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国语》副词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国语》副词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国语》副词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国语》副词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国语》副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语副词研究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湛琴 指导教师李茂康教授 摘要 副词是汉语中比较复杂而又研究得很不充分的一个词类,而先秦典籍又是古汉语研 究中很重要的部分,因此,笔者特选取了国语副词为研究对象。在对国语副词 的研究过程中,笔者运用了穷尽式统计和比较归纳的方法,从语义、功能的角度对其进 行了考察,力求揭示出西周末春秋时期副词的概貌。论文分为八部分。 一、引言。阐明国语副词研究的目的、方法,交代所采用的国语版本。 二、国语副词概况。阐述了确定国语副词的标准,对书中副词进行了穷尽 性统计,并结合语义、功能的不同将它们分为八大类,同时分析了这些副词的构成。 三、国语副词阐释。将国语中的时间副词、程度副词、情态副词、范围副 词、否定副词、谦敬副词、连接副词、语气副词八大类依次分别进行了阐释。 四、国语副词语义分析。先对国语的副词语义情况进行了概述,按义项的 多少分为单义、多义两类,再对多义副词进行语义分析。 五、国语同义副词。阐述国语同义副词的概况,并分别加以辨析。 六:国语副词的语法功能。国语中的副词只能置于所修饰的动词性谓语、形 容词性谓语、名词性谓语前作状语,或单独位于旬首做状语,不能作补语。 七、国浯惯用副词词组。国语中有的副词常两两组合使用,组合后词性、词 义不变。因其使用较频繁,特列出进行分析。 八、小结。对国语副词作综述、总结。 关键词:国语副词语义功能惯用词组 s t u d y o i lt h ea d v e r bi ng u oy u m a j o r : c h i n e s el i n g u i s t i c s s p e c i a l i t y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l im a o k a n g a u t h o r :z h a nq i n a b s t r a c t t h ea d v e r bi sar e l a t i v e l yc o m p l e xw o r dc l a s sa n ds t u d i e so nw h i c hi sq u “ei n s u f f i c i e n t a n da n c i e n tb o o k sa n dr e c o r d sb e f o r eq i n gd y n a s t yc o n s t i t u t e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 s t u d i e so ft h e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f o rt h a tr e a s o n ,t h ea u t h o rs e l e c t e da d v e r b si ng u o 翰a sr e s e a r c hs a m p l e s ,d u r i n gt h i ss t u d y , t h ea u t h o ri n v e s t i g a t e dt h ea d v e r bi ng u o 娩f r o m t h es e m a n t i ca n dp r a g m a t i ca s p e c t sb ym e t h o d so fe n d e ds t a t i s t i c s ,c o m p a r i s o na n d c o n c l u s i o nw i t ht h ep u r p o s et od i s c o v e rt h eg e n e r a lp i c t u r eo fc h i n e s ea d v e r b si nt h es p r i n g a n da u t u m np e r i o d t h i s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 e i g h tp a r t s c h a p t e ro n e i sa l li n t r o d u c t i o n ,i nw h i c ht h ep u r p o s e ,m e t h o da n de d i t i o no fg u o 妇i n t h i ss t u d ya r ei n t r o d u c e d , c h a p t e rt w os t a t e st h eg e n e r a lp i c t u r eo fa d v e r b si ng u oy u ,w h i c hi n c l u d e st h ec r i t e r i a o fd e f i n i t i o na n de n d e ds t a f f s t i e so ft h e s ea d v e r b s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 s ea d v e r b sa y e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e i g h tc l a s s e sa n dt h e i rf o r m a t i o n sa r ea n a l y z e d c h a p t e rt h r e ec e n t e r so nt h ee x p l a n a t i o no fa d v e r b si n g u of u ,w h i c he x p l a i n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t i m ea d v e r b s ,a d v e r b s ,m o d a la d v e r b s ,a d v e r b s ,n e g a t i v ea d v e r b s ,m o d e s ta n d h o n o r i f i ca d v e r b s ,c o n j u n c t i v ea d v e r b sa n dm o o da d v e r b s c h a p t e rf o u ri sc o n c e m i n gt h es e m a n t i ca n a l y s i so fa d v e r b si ng u oy u + h e r et h eg e n e r a l s e m a n t i cp i c t u r eo ft h e s ea d v e r b si sf i r s t l ys u m m a r i z e d t h e nt h e ya r e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 m o n o s e m a n t i ca n dm u l t i s e m a n t i cg r o u p s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i rn u m b e r so fs e m a n t i ci t e m s l a s t l y t h em u l t i s e m a n t i ca d v e r b sa r ea n a l y z e di nl e r m so f t h e i rm e a n i n g s t 1 c h a p t e rf i v e i sa b o u tt h es y n o n y ma d v e r b si ng u o w h i c hm a i n l yi n v o l v e s e x p l a n a t i o n so f t h e i rg e n e r a lp i c t u r ea n d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o ft h e s ea d v e r b s , c h a p t e rs i xc e n t e r so nt h ep r a g m a t i cf u n c t i o no fa d v e r b si ng u oy u a d v e r b si ng u o 吼 c a no n l yb ep l a c e db e f o r ev e r b a lp r e d i c t a t e s ,a 由e c t i v ep r e d i c t a t e sa n dn o m i n a lp r e d i c t a t e so r t h es e n t e n c ea sa d v e r b i a lb u tc a nn o tb eu s e da sc o m p l e m e n t s c h a p t e rs e v e ni sf o rc o n s i s t e n t l yu s e da d v e r bg r o u p si ng u o 妇s o m ea d v e r b si ng u o 砌 a r eo f t e nu s e di nt h ew a yt h a tt w ow o r d sa r ec o m b i n e d ,w i t ht h e i rp a r to fs p e e c h e sa n d m e a n i n g sr e m a i n e d t h e s ea d v e r b sa r es e l e c t e dt ob ea n a l y z e ds p e c i a l l yf o rt h e i rr e l a t i v e l y f r e q u e n ta p p l i c a t i o n s c h a p t e re i g h ti sac o n c l u s i o na n ds u m m a r i z a t i o no f a d v e r b si ng u oy u k e yw o r d s :a d v e r b si ng u o y u m e a n i n g f u n c t i o n c o n s i s t e n t l yu s e da d v e r bg r o u i i y9 0 1 7 ;4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题目: 堡国适整副塑盟塞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 学位论文作者: 趱辫签字日期:刎6 年,月i o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避跨 签字曰期:矿。b 年f 月0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李谗像 签字日期:卅b 年r 月p 日 电话: 邮编: 引言 副词是汉语中比较复杂而又研究得很不充分的一个词类。并且,就副词本身特点 来讲,它既具有实词的某些语法特点,又具有虚词的某些个性特征,语法意义突出,词 汇意义较虚,个性强于共性,因此,有必要对副词进行详细的历时研究。而先秦汉语, 是古汉语研究中尤其重要的部分。 国语是先秦典籍的一部代表作品,口语色彩浓厚,词汇丰富,副词种类已较齐 全,能较好地反映春秋时期的副词面貌。 本文借鉴其他学者研究专书词汇的方法,对国语副词做穷尽性考察、分析,展 示国语副词的类别、语义、语法面貌,揭示国语副词的语义、语法特点,为专 书词汇整理做一份基础性的工作,为汉语史的研究,特别是先秦汉语的研究提供一些参 考资料。 本文所用的国语版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8 年版。 第一章国语副词概况 第一节确定国语副词的标准 研究国语中的副词,首先必须明确副词的定义,明确判定副词的标准。汉语里 的副词可以说是一个至今研究得很不充分的词类。首先对副词进行全面研究的是马氏 文通( 以下简称文通) 。文通称“状字”,从其所论述的内容来看,大体相当于 我们今天所说的副词。但文通对“状字”的论述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自文通以 后,不少语法著作都给副词下过定义,如陈承泽( 1 9 2 2 ) 1 1 、黎锦熙( 1 9 2 4 ) 口j 、王力 ( 1 9 8 5 ) 【3 j 、吕叔湘( 1 9 8 0 ) 【4 】、朱德熙( 1 9 8 2 ) 1 5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教研室( 1 9 9 3 ) 旧j 、郭锡良( 1 9 9 1 ) 1 7 j 等、杨伯峻和何乐士( 1 9 9 2 ) 口 等。以上各家的论述,应该说已 抓住了汉语副词的基本特征,包括意义方面的特征和功能方面的特征。但各家对这两方 面的认识有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侧重点有所不同:1 9 4 9 年以前,更侧重意义方面的特 征,1 9 4 9 年以后,更侧重功能方面的特征。当然,一般也都注意到了两者的结合。这 种侧重点的不同,是与语法研究的理论背景有关的。可以说,从意义出发来认识副词, 与传统训诂学和逻辑学的理论影响有很大的关系;从功能出发认识副词,与结构主义语 言理论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认为,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属性作出的分类,认识 个词类,语法功能方面的特征是本质的、最重要的( 杨荣祥2 0 0 5 ) 9 1 。 结合已有的研究,我们给副词作如下定义:在句法结构中,一般只能充当谓词性结 构中的修饰成分而从不充当被修饰成分的词。笔者将这一定义作为确定国语中副词 的标准。 第二节国语副词数量及类别 国语全书副词共有9 7 个,其中单音副词9 6 个,复音副词1 个,便用频半 共3 4 6 0 次。至于分类,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副词的内部需要分类,可是不容易分得 陈承洋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4 3 页。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 9 9 2 年,2 0 页。 ”1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日j 书馆,1 9 8 5 年,1 3 页。 1 4 1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 9 8 0 年,1 2 页。 ”1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 9 8 2 ,1 9 2 页。 1 6 1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商务日j 书馆。1 9 9 3 年2 8 7 页。 i 7 j 郭锅良古代汉语( 上) ( 修订本) ,天津教育出版社,1 9 9 1 年,3 0 6 页。 ”1 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j t 发展,语文出版社,1 9 9 2 年,2 2 3 页。 ”1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 0 0 5 年,1 1 页。 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身就是个大杂烩。”【1 j 吕先生这话有两个意思,一是强调副词再 分类是必要的,二是蜕给副词内部再分类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各个副词都有极强的语法 个性。 自文通以来,学术界给副词分类的意见不尽一致。本文综合了何乐士、敖镜浩 等编著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2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t 3 j e p 戈o 分副词类型的标准,按 照意义及语法功能的不同将国语9 7 个副词分为8 类:时间副词;程度副词;情态 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谦敬副词;连接副词;语气副词。每类再分小类。 1 时间副词( 1 2 小类) 表最终:卒1 1 1 4 、终2 、遂1 5 1 1 。 表过去、已然:曩2 、昔6 3 、既7 6 、己7 、尝2 。 表突发、短时:遽2 、亟1 、骤2 、速l l 。 表初始:始7 、新l 。 表暂且:姑1 2 。 表时长:长4 、永l 、久2 、恒4 。 表将来、未然:将2 3 7 。 表时序:先1 5 、后2 2 。 表频率:常2 、仍1 、亟2 1 、骤2 3 。 表重复:复1 4 、再1 0 、又1 1 。 表持续:犹。2 8 、尚2 、犹尚1 。 表正在进行:方5 。 2 程度副词( 2 小类) 表程度加深:甚9 、大1 3 、弥2 、益l o 、滋5 、愈3 、况2 、重1 、深2 。 表程度减轻:少5 、轻1 。 3 情态副词( 2 小类) 表动作行为进行时的情景状态:恐2 、杂2 、专3 、善4 。 表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行为、手段:亲4 、易3 、博1 、徒5 、固1 2 。 4 范围副词( 4 小类) 表总括:皆1 1 0 、尽6 、毕3 、俱1 3 、悉l 、通l 、均1 、凡9 、遍6 、咸2 、各1 。 表齐同:旅2 、同9 、俱2 1 、并4 、偕2 、共7 、协1 、相1 2 。 表限定:各7 、仅2 、独4 、只1 、鲜5 。 表类同:亦8 6 。 5 否定副词( 4 小类) 表单纯否定:不1 5 1 0 、弗6 5 。 表禁止、劝诫、或不同意:勿2 1 、莫7 、无2 4 。 m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5 1 2 页。 ( 2 】王克仲等古慢语虚词词典,商务日j 书馆,1 9 9 9 年。 b i 何乐士放镜浩等古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 9 8 5 年。 1 4 指此词在文中出现的频率次数。 5 1 同一副词田不仅1 个义项可能分属0 ;同类型,遂1 表明这是第一种类型的“遂”。其余类此。 3 表对谓语的否定:非1 3 1 。 表对已然的否定:未9 3 。 6 谦敬副词( 2 小类) 表尊人:请2 9 、敬1 。 表白谦:敢2 0 。 7 连接副词( 5 小类) 表顺承:乃1 1 7 3 、遂2 7 3 、遽2 1 。 表选择:宁1 。 表递进:又2 7 9 、犹2 2 1 。 表并列:又3 1 3 。 表转折:乃2l 8 语气副词( 3 小类) 表肯定语气:诚l 、实4 0 、必2 5 4 、固2 6 、果3 。 表反诗语气:岂2 9 、庸1 、焉1 9 、煮2 0 。 表猜测语气:殆6 。 第三节国语副词的构成 国浯中的副词,按音节划分可分为单音与复音副词两种;复音副词为副+ 副结 构。详情如下: 一国语副词的音节构成。 国语中副词,单音副词9 6 个,占全文副词的9 8 ;复音副词很少,只有“犹 尚”1 个,占全文的2 ,且“犹尚”全文只出现过1 次。 二国语复音副词的内部构成。 国语中的复音副词内部构成如下: “犹尚”由副词“犹”和“尚”组成,“犹”、“尚”义同,二者连用,其义仍与组 合前的词义相同,有“还是”、“仍然”、“还”之义。“犹尚”是同义复词。 第二章国语副词阐释 本章对国语八个类别的副词分别进行阐释。 第一节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即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与时间有关状态的副词。国语中的时间 副词数量多,共3 1 个,可分为1 2 小类。 1 1 表最终共3 个:卒、终、遂。 【卒】终于,共1 1 例。如: ( 1 ) 王不听,卒铸大钟。( 周语下) ( 2 ) 王卒壅之。及景王多宠人,乱于是乎始生。( 周语下) ( 3 ) 王卒料之,及幽王乃废灭。( 周语上) 【终】终于、终归,共2 例。即: ( 1 ) 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 鲁语上) ( 2 ) 其声,财狼之声,终灭羊舍氏之宗旨,必是子也。( 晋语八) 【遂1 】终于,共1 例。即: ( 1 ) “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 ”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周 语中 1 2 表过去、已然共5 个:曩、昔、既、已、尝。 【曩】先前,共2 例。即: ( 1 ) 夜半、召优施,日:“曩而言戏乎? 抑有所闻之乎? ”( 晋语二) ( 2 ) 曩君之言,周室既卑,诸侯失礼于天子。( 吴语) 【昔】从前、过去,共6 3 例。如: ( 1 ) 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 晋语六) ( 2 ) 昔韩之役,惠公不复舍;郑之役晋国固有大耻三。( 晋语六) ( 3 ) 昔令尹子元之难,或谮王孙启于成王,王弗是。( 晋语六) 【既】已经、已,共7 6 例。如: ( 1 ) 既飨,楚子问于公予日:“子若克复晋国,何以报我? ”( 晋语四) ( 2 ) 晋既克楚于鄢,使却至告庆于周。( “卷二周语中) ( 3 ) 楚既阵,晋师退舍。( 晋语四) 【已】已经,共7 例。如: ( 1 ) 主之既已食,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晋语九* ) ( 2 ) 范蠡日:“君王已委制于执事之人矣。” ( 越语下) ( 3 ) 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 越语下) 【尝】曾经,共2 例。即: ( 1 ) 臣尝陈辞矣,心以守志,辞以行之,所以事君也。( 晋语八) ( 2 ) 日臣尝】、于天,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 ( 吴语) 1 3 表突发、短时共4 个:遽1 、亟1 、骤1 、速。 【遽1 】匆忙、仓促,共2 例。即: ( 1 ) 公遽出见之,日:“岂不汝言吾请去之。”( 晋语四) ( 2 ) 上帝鬼神而不可以告。无姬姓之振也,徒遽来告。 ( 吴语* ) 【亟1 】赶快,共1 例。即: ( 1 ) 盍亟索士整庇州i 黎焉。得华阳。( 晋语五) 【骤1 】快速、急速,共2 例。即: ( 1 ) 夫天之所弃,必骤近其小喜,而远其大忧。 ( 吴语) ( 2 ) 用能援持盈以没,而骤救倾以时。( 昊语) 【速】迅速,共1 1 例。如: ( 1 ) 今夕君梦齐姜,必速祠而归福。( 晋语二) ( 2 ) 骊姬请使中生曲沃以速悬,重耳处蒲城。( 晋语一) ( 3 ) 则天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则难以速得志矣。”( 齐语 1 4 表初始2 个:始、新。 【始】开始,共7 例。如: ( 1 ) 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 “晋语七) ( 2 ) 及景王多宠人,乱于是乎始生。( 周语下) ( 3 ) 九年而王室始骚,十一年而毙。( 郑语) 【新】刚刚、初、初次,共1 例。即: ( 1 ) 新得诸侯,使亦日:“鲁不弃其亲,其亦不可以恶。”( 鲁语上) 1 5 表暂且只有1 个:姑。 【姑】姑且、暂且,共1 2 例。如: ( 1 ) 任大恶三,行将安入? 子其行矣,我姑待死。( 晋语三) ( 2 ) 疾自中起,是难。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 ( 晋语六) ( 3 ) 王姑勿许,其事将易冀已。( 越语下) 1 6 表时长共4 个:长、永、久、恒。 【长】长久,共4 例。如: ( 1 ) 择脊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鲁语下) ( 2 ) 其为后世昭前之令闻也,使长监于世,故能摄固不解以久。( “鲁语上) ( 3 ) 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成。( 晋语六) 【永】永远,共1 例。即: ( 1 ) 其周公、太公及百辟神祗永享而赖之!( 鲁语上) 【久】长久,共1 例。即: ( 1 ) 成而隽财,离违而得所,久约而无衅,一也。( 晋语四) 【恒】永远不变,共4 例。如: ( 1 ) 夫是,故商之子恒为商。( 齐语) ( 2 ) 今兹海其有灾乎? 夫广川之鸟兽,恒知避其灾也。( 鲁语上) ( 3 ) 夫是,故士之子恒为士。( 齐语) 1 7 表将来、未然共1 个:将。 【将】将要,共2 3 7 例。如: ( 1 )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日:“不可。”( 周语上) ( 2 ) 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 周语上) ( 3 ) 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 周语上) 1 8 表时序共有2 个:先、后。 【先】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共1 5 例。如: ( 1 ) 相晋国,必大得诸侯,劝二三君子必先导焉,可以树。” ( 周语中) ( 2 ) 今虽先歃,诸侯将弃之,何欲于先?( 晋语八) ( 3 ) 今将先明而后祖,自玄王以及主癸莫若汤。 ( 鲁语上) 【后】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后,共2 2 例。如: ( 1 ) 土荐曰:“诫莫如豫,豫而后给。”( 晋语一) ( 2 ) 且夫君子计成而后行,二三子计乎?( 鲁语下) ( 3 ) 子盍尽国以赂外内,无爱虚以求入,既入而后图聚。 ( 晋语二) 1 9 表频率共4 个:常、仍、亟2 、骤2 。 【常】经常、常常,共2 例。即: ( 1 ) 若常如此,楚其难哉! ( 楚语上) ( 2 ) 今子图远以让邑,必常立矣。”( 晋语上) 【仍】频繁、多次,只1 例。即: ( 1 ) 晋仍无道,天祚有德,晋之守祀,必公子也。( 晋语四) 【亟1 】屡次,共1 例。即: ( 1 ) 王无以取之,而天禄亟至,是昊命之短也。( 昊语* ) 【骤2 】屡次,共3 例。即: ( 1 ) 富辰日:“昔吾骤谏王,王弗从,以及此难。”( 周语中) ( 2 ) 多而骤立,不其集亡。虽骤立,不过五矣。( 晋语一* ) 1 10 表重复共有3 个:复、再、又1 。 【复】再、犹,共1 4 例。如: ( 1 ) 五年,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晋语七) ( 2 ) 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e l 以来? ( 晋语九) ( 3 ) 天节不远,五年复反,小凶则近,大凶则远。 ( 越语下) 【再】两次,表重复,共1 0 例。如: ( 1 ) 公子夷吾出见使者,再拜稽首,起而不哭。( 晋语二) ( 2 ) 又为臣杀其君,其安庸刑? 布刑而不庸,再逆矣。 ( 周语上) ( 3 ) 吾闻之曰:“一姓不再兴”。今周其兴乎!( 周语下) 【又1 】又一次,共1 l 例。如: ( 1 ) 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伐智而多力。 ( 晋语六) ( 2 ) 王归,又求见,王欲执之,子西日:“请听其辞,夫其有故。” ( 楚语下) ( 3 ) 又大败之于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昊。( 昊语) 1 1l 表持续共有3 个:犹1 、尚、犹尚。 【犹1 】还、仍然,共2 8 例。如: ( 1 ) 犹未知之也,又将出矣。( 晋语四* ) ( 2 ) 内犹有不刑,而况外乎? ( 晋语六) ( 3 ) 偏而在外,犹可救也,疾自中起,是难。( 晋语六) 【尚】还,共2 例。即: ( 1 ) 二先子其皆相子,尚能事晋君以为诸侯主。( 晋语四) ( 2 ) 若由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 周语中) 【犹尚】还是、仍然。共l 例。即: ( 1 ) 皆知其资财之不足以支长久也,彼将同其力,致其死,犹尚殆。 ( 越语下) 1 12 表正在进行只有1 个:方。 【方】正在,共5 例。如: ( 1 ) 幸苟君之子,唯其索之也。方乱以扰,孰适御我?( 晋语二) ( 2 ) 缯与西戎方将德申,申、吕方强,其陕爱太子亦必可知也。 ( 郑语) ( 3 ) 昔庄王方弱,申公子仪父为师,王子燮为傅。( 楚语上) 8 表过去、己然曩2昔6 3既7 6 已7尝2 表突发、短时遽1 2亟11骤1 2速1 1 表初始始7新1 时 表暂且姑1 2 间 表时长长4永1久1恒4 副 表将来、未然将2 3 7 词 表时序先1 5后2 2 表频率常2仍1亟21骤23 表重复复1 4 再1 0义1 1 1 表持续犹1 2 8尚2犹尚1 表正在进行方5 第二节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即表示动作、行为、性状及发展变化的程度的副词。国语中的程度副 词共有1 1 个,可分为2 小类。 2 1 表程度加深共有9 个:甚、大、弥、益、滋、愈、况、重、深。 【甚】很、非常,共9 例。如: ( 1 ) 大钧有钵无钟,甚大无铸,鸣其细也。( 周语下) ( 2 ) 吾闻之,申生甚好信而强,又失言于众矣。( 晋语一) ( 3 ) 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 ( 郑语) 【大】非常、很严重,共1 3 例。如: ( 1 ) 又有甘言焉。言之大甘,其中必苦。 ( 晋语一) ( 2 ) 晋君大失其众,背君赂,杀里克,而忌处者,众固不说。 ( 晋语三) ( 3 ) 楚众欲止,子玉不肯,至于城濮,果战,楚众大败。( 晋语四) 【弥】更加,共2 例。即: ( 1 ) 太子遂行,克霍而反,谗言弥兴。( 晋语一) ( 2 ) a p 谷可,行年五十矣,守学弥悼。 ( “晋语四) 【益】更、更加,共1 0 例。如: ( 1 ) 若胜狄,则善用众矣,求盛益广,乃可厚图也。 ( 晋语一) ( 2 ) 果败狄于稷桑而反。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 晋语一) 9 ( 3 ) 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 “鲁语上) 【滋】益、更加,共5 例。如: ( 1 ) 求盖人,其抑下滋甚,故圣人贵让。( 周语中) ( 2 ) 毒之酋腊者,其杀也滋速。( 郑语) ( 3 ) 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 楚语下) 【愈】越、更加,共3 例。即: ( 1 ) 若越闻愈章,吾民恐叛。妊会而先之。( 昊语) ( 2 ) 骊姬谓公日:“吾闻中生之谋愈深。”( 晋语二) ( 3 ) 吴王既会,越闻愈章,恐齐、宋之为己害也。 ( 吴语) 【况】更加,共2 例。即: ( 1 ) 今子日中立,况固其谋也,彼有成矣,难以得间。”( 晋语二) ( 2 ) 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彼将恶始而美终,以晚盖者也。( 晋语一) 【重】礼节周到地,共1 例。即: ( 1 ) 故轻致诸侯而重遣之,使至者劝而叛者慕。( 晋语二) 【深】严重、深入地共2 例。即: ( 1 ) 彼得其情以厚其欲,从其恶心,必败国且深乱。( 晋语一) ( 2 ) 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君子日:“善深谋也。” ( 晋语一) 2 2 表程度轻共有2 个:少、轻。 【少】稍微,共5 例。如: ( 1 ) 淫而得神,是谓贪祸。今虢少荒,其亡乎? ” ( 周语上) ( 2 ) 鲁之班长而又先,诸侯其谁望之? 若少安,恐无及也。( 鲁语上) ( 3 ) 今周室少卑,晋实继之,其或者未举夏郊邪?( “晋语八) 【轻】态度轻慢,共1 例。即: ( 1 ) 故轻致诸侯而重遣之,使至者劝而叛者慕。( 晋语二) l ;篙 表程度加深甚9大1 3弥2益l o滋4愈3况2重1深2 表程度轻少5轻1 第三节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指语义上表示动作行为进行时的情景状态;或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形式、手段等。国语中的情态动词共9 个,可分为2 小类。 1 1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时的情景状态共有4 个:恐、杂、专、善。 【恐】恐怕,共2 例。即: ( 1 ) 吾须之不能,去之不忍。若越闻愈章,吾民恐叛。 ( 吴语) ( 2 ) 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 ( 越语下) 【杂】掺杂、混合。共2 例。即: ( 1 ) 管子对日:“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易。” ( 齐语) 【专】专门,共3 例。即: ( 1 ) 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 晋语四) ( 2 ) 是子将有焉,岂专在寡人乎!( 晋语四) ( 3 ) 既得道,犹不敢专制,使以象旁求圣人。( 楚语上) 【善】擅长、善于,共4 例。如: ( 1 ) 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 吴语) ( 2 ) 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 吴语) ( 3 ) 臣闻古之善用兵者,赢缩以为常,四时以为纪。 ( 越语下) 1 2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形式、手段共有5 个:亲、易、博、徒、固1 。 【亲】亲自,共4 例。如: ( 1 ) 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 ( 晋语七) ( 2 ) 桓公又亲问焉,日:“谓之蔽明,其罪五。” ( 齐语) ( 3 ) 王后亲织玄铣,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玄纥、蜒。( 鲁语下) 【易】容易,共3 例。即: ( 1 ) 甚精必愚。精为易辱,愚不知避难。虽欲无迁,其得之乎? ( 2 ) 夫人知极,鲜有慢心;虽其慢,乃易残也。 ( 晋语一) ( 3 ) 精洁易辱,重债可疾,不忍人,必自忍也。 ( 晋语一) 【博】广泛,共1 例。即: ( 1 ) 夫吴,良国也,能博取于诸侯。( 吴语) 【徒】白白地,共5 例。如: ( 1 ) 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 ( “晋语六) ( 2 ) 无姬姓之振也,徒遽来告。”( 昊语) ( 3 ) 主其许之先,无以待危,然而不可徒许也。( 吴语) 【固1 】坚决地,共2 例。即: ( 1 ) 宋之盟,楚人固请先歃。( 晋语八) ( 2 ) 王固问焉,乃对曰:“夫吴,良国也,能博取于诸侯。” ( 昊语) 表动作行为进行 时的情景状态恐2 杂2 专3 善4 情态 副词 表动作行为进行 进行的方式、形亲4易3博1徒5【司12 式、手段 第四节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指用来表示施事者或受事者范围大小的副词。国语中的范围副词共有 2 7 个,可分4 小类。 4 1 表总括的范围副词共有1 1 个:皆、尽、毕、俱1 、悉、通、均、凡、遍、 咸、备。 【皆】都、全,共1 1 0 例。如: ( 1 ) 会其季年可也,兹可以亲。皆以为然。( 晋语三) ( 2 ) 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 ”( 晋语四) ( 3 ) 日:“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 晋语四) 【尽】都、全部,共6 例。如: ( 1 ) 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焉。( 晋语二) ( 2 ) 夫宣子尽谏于襄、灵,以谏取恶,不惮死进。( 晋语六) ( 3 ) 吾九上九下,击人尽殪。( 晋语九) 【毕】都、全部,共3 例。即: ( 1 ) 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越语上) ( 2 ) 管人荐鬯,牺人荐礼,王裸鬯,享礼乃行,百吏、庶民毕从。( 周语上) ( 3 ) 使叔孙豹奚帅敝赋,蹄跛毕行,无有处人,以从君吏。( 鲁语下 【俱1 】全、都,共3 例。即: ( 1 ) 自今至于初吉,p e 7 气俱蒸,土膏其动。( 周语上) ( 2 )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 越语上) ( 3 ) 距今九日,土其俱动,王其祗祓,监农不易。( 周语上) 【悉】都、全,共1 例。即: ( 1 ) 使叔孙豹悉帅敝赋,蹄跛毕行,无有处人,以从君吏。( 鲁语下) 【通】全部、整个,共1 例。即: ( 1 ) 里克日:“吾秉君以杀太子,吾不忍。通复故交,吾不敢。”( 晋语二) 【均】皆、全部,共1 例。即: ( 1 ) 民神无怨,故神明降之,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 周语上) 【凡】凡是,表示概括,共9 例。如: ( 1 ) 故几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帽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 ( 周语中) ( 2 ) 凡民利是生,杀君而厚利众,众孰沮之?( 晋语一) ( 3 ) 凡诸侯,难之本也。( 晋语六) 【遍】到处,共6 例。如: ( 1 ) 稷则遍诫百姓,纪农协功,日:“阴阳分布,震雷出滞。”( g 周语上) ( 2 ) 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柘。( 晋语八) ( 3 ) 寡君之疾久矣,上下神无不遍谕,而无除。( 晋语八) 【咸】全、都,共2 例。即: ( 1 ) 王乃使司徒成戒公卿、百吏、庶民,司空除坛于籍,命衣大夫成戒农用。( 周 语上) 【各】完备,齐全。共1 例。即: ( 1 ) 日:“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土不备垦,辟在司寇。( 周语上) 4 2 表齐同的范围副词共9 个:旅、同、俱2 、相、并、偕、共、协、相。 【旅】一起、共同,共2 例。即: ( 1 )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越语上 ) 【同】一起、共同,共9 例。如: ( 1 ) 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 ( 晋语三) ( 2 ) 冀芮曰:“不可。后出同走,不免于罪。( 晋语二) ( 3 ) 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强。( 齐语) 【俱2 】一起,共1 例。即: ( 1 ) 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 越语下) 【并】一起、一并,共4 例。如: ( 1 ) 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 ( ( 用语下) ( 2 ) 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 “晋语二) ( 3 ) 德刑不立,奸宄并至,臣脆弱,不能忍俟也。( 晋语六) 【偕】共同、一块儿,共2 例。即: ( 1 ) 且夫偕出偕入难,聚居异情恶,不若走梁。( 晋语二) 【共】共同,共7 例。如: ( 1 ) 于今八年,七合诸侯,寡人无不得志,请与子共乐之。( 晋语七) ( 2 )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 “越语上) 【协】同,共1 例。即; ( 1 ) 稷则遍诫百姓,纪农协功,日:“阴阳分布,震雷出滞。”( 周语上) 【相】互相,共1 2 例。如: ( 1 ) 臣闻之:班相恤也,故能有亲。( 鲁语上) ( 2 ) 姓利相更,成而不迁,乃能摄固,保其土房。 ( 晋语四) ( 3 ) 与其君臣不相听以为诸侯笑也。( 晋语六) 4 3 表限定的范围副词共有5 个:各、仅、独、只、鲜。 【各】各自,共7 例。 ( 1 ) 威与怀各当其所,则国安矣。( 晋语八) ( 2 ) 令鼓人各复其所,非僚勿从。( 晋语九) ( 3 ) 桓公日:“各保治尔所,无或淫怠而不听治者! ”( 齐语) 【仅】只,共2 例。即: ( 1 ) 而后使太宰启疆请于鲁侯,惧之以蜀之役,而仅得以来。( 楚语上) ( 2 ) 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 用语中) 【独】单独,共4 例。即: ( 1 ) 吾闻君子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与哀殡丧,于是有叹,其余则否。( 楚 语下) ( 2 ) 王亲独行,屏营彷徨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见其涓入畴。( 昊语) ( 3 ) 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成,独恭不优。( 鲁语上) 【只】仅仅,共2 例。即: ( 1 ) 赚赚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史取忧也。赚喙之食,不足狃也,不能 为膏,而只罹咎也。( r 晋语一) 【鲜】少。共出现5 次。如: ( 1 ) 且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 周语下) ( 2 ) 对曰:“早处之,使知其极,鲜有慢心;虽其慢,乃易残也。( 晋语一) ( 3 ) 君子失心,鲜不天昏。( 晋语二) 4 4 类同范围副词共有1 个:亦。 【亦】也,共8 6 例。如: ( 1 )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此。( 周语上) 1 4 ( 2 ) 是事也,诛帝失,不诛峦失,天子其图之! ( 周语上) ( 3 ) 搜于农隙,耨获峦于籍,猕于毕时,是皆习民数者也。 ( 周语上) 表 皆 尽 且 俱。悉通均凡遍成各 总1 1 0 6 331119621 括 表旅同俱2并偕共协相 范 齐29142711 2 围 同 副 表各仅独只鲜 词 限72415 定 表亦 类8 6 同 第五节否定副词 否定副词指语义上表示否定的副词。根据否定副词所否定的内容不同,我们可以将 国语中的7 个否定副词分为4 小类。 5 1 表示单纯否定共有2 个:不、弗。 【不】不,共1 5 1 0 例。如: ( 1 ) 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动时,动则成。( 周语上) ( 2 ) 我先王不密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 周语上) ( 3 )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 周语上) 【弗】不,共6 5 例。如: ( 1 ) 公子唯子,子必有晋。若何怀安? ”公子弗听。( 晋语四) ( 2 ) 君弗早图,卫而在讨。( 晋语四) ( 3 ) 令尹子玉日:“请杀晋公子。弗杀,而反晋国,必惧楚师。”( 晋语四) 5 2 既表单纯否定又表禁止、劝诫共有3 个:莫、勿、无。 【莫】不、不能、不要,共7 例。如: ( 1 ) 若不偷生,则莫思乱矣。( 晋语八) ( 2 ) 诸侯代秦,及泾莫济。( 鲁语下) ( 3 ) 天子有命,周室卑约,贡献莫入,上帝鬼神不可以告。( “吴语) 【勿】不、不要,共2 1 例。如: ( 1 )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王叔邵至,能勿从乎? ( 周语中) ( 2 ) 弗予赂地而予之籴,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若勿予。( 晋语三) ( 3 ) 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晋语四) 【无】不、不要,共2 4 例。如: ( 1 ) 其畜散而无育,桓公与之系马三百。( 齐语) ( 2 ) 且夫祸唯无毙,足者不处,胜败若化。( 晋语三) ( 3 ) 先人有言日:“无助天为虐,助天为虐者不祥。”( 越语下* ) 5 3 否定整个谓语。共有1 个:非。 【非】不,共1 3 1 例。如: ( 1 ) 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周语上) ( 2 ) 辞日:“为吾主图,非为子也。怨若怨焉。”( 晋语九) ( 3 ) 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吴兵甲之强也。( 吴语) 5 4 既表单纯否定,又表对己然的否定。共有1 个:未。 【未】还没有、不曾,共9 3 例。如: ( 1 ) 抑晋国之举也,不失其次,吾惧政之未及子也。”( 周语中) ( 2 ) 以吾观之,兵在其颈,不可久也。虽吾王叔,未能违能。( 周语中) ( 3 ) 子孙为隶,下夷为民,而亦未观夫前哲令德之则。( 周语下) 表单纯否定不1 5 l o弗6 5 否定 既表单纯否定,又表禁止、劝诚勿2 1莫7无2 4 副词 否定整个谓语非1 3 l 既表单纯否定,又表对已然的否定未9 3 第六节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用以表示自谦和对对方尊敬的副词。国语中的谦敬副词共有3 个,按 其在句中的作用,可分为2 小类。 6 1 表尊人共2 个:请、敬。 【请】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