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与抗生素治疗.ppt_第1页
细菌感染与抗生素治疗.ppt_第2页
细菌感染与抗生素治疗.ppt_第3页
细菌感染与抗生素治疗.ppt_第4页
细菌感染与抗生素治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位同道,上午好!,2,新生儿免疫防御、细菌感染及抗生素治疗,暨南大学附一院新生儿科肖昕,3,新生儿免疫防御系统B细胞及其免疫球蛋白(体液免疫)T细胞及其淋巴因子(细胞免疫)吞噬细胞系统补体系统其它免疫细胞和分子,4,B细胞及其免疫球蛋白,5,B细胞及其IgH,浆细胞:人类B细胞能分化成产生IgM的浆细胞,但不能分化成为产生IgG和IgA的浆细胞。细胞表型:新生儿B细胞主要为CD5+细胞。抗体:低亲和力、多反应性和低特异性。,6,B细胞及其IgH,IgM:首先产生IgM。28周早产儿的IgM浓度为6g/L,足月儿12g/L,女婴IgM水平高于男婴30%。IgG:新生儿本身合成IgG较晚,出生时体内IgG均来自母体,足月儿出生时IgG水平比母亲高5%10%。早产儿出生时IgG400g/L;过期产儿或SGA出生时IgG水平低于足月儿。IgA:在新生儿期,IgA1和IgA2极低。,7,B细胞及其IgH,母体特异性IgG抗体,可转运到胎儿。这些源于母亲的抗体,一方面发挥消灭相应的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抑制新生儿本身的特异性抗体产生。母体的一些非IgG抗体如G-病原菌的抗体(大肠杆菌抗体)则不能透过胎盘屏障,以至于新生儿易罹患G-细菌感染。,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9,T细胞及其淋巴因子,T细胞表型:95%以上为CD38+和CD45RA+,并有TCR。T细胞功能:不成熟,很少协助B细胞生成Ig,其激活吞噬细胞和转化CTL的能力低。,10,T细胞及其淋巴因子,产生相当量的IL-2,但形成TNF和-IFN较少,分别仅为成人的50%和10%20%。-IFN具有激活吞噬细胞和抑制病原微生物在细胞内复制的功能,它的缺乏使得新生儿不能抵御细胞内病原体如病毒、弓型体、李司特菌和伤寒杆菌等感染。,11,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12,NK细胞,NK细胞具有自然溶解病毒感染(Rubella和CMV)细胞的活性。表面具有FCR。覆盖在靶细胞上的抗体FC部分可与NK细胞的FCR结合,从而使NK细胞激活,靶细胞溶解(ADCC)。,13,NK细胞,新生儿期,NK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10%,由于与FCR的连接、对靶细胞的溶解及再循环能力均较低,导致NK细胞的ADCC不强(在早产儿甚至缺失)。,14,补体系统,15,补体系统,补体系统由一系列血清蛋白组成,在特定条件下引起连锁反应(瀑布学说),包括经典途经和替代途径两种。经典途经由C1q受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相结合而激活,替代途径则能被某些细菌直接激活。,16,补体系统,母体的补体成分不能经胎盘转运至胎儿,多数补体在胎儿时期即由胎儿本身合成。足月儿CH50活性低、其参与成分C3、C4和C5的浓度仅为成人的50%60%;替代途径AP50更低、其参与成分B因子和备解素为成人的35%40%。早产儿的CH50、AP50及其参与成分明显低于足月儿。,17,新生儿细菌感染,(一)发病率和病死率(二)病原菌(三)易感因素(四)新生儿感染的预防(五)新生儿细菌感染的诊断,18,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新生儿常见病,国内以肺炎、败血症、肠炎和化脓性皮肤感染为主。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的发生率,在足月儿为15,在VLBW约为160,病死率可高达30%50%,存活者中,有相当部分可发生后遗症。,19,病原菌,随年代而变迁:GBS(30年代)、金葡菌和G-肠道杆菌(50年代)、GBS(60年代)、MRSA和表葡菌(8090年代)、ESBL和MRSA(目前)。因地而异:国外以GBS和MRSA常见,表葡菌有增加的趋势;国内以金葡菌最常见;中国南方以金葡菌和大肠杆菌常见;中国北方多见金葡菌和表皮葡菌感染。,20,病原菌,因时而异:新生儿感染可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引起。不同时间的感染可有不同的细菌类型(表1)。因感染部位/类型而异:细菌可通过多途径、多部位导致新生儿感染。不同的感染部位或疾病有不同的常见感染细菌(表2)。,21,病原菌,表1新生儿的感染时间与感染细菌的种类的关系感染时间感染细菌感染机制发病类型产前李司特氏菌经胎盘垂直转先天性表皮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各种L型细菌产时大肠杆菌上行感染(阴道至子宫)早发型淋球菌污染羊水/阴道分泌物吸入晚发型GBS克雷伯氏菌产后葡萄球菌院内感染或环境感染晚发型假单胞菌沙门氏菌沙雷氏菌,22,病原菌,表2新生儿各类感染的致病菌感染类型常见致病菌肺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厌氧菌脐炎金葡菌、表葡菌、大肠杆菌、厌氧菌败血症金葡菌、大肠杆菌、表葡菌、厌氧菌、GBS、沙门氏菌尿路感染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细菌性肠炎大肠杆菌(致病性和产毒性)、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皮肤化脓性感染金葡菌、表葡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化脓性结膜炎淋球菌、金葡菌、表葡菌、链球菌化脓性脑膜炎金葡菌、大肠杆菌、表葡菌、厌氧菌、肺炎球菌化脓性中耳炎肺炎球菌、流感杆菌、金葡菌、绿脓杆菌、克雷伯氏菌化脓性关节炎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23,易感因素,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母亲围产期感染;产时皮肤损伤或产后脐带切口的污染;胎膜早破;早产或窒息;院内感染。,24,感染的预防,新生儿室的消毒隔离;避免医源性因素;注意脐部护理;提倡母乳喂养;患细菌感染母亲的抗生素进行治疗。,25,新生儿细菌感染的诊断,26,感染的诊断-病史,凡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孕母妊娠晚期有细菌感染;胎膜早破、宫内窒息、MAS;难产经急救处理;新生儿皮肤损伤;急产于污染的环境中,有不洁断脐史。,27,感染诊断-临床表现,产前或产时受染者的症状和体征出现较早(数小时或生后12天),且症状往往较重;产后受染者的症状和体征出现较晚(数天)。局部和全身(一般状况、神经精神症侯、消化、呼吸、循环系统表现)症状和体征,常不典型,缺乏特异性。,28,感染诊断-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液和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菌培养+药敏APP(CRP、HP和1-AGP)监测病原的免疫学诊断(ELISA、RIA)病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Probe、质粒分析、RE和PCR),29,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生后3天内WBC总数为5109-25109/L,其中N占60%,一周后降至40%;感染时,WBC可增加或减少;严重感染时,存在核左移(I:T0.2)。,30,细菌培养+药敏,需氧菌、厌氧菌和L型细菌培养;在抗生素应用之前进行;防止血标本污染;一定的血量(至少1ml);药敏试验,确定MIC;抗生素的体内外效果有时不一致。,31,体液和分泌物涂片镜检,可取CSF、痰液、胃液、外耳道及鼻咽部分泌物、创面及脐部脓液进行涂片、染色和镜检;细菌早期诊断的方法之一。,32,APP监测,表3常用APP的正常值及感染时波动范围正常值3天37天细菌感染CRP(g/L)151030200HP(mg/L)25050025020001AGP(mg/L)25g/ml;50g/ml,灰婴综合征;,54,立思丁(Fucidin),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G+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葡萄球菌(MRSA)高度敏感,极少产生交叉耐药性;毒性极低,大剂量可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质位点;新生儿推荐剂量:20mg/kg.d,q8h。,55,克林霉素(Clindamycin),通过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主要用于厌氧菌引起的严重或深部厌氧菌感染;极难透过血脑屏障,故不用于脑部细菌感染;副作用:伪膜性肠炎、血液系统变化(WBC和PLT下降);新生儿推荐剂量:5mg/kg,q8-12h治疗血药浓度:4-10g/ml。,56,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等;杀菌作用起决定于血液和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MIC时间。此类药物PAE短甚至无,当血液和组织中药物浓度低于MIC时,细菌很快繁殖。使用这些抗生素时,应缩短用药的间隔时间,以维持血药浓度在MIC以上;注意:应用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一味提高药物浓度并不相应提高杀菌效应。,57,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包括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和甲硝唑;杀菌作用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故应用此类药物的原则是将药物浓度尽可能提高到允许的最大限度;有较长的PAE,故较宽的用药间隔是合理的。,58,时间+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素类、万古霉素、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时间;有一定的PAE,故用药间隔可以适当延长。,59,具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抗生素,青霉素氯霉素磺胺类呋喃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60,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由羊膜炎、全身或局部严重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胎膜早破大于24小时;母亲存在生殖泌尿道感染,产程中吸入污染羊水、胎粪和产道粘液等;抢救时多次查管;在不清洁场所分娩、旧法接生或断脐时消毒不严;无其它原因解释的“五不”表现;,61,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存在某些易合并细菌感染的疾病:VLBW、MAS、RDS、粒细胞减少症和免疫缺陷综合征等;存在易合并细菌感染的操作:外科手术后、机械通气、换血疗法、脑室或胸腔引流、腹膜和胸腔透析、ECMO等;与患有传染性细菌感染的家属或亲朋好友密切接触;新生儿室细菌感染的暴发流行。,62,新生儿耐药菌感染及防治对策,63,新生儿耐药菌感染,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形成机理-细菌外膜通透性下降,使抗生素难以进入细胞内;-已进入细菌胞内的抗生素主动向外泵出;-与抗生素结合的位点(如青霉素位点)发生变化;-产生ESBLs和AmpC破坏抗生素。,64,G+耐药菌,包括MRSA和耐药肠球菌如耐万古霉素球菌(VRE)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等;MRSA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仅对万古霉素和少部分氨基糖甙类敏感;部分PRSP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高度耐药;耐药肠球菌对喹诺酮类、派拉西林和氨基糖甙类的耐药高达50%;第四代头孢菌素及利奈唑胺、喹奴普丁对上述耐药菌株可能有效。,65,G-耐药菌,包括产ESBLs(E.Coli、克雷伯氏菌等)和AmpC(E.Coli、沙雷氏菌等);产ESBLs的耐药菌株对氨苄西林、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达95%以上;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20-86%;对Amikacin、Gentamycin的耐药率分别50%、92%;对泰能的耐药率高达95%以上,66,G-耐药菌,E.Coli、克雷伯氏菌的产ESBLs株对某些含-内酰胺抑制剂的抗生素复方制剂和第4代头孢菌素敏感;产AmpC的耐药菌株能水解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且不为-内酰胺抑制剂等抑制;对氨基糖甙类也耐药;仅对第四代头孢菌素和泰能等有效。,67,L型细菌,-内酰胺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胞壁丧失形成L型细菌;培养阳性率占血培养阳性总数的17%左右;耐药严重:L型金葡菌对青霉素、新青II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高达65%以上;L型表葡菌的耐药率分别为61%、85%和31%左右。对氨基糖甙类的耐药率低。,68,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