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史专业论文)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pdf_第1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pdf_第2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pdf_第3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pdf_第4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中文摘要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2 0 世纪7 0 年代西方学者首先开始认识到旅游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城 市旅游的重要性。随着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环境的改善,以及各种配套服务设旅的 完善,城市为旅游者带来了独特的旅游体验,成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统一体。本 文就以旅游城市无锡为着眼点,通过对城市旅游理论和目前国内外发展趋势的阐述, 从无锡的城市发展历史入手,分析了无锡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无锡 发展城市旅游的必要性;并通过对无锡发展城市旅游的优势分析,提出无锡发展城市 旅游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无锡城市的发展,分析了无锡城市旅游主体吸引力培 育的方向及无锡城市形象建设的塑造方法,并主要重点论述了无锡城市旅游的开发与 布局构想,提出了无锡城市旅游的发展模式和开发策略。 关键词:城市旅游;无锡:开发模式:开发策略 作者:匡健 指导教师:魏向东 t h er e s e a r c ho nu r b a nt o u r i s md e v e l o p m e n to fw u x i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s e v 钮如so f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 , t h ew e s t e r ns c h o l a rb e g a nt or e a l i z et h e i m p o r t a n c eo fu r b a nt o u r i s m - 一- af i e l dt h a tc a n tb ei g n o r e di nt o u r i s mi n d u s c y w i t h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t r e n g t h o f c i t y , w i t h t h e e n h a n c e m e n t o f e 越r h o n m e n t o f c i t y , w i t ht h ep e r f e c t i o no fd i f f e r e n ts e r v i c ef a c i l i t i e s , c i t yb r i n g st o u r i s tu n i q u et r a v e l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b e c o m e st r a v e l d e s t i n a t i o n a r e re x p o u n d i n gt h ep r e s e n to f t h et h e o r yo f u r b a nt o u r i s m a n dd o m e s t i c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u e n d , t h ea r t i c l e 越扭l y z i n gt h e 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o u r i s mi n d u s u 7a n de x i s t j n sp r o b l e mi nw u x i , p o ;t i n go u tt h en e c e s s i t yo fd e v e l o p i n gu r b a nt o u r i s m i ta n a l y s e st h ea d v a n t a g eo f d e v e l o p i n gu r b a nt o u r i s mo fw u x i ,p o i n t i n go u tt h ep o s s i b i l i t yo fd e v e l o p i n gu r b a n t o u r i s mo fw u x i i tc o n c e i v e so ft h e e x p l o i t a t i o na n dt h eo v o i a l la r r a n g e m e n to nu r b a n t o u r i s mo fw u x i a tl a = s t , i t $ u n l m a r i z c st h em o d ea n dt h ek e yc o n t e n to fd e v e l o p m e n to n u r b a nt o u r i s mo f w m k e yw o r d s :u r b a nt o u r i s m ; w u x i : e x p l o i t a t i o na n da r r a n g e m e n t ; m o d e a n dk e yc o n t e n t w r i t t e nb y k u a n g j i a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w e ix i a n g d o n g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 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 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 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 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 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 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芝笸:垡:! z 日期: 之左:竺:1 2 f 无锡城市旋游发展研究 引言 引言 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是排名第一的新兴产业,作为新兴旅游类型的城市旅游,是 2 0 世纪8 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新现象。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旅游吸引要素, 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城市也随之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从其在旅游经 济总量中的占有率来看,城市的旅游功能逐渐成为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并日益成为 现代旅游业的主体除了以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为依托的传统旅游城市以外,现代城市 也以其便捷的交通、发达的科技与信息、优越的商务与购物环境、先进的服务和娱乐、 现代化的建设风貌、丰富的都市文化等,对旅游者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城市不论大小, 均有其吸引范围,并因其相对较好的经济、交通、文化条件和服务设施,成为区域性 旅游接待和组织中转中心。 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城市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如巴黎、罗马、纽约、华 盛顿、东京等,国内也出现类似的情况,以广东为例,目前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 的旅游外汇收入就占了全省的8 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越来 越多的旅游资源和景观被纳入到城市管辖范围之内,使得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起到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为当地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旅游者提供 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环境的改善,以及各种配套服务设备的 完善,使得城市吸引了更多的商务、会议和国内外交流客人,城市开始具有了旅游管 理、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同时城市能够提供非城市地区所没有的娱乐、文 化设施,并给旅游者以独特的旅游体验,旅游开始。城市化t 城市成了旅游目的地 与客源地的统一体。城市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多种消费的集合 地,完善城市旅游产品,发展城市旅游。通过对旅游的推动、促进和提供便利服务来 扩充客源市场,其根本目的在于优化旅游消费并从中获取经济收益,增加旅游接待地 的财富,同时带动和促进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旅游业的 发展,不仅可以引进外来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资金,同时还可以使一些知名度不 高、竞争力不强的土特产和工艺品等商品因旅游者的广泛宣传而步入国内、国际市场, “。古诗韵保缝尉城市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 9 9 9 , 2 ,15 18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引言 尤其是人口流动,可以使城市间、城乡间的文化得以交流、传播和互相吸收。另外, 城市旅游业不仅其本身能够提供产值和就业岗位,而且还可以通过从其他产业采购原 料,通过利润消费和员工收入等方面的贡献,刺激其他各门各类产业的发展,从而促 进城市整体经济的发展 无锡是一座美丽的湖滨城市“太湖明珠- 无锡”是这座城市的品牌。她是山 明水秀的旅游胜地,人文荟萃的江南名城,经济繁荣的现代都市。自然山水、历史文化 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无锡市政府把将无锡建成中外游客 旅游度假休闲的终极目的地为目标,积极推进“旅游即城市”的“大无锡”战略实施, 使旅游发展与城市化建设融为一体,与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融为一体,与建设“文化无 锡一,“绿色无锡”、“和谐宜人新无锡”融为一体;提升整个城市的旅游度假环境,打 造整个城市的旅游度假特色个性,提高逗留时间、人均花费,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在整 个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无锡市具有较发达的城市经济,较完 备的城市基础设施,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城市旅游的优势,。大无锡”最主要的 内容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扩大经济总体规模和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发展城市旅游, 构造无锡城市旅游游憩带、开发城市游憩商业区、深挖城市旅游内涵、打造城市旅游 精品,这对拓宽无锡市旅游空间、旅游业总体规模的扩大、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城市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具体联系无锡实际,探索无锡城市旅 游的发展道路、无锡发展城市旅游的优势条件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无锡城 市旅游的开发布局设想和发展对策。 i l l 王洁平构建。城市即旅游”新椿局旺南论坛,2 0 0 5 , 6 :5 3 - 5 4 2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第一章城市旅游的基本理论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城市旅游的基本理论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节城市旅游的基本理论 一、城市旅游的定义 由于城市牵涉的内容广泛而复杂,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城市旅游的 内涵也不尽相同,加之现代旅游业的范畴正不断地被扩充,界定“城市旅游”有相当 的困难。对城市旅游的概念,众专家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定义。城市旅游”要把城 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分析旅游者行为的社会心理,特别是旅游者的动机【有学者认 为旅游者之所以被城市吸引,是因为城市提供的专业化功能与一系列的服务设施【2 】。 另有专家认为,城市旅游是以城市风貌、风光、风物、风情为特色的旅游p i 王晓云 ( 2 0 0 0 ) 认为城市旅游是人们以参观,游览,商务会议,考察购物,休闲度假等为目的, 离开自己的居住地,以世界著名大城市为旅游目的她的一种旅游活动。澳大利亚人文 地理学专家m a l c o l mc o o p e r ( 麦考恩库柏) 认为城市旅游就是旅游者被吸引到城 市进行消费的系列活动而不仅仅是将城市旅游作为产品的旅游活动( u r b a n t o u r i s mi s a na c t i v i t yw h e r e t o u r i s t sa 挥a t t r a c t e dt oc i t i e sf o rc o n s u m p t i o nt h a np ro d u c t i o n ) 。 马勇、舒伯阳把城市旅游界定为以特定的区域作为城市空间依托,符合城市综合水平, 吸引人们开展一系列诸如城市观光,城市风情,城市生活,城市购物,城市娱乐以及 城市建设等活动的一种体验旅游方式【】 从以上观点来看,笔者认为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商务、观光、会议等 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即发生在城市中旅游活动的总称,对旅游产业来说,是指旅游 者在城市中所有的物质与精神消费活动。发展城市旅游就是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旅游景 区进行开发和管理,不断优化城市旅游环境,增强和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打造城市旅 游形象,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二、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辨证关系 p a 们e p = f 啊血啦i ,o 肋i | r i 如舳蕾i 砷蚰妞。碱c t i q 峨锄虻h a i k 喈匮b b d 仰热蝴l 。d 鹩l 辨3 ,1 1 3 2 - 3 4 田s t c p h 钿p a g c :u 棚t o 嘶蜘l 0 n d o n 卸d n c w y o t c :r ( 叫i e d 辨,1 9 9 5 。宋家增发展郡市旅游之覆见,旅游学刊1 9 9 6 , 3 埘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南开大学出版也1 9 9 9 3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第一章城市旅游的基本理论及目前冒内外研究现状 ( 一) 旅游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功不可没, 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形成城市经济的增长极。旅游综合性很强,包容度很大, 涉及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到城市的各个产业,随着旅游产业自身规模的逐渐 扩大,自然而然形成了城市的增长极;二是形成了巨大的扩散作用。旅游这个主导产业, 以广大旅游者消费形成的拉动力,对各行各业进行扩散,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的兴起, 就缘于旅游所产生的扩散作用;三是为城镇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大量旅游者的来访 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游,使人们开拓了眼界,对生活的要求也就更高了,这种更高的要 求主要体现在要有一个好的人居环境,这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四是代表了城 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某种意义上,旅游是城市生活方式的一个潮流,旅游体现了交流 和开放,正是在开放和交流的过程中,旅游业得到了发展,也正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迸 一步促进了开放和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城市总体面貌的改变 ( 二 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是区域政治、文化、 社会、经济及各个产业发展高度凝聚的结晶,城市化发展水平是区域文明程度的显著 标志。纵观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无不与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关。城市也是旅 游生产力高度凝集的区域,是旅游生产地和消费地的高度统一体,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巨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都证明, 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日益凸现,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目前多数城 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安置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基本发展需求上,而是放开眼界, 将城市放置在全球化城市发展的层面,提出。经营城市”的新理念,给城市建设、管理 和发展赋予新的内容,增加新的活力。没有旅游功能或旅游功能不完善的城市,不能称 其为旅游城市。旅游功能除了旅行社、饭店、景区等基本单位和网络外,应当更加注 重配套建设,如游客集散中心、城区与景区间的旅游交通网络、咨询投诉网络、紧急 救援网络、具有国际语言的交通指示牌、国际通用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城市的导向 系统、旅游厕所建设、为旅游者提供的晚间活动项目等等。完善的旅游功能可以为旅 游者提供旅游的便利和舒适。保障城市旅游业的接待和组织的实力,因此是城市旅游业 形成的基础【” 三、城市旅游功能的表现 袁金明,尹少华城市旋游功能的拓展原则与策略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0 4 2 :3 2 3 3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第一章城市旅游的基本理论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多样性 有研究表明,旅游中心的功能作为城市共性的功能会随着城市的发展得到不断强 化。城市旅游功能的开发,被认为是后工业化社会带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任何城市 都具有旅游功能,都有旅游者到来的可能,城市中的任何设施和活动都可以开发成为旅 游项目。城市兼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与教育等多种功能,均有可能作为旅游 吸引因子得到开发。因此,城市的旅游功能不象景区旅游功能那么单一,表现出多样性、 综合性的特点,能满足观光、度假、会议、商务、购物、修学、考察、节庆、文艺表 演、体育赛事等多种功能性要求。 ( 二) 文化性 城市是高度”人性化”了的物质实体,是一种”物质的文化j 或者说人类文化积淀的 物质形式不仅如此,城市还是时代文明的领头羊,是当代先进文化的代表和文化活动 的主阵地,在国家和区域的发展中担负着文化传播的使命。旅游是城市实现其教化使 命的重要途径,城市旅游也因此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功能翻。城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 蕴、发达的科技信息,时尚的生活方式、领先的思想观念等,展示了都市的繁荣风貌 和时尚潮流,给游客以多方位、多角度的文化体验。多姿多彩的都市文化,正是城市旅 游的魅力所在当前一些城市在发展旅游过程中面临困境,问题在于城市个性的丧失, 其根本则在于文化的贫乏或缺失 ( - - - ) 动态性 城市旅游的功能依托城市本身的功能,具有动态演进的特性早期城市的旅游功 能主要在观光游览方面;其后,购物、娱乐的功能得到发掘;目前,则出现了会议、商务、 度假、修学、考察、疗养、宗教朝觐、美食、,节庆、体育赛事等多种功能综合发展的 局面。随着城市职能的演化和城市软硬环境的日益完善,城市旅游的功能结构将随之 改变。现代城市信息、科技、创新等功能日益凸现,这些新的城市功能必将给城市旅 游带来新的机会 ( 四) 带动性 城市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极核和引擎,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 用。城市对区域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之提供了庞大的客源群体。也体现在城市是周 们郭舒,宁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簟建议商业研究2 0 0 4 9 :1 3 8 1 4 0 铆彭华,钟韵刨建优秀旅游城市的思考: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旅游学刊1 9 9 9 , 2 :2 1 - 2 5 5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第一章城市旅游的基本理论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围区域旅游的配套服务基地、中转连接枢纽和对外宣传平台旅游的依托性特点,决 定了城市旅游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我国旅游业的起步和发展一直是 依托北京、上海、西安、桂林、广州、杭州、苏州等旅游城市展开的i “。随着自身职 能的日益拓展和强化,大批城市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活动中心。城市旅游的发展, 又通过市场分享、联合开发等途径,促进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城市旅游越 发达,其周围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越充分。同样,城市旅游也带动了城市本身的发展。 四、城市旅游的特点 ( 一) 城市旅游吸引的整体性 城市的旅游吸引,并非仅仅是城市的几个旅游点,而是城市整体。城市具有吸引 的整体性表现为城市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和景观吸引的综合性。这是因为城市对旅游者 的吸引不同于风景区以某一方面的资源优势为主要吸引要素,而是以整个城市的综合 吸引为特征。当城市成为一种吸引物时,旅游者将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游览景区,城 市也始终作为整体的旅游吸引物而发挥自己的旅游功能 ( 二) 城市旅游功能的多元性 城市是高度复杂的、综合性的有机体,呈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 面发展城市博大精深,其内涵极其丰富,在旅游功能上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 传统的观光旅游,城市还可满足多种旅游需求,提供包括商务、购物、会议、度假、 休闶、美食、生态等在内的多种旅游功能 ( 三) 城市旅游活动的参与性 城市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和整体性,以及旅游城市本身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城市 旅游活动更多的是以一种参与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者的参与 过程也就是城市旅游景观最终成型的过程。城市旅游的这种参与性的特点,决定了城 市旅游提供给游客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城市旅游的非单纯观光功能,如购物、商贸旅 游决定了旅游者必须参与才能保证城市旅游功能的最终实现。 ( 四) 城市旅游的辐射性 城市是交通的枢纽,是旅游者和信息的集散地,加之城市在现代社会经济中所处 的核心地位,使城市旅游具有极强的辐射带动功能。城市往往是区域或国家旅游发展 川鄞再迸田洪论论城市旅辨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2 , 2 :4 6 4 9 6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第一章城市旅游的基本理论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的中心,是旅游向外扩散和辐射的极核,城市旅游发展的成就在区域或国家旅游发展 中往往具有增长极的作用,对区域整个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带动和 推进作用。因此,发展城市旅游必须注意内外联动,同区内其它地区及周边地区联合 开发,整体促销,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旅游区 ( 五) 城市旅游的统一性 城市旅游是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并举,接待外来旅游者与输出本地旅游者并举, 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统一体本市居民的休闲活动与外来游客的旅游活动的交 织,是发展城市旅游的一大要点。因此城市旅游具有统一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旅游主体的统一性,即城市居民既是城市游憩者又是城市旅游接待者;二 是旅游客体的统一性,即作为城市旅游对象的旅游城市既是城市旅游的目的地,又是 其它旅游城市的重要客源产出地,是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统一 第二节目前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 一、国外城市旅游的研究进展 城市旅游研究最早在旅游研究中提及城市旅游业的重要性的是s t a n s 丘e l a ( 1 9 6 4 ) , 他在其著作美国旅游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中首次阐述了旅游业中一个不可忽 视的领域:城市旅游的研究。到了7 0 年代,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城市旅游的重要性。 p e t e 棚加( 1 9 7 0 ) 曾经预言,本世纪最后3 0 年,对于欧洲主要的首都城市和众多的历史小 城镇,最大的转变是大旅游时代来临。但整个7 0 年代,乃至8 0 年代初期,旅游学作为一 个研究领域,由于忽视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并没有旅游学界普遍认同的基础理论和基 本概念,导致研究陷于分散、凌乱的局面,并殃及城市旅游研究当时绝大部分的研究 都只停留在描述国际旅游这一现象上,这是由于城市作为进出国家的门户,使城市旅游 受到关注。但从理论上、概念上的研究明显不足( 如h e i b e r g a n d , i - - i o i v i k ( 1 9 8 0 ) 的研究) 。 事实上,城市旅游研究真正发展起来是8 0 、9 0 年代。由于城市作为进出国家的门 户、住宿的中心、乡村短途旅游的大本营,以及本身就是一旅游目的地,使城市不再是 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也成为旅游活动中心。s h a w & w i l l i a m s ( 1 9 9 4 ) 从分析城 市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入手。认为城市在地理上集中了各种设施与吸引物 ( a t t r a c 2 t i o n s ) ,布局于最能满足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需要的地点上,并因为城市既有相似 7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第一章城市旅游的基本理论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性,又有独特性,使城市旅游研究十分有意义a s h w o r t h ( 1 9 8 9 ,1 9 9 2 a ) 、 a s h w o r t h a n d t u n b r i d g e ( 1 9 9 0 ) 、p a g e ( 1 9 8 9 ) 、p a g e a n d s i n c l a i r ( 1 9 8 9 ) 都做了许多开创性的 研究。尽管许多缺乏实例研究,仅从统计数据资料出发,但已表明城市旅游的研究已真 正得到发展。 目前国外城市旅游研究集中在城市旅游的需求、供给以及城市旅游对经济、社会 文化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细致,基本上已形成多学科综合研 究的局面。但是国外对城市旅游的研究具有明显的高度分散与独立活动、重应用轻基 础的特征,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旅游的研究 二、国内主要研究进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起步更晚,且研究涉及面较窄。主要研究方向是旅 游开发规划、旅游定位、模式研究、旅游形象,以及城市游憩相关研究等,其中又以城 市旅游形象问题探讨得比较多金卫东( 1 9 9 5 ) 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旅游者在游览城市 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 硬件) 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俗民风、服务态度( 软件) 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的总体印象。自祖诚( 1 9 9 4 ) 则以国外许多城市的旅游形象定位为 例,说明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其总体的旅游形象一旦较鲜明丰富地形成,并广为人知, 就将成为巨大的吸引招徕力量李蕾蕾0 9 9 7 ) 提出形象设计时。旅游口号”的定位问 题是影响重游率与形象传播的关键重视旅游形象,与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过程有关。 城市旅游研究一度只在某些传统的山水城市、历史古都、文化名城。如桂林、西安、 北京等得到重视和发展,9 0 年代以来,国内旅游需求兴旺,城市经济日渐开放和发达, 经济推动了城市旅游发展,如广州、上海,更多的城市意识到城市旅游在国民经济中 的重要,并开始追求将城市整体而非若干独立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因素推动市场。城市 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建立独特、鲜明、有招徕性的旅游形象,依靠形象吸引游客来旅游。 因此形象研究,可视为现代城市旅游研究的新起点。于荚士( 1 9 9 4 ) 是国内最早讨论大城 市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关系的,并论证了各种国际旅游城市的类型。张广瑞( 1 9 9 4 ) 则论述 了国际旅游城市应具备的条件。在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的理论建设上,陈传康( 1 9 9 6 ) 作了 开创研究。尚文生等0 9 9 8 ) 探讨了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而杨新军 ( 1 9 9 8 ) 贝i j 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旅游开发。都市旅游部分的理论也相对 受到关注( 陈传康等,1 9 9 6 ;魏卫等,1 9 9 8 ) 。李蕾蕾( 1 9 9 0 ) 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构建城市 8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第一章城市旅游的基本理论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应用理论模式,在这方面的理论建设迈出了第一步。城市游憩研究 由吴必虎( 1 9 9 4 ) 分析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特征开始,员疆( 1 9 9 8 ) 系统分析了城市游 憩产业。保继刚等( 1 9 9 8 ) 则在国内首次对城市游憩商业区进行了研究。关于城市旅游 者行为研究,吴必虎等( 1 9 9 7 ) 探讨了城市的出游力、旅游地选择评价,其研究结果认为 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有:地方特色( 文化脉络) ;风景质量;生态环境。 关于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己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主要 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城市旅游某一个项目建设、某一项产品开发、某一个区域规 划或一种模式运用的研究等。保继刚( 1 9 9 4 ) 对城市大型主题公园开发布局进行了系 统研究,从而掀起了我国城市主题公园建设的高潮。董雅文( 1 9 9 6 ) 以南京市为例说 明了生态防护建设在城市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吴人韦( 1 9 9 8 ) 系统介绍了国外城市 绿地在旅游中的作用。粟娟等( 1 9 9 8 ) 论述了广州市应加强森林建设,渗透岭南文化, 创造广州旅游新形象和风格。潘宝明( 1 9 9 9 ) 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谈到了历史文化名城 的旅游发展。城市中心商务区和滨水区的演变规律与再开发和城市旅游休闲服务网络 建设受到修春亮( 2 0 0 0 ) 、徐永健( 2 0 0 0 ) 和郑杨( 1 9 9 8 ) 的重视,他们分别对这几 个方面从中西方差异上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城市内部职能区的旅游再开发作了有益探 索。魏卫( 1 9 9 7 ) 以武汉为例深入探讨了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其结论非常值得 旅游界人士借鉴。旅游地文化开发是旅游发展中的重点,对于城市旅游来说,更是重 中之重,彭华( 1 9 9 8 ) 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研究熊玉梅( 1 9 9 9 ) 对如何开发北京市日 本客源市场进行了专题研究。 9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第二章无锡历史发展与无锡旅游发展筒介 第二章无锡历史发展与无锡旅游发展简介 第一节无锡历史发展简介 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无锡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过着定居生活。 在鸿声彭祖墩、新渎庙墩、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点。 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他们以自己的智慧 和辛勤劳动,创造和丰富了太湖流域辉煌的远古文化。 公元前1 l 世纪末,古公直父( 即周太王) 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于三弟 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定居梅里( 今锡山市梅村镇) ,并入乡随俗,断发 文身泰伯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奉立为君主,自号为。勾吴”,即史载。泰伯,弟 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 泰伯、仲雍乃奔荆蛮以避季历,自号句吴。荆蛮义之,立为吴泰伯。”【l j 泰伯带领百 姓兴修水利,发展农耕。相传他率领众人开凿了长数十公里的泰伯渎( 俗称伯滨港) 。 还栽桑养蚕,制陶冶铜,。数年之问,民人殷富” 2 1 周灭商后,因泰伯无子,周武王 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从“泰伯至阖阊历2 4 世,6 0 0 余年”口】梅里 一直是吴国的都城泰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 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 春秋时期,吴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上、军事上也十分强大。周元王三 年( 公元前4 7 3 年) ,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 公元前3 3 4 年) ,楚灭越, 无锡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 公元前2 2 2 年) ,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据考 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己使用铁器 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 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唐、宋时期,无锡农业 生产从“火耕水耨”韵轮荒耕作发展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 “史记吴泰伯世家 ”吴越春秋吴寨伯传 1 0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第二章无锡历史发展与无锡旅游发展简介 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l 】。养蚕业发达, 。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咽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 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 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d 】 明清时期,无锡依凭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锡西北的芙蓉湖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整治,形成大批良田。 农业上由于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 三石0 成为全国“米仓一区。随着手工业的兴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无锡逐步形成 了江南有名的米市、布码头。早在元代,无锡已是邻近县上交漕粮的集中地。明代, 由于兴修水利和水稻育秧移栽技术的推广,无锡粮食产量稳定,无锡之米与苏杭之帛、 淮扬之盐、浮梁之瓷、温州之漆相提并称。至清代前期,无锡稻米集散不仅经营规模、 交易数量居江苏各县之冠,而且成为漕粮的主要采办地和。产者输之,购者集之”的 粮食余缺调剂市场。至雍正、乾隆年间,无锡米市已初具规模,“米豆之业甲于省会”, “皖豫米商纷纷麇来,浙东籴贩,麇不联樯”脚。同时,随着无锡米市的形成与发展, 北方地区,特别是苏北淮扬,高宝湖等产棉区的棉花由购米船队运至无锡,无锡乡间 棉纺织业十分兴盛。中说道:“常郡五邑唯吾邑不种草棉,而棉之利独盛于吾邑,为 他邑所莫及田”所以,无锡尽管不种棉花,但四乡农村几乎家家有纺机,户户织棉 布。明弘治年间,无锡北门外莲蓉桥南,己形成布列成行的布市“坐贾收之,拥载 而贸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网。明末清初,布码头一度衰落。 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再度兴起,”全县织布木机有4 5 万台,年产土布3 0 0 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6 7 - r j 各地布商云集无锡,从北栅口至北塘,形成绵延 数里的布市乾隆年间,无锡每年经销的土布达7 0 0 1 0 0 0 万匹。无锡有“布码头” 之称,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圈 近代,无锡经济的辐射力逐渐增强,成为江南的一个经济中心城市。无锡米市“在 咸丰十年至同治二年( 1 8 6 0 1 8 6 3 年) 太平天国战事中被毁。战事以后逐渐恢复。 t 1 1 例周答城中田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姗5 2 埘陆龟复奉和袭美太湖膏二十首峰裹 l 无锡史志1 9 9 9 1 唧厕黄印,锝金识小录 盯 l 石锡兴无锡布码头述略旺海学刊,1 9 舛工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第二章无锡历史发展与无锡旋游发展简介 光绪十四年 1 8 8 8 年) 起,清政府把浙江各州府的漕粮转到上海、无锡采办,又指定江 苏各县的漕粮在无锡集中转运。无锡米市得到进一步发展。至清末,无锡年办漕米1 3 0 万石同时,由于无锡米市粳、籼、糯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储运方便,上海、浙江等 地粮商都到无锡采购,江苏产棉区大多也到无锡购米。无锡成为南供民食、北输漕米的 大米市。年交易量达6 0 0 7 5 0 万石。无锡布码头继续兴盛,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清 末,无锡制丝业迅速发展。光绪四年( 1 8 7 8 年) ,无锡生丝产量达1 3 8 万斤,占苏、常、 镇三府生丝总产量的3 8 8 3 ,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产丝县与此同时,蚕丝贸易十分活跃 光绪六年( 1 8 8 0 年) 。无锡输出生丝近1 0 万公斤,价值4 8 万海关两。其中四成出口海 外,六成销往周边地区。无锡成为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 甲午战争后,许多有识之士看到国家积贫积弱,主张。实业救国”戊戌变法后, 清政府也不得不放松对民间兴办实业的限制,实行某些提倡工商业的措旎。无锡的近 代工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和国内其他城市的工业开始时大多是官办( 包 括“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 的不同,无锡的工业一开始便是民族资本兴办的。 。1 8 9 5 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创办业勤纱厂,成为无锡近代工业企业的溢觞。1 9 0 0 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朱仲甫合伙创办保兴面粉厂,匡伸谋创办亨吉利布厂1 9 0 4 年,周舜卿开办裕昌丝厂以棉纺织业、缫丝业、面粉加工业为三大支柱的近代工业 如雨后春笋在无锡兴起自1 8 9 5 年至1 9 1 3 年。无锡共建工厂1 9 个,平均每年1 个 从1 9 1 4 年至1 9 3 3 年2 0 年间,共建工厂1 8 2 个,平均每年9 个至1 9 3 7 年日军侵占 无锡前夕,无锡已拥有工厂3 1 5 个,产业工人6 3 万人,年总产值7 7 2 6 万元缫丝 厂和缫丝车数量,分别占全省的9 4 和9 5 ,居全国城市首位。纱锭2 4 万多枚,布 机3 5 0 0 多台,分别占全省的3 8 和9 2 。面粉工业无论是工厂数还是生产能力,均 居全省第一位。工业产品的产量,棉纱占全国0 8 ,面粉占1 2 ,蚕丝占4 0 ” 2 1 。 1 9 2 9 1 9 3 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给无锡民族工业以沉重的打 击。所幸无锡一批实业家励精图治,改进企业管理,加强技术改造,才使企业转危为 安。1 9 3 7 年底日军侵占无锡后,无锡的经济更遭受空前的浩劫。日军在无锡“杀害 l - 4 万余人,烧毁厂房2 8 万多间,商店店堂5 4 万多问,居民住房和其他房屋近8 万间,抢走粮食5 4 5 万余石,财产损失2 0 7 3 0 万元以上”。民族工业遭受致命的摧残, f i j 高景岳、严学黑:无锝蚕丝费科) ,扛苏古籍出版壮1 9 8 7 年4 6 - 4 7 , 3 2 8 - 3 2 9 田无锡文史资料第2 辑:6 7 1 2 无锡城市旌游发展研究第二章无锡历史发展与无锡旅游发展简介 许多工厂变为一片废墟,。繁华之区变成瓦砾之丘”【l l 。无锡经济陷入奄奄一息的境 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经济有所复苏,棉纺织业、交通运输业恢复较快。但这种 景象没有维持多久。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动内战,无锡经济陷入困境,民族工商业 经营困难,人民生活日益困苦。1 9 4 9 年4 月2 3 日,无锡解放,城市发展由此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节无锡旅游发展阶段简介 无锡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众多,是全国1 0 个重点旅 游城市之一,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丰厚资源和良好基础。它集江、河、湖、泉、洞之美于 一体,为太湖风景之精华所在,又是著名吴文化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目前 无锡共有国家a 级景区五个:灵山风景区、鼋头渚风景区、锡惠名胜古迹区、三国水浒 城景区、宜兴善卷洞景区;旅游星级饭店7 2 家,其中四星级以上1 8 家;各类旅行社7 6 家。近年来无锡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该市的新兴支柱产业。旅游经济在全市国 民经济中的贡献日益增大。综观无锡旅游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传统旅游资源阶段从近代以来,无锡一向以传统旅游资源的优美怡人吸引 着各地游客例如太湖鼋头渚公园、号称“无锡露天博物馆”的锡惠公园,明代名园 寄畅园,近代资本家园林梅园、蠡园等等,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较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吸引的游客多为附近城市的居民8 0 年代,由无锡旅情打开日本旅游市场,海 外游客增多,同时带动运河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主题公园阶段随着传统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力日益衰弱,无锡开始寻找新 的旅游兴奋点。主题公园旅游应运而生。无锡的太湖影视城、灵山胜境都获得成功, 已发展成为华东地区的旅游热点中视影视基地属于第一代主题公园。1 9 8 8 年,中央 电视台在京拍摄了西游记之后,有人提议将西游记拍摄场景在无锡复原供人参观。 1 0 0 多万的建设投资,很快回收次年再建唐宫、华清池。先后共投入3 7 0 0 万元,一 座人造影视基地小成规模,命名为“唐城”。唐城是那时中国人心目中的“东方好莱坞” 1 2 年间年最高收入曾达到4 0 0 0 多万元,一天最多接待9 万游客唐城之后,无锡于 1 9 9 4 年建三国城,1 9 9 6 年建水浒城,唐城上赚的钱投在三国城,三国的投在水浒,实 i l l 王庸唐、汤可可无铸近代经济史) ,学苑出版社1 9 9 3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第二章无锡历史发展与无锡旅游发展简介 现滚动式发展,唐城和三国城已收回数倍投资。三国城最高时的门票年收入达到7 8 0 0 万。1 9 9 7 年中视影视基地上市后,“中视股份”募得资金8 个亿【l i 。 值得一提的还有无锡灵山佛教文化公园。自1 9 9 7 年灵山大佛落戍以来,无锡灵山 景区一炮打响,脱颖而出,在短短五年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近千万人次,成为华东旅 游市场上的新热点;2 0 0 1 年该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首批a a a a 级旅游景点, 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a a a a 级景点之一 三,城市旅游阶段跨入新世纪以来,无锡的旅游发展意识和旅游环境意识明显 增强,初步形成了。旅游即城市”的发展理念,通过整合旅游资源,集聚旅游要素, 调整旅游结构,优化旅游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等一系列举措,积极转变旅游增长方式, 取得显著成效。旅游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纳入市政建设的各个环节,旅游业在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 0 0 2 年以来无锡的火车站广 场改造、太湖大道、太湖广场、五里湖清淤等城市建设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旖,使无 锡城市旅游功能大为增强,旅游环境更加优美,一个支撑旅游业持续大发展的城市发 展格局和支持体系正在形成。目前,无锡及所辖江阴市、宜兴市都己进入“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行列,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抽样调查统计,2 0 0 5 年入境过夜旅游者在无 锡的人均日消费达2 1 3 ,2 1 美元,该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三田。紧跟重量级旅游城市北京、 上海之后,这说明入境游客在无锡消费内容更加丰富,无锡旅游的供给更加充足。无 锡旅游正从单一的景点游览,向更加符合现代旅游精神的休闲度假方向转变,游客在 无锡将全方位享受城市文化和地域风情对身心的滋养 附表:无锡旅游业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无锡旅游局) 年度 国内接待人次 海外接待 次旅游产值占g d p 总值 2 0 0 0 1 6 0 0 万3 0 1 万1 0 5 亿砌皿 8 2 0 0 l 1 7 0 0 万3 9 5 万1 2 2 亿i m 毋 9 2 0 0 21 8 7 0 万4 7 5 万1 5 i 亿l m 母9 4 2 0 0 32 2 0 0 万4 3 8 万1 8 1 亿r m b9 5 2 0 0 4 2 4 0 0 万 5 3 9 万2 3 0 亿r m b9 9 2 0 0 5 3 2 0 0 万 6 5 万3 0 0 亿r m b1 0 7 伽盂华无锡髟视城的启示塞安师专学报1 9 9 8 ,2 :7 2 w 3 吼从游山玩水到。蓐悟城市”江南晚 疋2 0 0 6 ,3 7 1 4 无锡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第三章无镯发展城市旅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无锡发展城市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无锡发展城市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地处长三角腹地的无锡,虽然没有沪、宁、杭声名远播的城市品牌,但无锡人以 超前的理念、创新实干的精神,打太湖牌,开创并引领太湖旅游时代,“太湖明珠一 无锡”成为中国知名旅游品牌。随着环湖的苏州、常州、湖州太湖意识的觉醒,无锡 要保持旅游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创新思路。笔者以为实施旅游进城工程,改 变城市和景区分离的二元结构,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自觉地渗透旅游发展的 理念,把发展旅游业的眼光从依赖主要景区景点的建设转移到城市魅力的打造,集中 力量培育城市的吸引力,使城市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既是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的 内生需求,也是把无锡从华东一般观光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为国内外著名旅游度假胜 地,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选择。 一、发展城市旅游是增强城市旅游功能、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 求工业化和城市化曾一度使城市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工作变得压抑,导致了旅 游和城市相背离,城市的旅游功能淡化。但随着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旅游环境的改 善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形成了丰富的旅游吸引要素,带来更多商务、会议、国内外交 流的客人,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城市也随之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从 国际发达旅游城市的轨迹来看,旅游发展也正从城市的边缘或局部区域向覆盖整个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