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高田忠周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对中国古文字有着较深入的研究。他在 汉语古文字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朝阳阁字鉴、 说文段注辨疏、汉字系谱、 汉宰原理、说文捷要、朝阳阁字鉴补正、五体千字文等,在学术界尤 其是日本汉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高田先生的古籀篇是其最为著名的一部作品。该书内容丰富,字形搜集 全面,并对这些古文字形体进行了考释,其中相当一部分字形的释解均有其独到 之处。但其著作问世数十年来,一直未引起我国文字学界的重视,很少有学者对 其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尤其是此书中的陶文部分,更少有论述。基于这个原因, 我们对此著作中涉及的陶文部分加以研究,旨在分析高田氏的观点,从而肯定其 在中国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此书在古文字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意义。当 然,该书亦非尽善尽美,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指出其中对某些字解析的 不当之处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本文的主体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于高田患周先生及其古籀篇予以介绍,并对古籀篇进 行了全面的评价。 第二部分是对古籀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古陶文字的字形字义( 限于篇幅, 这里我们只选取其中第一二十卷中的陶文) 进行评述。同一字形,在选取诸家 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加上我们的按语,包括对于高田先生的观点予以评述,肯定 其正确的释法,纠正其错误的内容。 。 第三部分为结束语。 关键词:古籀篇陶文古文字 a b s t r a c t m r g a o t i a nz h o n g z h o ui saf a m o u sj a p a n e s es i n o l o g i s t , w h oi sn o t e df o r h i sd e e p r e s e a r c hi n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w r i t i n g h eh a se x e a e dg r e a ti n f l u e n c ei na c a d e m i c c i r c l e se s p e c i a l l yi nj a p a n e s es i n o l o g i c a la r e n aw i t hh i sa c a d e m i cw o r k so nc h i n e s e p a l e o g r a p h y g u z h o u p i a ni sm r t a k a n a sm o s tf a m o u sw o r k , i nw h i c hm r g a o t i a nz h o n g z h o u c l a i m so r i g i n a l i t yt o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q u i t ean u m b e ro ft h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 w i t h i t sa b u n d a n t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c o n t e n t so f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w r i t i n g , a sw e l la s d e t a i l e dr e s e a r c ha n de x a m i n a t i o no ft h e s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h o w e v e r , i th a s h t b e e na c c o r d e dd u ei m p o r t a n c ei nc h i n e s es i n o l o g i c a lc i r c l e sw i t h i ns e v e r a ld e c a d e so f i t sf i r s ti s s u e ,f e ws c h o l a r sh a v ee v e rd o n e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s e a r c ho fi t , e v e nl e s s w o r kh a sb e e nd o n et ot h ep a r to ft e r r a c o t t ac h a r a c t e r s o w i n gt ot h i s i 锄t os t u d y t h ep a r tc o n c e r n i n gt e r r a c o t t ac h a r a c t e r si nt h i sb o o k , w i t ht h ea i mo fa n a l y z i n gm r t a k a n a sa r g u m e n t sa n dc o n f i r m i n gh i s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 si nt h es t u d yo fc 1 i n e s e a n c i e n tw r i t i n g , a sw e l la st h e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i nt h es t u d yo fp a l e o g r a p h y o f c o u r s e ,t h i sb o o ki sn o tp e r f 毗w i l i l ec o n f i r m i n gi t sa c h i e v e m e n t s ;w ea r et op 0 血o u t i t si m p r o p e r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t os o m ec h a r a c t e r sw i t ht h ee l u c i d a t i o no fm yo w n a r g u m e n t s t h r e ep a r t sc o m p o s em yd i s s e r t a t i o n :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m r t a k a n aa n dh i sg u z h o u p i a n a sw e l la s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o f 嗵sb o o k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d e v o t e dt ot h ec o m m e n t a r yo ft h ep a r tc o n c e r n i n gt h eg r a p h e m e s a n dm e a n i n g so ft e r r a c o t t ac h a r a c t e r si n t h i sb o o k ( o w i n gt ot h el e n g t ho ft h e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 w eo n l ys e l e c tt h ep a r tc o n c e r n i n gt e r r a c o t t ac h a r a c t e r s ) 1w i l lc o m m e n t o ne v e r yc h a r a c t e r , w i t ht h ea f f i r m a t i o no fi t sc o r r e c t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a n dr e c t i f i c a t i o n o ft h ei m p r o p e rc o n t e n t si nt h i sb o o k , a b s o r b i n gi d e a so fd i f f e r e n tc l a s s e s ,a d d i n gm y o w nc o m m e n t sa n de v a l u a t i o no fm r t a k a n a sa r g u m e n t s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e p i l o g u e k e yw o r d s :g u z h o u p i a n t e r r a c o t t ac h a r a c t e r s p a l e o g r a p h 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 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夫耘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土疑 签字日期: 湖7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安徽大孕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安 毅工季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王颖 导师签名:秒 签字嘛堋年 冠h 签字喙卿年歹ah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 ,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高田忠周及其古籀篇简介 ( 一) 高田忠周 日本高田忠周先生( 1 8 6 3 - - 1 9 4 9 ) ,号士信竹山,又号未央学人,日本东京牛迭 人。其住处名为“说文楼”,故先生又自称“说文楼主人”。历年服务日本印刷 局,并为说文会讲师一生著有汉语文字学著作多部。除著名的吉籀篇外, 还有:说文段注辨疏、朝阳阁字鉴、汉字系谱、汉字原理、说 文捷要、朝阳阁字鉴补正、 五体千字文、书体要览、汉字起原 与支那古代文化、汉字详解、圣劝字解、国定汉字要解、行草 字汇、悬挽拨镫法俗解等。 ( 二) 古籀篇 古籀篇是高田忠周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其书共一百卷。“起明治十八 年乙酉,终大正七年戊午,阅年三十有四,更稿者四,分为六百二十四部”。( 高 田忠周:古籀篇自序) 。乃其多年研究心血之结晶,由渡边千冬等创古籀篇 刊行会,于大正十四年( 1 9 2 5 年) 五月印成。曾荣获在日本学术界具有崇高地 位的日本学士院奖。分赠国内外各大学,各公立图书馆,颇振动一时”。此书 取材广泛,汇录契文金文,各为解说。“其搜辑之勤,卷帧之富,若仅泛言字书, 吾国固不乏见,如限以古籀,则实无其匹”。口且有些见解颇为独到。重野绎在 其序言中写到:“前六七十年诸氏修古学多说阐发。然取材未广,后又无继 者,竹山慨之,凡书属说文者,购求靡遗,颜其居日说文楼,局务之暇,潜心著 镔,如斯书。“竹山补吴氏所不足,往往有创见卓识。”( 重野绎:古籀篇 序) 二古籀篇著述之得失 ( 一) 古籀篇可取之处有: 陈末挥:日本的汉语史研究之历史与现状蒹论中日学未交流对汉语史研究的重要柞甩馘江大 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 ,2 0 0 5 ,( 4 ) :1 6 王献唐:评高田忠周之古籀篇 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 1 9 3 i ( 1 ) :1 3 l 高田忠周古籀篇,陶文研究( - - - 0 卷) 1 、材料搜罗极为宏富,高田氏将当时所能见到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玺 文、石刻、货币、兵器铭文等各种字形汇为一编,极便查阅。 2 、此书所引部分拓本国内见不到,乃日本学者所撰,如: 听灸阁金文三井源右卫门辑: 惺堂金文菊池晋二辑;荃庐金文 河井仙郎辑;敬所金文中井兼之辑;殷商卜词龟版兽骨文字三井源右卫 门,林泰辅合辑;殷商h 词龟版兽骨文字太仓集古馆辑;古匐器文太仓 喜八郎辑;三井源右卫门藏泉;三井源右2 _ 1 7 藏玺;龟甲兽鼓舞文字 金文会刊行等。 这部分材料弥足珍贵。 ( 二) 古籀篇不足之处: l 、字形隶定混乱,前后不一。 2 、书中所引书目,错误颇多,比如: 梦都草堂吉金图三卷,续编一卷,均为雪堂景刻本。此将“吉金图”, 讹作“吉金文”,并未叙明正续。 意斋集古录但书“意斋集古”,遗一“录”字,补编引征书目同。 吴子宓所著捃古录金文九卷与金石文字目录捃古录2 0 卷,是两部 不同的书,而本书既然引用其金文,就应该标明是引自捃古录金文,此遗漏 “金文”两字 吴大潋所著说文古籀补,此遗漏“说文”二字。 方言笺疏作者是钱绎,此书误写为“钱铎”。 毛诗稽古篇应为陈启源著,而毛诗传疏的作者是陈奂,这里误将陈 奂作为 毛诗稽古篇的作者。 诗经小学当为段玉裁所著,面此书误认为其作者是吴树声。吴树声所著 是诗小学,而不是诗经小学 韩非子集解的作者是王先慎,而此误作王先谦。o 3 、所摹字形错误颇多 三本文写作缘起 自古籀篇出版以来,虽也在古文字学界引起一定反响,但大多学者认为 王献唐:评高田忠周之古籀篇) 山东省立圈书馆季刊) ,1 9 3 1 ,( ”:1 9 - - 2 0 2 第一章绪论 此书在字形摹写,文字阐释等方面错误较多,且内容显得有些庞杂,所以一直以 来都没有引起古文字界学者们的重视。其实,细察之便可发现,书中颇有一些很 好的见解,很多字的释法还是很有创见且完全正确的。其实书中颇有一些很好的 创见。例如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里释甲骨金文的字为“巫”,。此书早就如 此释了( ( 古籀篇卷八七) 。 四目前学术界对高田忠周古籀篇之研究概况。 基于目前为止,除去王献唐之评高田忠周古籀篇一文外,未见其他对于 此著作的研究著述,而针对其中涉及的各种古文字资料的探讨、校订等工作亦尚 未开展,使得本文研究的基础平台起点较低,但同时也使得本文探讨的空间更大。 本文将试对高田先生这一著作做一介绍,尤其对此著作中所列陶文予以讨论,对 高田氏在著作中的观点进行分析,肯定其正确之处,指出其不当之所在。力图对 高田氏之结论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本文的研究范围。 古籀篇一书从其搜集的古文字资料来说,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的,对其进 行研究,既可以从整体上针对其全部字形摹写、字形分析及考释观点进行修改订 补,也可以选取其中的某一古文字资料为探讨对象。根据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及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特点,包括本人的主观兴趣,本文选取了其中著录的陶文 资料为探讨对象。我们先把古籀篇一书中所有关于陶文的部分一一誊写出来, 然后再根据学界已有的陶文研究成果,逐字梳理。由于篇幅太大,本文只拿出了 此书前二十卷参加答辩。 六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在字形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了:偏旁分析法、辞例推勘法、古文字资 料间的横向比较法及纵向系联法等古文字考释方法,同时注意到了王国维提出的 二重证据法。 唐兰= 古文字学导论l 脐南:齐鲁书社,1 9 8 1 :1 6 6 1 6 7 3 高田忠周古箝篇) 陶文研究( - - o 卷) 第二章古籀篇陶文研究( 一二。卷) 凡例 1 、所讨论陶文字体顺序依据古籀篇中所列之字的顺序出现。本文所据古 籀篇为香港明石出版社有限公司2 0 0 5 年出版的金文文献集成第三十一 册之古籀篇。 2 、本文所引古籀篇中的页码均为金文文献集成第三十一册所标注的页 码。 3 、诸家观点用【】以示突出。 4 、诸家观点之后标明其所引著作。 5 、引文简称如下: 补二一吴大激:说文古籀补 补补- 丁佛言:说文古籀补补 ( 香录顾廷龙:古陶文香录 战典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 字徐谷甫王延林:古陶字汇 陶征高明葛英会: 古陶文字征 陶汇高明:古陶文汇编 类高明:古文字类编 研究周宝宏: 古陶文形体研究 新编李零:新编季木藏陶 表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一、古籀篇卷一 4 第二章古籀篇冉文研究( 一二。卷) 台台揪一。赫,和们。页 按:此字诸家说法如下: 【丁佛言】释为“卣”。( 补补七三下) 【顾廷龙】认为当释“角”( 香录四- - ) 此字高田氏归入“且( 祖) ”字下,而其实与“且( 祖) ”乃为两个截然不同 之字:当从顾廷龙先生说释为“角”。“角”,甲骨文作舀( 菁一) ,象兽角之 形。金文作两( 鄂侯鼎) ,角末端附加斜笔为饰。战国文字承袭金文,多下部封 底作舀,6 等形,饰笔或作 、 ,等形,。由此可见,。角”之形体与“且( 祖) ” 之形体差别显著,前者突出上部的“角”之形状,而我们知道,。且( 祖) ”乃由 “神之主也”而来,象。神主之牌位”之形,至此两字之形乃泾渭分明。 晶( 禽同) 一鹳器艄“古 籀篇卷一二三) 6 9 页 按:此字诸家说法如下: 【高明】胃:3 4 2 2 墒丽棂里日胃( 陶汇2 4 页) 【徐谷甫王延林】膘: 高3 4 2 2 ( 字1 5 8 页) 【高明葛英会】膈:哮3 4 2 2 墒蔺棋里日臂,说文所无,玉篇:腽腕肿貌。 ( 陶征1 9 6 页) 【顾廷龙】释为“晶月”二字。( 香录十一二) 【高明】互:嚣陶香录十一二战国( 类4 8 5 页) 【何琳仪】腮:筘陶汇三四二二墒蔺棂里日 ,反肉,晶声。玉篇:“,腕。肿貌。”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1 :3 3 3 5 高田忠周古籀篇 冉文研究( m - - 0 卷) 齐陶,人名。( 战典1 2 6 4 页) 高田所录字形,遗漏下部之肉形,原拓为嚅,应隶定作腮,该辞例乃典型 鹕 的陶文格式“物勒工名式”,“膘”为陶工名。 沆 二、古籀篇卷三 古訇文。按说文:“蹄。莽沆大水也。从水亢声。一日大泽貌一。一 “莽沆”,迭韵连语,亦作“漭沆”而许氏无“漭”,知最初古文,唯当作“莽 亢”,其义存于音耳。西京赋:“沧池莽沆”,江赋:“沆灌岛漾”,注:“广大 貌”。与许上义合又汉书礼乐志:“西颢沆砀”,注:。白气之貌”。此一“臭” 字义。“臭”、“泽”通用。又双声连语者,史记司马相如传:。滂濞沆溉”, 司马彪注:“徐流也”。又思玄赋:“餐沆瀣以为撮”,i b 注:“夕霞也”。实皆 本义之引申段借者也。( 古籀篇卷三- - ) 8 8 页 炕 上 八古匐文。按说j 匕:。淤干也,从火亢声。诗日:。燔之炙之。 传:“炕火日炙”。汉书五行志:“炕阳暴虐”,又省文以“亢”为之。王莽 传:“皆炕龙绝气”,注:“易:。亢屁仃悔 ( 古籀篇卷一三四一) 2 9 2 页 亢( 颃同) 八古陶器a 文日。节墨之亢之鲸。 说文:“俞,人颈也,从大省,象颈脉形, 6 。陈介祺日:“亢地名,古籀补”。 或从页作根”。俗小变作。肮,、 上八 第二章古箝篇 陶文研究( 一= o 卷) 作“吭一非。盖谓此字元当作“界一,大上之“n ”,即象形也。然文非绘画, 故先以。大一字为人之体,别以“n 一为象形,此一种之作例也。转义,尔雅释 鸟:“亢,鸟咙,其鞭嗉”,又广雅释诂:“亢,高也”。又极也,易干: 。亢龙”,子夏传:。极也”。庄子人问世:。与豚之亢鼻者”,司马注:“仰也”。 眼借为“远”。释名释道:“鹿兔之道日亢”。又为抗,广雅释诂:“亢, 遮也”。又当也,左昭公元年传:。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注:“蔽也”。僖 二十八年传:。以亢其雠”,襄十四年传:“戎亢其下”,注:。当也”。又为伉, 汉书陈项传赞:“不亢于九国之师”。朱骏声云:“按匹也”。又为钒,诗燕 燕:“颉之颃之”,传:“飞而下日颃”。东方朔画赞:“颉颃傲世”,朱氏又云: 。按直上直下之貌,亦双声连语”。又为犹。广雅释话:。亢,强也”。皆省 文段借也。( 古籀篇卷四。一) 3 1 6 页 旌 八古陶器文,说文:。鳞,直项莽旗完,从亢从受, 声。”按:古多借“亢”为。旗”,诗燕燕:。颉之颃之”,传: 是也。( 古籀篇卷四o 一二) 3 1 6 页 抗( 杭同) 复倨也,亢亦 “飞而下日颃”, 古匐文。说文:“箭,扦也,从手亢声,或作黼,从木。一小尔雅广 言:。抗,御也”,仪礼既夕:“抗木,横一缩一”,( 苟子臣道:。有能抗 君之命”,注:! 拒也”。又方言:“抗,县也”,广雅释诂:“抗,举也, 张也”,诗宾之初筵:。大侯既抗”朱骏声云:“抗或以亢为之”。广雅释 诂:。亢,遮也,当也”,左昭元传:“吉不能身,焉能亢宗”,注:“蔽也”。 僖二十八传:“以亢其仇”。又借“抗”为“亢”者,淮南说山:“自沈其 渊而溺者,不可以为抗”,注“高也”。 长笛赋:“抗,极也”。然则“亢”、“抗” 二字互通用耳。( 古籀篇卷五五三六) 6 5 页 远( 踵同) 7 高田忠周古籀篇) 陶文研究( - - - - 0 卷) 古匀文。按说文:“精,兽迹也,从走亢声,或从足更声作踌”。 朱氏骏声说:。古借亢为遮”。广雅释诂三:“亢,迹也”,释名释道:。鹿 兔之道日亢”,是也( 古籀篇卷六六二九) 2 6 3 页 航 八古訇文。按说文:。赣,大贝也,从鱼亢声,。古字省文段借之例, 唯当以“亢”为之。段氏云:“贝,海介虫也,居陆名焱,在水名函”。释鱼 云:“大者鱿”,尚书大传:“散宜生得大贝,如车渠,车渠车网也,车网者 鞣也”,江赋:“字亦作蜿”。又按别义,说文:。一日鱼膏,读若刚”,盖当 谓鱼膏干固坚刚者( 古籀篇一卷一o o 二o ) 3 9 9 页) 按:此字诸家说法如下: 【顾廷龙】穴亢陈介祺云,亢,地名。或日似六贷之六,而此不同,周节墨 之亢之壹3 :六潘六潘! 香录十。- - ) 【马叙伦】亢,咽也。古匐作穴。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二十( 古文字诂林 第八册,8 7 7 页) 此字摹写有误,字形当作兀,应释为“八9 9 9 读为“其”。 三、古籀篇卷四 受 尘古訇文按说文:“l 皇灌也,从水主声一。古当以“主一为之。 诗大田笺:“主雨丁公阿”可证,转义。 释名:“注病一人死一人复, 得气相灌注也,字亦作疰”。又仪礼郑氏注疏:。言注者,注义于经下,若 水之注物”。广雅释诂:“注识也,字亦作注”。又段借为“蜀”字,字亦 作“缝”,见t 苟子礼论。( 古籀篇卷四一) 9 9 页 第二章吉籀簋冉文研究( 一二。卷) 妙 士古匀文,按说文:“凰,里履,鱼罟也。从网主声。一古字省文殴借 之例,唯当以“主”为之。鲁语:。水虞于是乎禁置履”,注:“置当为里”,“里”、 。置”音近通用也。( 古籀篇卷一七一四) 3 6 0 页 主 暨 士古訇文刘本。按说文:,室镫中火主也,从呈象形,从、,、亦 声,近世俗字作炷,非j 。盖古有燎烛,无镫膏制,唯楚辞招魂:“华镫错 些”,即知其制在后世,而“柱”、。注”字皆从“主”为声,“主”字亦不为不古, 因谓“主”古。室”字。圭”训宗庙室柘,左氏、公羊皆作。主”可证。 。i 一以象其主柘,“芏一e 潦其坐基,亦象形字也。其后有镫火制j 字形与此 相似,因殴借为其字,又别制室,为主柘字,亦犹豆镫字借为膏镫字,又借为马 镫,而有“灯”字耳。( 古籀篇鲞三o - - 0 ) 1 2 2 页 擎一如一“捕 皆作。主”,盖“室”后出,“主”为古文也,愚谓“主”、“皇”同字,又见“主” 下。召白虎敦日:“看数t 扬朕宗君其休”。刘心源云:“碉丰,啊碉木为 i l 丰池”, 谷粱传文公= 午注:“主,盏神之所凭依其状方i f ,穿l i j 火选四丘,是 也”,办谓“上v 、辛”通用之证。然据古录载此铭,字明作“堡”,此碉生人名, 非宗庙之“主”也,今订正收于“生”下。( 古籀篇卷七二二四) 3 7 1 页 鐾撇川跏池一 也”。 一切经音义十七:。驻,古文作住、封、但、逗四形,盖马日驻,人日 位,住即位字俗体,其所以止,亦曰逗,又以手执持而立物,此谓之封,义各异 9 高田忠周古籀篇 陶文研究( 一二。卷) 而亦自相近,音亦同部,故三字通用”。驻”字古唯当借“主”为之耳。又按经 及传策无此字,似不古出者,然依下文亦吉字也。( 古籀篇卷九二二三) 2 6 2 页 鐾引热删一“饼黼 注:“似鹿而大”。蜀都赋“翦旄麈”,注:“旄麈有尾,故翦之”。要吉字省文 段借,唯当借。主”为之耳。( 古籀篇卷九三一o ) 2 7 1 页一 按:此字诸家说法如下; 【高明。葛英会】主皇铁云4 7 1 。( 陶征8 页) 【杨泽生】释“生”。皇j 铁云藏陶4 7 1 。l l l - 字陶征八页摹作兰谭 步云先生摹作里,皆释为。主”。侯马盟书“室”字作令、拿、拿等形,所以。主” 的写法皆与里有别,释为“主”,非是。 其实j 即“生? 字的残文。铁云藏陶著录不残的“生”字共有九仞n 其中三 例作芏形,j 就是这种写法的“生”字的竖画残泐所致。陶文有竖笔因残泐断 开的例子,如古陶3 1 2 0 8 “味”字作廿象,4 11 0 9 “秦”字作繇等等。 【高明】主:娶陶铁云,战国( 类4 7 页) 【周宝宏】主,陶文作宰铁云4 7 1 。在先秦时代还未见主字作宝形者,主字 作望形者,始见于睡虎地秦简,作里、主、兰( 见枣简文字编) ,马王堆 汉墓帛书主字作望( 老子甲后3 5 3 ) 、星( 春秋事语1 6 ) ,银雀山汉墓竹简主字 作主( 孙子1 1 9 ) 、汉金文作里( 满城汉墓宫行乐钱) ,说文篆文尘。在春 秋战国,主字皆作辛、下形,如侯马盟书皇字作f 氧( 1 9 5 7 ) 、令( 1 5 ) 、 伞( 3 3 ) 、,伞( 1 4 9 ) 、厂和( 2 0 0 2 ) 等形,中山王器作愈( 大鼎) 、俞( 圆壶) 、 二年主子戈作甲,包山楚简室字作令( 2 0 2 ) ,令( 2 0 7 ) 。由上列主字在战国 时代作下、于、t 等形看,主字在战国时代不能写作宝形。铁云藏陶4 7 1 号陶文里可定为秦汉时代陶文,如果是秦代陶文当标明其时代,以免人们误认 杨泽生:古甸文字零释 中国文字 ,1 9 9 7 ,( 新2 2 ) :2 5 4 1 0 第二章古籀篇 陶文研究( 一二。卷) 为战国主字有如此写法。如果是汉代陶文,依古陶文汇编凡例当删除( 研 究5 0 页) 释“生”。何琳仪先生曾撰文详细考述过“主”的字形演变源流,现择其要 者如下:t旱 l i 工一i 壬 l 圣一半 -l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主”之上部的横画无论是作直笔“一”形还是向两上 侧伸出作“u ”形,该横画始终是“主”之基本构建,不能省简,绝不能作两下 斜笔。v ”状。而。生”字,其古文字形体有丫( 中山王方壶) ,芏( 帛书丙 三) ,工( 行气玉铭) 诸形,可以看出,其初始之形即强调向上生长之义,作“辛” 之形,尽管由于字形演变及刻画工具和材料的原因,将弯转之处变为生硬之笔, 但其基本特征仍保持不变,因此该字乃释“生”为至确,杨先生的考释颇有见地。 涪( 朗脏同) 客古匐器文,刘本。又按,。五经文字,:。清、涪并丘及反。上从泣下 月,大羹也。t & j ! t t e 3 ,幽深也。( 古籀篇卷四- - - h ) 1 0 7 页 按:经与其他著录陶文之著作互相参照,知此字形高田氏摹写有误,其正确 形体为多3 6 9 严上部应从。乏。而非从。立,下部虽从。肉,但方向应为 左向。汤余惠先生释该字形上部为“乏”、“桎”字,可从,详见汤余惠先生略 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的有关考释。据此,此陶文应隶作 “眨”,“眨”字不见于字书。 高明,葛英会:古陶文字征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1 ,1 9 4 汤余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 ( 1 5 ) :9 1 0 0 高田忠周古籀篇 陶文研究( 一二。卷) 歹孓 - p 古訇器文。按古“药”、“侉”- - 7 - ,皆借“夸”为之,省文段借也。“湾一 字亦当借“夸一为之。说文:“跨,浊水不流也,从水夸声,一日窳下也一。 盖疑。湾一、钙一元一字耳。( 古籀篇卷四一七) 1 0 7 页 按:此字诸家说疾如下: i t 佛言】夸:夸古匀、銮古訇。( 补补十四上) 【吴大激】古夸字,小篆作套,古陶器。一( 补十四下) 【顾廷龙】卒:夺。吴大潋云:说文牵,所以惊人也,从大从羊,一日大 声也,一日读若瓠,一日俗语以盗不止为卒,挛读若篱。此从大从下,疑即挛 字。潘。( 香录十二上) 【徐篁甫王延林】夸:夸高3 1 2 8 5 李高1 2 8 6 夸高1 2 8 7 拿高5 3 3 冬高5 3 4 ( 字4 1 9 - - 4 2 0 页) 【高明葛英会】夸:夸3 1 2 8 5 独字夸3 1 2 8 7 同上拿5 3 3 成邱里夸筌 5 3 4 咸郦里夸( 陶征6 6 页) 一 【何琳仪】夸李陶汇三一二八五,奎三一二八六,李三一二 八六,参五三三成邱里,奄五三四,李五一六三咸邱小 ,商代金文作奔( 觑) 。从大,手声。西周金文作拿( 白父盈) 。 秦国文字承袭西周金文,六国文字则演变为从丐。其形体演变序列 为于、歹、歹、严、丁,或加饰笔作手、尹、亍、于( 参丐、 考、雩) 说文丐下云“丐古文以为亏( 于) 字”。可资佐证。又,丐均属 文字的形变兼音变。 说文 ( 战典4 6 1 - - 4 6 2 页) ,奢也。从大,于声。( 苦瓜切) ”( 十下二) 【高明】夸:夸陶香录十二,战国( 类2 9 页) 单字陶文作夸或穸,过去大家( 包括笔者在内) 多把作夸者释为“夸”。 其实,遍几个字跟梁布上的李也同一个字。这种从“大”从“冢”省的。冢” 1 2 第二章古箝篇 陶文研究( - - - o 卷) 在河南登封阳城遗址出土的韩刻画陶文中,此字则作夸( 古文字研 , 究第7 辑,f 中华书局,1 9 8 2 年,北京j2 3 0 页图三伍4 ,单字) 从这些写 法看李字不应分析为从“土”( 公) 从“冢”省( 丁x 而应分析为从“大” 从“冢”省。也就是说,这个字不存在借笔的问题。但是字仍应释为“冢”( 在 布铭中皆读作。重”x “冢”吉有大义。尔雅释诂4 冢,大也。” 尚书 舜典孔疏引舍人注:“冢,封之大也。”周礼天官巳教官郑注:“冢, 大之上也。”故字或从“大”作。 此字当从吴振武先生之说,释为“冢”。 皆古陶器文,古籀补吴云:“ 茸, 无涛字。一按,。萤”即“硬”之省,“鼍”即“磊”之省, 苍颉篇:。涛,大波也”,详郑氏说文逸字。 疑波涛之涛,说文 “磊”隶变作“涛”, 摘国亦古钺拣酣附乱作雷,此 篆果为“r 4 ,之省,当作“宙目”也,此字未能无疑矣。( 古籀篇卷四e t a ) 1 2 1 页 按:此字诸家说法如下: 【丁佛言】:l :司古陶旧释涛,说文无。( 补补附2 5 下) 【吴大澈】:0 弓涸:涸疑波涛之涛,说文无涛字。m 刁二字小异,皆古陶器 文。( 补十一四上) 【李零】、洞:贫0 8 4 8 ( 新编2 3 1 页) 【徐谷甫王延林】河:a 固恒1 1 7 4 ( 字4 4 5 页) 吴振武:鄂君启节“舫”字解 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 9 9 3 :2 7 9 2 8 0 1 3 高田忠周古箝篇) 陶文研究( 一二。卷) 晰甫王延林】江:嚼高3 1 3 4 7 ( 字4 4 5 页) 【徐谷甫王延林】洹:l :弓高3 1 3 4 6 :国恒1 1 7 5 ( 字“5 页) 【高明葛英会】江:归3 1 3 4 7 独字。古文四声韵引王存义切韵:“工一 作“匡”,此从水从目,即“江”- 7 。( 陶征1 4 0 页) 【高明葛矧 叵:圆香录1 1 1 独字:旧3 1 3 4 6 同上碱文所无, 集韵:“洹,水貌”。( 陶征1 4 1 页) 一 【施谢捷】:i :习 1 6 9 页 按:此字诸家说法如下: 【丁佛言】甏:古匀。( 补补1 2 7 上) 【袭锡圭】这个字的上半是两个。p ”一个“口”,“p ”象跪坐入形,在“大市 豆罂”“大市区婴”等印文里,各印的“婴”字都在印文之末,地位和一般印文 里的。鲸”( 玺) 字相当,其字从金也和。宣j :”字一致。看来,这应该是跟。盒6 :” 字意义相类的一个字这个字也许应该释为“节”。说文p 部有。p p ”字, 音义缺,王筠认为“阳”字的音义应该跟“p ”相同。犹如“象”“惫”等字和 “余”“鱼”等字的关系一样( 说文释例卷八) 。其说似有一定道理。说文 把。p ”当作符节之“节”的本字,从字形看似不可信,但读。p ”为“节”总 应该是有根据的。齐器陈喜壶铭有“为左大族,台寺民印”之语( 文物1 9 6 t 年2 期4 2 页) ,读成“以持民节”,于义可通。“持民节”就是“持民之纪”( 吕 氏春秋本味“火为之纪。,注“纪犹节也”) 。“鐾”当是从“金”“唧”声的形 声字。卿”和“阳”很可能同音。周礼以玺印为节之一种,称作玺节( 见地 官的掌节和司市) ,“婴”也许是为玺印一类“节”所造的专字。称玺 为节,与后来称印为印信同意。) 。 【于省吾】隶定作堡,认为战国器右里簦,罂从兜作卯,形己稍变,说文误 以夕巳为从夕从冈。o 【朱德熙】释为“馔”,并从李家浩之说读为“瑞”。回 【陈汉平】此字旧释瓷,未确,朱德熙“暂时隶定作绠”( 见朱德熙:战国文字 资料里所见的应载( 出土文献研究) 。按朱氏过于谨慎, 说文:“卫三,二 丹也。巽从此。阙。士恋切。一“辑,具也。从丌,巳已声。苏困切。馨。,古文 巽。辚,篆文巽,”古玺文此字从金,e 巳声,故当真释为缳。说文7 :“金驿 裘锡圭:战国文字中的“市1 考古学报1 9 8 0 ( 3 ) :2 8 9 2 9 0 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序言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3 朱德黑:战图文字中所见有关的资料) 朱德熙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 9 9 5 :1 5 7 1 6 5 1 s 高田忠周古籀篇) 陶文研究( 一二。卷) 所以钩门户枢也。一日治门户器也。从金,巽声。此缘切。”o 【李家浩】此字用法与“玺8 、“印”相当。此字原文有两种写法,其上半部一种 从。刀”从“印”,一种从。刀”从“p ”从“口”,其下半部都从“金”。甲骨 文中有一个从“刀”从。p ”之字,与前一种写法所从的偏旁相同,似为一字。 唐兰先生将上举甲骨文释为。色”。( 殷墟文字记1 0 3 页,中华书局1 9 8 1 年) 按唐先生的说法大概是对的,所以我们将此字隶定作从“金”从“色”。古文字 中的“色”多以“印”字为之,如信阳长台关一号墓竹简“周公勃然作色日”之 “色”( 文物参考资料1 9 5 7 年9 期2 7 页1 0 1 号) 和云梦睡虎地秦简 日书 。青色”、“赤色”等之“色”、原文均作“印”。疑齐国文字中从“金”从“色” 之字是作为。印”字来用的。o 【石志廉】子奎子翌( 缉) 阳文“子奎子翌( 筋) ”四字,字极浑朴道劲,是齐国官玺的典型。 末一字有人释作鐾,与盈同。这种意见是值得考虑的。我们认为字其上部 从啊,下部从金,隶定作婴,即錾,亦可书作缬,其上部之辱和说文节字书 作鼬同子禾子釜的节字书作舵此从二己者正象符节之意,日即口之会意字, 应释为婴( 鳓) 绑即节,其下从金者盖为铜制也。节为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信 的物证。此玺应名为玺节,是古代符节的一种。周礼地官司节:“门关用 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 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古代关卡,凡货贿之出入,必须交纳赋税,经受检 查,皆有严密制度管辖之。如战国楚“鄂君启节”铭文规定:“见其金节则勿征, 不见其金节则征。二战国玺文有“行人关”、“维丘关”、“孰关”等。此外还有楚 “勿征关玺”。这些都是有关当时关卡征免赋税的物证。o 【马良民言家信】石志廉释“筋”,可从。 绨,齐国行文书的官印一律称玺,按在陶量上的一律称蛳,可见筋与玺是 有别的。石志廉谓螂为节,是周礼掌节之玺节。郑玄注彼日:“玺节者, 今之印章也”,又注:“司市日:玺节,印章,如今斗检封矣。”贾疏云:“斗 检封其形方,上又封检,其内有书,则周时印章上书其物,识事而已。”陶量上 陈汉平:屠龙绝绪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 9 8 9 :3 2 2 3 2 3 李家浩:从战国“忠信”印谈古文字的异读现象,( i t 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9 8 7 ( 2 ) :1 8 石志廉:馆藏战国七玺考)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 - - ) 1 9 7 9 :8 6 8 7 1 6 第二章古箝篇陶文研究( 一二。卷) 所按之印正是书其物的,其作用虽非周礼所说为了通货贿,但却使陶量具有 法律地位丽行之于社会。就此而言,这种印章正起到节的作用,故为玺节无疑。 【曹锦炎】也有自称为“婴”的,如“子子翌”。“婴”字从金从“9 叩”,“唧”和 “叩”很可能同音。说文有“i i ”字,王筠认为。叩”字的音义应该同于“p ” 字。所以,“婴”应是为玺印一类的“宣”所造的专字,郎“节”字。称玺为节, 与后来称印为信是同样的道理。o 【高明】从目前所见齐国陶文、玺印和铜器铭文来看,此字的形体主要有“弓签”、 “2 黔、“罂”三种。字形虽有微变,分为三种,但在陶文、玺印和铜器铭文中 的用法和意义却完全相同,它们本当为同字,则无可怀疑。”“此字的正确写法: 下部从金,上部一侧作“夸一,另一侧作“ 一,中间为。d 一,写作“攀”,左右 形符不同。裘锡圭同志曾注意到这一点。但裘氏将其释作“銎”字不妥当。 包山楚简中之h 筮祭祷诸简,载。大司马恕骷逅楚邦之师徒以救郁 之哉”纪年者,即有2 2 6 、2 2 8 、2 3 0 、2 3 4 、2 3 6 、2 3 9 、2 4 2 、2 4 5 、2 4 7 、2 4 9 共 l l 组。其中惩字主要写作“够,( 2 2 6 ) 、弩( 2 2 8 ) 、霉妒( 2 3 2 ) 等形。 包山楚 简作者将其释为“您”字。再如文书简中载有。大司马邵阳败晋师于襄陲 之哉”纪年者,共有1 0 3 、1 1 5 两组,其中邵字均写作叼f p ( 1 0 3 ) ,包山楚简 作者将其释为邵字。回顾1 9 5 7 年安徽寿县九里乡丘家花园出士的鄂君启节,鄂 君启之水路二节中的邵字均写作“夕蛇。故无论从字形分析,或同文献勘校,皆 证包山楚简作者释“j 日矿为邵,与释“乏秽”为恝,均甚正确,并得到大 家的公认。那么我们就把包山楚筒中的邵与“恕”二字同齐国陶文以及印文 中的二螫放在一起比较,此字该读作什么即可一目了然。 芫( 简1 0 3 ) 警( 简2 2 8 ) 犁( 图一1 ) 1 够( 简1 1 5 ) 掣简2 2 6 ) 通过以上对比,足以著名这个 图一4 ) 们多少年的字,应当隶定为“錾”,字 体结构当为从金邵声。说文所无。 墅字原当为邵,是一从p 召声的形声字,意符从“p ”,足可说明翌同豁、 p 性质相同,皆为代表诚信的凭证。从“墼”在陶文中的作用及其所表示的意义 分析,同玺的作用相似,均为代表诚信的凭证,姑疑它可能就是文献中所用的照 马良民言家信山东邹平县苑城村出土陶文考释 文物,1 9 9 4 ( 4 ) ;8 6 8 8 曹锦炎:古玺通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 9 9 5 :8 1 8 2 1 7 高田忠周古籀篇) 陶文研究( 一二o 卷) 字。按照与昭、熠,古同字异体,皆作光耀、透明之义。引申则为检验,察照; 照与鉴同。到后来“照”又由审察、验证演变成由官府审察检验后发给的合格凭 证。如文献通考田赋考。取索契照”;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今后 不得妄发照牒”;朱子语类卷六四“远人来,至去时,有节以授之,过所在为 照”;范仲淹奏乞指挥管设捉贼兵士。明立照证,处斩讫奏”;宣和遗事前 集下。归家切恐公婆责,也赐金杯作照凭”。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凡由官府 发给人民带有文字说明的凭证,都可以称作“照”。诸如房照、地照、车照、船 照。母一 【孙敬明】其实“呷”就是“即”字的变体。齐刀币。节墨”之“节”从竹即声, 作笋、翳孤勾、辩形。陶文墼作銎( 季七二_ 、签等形其上所 从之“扣1 i ”、“w 是由“即”省交而来。 【何琳仪】释作撰,齐器,疑读撰。集韵“撰,持也。”或读端。( 说文 “膈或作煨,是其证。) 广雅释言:“端,凿也。”t 方言二“镐,琢也。注“锖,谓錾 铺也。”( 战典1 3 5 6 页) 此字明显从金不从“玉一,且字之有上部亦并非为。环一之初文“8 ”,高田 氏因字形摹写有误,所以字形的分析明显有误。此字众说纷纭,我们认为高明先 生的字形分析较为合理,且有相关的字形旁证,其释读放在古文字资料中较为通 顺,故扶其说。 巨( 趺榘矩王同) 五、古籀篇卷八 古匀器文,亦“巨”之异。( 古籀篇卷八五) 1 8 3 页 按:此字诸家说法如下: 高明:说“霍”及其相关问题 考古,1 9 9 6 ( 3 ) :6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蒸馏酒工艺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景观设计快题设计表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金融风险管理全流程操作手册
- 全日制员工劳动合同模板及解析
- 柴油发电机安全操作规程指导手册
-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平法表示与钢筋算量》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认知教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财经学院《基础教育前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Web前端开发技术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多媒体教室使用的课件
- 2025年军队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工程机械驾驶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下半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粉笔辅警考试题库
- 2025年小学教研室教学计划
- 2025年上海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模板
- 手术室护理业务学习
- 贩卖人口罪与强迫劳动罪
- 新员工入职职业道德培训
- 婚内债务隔离协议书范本
- 含氰废水破氰工艺及操作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