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研究.pdf_第1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研究.pdf_第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研究.pdf_第3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研究.pdf_第4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r e s e a r c ho n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 at h e s i s s u b m i t t e di np a r t i a lf u l f i l l m e n to f 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f o rt h e m a d e g r e ei nm a n a g e m e n ts c i e n c e b y l i a ow e n m i n g p o s t g r a d u a t ep r o g r a m d e p a r t m e n to fi n f o r m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c e n t r a lc h i n a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u p e r v i s o r :g u ix u e w e n a c a d e m i ct i t l e :p r o f e s s o r si g n a t u r e a p p r o v e d m a y 2 0 1 1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蜮曲嚏“巧b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 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i兀 作者挠槲 撕始村扒 日期:舢f f i f - 厂月门日日期:2 , 0l 绰y - 月7 厂日 ! 1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 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 作者签名 日期:扣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摘要 上世纪7 0 年代末8 0 年代初,我国开始农业信息化的实践探索,相关研究也同 步展开。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 与重视,近些年来研究热度明显上升。2 0 0 5 年l o 月,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任务,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借此契 机,农业信息服务也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如:农业信 息需求多样化、信息种类日益庞杂、信息服务手段逐渐丰富、服务模式更为灵活、 服务参与方多元化等。同时也加剧或导致了一些问题,如:农业信息分散、异构, 整合难度大;信息技术手段独立使用,应用效果不佳;服务组织之间缺乏有效配合, 服务效率低下等。 农业信息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子系统和系统要素。根据协同理论的 观点,任何一个开放系统,其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关系,会自 发产生某些集体行为或整体效应,即“协同效应 。“协同 的观点为解决农业信息 服务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农业信息服务迫切需要各方面的统筹和协调,包括农 业信息服务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农业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农业信息技术手段 之间的集成等。本文正是从“协同”这一全新视角介入研究农业信息服务问题,其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理论基础。从协同思想与理论以及农业信息化 基本理论两个方面来阐明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理论基础,对协同思想与理论进行追 踪和溯源,对农业信息化基本理论进行总结和综述。 第二部分,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界定。先分析农业信息服务领域客观存在的协 同效应,而后对“农业信息服务协同 这一命题进行全面界定,包括给出农业信息 服务协同的目标和定义、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内容体系、划分农业信息服务协 同的类型。 第三部分,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主体及其协同方式。提出农业信息服务协同主 体的概念,对主体类型进行划分,阐述各主体功能,分析各主体间的协同关系以及 协同方式。 第四部分,基于多元化主体的农业信息服务协同模式设计。提出基于多元化主 体的农业信息服务协同模式的设计理念,从构建和运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其 构建目标、内容以及总体构建框架,分析其运行方式、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措施。 h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l a t e19 7 0 sa n dt h ee a r l y19 8 0 so ft h e21s tc e n t u r y , c h i n ab e g a nt ot h e p r a c t i c e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 ,谢mt h es y n c h r o n o u sd e p l o y i n go fi t sr e l e v a n ts t u d i e s a s i m p o r t a n tc o n t e n t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 , 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h a s b e e ne m p h a s i z e db ya c a d e m i ca n dp r a c t i c ec i r c l e s ,a n db e c o m e sar e s e a r c hh o ti nr e c e n t y e a r s i no c t o b e r2 0 0 5 ,b u i l d i n ga 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i sag r e a tt a s ks e ta tt h ef i 肋 p l e n a r ys e s s i o no ft h es i x t e e n t hc e n t r a lc o m m i t t e eo ft h ep a r t y , t h er u r a le c o n o m i c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o u rc o u n t r yh a se n t e r e dan e wh i s t o r i c a lp e r i o d t a k i n gt h i so p p o r t u n i t y , a g r i c u l t u r e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i sm o v i n gi n t oa n e ws t a g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t a k e so n s o m el l e w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u c ha sv a r i e di n f o r m a t i o nd e m a n d s ,i n c r e a s i n g l yc o m p l i c a t e d i n f o r m a t i o nt y p e s ,g r a d u a l l ya b u n d a n t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m e t h o d s ,f l e x i b l es e r v i c e s t y l e s ,d i v e r s i f i e ds e r v i c ep a r t i c i p a n t s ,e t c m e a n w h i l e ,i th a se x a c e r b a t e do rc a u s e ds o m e p r o b l e m s ,f o re x a m p l e ,a g r i c u l t u r ei n f o r m a t i o nb e c o m e ss c a t t e r e d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a n d d i f f i c u l tt ob ei n t e g r a t e d ;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m e a n sa r eu s e di n d e p e n d e n t l y ,l e a d i n g t ot h e p o o ra p p l i c a t i o ne f f i c i e n c y ;l a c ko fe f f e c t i v ec o o p e r a t i o nb e t w e e ns e r v i c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r e s u l t si nt h el o ws e r v i c ee f f i c i e n c y , a n ds oo n a g r i c u l t u r e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i sas y s t e mp r o j e c tt h a ti n v o l v e sm a n ys u b s y s t e m s a n ds y s t e me l e m e n t s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v i e w p o i n to fc o l l a b o r a t i o nt h e o r y , f o ra n yo p e n s y s t e m ,a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i n t e r a c t i o na n dm u t u a lc o o p e r a t i o ne x i s t sa m o n gi t ss u b s y s t e m s , w h i c hw i l ls p o n t a n e o u s l yp r o d u c es o m ec o l l e c t i v eb e h a v i o r so ri n t e g r a le f f e c t s ,n a m e l y s y n e r g i s t i ce f f e c t t h ev i e w so f “s y n e r g y ”p r o v i d ei d e a sa b o u ts o l v i n gp r o b l e m s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 , t h u si tn e e d st os t r e n g t h e no v e r a l lc o o r d i n a t i o ni ne v e r ya s p e c t o fa g r i c u l t u r e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i n c l u d i n g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c o o p e r a t i o n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c o n f o r m i t y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i e s ,e t c t h ep a p e rj u s t r e s e a r c h e st h et o p i co fa g r i c u l t u r e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f r o man e w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s y n e r g y ”,w h i c hh a sf o u rm a i n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a b o u t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o f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i tc l a r i f i e s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f r o mt w oa s p e c t s ,t h eo n ei st ot r a c et ot h es o u r c eo f 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t h o u g h ta n dt h e o r y , t h eo t h e ri st os u m m a r i z ea n dr e v i e wt h e h i f u n d a m e n t a lt h e o r y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a b o u td e f i n i t i o no f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f i r m l g i t a n a l y s e s t h e s y n e r g i s t i c e f f e c tw h i c ho b j e c t i v e l y e x i s t si nt h e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f i e l d t h e n ,i t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e x p l a i n s t h et o p i c , i n c l u d i n g g i v i n gt a r g e t sa n dd e f i n i t i o n o f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c o n s t r u c t i n gc o n t e n t so f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 ,a n d c l a s s i f y i n gt y p e so f 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a b o u t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s u b j e c t s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 a n dt h e i r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w a y s i t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c o n c e p to f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s u b j e c t s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 ,d i v i d e st y p e so f t h es u b j e c t s ,e x p o u n d st h e i rf u n c t i o n s , a n da n a l y z e s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a n d m o d e sa m o n gt h e s es u b j e e t s t h ef o u r t hp a r ti sa b o u tt h ed e s i g no nt h em o d eo f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 i n f o n n a t i o ns e i c eb a s e do nd i v e r s i f i e ds u b j e c t s i t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d e s i g nc o n c e p t i o n , a n dg i v e sa n a l y s e sf r o mt w oa n g l e so f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o p e r a t i o n , f i r s tt op r o p o s ei t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a r g e t s ,c o n t e n t sa n dt h eo v e r a l lf r a m e w o r k ;t h e nt oi n t e r p r e ti t so p e r a t i o n w a y s ,m e c h a n i s m sa n ds a f e g u a r dm e a s u r e s k e y w o r d s :c o l l a b o r a t i o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 ;s u b j e c t ;m o d e i v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i l 绪论1 1 1 选题背景1 1 1 1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实背景。l 1 1 2 “协同热”所引发的思考3 1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3 1 2 1 有关农业信息服务的研究3 1 2 2 有关协同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8 1 3 研究思路与方法1l 1 3 1 研究思路:11 1 3 2 研究方法1 3 2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理论基础1 4 2 1 协同思想与理论。1 4 2 1 1 中国古代哲学的协同思想1 4 2 1 2 保罗埃利希和彼得雷文的协同进化思想1 5 2 1 3h 伊戈尔安索夫的战略协同理论1 6 2 1 4 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 哈肯的协同学1 6 2 1 5 美国g a r t n e rg r o u p 公司的协同商务思想1 8 2 1 6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1 9 2 2 农业信息化基本理论2 0 2 2 1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2 0 2 2 2 农业信息化的意义2 1 2 2 3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内容和框架。2 2 3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界定2 4 3 1 农业信息服务的协同效应2 4 3 2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目标2 5 3 3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内涵一2 6 3 3 1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定义2 6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3 3 2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内容2 7 3 4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类型j 。3 0 3 4 1 按协同权利关系划分:集中式协同与平等式协同3 0 3 4 2 按协同行为意识划分:主动协同与被动协同3 0 3 4 3 按协同方向划分:纵向协同与横向协同3 l 3 4 4 按协同程度划分:完全协同、非完全协同与基本协同3 1 4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主体及其协同方式3 2 4 1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主体3 2 4 1 1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主体的内涵及类型3 2 4 1 2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主体的功能3 3 4 1 3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主体间的协同关系3 7 4 2 农业信息服务协同的方式3 9 4 2 1 政府主导型协同方式4 0 4 2 2 社会自发组织型协同方式4 l 5 基于多元化主体的农业信息服务协同模式设计4 4 5 1 基于多元化主体的农业信息服务协同模式构建4 4 5 1 1 构建原则。4 4 5 1 2 构建内容4 5 5 1 3 新模式构架4 6 5 2 基于多元化主体的农业信息服务协同模式运行一4 8 5 2 1 运行方式。4 8 5 2 2 运行机制5 0 5 2 3 运行保障。5l 6 结论与展望5 3 6 1 结论与主要创新点5 3 6 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5 4 参考文献5 6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一5 6 致谢6 2 1 1 1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始于2 0 世纪7 0 年代末,1 9 7 9 年从国外引进遥感技 术并应用于农业领域,被认为是“首开信息化农业的先河 ;1 9 8 1 年,建立第一 个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机构,即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开始以科学计算、数学 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为主的农业科研与应用研究;1 9 8 7 年,农业部成立信息中 心,开始重视和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试点和应用;1 9 9 4 年1 2 月,农业部 提出了跨世纪的农业信息化工程“金农工程”,该工程的提出对于我国农业信 息化实践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1 9 9 5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构建了我国最 大的“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1 9 9 6 年至1 9 9 7 年间,农业部建立的“中国农业 信息网 和农业科学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相继开通;此后引进了世界 四大数据库,即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业系统数据库( a g r i s ) 、国际食物信息数据库 ( i f i s ) 、美国农业联机存取数据库( a g r i c o l a ) 、国际农业生物科学中心数据库 ( c a b i ) ,并加强了其他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建设;2 0 0 1 年,科技部开始实施“星火 计划农村信息化行动 ;2 0 0 3 年,“金农工程一期工程开始正式实施,我国各 省市、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2 0 0 4 年,为解决农村通信基础设施落后问题, 原信息产业部组织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 通等6 家运营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发展农村通信、推动农村通信普遍服务为目 标的重大基础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2 0 0 5 年1 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 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任务,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 这种大背景、大环境下,农业信息化建设受到国家政府高度重视,2 0 0 5 。2 0 0 8 年连 续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政策要求。目 前,农业信息化示范村工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 点、“三电合一 农业信息服务试点等农业信息化相关工程项目正在有序推行之中。 历经3 0 年的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了很大成绩,体现在:农业信息化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完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 工 。王树进,崔玉亭,王志明浅谈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向【j 】农业科技管理,2 0 0 4 ,2 3 ( 5 ) :1 5 - 1 9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程;宽带“村村通”工程正高效推进中,目前全国有2 7 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已经 实现“乡乡能上网”,1 9 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基本实现“村村能上网 。农业 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入,呈现出技术种类多样化、应用领域多元化的特点,包括农 业信息网络、农业数据库、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 s 技术限s 、g p s 、g i s ) 等在内的各类信息技术都得到应用,涉及农业信息资源传播共 享、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销售、农民生活、农村教育诸多应用领域。农业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较好成效。农业网站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 网为核心、集3 0 多个专业网站为一体的国家农业信息门户网站,形成了以各省( 直 辖市、自治区) 农业政府类网站为主导,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专业协会等社会民间力量参与,拥有政务类、科研教育类、商务类、服务类多功能 类型的农业信息网络群;农业信息采集渠道不断完善,建立了一批重要农业信息数 据库,形成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农业信息化组织体 系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市、地区,再到县、镇、乡的一体化农业信息 化管理或服务机构;乡村信息服务站点数量不断增多,截止到2 0 0 9 年6 月,共建 成乡镇信息服务站7 1 2 1 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点4 4 3 1 4 个;农村信息员队伍不断扩 充,目前全国拥有信息员资格认证的人数达到了2 5 万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多 样化发展,形成了以广播电视网络为载体、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移动通信网络为载 体、以“三网”融合为平台等四种主要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3 0 年的建设实践表明,坚持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意义巨大,农业信息化能促进农 业产业化升级,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终达到解决“三农”问题( f l o 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的目的。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己进入一个全面、快速、稳定 的发展时期,正处在一个跨阶段的发展转捩点,客观存在一些发展瓶颈问题,主要 是:一些历史性、长期性的难题没有彻底解决,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数字 鸿沟”问题、“最后一公里 问题等:农业信息化工作“条块分割”明显,农业 信息资源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孤岛 和“烟囱 现象并存,缺乏有效的统筹和协 调;农业信息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低,缺乏有效整合,尚未形成自上而下的、完 整的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体系;农业信息化成本较高,信息产品使用昂贵,加 之农民信息化意识淡薄,制约了信息化的全面、深入推广;信息供给与需求对接 困难,基层农业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信息服务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 2 0 0 9 )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0 9 o 同 郭永田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j 】电子政务,2 0 0 9 ( 5 ) :9 9 1 0 4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1 1 2 “协同热 所引发的思考 协同理论是上世纪7 0 年代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首先提出,他指出: 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社会的或自然界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宏观的 或微观的系统等等,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系统,却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经后续 发展和完善,协同理论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经 济学、社会学以及管理科学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应用成果。随着互联网、电 子商务的诞生以及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需求已成为人们的日常需求,然而信 息资源呈现出庞杂、分散、异构、相对孤立的特征,难以有效满足用户需求。针对 这一情况,“信息协同”、“服务协同 等说法渐嚣尘上,有关信息服务协同的问题 俨然成为新的研究热潮。 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农业信息服务体 系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 国家或地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目标。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建设明显落后,相关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进展。目前,农业信息服务实践面临着诸 多难题,譬如农业信息繁杂、分布广泛,难以集中;政府服务组织体系臃肿、权限 不一,“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农业信息服务各参与方之间缺乏配合,导致服务效 率低下;农民信息素质差,信息需求迫切,但积极性差;信息传输“肠梗塞 ,信 息供给与需求不同步等。 据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实背景,尝试从“协同 这一全新视 角对“农业信息服务 展开理论研究,希冀对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相关理论探索以及 为解决农业信息服务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上述难题有所帮助。 1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 2 1 有关农业信息服务的研究 ( 1 ) 国外研究 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 0 世纪5 0 6 0 年代,主要是利用 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7 0 年代主要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8 0 、9 0 年代,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和网络技术的应用;2 1 世纪伊始, 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引起了农业商业领域的变革,农业信息化进入了更高级阶段。目 前正朝着高强度的农业信息产业方向发展,已经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 3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理到发布的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 国外由于农业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且信息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所以文献大多论述 农业信息服务的实际建设状况,理论研究则融入到对信息领域的研究当中。归纳起 来,国外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和农民的信息需求研究 农业信息服务的主要受益者是农村和农民,农村和农民的信息需求是农业信息 服务建设的原动力。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外比较注重实证,大量研究都通过调查、 考察、访问的形式进行。于良芝和张瑶在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国内外相关 研究综述一文中系统评述了国外许多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指出国外研究反映出 农村信息需求既具有共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共性表现在:农村和农民信息需求并 非单一化,而涵盖到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教育、经济、法律等众多领域,其中医 疗卫生信息、农业技术信息和教育信息具有突出价值,医疗卫生信息几乎出现在所 有国外的研究中;农村信息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传播( 包括亲友邻里和农业技术推 广人员) ,但对于这种依赖性深层次的原因国外研究中很少涉及。差异表现在:农业 信息虽然被大多数国外研究确认为农民的基本信息需求,但在数项研究中,它却意 外“缺席”;几乎每项研究都发现了比较独特的信息需求,例如a n w a r 研究中的宗 教信息、k a n i k i 研究中的助学金信,g 、m o m o d u 研究中的政治信息等;在对信息需 求进行排序的研究中,排序结果不尽相同,例如k a n i k i 研究中与就业或增收相关的 信息排在首位,而a n w a r 研究中宗教信息排在首位。在国外文献中,还存在不少有 关农村妇女信息需求的研究,专门考察女性因家庭地位、社会角色不同而如何对农 业信息进行获取和利用的问题。另外,“非农型 农村居民( 指在农村居住但不从事 农业生产的居民) 信息需求问题也是国外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例如m a r c e l l a 考察了英 国苏格兰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需求;m a t s u d a 、s i d w e l l 等专门考察了美国农村卫生 保健人员的信息需求;o o s t h u i z e n 考察了南非农村教师的信息需求。 农业信息服务的基础技术研究 农业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信息服务的开展离不开信息技 术的支撑。国外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始于2 0 世纪5 0 、6 0 年代,即使用计算机进 行农业科学计算,其后的研究及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 :用于决策支持的数据库、 模型库,特别在财务会计、业务分析,计划和税务准备,以及账目记录等方面;作 物、畜牧、农产品加工、生态环境、财政经济与市场分析、农业工程等方面的专家 。于良芝,张瑶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们图书馆建设,2 0 0 7 ( 4 ) :7 9 8 4 。吕晓燕,卢向峰,郝建胜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川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 0 0 4 ,1 6 ( 1 1 ) :1 2 1 1 2 5 4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精确农业 是当前引人注目的热点课题;在发达国家,i n t e m e t 网络发展迅速,信息高速公路正在迅速伸向农村;卫星数据传输系统已广泛地被农 业生产者应用,“3 s 技术在农业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国外比较注重信息 技术与农业信息资源的发掘和分析相结合,突出表现为农业数据库作为了农业信息 服务的信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国外有4 个大型农业信息数据库,即“联合国粮农 组织的农业数据库( a g r i s ) 、国际食物信息数据库( i f i s ) 、美国农业部农业联机存取 数据库( a g r i c o l a ) 、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数据库( a b i ) ,它们为农业信息服 务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保障。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己进入农业信息技 术产业化阶段,其农业信息化的研究在经历了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农 业数据信息与模拟模型研究这一阶段后,正向日趋成熟的农业信息技术高水平网络 化研究、智能化研究以及数字化研究的方向发展,并且开展了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 市场贸易。从技术发展角度而言,国外农业信息化及农业信息服务呈现出集成化、 专业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实用化、普及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趋于完善,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 服务模式。各个国家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以及相关研究所侧重的方向上 不尽相同。美国强调政府主导,构建了以美国农业部为主体的庞大、完整、规范的 农业信息组织体系和市场信息网络,农业部旗下具有五大信息机构,分别是国家农 业统计局、经济研究局、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农业市场服务局和外国农业局,这 五大机构都有各自明确的职责和任务;美国具有全面、详细的农业信息调查内容和 规范的调查方法以及规范的农业信息处理和严格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日本的特 点是以发达、完备的农业情报系统作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撑,第一,建有 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办的市 场销售信息服务系统和日本农协自主统计发布的全国1 8 0 0 个“综合农业组合 各 种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价格行情预测系统组成 ;第二,逐步建成农用物资及农产 品销售的网上交易系统;第三,打造由各种国立和民间农业科研机构、地方农业改 良普及中心组成的农业科技生产信息支持体系。日本其他的农业情报系统还包括农 业行政统计情报系统、农业科研情报系统、普及情报系统、生鲜食品流通情报系统、 图书馆系统、综合科技情报系统等。法国的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很多,包括国家农业 部、农业商会、教研单位、各种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民间信息媒体以及各种 回崔岩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研究【d 】西北林业科技大学,2 0 0 7 孕赵元风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j 】中国农村经济,2 0 0 2 ( 7 ) :7 4 7 8 留同 5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社等,不同主体在服务内容上侧重点各有不同,服务对 象和群体规模也有所不同,且各个主体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德国的农业信息服 务系统由两个体系组成,生产信息的调查和收集由国家统计总局进行,在联邦、州、 县、乡各级都有相应的统计信息机构;市场信息的调查和收集则由半官方性、非赢 利性的农业和食品市场价格信息报告中心负责 。 但) 国内研究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的实践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以统计信息和指令性 计划信息服务为主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至1 9 7 8 年农村改革) ;以政策信息服务为主的 时期( 1 9 7 8 年至1 9 9 2 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 ;以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 信息服务为主的时期( 1 9 9 2 年至2 0 0 1 年农业部成立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领导小 组) ;以农业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信息服务为主的时期( 2 0 0 1 年至2 0 0 5 年l o 月中共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 ;以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为主的时期( 2 0 0 5 年1 0 月以后) 。 自我国农业信息化实践建设和理论研究开展以来,农业信息服务直是热点研 究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信息服务内涵的界定 考察相关文献发现,国内早期所理解的农业信息服务基本等同于“农业信息工 作”,即指政府面向农户开展的信息收集、传播工作,这从早期( 1 9 7 9 1 9 9 4 ) 的一批 论文可以看出,如:农业信息工作的实践与认识、浅谈农业发展中的信息工作、 我国农业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后来,“农业信息服务 逐渐取代“农 业信息工作唧一词,并且其内涵大大扩充,包含了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主体、 服务对象等要素和内容。关于农业信息服务手段和服务主体,学者们的理解基本一 致。服务手段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 信息技术;服务主体指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协会、 种植大户、农村信息员等。关于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学术界的理解存在差异。狭 义理解的服务内容指农业信息内容的提供,广义的则泛指农业信息提供与传播过程 中的各种信息活动;狭义理解的服务对象主要指主要受益者农民,也可以包括 作为中间受益者的服务主体,广义的则指“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很多学 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