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舒曼三首钢琴组曲和声技法研究.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曼三首钢琴组曲和声技法研究.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曼三首钢琴组曲和声技法研究.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曼三首钢琴组曲和声技法研究.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曼三首钢琴组曲和声技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曼三首钢琴组曲和声技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 r u b e n 舢e x a n d e rs c h u m a n n ,1 8 1 0 1 8 5 6 ) ,德国作 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评论家,他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充满浪漫的传奇色彩。 在钢琴创作中,舒曼以其特有的音乐思维和创作手法,使其作品在严谨逻辑中体 现着生命的激情和深邃的诗意。毫无疑问,舒曼的钢琴音乐作品最能体现他的音 乐创作风格,研究舒曼,必须了解他的钢琴音乐。 本文以舒曼创作的三首钢琴组曲狂欢节、童年情景、交响练习曲作 为研究文本,通过对这三部作品在音乐特性和弦形态、和声进行、调式调性等方 面和声技法的梳理与分类,探讨舒曼多样化的和声语言特点,引起人们对舒曼的 关注。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概述,分为两个部分,是对舒曼生平与钢琴组曲创作的简介,点明这 三首组曲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是对舒曼三首钢琴组曲音乐特性的总结。一、曲式结构的简洁性;二、 旋律的抒情性、即兴性;三、动机材料的贯穿性;四、作品内容的文学性。从这 四个方面全面地探究舒曼钢琴组曲的创作风格特征。 第三、四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论述了舒曼三首钢琴组曲中的特色和 声技法,从和弦结构、和声进行、和声终止式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总结。第四章 通过对作品中的调式调性的对比与交替的研讨,包括关系大小调的交替、同主音 大小调式的交替、综合交替、调性的对置四个部分,找出舒曼特色的和声技法。 结语部分在二、三、四章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三首钢琴组曲狂欢节、 交响练习曲、童年情景和声技法的特点作了归纳总结。力图说明其、“在 共性中突显个性,对比中寻求统一 的创作思想与创作原则。 关键词:舒曼;钢琴组曲;和声;和弦结构;调式调性 分类号:j 6 1 4 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 r u b e n 舢e x a n d e rs c h u m a n n ,1 8 1 0 1 8 5 6 ) ,德国作 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评论家,他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充满浪漫的传奇色彩。 在钢琴创作中,舒曼以其特有的音乐思维和创作手法,使其作品在严谨逻辑中体 现着生命的激情和深邃的诗意。毫无疑问,舒曼的钢琴音乐作品最能体现他的音 乐创作风格,研究舒曼,必须了解他的钢琴音乐。 本文以舒曼创作的三首钢琴组曲狂欢节、童年情景、交响练习曲作 为研究文本,通过对这三部作品在音乐特性和弦形态、和声进行、调式调性等方 面和声技法的梳理与分类,探讨舒曼多样化的和声语言特点,引起人们对舒曼的 关注。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概述,分为两个部分,是对舒曼生平与钢琴组曲创作的简介,点明这 三首组曲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是对舒曼三首钢琴组曲音乐特性的总结。一、曲式结构的简洁性;二、 旋律的抒情性、即兴性;三、动机材料的贯穿性;四、作品内容的文学性。从这 四个方面全面地探究舒曼钢琴组曲的创作风格特征。 第三、四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论述了舒曼三首钢琴组曲中的特色和 声技法,从和弦结构、和声进行、和声终止式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总结。第四章 通过对作品中的调式调性的对比与交替的研讨,包括关系大小调的交替、同主音 大小调式的交替、综合交替、调性的对置四个部分,找出舒曼特色的和声技法。 结语部分在二、三、四章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三首钢琴组曲狂欢节、 交响练习曲、童年情景和声技法的特点作了归纳总结。力图说明其、“在 共性中突显个性,对比中寻求统一 的创作思想与创作原则。 关键词:舒曼;钢琴组曲;和声;和弦结构;调式调性 分类号:j 6 1 4 1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二矛i i 翅 ,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翮i i 按 ,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芳纠王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堂撞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孑l j 幻嘤。 签字日期:2 0 0 8 年4 月2 0 日 翩肄弥现己 签字日期:2 0 0 8 年4 月2 0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选题意义 引言 作为1 9 世纪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舒曼非凡的才华突出表现在钢琴音乐创作 领域。唐纳德杰格劳特和克劳德帕利斯卡在西方音乐史中曾这样概括 舒曼的钢琴音乐:“他的音乐比其他任何一个作曲家更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 的深度、矛盾和紧张;他的音乐时而热情似火、时而朦胧如梦,时而激烈、时而 幻想,时而古怪、时而渊博。”【1 1 】 在钢琴创作中,舒曼以其特有的音乐思维和创作手法,使其作品在严谨逻辑 中体现着生命的激情和深邃的诗意。毫无疑问,舒曼的钢琴音乐作品最能体现他 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舒曼,必须了解他的钢琴音乐。而在他创作钢琴音乐作品 的主要时期,钢琴组曲成为他创作的主攻方向,充分显示了它独特的创作个性, 性格化钢琴组曲的创作成为舒曼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之一。钱仁康先生说:“舒曼 的钢琴组曲和舒伯特的声乐套曲以及李斯特的交响诗并列为1 9 世纪浪漫主义音 乐体裁上的三大创新。 【1 】足见舒曼钢琴组曲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和声是舒曼作品呈现其特殊风格的重要表达手法之一。正如他自己所形容的: “音乐像国际象棋一样,在它里边王后( 旋律) 起最大作用,但决定最后胜负却永 远是国王( 和声) 。”【2 l 作为1 9 世纪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舒曼开创了一种“简 约不简单 的和声创作技法。其在和声的运用方面是非常大胆而细腻的。他的作 品植根于传统的创作技法,并努力挖掘最为质朴的和声语言,在富于功能逻辑的 框架上,构建新的逻辑关系。“在共性中突显个性,对比中寻求统一 这是舒曼 独特的创作精神与审美追求。正如舒曼自己所说:“我们必须更深地挖掘和声的 奥秘,学会表现更微妙的感情色彩。 【3 j 国内外研究现状 舒曼是一位倍受后人关注的浪漫派时期作曲家,很多的著作以及专题性论文 都在史论、演奏技巧、美学及创作技术方面有所研究。如黄琳华:舒曼,东方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社,1 9 9 6 年1 2 月;蒂姆道蕾:舒曼,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9 9 年1 月是 传记性质的著作;奇塞尔( c h i s s e l l ,j ) :舒曼钢琴音乐,苦僧译,花山文艺 出版社1 9 9 8 年;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张洪岛、张洪模、张宁译,1 9 6 2 年8 月是从史学方面对作曲家特定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其作品的历史意义加以归 类总结;陈玉芸:舒曼钢琴代表作之研究,全音乐谱出版社,民国八十六年十 月发行则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舒曼各种题材的音乐创作。 目前,就笔者所掌握国内外研究舒曼钢琴音乐的成果看,大致呈现几个特点: 宏观音乐风格研究多于微观创作技术手法研究;单个作品的剖析多于体裁分类作 品的研究;纯音乐本体的研究多于采用音乐学方法的综合研究;国外研究的成果 多于国内研究的成果。在这种状况下,直接研究舒曼钢琴组曲中的和声写作有价 值的成果就更为薄弱。 舒曼是一位致力于钢琴创作的作曲家,他的钢琴组曲占有突出的地位,狂 欢节、童年情景、交响练习曲,是舒曼创作思想进步性、逻辑性、完整性 得以鲜明体现的三部作品。这些格调颇高的作品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在1 9 世纪 的钢琴作品中独树一帜。但对于舒曼创作技法中的和声研究较少涉猎,并尚无人 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总结,研究它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社,1 9 9 6 年1 2 月;蒂姆道蕾:舒曼,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9 9 年1 月是 传记性质的著作;奇塞尔( c h i s s e l l ,j ) :舒曼钢琴音乐,苦僧译,花山文艺 出版社1 9 9 8 年;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张洪岛、张洪模、张宁译,1 9 6 2 年8 月是从史学方面对作曲家特定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其作品的历史意义加以归 类总结;陈玉芸:舒曼钢琴代表作之研究,全音乐谱出版社,民国八十六年十 月发行则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舒曼各种题材的音乐创作。 目前,就笔者所掌握国内外研究舒曼钢琴音乐的成果看,大致呈现几个特点: 宏观音乐风格研究多于微观创作技术手法研究;单个作品的剖析多于体裁分类作 品的研究;纯音乐本体的研究多于采用音乐学方法的综合研究;国外研究的成果 多于国内研究的成果。在这种状况下,直接研究舒曼钢琴组曲中的和声写作有价 值的成果就更为薄弱。 舒曼是一位致力于钢琴创作的作曲家,他的钢琴组曲占有突出的地位,狂 欢节、童年情景、交响练习曲,是舒曼创作思想进步性、逻辑性、完整性 得以鲜明体现的三部作品。这些格调颇高的作品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在1 9 世纪 的钢琴作品中独树一帜。但对于舒曼创作技法中的和声研究较少涉猎,并尚无人 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总结,研究它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舒曼生平 第一章舒曼生平与钢琴组曲创作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 r u b e r t 砧e x a n d e rs c h u m a n n ,1 8 1 0 1 8 5 6 ) ,德 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评论家,他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充满浪漫的传奇色 彩。 1 8 l o 年6 月8 日,舒曼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的茨维考小镇。父亲奥古斯特 舒曼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出版商,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由于极其爱好文学和艺术, 他一直鼓励舒曼在音乐上的学习。舒曼6 岁起开始接触音乐,7 岁向j g 孔奇 学习钢琴,1 0 岁时在茨维考学校就读并组织、指挥管弦乐队,1 2 岁尝试作曲。 由于父亲的缘故,舒曼自幼接触大量的文学著作及诗歌,阅读歌德、席勒、拜伦 以及古希腊悲剧,成年后特别热衷于德国浪漫派作家让保罗、霍夫曼的作品, 文学知识的积累使他一生都受益匪浅。1 8 2 6 年原本精神衰弱的父亲由于精神压 力过重,精神崩溃,英年早逝。这对当时十六岁的舒曼造成极大的打击,于是性 格开始由乐观转入不稳定的矛盾之中。 1 8 2 8 年,舒曼中学毕业,由于母亲的坚持,被迫选读了法学,先后在菜比锡 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就读,此间他很少学习法律,音乐仍是他眷恋的中心。1 8 3 0 年,在钢琴老师维克的帮助下,舒曼毅然放弃海德堡大学的法律学业,重返莱比 锡,开始从事自己心爱的艺术事业。 舒曼为弥补自己起步较晚的不足,尽快地完善演奏技术,他过急、过量和不 适宜的练习终使右手的两条肌腱遭受到永久性地损害,从而不得不离开了演奏生 涯。自此,舒曼把全身的精力投入到创作事业和音乐评论工作之中。 1 9 世纪3 0 年代是他钢琴作品创作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最优秀的钢 琴作品接二连三地问世。1 8 3 4 年他还创办主编了_ 份定期刊物新音乐杂 志。这份杂志可谓当时音乐界的指针盘及福音,将当时被歪曲了的古典主义精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继承和发展德国浪漫主义音乐传统的同时,又与德国古典音乐传统有紧密的联 系。他力求扩大音乐的表现形式与手段,力求在音乐中更细致、更具体地反映现 实,反映心理状态、性格以及外界的情景,力求音乐与文学、与诗篇紧密接近: 他还大胆地提出和解决新的创作课题,从而革新了音乐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栩栩如生的、激情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浪漫派的钢琴曲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钢琴奏鸣曲,另一类就是奏鸣曲以外 的所谓有个性的小品。舒曼是一位在钢琴性格小品上充分发挥了独创性的作曲 家。舒曼改变了以巴赫为首的巴洛克时期古钢琴组曲的构成原则,即在结构方面, 古组曲中每一舞曲的典型曲式是古二部曲式,偶尔也可以遇到三部曲式和回旋曲 式,但其吸收了标题小曲的风格特点,并向1 9 世纪声乐套曲学习自由结合运用组 曲原则和变奏曲原则,将一系列特性小曲统一在一个整体的艺术构思下,形成一 种标题性的钢琴音乐体裁。【1 】这种体裁的出现,不仅是舒曼有别于其他作曲家创 作的特殊标志,同时也将1 9 世纪钢琴小品音乐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奠定 了舒曼在钢琴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1 8 3 0 1 8 4 0 这十年间,舒曼共有1 8 首钢琴组曲,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组曲主要 有9 首( 按照作品序列号) :。 ( 1 ) 蝴蝶( p a p i l l o n s ,1 2p i e c e s ) 作品2 号,创作于1 8 3 0 一1 8 3 1 年,是舒曼最 早的钢琴组曲。描写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假面舞会。此时的舒曼虽然才刚刚开始系 统学习作曲,但他仍以自己独特的音乐语法完成了该曲。从这首作品的产生、形 式、结构上可以看出舒曼最初的创作倾向、创作理念及其创作的主要特征。 ( 2 ) 狂欢节( c a m a v a l ,2 1p i e c e s ) 作品9 号,创作于1 8 3 4 1 8 3 5 年,它采 用极巧妙而独特的方式反映生活。整个作品以热闹的狂欢节晚会为背景,舒曼再 次将特别具有音乐性的“假面舞会”搬到作品中,并把它总结为“较高级的蝴 蝶”。曲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其核心是大卫同盟的成员。在最后一首 中又引用了德国古老的民歌祖父舞,并标明“十七世纪的主题,这显然是 把它作为陈旧、庸俗势力的象征来处理的。在众多的钢琴组曲中,狂欢节“是 他最优秀的标题性作品之一”1 5 1 ,也是他“标题性小品组曲的第一部成功之作” 【6 1 ,在音乐性和结构方面都是最出色的。 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 大卫同盟盟友舞曲( d a v i d s bi n d l e r t a i l z e ,1 8p i e c e s ) 作品6 号,创作于 1 8 3 7 年,是舒曼悲喜交集之年,经历了几乎与克拉拉完全隔离和悄悄与克拉拉私 定终身两件事。所有1 8 首小曲都标以字母f 或e 表现臆想中的两个人物。这组大卫 同盟舞曲集可说是在极其自然的心态下所流露出来的作品,是一部倾注心血的作 品,而其音乐性的心灵告白也比狂欢节隐藏得更遥远、深邃。在这部作品中, 舒曼所标榜的大卫同盟的美学观点与当时流行的庸俗音乐相对立,其创作意图是 十分鲜明的。 ( 4 ) 幻想曲集( p h 觚t a s i e s t u c k e ,8p i e c e s ) 作品1 2 号,创作于1 8 3 7 年,是呈 献给当时来访莱比锡的苏格兰年轻女钢琴家雷杜拉夫的。全套8 首小曲都有各自 的标题,但这些标题都是在曲子写成后附上的。它们在内容上互相没有什么连贯 性,只是带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与幻想性是这8 首小曲的共同特点。在这 部作品中舒曼试图揭示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及人的感情体验,所以其艺术形象完全 具有生活上的现实主义基础。 ( 5 ) 交响练习曲( e t u d e s s y m p h o n i s c h e ,1 2p i e c e s ) 作品1 3 号,创作于1 8 3 4 年,交响练习曲是舒曼受冯费立肯一组长笛变奏曲的启发而创作的。舒曼 以男爵的主题写下他自己的变奏曲,这是经过多次思考并不断改变之后的一组变 奏。他开始还考虑过十一个大卫同盟成员练习曲和管弦乐特色的练习曲。 1 8 3 7 年出版问世,题名为交响练习曲,1 8 5 2 年舒曼又发表了第二版,其中 他删去了第三和第九分段,还修正了终乐章并更换标题为变奏曲形式练习曲。 现在的题名交响练习曲是在他死后的1 8 6 2 年使用的,并恢复了第三和第九 段,保持1 8 5 2 年紧缩的终乐。 ( 6 ) 童年情景( n d e r s z e n e n ,1 3p i e c e s ) 作品1 5 号,创作于1 8 3 8 年,这并 不是为儿童写的作品,而是成人在回忆儿时的往事。全曲由十三首组成,每一首 都有标题。“被舒曼看作是他所创作的标题钢琴组曲中最为紧凑的一部作品。” 其充满了语言无法表达的情绪,直接唤醒人们的心灵与回忆,它是“用不着说明 的音乐 。【7 l ( 7 ) 克莱斯勒里安娜( k r e i s l e r i 锄a ,8p j e c e s ) 作品1 6 号,创作于1 8 3 8 年, 也是在乐思如泉涌时所写成的作品,由八首小品幻想曲构成,各曲均有不同性格,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速度变化很像巴赫的手法,是献给肖邦的曲子。它取材于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 曼未完成的长篇小说雄猫穆尔的人生观。小说有两个相互对立的人物,而该 曲中对比鲜明的音乐形象和宽广的情绪变换幅度正是体现了人物的对比性格,就 像弗洛列斯坦和约塞比乌斯一样。它虽然并不侧重于情节的描写,各分曲也没有 小标题,但是在重点刻画人物性格的同时,似乎也在描述着引起人们种种感触的 情景。 ( 8 ) 叙事曲集( n o v e l l e t t e n ,8p i e c e s ) 作品2 1 号,创作于1 8 3 8 年,是当年 曲集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乐曲,是献给钢琴家享塞尔的。此曲分为8 首,舒曼并未 个别给予标题,而仅以曲集名称作为全体的表达。在给克拉拉的信中,舒曼写道: “我为你写了数量可观的曲子,滑稽事,艾格蒙故事,与父亲一起的家庭场面, 婚礼总的称为叙事曲集 【7 1 。其中最长的第8 首中清楚展现了对克拉 拉的深情。 ( 9 ) 浪漫曲( r o m a n z e ,3p i e c e s ) 作品2 8 号,创作于1 8 3 9 年;包括了三首曲 子,在克拉拉看来这套乐曲的精华是亲切、优美的升f 大调第2 曲,情意绵绵,是 感人的爱情二重奏该曲用三段式写成,简洁而精练,没有一个多余音符。 舒曼的钢琴作品按其形式结构可以大概分为两类: ( 1 ) 接近组曲和变奏曲性质的钢琴套曲,如狂欢节、童年情景、交 响练习曲、克莱斯勒偶记等; ( 2 ) 继承了古典奏鸣曲原则的大型曲,如三首奏鸣曲,o p 1 l ,o p 1 4 ,o p 2 2 丝 可o 1 8 4 0 年他与克拉拉成婚后才扩大了创作范畴,开始涉及歌曲,交响曲,室内 乐重奏曲、清唱剧、歌剧等体裁。 在歌曲创作方面,舒曼发展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优秀传统,充分发挥了钢 琴的伴奏作用,使钢琴织体与艺术歌曲紧密结合,有时甚至钢琴部分具有更重要 的意义。同时,他更注重情感与心理状态的表现,使歌曲的表现手法更加细致、 灵活。另外,在选词方面,舒曼的要求很严格,他所选的都是他认为最有价值的, 最富于诗意的作品,如海涅、歌德、拜伦、席勒、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他希望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音乐的手段,使诗歌焕发出更加动人的诗意情趣来。舒曼写了声乐套曲、合 唱曲、歌剧、歌曲等声乐作品五十多部,其中包括2 5 0 首艺术歌曲,而在1 8 4 0 年 一舒曼的“歌曲年”一里就完成了1 3 8 首,其中有著名的歌曲集桃金娘( o p 2 5 ) ,诗人之恋( o p 4 8 ) ,妇人之恋( o p 4 2 ) 等。舒曼的艺术歌曲大多是 写爱情的,他以纤巧的笔触表述了对克拉拉的爱情,其心理描写之精致实在是无 与伦比。 但不论哪一类都表现了舒曼大胆的创新意识。他用独特的音乐语言、素雅的 和声和复杂的节奏将我们带入诗和歌的意境之中。特别是三十年代的最优秀钢琴 作品大都与克拉拉有关,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舒曼的“日记 或“自传”,主要写的是他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这些钢琴作品性格鲜明,形式灵 活,将古典的结构和浪漫的情趣融为了一体。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舒曼三首钢琴组曲的音乐特征 一、曲式结构的简洁性 钢琴组曲从它萌芽、形成、发展历经变革。舒曼改变了以巴赫为首的巴洛克 时期古钢琴组曲的构成原则,即在结构方面,古组曲中每一舞曲的典型曲式是古 二部曲式,偶尔也可以遇到三部曲式和回旋曲式,但其吸收了标题小曲的风格特 点,并向1 9 世纪声乐套曲学习自由结合运用组曲原则和变奏曲原则,将一系列特 性小曲统一在一个整体的艺术构思下,形成的一种标题性的钢琴音乐体裁。【1 l 这种体裁的出现,不仅是舒曼有别于其他作曲家创作的特殊标志,同时也将1 9 世纪钢琴小品音乐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奠定了舒曼在钢琴音乐发展史上 的重要地位。 狂欢节曲式结构图: 曲式结构 曲目 单乐段2 、8 、1 2 、1 6 、1 8 、2 0 首 三乐段3 、4 、“、1 3 、1 9 首 带再现的二部曲式5 、6 、7 首 三部曲式9 、1 0 、1 4 、1 5 首 多乐段l 、1 7 首 带回旋性的变奏曲式2 1 首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童年情景曲式结构图: 曲式结构曲目 单乐段5 、1 3 首 三乐段1 、7 、8 、9 、1 0 、1 2 首 带再现的二部曲式2 、3 、4 、6 、首 三部曲式 1 1 首 :交响练习曲曲式结构图 曲式结构曲目 主题、练习曲1 、2 、3 、4 、5 、6 、7 、 单二段 8 、9 、1 0 三乐段 1 1 回旋奏鸣曲式 1 2 从整体来说,这些作品的曲式布局是简洁的:单乐段或多乐段结构:带再现的 二段曲式;蛾三段或三部曲式。随着对音乐色彩、壮丽效果的强调,浪漫主义 音乐对古典曲式模式作了一些润饰,以此来适应这些变化。在单个的性格小品曲 式上,舒曼的创造性不能算很大。他常用的形式是圆舞曲式,这和他深受民间音 乐,尤其是舞曲音乐影响有关。 例如狂欢节中第l 首前奏是由六个情绪各异的乐段变奏而成,这种 1 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曲式是典型的多段式舞曲结构,情绪转换直接而热烈,犹如狂欢节中一个接一个 的开场舞蹈,千姿百态,翩跃而来,令人应接不暇。这样的曲式结构从一个方面 体现出,舒曼喜爱在其钢琴音乐创作中结合舞蹈音乐的风格特点。从本部作品总 体看来,各小曲中运用最多的曲式还是结构单位较小的多乐句和三乐句的单乐 段,如第2 ,8 ( 唯一的一个四乐旬单乐段) 、1 2 ,1 6 ,1 8 ,2 0 这6 首都采用的这 种曲式:其次是结构单位也不大的三乐段曲式,如第3 ,4 ,1 l ,1 3 ,1 9 这5 首; 再次为结构单位稍大一些的三部曲式,如第9 ,1 0 ,1 4 ,1 5 这4 首;其余的第1 和1 7 首采用的是结构单位偏小的多乐段结构,第5 ,6 ,7 采用的是小型的带再 现的二部曲式,反映出整部作品以短小精悍、简洁多变的小曲式为主要曲式结构。 作品中只有第2 1 首的曲式稍大、稍复杂一些,是带回旋性的变奏曲式,它既带 有回旋曲式的特征,又具有变奏曲式的性格,是两种曲式的一种混合自由运用, 这使小曲在曲式结构上与整部作品的结构布局相互映衬,使局部与整体的结构关 系更为协调统一。这样精妙的布局和安排正显现出舒曼在结构上的精心与巧思, 也体现了他新颖独特的创作风格。 二、动机材料的贯穿性 舒曼的钢琴组曲在形式上达到了内在统一性,动机材料的贯穿性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例如狂欢节、童年情景、交响练习曲,三部作品中所有分曲都 服从于各自的主题,且变奏原则成为音乐结构的主要基础。通过这种方法,在逐 一出现的分曲里,舒曼不断深入揭示基本主题思想,刻画同一形象的不同侧面或 迥然不同的形象,表现某种思想感情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而也体现了舒曼在钢琴 组曲多样对比中寻求其内在统一性的特点。 标题钢琴组曲狂欢节、童年情景、交响练习曲,是舒曼创作思想进 步性、逻辑性、完整性得以鲜明体现的三部作品。每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统一 性和完整性,直接有赖于舒曼精心设计的一个四音列动机材料。 如狂欢节中舒曼设计了“a s c h 这个四音列动机材料。在德国的音名体 系中,这四个音分别代表着“l a 、降m i 、d o 、s i ”,也可以解释为“降l a 、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此表中可以看出,作为整体结构得到统一的重要因素,四音列动机材料在 全曲中间隔出现了三次,从这个意义上讲狂欢节在整体结构上体现出了一定 的“回旋性 结构特征。 通过对童年情景的分析,舒曼以主题旋律四音动机b g # f e 作为核心动机 贯穿,它们的动机材料均与第l 首分曲中的三个基本动机( a 、b 、c ) 见下图。有着 紧密的或相关的联系,虽然其中不乏变化。这三个基本动机在各分曲中运用的具 体情况是:a 共1 2 次,b 共5 次,c 共5 次。由此可以看出,a 这个基本动机更 为重要些,它几乎是贯穿在其后和每一首分曲中( 仅除第9 首外) 。这三个基本动 机犹如一个核心,其他分曲都围绕着它进行创作,使得整部组曲音乐语言简练而 且结构紧凑,音调上的联系形成了整体统一的印象。 a b c 在交响练习曲中舒曼从第一变奏起就只保留了主题的基本材料,将主题 旋律四音动机# c # g e # c 作为核心动机贯穿在以后的变奏中。特别是这四个音成为 了主题的代表和象征,并使这个主题动机每次出现时都具有再现主题的意义。 这些四音列动机材料在全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成为各个分曲主题生成 的基础,从而起到了连接、统一全曲的作用。另外,由于这些特定音调在各个分曲 中的多次变化出现,从而使得这些四音列动机材料具有了变奏曲“主题 的性质。 1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式制约。,【9 】舒曼的旋律也有着很明显的即兴性这正反映了浪漫主义时期作 曲家们在钢琴特性小品中表现转瞬即逝的乐思特征。他的旋律音调变化多端毫不 讲究。有时“没头”,有时“没尾 ,常常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停止。有的 甚至不能称其为旋律。 如狂欢节之6 弗洛列斯坦是典型的“没尾”,结束句由弱渐强在推 向高潮时却突然停止,没有和声进行,且旋律走向或是音乐情绪上没有给以任何 的暗示。 四、作品内容的文学性 浪漫主义时代是文学、诗歌、美术、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相互接触交流、 融会贯通的时代,作曲家们对于除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都冲充斥着浓厚的兴 趣。他们创作的许多音乐作品都深受文学诗歌的巨大影响,舒曼也不例外。 1 8 1 0 年6 月8 日,舒曼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的茨维考小镇。父亲奥古斯特舒 曼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出版商,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由于极其爱好文学和艺术, 他一直鼓励舒曼在音乐上的学习。舒曼6 岁起开始接触音乐,7 岁向j g 孔奇学 习钢琴,1 0 岁时在茨维考学校就读并组织、指挥管弦乐队,1 2 岁尝试作曲。由于 父亲的缘故,舒曼自幼接触大量的文学著作及诗歌,阅读歌德、席勒、拜伦以及 古希腊悲剧,成年后特别热衷于德国浪漫派作家让保罗、霍夫曼的作品,文学 知识的积累使他一生都受益匪浅。作为新音乐杂志的创办者、音乐评论撰稿 人,舒曼在其作品竭力将文学、诗歌收拢并用,通过描绘他所处的那一时期在文 学作品中出现的角色和事件来扩展音乐表达的可能性,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扩展音 乐的表现范围与手法。他将浪漫主义音乐家敏捷的反应能力和诗意想象力完美地 融合在一起,就这样舒曼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 在舒曼的思想意识中文学和诗永远是培养他的音乐幻想及创作的一个源泉。 1 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舒曼概括性地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自己的作品的形象和主题。他深受德国作家 让保尔的影响,在让保尔的小说中常有两个互相矛盾的性格。这也为舒曼应 用音乐刻画人物性格及特定场景作了铺垫,为日后的狂欢节、童年情景、 大卫同盟舞曲等作品打下了基石。 纵观文艺复兴以来整个欧洲音乐文化的发展进程,我们不难看出在舒曼的作 品中,这种以音乐的思维杂揉着文学思维的创作意识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许多音 乐史学家早就论证过,事实上浪漫主义音乐首先就是从对文学对诗歌的兴趣发端 的,而且直到瓦格纳,这种音乐中的文学倾向都没有衰减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一时期音乐家们由于主观意识十分强烈,为了表 达各自心中的感受他们并不在乎采用怎样的表现形式,而是更关心欣赏者们是否 能领悟他们所抒。“他们为了要使欣赏者们能够领会曲中含义,对欣赏者的审美 意象给予了一定的规范。这就迫使他们必须超越纯音乐的表现范畴在作品中加入 一些非音乐因素把自己的观念内容诉诸视觉和语言以期达到更加准确、详尽的效 果。”i 1 0 1 在舒曼的音乐思维中掺杂着相当程度的文学思维。那种形散神不散的 结构布局、故事性的展开方式以及富有寓言意味的音型描述手法都表明了这一点 “他力求将文学中的形象性、语义性与观念性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做法 也是与舒曼同时代的众多浪漫派音乐家们共同的创作倾向,是这个时代美学观念 形成后的必然结果。【1 0 】 1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狂欢节、童年情景、交响练习曲,是舒曼创作思想进步性、逻辑性、 完整性得以鲜明体现的三部作品。这些格调颇高的作品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在 1 9 世纪的钢琴作品中独树一帜。舒曼为了表达复杂多变、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 古典时期严谨、朴素的功能和声语言渐渐难以胜任。但他并没有像同时期的其他 作曲家一样,过分追求新的“色彩性和声”,而是在基本承袭了古典时期的大小 调功能和声体系,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原则基础上,加入变化音和附加音的使用, 大量增加了古典乐派时期所认为的不协和和弦,即复合功能和弦,如九和弦、十 一和弦、十三和弦等,像增六度这样以前作为例外和偶然使用的和弦,现在有了 突出地位,减七和弦也被赋予一个特别的作用,一方面是由于它纯感觉上的特点, 另一方面将它作为调与调之间转换的中介和弦。舒曼用在和声中的离调进行,也 是调性内部扩张的一种重要发展手法,副属和弦与副下属和弦自身所带有变化 音,已越出自然音体系范围。而乐曲中出现的等音转调,利用变音加速转调,都 使得乐曲在色彩上灿烂无比。乐曲结束时采用意外进行,和声的意外进行可以被 认为舒曼为打破和弦序进常规模式的最为直截了当的手段。另外不断地发展和扩 充的和声进行,变化了的和声终止式,都为音乐增添了新的色彩,使和声纵向结 构更趋复杂。 一、和弦结构 在舒曼钢琴组曲中大量借用了古典时期常规的和声素材,然而却又不失于浪 漫主义的色调,这充分体现出作曲家对古典主义风格的继承。 舒曼这三首组曲中主要运用的古典主义和弦的素材有:正三和弦、副三和弦、 属七和弦的派生和弦、导七和弦、变和弦等。由于作曲家对三和弦的运用属普遍 写法,故作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而只对、属七和弦的派生和弦、导七和弦、变 和弦加以论述,主要分为不协和和弦与变和弦。而同样的和声材料在舒曼的钢琴 组曲作品中却扩大到作品的各个部分。这些也影响到晚期浪漫派音乐,这些被古 典作曲家们视为极其不协和的和弦形式,甚至被舒曼作为一种不须解决的独立和 弦而存在于作品各段落的终止处。 1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不协年口并日弦 古典主义时期的创新,特别是海顿、莫扎特的钢琴小品,和声整体上的不协 和性并没有那么尖锐,他们常以几个主要功能和弦为主,副和弦、七和弦应用的 并不是很多,不协和与协和和弦的对比也是较有节制、合乎规矩的。而舒曼则不 然,他不但加大了不协和与协和和弦之间的对比,还增加了不协和和弦的重拍时 值,致使和声紧张度大大增加,和声张力也不扩大。 ( 1 ) 属七和弦 在童年情景第四首之孩子们的请求的尾声,音乐终结时停留在一个 不协和的属七和弦上,七音在这并没有得到解决,使孩子们的请求停留在无限的 期盼中。 童年情景第四首之孩子们的请求 d :vivivv 7 再例如海顿f 大调快板2 6 小节中,不协和与协和和弦之比为9 :3 1 ,其 中不协和和弦在2 4 拍的情况下只出现了8 拍;贝多芬f 大调小奏鸣曲的比 例为8 :2 0 ,不协和和弦在2 4 拍的情况下出现了8 拍半;就童年情景本身 所使用的和声材料来看,并没有超出古典主义和声范围,但它在用法上却有诸多 的创新,主要是不协和和弦的使用密度增大,九和弦出现频率增多等。而在童 澎倦箱雾薹珀一瑷缉| 蓁| | 量。掣藩篓;丽奏誊琵砻阿翔萋奏痞薹;氮群;埔茸 瑗溪糯 x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这样的例子出现在儿童情景中的梦幻曲。这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 首,经常被演奏家单独演奏。舒曼写过许多表现梦幻的曲子,他喜爱在幻想的天 地中遨游。本曲是由单一主题发展构成的单三部曲式。其中6 8 小节。和声进 行由f 大调的v ;一。通过共同和弦c 调的i i 级转调进行到i i b 3 一k :y v v ,一v 。一i 再次通过自然音共同和弦作转调,以f 大调的v 级转调进行到v :一 v :。在这里这个“附加的六音 在乐曲终止处作了三度下行的解决,是一个十 分典型的用法。属十三和弦在终止式中的应用,将不协和性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将属功能向主功能的倾向性加强了。并且自然音为共同和弦转调的两次运用使得 音乐变得气味自然、纯净,作者以娴熟的浪漫主义写作技巧,优美的旋律,富于 变化的和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甜美迷人的梦幻境界。乐曲使人内心洋溢着热烈 的情感和希望,而外在的形式安祥柔顺全然抑制住热情的流露,使人陷入沉思默 想之中。 儿童情景第七首之梦幻曲 6 8 小节 f :i v r 目的k v v ,? 3 囤v :v ( 6 ) 导七和弦 在这三首钢琴组曲中舒曼多次使用了导七和弦,运用其不协和的和声色彩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功能进行的音响效果,形象刻画地刻画了人物及其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 例如狂欢节第六首之弗洛雷斯坦,这里不协和与协和和弦之间的对 比,是最为突出的一首,不协和和弦的重拍时值增加,致使和声紧张度大大增加, 和声张力也不扩大。此曲旋律起伏很大、音域宽广,这与舒曼的另一首组曲蝴 蝶中的弗洛雷斯坦的有些特点相似,这里偏重对于弗洛雷斯坦灵动敏捷、举重 若轻、富有朝气特征的描写。在这里的音乐力度变化大,又多处出现s f 到p ; 速度上变化多端,开始为p a s s i o n a t o 到第七小节r i t e n u t o ,第九小节a d a g i o 两小节后at e m p o ( 回原速) 接着第十七小节又从r i t e n u t o 两小节后变为a d a g i o 四小节后又回原速at e m p o ;节奏方面,重音落在第三拍,音乐形象活泼而紧凑; 调性运动方面以g 小调与b b 大调的关系大小调交替为主;而最为有特色的是它 导七和弦的运用方面,导七和弦在此曲中占有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 狂欢节第六首之弗洛雷斯坦 g : :i : , bb :v 7 v 7v 7 从1 小节至9 小节是一个完整的乐句,导七和弦就占有七个小节,并且导七 和弦不再单单以终止式出现,而是独立重要的姿态展现,占据整段乐曲。作品始 终以不协和和弦为主导,主和弦只出现在一小节,非重要位置,只起到了辅助连 接的作用。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响练习曲变奏十 。c :7 i 同样的例子出现在狂欢节第六首之弗洛列斯坦是典型的“没尾”, 以导七和弦终止,结束句由弱渐强在推向高潮时却突然停止,没有在和声进行上 有所发展,旋律走向或是音乐情绪上也没有给以任何的暗示。这也是舒曼即兴性, 幻想性的表现。 狂欢节第六首之弗洛列斯坦 g :7 例如童年情景第十三首之诗人的话,是童年情景这部组曲的终 曲,乐曲由第一首的曲调演变而来,蕴藏着诗人即是作者本人的意思,感叹童年 时光无法倒转,叹息着对童年美好年代的迷茫和惆怅,在宁馨、幽静的气氛中结 束。曲中第1 0 小节的e 小调导七和弦,诗人的内心告白有了短暂性的停歇。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1 2 小节 童年情景第十三首之诗人的话 g :v2i6e :7 在复合功能和弦中占主导的形式主要是以属音为基础的高叠和弦。主要有: 属九和弦、属七十一和弦以及属七十三和弦。这些和弦从本质上都具有复合性的 ” 功能。其中属九与属七十一和弦包括了属和下属功能;而属七十三和弦完全可看 成是主、属和下属三种功能的复合。尽管在古典音乐中也运用了这些和弦材料, 但基本上只运用在终止式。而同样的和声材料在舒曼的钢琴组曲作品中却扩大到 作品的各个部分。这些也影响到晚期浪漫派音乐,这些被古典作曲家们视为极其 不协和的和弦形式,甚至被舒曼作为一种不须解决的独立和弦而存在于作品各段 落的终止处。 ( 二) 变和弦 自巴洛克时期以来,重属和弦有时会包含一个属于主调的、小调性质的下中 音,即通常所说的大调降六级或小调自然六级。这个音有对属音的半音下行倾向, 同时又与重属的升四级音构成了一个非自然的减三度音程,使和弦的紧张度强, 结构上属于既含有临时的变化半音又不改变其原有功能属性的变和弦。由于历代 作曲家们喜欢将这个和弦的减三度音程转换成增六度使用,并按其自然倾向解决 到八度重复的属音,故有增六和弦的称谓【2 1 1 。这一现象主要涉及到重属三和弦、 重属七和弦、重属导三和弦、重属导七和弦的变化。增六和弦是一个明亮而又有 紧张度的和弦,色彩艳丽,表情饱满。古典作曲家喜欢用它,舒曼的许多作品中 也能发现它的踪迹。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萋露曼 l ;毕氍雪萋k 乎舔 受既睁歹i l 精区而型器二薹羹萋鍪爱。斯特蕾羹孺到鞘j 薛警翻耀热超礤弱 铎藕副砧描稿衍姑醐;群套箔蓁姻黝魁筐霪雌霹童违蠼;捌置手。陋掣棼舐区茸 蓬j 琳撞舅,继揍瞳堕强罐翊砗譬治型谫浠醐媳涩州。湃臻写得二f ;分热烈乐囊 h i 塑蓄酗剿葡茎嗡档攫缓堡喜吠赛犬= 耋瘟艾塞j 办扛隆羹硝落崤瘟鬲薹器蔷蔷 凰i 荫傩随瑶葛嚏孕简澜瑷醺;聃菩匝个f 劐萝剧; l 目! 叟删酣朔 酏霎掣礓潮鞴匡慨羹鳓鳓雾列藏鞑磐麴啦雾f 带鹭? 名嘲钡至擂秀面熏一酾 翻氓彪氧鍪垂萃占型! 玉恳璺冶落鸳蕊霎露刁聋;葫冲蠡巨型囊举瞄蕞韭戳彭鏊 熙曼薹j 蓁鋈蓟矿季雪戳矍镬幢主彭剂剖剀莎蓦 雷i 薹萎萋蓁薹姜霪 琴旨渊酬卺謇囊霹垂速燃羹翥雩崭剿鬟;鋈鬻翱鬯= 薹茎萋蓁霎霎重s 雾;到 薹驰纠甄挝懿m 蓁! 蓥饕赣篙必型墨霎鲴薹童裂i 呈垂荏爹用的主各茗瓴冀3 晡譬 翻甭 i 誓委;蒜钱裂箍浏皆塞薹耋嚣钧萌豳辎霪竺基毒廉勘 耐蓁堡鬻稀坪囊捌雷 匿奎蠢狴型鬻勰溘溺嘎。型剐封搭翼掣缁眺弱型坦挑羹? 咏謦藉呈攀办豢筮噩苎 复聋黟i 弧缎塑冀危秀汨哺幸簖弘勰群晦;蒂牵函薹薹霸f 要暖藜! 艘落藿凝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心,不同的和声进行具有不同的功能意义,组成广泛而细致功能性的和声进行。 色彩性和声也是在功能性和声进行的基础上呈现的。随着和声表现作用的充分发 挥,变音体系和声的广泛应用,在和声进行上也逐步打破了以属七和弦一主和弦 的功能性和声进行,引入了非功能性的,以色彩性为主要目的的和声进行。 离调是调中心的临时转移,是把构成调中心的t 、s 、d 功能关系及序进关系 临时转移到主和弦以外的其它各级大小三和弦上,这个临时的调性成为副调。副 调中由变化音所构成的副属和弦及副下属和弦称为离调性变和弦。它们可以构成 副调的正格进行、完全进行、变格进行、阻碍进行以及副调半终止、连续副属和 弦、离调摸进等。 大小调和声的基本进行逻辑,是强功能力度性,强调属功能对主功能的倾向 和力度性进行,下属功能往往是通过属功能对主攻能形成支持。因此,在典型的 大小调和声中,副属功能和弦远远比副下属功能和弦用的多。但是,随着作曲家 对和声语言的不断探索,下属功能领域被逐渐的开发出来,特别是在舒曼的钢琴 作品中。他们在传统和声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利用下属、副下属和弦开拓富于个 性的和声语言。可以说,由于副下属和弦缺少导音的强烈倾向,增加了下属和声 与变格进行的作用,在声部进行中加入了半音下行级进的运动,它的应用给和声 带来了一种清新的色彩性音响效果。 可见,作为动力性和声离调性变和弦在各个历史时期音乐中都用得很多。在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中,副属和弦是音乐发展的重要和声材料;在浪漫乐派以 及民族乐派的作品中,副下属功能、连续副属和弦、离调模进以及更复杂的变化 手法得到更大的发展。 ( 一) 副属功能和弦在离调中的作用 在和声进行中,运用副属和弦到临时主和弦的和声进行,构成离调。离调和 声进行使用的副属和弦,自身带有变化音,已越出自然音体系范围,脱离了主调, 进入另一个调。副属和弦在舒曼的音乐中起到一种角色变换的作用。 例如在狂欢节中的第四首高贵圆舞曲bb 大调,3 4 拍,三段式:a 卜8 + b 9 2 4 “2 5 4 0 。这是一首比较优美和舒缓的圆舞曲,副属和弦的使用,使得音 乐在向下属方向离调,好像在描绘“王子与公主”相互呼应,不断变换舞步高贵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典雅而又略带羞涩,乐句连绵悠长、感情细腻丰富。 7 1 2 小节 狂欢节第四首之高贵圆舞曲 1 3 1 9 小节 、? 鼍恻 斟 g :v ; i v ;v v 7 v ; 在儿童情景第一首之异国和异国人民中,除正三和弦外,头尾两段 都用了重属减导七和弦( w v ) ,中段还采用了副属和弦进行到主和弦的非正 规进行:v 一v :一i 。这种下行大三度根音关系得意外进行,是舒曼为表 现“异国”情调的故意安排。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5 小节 童年情景之异国和异国人民 g :i b 7 v v v ; ib 7 vv 6 1 1 小节 g : 6 v7 1 2 1 7 小节 vv :ie, g :v vz iv ziei1w vv v ; ib 7 v 副导和弦是副属功能和弦的另一类重要和弦。事实上,我们可以认为副导三 和弦是省略根音的副属七和弦,副导七和弦就是省略根音的副属九和弦。副导和 弦在离调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副属和弦最主要的用法是解决到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