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论文)范晔的正统思想研究.pdf_第1页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论文)范晔的正统思想研究.pdf_第2页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论文)范晔的正统思想研究.pdf_第3页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论文)范晔的正统思想研究.pdf_第4页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论文)范晔的正统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立墼日期: 加,r ,p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邋导师签名:日期:竺二:! 罗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范晔( 3 9 8 - - - 4 4 5 ) 是我国南朝刘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一生博涉经史, 著述颇丰, 载,建武元年,刘秀早年在长安的同学强华自关中奉来 “赤伏符”,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之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据李贤 注说,。四七,二十八也0 自汉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 际也”,“汉火德,故火为主也。受命之符,人应为大0 大王承天命的吉兆, 以“赤伏符”最为重要另有谶记日:“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范 晔依此来说明刘秀依据天命的启示择德,受天命而起,因而他建立的东汉政权是 合法的,也是正统的 再次,为了维护东汉的正统地位,范晔还从五德终始说出发对王莽、公孙述 等政权的加以驳斥与贬低王莽代汉后,宣称汉为尧后,有传国之象;而王氏则 为虞舜之后,当应天命继舜的土德而兴尧禅天下于舜,汉朝当禅天下于王莽的 。新朝他以此来证明新朝是正统o 公孙述割据蜀地,先于刘秀称帝,国号“成 家”,色尚白,自称:。以为孔子作春秋,为赤制而断十二公,明汉至平帝十 二代。历数尽也,一姓不得再受命五德之运,黄承赤,而白继黄,金据西 方为白德,而代王氏,得其正序”。公孙述认为孔子作赤制,但认定春秋记 十二公事而毕,汉至平帝亦十二代,故汉德亦终他承认王莽的土德,认为自己 以金德继王莽的土德而兴范晔对此进行驳斥。他说公孙述。好为符命、鬼神、 瑞应之事,妄引谶记0o 这并非是天命的启示;接着他借刘秀之口反驳公孙述以 o 续汉书祭祀志注引东魂书 o 据汉书王莽传 o 后汉书公孙述列传 o 后汉书公孙述列传h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金德继王莽土德之说,刘秀称。图谶言公孙,即宣帝也”,“代汉者当涂高,君岂 高之身邪? 乃复以掌文为瑞,王莽何足效乎”,承赤的黄德应是当涂高,王莽诈 以铁契,石龟、文圭、玄印等为符瑞,不足仿效o 另外,范晔认为汉承尧位, 中罔而亮,刘秀“继祖而兴非再受命,他建立的东汉仍为火德,这样就把王 莽、公孙述完全排除在正统之外 ( 四) 东汉一统天下 西汉时期,董仲舒把春秋 公羊学的“大一统”之义加以发挥,说:“春 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 日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 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仁通以己受之于天也。”董仲舒 这一承天应变、一统天下的思想融入了公羊学的“大一统”观,含有天下一统之 意这种思想对正统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唐代的皇甫浞,北宋的欧阳修、苏轼、 司马光等正统论者都把。一天下”作为判断正统的重要标准o 范晔显然受到了 董仲舒“一统于天下”思想的影响他之所以认为东汉王朝是合法政权,居正统 之位,一是因为东汉承天命而兴,“复高祖之业”,得天之正,确立一统天下的中 心,拥有天下之“名”;二是光武称帝后,能在“三河未澄,四关重扰”的情况 下,凭借其杰出的能力、高超的谋略剪灭群雄,一统天下,使“汉”成为天下的 共号,“车书共道”,确立一脉相承的政权系统,得天下之“实”o 这样,东汉的 正统之位才名至实归在光武帝纪) 中有大量叙述刘秀如何带领群臣平定天下 的文字,现摘录能集中体现范晔这种大一统思想的文字加以探讨建武元年夏, 诸将劝刘秀称帝时说“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弭定;三分天 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表明刘秀已具有一 统天下的实力;建武元年元月己未,刘秀称帝时的祝文说。王莽篡位,秀发愤兴 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可见, 刘秀称帝以。平定天下”为基础;建武三年,刘秀灭赤眉,下召说“盆子窃尊号, 乱或天下”,“朕奋兵讨击,应时崩解”,。斯皆祖宗之灵,士人之力”,距离一统 9 据后汉书公孙述传 李贤注 o 皇甫漫在东晋元魏正闰论) 中说,壬者受命于天,作主于人,必大一统明所授。所以正天下之位, 一天下之心载皇甫持正文集 卷= 欧阳修在正统论) 中说。夫居天下之正,台天下于一。斯谓 之正统可矣羲欧阳文忠公文集 卷十六正统论下,苏轼观点与欧阳修略同他将。有天下作 为正统的一个基本前提,谓之为“实据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眷十一司马光在答郭纯长官书中 说。凡不能天下者戚在中用,或在方隅,所在呈不同,要之不得为真天子载温置文正司马公文 集) 卷六十一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赞)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天下,更近一步;光武帝纪赞 说。寻、邑百万,貔虎为群长击雷野,高 锋彗云。英武既振,薪都自焚。虔刘庸、代,纷纭粱、赵三河未澄,四关重扰 神旌乃顾,递行天讨金汤失险,车书共道”,高度概括了刘秀应天命讨不正, 合天下为一的行述可见,在范晔心中,东汉作为合法性的正统政权,i 一统天 下”和“应天命而起”一样,都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山东大学顽壬学位论文 三、范晔对东汉前后其他政权的评价 范晔在认同和神化东汉王朝正统地位的同时,极力贬低刘秀称帝前后的王 莽、刘玄、刘盆子、隗嚣、公孙述等人建立的政权,他认为从“汉统中绝”到光 武中兴这段时期天下无主j 。帝王不可以久旷”,“今上无天子”,一并否定了这期 间所有政权的正统地位,并对东汉后期及灭亡之后曹操父子、袁绍、刘表等人建 立的政权加以贬斥,目的在于进一步衬托和突出东汉政权的正统地位。如何论证 这些不同政权的。非正统”? 范晔看问题的角度和论述方法各不相同下面分别 加以论述 ( 一) “大盗移国”的王莽政权 首先,范晔认为王莽是。盗位”的无德之君后汉书光武帝纪赞中说 。炎正中微,大盗移国”,这里的。大盗”指的是王莽,说他趁西汉国运衰微之 际篡夺政权虽然曾占有天下之。实”,但他是违背天命的盗位者,“名”不正, 所以“人厌淫诈,神思反德”,以至于。九县飙回,三精雾塞”,造成了天下大乱, 日月昏昧的局面。在范跸看来,这样的政权当然是“非正统”的 其次,范晔认为东汉代新,光武中兴是正统的复归,以此来否定王莽政权的 合法性 列举了王莽的罪状:“新都侯王莽,慢 侮天地,悖道逆理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矫讫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震怒上帝反戾饰文,以为祥瑞戏弄神祗,歌颂祸殃楚、越之竹,不足以书 其恶。”侮天地,悖常理,杀君夺位,造假,欺骗众生,震怒上天,王莽真可谓 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何以得正统? 接着,他又具体列举了王莽。逆天”、“逆地”、 “逆人”的三大罪状:一为“冥昧触冒,不顾大忌,诡乱天术”,。下三万六千岁 之历,言身当尽其度”,可谓“循亡秦之轨,推无穷之数”。是为“逆天之大罪也”; 二为。分裂郡国,断截地络0 “规锢山泽,夺民本业”,“造起九庙,穷极土作”, 。发冢河东,攻劫丘垄此其为。逆地之大罪也气三为“尊任残贼,信用孬佞, 诛戮忠正”,。行炮烙之刑,除顺时之法”,。攻战之所败,苛法之所陷,饥谨之所 天,疾疫之所及,以万万计”,是为。逆人之大罪也”古人认为天下之“正”有 正天、正地、正人,王莽均不得为。正0 且多有违背,虽然他曾一时具有天下 之。实”,但不能居正统之位,必然被正统政权所取代正如清人赵翼所说:。人 但知莽之败由于人心思汉,而不知人心之所以思汉,实莽之激而成之也。”o 王莽 的败亡咎由自取 范晔对王莽政权的贬斥与班固及司马彪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班固认为“遭 汉中微,国统三绝o ,司马彪认为。汉统中绝,王莽盗位”,范晔认为。炎正 中微,大盗移国”o ,可以看出,三者都认为王莽是盗位但范晔同时认为“刘 氏享天永命”,即便王莽政权存在的时候汉统也未中断,只是。今上无天予”,短 暂的。中微”,因为继祖统东汉政权即将兴起,汉统将中兴由此可见范晔比他 人有更强烈的拥刘意识,对王莽政权的批判也更加彻底 ( 二) “盗持皇器”的刘玄、刘盆子政权 新莽末年,人c 思汉,。加以莽政愈虐,则思汉之心益坚”o ,以绿林、赤眉 为代表的“民”思汉新德,纷纷立刘氏后裔为帝,寄望于刘汉王朝的重建刘玄、 刘盆子同为刘汉宗室,刘玄。字圣公,光武族兄也”o ,刘盆子“城阳王章之后 也”o ,且分别为绿林、赤眉所立,都曾一度占据天子之位绿林、赤眉起义是 推翻新莽政权的主力军,刘秀正是凭借了他们的力量才建立了东汉王朝但范晔 。廿二史札记 卷三。王莽之败条 0 汉书王莽传 o 续汉书祭祀志, o 后汉书光武帝纪赞 o 廿二史札记 卷三。王莽时起兵者皆称汉后条 o 后汉书刘玄列传k o 后汉书刘盆子列传) 1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为二者都不是真正的天子,只不过暂时。盗持皇器”罢了,其建立的政权也是 。非法”的,不能居于正统之位。刘玄、刘盆子同为刘姓,为何非正统? 范晔认 为:一是他们建立政权的过程“非法”,没有得到天命的启示,只是凭借新莽末 年思汉反莽的风云兴起,运气好罢了;二是他们不具有开国君主的才能,均系平 庸之辈;三是他们都没有建立一统天下的全国性政权不可否认的是,这里也可 能包含范晔对农民政权的阶级成见下面我们看范晔是怎样对刘玄、刘盆子进行 描述和评论的。 首先,范晔用生动形象而又充满鄙夷的语言来表达他对刘玄、刘盆子及其政 权的不屑刘玄列传中说,刘玄年轻时犯事为逃避官吏,“诈死,使人持丧归 春陵0 “因自逃匿”;刘玄即位时,。素懦弱,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初入长 安升殿时,“羞作,侥手刮席不敢视”,“诸将后至者,更始问虏掠得几何,左右 仕官皆言省久吏,各惊相视”这里,把刘玄描绘成一个狡诈、懦弱、无能的人, 毫无帝王之德不但如此,范哗认为以刘玄为代表的统治阶级腐败无能,刘玄本 人终日饮酒作乐,不问政事,“群臣欲言事”,他。辄醉不能见”;宦官、外戚等 小人干攻,“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以至于后来“关中离心,四方怨叛”, 并终为赤眉所灭按照范哗的说法,刘玄分明是一个“草包”,居然成了十几万 大军拥立的领袖l 作为推翻新莽政权主力的绿林义军也成了一群“盗贼”l 对此, 后人多有质疑唐代史家刘知几说:“夫以圣公身在微贱,已能结客报仇。避难 绿林,名为豪杰安有贵为人主,而反至于斯者乎? ”嘴范晔描绘的刘玄形象 提出了质疑,进而评论道:“将作者曲笔阿时,独成光武之美谀言媚主,用雪 伯叔之怨也”咖知几认为这是曲笔,且刘秀兄刘伯升为刘玄所杀,丑化刘玄形 象,一可媚主( 刘秀) ,二可雪主兄( 刘伯升) 被杀之怨刘知几的评论有一定 道理但换个角度考虑,范晔是南朝人,这时已上距东汉亡国已有二百多年,中 隔三国、两晋,没有必要再曲笔阿时。笔者认为深层原因是范晔的正统思想在“作 怪”,从他的叙述范晔的叙述可以明显看出他对刘玄及其政权的鄙夷与贬低,与 极力神化刘秀的叙述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思想深处的正统观昭然纸上当然 这也可以说是以“独成光武之美”的描绘来媚以刘汉为正统的宋主,对此,第四 部分将有详细说明 o 史通曲笔 o 史逢曲笔, 1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范晔对刘盆子的描述更为不屑,刘盆子列传) 中称刘盆子为赤眉所立时, “被发徒跣,敝衣赭汗。见众拜,恐畏欲啼唧位后,刘盆子把所摸中的符“即 齿折弃之”,而“犹从牧儿邀”哪里有一点帝王之相? 刘盆子即位后的政权“肴 乱甚”,引用杨音的话说,。今日设君臣之礼,反更肴乱,儿戏尚不如此”把一 个堂堂的赤眉军首领描绘成一个懦弱、不懂礼仪、不谙世事的顽童赤眉军也完 全成了一群贼盗,“贪财物,复出大掠0 。发掘诸陵,取其宾货”这些叙述,处 处充满了对刘盆子及其政权的鄙夷与贬斥作为上层统治阶级的一员,范晔对农 民义军抱有成见。乃至污蔑诽谤,是可以理解的。但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否 定赤眉政权的合法地位,以“独成光武之美” 范晔又是怎样从理论上评论刘玄、刘盆子政权是。非法”的昵? 刘玄列 传论 称: 周武王晓兵孟津,退而还师,以为纣未可伐,斯时有未至者也 汉起,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麾及,书丈之 所道被,莫不折戈顿额,争受职命非唯汉人余思,固亦几运之会也 夫为权首,鲜或不及陈,项且犹未兴,况庸庸者乎! 刘玄刘盆子列传赞中说: 圣公靡闻,假我风云始顺归历,终然崩分赤眉阻乱,盆子探 符虽盗皇器,乃食均输 这里,范晔酋先认为刘玄并没有得到天命的启示,只是借我中兴风云之变兴 起,所谓“圣公靡闻,假我风云”,起初之所以很顺利,并非是汉人思考的长远, 确实是机会与时运碰在一起了正如光武帝纪赞中所说,“更始因其资据 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统”,刘玄凭借刘秀兄弟兴兵的势力而占据天位,但他不能 奉承刘汉正统大业二是范跸认为刘玄政权只是“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 之一”,“陈、项且犹未兴,况庸庸者乎”,有雄才大略的陈涉、项羽尚且未能“王” 天下,况且平庸的刘玄呢l 。夫为权首,鲜或不及首先发难的人很少有祸不及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身的,所以刘玄政权“终然崩分”至于刘盆子,“赤眉阻乱,盆子探符”,范晔 认为他只是凭运气摸得象征帝位的符,非天命所为,。虽盗皇器,乃食均输一,虽 然其一度占据天位,但最后落得只是由于光武帝的圣明才得以乃食均输税保全其 身的下场。正如光武帝纪赞中所说,。盆子窃尊号,乱惑天下”,这样的 政权当然不能居于正统之位 另外,王莽末年,卖卜者王郎自称汉成帝子,据邯郸称帝;卢芳自称武帝曾 孙刘文伯,联系匈奴起事。对于王、卢等政权,范晔认为这只是。因时扰攘,苟 恣纵而已耳”;称他们“附假汉室”,“僭诈0 冒充刘汉后裔起兵,属于欺骗行为; 智谋也不足以。惮汉祖,发其英灵”,不具有发扬刘汉先祖神灵的才能所以, 他们不能继承大业最后只能是。实惟非律,代委神邦”,就是说他们反叛之举 非用兵之法,故更代破灭,委弃其神芒之国,伏于光武o ( 三) “江山难恃”的隗嚣、公孙述政权 。 隗嚣政权和公孙述政权属于两汉之际独霸一方的地方割据政权。他们假借辅 助汉朝而起,公孙述假辅汉起事,称帝于成都,隗嚣割据天水和陇西两郡,自称 天子,并在天水立高帝庙,称臣奉祠。范晔对于这种割据势力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对于隗嚣,范晔首先认为他“承天顺民,辅汉而起”,对刘汉政权有功。据 隗嚣列传载,隗嚣曾帮助大司徒邓禹击败叛将冯情,辅佐征西大将军冯异击 走“寇三辅”的吕鲔,。有功于汉”;在刘秀建国后,隗嚣“南钜公孙之兵,北御 羌胡之乱0 仍对刘秀有益但范晔认为隗嚣在后来听从他的臣下王元“待四方 之变,图王不成,其弊犹足霸”的建议,试图。其险厄,欲方面”,想凭借他所 占据的河陇一带险要地势独霸一方他不但数次拒绝刘秀要求其归顺的谕旨,而 且称臣于公孙述,终于众叛亲离,怨愤而死隗嚣败亡的原因何在? 范晔在隗 嚣列传论中说道: 隗嚣援旗扎族,假制明神,迹夫创图首事,以有识其风矣终 于孤立一隅,介于大国,陇坻虽隘,非有百二之执,区区两郡,以 御堂堂之锋,至使穷庙策。竭征徭,身殁众解,然后定之则知其 道有足怀者,所以栖有四方之杰,士至投死绝亢而不悔者矣夫功 。据后汉书刘盆子列传赞 。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列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全则誉显,业谢则衅生,回成丧而为其议者,或未闻焉若嚣命会 符运,敌非天力,号坐论西伯,岂多嗤乎? 这里,范晔在某种程度上持一种惋惜和同情的态度来评价隗嚣一方面,范 晔认为他顺应民心,得“四方之杰”,。士至投死绝亢而不悔者矣可谓得。人” 之正,值得肯定;另一方面,他“孤立一隅,介于大国”,割据一方,“非有百二 之执”,虽然地势险要,但凭借。区区两郡”,不足以“御堂堂之锋”,不具备和 刘秀争夺天下的实力,没有得“地”之正;其三,最重要的是隗嚣“命令符运, 敌非天力”,事之成败在于天命,不由人力,在这方面,他无法与因应天命的光 武相比,没有得。天”之正范哗又说,假如隗嚣能得到天命的启示,且没遇到 刘秀这样的对手,那么他不次于西伯侯,可以成就大业,但他生不逢时,没有得 到上天的垂青,所以败亡是必然的 对于公孙述政权,范晔首先从五德终始说出发否定其正统地位,目的是说明 公孙述不得天命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已作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其次,范晔认为公孙述无德无才,不具有一个正统君王。明道有德”的品质 据公孙述列传载,公孙述假借辅汉名义起事,。述好为符命鬼神瑞应之事, 妄引谶记”,善于蛊惑民心,。性苛细,察于小事”,“敢诛杀而不见大体”,可见 他无一个正统君王所应具有的。德0 无德则不能得到天助,因为天命根据德进 行政治选择;此外,公孙述。示无大志”,只想凭借“地险众附”来成就其割据 一方的霸王之业,可谓胸无大志。范晔在公孙述列传论 中说: 昔赵佗自王番禺,公孙述亦窃帝蜀汉,推其无他功能,而至于后 亡者,将以地边处远,非王化之所先乎? 述虽为汉吏,无所冯资,徒 以文俗自喜,遂能集其志计道未足而意有余,不能因隙立功,以会 时变,方乃坐饰边幅,以高深自安,昔昊起所以惭魏侯也及其谢臣 属,审废兴之命,与夫泥首街玉者异日谈也 在这里,范晔着重强调。道。的作用:一方面,公孙述“坐饰边幅,以高深 自安”,但他。道未足而意有余”,对“道”的修养未充分,却作非分之想,其“道” 2 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足以王天下,可谓“泥首衔玉”,不自量力;另一方面,虽然公孙述“无他功 能”,但因为他“地边处远0 不是圣王之。道”首先到达的地方,。王化”的比 较晚,所以。后亡”,再一次间接强调了。道”对于一个正统君王的重要。“不能 因隙立功,以会时变”是说公孙述在刘秀立国后,多次错过归顺东汉的机会,一 意孤行,还说“废兴命也。岂有降天下哉! ”可谓不识时务,不知进退,有违天 命 o 中,范晔称;“吾杂传论,皆有精意 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 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 以称之”又说:。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及 自不知所以称之”可见,范晔对后汉书中的“序”、。论气。赞”等史论非 常自信,也是他最为得意用心最多的地方恰恰在这些史论中,集中体现了范晔 的正统思想( 前面已论述) 不管在内容还是在思想上正统观念都在这些史论中 占据重要位置如果说史论是整个史书内容的点睛之笔,体现着后汉书的“精 意深旨”,那么,可以说,正统论是这些史论的统领思想,进而也是整个后汉 书的重要指导思想 首先,后汉书的史实叙述受正统思想的影响较大如对曹魏代汉这段历 史的叙述,三国志与后汉书 截然不同以曹魏为正统的陈寿称:。天子以 公领冀州牧。”“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以公为丞相。”。天子进公爵 为魏王”“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使张音奉玺绶禅位”o 如此云云看 不出半点汉家天予被“挟”。曹操篡汉的内容而以曹魏政权为非法的范晔称: 。曹操大破袁尚,平冀州,自称冀州牧”“曹操自为丞相”“曹操自进号魏王。” “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二皇子”“魏王丕天子,奉帝为山阳公”o 这里, 三国志把事实上的曹氏篡汉写成是东汉天子为了酬劳让德,昭命封赐,而后 汉书则揭其真相一个。自”字,表明了范晔对曹操极其政权的鄙夷与贬斥 o 蓑柬书范晔传 o 三田志魏书武帝纪 o 后汉书献帝纪) 3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正统观的不同使范晔和陈寿两位史家对同一历史过程的叙述迥异,一个充满不 屑,一个曲意回护在后汉书) 与其他史书内容的比较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 多,可见正统观对史实叙述的影响很大 其次,正统思想对史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史实叙述上,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 史书体例的安排上,主要是本纪和年号的选择如班固著汉书,称:。起元高 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o 他将汉刘邦元年即公元前 2 0 6 年至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 3 年全部纳入前汉历史l 王莽摄政及及建新的十 八年又不得入标志帝王身份的本纪;王莽的传也退居为全书列传部分除叙传 外的末尾一传这样,在班固的正统史观中,王莽政权是没有任何地位的。这是 他。紫色蛙声,余分闰位”口观念的生动体现受正统观的影响,范晔在后汉 书的体例安捧上对刘玄、公孙述等政权也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方式,现以刘玄为 例加以说明据资治通鉴 记载: 地皇四年( 公元2 3 年) ,。平林新市,下江兵将王常、朱鲔等 共立圣公( 刘玄) 为帝,改年为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兵入长安, 莽登渐台被杀 更始三年( 公元2 5 年) 夏,。赤眉樊崇等众数十万人入关,立刘 盆子,称尊号,攻更始,更始降亡六月,世祖( 刘秀) 即位, 然后宗庙社稷复立,天下艾安。 以上史实表明,王莽灭亡至东汉建立这段时间,刘玄居帝位,更始为天下 共号,后汉书) 中也用更始纪年,但他并没有象司马迁在史记中立项羽 本纪那样为刘玄立本纪,而是降为列传范晔的这种对刘玄叙以本纪体而名之 为传的安排,表明在他的正统史观中刘玄的更始政权是不能居于正统之位的范 晔没有为刘玄立本纪却用更始年号纪年,这本身又是矛盾的因为在中国传统史 学中,某一政权帝王年号本身具有显示。王者相继之统”的意义,是被视为正统 的标志之一董仲舒在对春秋 中。王正月”释义时说:。王者受命而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