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1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2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3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4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2 0 世纪下半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 会转型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人才的层次和规格也 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 普遍出现了教育类型急剧分化、数量规模迅速增长的共同趋势。为满足社会经 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虽然在扩张,但高层次技术型 人才稀缺所产生的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技术本科教育就是在 新的经济、科技发展形势下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应运而 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由于技术本科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在一些发达国 家或地区出现较早,本文从德国、英国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的技术本科教育着手 研究。纵观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历程,我们发现:技术本 科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注重为地区经济服 务。 在我国,许多本科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提出要举办 本科层次技术教育,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缓解我国劳动力市 场的结构性矛盾。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技术本科教育必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需要探究: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按 照技术本科教育的特点,如何科学地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技术 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等等。本文通过实 证研究、案例分析以及比较研究等多种形式,在分析阐述技术本科教育的国际 背景、内涵特征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比较同济大学中德工程 学院、同济高等技术学院、同济同科学院与上海电机学院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与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总结技术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探索构建具有一般意义的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力图在我国技术本科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的构建上有所创新,对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参考,对推 进我国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技术本科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a r r i v a lo ft h ea g eo ft h ek n o w l e d g e b a s e de c o n o m yi nt h el a t e2 0 t h c e n t u r y , t h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t h er a p i dp r o g r e s si n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n e e dm o r ea n dm o r et a l e n t e dp e o p l eo fv a r i o u sk i n d s u n d e r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 s e f a c t o r st h ec o m m o nt r e n d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m o s tc o u n t r i e si nt h ew o r l di st h e d i v e r s et y p ea n de x p a n d e ds i z e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h o w e v e r , w i t ht h ee x p a n s i o no f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c h i n ai t s t i l lc a n tm e e tt h ed e m a n do ft h es o c i a la n d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s t r u c t u r a l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o ft h e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i s s op r o m i n e n t , w h i c hi sa r i s e nb yt h el a c ko ft e c h n i c a l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t a l e n t s t h ee m e r g e n c eo f 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t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w h i c ho c c u r si n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sg r a d u a l l yu n d e r g o i n gc h a n g ef r o me l i t i s te d u c a t i o nt op o p u l a r e d u c a t i o n b e c a u s eo ft h e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t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i san e wp r o d u c ti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o c i a le c o n o m y , w h i c hh a sa p p e a r e de a r l yi ns o m ed e v e l o p e d c o u n t r i e sa n da r e a s t h e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l e a d i n gf e a t u r e so fs o m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c o l l e g e sw h i c ha d o p tt e c h n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a t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 ,s u c ha s f a c h o c h s c h u l e ,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o fa p p l i e d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i nt a i w a n ,a sw e l l a sb r i t i s hf o r m e rp o l y t e c h n i c s w ef o u n dt h a tw i t ht h eb a s i co b j e c t i v eo ft r a i n i n g h i g h - q u a l i t yt e c h n i c a lp e r s o n n e l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t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s e t sa h i g hv a l u e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 m a n y4 - y e a r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n e w4 - y e a r u n i v e r s i t i e su p g r a d e df r o m3 - y e a r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 e sd e v e l o p i n t o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t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w h i c ha i m st ot r a i na d v a n c e d t e c h n i c a la n da p p l i e dt a l e n t si no r d e rt or e l a xt h es t r u c t u r ec o n f l i c tt ol a b o rf o r c e a sa n e we n t e r p r i s e ,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t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a l s o f a c e sm a n y p r o b l e m ss u c ha si t s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 h o wt o d e t e r m i n e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t e a c h i n go b j e c t i v e s a n dc u l t i v a t et h eq u a l i f i e d t e c h n o l o g ya p p l i e d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a n dh o w t oa d o p tm e a s u r e st oe n s u r et h es t e a d y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t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a r et h ep r o b l e m s t h a ta r e a b s t r a c t _ _ 一。一 e x p l o r e db yt h e m t h ep a p e ra t t e m p t st og i v ea n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b a s e do n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l i t e r a t u r e so n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t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i n c h i n aa n da b r o a d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o nt h ep r a c t i c eo f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t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o nt h eb a s i so f c o m p a r a t i v e ,i 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 ye m p i r i c a la n ds y s t e m a t i c r e s e a r c ha f t e rt h e s y s t e m a t i cr e s e a r c h t h ep a p e rp r e s c r i b e st h ed e f i n i t i o no f 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t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 ,p r o p o s e st h ei s s u eo f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 u n d e rc u r r e n ts o c i a la n de c o n o m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s t a t e st h ec o n t e n ta n d 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so ft h i ss t u d y u s i n gt h ew a y so f c a s e sa n a l y z i n gt h ep l a no fm e c h a n i c a l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o fs i n o - g e r m a n c o l l e g ea p p l i e ds c i e n c e so f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 t o n g j ih i g h 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 e ,t o n g k ec o l l e g eo ft o n g j iu n i v e r s i t ya n d s h a n g h a ie l e c t r i c a la n dm e c h a n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 t h ep a p e rs t a t e st h e c u r r i c u l u m ,t r a i n i n go b j e c t i v e ,t r a i n i n gp l a n ,t r a i n i n gm e t h o d sa n dp r o p o s e st h e t r a i n i n gm o d e lo f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t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 t h ep a p e rc o m b i n e st h e o r yw i t hp r a c t i c e ,m a c r o s t r u c t u r ea n dm i c r o s t r u c t l 鹏 t r i e st op r o m o t et a l e n tm o d ei n n o v a t i o n sa n db o o s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e c h n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a t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 k e yw o r d s :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t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l e v e l ,a p p l i e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t a l e n t s ,t a l e n tt r a i n i n gm o d e ,t r a i n i n gp r o g r a m i i i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第l 章引言 1 1 研究背景 第1 章引言 高等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力量源泉。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及高等教 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进入2 l 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 0 0 7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 7 0 0 万,毛入学率达到2 3 ,全国普通高等教 育本、专科招生人数达到5 6 5 9 2 万,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 要中明确,至2 0 1 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 5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 果是教育类型结构的多样化,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多元 需求决定的。 审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不难发现许多国家在高等教育进入 大众化阶段后,便从精英教育的一元结构向大众教育的多元结构发展。特别是 2 0 世纪6 0 年代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广泛进入生产领域,促使 社会经济形态变革,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提高, 技术人才出现了明显的分工,有的侧重技术科学的研究和新技术的设计,有的 侧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侧重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人才逐渐成为独立的人才群体, 也出现了对这一较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要培养这类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和 科技发展要求就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类型。技术本科教育和实施这类教育的 院校的出现,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人才支持、科研开发成果和各种服务,成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这 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 1 1 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结构 教育的学制结构应与人才结构相对应,同时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 结构相适应。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历程来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类别经历了 一个逐渐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关于现代社会人才的分类,大体可以分为 四种类型,即:科学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在高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与 第1 章引言 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四种人才类型划分的基本格局虽然存在,但对各 类人才的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各类人才之间的重叠带加宽。社会需要 的人才是多类型的,其中科学型人才是少量的,需要的是较多工程型人才和大 量的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在整个社会正逐步走向高科技时代,生 产第一线急需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情况下,完善高级技术型人才独立的层级系列, 显得尤为迫切。 1 1 2 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在世界范围内,生产技术由经验技术转向以理论技术为主,知识经济成为 经济发展的主体已成必然。到2 0 世纪,技术的性质和功能愈显明确,技术人才 由此产生,开始其是作为介于工程型和技能型之间的人才,逐渐扩展到营销、 管理和服务等多种领域。这是技术活动日益复杂、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结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大专层次的技术人才已不 能满足经济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有关资料介绍,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队伍 中,高级技术人才所占的比例占到3 5 以上,而我国则不到1 0 晗1 ,这类人才的 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高级技术型人 才就要通过高度组织化、系统化的人类活动教育来实现。然而目前我们的 教育体系中还缺失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发展一种新型的教 育,即技术本科教育,来弥补这一缺失。同时,发展技术本科教育也是世界各 国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合理化的共同趋势。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德国的应 用科技大学、我国台湾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等,都以实施本科层次的技术教 育为主。美国的部分大学中也同时存在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例如, 普渡大学就同时设置机械或电子的工程专业和技术专业1 。 1 2 研究目的 把目光投向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时,我们发现2 0 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各 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是本科教育类型的多样化与追求教育类型 的合理化。世界范围内技术本科教育的发生、发展,一方面是各国及地区经济、 科技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这些共性的趋势更加 2 第l 章引言 值得我们关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问题。 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大规模的调整,传统产业的不断改造、 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将成为现实。在这一过程中需要 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发挥关键作用。而从我国现有高校专业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 模式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高专等类型都不具备培养本科层 次技术人才的条件。因此亟需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己品牌和特色的本科层次技术 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及社会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推动技 术本科教育的发展。 1 2 1 丰富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当前我国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以高职高专教育为主体,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大 多属于科学型、工程型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往往定位于“高级研究型人才”。 现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目前高校 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错位。本研究围绕当今中国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 区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着力于从教育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发展技 术本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深入挖掘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尝试提出技 术本科教育的若干特征;并对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本科教育类型、院校的基本情 况进行梳理,重点研究比较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 f h ) 、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及 中国台湾的技术科学大学的基本办学情况与人才培养特征,提出借鉴方案,丰 富我国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 2 2 科学构建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种教育类型的特征最终是体现在所培养的人才身上的,教育的核心问题 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技术本科教育也不例外。本研究以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 同济高等技术学院、同济同科学院与上海电机学院这四所开展技术本科教育院 校的实践为背景,通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案例分析和比较,探索总 结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培养方案以及培养途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技术本科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探索人才培养的一些基本规律,尝试提出技术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基本要素并构建具有一般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与 第1 章引言 实施思路。 1 2 3 提供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相关政策依据 目前,技术本科教育在我国尚没有得到法律与政策的真正认可,我国的技 术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困难重重,如办学、管理体制与政 策保障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障碍,技术本科教育评估指标也缺乏分类指导等等。 本研究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出发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如:加强舆论引导, 树立正确的技术本科人才观,充分认识技术本科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 用;科学、准确定位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技术本科教育的区域 特色,拓宽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路径;建立技术教育学位,保障技术本科人才 的法律地位;分类评估,确保技术本科教育人培养的质量;完善管理体制、招 生体制及评估体系等制度保障,改善技术本科教育的办学环境和舆论等等。 1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3 1 研究思路 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技术本科的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 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 内容、培养方案、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本文主要以当前社会科技 的迅速发展、人才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等时代发展特征为背景,分 析比较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特征,并结合上述四所 实施技术本科教育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理论和实践两条 路径来探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问题。 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 第2 章) 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当前对“技术本科教育” 的内涵界定尚有许多不尽相同的观点,本章从世界范围内技术本科教育的概况 入手,以分析技术本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类型来阐述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从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技术本科教育的定位出发研究技术本科教育所属的教育类 型与特征。 4 第1 章引言 第二部分( 第3 章) 国内外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通过对德国、 英国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借鉴意义 的研究,明确技术本科教育及其人才培养的定位、基本特征,并对目前存在的 主要问题进行论述,为我国提高技术本科教育质量、实现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 培养目标提供借鉴。 第三部分( 第4 章) 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的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 分析研究了目前实施技术本科教育的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同科学院、同济 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这四所院校的机械电子工程的人才培养方 案,详细比较这四所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特点及异同。 在此基础上结合同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 比,区别技术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进一步总结归纳 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特征。 第四部分( 第5 章) 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第4 章四所 院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的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为基础,阐述具有一般 意义的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人爿。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关键内容,提 出符合技术本科教育内涵的人才培养基本框架,并进一步提出构建科学的技术 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与思路。 第五部分( 第6 章) 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对策与建议。本章综合上述研究,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就相关方面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重点提出科学 构建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设性意见,促进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完善 与发展;同时提出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制度及政策保障,以此推进我国的 技术本科教育发展。 1 3 2 研究方法 ( 1 ) 文献检索法: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充分利用图书馆各类执教期刊、 网络数字化期刊、学术论文,了解国内外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国 内实施技术本科教育院校的成果、经验总结。 ( 2 ) 案例分析法:以四所实施技术本科教育院校的实践和人才培养方案为 实例,详尽阐述、比较、分析,并由个别到一般,由实践到理论,使构建的人 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和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1 章引言 ( 3 ) 比较研究法:研究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本科教育的特色和经验, 运用比较分析法,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适 合我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之路以及相关的政 策导向。 ( 4 ) 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具体的思维操作方法,进行论 文的整体写作。 6 第2 章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第2 章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2 1 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 关于“技术本科教育”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比较一致的定义,研究者们多是 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对技术本科的内涵进行描述性的定义。由于不同研究者 关注的具体问题以及研究取向和方法的不同,对技术本科的界定也各不相同。 2 1 1 “技术本科教育”的概念界定 因为培养技术人才有着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从而 要求在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分化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专门承担这种人才的培 养任务,这种新的教育类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技术教育”,它以培养 技术型人才为宗旨,包括普通教育理论学科的学习和技术科学的学习以及相关 的技能训练h 1 。 当前对于“技术本科教育”的研究尚存在许多不尽相同的提法。有讲“技 术本科教育”,有讲“本科层次技术教育”,有讲“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也有讲 “应用型本科教育”等等。虽然这些提法在说法、内涵上可能有所差异,但研 究目的都是在探索本科层次的除传统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之外的一种培养高层 次技术人才的教育类型。目前比较明确的说法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的石伟平教授 提出的“技术本科即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认为“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有无发 展必要,是关系到我国学制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乜1 。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对“技术教育”的术语解释中说乜1 ,技术教育可以在三个层次的教育中 实施,其中设置在大学水平的技术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 术师( t e c h n o l o g i s t s ) ”畸1 。由此可见,技术本科教育是一种以追求技术发展、 探求技术本质并最终利用技术改变世界为宗旨的高等教育类型。是一种以应用 型课程( 项目) 等理性知识形态和参与各种实际技术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 校教育与工作场所训练相结合为教学方式,以联合产业、行业、企业共同参与 办学为特征,以培养具有基本技术知识和较强技术素养的高级技术人才( 技术师 或技术工程师) 为主要目标的本科层次的教育形态。 第2 章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2 1 2 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类型 技术本科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对这类人才的具体描述是:一般 指工作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的技术人员,他们承担生 产组织或技术指导工作;以及在第三产业中工作,即从事服务业一线工作的高 级管理人才或技术人才等。环视世界范围内举办技术教育的学制,两年制或三 年制曾经是主体学制。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技术结构的变化, 技术教育在专科层次己不是终结性教育。自2 0 世纪6 0 年代以来,美国、日本、 英国等国家与我国台湾地区相继出现了四年制( 本科) 的技术教育类型,并在 本科层次的技术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2 1 3 世界技术本科教育概况 技术本科教育作为一个教育概念,在我国提出的时间不长,在国际上特别 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本科教育却早已存在。自2 0 世纪6 0 年代以来,美 国、日本、英国、德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了四年制本科的技术 教育类型。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德文是f a c h h o c h s h u l e ,简称f h ,英文是u n i v e r s i t y o f a p p l i e ds c i e n c e s 。在上个世纪的6 0 年代,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还局限 在中等教育的层次。随着德国经济在战后的迅速崛起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仅仅 局限在中等教育的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界的需求。最初是由 类似我国高职的两种学校:工程师学院和中等技术学校重新组合并充实师资组 建而成的。德国教育界始终认为f h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大学有 同等价值,它是4 年制8 个学期的本科教育,毕业生授予相当于我国学士的学 位。f h 在德国一出现,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欢迎,仅两年时间就建立了1 3 0 多所,占德全国高校总数的一半砸1 。因为其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而 且能灵活调整以适应变化的就业市场,所以德国工业界在普通大学毕业生和f h 毕业生之间倾向于聘用后者。 2 0 世纪7 0 年代是技术本科教育纷纷兴起的年代,同样也是终身教育和学习 化社会理想不断推广和普及的年代。“学习化社会这一理念逐渐成为各国和各 地区社会发展的共同愿望。为了构建学习化社会,各国和各地区都在反思和改 革自己的教育体系,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增加终身受教育的机会,提供开放式 而非终结式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和地区政府提出增加高等教育 第2 章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的入学率。另外,技术与职业教育不能是封闭的、终结式的,而是应当开放, 并且能够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互衔接。这些新观点的提出,为技术本科的建立 提供了切实的依据,从理论基础上推动了技术本科的发展。 考察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国内的高等教育,不难发现,本科层次的高等技 术教育其实早已存在。一方面,近年来在一些科学类专业基础上纷纷衍生出了 技术类专业;另一方面,国内许多本科大学也都进行了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 育的探索与试验,如同济大学自1 9 9 9 年起对构建四年制技术应用型本科培养目 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等进行了广泛、系统、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 办学经验例。 由此可见,在本科层次分化出技术教育类型,是2 0 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 发展的共同趋势。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社会对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高等教 育的需求非常迫切,技术本科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必将对完善高等教 育体系起到独特的作用。 2 2 技术本科教育所属的教育类型 2 2 1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下技术本科教育的定位 1 9 9 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高等教育包括5 、 6 两级,第5 级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 包括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 ,第 6 级作为高等教育第二阶段( 主要指博士研究生教育)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 没有在第5 级内更进一步区分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的不同层次差别,而是把 第5 级又分为“5 a ”和“5 b ”两种类型。在“5 a ”中又分出“5 a 1 “5 a 2 ”, 其中“5 a i ”是指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5 a 2 ”是指培养建筑师、医生等特定专 业人才的,应该属于应用性范畴;“5 b ”则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 殊专业课程( p r a c t i c a l t e c h n i c a l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l ys p e c i f i cp r o g r a m s ) ”,所培养的显然 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潘懋元先生提出此三种高等教育的类型划分阳1 ,并于近年来 进一步指出5 b 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并不仅限于2 3 年制,专科层次 可称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到本科层次可成为技术学院,硕士阶段就可叫做科 技大学。我国台湾就有此类称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 划分进一步为技术本科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实质上,技术本科 9 第2 章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属于5 b 中技术型教育的本科层次,是一种高层次的技术教育。 2 2 2 技术本科教育类型定位的学者观点 多数学者们普遍认为技术本科教育是在特定背景、特定时间、有特定内涵 的一种界定,它不同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更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教育的放 大与拓展。首先,技术本科人才培养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同时突 出实践,强化应用。既不能因为培养本科层次人才,而沿袭普通本科的教育模 式,办成研究型、学术型的本科;其次,在监控评价体系上,技术本科教育接 受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而专科教育接受的 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再次,在学术要求标准 上,技术本科教育一般授予学士学位。因此,技术本科教育不是普通本科教育 与高职高专教育的简单“结合。有学者认为搞清三种教育形式间的“联系与区 别”是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的前提条件,既不能简单地把高职高专的办学经验套 用到技术本科,也不要受传统本科教育的束缚而丧失扎根经济主战场的优势和 活力。 也有少数学者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 标体系中将高等学校的定位分解为: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专 业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套多层次、系统性、全方位的定 位策略,认为实施技术本科教育的院校也要符合这系统的定位策略要求。其 主要意思就是技术本科教育要合理定位就必须在以上五个方面凸显“技术与应 用”的价值,即目标定位: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 术应用型的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凹1 ;类型定位:创造性地将实施技术本科教育的 院校定位于“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将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并列 于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层次定位:以培养一线高级技 术应用型的本科层次人才为主,与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明显区别;学科专 业定位:在明确当地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 科研实力、师资队伍和生源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学科专业和课程,突出区域 特色;服务定位:技术本科教育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 面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峰持所培养的技术本科人才符合本土化战略的要求。 2 2 3 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定位概述 1 0 第2 章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高等教育( 学历部分) 分为专科教育、 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教育的不同基本要求,技术本 科教育应该满足,第一,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达到我国高等教育法 第十六条第二款对本科学生的要求和标准:“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 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第二,在学术要求标准上,技术本科学生完成 其学业,并经考核合格后,一般授予“学士”学位证书;第三,在教育理念上, 技术本科教育并不要求以“学术 为主要教育目的,更重要的是要使培养的技 术应用型人才在知能结构方面,比技术专科人才有更宽的相关专业知识面,并 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的、复杂的现场技术问题,同时具有一定的技术 创新和研究的能力u 训。 高等教育定位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就来源于人才的培养目标3 。教育定位的 标准和方法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离不开对人才类型的划分和人4 培 养的目标。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同的知能结构,依此标准我们来对 技术本科教育进行定位。 技术本科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本科层次的技术型人才,这种人才是以设 计、规划或决策为出发点,把这些思想产品复制成物质产品或大规模生产的商 品,成为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人,他们是技术师、工艺师、现场工程师等。他 们所需掌握的知识形态主要是技术知识,这种知识不同于表现为科学形态的认 识世界的知识。从本科层次技术人才的教育要求看,在他们的技术知识结构中, 理论技术知识的传承占有很大分量,而理论技术知识传承的主要途径是高等技 术教育n 别。从本科层次技术人才的技术能力结构看,更强调他们对技术的设计、 发明和改进等智力技术能力的掌握,这种智力技术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高等技 术教育来完成。虽然从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来看,科学与工程都可以向技 术转化,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 来实现,但由于技术的独立性、技术教育的独特作用,在对各种技术知识和能 力的传承与发展中,技术教育还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 3 技术本科教育的特征 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技术本科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技术教育,是技术教育发 第2 章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展的高级阶段。因此技术本科教育的特征不仅存在于教育的类型上与普通本科 的区别,同时也存在于层级上与专科层次的技术教育的区别。 2 3 1 技术本科教育的类型特征 技术本科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本科层次的教育,具有 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向,肩负着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需求的使命。这 种新的使命和职能必然决定着技术本科教育在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等方面与传 统的本科教育有所不同。 1 价值取向特征 价值取向问题是教育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技术本科教育除肩负人才培养的 责任,还要兼顾社会服务,协助行业、企业的技术更新与技术改造,最终提高 国家技术创新水平n 引。技术本科教育是国家为学生或公民谋生而提供的教育保 障,体现的是国家对学生或公民的人文关怀,对公民生存权和教育权的一种尊 重。 2 培养目标特征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依据,也是技术 本科教育和传统本科教育的最根本区别。技术本科教育不是培养传统本科教育 所培养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基层第一线能解决生产、技术、 管理等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如现场工程师( 在现场建造、操作、维 护复杂机器和工程系统) 、施工工程师( 负责执行将设计工程师的构思设计应用 于工程现实) 、生产工程师( 完成工艺人员、生产组织者和维修及技术服务的职 能) 、工程监理工程师、项目管理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工程与技术测量工程师、 现场安全工程师、质量检验工程师以及高新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咨询服务与售后 技术服务、高新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工艺系统的操作使用与维护、大中型企业 的车间主任、工段长与调度等等n4 1 。此类人才以高等技术教育为基本特征,技 术含量高,技术与技术、技术与管理集成度高,实践能力强。 3 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 1 2 第2 章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 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回答“培养什么样人y j 。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 本性的问题。与传统的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 养模式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传统的本科教育是按已形成的学 科知识体系设置专业,而技术本科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 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按照技术项目、行业、岗位群的变化来设置课程和建 设教材的;其次,在教学设计上,技术本科教育将课堂、实训中心和车间等场 所有机结合,鼓励受教育者进行现场观摩和上岗实习,强调现场的情境体验; 再次,技术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将原来面向企业办学转向广 泛吸引产业、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办学,使产业、行业和企业从办学客体成为 现实意义上的真j 下的办学主体,从而实现学校与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和谐共 生、互融共通的协同效应。 2 3 2 技术本科教育层级特征 技术本科教育在类型上是技术教育,是一种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并行的 教育类型。而在同一技术教育体系中,技术本科教育则是高等教育中间层次的 教育,与技术专科教育之间存在层次关系,是专科层次技术教育的延续与发展。 与技术专科学生相比,技术本科生应该是更高质量的,这种更高质量一方面体 现在高质量的生源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人才培养目 标、课程内容、教育模式等方面与专科层次技术教育即保持类型上的一致,又 有层次上的高移和创新。 1 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职能分工 社会人才职能分工的不同,也就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