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探讨.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探讨.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探讨.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探讨.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探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探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 摘摘 要要 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是支持经济、金融运行的重要设施,支付清算是金融基 础设施建设的核心,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和社会资金运动的大动脉,我国银 行支付清算体系关系全社会资金安全和运转效率、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以及经济金融 稳定。高效、安全的支付体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有利于通过控制系 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利于社会公众保持对货币及其转移机制的信 息,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 本文从支付清算系统的概念入手,详细介绍了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发展的结 构,重点介绍了人民银行目前正在建设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旨在构建一个以现 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汇兑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票据交换所并存的 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说明了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支付清算体系取得的重要 进展;介绍了国外银行的清算体系以及国际间银行相互清算方式及网络,并以美国 为例,详细比较了中美之间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异同。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支付清算体系中存在的特点和缺陷,阐明了我国银行支付清 算体系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方向,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将商业银行等机构的 清算账户予以合并、集中;降低过高的储备金比率;加强支付结算体系的各个组成 部分的统一管理,构建统一、兼容的支付清算体系;加速国家清算银行的建设进程; 加速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进程;加强管理工作;加强支付清算相 关系统的风险控制。 关键词关键词:银行 支付清算体系 清算账户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i abstract the payment clearing system of chinas banks is an important facility for supporting the economy and its financial operations, payment clearing can be considered centra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s, being the lifeline of important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s and capital flow of the society within the country,the payment clearing system of chinas banks is correlated to the security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in society overall, to the efficiency of currency policy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to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a highly efficient and secure payment clearing system is beneficial to lifting the execution efficiency of currency policy, as well as to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through managing systemic risk, and it is also useful in keeping the public abreast of any information on money and its transfer mechanism, thus benefitting the building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the present study looks at the concept of the payment clearing system, introduces the struc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ayment clearing system of our banks in detail, and emphasises and explains chinas modern day payment system currently being established by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with 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a modern payment system as its core, while the internal remittance exchange system within the commercial banks acts as the foundation, with all respective city clearing houses coexisting within chinas modern payment system. an illustration is provided on the progress achieved with the payment clearing system of our commercial banks in recent years. after introducing the clearing system of foreign banks, as well as the cross-clearing methods and networks of international banks, and using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example, detailed comparisons are subsequently made betwee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payment clearing systems among banks in bot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features and flaws within the payment clearing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issues faced and the direction taken b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ii of the clearing system of our banks are further expounded, and some specific proposals are provided: merge and centralise all clearing account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organisations; lower the reserve capital ratio; enhance the respective segments of the payment clearing system to unify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 uniformity and compatibility of the payment clearing system; accelerate the set-up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clearing bank; accelerate the centralisation process of the disintegrated segments during the set-up of the payment clearing system; strengthen management work; and enhance the risk control of related payment clearing systems. key words: bank; payment and settlement system; clearing account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1 引引 言言 1.1 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背景 近 20 年来,科技的进步使得零售和批发支付的手段、渠道和形式均发生了巨 大变化,但支付清算结算作为经济运行中债权债务关系转移和资金流动的基本方式 并未改变。2000 年,全球支付总额高达 1800 万亿美元,到 2010 年,该市场将增长 6%。相应地,提供支付相关服务也是银行迅速增长的收入来源之一。2002 年,全 球支付相关收入总额达 2600 亿美元,预计到 2009 年这一数字将达 3860 亿美元。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由商品、资金和资本流动引起的跨国支付活动更是高速增长 1。 从国际上来看,早在 20 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电脑就被大通曼哈顿银行和花旗银行 等运用于记账和结算。六十年代,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一些大银行开始运用计算机将 各营业网点分散的业务处理系统联结起来。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银行开始运用大型 的电子设备,建立总行与分支机构的电子网络,在营业网点柜台上安装电脑终端设备, 在营业大厅设置现金支付机,在银行的外墙、商业中心等公共场所安装自动柜员机, 银行业务经营突破时空限制。银行交易电子化、数据处理电子化、资金转账电子化、 信息传递电子化和经营管理电子化,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使银行 经营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是银行业的一场革命,银行业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 从内容上都已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完整的金融体系支付系统, 它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 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是由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实现支付指 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 一系列组织和安排。它已成为真正意义上连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以及将这个 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相连的纽带。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从国内来看,我国央行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电子化建设方面已较好地搭建了 电子系统的基本框架。到目前为止,人民银行曾经运行过三个跨行资金清算系统,包 括 2000 多家同城清算所、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和全国手工联行系统。参加中央银行 全国电子联行资金清算的银行机构已达 21000 多家,人民银行的全国电子联行业务平 均每天 5 万多笔,转汇金额达 800-1000 亿元,资金周转率大大提高,平均每日为企业减 少利息开支 500 万元。除了中央银行,我国的银行体系包括 3 家政策性银行、4 家国 有商业银行、10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8 家城市商业银行、1049 家城市信用社、近 2000 家农村信用联社和 39000 多家农村信用社,以及近 200 家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 机构,大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资金清算网络,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起 各自系统内的全国电子资金汇兑系统,承担起全国大约三分之二异地清算业务2。 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我国支付清算体系基本上负责满足社会资金运转的需要,但与 世界先进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支付清算系统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 银行电子化建设起步较晚,加之受银行经营条件、经济实力、经营观念等诸多因素限 制,发展也不平衡,国有商业银行、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比较快,有的技术装备 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发展水平,但一些不发达地区、偏远地区的银行特别是农村信用社, 电子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较低,已成为制约银行业务继续发展的一个瓶颈。更重要的是 我国支付清算系统还存在着高度的不统一,央行运行的三大跨行资金清算系统中同城 清算系统没实现实时清算,电子联行系统大额资金与小额资金同时实现实时清算效果 也差强人意,手工联行系统几乎只用来办理国库业务和代理解付汇票业务,而央行的 电子联行系统与各大商业银行内部的电子汇兑系统并不兼容。面对加入 wto 后的 新形势,加快建立中国统一的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已属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中 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开发的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脱颖而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 现跨行资金支付清算及结算的系统。 1.2 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1)支付清算体系)支付清算体系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3 支付清算体系是指银行为客户办理资金划转过程中所采取的组织管理体制、支 付工具和方式、联行清算所组成的资金运动系统。包括:组织管理体制、支付工具体 系和联行清算网络体系。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客户将暂时闲置的资金存入 银行形成在银行的存款,银行将资金借贷给客户,形成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客户在 银行的存款的使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支取现金;另一种就是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 算。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商品经济越发达,转账结算占比就越大。目前,中国银行 转账支付的金额,约占全社会支付总金额的 90%以上3。转账结算包括在同一银行 机构内部不同存款人之间的资金转移,也包括同一银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不同存款 人之间的资金转移,还包括不同银行之间不同存款人之间存款的转移等。在中国, 人们通常把不同存款人之间资金的转账支付称之为结算,而把同一银行不同机构之 间的资金账务往来称之为联行,把不同银行之间通过中央银行的支付称为清算。 2)现代化支付系统(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 现代化支付系统是中国现代支付体系的核心。它通过提供跨行的支付清算服务, 支持中央银行行使最终清算者的职能。现代化支付系统在功能上涵盖了人民银行电 子联行和手工联行系统,并在系统运行后取代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和手工联行系 统。 3)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是一个实时全额清算系统,专门处理同城和异地的金额在规 定起点以上的大额贷记支付业务、紧急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 4)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beps)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主要处理借记支付业务和规定金额起点以下的小额贷记支付 业务,系统批量发送支付指令,轧差净额清算资金。 5)城市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ccpc) 城市处理中心是指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城市节点,主要负责接收和转发支付指令 的机构。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4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 同经济主体和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资金流动更加频繁。市场经济的发展,迫 切要求金融业提供更加快捷、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 济活动的需要。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入改革,尤其是 2006 年我国将全面 开放国内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也 使得金融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科技进步成果,以提高金融系统运营效率,增强金融 系统竞争力,改进金融系统管理效率。这就极大地促进了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改革 和完善,推动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的变革。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逐步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 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发 展的商业银行组织体系,但仍需要建立一个公共的支付清算系统,作为连接各商业 银行的枢纽和桥梁,以解决银行间的跨行支付清算问题,为各类银行营造平等竞争 的经营环境,并以此进一步改进服务。 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系统是一个跨行支付清算系统,长期以来在跨行支付清算 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子联行系统功能比较单一,汇划速度较慢,仅 仅起到“电报局”的作用,已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更加高 效、安全、功能齐全并能支撑各种支付工具应用的现代化支付系统,逐步取代现行 的电子联行系统。通过建设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将形成一个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 核心,商业银行行内汇兑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票据交换所并存的中国现代化支付 清算体系3。 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增 强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现代化支付体系可以促进经济活动, 方便市场交易,减少使用现金,维护市场次序,规范结算行为,防止支付风险,加 快资金周转,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打击洗钱、逃债、逃贷、腐败等,维护金融 稳定,为人民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提供基础。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5 作为服务于商业银行多年的员工,特别是从事我国商业银行现代化支付清算体 系建设多年的我,对于我国银行的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把“我国 银行支付清算体系探讨”作为我的硕士论文题目,旨在把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思考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本文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 资料的准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查阅大量的金融创新、国内外现代化清 算支付体系建设的相关文献,利用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对研究课题相关的基本理 论、基本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第二阶段,对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国人 民银行科技司、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电子结算中心、中国建设银行会计部、中国建设 银行营运管理部、中国建设银行资金清算项目组、中国建设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项 目组、中国银行现代化支付项目组、中国工商银行现代化支付项目组、中国建设银 行北京分行、重庆分行、湖北分行、陕西分行、浙江分行、上海分行、广东分行、 深圳分行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主要了解的问题包括中国商业银行清算支付体系的 特点、定位和发展规划,各个商业银行对于目前在用的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使用状况, 客户对于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接受程度、偏好,各个商业银行对于中国银行清算支付 体系建设的建议等等。第三阶段,广泛收集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公开发布的各种 统计信息,以及国外的一些相关资料。 在对资料的分析过程中,以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支付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为主 线,强调清算支付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目前在建的现代化支付系统, 对渠道多元化环境下国有银行面临的新的清算支付环境作出了分析和探讨,充分重 视金融服务的特殊性和电子支付结算的重要性,力求研究成果对国有银行清算支付 体系建设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迫切要求金融业提供更加快捷、 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服务,这就促进了金融支付清算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本论文 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清算支付体系的现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6 介绍了人民银行目前正在建设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旨在构建一个以现代化支付 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汇兑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票据交换所并存的中国现代 化支付清算体系。支付结算体系由四个部分组成:银行账户体系;支付结算工具体 系;支付清算系统;支付结算管理体系。这四个组成部分虽然是有机的整体。但存 在着系统相对独立分散、功能分割等缺陷。因此提出以下发展构想:将商业银行等 机构的清算账户予以合并、集中;降低过高的储备金比率;加强支付结算体系的各 个组成部分的统一管理,构建统一、兼容的支付清算体系;加速国家清算银行的建 设进程;加速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进程;加强管理工作;加强支 付清算相关系统的风险控制。图 1-1 为本文的结构框架图。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7 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结构 及进展 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 结构 中国金融支付清算体系的 发展构想 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特点 及缺陷 发达国家或地区银行支付体系 建设的实践经验 国外银行的清算体系 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 进展 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架构 中、美银行支付体系比较 国际间银行相互清算方式 及网络 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特点 设想中的中国金融支付清算 体系架构 中国金融支付清算体系的 发展构想 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缺陷 构建统一、兼容的支付 清算体系 降低过高的储备金比率 全球银行间金融 电讯协会 跨国零售支付系统 加速国家清算银行的建 设进程 将商业银行等机构的清 算账户予以合并、集中 银行账户体系 支付结算工具体系支付结算工具体系 支付清算管理体系 多元化、多层次的支付 清算系统 加强管理功能 加强支付清算相关系统 风险控制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清 算 支 付 体 系 的 思 考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清 算 支 付 体 系 的 思 考 图 1-1结构框架图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8 2 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结构及进展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结构及进展 2.1 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结构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结构 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银行账户体系;二是支付结算工具 体系;三是支付清算系统;四是支付结算管理体系。银行账户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 的基础和门户;各种支付结算工具是转移资金的载体;支付清算系统是最终实现资 金清算的渠道;统一的支付结算管理,是我国支付结算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支付结算体系的这四个组成部分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图 2-1 为我国银行支付清 算体系结构图。 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结构 银行账户 体系 支付结算 工具体系 支付清算 系统 支付结算 管理体系 图 2-1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结构图 2.1.1 银行账户体系银行账户体系 银行账户体系能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资金支付清算的全过程。 银行账户集中反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资金支付结算的起点与终点,也是一切 经济活动资金往来的基础。存款人进行各项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支付结算,主要都是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9 通过银行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完成的。它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政策性银行、 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以下简称商业银行)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银行开立的用 于办理商品交易、劳务供应等经济往来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活动的各类活期存款账 户。包括:基本存款账、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个人银行 存款账户。二是人民银行为商业银行实现行间支付结算、清算和抑制派生存款为各 商业银行开立的具有备付性质的存款准备金账户,又称清算账户。 商业银行的每家分支机构都要在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设三种账户:储备 金账户、备付金账户及贷款账户。支付交易的资金结算是通过商业银行分行在人民 银行的备付金账户之间资金转账来实现的。一般而言,在同一管理等级上各商业银 行、各分行相互不开设账户,同一级人民银行分支行之间也互不开立账户,支付 清算需把资金转账到上一级人民银行机构。 证券、期货交易也是通过代理商业银行进行支付清算的。 2.1.2 支付结算工具体系支付结算工具体系 商品交易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完成需要经过商品(劳务)运动和资金运动来实现, 支付工具是实现资金转移、债权债务清偿的载体和媒介。按照支付工具必须满足多 元化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正逐步建立以票据和信用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工具为 发展方向,满足多种经济活动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各阶层使用的支付结 算工具体系。支付结算工具主要包括:一是转账支付工具。体现支付手段并以银行 转账为特征的支付结算工具,如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借记卡、定期借记、 定期贷记、电子钱包(ic 卡)等。二是信用支付工具。体现支付手段并具有信用功 能的支付结算工具,如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本票、支票、信用卡、 信用证等。三是新型支付工具的创新和发展。如网上支付业务、买方付息票据等。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0 2.1.3 支付清算系统支付清算系统 国家处理中心 npc 现代化支付系统 cnaps 城市处理中心 ccpc 城市处理中心 ccpc 现代化支付系统 cnaps 现代化支付系统 cnaps 商业银行前置机系统 mbfe 商业银行前置机系统 mbfe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体系 abs 国库核算系统 tbs 同城清算系统 清算组织 农村信用联社系统 商业银行行内汇总系统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体系 abs 国库核算系统 tbs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 商业银行行内汇总系统 农村信用联社系统 清算组织 同城清算系统 图 2-2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结构图 迄今, 中国支付清算系统包括以下相对独立的分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 2500 多家同城票据交换清算所(lch),处理全国 23 的异地支付清算业务;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内部的全国电子资金汇兑系统,处理行内和跨行支付交易;中国人民银 行运作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eis),处理异地跨行支付的清算与结算;银行卡授 信系统;邮政汇兑系统;以及目前正在推广实施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 4。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体系结构图如图 2-2 所示。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1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是人民银行按照我国支付清算的需要,并利用现代计算机 技术和通信网络自主开发建设的,能够高效、安全处理各银行办理的异地、同城各 种支付业务、资金清算和货币市场交易的资金清算系统。它是各银行和货币市场的 公共支付清算平台,是人民银行发挥其金融服务职能的重要核心支持系统。人民银 行通过建设现代化支付系统,将逐步形成一个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 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票据交换所并存,支撑多种支付工具和满足社会各 种经济活动支付需要的中国支付清算体系。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有两级处理中心,即国家处理中心(npc)和全国省会 (首府)及深圳城市处理中心(ccpc)。国家处理中心分别与各城市处理中心连 接,其通信网络采用专用网络,以地面通信为主,卫星通信为备份。 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是支付系统的重要参与者。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可 利用行内系统通过省会(首府)城市的分支行与所在地的支付系统 ccpc 连接,也 可由其总行与所在地的支付系统 ccpc 连接。同时,为解决中小金融机构结算和通 汇难问题,允许农村信用合作社自建通汇系统,比照商业银行与支付系统的连接方 式处理;城市商业银行汇票业务的处理,由其按照支付系统的要求自行开发城市商 业银行汇票处理中心,依托支付系统办理其银行汇票资金的移存和兑付等的资金清 算。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abs)是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有效支 持支付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并有利于加强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效率,中 央银行会计核算将逐步集中,首先将县支行的会计核算集中到地市中心支行,并由 地市中心支行的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与支付系统 ccpc 远程连接。地市级(含)以上 国库部门的国库核算系统(tbs)可以直接接入 ccpc,通过支付系统办理国库业 务资金的汇划5。 为有效支持公开市场操作、债券发行及兑付、债券交易的资金清算,公开市场 操作系统、 债券发行系统、 中央债券簿记系统在物理上通过一个接口与支付系统 npc 连接,处理其交易的人民币资金清算。为保障外汇交易资金的及时清算,外汇交易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2 中心与支付系统上海 ccpc 连接,处理外汇交易的人民币资金清算,并下载全国银 行间资金拆借和归还业务数据,供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业务的配对管理。 为适应各类支付业务处理的需要,现代化支付系统由大额支付系统(hvps) 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beps)两个应用系统组成。大额支付系统已于 2005 年 6 月 顺利完成在全国的建设和推广工作。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也于 2006 年 6 月前完成了 在全国的建设和推广工作。 大额支付系统实行逐笔实时处理,全额清算资金。建设大额支付系统的目的, 是给各银行和广大企业单位以及金融市场提供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 服务,防范支付风险。同时,该系统对中央银行更加灵活、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具 有重要作用。该系统处理同城和异地、商业银行跨行之间和行内的大额贷记及紧急 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处理人民银行系统的贷记支付业务。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对多笔支付业务进行轧差处理,净额清算资 金。建设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低成本、大业务量的支付清算服 务,支撑各种支付业务的使用,满足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需要6。该系统处理同城 和异地纸凭证截留的商业银行跨行之间的定期借记和定期贷记支付业务,中央银行 会计和国库部门办理的借记支付业务,以及每笔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的小额贷记支 付业务。小额批量支付系统采取批量发送支付指令,轧差净额清算资金。 目前,支付系统支撑的支付工具有: (1)贷记支付工具。包括: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定期贷记。 (2)借计支付工具。包括:银行汇票、国内信用证、银行本票、支票、旅行 支票、定期借记。 (3)其它支付工具。包括:商业汇票、银行卡(atm/pos、借记卡和信用卡)。 并且,支付系统还留有支撑未来新型支付工具应用的空间,具有可扩充性。 2.1.4 支付结算管理体系支付结算管理体系 我国支付结算管理体系包括支付结算的法规制度性管理如票据法、支付 结算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支付清算系统准则、人民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3 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及日常监督检查、支 付结算风险控制管理如结算违规社会举报制度、结算纪律定期检查制度及结算违规 处罚制度等;支付结算纪律监督管理;支付结算纠纷协调管理及反洗钱工作管理如 大额支付交易监测系统及国际反洗钱合作等7。 2.2 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进展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进展 概括起来,近年来我国银行支付体系建设取得了如下重要进展。 第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支付清算体系基本形成。人民银行大 额支付系统直接连接 1500 多家金融机构,涉及 6 万多个银行分支机构;系统日均 处理跨行支付业务 45 万多笔,金额达 7000 亿元,每笔业务不到 1 分钟即可到账8。 同时,大额支付系统成功实现与中国外汇交易系统、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中国 银联信息处理系统、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等多个支付结算系统的连接。大额 支付系统主要为银行机构间和金融市场提供大额支付服务或时间紧急的小额支付服 务,是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应用系统。大额支付系统的建成运行,实现了我国跨 行资金清算的零在途,完成了我国异地跨行支付清算从手工联行到电子联行,再到 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飞跃。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政策 性银行都相继建设运行了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的行内系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数据 集中。目前, 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大额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 其他支付结算系统为补充的支付清算网络,支付清算体系的整体效率和安全程度大 大提高。 第二,非现金支付工具不断丰富并得到了广泛运用。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 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与金融进一步融合,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我国支付体系中的 地位日益上升,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初步统计,2005 年 16 月,全国非现金支付交易总金额超过 500 万亿元9。银行卡的发卡规模和交易规模 持续增加,联网通用目标基本实现,用卡环境明显改善,持卡消费初具规模,银行 卡支付功能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初步形成,银行卡支付网络开始参与全球支付体系。 截至 2005 年 6 月,发卡机构超过 160 家,发卡量 8.75 亿张。2005 年 16 月,全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4 国银行卡交易额为 24.06 万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持卡消 费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已达 3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银行卡已成为我国 个人使用最为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票据作为我国企事业单位使用最为广泛的传 统支付工具,其使用和流通量也稳步上升,在支付结算、融通资金、传导货币政策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 年 16 月,全国支票签发额约为 160 万亿元:银行 汇票签发额约为 31 万亿元,商业汇票签发额 2.08 万亿元。此外,网上支付等创新 支付工具和方式也不断涌现。2005 年上半年,我国网上支付总交易额超过了 50 万 亿元10。 第三,支付服务组织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除了传统的票据交换所等支付清算组织外,我国陆续出现了一批专门处理支付信息 的新型支付清算组织。这些支付清算组织的出现,强化了我国支付服务市场多元化 的趋势,对于改善支付服务市场结构、增强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 量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改善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清算服务,人民银行将批准 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为农信社提供资金清算服务,并支持成立农村合作金融 机构资金清算中心,以进一步畅通中小金融机构汇路,培育公平的支付服务竞争环 境。 第四,支付体系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近年来,人民银行依法调整定位、更新 监管理念、明确监管目标、创新监管手段、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支付 体系监管框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支付法规制度体系,奠定了支付体 系运行和监督的法律基础;将安全和高效作为核心公共政策目标,明确了支付体系 监管的工作重点;加强事后监督和非现场监控;更多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 监督,努力寓有效的管理于优质的公共服务之中。对银行结算账户进行管理是我国 支付体系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支付体系监管的一大特色。目前,我国已 制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如期完成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管理系统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正在组织银行结算账户的清理核实,账户管理水平不 断提高。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5 第五,我国支付体系融入全球支付体系的步伐加快。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吸 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国际通行标准,积极参与支付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取 得了积极成效。例如,在现代化支付系统设计中引入“实时全额结算”机制(rtgs) 和“付款交割”机制(dvp)等国际通行做法,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效率。根据重 要支付系统核心原则等国际通行标准,组织开展我国支付体系的自评工作,积累 了支付体系评估经验。同时,我国支付服务网络与境外支付服务网络的联系日益密 切,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态势良好;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支付结算合作不断加强,边贸 结算方式不断规范,边境贸易本币结算范围日益扩大。我国支付体系逐步融入全球 支付体系,成为全球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6 3 发达国家或地区银行支付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发达国家或地区银行支付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 3.1 国外银行的清算体系国外银行的清算体系 按照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国外商业银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第一类是由中央银行直接经营的管理模式。 这类主要以美国的支付系统为代表。美国的支付系统是由中央银行投资开发和 直接经营管理的,在操作上,美联储除了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之外,还 具体经营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网络。中央银行直接经营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便于联储 及时掌握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状况,分析全国经济形势,制订各项金融政策,联储 和其他市场参与方多年致力于强化支付系统,增加处理效率,减少风险。在美国, 许多金融机构或公司提供支付清算服务,有大量的支付工具和清算方式可供金融机 构和其客户选择12。同时,监管这些金融机构和公司支付清算活动的法律框架也十 分复杂,全国和地区级联储可以同时对本地区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美国金融市场 的规模和复杂性使银行系统、货币和资本市场以及相关衍生产品市场上的支付和清 算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第二类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清算公司经营管理模式。 近几年英国银行业的监管方发生了很大变化。在 1997 年,银行业监管的责任 方由英格兰银行变成 fsa,2001 年 12 月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fsma2000)开始 生效,fsa 成为证券业、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统一监管方。 在支付方面,主要的私 营实体是支付清算服务协会(apacs),它成立于 1985 年。apacs 旗下的三家清 算公司,分别是 chaps 清算公司、银行自动清算服务公司(bacs)以及支票和信 用卡清算有限公司。 大多数高额支付通过 chaps 的 rtgs 系统完成,该系统提供 两个独立的清算渠道:一个清算英镑,另一个清算欧元13。而从 2001 年 8 月开始, 随着 newchpas 项目的完成,英镑和欧元开始在相同的技术平台下运行,此技术 使成员行可以利用中央调度程序管理流出资金,并且通过“查询连接”设备获得实时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7 开支流信息。余下的两个清算系统属于小额支付系统。在支付系统中,英格兰银行 的作用主要有:它是主要三家清算公司以及 apacs 的成员和股东,在四个公司的 董事会中派有代表,而且规定只有在英格兰银行开立了往来账户的商业银行才能参 加这四个公司的资金清算活动,即成为会员行;非会员行则要通过会员行进行间接 清算14。英格兰银行实际上是整个清算系统的间接控制者,它控制着 rtgs 处理 器以实时支付结算英格兰银行的账户,另外,为了平稳地通过 chaps 系统进行支 付,英格兰银行通过回购协议给 chaps 成员银行提供当日内额外偿债能力。英格 兰银行还负责英国支付系统的监管,以减少风险。 3)第三类是以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通过清算银行进行资金清算的主要有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新加坡商业银行清 算系统的开发与运营,由新加坡华侨银行和香港汇丰银行担当,各商业银行代收代 付资金的差额通过作为管理银行的商业银行大华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进行。在香 港,资金清算由香港汇丰银行接受银行公会委托设置的票据交换所、磁盘交换中心 以及跨行资金 转账网络系统进行。这三个系统的最终结算,通过作为管理银行的 香港汇丰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进行。管理银行下面包括汇丰银行在内的 11 个清算 银行(类似英国的做法),其他银行为子清算银行,通过在这 11 个清 算 银 行 内的某些银行中开设活期存款账户来清算15。清算银行在子清算银行资金不足时可 以对其提供信用,遵照与其他商业贷款同样的判断标准,由清算银行独立决定,清 算银行与管理银行之间的关系也同样由香港汇丰银行独立判断。 3.2 国际间银行相互清算方式及网络国际间银行相互清算方式及网络 资金的跨国流动要求银行在国际间进行资金的调拨和清算。国际间银行的资金 支付和清算一般是通过在国外的联行或代理行进行的。 3.2.1全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全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swift) swift 是一个为银行提供通讯网络、具有合作性质的专门机构,也是国际银行 间进行资金往来、调拨的高速电传通讯系统。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它是为满足日益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8 扩大的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其会员银行遍及全球。swift 有以下特 点:一是提供多样化、大众化的服务16。该机构为会员银行间多种货币的资金调拨、 汇划、外汇买卖、对帐、托收以至信用证业务的通讯便函等提供多种服务;二是使用 统一的标准格式并具有严格的工作制度。swift 对收发电讯规定了一整套的标准化 统一格式。这样可以避免会员银行间任何文字或翻译上的误解和差错,而且有关的 会员银行也可以随时向该机构索取它们所需的电讯往来记录。它还为发报银行提供 方便,即对发出电文通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电文输入、复核、证实等严格的工作制 度,同时在往来电讯中使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一套世界各国货币符号;三是 直接、快速、准确、安全处理电讯。从物理结构上看,swift 是一个高速电讯网络, 其最大优点在于直接、快速准确、保密和可靠。只要会员银行的 swift 专用电脑 及其终端设备正常运行,任何时候都可以收发电讯。在一般情况下,发出电讯一、 两分钟内就会有收电银行的反应。收发电双方对资金调拨的电讯,通过 swift 自 动编制和核对密押17。 swift 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没有设立清算账户,是一个在国际间传送银行客户的 支付信息和其它相关信息的电讯系统,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金清算系统,支 付信息传送后形成的银行之间的应收应付资金仍须通过付款银行在国外的联行或代 理清算行与收款银行之间进行清算。 3.2.2 跨国零售支付系统跨国零售支付系统 跨国零售支付系统包括:欧洲支付(europay ), visa 国际、mastercard 国际等。 (1)欧洲支付(europay )。欧洲支付国际分部组织于 1992 年在比利时创立,它是 由欧洲银行卡国际组织、欧洲支票国际组织和欧洲国际控股公司合并而成的。主要 提供预付服务如旅行支票,即时服务如支票保付卡、自动提款机卡和借记卡,迟付 服务如信用卡等支付服务18。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