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历届自考真题第二大部分考题及其考点分布例析表2.doc_第1页
汉语言文学历届自考真题第二大部分考题及其考点分布例析表2.doc_第2页
汉语言文学历届自考真题第二大部分考题及其考点分布例析表2.doc_第3页
汉语言文学历届自考真题第二大部分考题及其考点分布例析表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届自考真题第二大部分考题及其考点分布例析表2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含杂文)鲁迅为什么说呐喊、彷徨开创和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简述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塑造的思想意义。简述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为什么说朝花夕拾具有传记意义?简述野草的主要艺术特色。简述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简述散文诗集野草的艺术特色。郭沫若简述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南冠草的基本思想。试从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方式两方面,论述女神的创作特色。简要评价郭沫若的女神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雷电颂”茅盾茅盾在从牯岭到东京一文中说,他的蚀三部曲试图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请结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加以阐明。简析茅盾小说腐蚀中赵惠明的形象。联系上世纪30年代早期中国的社会背景,结合作品,论析茅盾长篇小说子夜的思想意义。分析评价茅盾蚀三部曲对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各类精神面貌的反映。老舍老舍的四世同堂等小说具有文化反思的鲜明特色。请结合作品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文化反思的主要内涵是什么?(2)与鲁迅的剖析“国民性”相比,老舍小说的文化反思有什么新的开拓?联系作品,分析老舍小说四世同堂的思想性。试述老舍四世同堂的结构特点。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在艺术上取得很高成就,试加以具体论述。巴金分析巴金寒夜的思想艺术成就。以家为重点,试论巴金激流三部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思想价值。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思想性格及其悲剧意义。结合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小说家中觉慧与觉新的思想性格。以灭亡寒夜为例,分析巴金小说创作的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沈从文沈从文湘西题材的小说是怎样表现人性美的?以八骏图为例,论述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简述沈从文边城中“边城世界”的特点与意义。简述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和湘西的艺术特色。曹禹分析日出中陈白露复杂的思想性格。在曹禹剧作雷雨中,侍萍这一人物的安排对刻画周朴园有什么意义?雷雨中蘩漪要周萍记着:“一个女子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并且警告周萍:“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由这些台词联系全剧,分析蘩漪的思想性格及形象意义。以周朴园形象为中心分析曹禺雷雨剧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日出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简述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简述中篇小说二月中的萧涧秋形象。简述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对白话新诗的贡献。简述闻一多“三美”诗论的主要内容。“雨巷诗人”简析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简述朱自清早期散文的创作特色。19271937年的文学创作简析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的形象。简析戴望舒在抗战爆发后诗风的变化。简述戴望舒早期诗作的思想特点。简述“现代派”诗人卞之琳的诗作特点。简述臧克家诗作“意新语工”的艺术特点。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简述周作人小品美文的艺术特色。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一)简析张爱玲小说的主要特色。简析张恨水啼笑因缘的艺术特点。金锁记简析夏衍剧作的风格。简析夏衍话剧上海屋檐下的主要思想内容。包身工联系郭沫若和闻一多诗歌创作,论述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贡献。为什么说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以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论述艾青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简析穆旦诗中的我。试论穆旦诗中的“自我”。“雷电颂”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二)以小二黑结婚为例,论述赵树理小说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赵树理的“问题小说”与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有何不同?试述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简评赵树理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试论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简评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意义。“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掏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我不死,我要活!/我要报仇,我要活!”这是新歌剧白毛女中的一段唱词。用这段唱词并结合故事情节,分析白毛女中喜儿的反抗性格。简述田间的抒情长诗野给战斗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比较王贵与李香香与漳河水的异同。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语丝社;中国诗歌会;湖畔诗社;第一次文代会;文学研究会;“第三种人”;孤岛文学;战国策派;延安文艺座谈会;新月诗派;象征诗派;论语派;南国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新感觉派;九叶诗派;学衡派;七月诗派;“汉园三诗人”;京派;孤岛文学;“雨巷诗人”;未名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论左联的成就和贡献。简述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