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媒介应用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媒介应用研究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媒介应用研究 学科专业名称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 申 请 人 姓 名 郑培元郑培元 指 导 教 师 宫淑红宫淑红 教授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22012 年年 6 6 月月 3 3 日日 单位代码 10445 学 号 2009040021 分 类 号 g434 学生类别 高校教师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 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 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 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的背景.1 二、研究的现状.2 (一)国外研究现状.2 (二)国内研究现状.3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4 四、研究问题的提出.5 (一)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选择倾向.5 (二)招生团队的人员配比对媒介应用的影响.5 (三)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应用效果.5 五、研究方法.5 (一)内容分析法.5 (二)个案研究法.6 (三)问卷调查法.6 六、相关概念界定.6 (一)媒介.6 (二)媒介素养.7 (三)新媒体.7 (四)高职院校.8 第二章 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选择倾向.9 一、媒介选择倾向的调查设计.9 (一)抽样范围.9 (二)抽样方法.9 (三)建立类目系统.9 二、媒介选择倾向的研究分析.9 (一)报刊媒介应用分析.9 (二) 电视媒介应用分析.1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 网络媒介应用分析.13 三、 媒介选择倾向的调查结果.19 (一) 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对媒介的选择倾向.19 (二) 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对网络应用工具的选择倾向.20 第三章 招生团队的人员配比对媒介应用的影响.21 一、 人员配比与媒介应用的关系.21 二、 人员配比对媒介应用的影响.21 (一) 对媒介选择的影响.22 (二) 对信息发布内容的影响.23 (三) 对信息发布方式的影响.23 (四) 对信息呈现效果的影响.24 三、 招生团队人员配比的分析结果.25 第四章 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应用效果.26 一、 媒介应用效果研究的设计方法.26 (一) 问卷调查的目的和调研范围.26 (二) 抽样方法.26 二、 媒介应用效果研究分析.26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27 (二) 考生对信息的关注点.27 (三) 考生的媒介应用习惯.30 (四) 互动方式调查.32 (五) 信息确认方式.34 (六) 考生基本状况对媒介使用行为的影响.35 (七)考生主动查询信息的时间.36 三、 媒介应用效果研究的结果.36 第五章 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媒介应用能力的提高策略.38 一、 招生管理人员媒介应用存在的问题.38 二、 招生管理人员媒介应用能力的提高策略.38 (一) 提高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素养.38 (二) 提升招生管理人员媒介应用的效率.3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 增强招生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41 (四) 完善招生部门的人员配比.42 (五) 树立正确的招考宣传理念.42 第六章 结语.44 一、基本结论.44 二、存在问题.45 三、有待研究的问题.45 注释. .46 参考文献.47 附录. .50 附录 1: 2011 级新生入学调查问卷. 50 附录 2: 2011 年各高职院校在 齐鲁晚报 上刊登的招考内容统计表. 5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6 致谢. .5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持续减少,面对如此困境,高职院校在加强 自身建设,提升综合实力的同时,必须通过媒介将自身优势宣传推介出去,只有这样才能 脱颖而出,获得考生青睐。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媒介呈现多元化趋势,媒介应用方式也 在不断的发生变革, 这种变革对招生管理人员发布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必须选择恰 当的媒介,熟练应用媒介,熟练掌握媒介特性,发挥各种媒介的特长,总之招生管理人员 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 早年学术界致力于研究各行各业的媒介素养,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研 究目前尚属空白。对此,本文对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应用现状做调查研究,并提 出以下研究问题:第一,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选择倾向;第二,招生团队的人员 配比对媒介应用的影响;第三,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应用效果。通过对以上问题 的研究,分析现状,挖掘不足,为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有效应用媒介提出针对性意见和 建议。 本文针对不同研究问题设计了不同研究方法。 第二章使用内容分析法, 研究高职院校 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选择倾向和新媒体应用情况,分析其综合运用媒介发布信息的能力。 第三章使用个案研究法, 以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 分析招生团队的人员配比对高 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媒介素养, 及其媒介应用的影响。 第四部分使用问卷调 查法,对 2011 级新生发放调查问卷,从受众获取信息的角度,研究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 员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效果。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在报纸媒介、 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中, 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选择倾向为报 纸媒介和网络媒介, 电视媒介由于自身缺陷并不被招生管理人员看好, 电视媒介的应用呈 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网络媒介虽被招生管理人员广泛使用, 但其应用功能主要以单一的高 校官方网站为主,其它网络工具诸如搜索引擎、腾讯 qq 和微博等也可用于招生领域,但 并未引起招生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与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频率以及腾讯 qq 和微博的蓬 勃发展相比,招生管理人员对网络媒介工具的应用意识相对滞后。 2.招生团队的年龄结构层次化、专业配比多元化、学历层次高端化,是提高招生部门 整体媒介应用能力的手段。招生团队的媒介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媒介应用意识超前,即便 是经费不足,也能有效利用媒介,达到预期效果。 3.考生中仅有少部分人关注过报纸媒介和电视媒介上的招考信息, 大部分考生能够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动使用网络媒介获取各院校的招考信息。对报纸媒介的选择,高校热,考生冷,信息发布 者和受众在媒介选择倾向上出现一定偏差。 考生的诉求点主要集中在专业特色、 就业前景 和课程设置是否满足个人喜好等方面, 只有少部分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发布的招考信息 能够覆盖考生的诉求点,而大部分院校不能满足,信息发布与信息诉求不对称。在网络媒 介的使用上,虽然新型的网络互动方式如即时通讯工具、微博等深受考生欢迎,但鲜有招 生管理人员将它们引入招生领域, 传统电话咨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网络交流互动还未成 为主流。 针对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媒介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第五部分提出了应对 策略和建设性意见,倡导招生管理人员提高媒介素养、提升媒介应用的效率、增强业务能 力、树立正确的招考宣传理念、完善招生部门的人员配比。 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若干论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招生;媒介;应用能力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ththe e s study on tudy on a application pplication ofof m me ediadia with enrollmentwith enrollment m managers anagers inin h higher igher v vocational ocational c collegesolleges abstract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xpanding enroll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continued to reduce. faced with this dilemma,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use media to extend their own advantage as well as strengthen itself and improve overall strength. this is the only way to stand out and get the favored candidat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he media renders the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media applications are in constant change, such chang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enrollment managers. they must select the appropriate and familiar media; be familiar with media properties and play a variety of media of the special features.the enrollment managers need to have a higher level of media literacy. the early academic worked on media literacy across industries. but the study on admission officer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still a blank.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will make investigation on the media applications of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s, and propose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s. the first one is the media preferences of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second, the admissions staffs ratios on the team effec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media. third, the medias effects with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re what. through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above problems, we can find the shortage and make the relevant comments for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um to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 staf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study on different research designs in different methods in this article. the chapter two used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selection of media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news media about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s in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analyze the ability to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through used of integrated media. the chapter three used the case study method; the case study on shandong province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n the ratio with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dmissions team in professional skills, media literacy and media applications. we issued questionnaires to the 2011 freshmen by questionnaire method in part iv, studied on the effect of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in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s application of the media from the audience point of view. this article came to several conclusions through the research. 1.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elected the newspapers media and the network media in the three media of newspapers media, television media and network media. television media didnt be accepted by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because of the defect of itself.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v media declined year by year. although the network media was widely used, its application was focused on the university official website mainly. other network tools such as search engine, tencent qq and microblog, also can be applied to the admissions area, but did not be caused enough attention by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 compared to the frequency of user using search engine and the flourish of tencent qq and microblog, the media applica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 on network media tools was relative lag. 2. the diversity of the age structure, the proportion of profession, the high-end level of education on admissions team, are a means to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overall media application for an admissions office. if media application ability of the admissions team get promoted and media application looks ahead, even the lack of funds, the admissions team can make effectively use of media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3. only a few candidates pay attention to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media, most of them take the initiative to use the network media to get the information of recruitment. the colleges fall over themselves for the choice of newspaper media, but candidates are not. the media preference of the publishers and the audiences come to some deviation. candidates appeal points focus in the specialty of curriculum, job prospects, and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so on. only a few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ntent the demands of the candidates, but most of the colleges do not satisfy the candidates.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doesnt match with the appeal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use of the network media, while the new interactive tools of network such as instant messaging, and microblog and so on, are greatly enjoyed by students, but few admissions managers apply them. the traditional telephone remains the dominant; network interaction has not yet become mainstream. the paper in the fifth part presents of coping strategies and constructive comments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media application with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s, advocates the enrollment managers to improve media literacy and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media applications and the capacity of operation, sets up correct concept of recruitment propaganda, perfects ratio of admissions department staff. section vi summarizes the results and issues on this article, at last proposes a number of study topics. 【keykeyw words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dmission, media, application ability 【classificatioclassification n n numberumber】g43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持续减少,面对如此困境,高职院校在加强自 身建设,提升综合实力的同时,必须通过媒介将自身优势宣传推介出去,只有这样才能脱 颖而出,获得考生青睐。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媒介呈现多元化趋势,媒介应用方式也在 不断的发生变革,这种变革对招生管理人员发布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从微博招生谈起 2011 年,全国有数百所高等院校开通了招生微博,微博招生逐渐涌入了人们的视野。 以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知名院校为例, 招生管理人员利用微博解读招生政策, 剖析招生形势,公布招生计划,实时更新招生信息,与考生互动交流。招生微博在自主招 生、艺术类招考和普通高考期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新媒体应用方式已经逐渐 取代传统的信息传递,使招生工作过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二)政策与现实的博弈 1999 年国家教育部出台 教育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下达 1999 年普通高等教 育扩大招生计划的通知 ( 99教电 246 号)的决议,由此拉开了高校扩招的序幕。1998 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为 108 万人,而 2011 年招生人数骤增至 675 万人,是 1998 年的 6 倍。与此同时,生育高峰衰退,适龄入学人口数量持续下降,高考报名人数也持续 减少。以山东省为例,2008 年山东省有 80 万人参加高考,到了 2011 年全省仅有 54 万考 生,3 年减少 26 万人,减少比例达 32.5%。高校扩招与生源数量减少导致高等院校生源竞 争异常激烈。 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获取优质生源愈加困难。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亟待完善 自身建设,提升综合实力,突显自身特色。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要利用各种媒介向社会 推介自身优势,力争赢得考生关注。 (三)信息时代的呼唤 1964 年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思想。人们通常认为 媒介仅仅是形式,是信息、知识、内容的载体。麦克卢汉则提出,媒介对信息与内容有着 强烈的反作用,对信息的传播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媒介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借助电子媒介,地球上重要事件的传播实现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了同步化,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不复存在,人类紧密结成了地球村。在当今时代,人们更 是提出了“信息即金钱” 、 “信息即效率”的口号。 借助于媒介,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一改变已经渗透到社会的 每一个角落,引起了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革。 二、研究的现状 信息时代对招生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招生管理人 员,应当掌握媒介的知识信息和运用技巧,能够做到充分了解媒介、科学选择媒介、熟练 应用媒介,发挥各种媒介的特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事半功倍。这就关乎到招生管 理人员的媒介素养问题。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针对媒体素养这个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 已有近 80 年的历史。 众多的学术刊物、 研究协会均在从事媒介素养的研究, 此话题至今仍是信息环境下实践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 话题。 媒介素养理论最早为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学者首倡。社会普遍认为这一词汇最早是 在 1933 年提出, 英国学者 fr利唯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合作的文化和环境: 培养批判意识(culture and environment: 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中, 首次提出了“文化素养”(literacy culture)的概念。之后的五六十年代是英国媒介素养 教育高速发展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后,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并逐步在西方发达 国家普及。在这期间,媒介素养教育被纳入学校课程,并陆续发展出许多教学模式及课程 材料,同时将媒介素养教育视为一种终身教育。 在英国,学者莱恩马斯特曼的电视教育和媒介教育强调对文本背后的媒介组 织的意识形态进行研究。他的论著有关电视的教育(teaching about television)和 媒介教育(teaching the media)具有普遍影响力,也是欧美媒介素养教育界的重要读 物。英国大卫伯金翰博士的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对英国的媒介素养 教育进行了系统完整的叙述,理清了英国媒介素养研究的脉络,是一部系统化、完整性的 著作。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发端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从 80 年代末起,媒介素养教育进 入批判性的处理和创造媒介信息阶段。 越来越多的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专家和教师参与到 世界范围内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中,并且通过“全国媒介素养引导人会议” ,为美国发展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媒介素养教育建立指导方针。 近期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学生们对媒介信息的解读与分 析能力为重点。 加拿大也是世界上媒介素养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在中小学均有完善的相关课程设 置和考试。加拿大的约翰彭金特在媒介素养教育安大略教育部教师资源指南一 书中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八大理论。 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令使媒介 素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一部分的国家。现在,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完备,除学校 教育外, 政府还提供专门的教育基金以培养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专长, 并设立了媒介素养 教育学位。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也结合自己的国情,开始推广和 普及媒介素养教育。日本自 2002 年公布了媒介素养教育白皮书后媒介素养教育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日本媒介素养教育正向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总课程、开发学习材料、 发展媒介素养教师培训、创建网络团体、检测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等五个方面努力。 (二)国内研究现状 1997 年国内学者卜卫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一次将媒介素养教 育的概念引入中国大陆,自此国内针对媒介素养掀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综合来看,我 国媒介素养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研究者主要对媒介素养相关概念的界定、媒介素养教育 内容体系及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方式等进行探讨。如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 媒体素养教育:现代教育新理念 、 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等均从媒介素养教育的 基本理念出发, 立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紧迫性, 提出了一些基于中国国情的媒介素 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对媒介传播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反思。研究者多从社会现象出发,透过社会现象来 研究媒介对人的认知造成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改进建议。 如 从青少年网络沉迷现象看网络 媒介素养教育针对青少年网络沉迷现象,分析了当前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现状,提出结 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力量来共同推进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开展。 3.中外媒介素养对比研究。中外媒介素养的对比研究也是媒介素养研究的一个重要 领域。如美国媒介素质教育的传播学分析 、 中日学生对媒体态度的比较研究及提高媒 体素养的策略 、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透析等,均 介绍了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经验或者教训, 通过对比, 借鉴国外研究的优秀成果和先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进经验,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4.某特定行业或群体的研究。对某些特定行业或群体的研究也是我国媒介素养的一 个研究重点。 据笔者调查,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这类文章主要针对某个 行业如企业、政府机关、中小学等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研究,或专门针对某一类群体的, 如教师、普通公务员、领导干部、记者、农民工、城镇居民、老年人等,但至今还没有涉 及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这种学术空缺状况亟待解决。 同时,当前高职院校招生管理部门人员专业配比复杂,年龄结构参差不齐,对媒介 的选择和使用存在片面性;从众心理与刻板印象干扰了招生管理人员对媒介的需求和判 断,使得媒介选择呆板、思维定势、形式单一;招考信息发布片面、固化、滞后,受众覆 盖面小,信息发布与信息诉求不对称,导致招生的投入与最后的录取结果不成正比。国内 外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笔者作为一名招生管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信息与媒介已经 成为连结院校与考生之间的纽带。 在当前信息环境和目前生源条件下, 为了保证生源和求 得生存, 全国高校几乎都在高考填报志愿之前通过各种信息媒介努力推介自己。 媒介的多 元化为高校招生管理人员提供了众多选择, 他们既可以使用传统媒介, 也可以利用新兴媒 介,但是使用不同媒介发布和传递信息,其传播效果都可能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当前 信息社会, 招生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都已经与媒介密不可分了, 对招生管理人 员媒介素养的要求也更高了。 但是,目前对高校招生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招生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招生政策方 面的研究,学术界关注招生管理人员媒介素养的文章几乎为零。 事实上,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素养更值得我们研究。这是因为: 1.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媒介选择和媒介应用能力,他们为了完成招生工 作,需要不断选择和运用媒介,面向社会发布招考信息。 2. 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深厚且敏锐的社会洞察力,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 分析和辨别来自各种媒介的传播信息并针对当年的招生形势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3.为了争取优质生源,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需要利用媒介资源进行广泛宣传,在 此期间肩负着树立学校形象,维护学校声誉,推介学科专业,详解学校招生政策等等,这 些工作的开展和传播与媒介的应用息息相关。 4.新媒体与新技术的应用对高校招生管理人员来说也至关重要。新媒体的推陈出新,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使信息传播向立体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招生管理人员应当自适应新媒体 环境,努力提高个体的媒介应用能力,提升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应用能力,积极利用新 媒体和媒体的新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四、研究问题的提出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试图对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应用现状做调查研究,并 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一)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选择倾向 要准确掌握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应用现状,首先要了解其媒介选择的倾向。 通过对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在报刊媒介、 电视媒介、 网络媒介以及新媒体等方面应用的 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媒介选择倾向的结果,为媒介应 用效果研究提供基本的数据资料。 (二)招生团队的人员配比对媒介应用的影响 高职院校招生团队的媒介素养往往受到人员个体的影响, 同时又与招生管理团队整体 的各项素质息息相关。各校招生团队在专业配置、年龄构成、学历层次等方面的不同,导 致其媒介选择倾向和媒介应用行为产生差异。通过对专业配置、年龄构成、学历层次进行 分析和探讨, 研究其对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在媒介选择、 信息发布内容、 信息发布方式、 信息呈现效果等方面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应用效果 招生管理人员在招考过程中需要考虑, 发布信息时媒介选择是否恰当, 资金投入与媒 介宣传效果是否成正比, 作为受众的考生获取招生信息的渠道是否与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 员选择的媒介吻合, 考生最关注的招考信息内容与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发布的信息内容 是否一致等。 总之, 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发布的媒介信息应当尽量满足考生的信息诉求。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分析现状,挖掘不足,力图为招生管理人员下一步有效应 用媒介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五、研究方法 本文针对不同问题拟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利用内容分析法, 研究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选择倾向和新媒体应用情况, 分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析其综合运用媒介发布信息的能力。 (二)个案研究法 利用个案研究法, 研究高职院校招生团队的人员配比对媒介应用的影响, 以及需要必 备的技术能力。 (三)问卷调查法 利用问卷调查法,从考生的角度研究高职院校招生管理人员的媒介应用效果。 六、相关概念界定 下面将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 媒介、 媒介素养、 新媒体、 高职院校等做一下概念界定。 (一)媒介 1.1.“媒介”和“媒体”“媒介”和“媒体” “媒介”和“媒体”两个词语都来自英文单词中的“media” ,两者在概念上并无本质 区别,只是在使用习惯上有细微差别。一般来说,媒介是整体的抽象名词,媒体则是个体 的具象名词。有的学者认为,媒介即讯息,是语音、文字、声音、图像等内容信息,而媒 体指的是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 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1在本文中, “媒介” 和“媒体”的概念相同,未作区分。 2.2.媒介的分类媒介的分类 媒介有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之分,普遍认为,传统媒介包括报刊媒介、广播媒介和电 视媒介,而网络媒介和手机属于新媒介范畴。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都被称为大众媒介,在 大众中广泛传播并被大众所接受。 3.3.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几个要素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几个要素 大众传播过程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传播者-传送消息的人, (2)消息-被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课件-BIM与安全
- DB5404-T 0016-2024 林芝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七章 调查研究
- 醉鹅娘红酒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人护理教学课件
- 企业数字化升级方法论谢陵春
- 老年人培训养生知识课件
- 老年人合理用药课件
- 老年人再婚教学课件
- 老年人中医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常用急救药品的剂量与用法课件
-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课讲义课件
-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讲座(第一讲-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课件
- 第二届中国管理培训生项目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
- 托业考试Toeic考题
- GB∕T 10429-2021 单级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 型式和基本参数
- 电信市场营销试题库
- 资产评估质量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