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艺术直觉论.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艺术直觉论.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艺术直觉论.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艺术直觉论.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艺术直觉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摘 要 艺术直觉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难点之一古今中外众多哲学家美学 家文艺理论家曾经提及研究过它以至于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领域笔者首 先对艺术直觉这一模糊的概念进行界定 笔者认为艺术直觉是艺术活动中的一种 心理现象和思维方式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内涵做出的一种直接的审美判 断是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交织统一的过程并具有审美性非自觉性意象 性三大显著的特征 通过对有关艺术直觉论述的考察 笔者发现艺术直觉理论深受民族文化心理 的影响 从东西方两个不同的视野来看艺术直觉始终处于一个互相影响的动态 变化的状态 作为论文的核心部分 作者在第三章中运用系统科学方法中的黑箱方法揭 示了直觉的心理过程分析了艺术直觉的心理发生机制直觉及艺术直觉的发生 过程是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艺术直觉的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艺术知觉阶段形成视觉听觉表象潜意识活动阶段感性理性和情感活动 相互作用与渗透阶段艺术直觉的结果审美意象 艺术直觉心理过程发生机制的揭示 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艺术直觉在 艺术活动艺术创造和艺术接受中的作用进而自觉培养艺术直觉能力 关键词艺术直觉 艺术活动 思维方式 审美意象 潜意识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abstract artistic intuitionone of the hotspots and difficult theor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psychology,was talked about so much by philosophers, artists,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eticians that it became a research field which is full of puzzles to be uncovered by us now. in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thesis, the author defines the phrase of artistic intui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e artistic intuition is a kind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and mode of thinking in the art activity. it is the subjects direct aesthetic judgments on the object. it is a course of the rational thinking and irrational thinking, with three obvious features: aesthetic, sub-consciousness and aesthetic imag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by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the artistic intuition theory, the author finds it is affected by national culture psychology deeply. according to two different, east and west, visions, the artistic intuition is in a state of dynamic change influencing each other all the time. as the key section of the thesis, using the “black box” method in the systematic scientific method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psychological course of the intuition and analyses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artistic intuition. the course of the intuition and artistic intuition is the result that the consciousness and sub-consciousness act on together. the psychological cours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rtistic perception stage during which the idea is formed; subconscious activity stage during which perceptual, reason, emotion activity interact one other; the end stage during which the aesthetic image is came forth. realizing the complicate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and mode of thinking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artistic intuition in the art activity, art inditement and enjoyment, and then train artistic intuition ability consciously. keywordsartistic intuition artistic activity mode of thinking aesthetic image subconscious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前 言 福楼拜为从报上看到其中一条短消息所触动 便锐敏地感受到其中的特殊意 味以致最后写出了包法利夫人 托尔斯泰从客厅里人们偶尔谈起的一个女人背弃丈夫的事情 便敏锐地捕捉 到其中的特殊意蕴从而孕育出安娜卡列尼娜的最初构思 1 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即直觉 法国艺术直觉先驱雅克马利坦说艺术的拯救只有出自创造性直觉 余秋雨说艺术形式是对艺术直觉的提炼也是对艺术直觉的允诺是对 艺术直觉的耗用也是对艺术直觉的保存 2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坚信艺术的直觉艺术的感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 作用 3 事例无须再举言论无须再列一句话艺术直觉是艺术活动中的精灵她 以其无以伦比的作用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不管是伟大的艺术家还是一般的欣 赏者但她又是那么飘忽不定模糊任性只能妙悟甚至欲辨已忘言 从老庄柏拉图开始我们对其认识的征程早已启动但不是陷入理性的泥潭 就是跌进神秘的深渊我们对其的认识又是多么粗略和浅显 艺术直觉属于潜意识的范畴而对潜意识的认识我们知之何其少所以出现 上述情况不足为怪关键是我们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 艺术直觉是直觉在艺术活动领域中的表现研究艺术直觉首先必须研究直 觉直觉思维在东西方都是一个久已为人注意的问题中国古代庄子的道说 就闪烁着直觉思维的光芒并影响着整个东方哲学思维审美思维的方式西方 国家的柏拉图笛卡儿斯宾诺莎洛克莱布尼茨在自己的哲学著作中都把直 觉作为一种认识能力加以论述到了康德直觉能力被视为联系感性经验与先验 理性的主要方式 由于康德哲学中有不可知论的倾向使其直觉理论也带上了某 些神秘色彩直觉思维开始从理性主义滑向神秘主义这一神秘色彩随着十九世 纪后半期非理性主义思潮的风起云涌逐步得到膨胀从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 论到柏格森的生命直觉主义 从克罗齐的直觉表现主义到马利坦的诗性直觉前 仆后继此起彼伏直觉成了认识一种不可言喻的绝对实体的神秘力量直到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现代科学的发展直觉研究中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更多的是借助于心理学的研 究成果试图阐明直觉的心理机制虽然在这方面尚未取得大的进展但探索的 路子无疑是正确的 我国学者对直觉的认识也有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在先秦文艺思想中孔子 所讲的兴观群怨的兴老庄的道诗经中赋比兴的兴南 宋严羽的兴趣妙悟钟嵘诗品序中的直寻等都不同程度地隐含 了对直觉及艺术直觉的运用和研究 但这些研究都是比较零散地分布在古代文论 中 很不系统 直到 1 9 0 5 年 王国维在 论新学语之输入 中谈到了 i n t u i t i o n 的引入情形首次使用了直觉这一词此后直觉随着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中 国并掀起了研究高潮刘若愚蒋孔阳朱光潜梁启超李大钊蔡元培 陈独秀鲁迅钱智修郭沫若周扬蔡仪都曾参与过艺术直觉的研究或论战 可见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直觉研究是从译介西方艺术直觉理论开始的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不少作家在介绍创作经验时谈到过直觉现象但由于当 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对直觉进行理论研究的人并不多直到 8 0年代末 由于思想的解放和东西方文化交流重新启动艺术直觉研究再次掀起一个高潮 1 9 8 7年李春青出版了艺术直觉研究一书这是截止到目前有关艺术直觉 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书中对艺术直觉的研究虽然有着本土化的倾向但仍把 对西方文论中艺术直觉的介绍评价作为重头戏1 9 8 7年贵州社会科学杂 志在第 1 2期发表了汤国铣的艺术直觉潜意识向显意识的审美报告一文 文章首先梳理了艺术直觉的概念尝试着给出了艺术直觉的定义总结了艺术直 觉的六大特征 并阐述了艺术直觉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该文从潜意识 显意识 审美三者的关系的视角研究艺术直觉向艺术直觉的本质迈出了重要一步其中 对艺术直觉特征的总结一直影响着目前有关艺术直觉的研究1 9 8 8年天津社 会科学杂志在第 5 期发表了董学文龚政文的论艺术直觉一文在笔者看 来该文贡献最大的地方当属把直觉与意象看作东西方的两种传统对东西方艺 术直觉的差异作了尝试性的比较1 9 8 9年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杂志在第 2 期发表了陶礼天的虚静艺术直觉的动态心理形式一文开始关 注艺术直觉的内在发生机制另外凡是文艺心理学教材几乎都对艺术直觉作了 说明但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进入 9 0 年代以来心理学脑科学系统科学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本是借鉴这些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 深入研究包括艺术直觉在内的艺术活动过程 中潜意识的大好良机 但这几年对艺术直觉的研究却冷却了在有限的研究中认 识分歧较大对艺术直觉的认识尚处在众说纷纭的论争状态有人认为艺术 直觉属于感性认识范畴有人认为艺术直觉是介于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心理活动 有人认为艺术直觉是非理性的也有人认为艺术直觉是人的理性高度发展的 表现 另外多数文章对艺术直觉的论述还是徘徊于现象描述缺少本质揭示 这些文章能够看到艺术直觉在艺术创造和接受过程中的种种表现 却不能解释这 种现象能够把握艺术直觉的某些特点却不能揭示其特点的内在成因这说明 我们对艺术直觉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有待于向文艺心理学纵深发展 真正揭示艺术直觉的心理机制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艺术直觉研究就 只能停留在经验自省的表述和表面现象的描述上 看来界定这一模糊的概念梳理东西方不同视野下的艺术直觉深入探究 其发生机制 把握其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进而培养艺术直觉能力还是一个亟待 研究的领域笔者将不揣浅陋就此展开以期把艺术直觉研究推向纵深 注释 1 李天恩对艺术直觉及其潜意识的辨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0 0 0 第 3 期 2 方欣燃烧任性的精灵艺术直觉之浅寻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0 0 0 第 1 1 期 3 王蒙漫话小说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 1 9 8 3 年版第 8 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第一章 艺术直觉一个模糊概念的界定 艺术直觉从来就是一个危险而众说纷纭的领域 1 这在我国尤其如此 艺术直觉作为一个固定词语来源于西方但作为一种理论思想我国古代艺术理 论早有涉及由于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的差异艺术直觉在引 进互释批判中越发变得混乱因此要研究艺术直觉首先要对艺术直觉 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本章将从认知直觉与艺术直觉的关系艺术直觉的特点艺 术直觉的定义三个方面阐述 第一节 认知直觉与艺术直觉及其本质特征 一认知直觉与艺术直觉 与艺术直觉最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认知直觉认知直觉常被简称为直 觉认知直觉作为一种思维能力第一它是一种认识行为通过这种行为人 们直接得出问题的答案 而不必明显地依靠间接的分析技巧和证明的形式 第二 认知直觉的形式能很快地产生观念假设即在理性思维之前就直接发现观念的 组合第三认知直觉可以使一类知识组合起来给人们认识提供一种知觉并 能够得到现实的检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曾对直觉进行过如下解释直 观直觉i n t u i t i o n 在哲学中指即不靠推理或观察也不靠理性或经验而可 获得知识的能力这里简单地提一下直观这个词的两种专门性的含义第一 种意义来自康德 它指不以观察为根据 也不能由观察证实的一切实际知识来源 第二种意义是由斯宾诺莎和柏格森提出的 在这里直觉作为相互联系的总体的世 界的具体知识有别于由科学和一般观察所得到的零碎的和抽象的知识 2 柏格森曾把直觉界定为挣脱理性分析而直接 整体 本能地把握对象的能力 3 费希特曾明确将感性直观和理性直观作了理论上的划分可以说直觉理论的 建立为艺术直觉理论奠定了基础 认知直觉和艺术直觉二者都是认识活动领域的直觉思维方式 但认知直觉与 艺术直觉相比较二者是有区别的首先艺术直觉和认知直觉的对象不同这 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正是由于这一点构成了两种直觉差别的根本所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在 认知直觉与艺术直觉作为两种不同的本质力量它们是与各自特定的对象相 适应的所谓对象不同并不是说两种直觉必定要面对不同的事物同一个事物对 它们来说仍可以作为两个对象的面目出现 对象是与人的目的与人的本质力量相 对应的人们出于认知目的对待某一事物这个事物便是认知直觉的对象人们 带着艺术的审美的目的来对待这一事物那么它就成了艺术直觉的对象艺术 家在观察生活选取题材时欣赏者在接受艺术作品时都离不开艺术直觉因 而一切文艺作品和生活中的审美对象都是艺术直觉的对象我的对象只能是我 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 4 艺术直觉与认知直觉既然能够以同一事物作为对象 那么这两种对象就不可 能没有重合之处艺术直觉的对象亦包括认知的某些因素尤其是社会事物艺 术直觉亦需要把握其中某些社会本质属性 这种社会属性同时也是认知直觉的对 象 当然艺术直觉并不仅仅以这些认知因素为对象它最主要的对象是事物的表 现性表现性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它是对象在与人建立起审美联系的基础上才 产生出来的一种属性 它主要指的是从对象的外部形式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与人的 审美观念情趣相通的内涵这种观点近似于我国古代所说的形神兼备中的 神韵这种表现性不是逻辑思维和认知直觉所能把握的能感受到它存在的 思维方式只能是艺术直觉这一点是艺术直觉与认知直觉最根本的差别也是艺 术直觉之所以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所在 第二艺术直觉与认知直觉在主观性上是有区别的艺术直觉带有明显的主 观性而认知直觉则排斥这种主观性认知直觉的对象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固有 属性是普遍的本质所以认知直觉的对象有其共性而艺术直觉就不同了如 上所述艺术直觉的对象主要是审美对象的表现性这种表现性是审美主体的一 定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对象的特定联系所决定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不尽相同 因而对不同的审美主体来说一个事物的表现性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最突出地 表现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审美观照上陈子昂 登上幽州高台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一种光阴易逝时不我待的情怀而在 秦观面前这些景物则化为不尽的愁思 很明显审美对象的表现性是自然属性与 审美主体的主观心理相结合相作用的结果这个主客体相结合相作用的过程 就是艺术直觉的过程因此艺术直觉带有主观性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第三艺术直觉与认知直觉在情感性方面有区别艺术直觉具有明显的情感 性我们并不否认在认知直觉过程中也可能伴随有情绪上的波动但这种情绪波 动一般只是一种预感到自己将有所发现或已经有所发现时所产生的兴奋和激 动艺术直觉则不同情感是直接组成艺术直觉这种心理现象的立普斯等人将 审美活动看作是主体情感的外射列 托尔斯泰苏珊 朗格科林伍德等人将艺 术看作是人类情感的表现 很明显 他们都强调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直觉主要是对事物表现性的把握 而表现性正是主体的一定情感与对象固有 属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艺术直觉的发动是以一定的情感为基础的例如只有 怀着一腔愁绪的人才会把大江看作愁的化身 只有懂得爱情的人才会从戏水鸳鸯 或并并蒂莲上看到象征意味 可见艺术直觉始终带有情感伴随的而认知直觉却 是倾向于排斥主观情绪的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当然艺术直觉中的情感更多的 是一种高级情感美感 美感使人的种种情感得到升华使主体进入一种审美 的境界从而摆脱了世俗功利的缠绕所以艺术直觉的过程就是情感升华的过程 艺术直觉是这种情感升华的心理动力维戈茨基说审美反应很象弹钢琴作 为艺术作品成分的每一个要素仿佛按动着我们机体的相应的情感之键 于是响起 情感的音调或声音整个审美反应就是这种回应击键的情绪印象 5 总之作 为认知的思维形态不能获得美感 艺术直觉不是认知只有充满强烈主观情感的 审美活动及其心理过程才是艺术直觉 黑格尔曾在美学中把艺术直觉称为敏感的观照强调敏感是以 感性观照的形式呈现出来巴尔扎克将艺术直觉称为一种透视力说它是在 真正是思想家的诗人或作家身上出现的一种不可解释的非常的连科学也难以 明辨的精神现象 6 苏珊 朗格说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对艺术品的含义的直接 把握和评价是借助艺术符号对人类感情的直接判断它不同于推理不借助 概念 7 与国外学者一样中国学者也对艺术直觉作过大体相似的界定如李春青 说艺术直觉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客体的感性形式对其表现性内涵加 以直接把握的艺术思维能力 8 董学文龚政文说艺术直觉是对审美客体的 瞬间的自发的直接的把握是在感性观照之中迅速洞察对象的审美意义 9 汤国铣说艺术直觉就是艺术的或审美的直觉说到底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艺术直觉是潜意识将自己所作的审美发现向显意识作出报告 即向显意识传出审 美信息 1 0 鉴于以上各种对艺术直觉的论述归纳起艺术直觉的定义可作如下规定 1 艺术直觉是艺术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和思维方式2 艺术直觉是审美 主体对审美客体内涵及其表现性在瞬间做出的一种直接的审美判断3 艺术直 觉是理性与情感交织统一的思维过程4 艺术直觉是审美主体通过客体感性形 式对客体本质所做的一种感性观照和直接的精神透视5 艺术直觉过程是一个 从潜意识向显意识转化的过程 以上 5 种特质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艺术直觉发生的 机制及其本质特征 二艺术直觉的本质特征 艺术直觉的特征 由于其思维的独特性而呈现出多重复杂的倾向如它有多 义性模糊性非理性整体性不可言传性审美的愉悦性等等实际上很 多特征都是同义反复笔者以为艺术直觉作为艺术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和思 维方式主要表现出三大特征审美性非自觉性意象性 1 审美性 艺术是审美的艺术直觉作为艺术活动中的一种思维方式离不开审美从 艺术直觉的定义来看 艺术直觉是主体对客体做出的一种直接的审美判断在艺 术直觉中主体是带着审美的眼光带着主观的情感来感知客体的艺术直觉的 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的过程 艺术直觉作为一种非理性思维过程只能是对 客体本质的审美把握因此审美性成为艺术直觉的本质特征之一 2 非自觉性 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往往被那些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所吸引具有鲜明特征 的事物确实能触动作者的心理引起作者的创作冲动然而真正引起作家心灵 震动的是艺术直觉透过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朦胧意识到直觉印象 因为它不仅具 有直观的鲜明性 独特性而且能凭借理性和情感倾向性直接判别事物的本质属 性 只有抓住了事物本质深刻性的直觉印象才能够为艺术形象提供最基本的核 心部分正如杜勃留波夫所说的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 气质的人当他在周围的现实世界中看到了某一事物的最初事实时就会发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生强烈的感动 他虽然还没有能够解释这种事实的理论思考能力 可他却看见了 这里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特别的东西他就热心而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事实把它摄 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开头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形象加以孕育后来就使它和 其他同类的事实与现实结合起来而最终终于创造了典型 1 1 很明显这里 所讲的敏锐的感受力和艺术家气质就是高于一般感性知觉的直觉能力 它不同于感性直观也不同于逻辑分析而是表现为一种模糊的情感倾向性曹 禺在雷雨序中谈到在起首我初次有雷雨一个模糊印象的时候逗起 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情绪曹 禺在创作时并没有意识到我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而是一种复杂而又不 可言喻的情绪驱使他完成了一部暴露大家庭的罪恶的经典作品所以艺 术直觉总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发生的非自觉性是艺术直觉的重要特征 3 意象性 意象本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最早见于文心雕龙指主体把 自我的情志寄托于自然物象并和自然物象融合在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里的菊花南山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里的幽篁弹琴者枯藤 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里的全部 名词都是意象这些意象不能靠冥思苦想得来它们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必须 具备一种宝贵的能力即艺术直觉 艺术直觉之所以具有意象性这是因为艺术直 觉具有直接感知的特点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的瞬间审美把握此时一种纯粹的 感知中的自然被打上了文化的审美的意义在那一瞬间人类自由自觉的本 质冉冉升腾向深邃神秘的审美王国奔去而对象也脱去了粗糙的外衣笼罩着 美的光环向主体精神走来这是热烈的拥抱完美的交融是最辉煌的天人合 一主体和对象都象潮水一样退走了剩下在沙滩上闪烁发光的审美意象的五 彩贝壳 1 2 艺术直觉在审美判断的那一瞬间将审美对象转变成一种直觉意象 第二节 艺术直觉与其它艺术思维的多向交错关系 艺术直觉虽然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思维活动 但它通常是与其它心理因素交错 在一起的既有联系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一艺术直觉与灵感 对于艺术直觉与灵感 很多人往往看成是同一的东西 在西方波普尔说灵 感这种非理性因素就是柏格森的创造性直觉 1 3 在我国钱学森也将直觉 归入灵感思维之中 就二者的共同点来考查艺术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都具有潜 意识的思维特点都采取非分析性非逻辑性跳跃性的运作方式而且直觉 和灵感都有突发性易逝性等特点 从艺术直觉与灵感思维的差异上考查二者又存在着某些内在的不同点首 先艺术直觉是一种思维能力而灵感则接近为一种思维状态1 9 7 2 年版的苏 联大百科全书解释了直觉灵感直觉是以不借助于论证的直接裁夺的方式 了解真理的能力灵感是 一种以个人内在积极性的猛烈增强高度的激情 人的身心力量的紧张为特征的心理状态灵感是创造的最主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它与注意的极度聚精会神记忆和想象的运用以及思维的紧张工作相联系我们 由此可知直觉与灵感是不相同的艺术直觉作为对艺术本质的直接感悟其过程 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但作为一种审美知觉艺术直觉往往又存在于人们的意识 之中 如创作者带着搜集素材的目的观察生活时他是自觉地运用艺术直觉能力 来鉴别对象的与之相比较灵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突发性的思维状态人们对 它的出现无法控制 它的发动是起于某种触发使潜意识中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 互相碰撞重新组合然后作为新的认识涌现于意识中的表现为一种突然获得的 艺术想象 其次艺术直觉作为一种思维能力它具有对象性即它必须面对一个具体的 具有感性形式的事物或知觉表象才有意义因此直觉与直观紧密相关直观是运 用视觉或听觉对对象进行直接感知从而获得直觉形象艺术直觉是以直观为基 础没有直观就谈不上艺术直觉由此艺术直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而艺术灵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状态它的到来常常出人意料它并不需要 一个具体的感性对象触发 也不需对某个事物进行透视它的到来不需要任何触 发而自动地从潜意识中迈入意识的门槛由此可见艺术灵感具有明显的不稳定 性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二艺术直觉与艺术想象 艺术想象是人类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心理机能艺术想象主要包括联想 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由此物联想到彼物为联想使过去的直观现象复现是 再现性想象创造出印象中没有的形象为创造性想象艺术想象与艺术直觉有许 多共同点第一他们都与感性因素紧密相联没有感性因素就没有艺术想象与 艺术直觉第二它们都伴随着强烈的美感享受第三它们都可以借助于眼前 的感性形式创造出新的更有丰富内涵的形象来二者的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其 一艺术想象的过程一般是有意识的而艺术直觉的过程是无意识的一个作家 在描述一个场面时需要自觉地调动想象力 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活生生的情景在 想象过程中 这个情景是可以自觉地加以调整的 人们发现某个想象结果不恰当 完全可以通过想象加以改造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无意识的其二艺术想象是 由形象到形象尽管这两种形象间可能有创造但毕竟都是感性形象艺术直觉 则是从感知形象入手然后超越形象捕捉到形象的内在意旨这内在意旨仍保 留着一定感性因素 但也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它是一种不同于对象原有的感性 形式的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是一种带有感性形式 理性内容和情感因素的综合体 它已不是原来的知觉表象而是对它的一种抽象这种抽象还没有达到概念的程 度阿恩海姆用知觉概念一词来指称这种既有感性形式又带抽象色彩的审美 意象他解释说不能说因为我们运用了概念这个字眼就表明我们已经把知 觉看成是一种理性活动了我们所描写的这一知觉过程必须被看成是视觉器官 之内发生的但是这一字眼的确也意味着在初级的感觉活动与高级的思维或推 理活动之间是有着某些惊人的类似之处的 1 4 由于阿恩海姆把审美对象限制 在知觉的范围内 所以他的解释是有内在矛盾的如果用艺术直觉来解释这种现 象问题就解决了总之艺术直觉的结果是对对象的内在特征有所把握的审美意 象而艺术想象的结果则是另一个感性形象 三艺术直觉与艺术知觉 艺术知觉是在一般知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知觉在这里需要指出的 是 艺术知觉绝不是客观事物外部形式的映像格式塔心理学派对人的视知觉进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行了认真的研究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视知觉并不是客观事物对人的简单反映 人们发现当原始经验材料被看作是一团无规则排列的刺激物时观看者就能 够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地对它进行排列和处理 这说明观看完全是一种强行给现 实赋予形状和意义的主观性行为 1 5 对一件事物的观看首先要受到主体特定动 机的制约在不同的动机下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视知觉形象其次视知觉还要 受过去经验的制约形状不仅是由那些当时刺激眼睛的东西决定的眼所得到 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 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得的无数经验中发展出来 的最新经验 因此新的经验图式总是与过去曾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 联系 1 6 因此艺术知觉的特点具有一般知觉的主观性除此之外艺术知觉还 具有审美趣味欣赏习惯艺术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法国心理学家曾写道每 个人按照自己的秉性和当时的印象而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去知觉画家猎人商 贩或者对这匹马没兴趣的人对于同一匹马不会以相同的方式去观看 1 7 所谓 艺术知觉正是审美主体用艺术的眼光审视对象时所产生的知觉形象 如画家看马 注重其雄姿 各部位的比例等等 这些方面便构成其艺术知觉形象中的主要内容 这当然与商贩猎人之类的人所获得的知觉形象有所不同 那么 艺术知觉与艺术直觉的关系如何呢国内有些研究者往往将二者看成 一个东西 或者用艺术知觉的概念概括艺术直觉的内涵其实二者的区别是显而 易见的两种不同的心理机能所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艺术知觉能力对对象有 所选择并已初步注意到了对象的一些特性 但它并没有深入到对象的感性形式的 内部去把握它的意蕴 它基本上只是停留在知觉形象的表层上艺术直觉则要透 过对象的感性形式进一步获取其本质特征把握其根植于对象之内表现于对象 之外的意味韵外之致 在阿恩海姆看来 世间万物均具有一定表现性这种表现性是基于事物所具 有的一种力的结构而艺术知觉所把握的正是这样一种力的结构图式所以 艺术直觉是离不开艺术知觉的在艺术知觉中已体现出了人的选择融入了人的 感情因而也包括了潜在的表现性艺术直觉正是要透过艺术知觉形象把握其潜 在的表现性总之艺术知觉是艺术直觉的基础通过艺术知觉而后产生艺术 直觉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注释 1 9 1 2 董学文龚政文论艺术直觉天津社会科学1 9 9 8 第 5 期 2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 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8 6年版第 4 3 3 页 3 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 1 7 7 页 4 刘丕坤译1 8 4 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 9 7 9 年版第 7 9 页 5 列谢维戈茨基周新译艺术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5年版, 第 2 7 0 页 6 巴尔扎克驴皮记初版序言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 1 0 册人民文 学出版社1 9 6 5 年版 7 苏珊朗格感情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 2 6 页 8 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 1 9 8 7 年版第 2 1 页 1 0 汤国铣艺术直觉潜意识向显意识的审美报告贵州社会科学1 9 8 7 第 1 2 期 1 1 杜勃留波夫杜勃留波夫选集第一卷 1 3 夏基松波普尔哲学述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 9 8 2 年版第 5 8 页 1 4 1 5 1 6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 9 8 6 年版第 5 5 页第 6 页第 5 8 页 1 7 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7 9 年版第 1 8 3 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第二章 艺术直觉东西方的不同视野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直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被深深地打上了 民族化的烙印艺术直觉作为艺术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同样具有民族个性因此 要探究艺术直觉的发生机理既要考察人类艺术直觉的共通性又有必要了解不 同民族不同文化生态经过社会遗传所积淀的艺术直觉理论从东西方两个不同 的视野来看艺术直觉始终处于一个互相影响的动态变化的状态 第一节 古代中国道妙悟说与艺术直觉 艺术直觉在古代中国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词语即使我国现当代的文艺理 论著作中它也还不是一个普遍使用的概念这可能和东西方的不同表达习惯有 关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古人没有意识到这种重要的艺术思维方式相反在 我国古代美学和文艺思想中 艺术直觉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老庄的 道 说和严羽的兴趣妙悟说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必须指出不管是古代中 国还是古代西方关于艺术直觉的理论几乎都零星分散隐含在有关认知直觉 即认识世界的方式的论述中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直接制约影响着 人们的包括直觉在内的艺术思维方式 一 老庄道 道是以老庄为首的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贯穿于其整个思想体系之中 同时道也是老庄直觉思维的主要对象因此讨论其直觉思维方式就必须 从道切入 关于什么是道老庄认为道首先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化生天地万 物的本原和基础具有认识的价值和必要然而道又具有惟恍惟惚视 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和昏昏默默窈窈溟溟不知其然 的特点无法用通常的闻见言说的方式去把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既然道如此神秘到底怎样来认识它呢老庄认为只有通过直觉去体悟即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体认这种直觉思维作为一种相对静态的始发性思维方式实质上是一种潜 意识中静极而生的萌发其结果是瞬间内凝神观照的具体结晶其显著的标志是 静观道家还主张脱离尘世任精神自由逍遥游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庄思想以直觉体悟为主要形式奠 定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根基在文化艺术领域老庄的这种直觉思维方式同样 奠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根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魏晋时期陶渊明 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忘言的直觉体悟正是庄子得鱼而忘荃的真实写照唐代王维的空山不 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把直觉体悟融会到宁静悠远的诗 情画意之中这无疑是直觉思维的自觉运用老庄的直觉体悟对后世的影响是巨 大的因为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 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 1 总之它不仅作为一种情趣和特质积 淀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 而且作为一种艺术构思 欣赏和表达的思维原则 凝聚于民族文化的有机体之中 2 二严羽妙悟 严羽沧浪诗话突出的特点是以禅喻诗他说仆之诗辩乃断千百 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是自家实证实 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严羽自 家实证实悟出来的见解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妙悟他说大抵禅 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可以说妙悟说是严羽所认为的诗道之根本所 在 严羽用禅悟诗比当时各家论者更具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严羽认识到诗 歌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这就是所谓别材别趣而要领悟体味这 种艺术美的独特性须有一种独特的方法与能力才能达到这就是一味妙悟 严羽所推崇的诗歌的最高艺术境界是盛唐诗歌中所创造的那种境界盛唐 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 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所描绘的这个艺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术形象的特点是情景交融而意在言外鲜明生动又含蓄深远情和理消溶于形象 之中表现为诗之兴趣这种惟在兴趣的诗歌艺术境界仅靠读书穷理是无 法创造出来的必须依靠内心的体验与领悟即靠艺术直觉对于妙悟严 羽并没有过分地神秘化而是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在论述如何学诗也就是如 何把握诗歌艺术的独特审美特征和艺术规律时严羽说必须先熟读楚辞 朝夕讽咏以为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 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 悟入这段话告诉我们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时不要寻章摘句而是熟读酝 酿领悟最终悟入即通过对前人作品的学习达到前人作品的别趣及 诗道的领悟和掌握 严羽所讲的这一过程 实质上就是对诗歌的欣赏 审美过程 就是美感经验的积累的过程也就是艺术直觉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是通过对 作品内容的直接感受而达到对审美对象本质的把握即直觉的审美 第二节 西方艺术直觉的源起和发展 西方的艺术直觉理论与中国一样 在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 来表示在康德以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们已有许多关于艺术直觉的论述人 们明显地意识到了这种文艺思维方式的存在和作用 但这些论述还不系统并未 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从哲学思辨的高度系统论述了 艺术直觉问题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康德以后西方哲学界出现了一股非 理性主义思潮 与此同时文学艺术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被抬到极高的 地位艺术直觉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了下面就从艺术直觉的源起康德的启示 现代西方文论中的艺术直觉理论三部分来梳理艺术直觉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 艺术直觉的源起 从柏拉图到普罗提诺艺术直觉的概念已有了雏形柏拉图的迷狂 静观灵感就有直觉把握美本体的意味而普罗提诺把审美感觉从一般感 觉活动中分出来以及审美内视等概念的发明 隐约可见康德至克罗齐直觉说的滥 觞中世纪文论受基督教哲学的孕育产生了文学创造的概念把关注焦点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 从外部世界转移到主体内心世界无论对神的感知还是对美的事物美的本体 的主观感受主体的直觉领悟都至关重要在新柏拉图主义的继承者中世纪意 大利著名哲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那里我们发现了最接近于近代意义上艺术直 觉的观念圣托马斯在神学大全中写到各种事物能使人一见而生快感即 称为美美的事物一被觉察即能予人以快感 3 圣托马斯显然是意识到了艺 术直觉的直接性特征阿奎那认定美与欲念无涉也与概念内容无涉它是直接 感受到的愉快是对形式的光辉的直接感受这种强调美的感性和直接性的观 点在后来康德和克罗齐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它就是美只关 形式不沾概念说与艺术直觉的萌芽 4 1 7 1 8 世纪的西方文论理性和经验主 义占主导地位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却另辟奚径在理性和经验之外开辟了直 觉美学的道路他断言一切美都是真的真即世界内在的理智结构它无法 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去把握也不能从经验的归纳综合中获取而只能凭直觉 去感受领悟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 谐 5 在此夏夫兹博里强调审美与鉴赏的直接性即直接悟性 二康德的启示 康德是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他的代表作是三大批判即 纯粹理性的批判 实践理性的批判和判断力的批判 康德认为在人的意识体系中 对自然界的认识与道德信仰两个系统之间不可能用理性的方式加以沟通 虽然人 对自然的认识对道德信仰系统不能施加影响 而后者却对前者施加影响再者在 人的意识体系中认知系统与道德系统之间应有一个联系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 判断力在高级认识诸能力的家庭内在悟性和理性之间仍有一个中间分子 这就是判断力 6 具体地说人有三种机能认识情感和欲念知性是认识能 力理性是关于欲念方面的道德观念判断力则是情感方面的能力认识与欲念 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有靠情感来联系于是判断力就将知性与理性沟通了 由于判断力是联系着知性和理性以情感为对象并且不借助于概念的能力因此 它自然就是一种直觉能力正如康德所说的鉴赏判断因此不是认识判断从而 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 7 但仅仅是直观的非逻辑的特征还不能确定鉴赏 判断就是艺术直觉因为艺术直觉不仅要把握对象所固有的感性形式还要从这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 形式上领悟出所表现的内涵来对此康德认为鉴赏判断就是如此他说如 果说一个对象是美的以此来证明我有鉴赏力关键是系于我自己心理从这个表 象看出什么来而不是系于这事物的存在 8 在这里康德所要说明的是审美鉴 赏判断的对象并不是作为自然物的对象而是作为在与人的特定审美联系中具 有某种表现性的审美对象这种表现性就是艺术直觉的对象 如果说康德的审美鉴赏判断主要是对自然美的审美活动和文艺欣赏活动中 的艺术直觉能力那么在他所讲的天才之中则包含着人们在创造活动中表现 出来的艺术直觉能力天才的文艺创作过程是诸种心理机能的综合体其中 必然包括艺术直觉能力康德说天才是怎样创造他的作品的不能加以科学 地说明他自己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天才是不能传授的他不能告 诉旁人怎样去创造同样的作品 9 这里康德所讲的是艺术直觉的无意识特征 就象他给天才所下的定义天才是替艺术定规律的一种才能是作为艺术家的 天生的创造功能才能本身是属于自然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天才就是一种天 生的心理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自然定规则 1 0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德在 论述天才问题时无形中已意识到了艺术直觉在天才创作过程中的能力 艺术直觉理论在康德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由于他自身 的局限性未能深入到艺术直觉的心理机制但直接开启了克罗齐的直觉理论 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启示 三现代西方文论中的艺术直觉说 一克罗齐直觉即表现直觉即艺术 克罗齐是近代极具影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与康 德美学具有继承关系同时与西方盛行的现象学美学新批评派的文艺理论都有 着内在的一致性他的美学和艺术理论大谈其直觉与形式因而被称为直觉主义 美学 克罗齐关于艺术直觉的主要观点有 直觉即表现这是克罗齐美学中最基本的命题克罗齐说直觉的知识 就是表现的知识 直觉或表象就其为形式而言有别于凡是被感触和忍受 的东西有别于感受的流转有别于心理的素材这个形式这个掌握就是表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 现直觉是表现而且只是表现 1 1 在克罗齐看来直觉的结果产生意象这 个结果是创造出来的而非反映出来的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些直觉到的意象可以 表现情感即主观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景交融克罗齐看到了艺术直觉过 程中的主观因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直觉即艺术 依据克罗齐的观点 直觉就是表现 直觉就是表现主观情感 那么一切直觉和艺术就是抒情的表现我们就可以推出直觉即艺术在克罗 齐看来人在以直觉的方式认识一件事物或是对事物有了意象时就已完成了一 件艺术品克罗齐把艺术活动看作是尽人皆有的一种最基本而最普通的活动人 人不能离开直觉不能离开艺术活动人既是人就必有几分艺术家依克罗齐 看大艺术家和我们平常人在这一点上只有量的分别而没有质的区别因为人 人都有直觉在这里克罗齐抛弃了传统的精神贵族的观点即过去一些文 艺理论家认为只有少数优选者才有判别美丑本领的观点 创造与欣赏通过艺术直觉达到统一 创造与欣赏的分别也还只是量的分别 而不是质的分别 因为二者都要用直觉欣赏就是用直觉来再造艺术家所创造的 抒情的意象从而得到和作者本人大致相同的体会和感受在康德那里鉴赏力 与天才是分开来论述的 他认为鉴赏力是一般人都有的 而天才只有艺术家才有 克罗齐把创造和欣赏统一起来其实就是把天才和鉴赏力统一起来他说如 果某乙要判断某甲的表现品决定它是美还是丑他就必须把自己摆在甲的观点 上借助于甲所提供给他的物理符号循甲的原来的程序再走一过如果甲原来 看清楚了乙也就会看清楚看得出这表现品是美的如果甲原来没有看清楚 乙也就不会看清楚就会发现这表现品有些丑正如甲原来也发现它丑 1 2 应该承认克罗齐的创造与欣赏的统一亦即天才和鉴赏力统一的观点在 美学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意义 历史经验证明 天才的艺术家都有很高的鉴赏力 欣赏者如果不再造出作者所创造的东西就会变成被动的接受者就体会不到作 品的真正内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克罗齐对于欣赏者既要置身于作者的历史境 界又要结合到自己的当前历史境界的观点欣赏者如果不置身于作者的历史境 界 就无法了解作者和作品与时代的关系欣赏者如果不结合自身当前的历史境 界就不能凭实际生活经验去体会作品不能使作品对自己发生作用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 二叔本华的意志直觉论 叔本华是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直觉论的创立者 不管日后中国的哲学家对叔 本华的意志直觉论作了何种程度的批判 修正和补充但他们的非理性主义直觉 论的基本内容仍不出叔本华的巢臼叔本华意志直觉论的基本内容有 意志直觉论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他的哲学思想直接导源于康德但他对康 德也有所改造叔本华把康德的带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