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杰出代表,后四十回的问题是伴随着对红楼梦 研究的深入而产生的。这个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后四十回的成书问题;二是后四 十回的价值问题。本论文主要对这两个方面从新的角度进行审视和关照,并得出了几点自 己的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回顾了红楼梦后四十回问题产生近百年来学界的各种争鸣观点,简单介 绍了这些争鸣观点的所持之据及影响大小。然后对后四十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 对高鹗伪续这个近百年来学界主流观点提出了质疑。在重新梳理新旧材料的基础上,从更 多视角来透视,找出胡适等论定高鹗伪续的主观和矛盾之处,进而说明高鹗续书说的不能 成立,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应该不是高鹗。随后,本文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真 正作者进行了悬测。通过剖析现存曹雪芹的朋友以及与之大约同时代的文人等留下的有关 红楼梦创作情况和流传情况的材料,来寻找程刻本出现前后四十回流传的蛛丝马迹, 进而对后四十回的作者悬疑,给出了一个比较肯定的答案:应该是曹雪芹生前基本完成红 楼梦,高鹗仅做了修补工作。 本文论述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后四十四回和红楼梦的悲剧性的关系。分别从创作动 机、创作主旨的悲剧性和人物形象的悲剧性,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四回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进而发现后四十回在这方面对前八十回有着很好的传承,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共同体现出 悲剧性特点;而在人物形象的悲剧性塑造方面选取了黛玉和宝钗这两个小说中的重要角色 进行了细致剖析。从前八十回情节和后四十回情节的发展中,在他们和周围环境的冲突和 斗争中,折射出了他们悲剧性格的一致性和必然性,尽管其悲剧性格的形成的原因各不相 同。由此,对红楼梦后四十回就有了一个比较中肯的定位,后四十回实现了红楼梦 的悲剧性。 关键词:红楼梦后四十回成书问题悲剧性 a b s t r a c t 辩d r e a mo fr e dm a n s i o n s ”i sa l lo u t s t a n d i n g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t h ea n c i e n tn o v e l ,a f t e r4 0 a c c o m p a n i e d 、机t l lt h ei s s u eo ft h e ”d r e a m o fr e dm a n s i o n s ”a n dt h ei n - d e p t hs t u d y t h i si s s u e i n c l u d e st w o a s p e c t s :f i r s t , a f t e r4 0b a c ki nab o o k ;s e c o n d ,礤e l t h ev a l u eo f t h e4 0b a c k i nt h i s p a p e r , t h e s et w om a j o ra s p e c t so fan e wa n g l et oe x a m i n ea n dc a r e ,af e wi n s t r u c t i v et h a t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es t u d y t h i sp a p e rm a i n l yh a sc a r r i e do nb r a n d - n e wa n g l ec a r e f u l l ye x a m i n i n g t ot h e s et w oa s p e c t sa n dl o o k s ,o b t a i n ss e v e r a lp o i n t st oh a v et h ei n s p i r a t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i sp a p e rf i r s tr e v i e w st h e ”d r e a mo fr e dm a n s i o n s ”a f t e r4 0t op r o b l e m so ft h ep a s t c e n t u r ys c h o l a r sc o n t e n dv i e w p o i n t ,t h e s eb r i e fv i e w s o ft h ec o n t e n t i o na n dh e l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i m a g es i z e 。t h e nb a c kt o4 0a f t e rat h o r o u g ha n dm e t i c u l o u sa n a l y s i s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o ft h e c o n t i n u e dh i g hep s e u d o - a c a d e m i cm a i n s t r e a mv i e w p o i n to ft h ep a s tc e n t u r yw a sq u e s t i o n e d r e - o r g a n i z eo nt h eb a s i so fo l da n dn e wm a t e r i a l s ,f r o mt h ep o 遍o fv i e wo fm o r ep e r s p e c t i v e , s u c ha sh us h ii d e n t i f yh i g ho nt h eg a oec o n t i n u e ds u b j e c t i v ea n dc o n t r a d i c t o r y ,t h e n c o n t i n u e dt h ep o i n to fg a oec a nn o tb ee s t a b l i s h e d , ”ad r e a mo fr e dm a n s i o n s ”a f t e r4 0t ot h e a u t h o rs h o u l dn o tb eh i g ho s p r e y 。s u b s e q u e n t l y , t h i sp a p e r , ”ad r e a mo fr e dm a n s i o n s ”a f t e r4 0 t ot h er e a la u t h o rw a ss u s p e n d e dm e a s u r e d b ya n a l y z i n gc a ox u e q i n sf r i e n da sw e l la st h e w r i t e rw h oc r e a t e st h es i t u a t i o na n ds p r e a d st h es i t u a t i o nm a t e r i a la b o u tt h e ”d r e a mo fr e d m a n s i o n s ,t of i n daw a ya r o u n dt h e4 0 t he d i t i o nt ot h es p r e a do fc l u e s ,a n dt h e nt h el a s tf o u r10 b a c kt ot h ea u t h o ro fs u s p e n s e ,g i v e sam o r ep o s i t i v ea n s w e rt ot h eq u e s t i o n :s h o u l dc a ox u e q i n h a db a s i c a l l yc o m p l e t e d ad r e a mo fr e dm a n s i o n s ”,g a oe o n l yd ot h er e p a i rw o r k t h el a s t q u e s t i o nt h i s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si sb a c ka f t e r4 0a n dt h e d r e a mo fr e dm a n s i o n s t r a g i c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e p a r a t e l yf r o mc r e a t i o nm o t i v e ,c r e a t i o np r i m a r yi n t e n t i o nt r a g e d y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m a g et r a g e d yt h a td i s c l o s e di nt h ef i r s t8 0c h a p t e r sa n df u r t h e rc o m p a r e d ,t h e nd i s c o v e r e dt h a t l a t t e r 碡ot of i r s t8 0h a st h ev e r yg o o di n h e r i t a n c ei nt h i sa s p e c t , m a i n t a i n e dt h eh i 曲c o n s i s t e n c y , t h ec o m m u n i t ya p p e a r st h et r a g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b u ti nt h ec h a r a c t e ri m a g e st r a g i cm o l da s p e c t h a ss e l e c t e dd a iy u 巍db a t ) c h a it h e s et w on o v e ls t r o n gc h a r a c t e rh a sc a r r i e do nt h ec a r e f u l a n a l y s i s f o r m e r l y8 0c h a p t e ro fp l o t sa n di nt h el a t t e r4 0c h a p t e ro fp l o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 , i nt h e m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sc o n f l i c ta n dt h es t r u g g l e ,r e f l e c t e dt h e i rt r a g e d yd i s p o s i t i o nu n i f o r m i t ya n dt h e i n e v i t a b i l i t y , a l t h o u g hi t st r a g e d yd i s p o s i t i o n sf o r m a t i o n sr e a s o nw a sv a r i o u s f r o mt h i s ,l a t t e r 4 0h a daq u i t ec r i t i c a ll o c a l i z a t i o nt o ”ad r e a mo fr e dm a n s i o n s ”l a t t e r4 0h a sr e a l i z e d ”a d r e a mo fr e dm a n s i o n s “t r a g e d 弘 k e yw o r d s :ad r e a mo fr e dm a n s i o n s ;l a t t e r4 0b o o k ;i nc i r c u l a t i o n q u e s t i o n ;t r a g e d y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 在口划“ )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口硕士团论文( 红楼梦) 后四十回平议,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口 硕士团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注明部分 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 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1 i d日期: n c 弘朋石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在口划“”) ( 红楼梦) 后四十回平议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口 硕士团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口硕士团学位论文。本 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 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 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 或其他复制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以公开发表论文一。莎、f 日期f 7 少,一vn 。1 日期:m 形6 、, 红楼梦后四十回平议 一、绪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百年研究状况概述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白话章回小说的经典巨著之一,其成书的过程却扑朔迷离, 有许多问题至今还是悬案,特别是对其中的后四十回,争议很大。 红楼梦问世之初的几十年,以抄本方式传世,本名石头记,且大多八十回本, 是一部未完的作品。红楼梦的最早刻本系乾隆五十六年辛亥( 1 7 9 1 ) 程伟元高鹗刊刻的新 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萃文书屋木活字本,现代学界称其为程甲本,次年刊印的程伟元高鹗 刻本称程乙本) ,它在早期八十回抄本的基础上,后面又多出了四十回,使红楼梦不 再是未完的作品,而成了一部完整的小说。程伟元在程甲本的序中对后四十回的来历 进行了交待:“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仅积有廿余卷”,又“偶于鼓担 上得十余卷 n 1 。在刻本产生至今的二百多年,红楼梦研究便出现了一个极富挑战性 的课题,即后四十回的真伪问题和后四十回自身的成败得失问题。与程伟元基本上同时代 的裕瑞是对后四十回的作者较早开始提出疑问者之一。他在枣窗闲笔中说:“细审后 四十回,断非与前一色笔墨者,其为补著无疑。 且“一善俱无,诸恶俱备 嘲。裕瑞之 说在清代影响# t t d , 。王希廉、姚鼐、张新之等评点家都将一百二十回当作一个整体看待。 对于续书问题,张新之直接提出了质疑与反驳: 一部石头记,计百二十回,洒洒洋洋,可谓繁矣,而实无一句闲文 有谓此书止八十回,其余四十回乃出另手,吾不能知但观其中结构,如常山蛇, 首尾相应,安根伏线,有牵一发浑身动摇之妙,且词句笔气,前后略无差别,则所 增之四十回,从中后增入耶? 抑参差夹杂增入耶? 觉其难有甚于作书百倍者。虽重 以父兄命,万金赐,使闲人增半回,不能也。何以耳为目,随声附和者之多! 3 1 后四十回续书之说真正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始于胡适的 考证h 1 。俞 樾小浮梅闲话里有一条关于红楼梦的材料说:“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鹗同年 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注云:红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晦1 胡适以这条材 料为主,辅以关于高鹗其他几条,并借鉴俞平伯列出的“三个理由 ,得出“自无可疑 的结论:“后四十回是高鹗补的 。俞平伯随后又提出,后四十回不仅正文,回目也非曹雪 芹手笔。晦1 1 9 2 7 年,胡适收藏到带有脂砚斋批语的题名石头记的红楼梦残抄本十 六回( 学界称为“甲戌本。后来又发现几种带批语的早期抄本,统称“脂评本 ) 。以“书 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为代表的大量脂批,适时地成为胡适“曹著高续”结论的又一“铁 证 。自此,“曹著高续 几乎成为关于红楼梦作者的定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 中说:“晚出全书,乃高鹗续成之者矣。 显然都是直接引用了胡适的观点。周汝昌在1 9 5 3 年出版的曹雪芹小传及论文( 红楼梦) “全璧 的背后中,根据有关材料甚至提出: 高鹗续书是由乾隆授意,和坤主持的政治阴谋。口】 虽然胡适的红楼梦考证提出高鹗伪续的观点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一度成为主流观 点,但相左的观点也始终存在,并具一定的影响,如佩之红楼梦新评( 1 9 2 0 ) 认为,“全 书有一百二十回,这一百二十回,却是脉络贯串,一丝不乱 ,因此“依全书结构而看, 这书万万不是出于两人 ;隅1 如容庚红楼梦的本子问题质胡适之、俞平伯先生( 1 9 2 5 ) 则直言“百二十回本是曹氏的原本,后四十回不是高鹗补作的 ;例宋孔显红楼梦一百 二十回均曹雪芹所作( 1 9 3 5 ) 对胡适续书之说的四项证据逐条辩驳,进而得出结论“后 四十回红楼梦的文章,实在和前八十回没有什么差别 ,“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全书 是曹雪芹一人做成的;n 伽吴宓( 石头记) 评赞( 1 9 4 2 ) 也认为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天 衣无缝,全体融合”,“必为一人之作 ,即使是删改,“亦必随处删改,前后但略改 。u 到了2 0 世纪9 0 年代高鹗续书说受到了更严重的质疑和挑战。一种意见认为八十回后的内 容是续书,但续者不是高鹗,而是他人;n 2 1 另一种意见是重复佩之、容庚、吴宓等人的观 点,认为一百二十回出自一人之手。王蒙以作家的创作经验为依据,提出:“续作语言基 本上与前八十回风格一致,情节大致上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续作者是下了大工夫 死功夫的。按常理,能达到这一步也是不可能的。 n 3 1 “前八十回之伟大也可能成为后四 十回写不下去、写不完、写出来也大不如前的根本原因。 n 棚“除了曹雪芹的红楼梦 之外,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雨果的悲惨世界, 狄更斯的大卫考博菲尔,请问,谁敢谁能为之续上不是四十回而是四个页码? 所以, 我宁愿设想是高鹗或某人在雪芹的未完成原稿上编辑加工的结果,而觉得完全由另一人续 作,是完全不可能的,没有任何先例或后例的,是不可思议的。 u 副而欧阳健自1 9 9 1 年从 纯粹版本鉴定的角度,又从版本考证上来动摇续书说,其主要观点是:脂本晚于程本;脂 砚出于后人的伪托。程本是脂本的母本之一,早于脂本,优于脂本,是红楼梦的真本 口引。欧阳健的这一观点提出之后,立即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赞成的说是“震撼红学的新说” n 引;反对的认为是“史记抄袭汉书之类的奇谈”n 引。结合两派的论据和具体论证, 欧阳健的“新说”尚难以成立。但是“旧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质疑和否定,因为欧 阳健“新说 中的许多质疑“旧说”的证据材料,“旧说”还未能给予一个令人信服的说 法。 一九五九春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 简称红楼梦稿) 的发现,对研究红 楼梦后四十回的成书过程又提供了新的材料。随着对红楼梦稿研究的深入,有关红 楼梦后四十回又有了最新的研究结论:胡崧生将红楼梦稿与程本红楼梦经过仔 细对比后得出了意义深远的结论:红楼梦稿绝不是高鹗的“修改稿 、“手订稿”。在程 甲本问世之前,红楼梦后四十回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在流传,即:红楼梦稿原 2 文的母本;程甲本的母本,红楼梦稿据以对原文作增删的和程乙本据以对程甲本作增 删的同源的母本。n 们兰州商学院的教授夏和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用红楼梦稿与其它所 有的版本进行对照,近年得出结论:红楼梦稿为曹雪芹手稿,后四十回并非高鹗所著。 研究发现,著作的字体和思维方式、写作特点是统一的,都说明了该稿本是曹雪芹亲笔之 作。所有的版本都是曹雪芹在这部稿本上一边写作一边修改的同时,抽空誊抄出来的。修 改的时间很长,抄出去的不同版本也就很多,一共有十一个之多。作者大的改动共有四次, 相应的版本也就可以分为四种:脂本、甲辰本、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是一部完整 的作品,更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夏的结论为我们今后全面研究红楼梦的总体构思,提 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啪1 有关后四十回的第二个重要问题就是后四十回的成败得失问题。胡适的评价是: 平心而论,高鹗补的四十回,虽然比不上前八十回,也确然有不可埋没的好 处他写司琪之死,写鸳鸯之死,写妙玉的遭劫,写凤姐的死,写袭人的嫁,都 是很精彩的小品文字,最可注意的是这些人都写作悲剧的下场还有那最重要的 “木石前盟。一件公案,高鹗居然忍心害理的教黛玉病死,教宝玉出家,作一个 大悲剧的结束,打破中国小说团圆迷信这一点悲剧眼光,不能不令人佩服n 1 1 俞平伯在1 9 5 2 年前出版的红楼梦辨和红楼梦研究中肯定了“四美钓鱼一、“双 玉听琴”,“宝玉作词祭晴雯及见黛玉 等六项较为精彩。同时就宝玉中举及仙去后封为妙 真人,贾府兰桂齐芳等提出了二十条“最大毛病”。结论也和胡适相似:“续书 整体水 平远不能与前八十回相比,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可取之处胁3 。鲁迅对后四十回的评价:“后 四十回虽数量止初本之半而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与所谓食尽鸟飞独存白地者颇 符,惟结末又稍振。 晗乱明显认可了后四十回的不可或缺的价值。比胡适、俞平伯部分肯 定总体否定更进一步的是周汝昌1 9 5 3 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对后四十回采取深恶而痛 绝的彻底否定的态度:后四十回是“狗尾”。其缺点和错误主要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1 、 错误安排了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 的结局。2 、在某些方面歪曲了贾宝玉和林黛玉 的形象。3 、充满了对鬼怪神灵的迷信描写4 、在艺术上比前八十回逊色。嗍1 在上述声音之外,也有学者对后四十回完全认可,甚至认为后四十回远胜前八十回, 也优于脂砚斋透露出的那些情节。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李长之在红楼梦批判( 1 9 3 3 ) 中论述的:“通常总以为后四十回不及前八十回,这完全是为一种心理所束缚,以为原来 的好,真的好,续的便不好。在未确定后四十回是高鹗续的时候,大家都很公平的去欣赏 而且说非常精彩,一经证明是续书,大家都改变态度,我以为这是不对的。我以为高鹗在 文学的修养,或者比曹雪芹还大,而且他了解曹雪芹的心情,也只亏得他把曹雪芹所想要 表现的统统给完成起来。高鹗实在可说大批评家兼大创作家的人。 汹1 然而,持这种全盘 认可的观点的学者毕竟还是很少的,大多数研究者是在不否定后四十回局部瑕疵的基础上 3 承认后四十回的非凡的成就。据韦奈的俞平伯的晚年生活所述,俞平伯晚年对续书看 法又有了非常大的转变,临终前曾用颤抖的手在一张纸上写下这样的话:“胡适、俞平伯 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 “千 秋功罪,难以辞达。 啪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舒芜在说梦录中明确的表示:“自从一百 二十回本问世以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发表以前,一百多年间的普通读者的绝大多数 全都相信后四十回确是曹雪芹的原作,读的最感动乃至抛书痛哭的地方都在第九十七、九 十八回,这就是说,即使后四十回全是高鹗手笔,广大普通读者实际上已经肯定他续得成 功。”并进一步推断:“我甚至相信程伟元,高鹗确实得到八十回以后的曹雪芹原作的残稿, 他们又作了不少连缀补充,由于他们的思想和才力与曹雪芹的差殊,所以今本后四十回才 会这么不统一,好的地方太好,坏的地方又太坏,不可能是出于同一人之手笔。刀田1 王蒙 在红楼梦启示录中,纯粹从文学创作者的角度对后四十回中被胡适、俞平伯、周汝昌 等屡屡诟病的“复世职 、“沐天恩”、“延世泽 、“兰桂齐芳”等结局提出了新的看法,认 为应该“更多地考虑实际的艺术描写与艺术感受而不是拘泥于似明似暗的雪芹原意”,“不 能胶柱鼓瑟地认为写人死净家败光才一定好。 “死了黛玉,走了宝玉,又死了贾母、风姐, 这也就干净了。贾兰辈的再有一百个中举也影响不了真干净的空旷寂寞啊! 瞄1 这些 从新角度产生的精辟见解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红学领域所接受认可,慢慢成为评论红楼梦 后四十回得失的主流观点。 本文拟从文学和文献的角度,重新梳理红楼梦文本及和文本作者曹雪芹相关的材 料,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真正作者作出较为合理的推断,对后四十回在红楼梦中 的实际价值作一个新的审视。 二、高鹗续书说辩 一、同驹铁巾巩于旰 乾隆五十六年( 1 7 9 1 年) 程甲本问世后,第二年虽又有修订重新排印的程乙本,但这 个本子除了原刊以外,一直n - 十世纪三十年代才由上海亚东图书馆标点排印一次,因此, 长时期广泛流传产生较大影响的就是程甲本。至于八十回红楼梦( 抄本大都题作石 头记) ,直到1 9 1 2 年才有有正书局影印的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一种出现,但也是只 被个别研究红楼梦的人重视,对社会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而脂砚斋评点的抄本, 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才发现,未被影印出版之前几十年,一直没有公开,只被个别拥有的 专家在那里品味琢磨。所以总结起来,能够使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不朽巨 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的本子,实际只是程甲本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程甲本所 署的名字,只有曹雪芹一个人,读者也是把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当作一个整体来读,没有 什么后四十回的问题。直到胡适 考证的发表,始有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书的说 法。 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来历,首先来看一下程伟元和高鹗的说法,他们是一百二 4 十回的第一见证人,他们的说法理应是后四十回来历的证据之一。程甲本程伟元的“序 说: 红楼梦小说本名( ( 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 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钞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 胫而走者矣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 及检阅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 爰 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 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榫,然漶漫 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钞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石 头记全书始至是告成矣书成,因并志其缘起,以告海内君子凡我同人或 亦先睹为快者欤? 小泉程伟元识。 这里我们知道程藏有八十回红楼梦,也另外看到过别的八十回本。更重要的一点就是 他已经见过一百二十回的回目,而且他数年积有的二十多卷及鼓担上得的十余卷和一百廿 回目一致或没有太大的出入。于是和一位没有提名的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 ,也就 是只是进行了编辑加工,最后“钞成全部”。 此外,还有一序,是高鹗的: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 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 “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 ”予 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 襄其役。工既峻,并识端末,以告阅者。时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铁岭高鹗叙并书。 高鹗在这里告诉我们:程小泉己经购得全书,他只是参与了程小泉整理红楼梦的工作, 只是“遂襄其役”,并没有提到继续完成未完部分的事。 而且在几个月之后的1 7 9 2 年排印的程乙本中,程高联署的“引言”又对这一情况再一 次做了说明: 书中后四十回系就历年所得,集腋成裘,更无他本可考。惟按其前后关照者, 略微修辑,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为厘定, 且不欲尽掩其本来面目也 这里说得更加明白,程伟元、高鹗只是把收得的后四十回各种不同的残本作了拼凑、加工、 理顺。为了保留其本来面目“不敢随便改动”,和第一次的序言一样。他们做的是编辑加 工而不是续作。这是红楼梦百二十回的出版者的第一手交代。这应该是最有信服力的 红楼梦后四十回出处的证据,本不应该再有什么伪续的说法。然而,一位局外人的一 首诗注却给红楼梦后四十回带来了一段至少二百年未了的公案。这个局外人就是和高 鹗同时代的张船山。张船山( 1 7 6 4 - 1 8 1 4 ) ,名问陶,字仲治,四川遂宁人,清代诗人,工 诗善画,乾隆朝进士,官吏部郎中,最后做到山东莱州知府,他的名气远远高过程高二人。 在其诗集船山诗草卷十六辛癸集中有一首产生高鹗续书说官司的诗: 赠高兰墅( 鹗) 同年 一一传奇红楼梦后四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 无花无酒耐深秋,洒扫云房且唱酬侠气君能空紫塞,艳情人自说红楼。逶迤 把臂如今雨,得失关心此旧游弹指十三年已去,朱衣帘外亦回头。剐 从诗中的“弹指十三年已去 一句,可以推算出张船山写这首诗的时间应在嘉庆六年( 1 8 0 1 年) ,因为张船山在乾隆四十九年( 1 7 8 4 年) 入京,五十年( 1 7 8 5 年) 下第出都,举家归 蜀。五十三年( 1 7 8 8 年) 三月再次由成都入京,九月中顺天乡试第十三名。高鹗也于此次 中举,因此诗题以同年相称。从乾隆五十三年到嘉庆六年,其前后恰好“十三年已去 , 这里还可以从张船山的生平事迹找到证据:张船山于嘉庆三年从成都出发返回北京,三月 抵,到嘉庆六年船山入秋闱分校,与高鹗再度相逢,互诉别后的情形,高鹗应该曾说及参 加整理红楼梦的情况,而船山也应读到程本红楼梦。所以有诗题小注“传奇红 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和“艳情人自说红楼 的说法。但是这里都没有说到“续 作 ,也没有“补 即是“续”的意思。这个解读也和高鹗自己在一首诗中的说法一致: 重订( ( 红楼梦小说既竣题 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里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们 这首诗题目中高鹗已明确道出他做的是“重订 工作,这也是现存高鹗诗中唯一一首提到 或与红楼梦有关的诗。可是随后的学者,却有了后四十回或末十数回为“续书 的说 法: 俞樾是和高鹗、张船山基本同时代的学者,他在小浮梅闲话里考证红楼梦的 一个结论是: ( ( 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 鹗) 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注云: “( (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升然则此书非出一手按乡会试增五言韵诗 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文已有诗则其为高君所补,可证矣n 1 1 6 这里俞樾除了张船山诗的证据外,误以为红楼梦前八十回成书于乾隆朝前。根据后四 十回文本中宝玉准备科考时,不仅准备八股文,也准备了五言诗的情节,于是指出八十回 后是高鹗续的。可是,红楼梦前八十回成书时已是乾隆朝,科场就已有诗,俞樾的这 个理由也不成立。 潘德舆在嘉庆十年( 1 8 11 ) 为红楼梦写了两篇读红楼梦题后,其第二篇里说: 传闻作是书者,不习华腆,老而落魄,无衣食寄食亲友家,每晚挑灯作此书, 以日历纸背写书未卒业而弃之,末十数卷,他人续之耳1 3 2 这是现存材料中最早提到续书的。但是他只是说“末十数卷”,并没有说出后四十回这样 一个相当于前八十回的二分之一的大数目,也没有说续作者为高鹗,亦未提出“末十数卷” 为续书的证据,所据只是“传闻。 他在读红楼梦题后之后又附了红楼梦题词十二绝其中第十首是: 痛哭颦卿绝笔时,续貂词笔恨支离。琅琊公子情中死,忍倚兰窗再画眉( 谓续末 十数卷者写怡红娶蘅芜以后事) d 3 1 从诗末自注来看,他所不满的是怡红娶蘅芜以后的故事情节,这也正符合他所谓的“末 十数卷”。而诗中“痛哭颦卿绝笔时 ,同样也在后四十回中,他却并不斥为“续貂”。这 说明他对“末十数卷 的否定,不过是从他对情节的理解和爱憎出发,没有真正的凭据。 随后又提出后四十回为他人所续者,是裕瑞。他在枣窗闲笔程伟元续红楼梦自九 十回至一百二十回书后说: 此书由来非世间完物也,而伟元臆见,谓- 世f - j 当必有全本者在,无处不留心搜 求,遂有闻故生心思谋利者,伪续四十回,同原八十回抄成一部,用以豁人伟元 遂获赝鼎于鼓担,竟是百二十回全装者,不能鉴别燕石之假,谬称连城之珍,高鹗 又从而刻之。但细审后四十回,断非与前一色笔墨者,其为补著无疑。 裕瑞这番话,无非是从程伟元自己写的序文中摘出一些来而又增加某一些东西而改编的, 并没有举出准确的证据。而且这段话否定了续写者是高鹗,续写的是后三十回还是后四十 回,也自相矛盾。 成书于光绪年间的八旗画录,其作者李放在记述曹雪芹的事迹时说: 曹沾,号雪芹宜从孙所著红楼梦小说,称古今平话第一m 1 在此以下小字加注文说: 嘉庆时,汉军高进士鹗酷嗜此书,续作四十卷附于后,自号“红楼外史” 这里明确提出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作。但李放的注文显然有一个较大的错误,即红楼梦 早在乾隆五十六年( 1 7 9 1 年) 和五十七年( 1 7 9 2 年) 已经排印了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 回已经有了。怎么可能在“嘉庆时”再由“高进士鹗 续作四十卷附于后呢? 显然李放的 话应当是从当时比较流行的张船山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俱兰墅所补”演绎出来,或道 听途说之言。 以上这些人关于续书之说在当时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真正在红学界产生重大影响 的,是新红学的代表胡适所提出的高鹗续书说。其依据有四点: 一,张问陶的诗及注,此为最明白的证据 二、俞樾举的“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早已有诗” 一项这一项不十分可靠,因为乡会试用律诗,起于乾隆二十一二年,也许那时 红楼梦前八十回还没做成呢! 三、程序说先得二十余卷,后又在鼓担上得十余卷。此话便是作伪的铁证, 因为世间没有这样奇巧的事! 四、高鹗自己的序,说的很含糊,字里行间都使人生疑。大概他不愿完全 埋没他补作的苦心,故引言第六条说:“是书开卷略志数语,非云牟首,实因残缺 有年,一旦颠末毕见,大快人心,欣然题名,聊以记成书之幸。 因为高鹗不讳他 补作的事,故张船山赠诗直说他补后四十回的事。d 5 1 在这四项论据中,第二项胡适自己已经说:“不十分可靠 ,等于论据不能成立。第四项不 算什么论据,因为不得以“生疑 断案。第三项胡适认为是“作伪的铁证 ,但这“铁证 是站不住脚的。上文中程伟元明明说是“数年以来,仅积二十余卷”即分几次收集n - 十 余卷。胡适的论证却说成他先得二十余卷,随后又得十余卷,世间没有这样奇巧的事! 然 而,就算是两次即得四十卷,也并非不可能。因为胡适自己就有这样“奇巧的事。他花 了一年多时间找不到的四松堂集“忽然三日之内”得到两部,其中一部还“是天地间 唯一的孤本”,高兴得他要感慨“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了。 啪难 道只能胡适有,而程伟元就不会有这类“奇巧的事 吗? 而对张问陶的这个证据,胡适不 过和李放的结论一样,将“补”等同于“续 。而从文字训诂学方面说“补”与“续”意 义不同,也不能互代。修补破损的器物叫补,连接起来或连接下去叫续。补是绝不应该说 成续的。然而,为了证明程伟元、高鹗序中说的都是假话,仅凭张问陶的这个“补 字还 不够,所以,紧接着胡适就拿出“探佚”的功夫,凭空猜测,像他指责的索隐派“猜呆谜” 一样,牵强附会后四十回的情节,胡适是这样说的: 但这些证据固然重要,总不如内容的研究更可以证明厝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绝不是个 人作的。我的朋友俞平伯先生曾举出三个理毒来证萌后四十回的回躁也是高鹗补作的。他 的三个理由是:( 一) 和第一回白叙的话都不合。( 二) 史湘云的丢开。( 三) 不合作文时 的程序。这三层之中,第三层姑且不论,第一层建很明显的,红楼梦的开端明说“一 技无成,半生潦倒 :明说“蓬牖茅檐,绳床瓦灶”,岂有到了末尾说宝玉出家成仙之理? 第二层也很可注意。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因麒麟伏自首双星 确是可怪,依此句看来,史 湘云后来似乎应该与宝玉做夫妇,不应该此话全无照应。( 考证) 这里胡适举 出了他认可的俞平伯提出的三个理由( 第三个他的态度是“姑且不论 ) :第一个证据是和 第一圈鲁叙的话不合;第二个证据是史湘云的丢开。胡适的第一个推理建立在红楼梦 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的基础上。即:贾宝玉生活的所有细节就只能是曹雪芹生活的所 有细节,自叙中所说的作者的晚年情况就一定应该是这本书主人公的结局。因为“红楼 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 ,而曹雪芹至死都没有出家,所以盆玉的最终结局也应当 是“著书黄叶村 丽不是出家。这样就推出“和第一回自叙的话不合”的结局必然是别人 续写的这就是胡适的“探侠 逻辑。现在的研究结论已经表明,整部红楼梦的故 事,能对上曹雪芹本人的微乎其微,就是对上曹家本事,恐怕也不尽然。所有的考证材料, 至今没有看到有入找到营家出过一个责妃的,嫁给亲王的倒有一两个,那浩大的“省亲 场面曹家恐怕是无缘经历。所以,以曹雪芹未出家而否定贾宝玉最后出家这条路子的说法 根本就站不往脚。 第二个证据就是所谓的“史湘云”的丢开。这要从第三十一回讲起。这回的回目叫“撕 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自首双星”,“因麒麟 讲的是宝玉一家人到清虚观纳凉看戏时, 道士送给宝玉件赤金点翠麒麟,“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囱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 来揣在怀里。 后来更是把它留在身边,没想到又把它弄丢,最后是被史湘云的丫头翠缕 拾起。湘云将麒麟还给他,随后又写到:“原来林黛玉已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 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 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风凰,或玉环金配,或鲛憾鸯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 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随之走来,见机 行事,班察两入之意。 这段文字的要害是“皇蓄双星弹,程甲本后霹十回是史湘云丈夫缛 了痨病,她最后落得个年轻守寡的悲惨命运,与这里的“自首双星接不上。但程甲本的 有关史湘云的命运结髑却与第五回的十二钗判词非常吻合,无论是“展眼出斜晖,湘江水 逝楚云飞,还是“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 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都是指向了后四十回史湘 云的结局,没有什么说不通的。与这段文字相关的脂批有两条。一条是三十一回前脂批: “撕扇子是以不情之物供娇嗔不知情时之人一笑,所谓情不情。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 麒麟,是阕色法也。何颦夕l 为其所感? 放颦j l 谓情情。 另一条是三十一回来脂批:“后十 9 西回若兰在射圃所配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在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因为红楼梦在这里没有明确点破“自首双星 真正所指,脂砚斋已经考虑到会有种种 误解,所以在回前作7 翡确的交待,鑫首双星 是说金玉姻缘,这里写湘云也好,写黛 玉也好,都是“间色法 ,间黛玉对宝玉的痴情。后数十回中卫若兰配此麒麟就一定是写 与湘云结合吗? 脂批里根本就没有明确这层意思。曹雪芹对湘云与麒麟也并不准备用太多 的笔墨,紧接谈完麒麟之后写道:“袭人斟了茶来与史湘云吃”,一面笑道:“大姑娘听见 前儿你大喜了! 史湘云红了脸,吃茶不答。一看来也是为了把麒麟的误会给扯开,可后来 究竟如何大喜却没有下文。面盾四十回中湘云的安排与这里的说法也没有矛盾之处。由上 可见,胡适等得出的高鹗续书说的结论不无主观和武断。然而,却几乎成了近百年红楼 梦后四十回来源的定论。不过,随着学术研究静发展和一些新材料酶发现,高鹗续书说 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否定。首先是舒元炜序本红楼梦的发现和周春阅( 红楼 梦) 笔记豹发现,证实了在程高刊刻之蓠一二年已经有薅遥十匿存在。曾经是新缝学的 主要成员也是高鹗续书说的主张者之一的俞平伯也曾表示对高续说的怀疑: 从辛亥冬到壬子花朝,不过两个多月,而改动文字据说奎部百二十回有两万 一千五百余字之多,即后四十回较少,也有五九六七字这在红楼梦版本史 上是一个谜若无依据,像他们这样多改,快改,非但不容易办到,盈也似少 必要一一这里不妨进一步说,甲,乙两本皆非程高悬空的创作,只是他们对各本 酌整理加工的成绩而已。这样的说法本争他们骑序言季l 文相符合的,无奈以前大 家都不相信它,据了张船山的诗,一定要把这后四十回的著作权塞给高兰墅,而 把程伟无撇开。现在看来都不太合理。从前我们曾发现即在后四十回,程高对于 甲、乙两本的了解也好像很差。在自己的著作里会有这样的情形,也是很古怪的。 今谓有所依据,则甲本从某某来,乙本从莱莱来,两本即不免相互打架,也不甚 奇,至多也不过说校者如程高二人失于检点总结罢了狰霸 这里俞先生在怀疑“嵩续说蚪上,又提出了两点薪的理由,即一是程甲本与程乙本的文字 改动之大,二是程高自己对“甲、乙两本的了解也好像很差 ,不合常情。胡松生考证红 搂梦稿也得出结论:红楼梦稿决不是高鹗的“修改稿”、“手订稿”。夏和对红楼梦 稿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曹雪芹运用的是一种史笔的写作方式,使用真、假、隐、显等方 法,精心构筑了一个整体,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古老、最巧妙,也是最深刻的一种写作方式, 同时也说明,红楼梦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更是一部完美的作品。看来程伟元、高鹗确 是未曾说谎,高鹗只是参与修订了后四十回。红楼梦后四十回应该是另有出处。 1 0 关于后四十回作者的悬测 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何人? 前文提到胡适把他判为高鹗证据是不足的。他对张问 陶诗序的解释显然过于主观,而对于程伟元序文又主观认定“说诳。现在就从已发现的 和曹雪芹大约同时代的文人留下的与红楼梦和曹雪芹有关的材料中,来推测一下后四 十回的作者。 1 、程高t :l j n 前是否真有后四十回传世 首先来看程高在1 9 7 2 年( 乾隆壬子) 为小说第二次印刷所写的前言: 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今得后四十回,合成完璧,缘 友人借抄争睹者甚夥,抄录固难,刊版亦需时日,姑集活字印刷因急欲公诸同好, 故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定无讹,惟识者谅 净 1 3 5 1 o 由“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可知程高此时“聚集 到的已不止一个抄本。在另一 前言中他们还声称有几种前八十回的抄本,通过相互比较把较好的版本编辑进行第二次印 刷。他们挑出每种抄本的第六十七回,并解释说尽管这回在所有的抄本中内容都相近,但 各版本的叙述风格是不同的。通过研究现存的早期抄本( 如庚辰本,有正本) 的第6 7 回 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后四十回的抄本,他们是否也有两种或者更多,前言中没有提及。 舒序本红楼梦中有一篇舒元炜早于程甲本第一次排印之前近三年的序文,作于乾 隆五十四年,说: 惜乎红楼梦之观止于八十回也,全册未窥,怅神龙之无尾,阙疑不少, 隐斑豹之全身漫云用十而得五,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安全培训知识点
- 2025重庆巫溪县事业单位考核招聘98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泸州交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公司招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法务专业团队咨询方案
- 2025湖北省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21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哲学博士路途
- 工厂安全培训文案课件
- 2025西安经开第九小学实习教师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安顺市中医院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枣庄市台儿庄区2025届公费医学毕业生定岗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4版2025秋贵州黔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转作风重实干课件
- 村干部饮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半年工作总结
- 单招备考科学方案
- 医美咨询培训课件
- 海船船员适任 评估规范(2024)轮机专业
- DB50-T 1463.2-2023 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 第2部分:人员防护
- NoSQL数据库应用与实践 课件 第1-6章 认识NoSQL - 增删改查
- 20世纪宋史研究:主要趋势、热点领域与未来展望
- 2025年度餐饮店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伙人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