、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等等。 国内对于科技伦理方面问题的讨论也呈现出两种主要的趋势:一是更加关注于科学 家、工程师伦理责任的探讨;例如,曹南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一文比较具 有代表性,张黎夫、邹成效在科学家对技术的伦理责任三则案例的启示则提出科学家 的伦理责任问题并进行了有效论证,其中甘绍平的科技伦理:一个有争议的课题,强 调了责任的内在性,即责任问题应与科学家或工程师紧紧联系。二是注重从整体的角度去 探讨伦理道德的建设。例如,邱仁宗的世纪生命伦理学展望,陆传照的道德责任与 道德建设等。而当今科技伦理研究新的转向包括:“从个人伦理责任向集体伦理责任的 转变;从信念伦理向责任伦理的转变;从自律伦理向结构伦理的转变以及从近距离伦理向 远距离伦理的转变。 对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的学者对于风险问题以及技术发展中 的伦理问题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研究,其成果是丰富的。但是,也可以发现在风险研究 和技术责任的伦理研究中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社会学家更多的是从宏观或专业 的角度阐述不同的风险,而缺乏技术产品人身j x l 险专门论述;二,国外在解决技术产品人 身j x l 险的实践中有着更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需要对我国企业关于如何规避技术产品的 人身风险,并积极承担责任进一步作理论上的探讨。本文拟从以上两点不成熟的思考中展 丌论述,努力寻找出一条有效消除或降低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途径。 3 、文章的逻辑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技术产品和人身风险的界说。首先通过论述技术 和产品之间的关系以对技术产品进行界定;其次阐述风险及其特点以及人身风险的内容; 最后确定技术产品人身j x l 险的两种主要的类型。 第二部分是对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原因和伦理责任的分析。首先强调研究技术产品人 身风险的意义;其次是对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作为进行责任分析和找寻规 避风险途径的基础;最后是对技术产品人身风险中主体的社会责任分析,以区分不同的责 刘人椿,段伟文科技时代伦理的新向度【j 】新视野,2 0 0 0 ( 1 )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页 任主体相应承担的责任。 第三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规避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途径。首先呼吁提高企业 和消费者的人身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进一步提出完善舰避技术产品人身风险的制度 措施;最后就如何提高技术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解决的办法。 第4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什么是技术产品 1 1 1 技术的概念 第一章技术产品和人身风险界说 技术是什么? 这是技术哲学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一个问题,由于技术本身的复 杂性以及认识角度不同,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技术是劳动手段的综合 ,“技 术是行为的方式”,“技术是行动的理念”,“技术是人类为了自己而对自然的利用 等等。 一直到现在,针对技术的本质问题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根据远德玉先生的归纳、总结,围绕技术本质问题的争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不同的 理解:“一是把技术看做纯客观的物质因素:二是把技术看做一个时间的概念;三是把技 术看做一种主观所具有的能力。”可以看出,以上几种关于技术概念的不同界定,正是反 映了人们对于技术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同层面的理解。这好比中国成语“盲人摸象 , 有人看到了技术的一个方面,有人又看到了另一个方面,而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到他的全部, 即便是能观察到全部,也不一定能用大家所接受的语言把他表达出来,从而陷入了一种困 上盘 境。 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此对于技术的定义及其本质的理解应放入历史的语 境进行考察。对于技术的起源问题,“首先是技术的原始发生问题,技术的萌芽状态问 题。其次是技术的起源的哲学问题还包含了技术和人的相互创造问题。” 因此我们不 能把技术的起源问题作为“人猿揖别的标志 ,作简单的、机械化的理解,而应该把技术 看做是一种存在,一种独立于人的存在。在古代,由于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低下,技术的 物质手段比较简陋,技术活动往往依靠人们的经验积累和传承。这时的技术往往看重的是 主体的因素,而被称为技艺或技巧。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兴起,使人 们看到了技术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生产工具变成了技术的外在表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 展,特别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对技术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强。如果说,早期的认 识是工匠经验的积累,或者科学在技术中的作用是自发的,朦胧的,那么现代技术的发展 已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和参与。“新技术的出现主要不是经验的结果,而是科学指导的产物, 技术成了科学的应用,科学成了技术的先导。原来人们所理解的技术手段,是指物质 手段,即硬件;现代技术的发展,则将统一的技术手段分化为硬件和软件。”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发展中的技术昵? 本文认为,远德玉先生的过程论不仅实际地 反映技术的本来面目,也能更好地说明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远德玉先生以电话为例,电 转引远德五过程论说野中的技术 m 东北人学f | ;版礼2 0 0 8 :4 远德下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 m 东北人学版社2 0 0 8 :4 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 m 人民版社2 0 0 7 :2 0 4 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 m 东北大学出版社2 0 0 8 :5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 页 话本身是一种声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技术,j 下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利用一定的 原理,实现从声能到电能,再从电能到声能的转化。根据陈昌曙、远德玉先生的观点,技 术是一个过程,而“一项技术乃是人们为了一个特定目的,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形成 的原理,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自然实行控制和改造过程的总和。”换句话说,技术 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自然实行控制和改造的过程。技术作 为这样一种过程,与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 1 1 2 产品的概念 本文是关于技术产品的人身风险研究,在了解技术的概念以后,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 产品? 一般认为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 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结合。显然这是在经济学 上对产品的定义,不是本文所探讨的技术产品,也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技术产品的含义。 根据科特勒的产品观认为产品概念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 延伸产品。所谓核心产品是指整体产品所带来的对产品功能的消费,换句话说,产品能够 满足人们需要所应具备的功用,表现客体对主体的满足;形式产品是指产品在市场上出现 的物质实体外形,包括产品的品质、特征、造型、包装等等,即产品的实体,只有依附于 产品实体,产品功能才得以实现,产品技术彳得以体现;延伸产品是指整体产品提供给顾 客的一系列附加利益,包括说明、安装、运送、维修、保证等等,延伸产品是产品生产者、 销售者对产品使用者的一种承诺或保证,是确保产品功能得以实现的最后的保证。 通过比较不同的产品观,发现产品从广义上去理解是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载体,狭义 上理解是被人类生产出来的物品。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是它的功能, 即产品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功能,而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更多的关注是其是否 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产品是人类生产技术活动的成果,是人类 技术活动的实体显现。它将进入人们的消费活动中,因而产品常常也是消费品。 1 1 3 技术与产品的关系 技术与产品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本文的这一部分着重探讨技术与产品之间二者的关 系,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找寻技术产品人身j x l 险的原因,即技术产品为何会引发人身风险? 本文认为技术与产品之间存在着以下两种关系: 产品是技术活动的结果。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明确提出,作为过程的技术表现形式是: 发明、设计、制造、使用。按照远德玉先生技术过程论的思想,“作为过程的技术具有以 下几种形念:创意、构想形态的技术技术构想;发明形态的技术技术发明;设计 形态的技术设计技术;试制和试验形念的技术试制或试验技术;生产形态的技术 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 m 东北大学i i ;版 t 2 0 0 8 :6 【德】f 拉普技术哲学导论,刘武译辽宁科学技术版 l m 1 9 8 6 :1 8 5 第6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产技术;产业形态的技术产业技术。技术的发明者在进行创造之前,已经有 了对创造或设计产品的创意或构想,这是技术的初始形态,在经过了技术的研发和设计并 最终取得了成功,处于初始形态的技术p j 能进入生产环节,称为生产技术。单一的生产技 术仍然无法实现技术的目的,只有生产技术的综合化、体系化、p j 能最终实现技术的目的, 此时,产品得以实现,或者说技术结果以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米切姆所说的“使用”形 态即是消费者对技术产品的使用。 产品中包含着技术。一些学者否认产品技术,认为产品是技术的结果,但产品不是技 术,当然也就没有产品技术。但更多的学者则主张存在产品技术,技术作为一种实现人们 需要的目的的手段,既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应用于产品之中,从而存在于产品 之中。“产品技术存在于人工赋予的产品结构之中,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以现实的形态表 现出来的。”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早期的技术产品侧重于吃、穿、住、行方面,更主 要的在于吃和穿。而这一切主要依靠生产者的技艺和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 支配、控制的领域同益扩大,过去主要依靠经验的技术创造活动被在科学指引下的技术创 造活动所代替。但不管是“经验”技术活动还是“科学 技术活动,都存在着怎样造物和 造什么样的物两个方面,而“怎样造物和造什么样的物是内在一致的,是同一个过程不可 分割的两个方面。 比如生产空调,我们需要把作为对象的空调设计出来,必须将制冷技 术原理运用于这个对象中,然后还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将空调制造出来。可见,作为产品的 对象与作用对象的过程是有联系但却是有区别的。不仅如此,产品还需要进入人的使用力 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离丌人的使用,技术物就不具有技术性。”就像一部手机对于 大熊猫来讲和石头可能一般无二。产品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潜在的产品技术才以现实的 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产品形成的不同形态中,都内在地地包含了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以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创造出了许多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物质、材料。这些新的产品功能越来越强大,结构也越来 越复杂,如数码产品、通讯产品等等,这些在人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产品具有了物质本 身并不具有的强大功能,这些功能币是技术带来的。人们消费产品,实际上是消费产品的 功能,并且越来越多的是包含在产品中的技术功能,如数码相机,我们使用的是其照相的 功能,如果没有这样的功能,相机只不过是一堆塑料和电路板组成的物体。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技术与产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与产品在相互促进下不 断发展。 1 1 4 技术产品的界定 由于技术与产品的关系,本文将技术产品定义为在产品中以技术功能为主要功能的产 品。如空调等家用电器,m p 3 等数码产品,汽车等交通工具当然属于技术产品。那么是不 远德禾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 m 东北人学j f ;版= i :2 0 0 8 :2 7 8 罗天强,邓华杰产品披术分析【j 】科学技术j 辩证法2 0 0 5 ( 4 ) l 二 肖峰论技术实在【j 】哲学研究2 0 0 4 ( 3 )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7 页 是说产品中只要具有技术功能就一定是技术产品呢? 当然不是。所有的产品中都包含有技 术的因素,这也就是前面所谈到的产品技术的存在问题,但只有那些技术功能占主导地位 的产品才能称为技术产品。在这里,对于“主导地位”该如何界定,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就像对于什么是一堆麦子一样难以回答,我们没有量化的标准,不能 兑技术功能占到产品 的5 0 以上就叫技术产品。只能针对具体的产品有个大致的分类。比如前面所讲的照相机, 消费者使用照相机主要是为了使用其照相的功能,使用汽车主要是为了运输的功能。而我 们穿的棉衣、羽绒服,当然有技术的成分,更多的是利用棉花、羽毛保暖,御寒的物质功 能。当今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生活中的技术产品越来越多,非技术产品越来越少但不会完 全消失。 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新材料,如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等。虽然它们最终来源于天 然的物质材料,但由于人们赋予了新结构,从而具有了完全不同于天然材料所具有的性质 和功能,从而成为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材料”,因此也应属于技术产品。 根据以上的关于技术产品的定义,可以认为,在当今科学技术同益发展的今天,技术 产品已成为消费者主要的消费品,并因此对消费者自身的各种影响也同益加大。 1 2 什么是人身风险 为了说明技术产品的人身风险问题,首先还需要了解什么是风险,风险有何特点,什 么又是人身风险等。 1 2 1 风险及其特点 1 9 8 6 年一本名为风险社会的书在德国出版,书的作者乌尔罩希贝克首次提出了 “风险社会”的概念并加以理论化。那么,究竟什么是j x l 险? 这样的一个概念又经历了怎 样的变化? 风险( r i s k ) 一词最早的使用者是1 4 世纪的西班牙航海者和1 3 1 9 年意大利探险者。 主要是指航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危险,如暗礁、海啸等等。到了1 7 世纪,风险的概念 变为“一种破坏或损失的机会和危害。 圆这里我们可以发现,j x l 险的词义发生了转移,由 描述客观的危害变成了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吉登斯认为,风险思想最初是在这两个背景 下出现的:一是它源于探险家们前往未知地区的时候,如风险在西班牙的航海术语中的意 思是指遇上危险或触礁;二是它起源于早期重商主义资本家们的活动。在这两种情况中, 都有新的和地图上未标出的土地可以探索。 随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重商主义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 展,“风险”逐渐成为资本和市场运作中惯用的词语。伴随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商业的 发展,为了防止因资本投资中所带来的失败的风险,保险制度应运而生。这里,风险已由 拿瑞吕风险知识! j 公共决策 m 天津:天津人民版礼,2 0 0 6 :4 3 转0 i 李瑞吕风险知识1 j 公共决策 m 天津:天津人民版社,2 0 0 6 :4 3 【英】安东尼吉登斯,克擎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古登斯访谈录 m 新乍j l ;版 ! j = 2 0 0 1 :7 5 第8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早期的地理空间的纬度发展到了时空的纬度。风险也突出的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经济 风险,而对风险的评估和计算也转化为保险的核心制度。于是,在人们的大脑中,就形成 了这样的关联。凡是有风险的地方,就意味着有不好的结果出现,风险与收获、利益、损 失等类似词语相关。 以往关于科学技术与风险的关系的认识,由于受机械论的影响,虽然人们普遍认为风 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基于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风险管理可采用逻辑的步骤通过简单的 公式计算出来。在这样的一种认识中,风险都是可以预测的,从而人类的理性可以防止其 发生。这样一种理性主义的创痛仍然在今天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作用。 到了2 0 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事情就变得不再令人乐观。蕾切尔卡森在1 9 6 2 年出版 了一本名为寂静的春天的书,此书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了科学技术、自然界及风险之 间的关系。“全世界有史以来第一次,所有的人都受到危险化学物质的威胁,从出生到死 亡。使用了不到二十年,合成农药已经如此广泛的分布到生物界和无机界因此这些化 学物质现在已经存在于大部分人的体内。在母乳中含有这些物质,很可能在未出生的婴儿 体内也含有这些物质。”关于d d t 的警告尚未消除,1 9 8 6 年4 月2 6 同的一场爆炸,又震 惊了人类。这天的凌晨1 点2 3 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至1 9 9 2 年,已有7 0 0 0 多人 死于这次世故的核污染。事故的7 年中,有7 0 0 0 多名清理人员死亡,其中1 3 是自杀。参 加救援工作的8 4 4 万人中,已有5 5 万人丧生,7 力人成为残疾,3 0 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 去。 随着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枯竭,全球气候变暖等等一系列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加剧, 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与变幻莫测,风险已不仅仅是“技术科学 的角度可以理解和阐 释的。“目前西方学者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于风险的理解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于玛 丽道格拉斯提出的。玛丽在8 0 年代早期提出一个对于风险很有影响力的观点,采纳了 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第二类是对当下的社会学审视,其代表作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旱希贝 克1 9 9 2 年出版的英文版风险社会。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采用了贝克相似的观 点。第三类是由多为理论家提供的,他们都吸收了米歇尔福柯著作中关于规则的理论, 探讨国家和其他政府机器合谋通过j x l 险对话和策略对人们进行辖治与规训的方式。” 这表 明,人们在讨论风险的时候已不能简单的纳入公式计算的体系,而应该放在社会文化结构 之中来看待它。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j x l 险的概念是伴随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而逐 渐发展的过程。如果说早期的风险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期以及商品经济的评价 方式,那么现代社会的风险早已跳出了这一范畴,而成为与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社会 现象。因此,对于风险概念的考察我们必须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放在社会的、历史的和 文化的框架中进行。 r a c h e lc a r s o n :s i l e n ts p r i n g16 ( b o s t o n :h o u g h t o nm i f f l i n ,19 6 2 ) 李瑞昌风险知识j 公共决策 m 天津:天津人民i ii 版 k 2 0 0 6 :7 8 刘婧:风险社会j 责任伦理【j 】道德j 文明,2 0 0 4 ( 6 )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9 页 虽然风险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是其发展至今,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甚至有些学者将社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风险社会。对于 风险的讨论,我们不能再单纯的讨论词源的变化,或是内涵的变迁,而应该放置于社会的 架构中予以讨论。同样,对于风险的特点而言,也应放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中 来加以考察。当今社会的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风险的不可预测性。不可预测是风险的本质特征,从其词义一开始被创设出来, 人们已经看到了风险的本性,即潜在的危险性。所谓潜在的危险性是指,风险有可能转化 为一种现实的危害,而这种现实的危害有时是可以预见的,而更多的时候则是难以预见的。 因为当一种潜在的危险被人们所熟知并掌握,人们一定会采取办法将这种可能性降到最小 的程度,直至消亡。例如保险丝的发明及应用,即是为了降低使用大功率电器所带来的短 路甚至火灾,从而使电路短路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火灾事故的可能性降到了最小,有效的 化解了风险。反过来说,当今社会的许多风险往往是难以预测的。“人类对新风险的认识 需要一段时间,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几十年上百年由于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不断,即 使已存在数千年的风险形式,但其风险源已发生了变化,如地震的起源是因为化工厂爆炸 或重大建筑引起而不是地质板块自身运动。”叫因此,即便是有些人们早已掌握风险,由于 风险源的改变,也会引发人们对风险的难以掌握。 第二,风险的双重性。风险,顾名思义,是一种可能的危险,与普通生活中看到的危 险不同,因为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当人们纷纷谈牛色变( 疯牛病) ,当2 0 0 3 年的非 典将人们从温暖的阳光下唤醒时,我们力认识到了这种潜在的危险转化为现实的可怕力 量。正如前文所说,风险的发生可能是一时爆发的,而它的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却并不是 那样为人们所察觉的。当一种风险成为现实,它所带给人们的危害不仅包括身心的伤害, 而且还有经济的损失,生态环境的恶化,生存的困境等等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当然,我们在看到风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风险社 会是一个人们的选择余地扩大了的社会。“风险一方面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了我们所面对 的各种风险其中最大的j x l 险是由我们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又使我们的注意力转向这 些风险所伴生的各种机会。”圆我们生活在一个风险社会之中,与风险伴随而生的便是安全 与责任。一项新技术的运用,一项新政策的出台,促使人们不得不更多的考虑其安全措施, 增加责任意识。正如吉登斯所说:“我们一个人的生活是如此,全人类生活的整体也是如 此;一方面,我们很容易看到可以把我们从过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许多新机遇;另一方 面,我们几乎都能看到灾难的可能性,在许多情况下很难确切的说事情会朝哪一方面发 展。” 第三,风险的普遍性。是指当今世界风险的发生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些区域或某些人口, 而己上升为全球性的问题。比如巴西森林的一场大火烧毁的不仅仅是一片原始森林,其有 李瑞吕风险知识。j 公共决策 m 天津:天滓人民版社2 0 0 6 :7 8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绪论现代性1 j 现代中困 m i :海:三联版社2 0 0 0 :4 7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主义的复兴 m 北京:北京人学i i j 版 t 2 0 0 0 :1 1 9 、1 2 0 第1 0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能带来南美洲气候的改变。j 下如同“蝴蝶效应 ,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 能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这是从全球意义的角度来衡量的。另一方面,r 常 生活中存在的风险更加具有普遍性且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比如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 到某款汽车被召回等等类似的消息。这就意味着汽车本身存在设计缺陷,存在某种风险, 而这些风险将会影响到驾车和乘车的人以及行人。 第四,j x l 险的难以认定性。所谓风险的难以认定性,有些学者称为“j x l 险认定的模糊 性 ,这只是表达上的不同而己,其实质内容是相同的。为什么况风险是难以认定的呢? 我们知道,任何风险的发生,总是有风险源的存在,而风险源本身并不是确切不变的。比 如地震、飓风等等自然灾害是人类早已认识的风险,但是有些地震发生的原因有可能是大 型工程或核爆的地下实验,而不是板块自身的运动。对于风险的发生,我们往往会有着这 样的想法:( 1 ) 是谁界定或决定有害生产、危险或风险? 其责任在谁? 是哪些引发风险者? 是哪些从中受益者? 是哪些潜在的可能受其影响者? 还有哪些中介管理者? ( 2 ) 涉及了 哪一种对风险动因、维度和行动者等的认知或无知? 是哪些有证据而且“证据 确凿吗? ( 3 ) 在一个认识到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对环境风险进行争论的社会中,什么才算充分的证 据? ( 4 ) 谁决定对受难者的补偿,决定未来“限制损失”控制和管理的适当形态的构成? 在风险社会中,风险的产生就好像企业生产产品,有一系列的产生和发生的原因,并不 是某一个或几个诱因促使了风险的发生,因此对于风险的认定缺乏明确的划分依据。 1 2 2 人身风险及其内容 由于风险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可以将j x l 险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经济风险、政治风险、 道德风险、人身风险等。本文讨论的是技术的人身风险问题,这就必须回答什么是人身风 险? 人身风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有关问题。 什么是人身风险? 人身风险就是会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首先,它必须 是一种风险;其次,这种风险将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毁灭或伤害。这里,也牵出了对人身风 险内容的划定。人身风险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生命、健康。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保 护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在国内外的宪法、法律中都明确规定了对人的生命、 健康的保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美国独 立宣言中规定人人生而平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