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 摘 要 艺术家参照照片进行油画艺术创作始于 1839 年达盖尔摄影术的发明,据资料记载 当时参照照片绘画的就有莫奈等人。 在此后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中, 摄影与照片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参照照片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画风迥异的艺术家。随着我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各种艺术思潮的传入, “观念艺术” 、 “图像绘画” 、 “照片绘画” 的出现,我国当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学生开始参照照片进行油画创作。 在高等教育中,学校油画创作不同于职业艺术家创作,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 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及创造思维能力,从而形成个性化的 绘画语言。本文以油画教学中参照照片进行创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现代国内外部分不 同风格的艺术家成功参照照片作画的范例, 进而着重探讨笔者认为参照照片进行艺术再 创作的优点、负面影响、形成问题的原因以及提出几点个人建议。同时笔者形成自己对 参照照片作画的观点:即在油画创作中适当参照照片,将自己独特的绘画观念和绘画技 巧相结合,密切关注社会和生活实际,经常开动脑筋思考在参照照片创作中“画什么” 和“怎样画”的问题,不要一味的照抄照片,而应把照片作为参照物进行绘画创作。 参照照片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确给艺术家或学生带来极大的便利, 艺术家能够找到适 合自己参照照片创作的方法,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多方面原因在参照照片创作方面存在 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或不良习惯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笔者试从多个角度阐析产生问题原 因,并结合部分艺术家、老师、同学与笔者参照照片创作的经验与感受提出笔者一些不 成熟的看法,以期对学生今后油画创作有所启迪与帮助。 第一章,综述 20 世纪以前至现代油画创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并 界定本文油画“创作”的概念。 第二章,首先概述了图像、照片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分析近现代国内外部分不同画 派的艺术家参照照片创作情况,并总结当代教学中学生创作的 6 大特征,以其中某一特 征即“照片绘画”作为本文的讨论话题,阐明笔者的观点主张在油画创作中适当参 照照片。 第三章, 提出与分析问题。 分析教学中学生参照照片作画的优点与缺点, 并从教师、 学生、社会等三方面论述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根据学生参照照片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主张学生切实关注 社会并注意加强自身文化素养,提高应用照片的能力。 iv 参照照片只是创作的一种辅助手法,目的是要让创作的进展顺利。学生在个体创作 中,需要将照片与绘画很好的结合,潜心研究、感悟技巧、总结知识与积累经验,培养 正确的读图方式,寻找照片的可利用价值,提高应用照片的能力,时刻警惕陷入模仿的 误区而不能自拔。 关键词: 油画教学 参照照片 创作 v abstract artist began their creations by referring to picture at the year of 1839 when daguerre photography comes into being. it is recorded that monet did his painting with reference picture. in the long history of western art, photography and photo made influence at each other. a great number of artists had their fame at that period that had style of great difference but same method of referring to pic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he introducetion of various kind of western art, such as conceptual art, image painting and photo painting, more and more artists are taking method of referring to photo. painting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differs greatly from artists creation by profession. aim of painting teaching is to lead students to combing theory and skill, and develop their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in art, thereby to form individual painting language. this thesis take way of referring to picture as clew in oil painting teaching, by analyzing some different style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at home and abroad referring to photo, thereby focusing on the successful example of this method, and then probe to the advantages of artistic re-creation, the negative impact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a few personal recommend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form point at reference photos that we should make appropriate reference in the oil painting, combine unique ideas and skills in painting, pay close attention to social and real life, and consider what is art and how to draw ,take painting pictures as a reference instead of copying photo. reference photos artistic re-creation to the artist or the students did a tremendous convenience, the artist can find a suitable reference photos creative approach, but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had many reasons for writing in the light of photographs there are different levels of problems or bad habits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and reflection. i try arise from multiple angles interpretation of cause of the problem, combined with the ministry of sub-artists, teachers, students and i created the light of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of photos i made some immature views with a view to the next oil painting students some inspiration and help. in chapter one, the writer is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il painting before 20 centuries to modern times in various periods and to vi define creation in oil painting in this paper. 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age, photographs, and painting, to analysis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odern school of painting at home and abroad the light of photographs of the artists creative, and to sum up six major characteristics in contemporary teaching of, to which a particular feature of the photo painting as a topic of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to clarify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advocated the creation of an appropriate reference to painting pictures. in chapter three, the writer is to analysis of issues raised. analysis of teaching students with reference photos to paint the pros and cons, and from teachers, students, society, or other aspects of causes of the problems discussed in. in chapter four, the writer is to give recommendations to problems in referring to photo. it is suggested that students should the practical concerns of students and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ir own social, cultural awareness, improve application photo capabilities. referring to picture is only an auxiliary means of painting, whose purpose is to enable creation work successfully. student need to make a good combination of photos and paintings, to painstake research and gnosis skills, to accumulat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interpret drawings fostering a correct way to find the value of a photo and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use photographs, always alert mistakes and not fall into self-imitation. key word: oil painting teaching; referring to picture; creation 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关于油画教学中参照照片创作问题的思考 ,是在导师的 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 引 言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我国当代绘画艺术的繁荣,一方面得益于社会的进步、东西文化的相互交流,另一 方面离不开传媒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摄影、多媒体的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当代 油画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一些前卫的艺术思潮给当今的高校美术教学 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影响到学院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高校油画创作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程,不仅是学院衡量其教学效果的阶段,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艺术观念和充分发挥个人能 力的阶段,是区别于社会或个体艺术家的创作。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绘画艺术和古今绘画 艺术的对比性研究,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一时期的绘画艺术都是受到了当 时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及人文思想的影响,其绘画主题思想也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及人文精神,那么当今的绘画艺术也是如此。当今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以视觉图像为中心 的时代,摄影与绘画正在互为激荡渗透融合,使艺术家和艺术观念产生分化:其一是参 照照片为主体,其二是逐渐疏离为少数。那么现在我国油画教学中参照照片进行绘画创 作的主题思想与绘画观念又是如何呢?学生参照照片进行艺术再创作需要注意哪些问 题呢?笔者着于这方面的感受颇多,下文作一粗浅分析与思考。 2.问题的提出 2005 年,陈丹青在第 3 届中国油画大展创作研讨会书面发言中提出“图像化” ,意 指当代油画创作完全依赖与顺应图像而画画,一味被图像牵制,造成离开图像就无法画 画的窘境,有被“图像化”的危险。他写到: “当今世界架上绘画,都在不同程度的图像化。二十多年来的中国油画作品,几乎都 用照片,没有照片,我们无法画画,我们是在利用照片还是在画照片?” 陈丹青的书面发言对笔者的启发很大。的确,如今不仅是初学者(比如学生)就连 艺术家也都在参照照片画画。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参照照片的便捷性,但久而久之就形 成照抄照片的习惯,离开照片就会无法画画,导致我们往往忽视了照片是在扮演参照物 这一角色事实,因而我们很有必要认真反思“我们是在利用照片还是在画照片 ” 的涵义。 陈丹青.油画与图像j.第 3 届中国油画大展创作研讨会书面发言,2005 2 读图时代,各种图像异常繁荣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眼睛。始于 1839 年摄影技术的发 明就与绘画之间产生微妙的关系, 那么今天的摄影是如何影响当代绘画呢?摄影又是如 何影响着学院的教学和学生的油画创作学习呢?在油画创作中参照照片已是一个不争 的事实,教学中没有规定如何利用照片,那么参照照片创作的同时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呢?其所存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笔者循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根据笔者在读期间参照 照片的感受,对学生利用照片情况的观察,与老师的交流,力求予以一些粗浅的回答, 以供学生以后进行油画参照照片创作中一些参考。 (二) 学术史回顾 评论家易英在艺术评论中的“照片与挪用”一文中,从艺术史的角度探讨马奈、 斯蒂格利茨及安迪 沃霍尔等人在艺术创作中挪用照片并将其据为己有或进行改造的过 程,指出照片在绘画创作中的可取性之处,以及使用照片绘画过程中缺乏体验、情感交 流不足。另外他在“原创的危机对近三十年油画创作的反思”一文中指出:“用照 片代替自然,不仅在技法上复制照片,题材也来自照片” 。方式有两种,一为油画创 作照抄照片或努力追求照片摄影效果,二为充分利用娴熟技法“再现”照片。笔者认为 易英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当今油画参照照片创作的实况, 正如题目所言油画创作已形成了 一种原创危机感,需要我们适度地参照照片,而不是为原创而复制。但遗憾的是易英只 指出了问题症结之处,没有提出问题的解决途径。不过单就作者的研究目的和路径(油 画创作反思)而言,他对参照照片进行油画创作的研究非常成功了。 著名艺术家靳尚谊在“与研修班同学谈油画教学”一文中指出:照片与写生根本不 同,照片的色调很难达到或还原自然中的固有色彩,并告诫我们努力“摆脱照片” ,学 会在油画创作中 “从真实里将自己提炼出来” 。 笔者认为靳尚谊看到参照照片不足之处, 并强调不要过度依赖照片。 中央美术学院彭晖在“图像对于架上绘画”一文中从历史的角度指出:近现代国内 外部分艺术家在创作中利用图像与现成照片的概况, 批判了部分艺术家对照片的高度依 赖,以至于忽视技术的“观念绘画”与“图像绘画” ,着重强调架上绘画与图像的差异 性,“绘画应当超越图像更具有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 时代性和不可复制、 不可替代性” 。 易英.原创的危机对近三十年油画创作的反思j.文艺研究,2009 年第 1 期,31 页 靳尚谊.与研修班同学谈油画教学j.美术,无期刊次数,28 页 3 同时特别明确指出, “当代中国的图像绘画实质就是照片的挪用或照片的转 换 ” 。 关于创作中参照照片 (或图像) 还有不少著述和评论, 他们有的阐述如何挪用照片, 有的从图像的技术处理特点入手来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 有的以照片成像的某种效果为 出发点来解释参照照片(图像)对创作的益处,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有的人赞同参照 照片,认为从技法上复制照片能够提高绘画技巧。也有人持反面意见,他们觉得一味的 复制照片提高的是技术而不是艺术, 会抑制绘画思想的进步 (照相写实主义绘画除外) 。 本文从学生参照照片的利弊两方面为出发点, 认可创作中参照照片, 着重分析弊端问题, 并提出本人的几点建议。 (三)研究目的、方法与结构安排 1. 本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目的、创新点 1. 本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目的、创新点 本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讨如何避免学生照抄照片, 使学生在以后的绘画创作 中少走一些弯路。目的是帮助学生廓清参照照片的优缺点,取利除弊。本文的创新点在 于通过浅析近现代国内外艺术家成功利用照片进行绘画的案例, 结合美国美学家鲁道夫 阿恩海姆的研究成果,从学生及教师角度出发提出本人对参照照片创作的几点建议。 2 研究方法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了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美术学院资料室的藏书和相关期刊 及各大学学报,并借阅了一些相关的书籍;通过对中国知网和其它网站的检索,了解当 前国内关于高校油画方面的论文研究动向,从中筛选了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 比较法:通过对东西方艺术、我国古代与现代艺术某个切入点的比较,照片素材的 优点与缺点相比较等,论证本论题的论点。 理论研究法:通过本人在读期间对阿恩海姆、贡布里希艺术理论知识及国内外艺术 批评著作的阅读和研究,启发了本人研究此论题的动机。 3结构安排:3结构安排: 1提出问题:笔者简述我国不同时期油画创作的概况,分析近现代国内外艺术家 参照照片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现状, 并将部分参照照片创作手法相近的艺术家进行比较阐 述自己的见解。通过探讨油画创作中对参照照片的争论问题,提出笔者的观点:赞同适 彭晖.图像对于架上绘画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08 年,11 页 同上,10 页 4 当参照照片。根据现代教学中学生参照照片利与弊的情况,提出学生照抄照片的错误倾 向的问题。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产生问题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比如学校因素、学 生因素、艺术发展因素、教师因素等,笔者依个人的见解,着重从学生自身角度分析问 题的原因。3.对上述问题提出个人的几点建议:首先从教师方面,建议教师要注重人文 教育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其次结合美国美学家鲁道夫 阿恩海姆的研究成果,例 举优秀艺术家作品的特点,并根据自身绘画的体会,总结出学生在参照照片创作过程中 怎样提高应用照片的几点建议;最后提出学生要切实关注社会,鼓励他们注意加强自身 文化素养。 5 第一章 油画教学历史发展及其创作概况 油画起源于西方,兴盛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此后历经 500 年左右的辉煌,产生了 很多大师、巨匠和艺术史上不朽的名作。明末清初,这一优秀的西洋绘画被欧洲传教士 带入我国并广泛传播,其途径为:第一是宫廷文化对油画的容纳和学习,第二是民间绘 画对油画知识与技法的运用。在以后美术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中,油画逐渐与国画并 驾齐驱,在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发展。 1.1 油画的传入 具有国内近代意义的美术教育,是从西方文艺复兴艺术传入我国时开始的。明代中 期,经济的繁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达促进了西洋画在我国的传播。最早将油画带入中 国的是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 (michaelruggieri,1543 一 1607)的“彩绘圣像画”和利 玛窦(matteo ricci,1552 一 1610)的铜版印制画及有关天主教肖像画。此后许多国内 画家几乎都受到欧洲美术的影响:如“金陵画派” 、蓝瑛、龚贤及明末清初以曾鲸为代 表的波臣派人物画家,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和普通的老百姓也都表现出积极的反应。 1.2 油画教学的开展及各阶段的创作概况 在西洋绘画传入之后,我国的美术教育,笔者认为可分四个发展阶段。 (1) 、20 世纪以前中国近代美术教育 随着传教士对西画的广泛传播,促成了教授油画技法的宫廷美术教育机构的产生。 雍正乾隆间郎世宁是最有名望的传教士兼宫廷教师,教学徒学习油画技法,同时传授透 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等不同的理论,这也成为了以后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当时西洋画在中国民间最重要的影响表现在版画上,如 18 世纪苏州年画中的洋风 版画,其代表作是朱圭刻、焦秉贞画的御制耕织图 ,就采用了西洋透视法,尤其是 图 1 焦秉贞画的御制耕织图 对西洋俯瞰式构图法运用的更是淋漓尽致。清同治初,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天主堂创办孤 6 儿院附属的美术工厂,被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西洋美术传授机构,教授科目有水彩 画、木炭画、铅笔画、擦笔画和油画等。 (2) 、20 世纪初期美术教育及创作 我国具有真正美术教育意义是在 19、20 世纪之交,其变革主要内容是引进西方、 日本的艺术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同时也把传统的观念和方法纳入现代教育体系 之中,比如始于 1902 年的南京两江师范学院,最先设立美术专科,教授西洋画(铅币、 木炭、水彩、油画)和中国画。 随着洋画运动的兴起,社会对懂得西洋绘画的人才需求迫切,私立、国立美专纷纷 出现。私立美专如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注重纯美术教育与实用美术教育,将室内静物 与户外自然的“写生”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国立美专如林风眠、徐悲鸿曾担任过校长 的北京美专。1927 年我国设立艺术教育委员会,推行“以美育代宗教”主张。同年 12 月,该委员会决议建立杭州国立艺术院,目的之一就是从事艺术创作。从此,创作得到 了高度重视,在教学中创作与写生并重,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创作题材始终是围绕 着社会的变革而发展的。 (3) 、抗战时期的油画创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美术教育的观念转而将抗日救亡作为主要目标。在民族危亡的关 头,很多油画艺术家用绘画反映战争,他们意识到创作必须要有意义,要与中国社会相 结合。如唐一禾的胜利与和平 ,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 、唐一禾的 “七七”号 角等以激励民族胜利为题材。 图 2 唐一禾胜利与和平1942 年 图 3 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1940 年 (4) 、新中国成立后的油画创作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油画创作 建国后接受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我国的油画创作同样采用了苏联模式,主题性油 画创作(特别是历史画和故事画)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如靳尚谊的毛主席在十二月 7 会议上 、林岗的狱中斗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中创作的。 2. 文革时期的油画创作 文革期间的油画创作以赞扬毛泽东伟大形象为主题, 将中国共产党和历史革命作为 背景,采用“三突出”和“主题先行”的原则。 “三突出”理论要求把英雄人物放在主 要位置,正面人物的色彩应当满足“红、光、亮”的要求,反面人物则是漫画式极尽丑 化之能事,如刘春华的毛主席去安源成为本时期的样板作品。 图 4 刘春华 毛主席去安源1967 年 3.改革开放至今的油画创作 20 世纪 80、90 年代西方波普艺术传入我国并盛行,从整体面貌上影响了我国油画 创作的状态。始于 1992 年的“广州油画双年展”,波普画风是一个重要现象,艺术家 用独特的语言方式使中国油画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将创作素材转向对图像的利用,不仅 在技法上复制照片,题材也来自照片,明显追求符号的典型性,如王广义的大批判, 标志着中国现代艺术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并形成了自己的话语方式。之后“艳俗主义” 艺术家在画面中用图像方式反映社会现实, 是对大众文化、 商业文化、 消费文化的反映。 “后生代”将流行图像和自己设计的图像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从中国当下文化的情景 中思考,如尹朝阳、江横等。 1.3 油画教学“创作”概念的界定 在辞海中, “创作”是指通过某一媒介,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观 察、体验、研究、分析并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塑造出艺术形象来的创造 性活动。 本文中的“创作”前提是指在高校油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创 作课题要求或在自由式创作中,采用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手段展现个体艺术观念,是 辞海 牛津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2 年 1 月,332、333 8 有区别于一般职业艺术家的创作。笔者认为,当今的“油画创作”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 际,对社会生活进行关注与捕捉、揣摩与感受、分析与加工,并通过个人技巧、修养、 文化、精神和情感的准备,将生活素材加以提炼、重新组织后,塑造出与时俱进、社会 认可的艺术作品。 9 第二章第二章 油画教学参照照片创作简述油画教学参照照片创作简述 由于 1839 年达盖尔摄影术的发明,国外艺术家在油画中开始使用照片,具体我国 学生从何时开始使用照片笔者未找到可靠资料, 不过有一点可以说明, 我国 “读图时代” 的开始、相机及电脑传媒的普及和西方现代艺术的传入足以证实使用照片的开始,并且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院没有强调使用照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有反对也 有赞成。本章通过分析自摄影术出现后至今,国内外参照照片进行艺术再创作的代表艺 术家应用照片的概况,总结我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几个特点,其中一个特点为:当代油画 已出现“图像绘画” 、 “照片绘画”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学生在创作中“挪用” 、 “复制” 图像和照片,因而笔者主张在油画创作中适当参照照片。 2.1 图像、照片与绘画 古代,图像就是绘画,绘画就是图像,两者没有区别,无论国外的宗教壁画还是我 国的石窟、佛教壁画都可以称为图像,图像与绘画的含义是一致的。随着摄影技术的发 明,艺术家开始参照照片绘画,最早使用照片的艺术家有库尔贝、马奈等人,库尔贝作 品画室中的女人体,是依据当时的色情照片所画。印象派画家马奈的草地上的午 餐就参考了一幅照片,照片上就是几个衣冠楚楚的青年和一个裸体女子在草地上。 现在,摄影与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图像范围越来越宽泛,如数码图像、影视图片、 电脑设计图片、商业图片等,因而图像与绘画之间的含义也是不一致的。笔者通过在校 期间的绘画创作学习与实践认为它们之间共同具有平面性质; 不同点表现在: 绘画具有 绘制的过程性, 图像 (除绘画以外) 只是成像的瞬间性; 绘画与照片两者永远不能相等, 绘画具有艺术性,而照片不一定有艺术性。 当今“图像时代” ,视觉文化产业更加繁荣,见证了 20 世纪 30 年代海德格尔的预 言“图像时代” ,他指出“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现在,图像的“摄取”变得更加便 捷,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学生在油画创作中使用图像,其中以照片为主,本 文中所涉及到的“图像”主要是指现成的照片。 2.2 近现代国内外艺术家参照照片进行艺术再创作分析 综观近现代国内外艺术进程中,笔者对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我国“政治 波普”艺术家王广义、美国“照相写实主义”及其代表画家恰克 克洛斯与我国超写实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 8 月版,第 1 页 10 主义代表画家冷军等人参照照片进行油画创作的艺术作品有着独特的感受, 故而将他们 之间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比较,并分析里希特、张晓刚参照照片独特的用法,旨在说明这 些艺术家参照照片进行绘画创作的技法。 安迪沃霍尔是后现代艺术的始祖,他彻底打破了图像与绘画之间的界限,图像的 复制与并置成为他绘画的主体。 玛丽莲 梦露中,每一个独立的图像成为他绘画的内 容,同时也是绘画的形式,二者完美相结合,图像之间或者相同或者有所差别。他所表 现的内容中有著名人物肖像也有平凡的事物,有人认为他的画面千篇一律,单调、无 图 5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 梦露 图 6 王广义大批判 聊和重复,充满冷漠、空虚、疏离的感觉,只是体现当代商业高度发达社会中人 们内在的感情。笔者认为无论他的“重复与并置”的手法是否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和情 感,在当时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刺激消费者的欲望,虽然他颠覆了传统绘画 的模式,但他看到的是“照片挪用”与手工绘画的区别和商业效益,从这方面讲是他的 成功所在之处。另外,这些模式已成为我们现代社会中最容易记得的“形象符号”,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迎来了“读图时代”,“政治波普”艺术家受到西方波普的 影响,在我国艺术界崭露头角,其油画作品体现出图像“挪用与并置”的特征,更多关 注当代“图像文化”。“政治波普”最明显的特征是追求符号的典型性,反映特殊的社 会背景和思想观念,代表作如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作品中工农兵形象反复出现, 并与西方流行文化中的“coca cola”和万宝路香烟等符号并置。笔者认为王广义与安 迪沃霍尔的画风相比,画面以图像的故事性来传达我国经济变革与转型时期艺术家独 特的内心感受和社会现实问题,并带有明确的文化针对性,成为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绘画 式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绘画作品中特定政治人物的重复再现,令其充满着浓烈的意识 形态意味,间接抒发他对我国某种政治进程的情感。因此王广义首先从政治入手然后再 11 进行文化的参照与思考这样一个过程,表达他对我国历史与文化、商业与政治的“图像 绘画”的关注与深刻思考。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美国兴起的“照像写实主义”或称“超级写实主义”(super realism)风靡一时,这一画派其实就是画照片,是一种形象风格。艺术家将照片放大在 巨大尺寸的画布上,通过自己精湛的技艺和耐心,专注于细节刻画中,把摄影的逼真程 度反映在画面中给人以震撼感,其特点是真实、准确、忠实于照相的效果。他们选择的 照片大多都是普通的快照,有人物、街景、商店橱窗、建筑及工业产品等。如恰克 克 洛斯(chuck close)的作品菲尔中,人物面貌的真实性程度可与照片相媲美甚至超 过本人的形象。 笔者认为克洛斯改变了观众与画面的心理距离, 像用放大镜在进行观察。 他对待画面沉着冷静,没有采取波普着重商业和文化的角度,而是立足微观观察,追求 类似甚至超越照片的极端写实。 图 7 恰克 克洛斯菲尔 图 8 罗中立父亲 图 9 冷军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 计 上世纪80年代初,现实主义画家罗中立的作品父亲面世,与美国超写实主义作 品相比,笔者认为父亲具有更强的震撼力。他在表层的超写实技法之外,又多了一 层对贫苦但坚强的劳动人民的认识,他用汗水、伤口、皱纹及破了口的粗瓷碗表达对劳 动人民的同情。画面中不是表面的写实,而是挖掘个人内心深层的感受,是在观念中渗 入并力求解读某种社会状态下生存的含义,在超写实绘画中获得了更多表现空间。他用 照相写实主义的方式和手法,在当代绘画中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人们深深思考。笔 者感受很复杂,是同情?怜悯?还是激励?至于他后来的作品摒弃了超级写实,则另当 别论。 冷军的照相写实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极端写实、细腻、逼真。 蒙娜丽莎 关于微笑 的设计 等作品精致入微的刻画一点也不逊色于美国照相写实主义作品, 两者相比, 笔 12 者认为冷军的作品传达出一种平和与恬静的意境,主张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国际上参照照片进行绘画最特别的艺术家当数格哈德 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他利用摄影、录像、电影的“动态影像”特征,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绘画技法 “虚象绘画” 。2008 年 6 月份中国美术馆举办里希特个人展览中,他的作品小孩 与母亲 (自拟名称) 、 台阶上的裸女等,从内容上看像是人物在某种环境中留下的 照片,类似无意间拍下的镜头。笔者认为他利用照片“虚”或“模糊”的效果在画面中 寻找人物瞬间状态,记录下生活的片段,寻找人的音容笑貌,定格人们美好的时刻。这 种参照照片的手法,首先从绘画技巧上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方式,在塑造空间、体积、人 物动态方面生动、自然,另辟蹊径,启发我们对绘画方式的思考。再次,区别了照抄照 片和超写实模拟照片的手法,别出心裁。 图 10 里希特小孩与母亲 图 11 里希特台阶上的裸女 图 12 张晓刚血缘:全家福 张晓刚将家藏的老照片挪用成独特的绘画语言,一种怀旧的主题思想。画面中技法 单纯,人物像是虚拟的,眼神、表情都一样。如他画的大家庭系列,一张张类似照片的 画面诉说着一个人成长的历程,说明了血缘关系的重要性,成为当代油画创作的重要标 志。 以上是近现代国内外艺术家参照照片的典型代表,虽然他们对照片使用的方式不 同,但每个人都立足在当代社会,传达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及自身的艺术感想,在不同时 代的艺术创作中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3 当代教学中学生参照照片作画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油画创作由过去的单一性趋向于多元化发展,许多方面都发 生改观,笔者认为这种变化可以总结为:1、传统绘画的模式不变,但创作观念发生了 13 显著的变化,以当代的“观念绘画”为主流;2、油画创作题材的范围比较宽泛,过去 偏重于对社会历史事件和政治服务,而现在更多是表现艺术家个人的艺术理念,主题思 想以现代化生活为主,表现社会中积极的、政治的、堕落的、怀旧的、田园风景等等; 3、注重探索油画的绘画形式和语言,除传统写实以外,还有夸张、隐喻、变形、抽象、 等等;4、追求个体创作风格,与个人的性格气质一致,追求个性、独树一帜;5、以往 艺术家是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而绘画,满足乐趣。而现在则以市场化为主,艺术品具有 价格,已经成为商品化的艺术市场;6、当代油画已出现“图像绘画” 、 “照片绘画” ,越 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学生在创作中“挪用” 、 “复制”图像和照片,改变了以往艺术家写生 搜集素材的方式。 众所周知,创作必须具备素材。当今“读图时代” ,艺术家与学生将创作素材转向 了图像或照片,因为图像的“摄取”变得更加便捷,无处不在并以多种方式充斥着人的 眼睛。 本文以当代油画创作中所出现的 “图像绘画” 为主要讨论对象, 而现实社会中 “图 像绘画”主要以自拍的照片为主,当然也包括网络、报纸、杂志中的图片等,因而笔者 主张创作中适当“参照照片” , “参照照片”指学生用照片直接进行架上绘画,不对其进 行任何 photo 技术处理,如剪裁、拼贴、喷绘、变色等等。参照照片的确能给艺术家和 学生带来方便,但学生使用不当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 14 第三章第三章 油画教学中参照照片创作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油画教学中参照照片创作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任何事物都有其利与弊的两面性,参照照片亦如此。艺术家参照照片的成功之处在 于,他们贴近社会和生活,找到了照片的利用性质。笔者根据在校期间的观察和体验, 认识到学生在参照照片方面有一些好处但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 进而笔者通过分析所 存问题的其中部分原因, 认为主要在于学生缺乏应用照片的经验, 表现在读图方式有误、 未找到照片的可利用性等方面。 3.1 当代教学中参照照片的优点与不足 3.1.1 参照照片创作的便捷性参照照片创作的便捷性 纵观这几年美术学院学生的毕业展, 明显能够感受到现代学生作品中都带有照片的 影子。的确,参照照片给学院师生带来了许多便利,不仅照相机携带方便,而且在于照 片识读的便捷性和内容的可选性。 第一, 照片识读的直观性是其主要优点, 在自然与照片面前人们似乎对后者具有更 加快速的浏览能力,其方便性自然是无法相比的,表现在:1.画家能避免现场作画的不 方便,使创作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使画家自由支配创作过程的一切事项。2.照片中往 往有一些不被人注意到的细节, 其中典型自然的人物造型是模特难以自如、 持久做出的 姿势。 3.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偶然的景象和意外的角度中发现事物的魅力, 帮助我们更深 层次的理解事物的造型及特点,照片已成为现代画家理解事物的新的手段和工具。 第二,照片的魅力吸引着学院师生。内容上有风景、人物、动态事物等等,题材上 拍摄速度、强调光感、人的忧郁、拥挤的街道等,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确立画面的主题 思想。 照片本身也有一种吸引力, 它真实的记录一切完全可以和绘画一样震撼人的心灵。 自从我们拥有相机, 每一个假期、 每一次外出写生、 考察或聚会所拍出无数的彩色照片, 其中一定有许多巧拍, 和亲眼看到的一样美丽而引人动心怀旧, 每当我们看到这些照片 时,一切历历在目,吸引着我们将它作为创作的素材,也在创作中回忆着美好的一切。 3.1.2 学生照抄照片的错误倾向学生照抄照片的错误倾向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除了有利的一面,也会有反面影响。虽然参照照片有很多优 点,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学生没有找到照片的有利价值,只是机械化的照抄 照片,没有思想和技术上的更新,除了有利因素以外,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缺乏筛选主题思想的能力。学生缺乏写生经验的积累,阅历较少,对社会生 15 活认识不足,长期依赖照片,他们作品中往往会表现出无主题性。有些照片的内容很复 杂, 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 内容的不确定性是指照片中会出现房子和树木的面积相差 不大,在画面中的重点是想要表现房子还是表现树木,此时要求我们做出选择,选取重 点表现部分、删掉或减弱不重要的细节。题材的多义性:比如一张风景照片中既具有优 美的形式也有动人的光感;人物是忧郁、堕落还是深沉。此时画面中要有取舍,必须选 择一个主题思想进行重点描述,但学生往往采取的是一种全盘吸收的态度,对光感、空 旷的心境、形式、质感等都有描绘,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意义的和无意义的东西全部 照搬到画面中去,以至于我们不清楚作品中所主要传达的是什么。 第二, 缺乏艺术性的加工整合能力。 首先, 照片中原始的内容不符合直接进行绘画, 有的形式过于简单, 有的则过于复杂, 并且物体的典型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要求我们根据自我需求进行组织以明确画面各部分的特征和关系, 但学生较缺乏自由组 织画面的能力,单纯模拟照片中的形式、物体特点及颜色。其次,整体感是画面中首要 的问题,面对风景画照片,不会灵活地规划天空和地面的比例;人物画中的画面截图, 学生经常从某一个局部展开推着画,最后造成画面构图失调、人物较小,或底部空间不 足只能截去人物的脚部,造成画面的不美观。学生长期被动地摹写照片不仅会慢慢养成 一种习惯,而且也不利于艺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失去创作教学课程的意义。 3.2 教学中参照照片创作所存问题之原因 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对我国艺术的影响,我国观念艺术的盛行,使得现代绘画与传统 产生断裂,使得许多人徘徊在传统写实与现代观念艺术之间,既留恋传统又向往现代。 传统艺术追求具象,而今天的人们以追求观念、努力寻找自己的个性,以至于形成了绘 画手法和观念的花样繁多,其表达的主题思想怪异,包括积极的、堕落的、忧郁的、性 感的、色情的等等。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争相将自己的艺术观念推向最前沿。流行图 式的盛行,不仅造成学生在创作中模仿照片,也模仿某个艺术家的风格和某种图式,甚 至会随着主流艺术风格的不断改变而改变,最初张晓刚的老照片系列、王广义的重复图 式,随后里希特风格大受学生的青睐。现代艺术的商业化让学生感到恐慌,学生为了适 应市场的需要,不自觉的把目标转向商业化,而忽视对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心情 浮躁倍感压力。 教学中学生参照照片所存问题的原因之中, 学生自身角度是主要原因, 难免会受到 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和某种利益的诱惑,使学习的态度有所偏差。 16 3.2.1 教学过程缺少人文教育的熏陶 教学过程缺少人文教育的熏陶 欧洲杰出的思想家怀特海指出:“在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领域决策落实整改措施
- 公共卫生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 蒙牛代理合同(标准版)
- 小学文学社团写作习惯养成计划
- 2025幼儿园教师评估与反馈建设计划
- 2025春季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计划
- 老年病房跌倒坠床成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 食品配送安全文化建设计划
- 高中班主任青年教师带教计划
- 机场航站楼信息化管理优化工期措施
- 物料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 辅警考试题库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第一章导论
- 《安娜·卡列尼娜》-课件-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妇科疾病 痛经 (妇产科学课件)
- 重庆大学介绍课件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GMP基础知识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
- 基于Java的网上书城的设计与实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