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专业论文)滑槽植骨术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pdf_第1页
(外科学专业论文)滑槽植骨术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pdf_第2页
(外科学专业论文)滑槽植骨术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pdf_第3页
(外科学专业论文)滑槽植骨术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pdf_第4页
(外科学专业论文)滑槽植骨术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 | | | | l 川| i j | | | i i | | 川| i | | l | f i | 删 y 19 0 0 9 5 8 中文摘要l 英文摘要4 研究论文滑槽植骨术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1 l 一 月l j 舌8 材料与方法9 结果1 2 附图1 4 附表1 9 训 企2 1 结 余2 6 参考文献2 7 综述骨不连研究概况3 0 致谢4 3 个人简历4 4 中文摘要 滑槽植骨术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摘要 l i 的:本实验通过研究开槽骨块弧长与骨折线处股骨周长不同比例、 开槽骨块不同固定方法对骨折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探讨涓槽植骨术开槽的 最佳方式,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高能量损伤致使复杂创伤、i i i 度 开放性骨折和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患者越来越多、应用切开复位内外固定、 对四肢长骨骨折手术适应症及处理方法的选择不恰当、过早负重活动等而 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和骨刁连的患者趋于增多,造成患者长期的活动受限、 功能障得,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终身残废。骨不连是骨 折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5 1 0 ,成为临床骨科医生的一大难 题。骨不连的病因很复杂,常常多个因素同时存在,治疗比较困难,往往 需要行二次手术,给病人的精神、生理以及经济方面带米很大的损害。造 成骨不连的主要原因有局部血供不足、感染、骨折及软组织损伤严重和应 力干扰等。骨不连的病人骨折断端常有骨质吸收、断端硬化、髓腔封闭, 二次手术也有一部分病人不愈合。近些年来,很多学者专家对骨不连做了 大量研究,对骨不连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治疗手段逐渐更新,治疗效果不 断提高。目前临床上处理骨不连的主要治疗措施为骨折断端切新、复位、 稳定固定以及植骨。植骨术是治疗骨不连的行之有效方法,目前植骨方式 很多,例如骨折断端周围植骨、贴附植骨、经皮骨髓注射、松质骨嵌入植 骨、涓槽植。臀术、肌骨蒂植骨、带血管蒂游离植骨等。滑槽植骨术对临床 治疗骨不连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本实验主要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探讨滑槽植 骨术开槽的最佳方法,为临床医师治疗骨不连提供参考性资料。 订法: 1 滑槽骨块弧长与骨折线处股骨周长三种不同比例的生物力学研究 选用3 ( ) 根猪的新鲜离体股骨干标本,剔除肌肉以及软组织,经过肉 眼观察以及x 线拍片以排除骨质破坏、肿瘤、结核、解剖变异等改变。 人为造成股骨中下段横行骨折,用钢板于股骨外侧固定骨折,随机分成三 组,每组1 ( ) 根,于股骨前侧骨折断端两侧开槽,两侧开槽骨块长度不一, 中文摘要 短肖块k 度为骨折线处股骨的直径,长骨块长度为短骨块的2 倍,滑槽骨 块弧长与骨折处股骨干周长比例分别为五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 将长、短骨块对换位置,长骨块跨过骨折线。用自制的夹具固定股骨,标 本置入( :s s 一4 4 ( ) 2 0g :i 物力学实验机,做压缩、三点弯曲力学性能试验, 通过计算机专用软件肖接得出每项试验的载荷和位移人小。实验数据用 s p s s l 7 o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滑槽骨块不固定、螺钉固定、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选用2 ( ) 根猪的新鲜离体股骨干标本,剔除肌肉以及软组织,经过肉 碍艮观察以及x 线拍片以排除骨质破坏、肿瘤、结核、解剖变异等改变。 人为造成股骨中f 段横行骨折,用钢板于股骨外侧固定骨折,随机分成两 组,每组1 ( ) 根,应用本实验第一步三种设计中最佳方案开骨槽,分别内 固定螺钉固定滑槽骨块、内固定钢板固定滑槽骨块,单纯镶嵌不固定滑槽 骨块数据采用本实验第一步中数据。用自制的夹具固定股骨,标本置入 ( :s s 一4 4 ( ) 2 ( ) 生物力学实验机,做压缩、三点弯曲力学性能试验,通过计算 机专用软件直接得出每项试验的载荷和位移大小。实验数据用s p s s l 7 o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l 滑槽骨块弧长与骨折线处股骨周长三种不同比例的牛物力学研究 通过本实验发现,在6 ( ) ( ) n 垂直压缩载荷下,滑槽骨块弧长与股骨干 周长比例五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中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 ( ) 0 5 ) 。在2 5 ( ) n 三点弯曲载荷下,内侧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1 , ( ) ( ) 5 ) ;外侧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前侧三组比较无显著 性差异( p ( ) ( ) 5 ) ;后侧三组中五分之一组与四分之一组比较无显著性差 异( p ( ) ( ) 5 ) ,五分之一组与三分之一组比较、四分之一组与三分之一组 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1 ) ( ) 0 5 ) 。在2 5 ( ) n 三点弯曲载荷下,内侧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 异( 1 , o ( ) 5 ) ;外侧三组中螺钉固定组与钢板固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中文摘要 ( 1 , ( ) ( ) 5 ) ,螺钉固定组与单纯镶嵌不固定组比较、钢板固定组与单纯镶 嵌不固定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 ( ) ( ) 5 ) ,螺钉固定组与单纯镶嵌不固定组比较、钢板固定组 与单纯镶嵌不固定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 ( ) ( ) 5 ) ,单纯镶嵌不固定组与钢板固定组比较、 螺钉固定组与钢板固定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人tt h ct h r c c p ( ) i n l ,b c n d i n gl o a do f2 5 0 n : ( ) nt h ci n s id c ,t h cc ( ) m p a r i s o na m o n gt h et h r e cg r o u p sh a sn os i g n m c a n t d i f i c r c n c c ( 1 ) ( ) ( ) 5 ) ;( ) nt h co 小s i d e ,t h ec o m p a r i s o na m o n g t h ct h r c eg r o u p s h a sn ( ) s i g n i 厅c a n td i f f c r c n c c ( p o 0 5 ) ;0 nt h e 行o n l ,s i d c ,t h cc o m p 撕s o n a m ( ) n gt h ct h r c cg r ( ) u p sh a sn ( ) s i g n i n c a n td i f i c r c n c c ( i ( ) 0 5 ) ;( ) nt h cb c h i n d s i d c ,m cc 【) l n p a r i s o nb c t w c c n1 5g r o u pa n dl 4g r o u ph a sn o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c r c n c c ( p ( ) 0 5 ) ,b u t1 ,h c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1 5 ,1 3a n d1 4g r o u ph a s s i g n i n c a n l ,d i f f c r c n c c ( 1 o 0 5 ) a 工t h ct h r e e p o i n tb c n d i n gl o a do f2 5 0 n : ( ) nt h ci n s i d c ,仇cc o m p a r i s o na m o n gt h et h r c e 鲈o u p sh a sn os i g n m c a n t d i 庙。r c n c c ( 1 o 0 5 ) ;( ) nt h co u t s i d e ,t h ec o m p a r i s o nb c t w c c nt h cg r o u po f s c r c wn x a i i ( ) na n dt h cg “) u po fp l a t ef i x a t i o nh a sn os i g n i 6 c a n td i 行i e r e n c e ( 1 ) ( ) ( ) 5 ) ,t h cc ( ) m p a r i s ( ) nb c t w c c nt h eg r o u p so fs c r c wn x a t i ( ) n ,p l a t e6 x a t i o n a n dt h cg r o u po fn o n c1 1 i x a t i o nh a ss i g n i f l c a md i f l e r c n c c ( 1 ) ( ) ( ) 5 ) ,t h cc o m p a “s o n b c t w c c nm cg r ( ) u p s 【) fs c r c wn x a t i o n ,p l a t cn x a t i o na n dt h cg r o u po fn o n e n x a t i 【) nh a ss i g n i i i c a n td if i c r c n c c ( p o 0 5 ) ,t h cc o m p a r i s o nb c t w c e nt h c g r o u p so fn 【) n cn x a l i 【) n ,s c r c wf i x a l i o na n dt h cg r o u p ( ) fp l a t c6 x a t i o nh a s s i g n i j f i c a n l ,d i r i c r c n c c ( p ( ) 0 5 ) 。在2 5 0 n 三点弯曲载荷下,内侧三组比 较无显著性差异( 1 , ( ) ( ) 5 ) ;外侧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 , o 0 5 ) ;前侧 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 0 5 ) ;后侧三组中五分之一组与四分之一组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 ( ) 5 ) ,五分之一组与三分之一组比较、四分之一 组与三分之一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在2 5 0 n 三点弯曲载荷下, 内侧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外侧三组中螺钉固定组与钢板固 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螺钉固定组与单纯镶嵌不固定组比较、 钢板固定组与单纯镶嵌不固定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 ( ) 0 5 ) ,螺钉固定组与单 纯镶嵌不固定组比较、钢板固定组与单纯镶嵌不固定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 研究论文 差晃:( p ( ) ( ) 5 ) ,单纯镶嵌不固定组与钢板固定组比较、螺钉固定组与钢板固 定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钢板固定组比单纯镶嵌不固定组、 螺钉固定组圭物力学稳定性好。 研究论文 一一一 附图 1 j i ( ) m c c h a n i c a lt c s t i n gm a c h i n c ( c s s 一4 4 ( ) 2 ( ) ) 篱oi ? :x 一? 誓_ j j 一、 麓 “” 。 - 1 7 i g 2t h ca p p a r a l :u so ft h ei n t e m a ln x a l ,i o n 研究论文 盘l j *;一孓- ? _ 羽 ” ,j 磋蟹凳 臻 麓 l ? i g 3 ,土1 h cs p c c i m c n ( ) f t h cg r o o v e db o n eb l o c kw i t hn o n c6 x a n o n ? 。彬臀z ”一再。? o 麓0 7 t l ? i g 4 l h cs p c c i l n c n ( ) f t h cg r o o v c db o n cb l o c kw i t hs c r c wf i x a t i o n 1 5 f一 4 j j 一 # 矿 一 l :一 : 扩 研究论文 一_ _ _ _ _ _ _ - - _ - 一 一吁吵t 7 t :等:譬;:;”_ :7 :”:”搿一j ? ” 一,”谚 。 l ? i g 5 l h cs p c c i n l c n ( ) f t h cg r o o v e db o n cb l o c kw i t hp l a l ,cn x a t i o n l ? i g 6t h cv e r t i c a lc o m p r e s s i o t c s t 研究论文 l ? i g 7t h ct h r e e p o i n tb e n d i n g t c s t l ? i g 87 l h ca v c r a g cd i s p l a c c m c n tl o n d i n g b e h i n da tt h ct h r c c p o i n tb e n d i n gt e s t i nt h ct h r c cd i f i r c r c n tl a 1 ,i ( ) sb c t w c c nm ea r cl e n g t ho fg r 【) ( ) v c db ( ) n cb l o c ka n d c i r c u m f c r c n c co fr c m ( ) 1 a t1 ,h c 厅a c t u r el i n e 1 7 一一 堡垒笙查 1 堍9t h ca v c r a g cd is p l a c c m c n l ,l o n d i n gb e h i n da tt h c 1 ,h r c c p o i n tb e n d i n gt e s t i nt h cd ii :l 、c r c mf i x a t i 【) nm c i h o d sa b o u tt h eg r o o v e d b o n cb l ( ) c k 1 8 研究论文 附表 l h b l c1t h cv c n i c a lc ( ) m p r c s s i o nt e s to ft h et h r e ed i “c r c n tr a t i o sb e t w e e nt h e a r cl c n 出ho fg r o o v c db o n cb l o c ka n dc i r c u m f e r e n c co ff c m o ra tt h ef r a c t u r e l i n c ( n 。3 0 ,m c a n 。is 1 ) ) l a b l c2 l h ct h r c c p ( ) i n tb c n d i n gt c s to ft h ct h r c cd ii f c r c n tr a t i ( ) sb c t w c e nt h e a r cl c n g t h ( ) rg r o ( ) v c db ( ) n cb l ( ) c ka n dc i r c u m f c r c n c c ( ) ff c m o ra tt h c 厅a c t u r e 1 i n c ( n 一3o ,m c a n t i s j ) ) 1 9 研究论文 l a b l c3 l 、h cv c n i c a lc 【) 1 n p i c s s i ( ) nt c s t d f f c r c n tf i x a t i 【) nm c t h ( ) d s ( n 一3 0 ,m c a n o ft h eg r o o v c db ( ) n cb l o c k sw i t ht h r e e + s d ) 7 l a b l c4t h ct h r c c 巾o i mb c n d i n gt e s to fm c 铲o o v e db o n cb l o c k sw i t ht h r e e d i i f c r c n t6 x a u o nm c t h ( ) d s ( n 二= 3 0 ,m c a n + s d ) 2 0 研究论文 讨论 骨不连是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5 1 ( ) ,成为临床骨 科医生的一大难题。骨不连的治疗方式很多,滑槽植骨对治疗四肢长骨骨 不连有着独特的优点,故对滑槽植骨生物力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内固定材料的选择 随着带锁髓内钉技术不断完善,已逐渐成为临床首选治疗四肢长骨骨 折的方法,但钢板内固定由于适应证广泛,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原因仍 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l0 1 ,尤其在陈旧性骨折以及植骨术中依然是首 选【l l 】,钢板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是治疗骨不连的金标准【1 2 】,据报道该方法 对骨不连的治愈率达9 ( ) 【1 3 ,1 4 】,骨折的愈合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 骨折断端的可靠固定,二是生物活性【l5 1 。牢固的内固定能够消除骨折断端 的移动、剪切力及扭转应力,促使骨折断端在短期内骨化。本实验采用钢 板固定骨折。 2 滑槽植骨术的应用范围 用于胫距关节、踝关节融合以及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本实验设计主 要应用于治疗四肢长。舀“茸不连。 3 滑槽植骨术的操作方法 首先将骨不连处内固定或外固定去除,在不改变原有肢体长度的情况 下重新牢固内固定,按照设计好的滑槽骨块长宽于骨折断端两侧划出骨 痕,先用细克氏针钻洞,以防直接凿取滑槽骨块时劈裂,然后用骨凿于骨 折断端两侧分别凿下长短不等( 长短比例2 :1 ) 的长方形骨块开槽,滑槽 骨块等宽,从骨皮质全髓腔成楔形,皮质面宽,髓腔面窄。清除骨折断端 间软组织,用咬骨钳咬除骨折断端处死骨,打通髓腔,骨折断端之间充分 植骨,并用自体髂骨条于骨折断端处髓腔内充分植骨,使其跨过骨折线。 然后将长短滑槽骨块调换位置,镶嵌植入骨槽,使长骨块跨越骨折断端。 4 滑槽植骨术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优点 ( 1 ) 滑槽骨块镶嵌在骨槽中,长骨块跨越骨折断端,自身骨板起固定 作用,相当于双侧固定,避免单钢板固定出现的钢板弯曲或螺钉松动现象 【l6 1 ,另外有对抗骨折端旋转的作用;( 2 ) 滑槽植骨增加了骨折端的接触面 积,增加骨折端的稳定性,滑槽部位骨质新鲜,容易愈合,滑槽骨块边缘 研究论文 愈合后便有坚强的骨质通过骨折线,通过局部愈合后使骨折端稳定,达到 骨折最终愈合的目的;( 3 ) 去除骨不连的内或外固定,先重新内固定后, 再于骨折断端处渭槽、清除断端软组织及死骨,这样就保持了肢体原有的 长度,避免由于患肢短缩带来的功能障碍;( 4 ) 用自体髂骨条于骨折断端 处髓腔内植骨,使髂骨条跨越骨折线,以及骨折断端间植骨,对周围软组 织损伤小,局部血运损伤小,植骨后不增加骨折部位的体积,术后切口容 易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7 】;( 5 ) 滑槽长骨块跨越骨折断端,相当于骨 桥跨过骨折线,滑槽骨块自身就可以起到诱导成骨支架的作用。 5 本实验标本的选择 新鲜标本及防腐标本在正常生理载荷条件下的载荷一应变及载荷位 移关系都基本呈线性变化,但是在相同载荷条件下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 p o 0 5 ) ;在三点弯曲后侧一前 侧实验中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 ) ( ) 5 ) ,五分之一组与三分之一组比较、四分之一组与 三分之一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 ( ) ( ) 5 ) ;在2 5 ( ) n 三点弯曲外侧_ 内侧、前侧_ 后侧实验中, 三组问有显著性差异( p ( ) ( ) 5 ) ,螺钉固定组与单纯镶嵌不固定组比较、钢板固定组与单 纯镶嵌不固定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螺钉固定组、钢板固 定组比单纯镶嵌不固定组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在2 5 ( ) n 三点弯曲后侧一前 侧实验中,三绢问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单纯镶嵌不固定组与钢板固定组比较、螺 钉固定组与钢板固定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钢板固定组比 单纯镶嵌不固定组、螺钉固定组生物力学稳定性好。综上说明滑槽骨块钢 板固定组是最稳定的,螺钉固定组比较稳定。牢固的固定骨折是促进骨折 愈合的关键所在,在进行骨折内固定的时侯,必须选择牢固的内固定材料 以及方法【26 1 。但在滑槽骨块上再加一钢板固定会加重患者的治疗费用,在 临床治疗上既要考虑固定的稳定性,又要考虑患者的经济问题。如果患者 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滑槽骨块可用螺钉固定,这样既可以为患者节省一部 分费用,固定也比较牢靠。如果患者的经济条件允许,滑槽骨块用钢板固 定骨折稳定性更好,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8 钢板固定位置与渭槽位置的选择 研究论文 由于人体股骨存在前倾角、颈干角以及略微向自订的弧形弯曲,使得股 骨解剖轴与力学轴并非在同一轴线上,两者间有一定的夹角,大约6 9 度。人在站立负重时,由于其重力线的偏心作用,使股骨而产生一定弯距, 相应的发生一定的弯曲。股骨的前外侧成为弯曲的凸侧,接受着张应力并 产生张应变。应力和应变的大小与距股骨中位轴的距离成正比,距中位轴 的距离越近,应力应变就越小,反之就越大。骨组织是具有粘弹性的组织, 在一定负荷下会产生相应的变形,然而当负荷作用取消后骨组织又能恢复 到原有的状态。7 ( ) 年代b u r s t c i n 实验证实骨组织的载荷与其相应的形变 成线性关系1 2 7 】,载荷不断增加其相应的形变也趋于增大。股骨骨折后内固 定钢板般置于外侧或前外侧,本实验中内固定钢板置于股骨外侧,并于 股骨前侧滑槽并固定,有利于固定的稳定性。 9 充分植骨的问题 植骨是治疗骨不连的重要环节。目前公认的骨不连治疗原则为提供坚 强而牢靠的内固定、修复骨缺损同时补充多种外源性生长因子和成骨细 胞、尽量保护和恢复骨折断端的血液供应。因此骨不连的再次手术治疗都 需要在进行坚强固定的同j | 寸进行骨移植。植骨术是治疗。胃不连的行之有效 方法,一方面植骨可以连接骨折断端,引导新生的骨细胞通过骨折断端达 到愈合,另一方面移植骨可以提供成骨细胞钙质及生长因子,刺激宿主骨 成骨的机能【28 | 。目前植骨方式很多,例如骨折断端周围植骨、贴附植骨术、 经皮骨髓注射、松质骨嵌入植骨术、滑槽植骨术、肌骨蒂植骨术、带血管 蒂游离植骨术等,并且植骨的材料也很多,主要包括自体骨、异体骨、人 工骨、组织工程化胃以及自体骨髓等等,其中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植骨的 金标准【3 】。骨髓中不仅含有丰富的骨形成蛋白、骨内膜细胞、间质细胞以 及骨祖细胞,而且骨髓中的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等还能产生生长因子。许多 学者证明1 5 】,自体骨髓移植可以向骨不连和骨缺损处提供成骨细胞、细胞 刺激因子及问叶细胞,以在修复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骨髓干细胞能够直 接转变成为成胃细胞,骨髓不但自己具有成骨的作用,还有诱导成骨作用, 可提供骨的生长能力。在临床中自体髂骨移植运用最为广泛,新鲜的自体 髂骨植骨被认为具有较高的骨诱导作用,自体髂骨中含有大量自体骨髓, 自体髂骨植骨方式实际上包括了自体骨植骨和骨髓移植的双重作用,很大 程度上缩短了替代爬行【6 j 和成骨时间。因此植骨不仅有利于诱导骨形成松 研究论文 质骨而且其内含红骨髓能够提供大量生骨细胞及有潜力生骨细胞,松质骨 移植能获得新生骨生成,植骨将被爬行替代。骨折断端间的骨缺损必须进 行植骨,l ,c r r c n 等f 2 9 】研究发现当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断端之间留有3 4m m 间隙时,由于此骨折断端间应力过大,成骨细胞不能生存,而软骨母细胞 和成纤维细胞能耐受高应力生存,故此间隙往往被纤维软骨组织填充,影 响骨折愈合。此外当骨折断端间存在骨缺损时只有骨缺损被修复,骨结构 的完整性才能得以基本恢复,内固定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稳定性。滑槽植 骨同时采用自体髂骨于骨折断端间充分植骨,消除骨折断端间的骨间隙, 并于骨折断端处的用自体髂骨条植骨,使髂骨条跨越骨折线,包括了自体 骨植骨和骨髓移植的双重功效,加快骨折的愈合。 1 0 骨不连分型以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临床上骨不连主要为萎缩性骨不连、肥大性骨不连、滑膜性假关节、 营养不良性骨不连、感染性骨不连等类型【l 】。( 1 ) 萎缩性骨不连( a t r o p h i c n o n u n i o n ) 典型表现为在充满纤维组织的骨折断端周围有极少量骨痂形 成,几乎没有。骨折断端之间缺乏足够的血液供应和成骨等生物学活动, 需要力学性以及生物性方法的干预。( 2 ) 肥大性骨不连( h y p e n r o p h i c n c ) n u n i c ) n ) 表现为骨折断端问有大量的骨痂形成,一般是因为固定不牢靠 或过早负重活动而发生骨不连,在x 线上为马蹄形或象足形。( 3 ) 滑膜性 假关节( s y n 【) v i a lp s c u d a n l l r o s i s ) 是在骨折断端处形成一个充满液体的滑 膜腔,封闭骨髓腔,内有滑液,形成假关节囊。( 4 ) 营养不良性骨不连 ( m a l n o u r i s h c dn ( ) n u n i o n ) 因为骨折断端间接触较少,虽然周围血液供应 比较充分,但断端剧围仅有少量或者没有骨痂形成。( 5 ) 感染性骨不连 ( i n f c c t c dn 【) n u n i 【) n ) 【3 0 j 具有感染和骨不连两大难题,是骨不连当中最难 处理的一种类型。 骨不连态学上又可以分为肥大型、萎缩型、硬化型,大多数的病人是 混合型骨不连。混合型骨不连常常兼有硬化、萎缩或兼有硬化、肥大的表 现。 虽然根据不同的方法骨不连分型不同,但是这些分型对临床治疗十分 重要,通过上述分类,可以了解产生骨不连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滑槽植骨的治疗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萎缩性骨不连及营养不 良性骨不连需要大量的自体髂骨植骨;肥大性骨不连本身的骨痂往往就够 研究论文 用于植骨,治疗时可少l 叹白体髂骨或者可以不取;滑膜性假关节不仅要取 髂骨植骨,还要切除滑膜和关节囊组织,并且要打通髓腔;感染性骨不连 首先要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稳定后方可进行滑槽植骨。 1 1 本实验的临床意义 随着交通事故的刁 断增多,高能量损伤致骨折损伤严重、骨科内固定 手术的广泛应用,四肢长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虽然近 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内固定器械以及植骨材料和方式的更新,骨折 后骨刁 连的发生率逐渐减少,但仍有5 1 0 的骨折患者发生骨不连。骨 不连产生的疼痛、功能障碍,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彗,严重影响病人的 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终身残废,同时,也增加了病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 负担。因此骨不连的治疗比新鲜骨折的治疗显得更加i 羽难和重要,骨不连 的治疗便成了骨科的热点与难点。目前治疗骨不连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 物理疗法、局部注射微创治疗、手术治疗。其中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电磁刺 激、体外高能冲击波技术、低强度超声治疗,局部注射微创治疗主要包括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骨诱导因子及药物局部注射( 骨形态蛋白即b 脚、 转化生长因子一p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金葡液) 、其他促进骨折愈 合的药物( _ 芹旋多巴、f i | 医药疗法) 、转基因治疗等。但目前手术仍是治 疗骨不连最主要的有效的方法,加压钢板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是治疗骨不连 的金标准,摒报道该方法对骨不连的治愈率达9 0 。临床上手术治疗骨不 连的主要措施为骨折断端切新、复位、稳定固定以及植骨。近些年来许多 学者采用滑槽植骨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未对其 进行过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本实验通过研究滑槽骨块弧长与骨折线处股骨 周长不同比例、开槽骨块不同固定方法对骨折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探讨滑 槽植骨术开槽的最佳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结论 1 滑槽骨块弧长与骨折线处股骨周长比例为五分之一与四分之一的生物 力学稳定性好。 2 内固定钢板固定滑楷骨块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好,内固定螺钉固定滑槽骨 块次之,单纯镶嵌不固定滑槽骨块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差。 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 r ( ) d r i g u c 一m c r c h a n 】! ( :, f o r r i o lf n o n u n i o n :g c n c r a lp r i n c i p l c s a n d c x p c r i m c n t a ld a t a iji ( :l i n ( ) r m o pr e l a ti 沁s ,2 0 0 4 ,4 1 9 :4 1 2 2 l j o r r c l l ij j r ,p r i c k c uw 1 ) ,m c c iw m t r e a t m e n to fn o n u n i o n sa n do s s e o u s d c 亿c t sw i t hb ( ) n cg r a na n dc a l c i u ms u l f a t e u 】( :l i n ( ) n h o pr e l a tr e s , 2 ( ) ( ) 3 4 l1 :2 4 5 2 5 4 3 c y p h c r7 r j ,( j r ( ) s s m a nj 1 ) b i o l o g i c a lp r i n c i p l e so fb o n cg r a rh e a l i n g 【j 】j 1 7 ( ) o ta n k l cs u r g ,1 9 9 6 ,3 5 ( 5 ) :4 1 3 4 1 7 4 李焱,吴征杰,陈逊文长管骨骨不连植骨方式的研究中国中西医 结合外科杂志,2 ( ) ( ) 8 ,1 4 :16 18 5 刘万,张海涛,李光明手术加经皮骨髓移植治疗肱骨骨不连i j 黑龙 江医学,2 ( ) ( ) 1 ,2 5 ( 1 ) :2 3 6陆裕补,胥少汀,葛宝丰实用骨科学第1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1 9 9 1 ,3 1 3 3 1 5 71 ) a l t c r s 【) nl m ,i n 9 1 i s 八1i ,m o c c k c lb i - i a n t c r i o rs l i d i n gg r a ri b r1 ,i b i o t a l a r a r l h r ( ) d c s 随l ? 0 0 1 ,a n k l ci n t ,l9 9 7 ,l8 :3 3 0 一3 3 4 8i ,i ns y j ( :h c n gy m ,ii u a n gp j ,e ta 1 m o d i f i c db l a i rm c t h o df o ra n k l e a n h r o d c s i s k a ( ) ii s i u n giii o s u c hk oh s u c h7 r s ac h i n ,19 9 8 ,14 :217 - 2 2 0 9m i n n sl u ,1 7 r a n kp i 。p r c l i m i n a 拶r e p o no fac o m p r c s s i ( ) n1 ,c c h n i q u et o a p p l yt c n s i ( ) ns l i d i n gb o n cg r a n si nt i b i a l s h a l l ,i a c t u r c s a c t ao i r t h o p s c a n d ,1 9 7 7 ,4 8 :4 2 6 4 3 0 l o 王建军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4 3 例原因分析f j 】中华现 代临床医学杂志,2 ( ) ( ) 7 ,5 :6 1 5 6 1 6 11 胡军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体会 j 】中国保健,2 ( ) ( ) 7 ,1 5 :7 5 1 2 俞旭东,邵增务自体髂骨移植联合b m p 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 实用骨科杂志,2 ( ) ( ) 8 ,1 4 :7 1 6 7 1 8 l3m a l l ir k ,、厂c r h c y c n ( :( :,b c s s e l a a rp p 王u m c r a ls h a nn ( ) n u n i o n :c v a l u a t i o n o fau n i r ) r ms u r b i c a lr c p a i ri nn r y o n ep a t i e n t s 【ji j ( ) r t h o p l 、r a u m a ,2 0 0 2 , 1 6 ( 2 ) :1 0 8 1 15 14r i n gi ) ,l c r c y1 3 ii ,j u p i l ,e rj b t h ef u n c t i o n a lo u t c o m eo fo p e r a t i v e 研究论文 t r c 乱m c n to iu n u n l t c di r a c t u r c so 士t h ch u m c r a l d l a p h y s l s i no l d e r p a t i c n t s jb ( ) n cj 【) i n ls u r g ( a m ) ,19 9 9 ,81 ( 2 ) :l7 7 19 ( ) 1 5 李起鸿,区伯平,吴继明,等加压外固定治疗骨折不连接【j 中华骨 科杂志,19 8 7 ,7 ( 4 ) :2 4 8 2 5 0 1 6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 3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2 0 ( ) 6 ,5 7 1 7 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恒骨与关节损伤第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 9 9 6 ,1 4 9 1 8 陈伟义,李奇,林荔军新鲜与防腐股骨近段标本的生物力学差异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 0 0 9 ,1 3 :3 9 2 4 3 9 2 8 19 人d a m a sm 人,ii u l l ,) nw ( :t h ee n 陀c to fp o s t u r eo nt h cap u p h y s e a ljo i n ti n r c s is l r i n gi n t c r v c r t c b r a lc ) m p r e s s i v ef o r c e s jb o n cj o i n l ,s u 曙19 8 0 ,6 2 : 3 5 8 3 6 3 2 ( ) 耿兆波,m a r i c 一( :1 a u d c1 7 a u g c r c m ,c h r i s i 。a n g u b 舀活检和骨组织计量学 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2 0 01 ,8 ( 3 ) :3 0 5 3 2 8 2l 黎小坚,ii a r o l dl r r ( ) s t m ,朱绍舜基础骨生物学新观中国骨质疏松 杂志,2 ( ) ( ) 1 ,7 ( 3 ) :2 5 3 ,2 6 1 2 2 陈连旭,王虹虹,焦兆德滑槽镶嵌植骨治疗胫骨下段骨不连2 4 例观 察山东医药,1 9 9 7 ,3 7 :3 7 3 8 2 3 刘庆阳,梁德勇,吴振东滑槽植骨加松质骨移植联合治疗胫骨骨折 不愈合中华骨科杂志,2 0 0 1 ,2 1 :7 0 3 7 4 2 4 韩树松,冯志,张世华单边外固定支架、滑槽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 j 】 实用骨科杂志,2 ( ) ( ) 4 ,1 ( ) :4 7 0 。4 7 1 2 5 于海泉,冯文岭,田玉良滑槽植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下肢长管状骨 骨不连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 0 1 0 ,1 8 :6 8 5 6 8 7 2 6 王吉兴,狄勋元2 2 例胫骨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及治疗第一军医大 学学报,1 9 9 6 ,l6 :3 3 5 3 3 6 2 7l u r s t c i na ii 1 3 ( ) n c s t r c n g t h jb o n ej o i n ts u r g ( 人m ) , 19 7 0 ,5 4 : 1 1 4 3 1 1 4 6 2 8 蒋协远,翟桂华,危杰,等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效原因探讨 j 】中 华骨科杂志,19 9 5 ,15 ( 9 ) :5 7 8 5 8 0 研究论文 2 9p c r r c n s m ,( :o r d c y j r h c c o n c e p t s o fi n t c r 厅a g m c n t a r y s t r a i n s m c u l t c n tc o n c c p t s ( ) f i n t c m a l l ? i x a t i o no f f r a c t u r c s ,l9 8 0 ,8 9 12 8 3 0j a i n 人k ,s i n h as i n f c c t c dn o n u n i o no ft h el o n gb o n c s c 1 i n0 i r t h o pr e l a t i 之c s ,2 0 0 5 ,4 31 :5 7 6 5 2 9 综述 综述 骨不连的研究概况 随着交通运输和二 :农业的快速发展,高能量损伤致使复杂创伤、i i i 度 开放性骨折和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患者越来越多、应用切开复位内外固定、 对四肢长骨骨折手术适应症及处理方法的选择不恰当、过早负重活动等而 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和胃不连的患者明显增多。虽然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 改进、内固定器械以及植骨材料和方式的更新,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率逐 渐减少,但仍有5 1 0 的骨折患者发生骨不连。骨不连产生的疼痛及 功能障碍,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甚至 造成终身的残废,同时,也增加了病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1 骨不连的定义 骨不连( n o n u n i ( ) n ( ) r 厅a c t u r c ,m j f ) 是指骨折超过正常愈合时间未愈 合且愈合过程终止【7 】,也称骨折不愈合。一般来说,骨折在3 个月左右就 能愈合,超过3 个月为延迟愈合,超过6 个月骨折不愈合即为骨不连。 m u l l c r 认为非手术治疗8 个月仍没愈合的骨折( 主要指胫骨) 称为骨不连。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1 b ( ) da n di ) m ga d m i n i s t r a t i 【) n ,l 八) 将骨不连定义 为“骨折后至少9 个月,并且没有进一步愈合倾向已有3 个月”,即期限 定为9 个月。m i n k c r 等【3 峙旨出不能过分强调骨折愈合时间来定义骨不连, 并认为不进一步干涉便不能愈合的骨折才称之为骨不连。所以单纯以时间 区分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是不科学,例如股骨颈骨折有时在3 个月时就 可以诊断骨不连,长管骨骨干部骨折愈合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至少在6 个月之内不能认为是骨不连,特别是在局部伴有感染等并发症的时候。 m a r s h 】认为骨不连应以膜内愈合反应的停止为标准。正因为临床上不能 通过精确的力学测试或者组织学手段来辨别骨折的愈合程度,只能对骨折 愈合的结果进行预期的判断,所以确切的定义骨不连是比较困难。临床上 医师对骨不连的诊断一般通过传统的x 线检查来确诊。描述相对比较完 善的说法是:骨折的修复过程完全停止,骨折断端出现硬化、髓腔封闭, 并且断端之间有间隙存在以及假关节形成,称为骨不连f 5 】。 2 骨不连的分型 综述 临床上骨不连主要为萎缩性骨不连、肥大性骨不连、滑膜性假关节、 营养不良性骨不连、感染性骨不连等类型【2 1 。( 1 ) 萎缩性骨不连( a t r o p h i c n t ,n u n i c ,n ) 典型表现为在充满纤维组织的骨折断端周围有极少量骨痂形 成,儿乎没有。骨折断端之间缺乏足够的血液供应和成骨等生物学活动, 需要力学性以及生物性方法的干预。( 2 ) 肥大性骨不连( h y p e n r o p h i c n o n u n i o n ) 表现为骨折断端间有大量的骨痂形成,一般是因为固定不牢靠 或过早负重活动而发生骨不连,在x 线上为马蹄形或象足形。( 3 ) 滑膜性 假关节( s y n ( ) v i a lp s c u d a n h r o s i s ) 是在骨折断端处形成一个充满液体的滑 膜腔,封闭骨髓腔,内有滑液,形成假关节囊。( 4 ) 营养不良性骨不连 ( m a l n o u r i s h c dn 【) n u n i ( ) n ) 因为骨折断端间接触较少,虽然周围血液供应 比较充分,但断端周围仪有少量或者没有骨痂形成。( 5 ) 感染性骨不连 ( i n f c c t c dn ( ) n u n i 【) n ) 【6 l 具有感染和骨不连两大难题,是骨不连当中最难处 理的一种类型。通过对骨不连不同的类型认识,可以了解产生骨不连的原 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骨不连的治疗策略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