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钮琇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钮琇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钮琇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钮琇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钮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钮瑷是清初著名的笔记小说家。本文尝试在阅读其著作和一些参考资料的基础 上,对其生平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力图客观评价钮绣的文学成就。本文由引言、正 文、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概述选题的意义。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 概述钮绣的生平。第二章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对钮绣的代表作觚剩进 行分析。思想内容包括( 一) 觚剩记载了明末清初重大史实和遗民志士事迹, 收录了遗民志士的诗词歌赋,这根源于深植钮绣心中的遗民志士倩结。( 二) 觚 剩反映了百姓苦难,抨击了统治者的野蛮压迫,这根源于钮绣的儒家传统思想和 孤介耿直的性格。( 三) 觚剩揭露批判了当时的吏治腐败现象,这根源于钮瑷 进步的吏治思想和其一生仕途的坎坷。( 四) 觚剩褒扬了杰出女性,这与钮绣 进步的女性观紧密相联。( 五) 受文言小说“劝诫教化”传统的影响,觚剩也 宣扬了儒家伦理道德。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一) 故事结构安排合理、 行文自然流畅、情节跌宕起伏,深得唐传奇之精髓。( 二) 人物形象刻画生动。( 三) 描写细腻生动。第三章分析了觚剩对魏晋六朝志怪志入小说传统的继承发扬和 在思想艺术上对唐传奇的借鉴。第四章从创作动机和思想艺术方面入手,将觚剩 与文言小说之高峰聊斋志异进行比较,找出觚剩差距之所在,并指出觚 剩自身之特点。 关键词:钮绣; 觚剩;思想内容;艺术特征 a b s t r a c t n i ux i ui saw e l l k n o w nl i t e r a r ys k e t c h b o o kw r i t e ri nt h ee a r l yq i n g d y n a s t y t h ep a p e rt r i e st os t u d yh i mb a s i n go nh i sw o r k sa n ds o m em a t e r i a l s , s oa st oe s t i m a t en i ux i u ss t a t i o na n de f f e c ti nt h eh i s t o r yo fl i t e r a t u r e o b j e c t i v e l y 1 1 1 e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t h r e ep a r t s :p r e f a c e t h eb o d yp a r ta n d c o n c l u s i o n i np r e f a c e ,t h e r ei sa no v e r v i e wo n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c h o o s i n g t h i st o p i c t h eb o d yp a r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s e c t i o n s s e c t i o ni n i ux i u 8 c a r e e r s e c t i o ni i g us h e n g si d e o l o g i c a lc o n t e n t sa n d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 i d e o l o g i c a lc o n t e n t sh a v ef o u rc h a r a c t e r sa sf o l l o w s :f i r s t l y ,i tr e c o r d st h e i m p o r t a n th i s t o r i c a le v e n t sa n d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p e r s o n so fp a s ta g e sa n d p e r s o n so ft h ei d e a l sa n di n t e g r i t yi nt h el a t em i n gd y n a s t ya n dt h ee a r l y q i n gd y n a s t y ,c o l l e c t ss o m eo ft h e i rp o e t s ,w h i c hd e r i v e sf r o mn i ux i u s a d m i r a t i o nf o rt h e m s e c o n d l y ,i tr e f l e c t st h eh a r d s h i po fo r d i n a r yp e o p l e , c o n d e m n sr u l e r s sc r u e lo p p r e s s i o n ,w h i c hd e r i v e sf r o mn i ux i u st r a d i t i o n a l c o n f u c i a nt h o u g h t sa n ds e n s eo fi n t e g r i t y t h i r d l y ,i te x p o s e st h ec o r r u p t i o n o ff e d u a lg o v e r n m e n t ,w h i c hd e r i v e sf r o mn i ux i u sa d v a n c e dp o l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 sa n dr o u g ho f f i c i a lc a r e e r f o u r t h l y ,i tc o m m e n d st h ep r o m i n e n t w o m e n ,w h i c hi sc l o s e l yl i n k e dt on i ux i u sa d v a n c e dv i e wo nw o m e n f i f t h l y ,i ta d v o c a t e s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n f u c i a nt h o u g h t sa f f e c t e db ya d m o n i s h t r a d i t i o no fl i t e r a r ys t y l en o v e l s g us h e n g s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h a v et h r e e c h a r a c t e r sa sf o l l o w s :f i r s t l y ,s u c c e s s f u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 i n d i n ga n da t t r a c t i v e p l o ta f f e c t e db y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sl e g e n d s s e c o n d l y ,l i v e l yc h a r a c t e r s t h i r d l y f i n ea n ds m o o t hd i s c r i p t i o n s e c t i o ni h s u c c e s i o nt ot h et r a d i t i o no f t h ew e i r df i c t i o n sd u r i n gt h ew e ij i nd y n a s t i e sa n d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s l e g e n d si n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c o n t e n t sa n d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 s e c t i o ni v c o n t r a s t o fg us h e n gw i t hl i a oz h a ii nt e r m so fm o t i v ep o w e r ,i d e o l o g i c a lc o n t e n t s a n d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 s oa st of i n d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t h e m k e y w o r d s :n i ux i u ;g us h e n g ;i d e o l o g i c a lc o n t e n t s ;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 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 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 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资 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 签章) :梁驾芎 2 0 07 年多月 引言 引言 本文拟对钮绣生平及其笔记小说觚剩进行研究,选择这一课题的原因归结 为以下二点:( 1 ) 、钮绣生长在江南吴江,这里聚集着文学领域的精英,涌动着 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学术潮流。钮质在这片土地的培育下走上文学之路,也以自己丰 富的创作回报了它。钮绣一生笔耕不辍,著作包括笔记小说觚剩,正编八卷、 续编四卷;临野堂文集十卷,诗集十三卷,诗余二卷,尺牍四卷; 白水县志十四卷。钮绣虽然不能象一些大文豪一样左右或者改变文学史的进程, 也不象与之相交的许多文坛名人那样在当时享有盛誉,但他也不象众多毫无个性的 文人一样及身而没,而是在文学这条长河中闪现着自身的独特魅力。他把大量精力 投入笔记小说觚剩的创作中,作为当时身份上有别于一般文人的一名封建社会 官员,“旅食三年,不断皋鱼之泪;宦归千里,无余刘宠之钱”( 觚剩正编序 言) ,倾注于被正统思想视为“街谈巷议之说”的“小道”,“欣拾遗闻”、“写 心则止”( 觚剩续编序言) ,则其人的思想、情操和志趣,就具有区别于一 般封建知识分子的独特之处,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探讨的人。但是,钮绣并未得到学 术界的重视。因而,本文选取钮绣作为研究个案,通过全面探讨,希望能使其以清 晰的面目出现在文学史上,并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客观的评价。( 2 ) 、中国文言小 说的发展,在康乾时达到高峰,标志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昀的阅微草 堂笔记以及各自追随者们的大量作品。钮绣的笔记小说觚剩的刊刻比聊斋 志异要早,而且影响也很大。清史列传钮绣传称觚剩“记明末国初杂 事,能举见闻异词者折衷之,可补正史之阙。其文幽艳凄动,有唐人小说之遗”回。 上海进步书局刊行笔记小说大观,收录了觚剩, 觚剩提要称其“翔实 赅洽,足裨史乘。文笔亦雍容典贵,直开聊斋之先声”o 。邓之诚在清诗纪事初 编里称觚剩“遗闻轶事,往往而在。至于人物俊伟,笔墨修洁,同时撰述, 殆难比数”。今天,学者们在撰写笔记小说史,文言小说史时,也专门为觚剩 开辟章节,如刘叶秋的历代笔记概述,苗壮的笔记小说史和陈文新的文 言小说审美发展史。觚剩中的一些作品,被频繁引录、转载或改编。如清初 张潮汇辑虞初新志就选录了觚剩中的作品,觚剩雪遘为聊斋志异 。王钟翰清史列传 z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7 5 7 5 4 。钮璃觚剩e m 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 9 8 3 2 0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 m 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 9 8 4 3 8 2 1 钮璃研究 大力将军及蒋士铨之传奇雪中人的本事。这些均说明觚剩是一部有价值 的书。 钮瑶一生,官职卑微,又不显于当时文坛,所以生平事迹鲜为人知,这造成了 研究的困难。但是,他有觚剩和临野堂集传世,这就提供了一把打开钮绣 研究之门的钥匙。本文即从此入手,对钮绣生平和其文学成就进行阐述。希望本文 对钮绣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所稗益。 2 钮磅的生平 第一章钮瑗的生平 1 1 钮瑗的家世 关于钮质的家世,临野堂文集卷七先考芥巷府君先妣黄氏孺人行状中 云:“府君讳宏儒,字希醇,一字义人,晚年自号芥巷老叟。世居吴江,先代俱务 农,业无闻人,显于时,名系不甚可考。高祖石阡公生近河公,近河赘于沈,勤苦 力作,营半亩,富于麻村之北,始定家焉。未几,近河殁,沈氏食贫守贞以抚成其 孤。长侍萱,讳科,幼而警慧,长有心计生产,因获小裕。而毓子辄天。府君为其 弟慕椿次子,而侍萱子之。府君年十七寄籍秀水,补博士弟子员。复闻村南有 隐君子黄羽冲先生有女有淑德,择为府君配。明崇祯某年月侍萱殁,继丧 祖妣王氏。幸酉子瑗为河南项城令,迎养官舍,著有芥罨自怡编,明年卒于养 所。恩敕赠文林朗,黄氏封孺人。子三人,女七人。长男绣以壬子拔贡为县令。 女五,黄孺人出。次男璧、璨,女二,侧室张氏出。孙男三,孙女一。府君生于某 年月日,卒于某年月日,寿六十有九。孺人黄氏生于某年月日,卒于某年月日,寿 七十。”从中可得知,钮历高祖为钮石阡,曾祖为钮近河,近河入赘沈氏,始 定居于吴江麻村。近河有两子,日侍萱、日慕椿。侍萱娶王氏,有子早亡,遂以慕 椿之次子为嗣子,日希醇。希醇“十七寄籍秀水,补博士弟子员”,娶黄羽冲之女, 另有侧室张氏。钮希醇有子三人,女七人。三子分别为:长子钮绣( 黄氏出) ,次 子钮璧( 张氏出) ,三子钮瑕( 张氏出) 。钮绣父母的生卒年,上文未明说,只说 其父幸酉年( 1 6 8 1 年) 被钮绣“迎养官舍”,“明年卒于养所”,“寿六十有九”, 其母“寿七十”。可以由此判定,其父母的生年均为万历四十二年( 1 6 1 4 年) ,卒 年分别为康熙二十一年( 1 6 8 2 年) 和康熙二十二年。但是,觚剩卷五自怡编 序载:“康熙十六年( 1 6 7 7 年) ,余筮仕陈之项城,迎养两大人于官舍。先赠君 芥巷公,春秋六十有八,性喜读书。辛酉( 1 6 8 1 年) 孟夏以篮舆迎养。其 明年九月,先赠君抱疾,十一月弃世。又明年我母黄孺人亦终于项寓。”先说康熙 十六年( 1 6 7 7 年) 迎养,又说辛酉( 1 6 8 1 年) 孟夏迎养,不但自相矛盾,而且“康 熙十六年( 1 6 7 7 年) 迎养”的说法也与先考芥罨府君先妣黄氏孺人行状所载有 出入。参照项城县志卷三秩官表中“钮绣,字玉樵,十九年任”的记 载,可知钮绣于康熙十九年( 1 6 8 0 年) 才被任为项城县令。临野堂诗集卷五已 未除夕云:“还家此夜难为梦,作客频年畏及春”,作于康熙十八年,被收录于 钮臻研究 卷五后筑音,而不是卷六居项胥钞,证明钮绣当时依然在京。临野堂尺 牍卷二答简谦居夫子中也有“因于庚申( 1 6 8 0 年) 之夏,勉就铨例”的记载。 所以,“康熙十六年( 1 6 7 7 年) 迎养”的说法不能成立。据先考芥巷府君先妣黄 氏孺人行状,钮绣有两个弟弟,钮璧和钮瑕。临野堂文集卷四玉海弟纪年 诗序中云:“维我次公,实称玉友”,临野堂尺牍卷二与沈双庭中有“玉 舟舍弟”的字样,而清史列传钮瑗载“钮绣,字玉樵”,根据古人的姓名字 号习惯,“玉海”和“玉舟”当为钮绣两个弟弟的字。“次公”为排行第二者之称, 因而判断钮璧字玉海,钮臻字玉舟。 临野堂诗集卷十有诗日毕西临内兄伴余妻子至署,并诗以见示,率赋奉 答,知钮绣娶毕氏。钮绣共有三子,长子昭,号威辇,壮年而卒,哭昭十绝序 云:“余长子昭,字威辇。幼同食贫,长从遴宦。好学勤家,惟日不足。已跻明经 之列,忽凋强仕之年。其临殁也,呼彼三雏,付之两弟。”o 次子蕙h ,寄健 庵夫予中云:“邈焉匏系,缺晋霞觞,谨遣次男蕙h 代申嵩祝。” 三子鹤升, 复李苍山中有“昨遣小男鹤升叩祝”。的记载。 张士元嘉树山房续集载“钮卒于任,四十三年( 1 7 0 4 年) 九月”,其它著 录与此均无出入,因此当视为定论。关于钮绣的生年,却是说法不一,具有说服力 的是陆林和戴春花2 0 0 6 年1 月发表于文学遗产的清初文言小说 作者 钮绣生年考略一文。文章据临野堂诗集卷七述哀诗中“三十充国宾,翱 翔步云逵”之句,将钮绣之生年确定为顺治元年( 1 6 4 4 年) 。 1 2 钮瑗的生活 钮绣“先代俱务农”,直到祖父钮侍萱,经济上才有所好转。侍萱“向意文学”, 为其子钮希醇“广求师”,钮希醇由此摆脱了农民的身份,走上了“学而仕”的道 路。从钮历为其父母作的祭文中可以看出,钮希醇是一个豁达而有胆识的人,“中 岁而后,弃制举业,以诗酒为娱”回。钮希醇把振兴家门的厚望寄托在长子钮绣身 上,亲自注离骚、校通鉴、辑礼律以教之。 钮绣出生于顺治元年( 1 6 4 4 年) 二月初四,字玉樵,号书城。钮历天资聪颖, 且性喜读书,“六龄就乡塾,九龄择明师” ,从吴南村先生学于家塾,专修尚 。钮璜临野堂集 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5 9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9 4 。钮璃临野堂集 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9 0 。钮绣临野章集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6 1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2 6 4 钮瑰的生平 书、论语、左传及制艺。吴南村是当时的大学者,名驰三吴、两浙间, 明亡后归隐,终身绝迹城府。吴为人温厚而严正,其言行对钮绣的影响很大,“鹿 立品格,略通文艺,无非教泽所遗”。钮砺“十五弄柔翰,颇工雕虫词。三 十充国宾,翱翔步云逵”。,诗文之名一时大震。 钮璜性情孤迥,颇负其才。潘耒在为临野堂集作的序中这样评价他:“覃 精潜思以造其工,而未尝稍自表暴。操觚之士辐辏国门,各挟所长以求人知,而玉 樵居其间,粥粥若无能者。公卿中有真赏者,或延致之。贽卷呈,身则有所不 屑。有索观其诗文则逊谢不工,余日:此非谦也,傲也,以为世人无知我也。” 。钮璜自己也经常道及:“胸次磊珂,才气卓荦而好奇自负,往往少与寡合。”。邓 之诚称钮绣以“奇慧”著,“词翰斐然,文情轩举” 。 钮绣出生前后正是清王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其统治的时候,他生活的江南正是 清军入关后遇到的反抗最强烈的地方。江南人民的抗清浪潮席卷吴越,震撼了中原 大地,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炽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感情,以及面对强权与凌辱誓 死抵抗的精神,在之后成长起来的钮绣的心中烙上了深深的印痕。在抗清失败后, 许多江南士人眷怀故明,耻事新朝,他们组织社团,以诗歌唱酬相互砥砺,保持着 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惊隐社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社团。青年时期的钮绣与惊隐 社许多成员都有密切交往,如吴宗潜、吴宗汉( 南村) 、吴宗泌、戴笠、王锡阐、潘 柽章、吴炎等,对他们的民族气节深感敬佩。南浔庄廷龙明史案株连到吴炎、潘柽 章等人,康熙二年( 1 6 6 3 年) ,吴、潘两人同时被害于杭州弼教坊,亲人也被流放 到宁古塔。钮绣闻此噩耗,怒作弼教坊一诗:“绝命悲辞狱里成,衔须赴死气 峥嵘。曾无富贵娱杨恽,偏有文章杀祢衡。” 在为吴炎之高弟黄圭庵写的黄圭 庵诗文集序中,钮绣义愤填膺:“龙门奇士也,而服贱刑;孟坚硕儒也,而桎梏 以死;机云二俊也,而骈首戮之。数子者,当其闭门拒迹,立说著书,思有所自见, 于世非为夫伤肤发断肢体之谋也,而祸旋及之,后世好仁义而自立于古者思矣”o , 强烈谴责清廷暴行。当时,清廷大兴文字狱,文人学士心惊胆寒,避之唯恐不及。 钮绣却大胆指斥清廷的暴行,毫不掩饰心中的激愤。不仅如此,他还著意收集潘的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1 6 o 钮璜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杜1 9 9 7 1 2 6 o 钮瑶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1 8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i o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 m 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 9 8 4 3 8 1 o 钮璃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9 3 o 钮璃临野堂集 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3 5 钮绣研究 遗稿,“以俟能表章者”o 。 钮绣出生较低微,与劳动人民有较多接触机会,思想感情上与其有许多相通之 处。钮历在青年时期就写下了许多抨击赋敛沉重,痛心百姓在灾荒之年流离失所的 文章。如农言:“夜半飞檄征穷乡,纷拿到官何逼侧。疾呼冤酷竟无闻,恣 用鞭笞称尽职。自怜力穑未逢年,身填沟壑死亦得。”其余如“野田麦烂闻家泣, 城郭笙歌处处闻”( 松江道中遇雨) ,“泣言大官幸勿喧,囊中尚有卖儿钱”( 前 修塘谣) ,都直刺封建统治阶级。 钮绣家中酷贫,但他不辍素志,始终刻苦读书,“饥能驱我同元亮,语欲惊人 得贯休”。康熙十一年( 1 6 7 2 年) ,钮砺被选拨为贡生,入京城国子监读书。清 史列传钮绣载:“钮绣,字玉樵;江苏吴江人。康熙十一年拔贡生。”当时, 徐元文任国子监祭酒。他举止文雅端庄,学识广博,而且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端正学风,致力于教授众监生。他很器重钮绣,对之赞赏有加。钮绣后来也一直非 常感激他的知遇之恩,说“自分槁项桑枢,绝意云路。老夫子拔之菰芦之中,置之 琳琅之列。振污嘘朽,德倍帱持”。,“秀,族非华阀,学鲜时名。其在老夫 子之门,不啻驷厩之落毛,参笼之遗勃。初以痊鹿微操,屡加振掖,始无间者,几 二十年”。康熙二十九年( 1 6 9 0 年) 徐元文解职,其后仅一年便郁郁而终。钮绣 写了祭昆山相国徐立斋夫子文,来表达他的感激和哀思:“此天西僻谷之 吏所为濡毫长恸,而欲抒其感恩知已之悲惊。秀以江表一介,生本庐中。幼业疏于 咏凤,壮志误于雕虫。洎乎观国,乃始登龙。夫子则圜桥授讲,临判论功。引 卢植以升堂,赐之一席;拔何蕃之行卷,寇于三壅。” 但是,钮砺当时只不过是以一个监生的身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旅居京 华的八载,依然是在穷困的境地中度过的,连故乡的妻子和双亲也要靠友人的周济 来过活。他在与友人的信中写道:“岂期长安十载,两刖京兆。飘然蓬迹,饥走缁 尘。庭闱双亲,负米无计。”。羁旅的窘况加深了他的相思离别之情,他深切地思 念着故乡,“思归泪与年俱尽,望远心如梦莫凭”o ,“君行为报江南柳,春欲归 时我亦归”。,“还家此夜难为梦,作客频年畏及春” 。 o 钮璃觚剩 m 笔记小说大观t 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 9 8 3 2 5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9 7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8 3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9 3 o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5 8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8 3 o 钮瑗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1 5 o 钮臻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1 5 6 钮磅的生平 康熙十九年( 1 6 8 0 年) ,钮绣被任为河南项城县县令。项城县志卷三秩 官表载:“钮绣,字玉樵,十九年任”,l 临野堂尺牍卷二答简谦居夫 子中也有“因于庚申( 1 6 8 0 年) 之夏,勉就铨例。即以是秋,承乏中土”的记载。 他在任期间,为官清廉,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项城县志载:“心劳抚字,衣 布食蔬,饶有古君子风,正直慷慨,有先民遗风。”圆潘耒盛称:“君之作宰, 刻意为廉吏。操行坚苦,嚼然不淄。所至多异政,民歌思之。” 钮绣也曾自述: “秀之在官,招徕流亡则出粟买犊,考较士子则捐俸行庖。释二十年久滞之冤狱, 兴三百载久圯之学宫。其他平徭缓赋,息讼清刑,不惮心疲体瘁、发苍视茫。” 。初,项城人民因不堪重赋而纷纷逃亡,土地大片荒芜。钮绣接任后,“悉捐旧逋, 具牛种以招徕之,皆复业” 。钮绣非常重视教育和人才,“其为令也,敦劝文学; 遇高材生,尤爱惜之” 。钮绣因治理成绩突出而代管河南沈丘政事。他查阅卷案 时,发现有男女六人被囚禁长达十七年而仍未判决。经审问,得知乃是被江南之狱 所株连者。钮绣毅然将他们释放。前任县令在即将赴别任时拜访钮绣,说:“我在 官十三年,不敢出此人。君到三日,即释之;才识过我多矣! ” 康熙二十年( 1 6 8 1 年) ,钮瑗迎养父母于官所,二十一年冬,其父去世。临野 堂文集卷七先考芥巷府君先妣黄氏孺人行状载:“幸酉子绣为河南项城令, 迎养官舍。明年卒于养所。”康熙二十一年冬,钮绣辞秩。项城县志卷三 秩官表记载顾芳宗于康熙二十二年任项城县令,临野堂文集卷八题师唐 铭留别赠言有“壬戌( 1 6 8 2 年) 辞组,寓项之师氏”的字样。钮绣扶柩回原籍归 葬,“于出郭之日,白衣冠而送者,填关塞路,妇女儿童无不雪涕”o 。由于缺少 路资,一家被迫滞留沙河一带,借寓师氏家,“萧条旅榇,螯螯八口,归则舆楫无 资,住则饔飧不继” 。沙河杂咏十首序载:“河流至沈项间多沙善激, 土人称为沙河,河之干则师氏砦而聚族也。其地去项署六十里而遥,余居忧辞秩, 将取道以南,尽室寓此。而归楫不具,因循蹰岁,陟历冬夏。” 康熙二十二年, 钮绣母亲在寓居生活中去世。双亲相继见背,“鲜民之痛,不如无生” ,遂作述 。钮瑗i 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1 9 o 韩仪项城县志 z 乾隆十一年刻本1 7 7 o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3 o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8 4 o 王钟翰清史列传 z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7 5 7 5 4 o 王钟翰清史列传 z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7 5 7 5 4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8 5 o 钮磅临野掌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杜,1 9 9 7 1 8 5 o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2 2 o 钮瑗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培6 7 钮磅研究 哀诗以遣悲。丧亲的悲痛中,钮绣依然在“哀民生之多艰”。他于项城辞组后所 作的秋雨叹和杜少陵韵,悯时穑不登;泣柳词四首,讽刺官府治河无术,草 木告灾。姜宸英以元结的春陵行和贼退后示官吏作比,并说“足备诗史” 。康熙二十三年,钮历依然寓居沙河。上徐立斋夫子载:“适阅邸抄,铨 议有左除。撮即驰候,而赍粮策卫,窘于戒途”圆,而下篇也是上徐立斋夫 子,载:“昨询陈州教谕,始知老夫子已奉特恩,不胜雀跃。绣,两遭艰 变,八口无依。凄寄河干,故园目断。”其中,“左除”当指康熙二十三年( 1 6 8 4 年) ,徐元文以左都御史降调一事,“奉特恩”当指康熙二十三年徐元文奉命监修 明史一事,均发生于1 6 8 4 年。康熙二十四年春,钮绣终于回到故乡。“宦归千里, 无馀刘宠之钱”。,故乡居忧期间,除了要忍受连丧双亲的悲痛之外,贫穷依然困 扰着他。“别后万愁,毕集一贫。难遣债主雁立于门,饥儿虫啼于室”,当是他 居优生活的真实写照。 “岁丁卯( 1 6 8 7 年) 孟冬,余服除来京” ,康熙二十六年( 1 6 8 7 年) 冬,钮 绣服孝期满,重返京城。康熙二十七年( 1 6 8 8 年) ,钮绣被任为陕西白水知县。白 水县志官师志载:“钮绣初任河南项城,以优归。康熙二十七年服阕,补白水” ,秋祀苍圣庙记事云:“戊辰( 1 6 8 8 年) 秋正中,修祀谒苍圣。祠宇一何遥, 越在粟东境”。,而白水古称粟邑。钮绣依然勤于政事,两袖清风,曾日:“民而 贫维官之咎,官而贫实民之福也。” 康熙三十一年( 1 6 9 2 年) 秋,钮绣由于政绩 突出而兼摄沈邱、蒲城事。清史列传钮绣载:“蒲城岁方衩,白昼剽劫;率 吏卒捕其魁,沉诸河。其余党之蔓延者村民缚以来,尽杀之;盗乃息。”白水县 志官师志也记载了此事:“壬申( 1 6 9 2 年) 岁大稷。绣执法穷志,境内肃 然。又请发内帑三千金,楚粮五百石以赈流亡。” 到白水后,钮绣结识了李因笃。李因笃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关中三李”之一, 钮绣把他与叶映榴并称为“天地间两大文章” ,可见对其尊崇之极。李因笃推崇 盛唐诗歌,钮绣“谓可与言诗者”西,所以尽出平生所著,付与较订,临野堂诗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8 6 o 钮绣临野鼋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8 8 o 钮绣觚剩 m 3 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 9 8 3 2 0 o 钮璜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8 7 o 钮瑗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9 o 梁普长白水县志 z 乾隆十九年刻本2 5 3 o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4 1 o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8 9 , o 钮璃觚剩 劬,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 9 8 3 4 7 o 钮璃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8 4 8 钮磅的生平 集前就有李因笃作的序。在白水期间,钮磅还结识了康乃心。康乃心字孟谋,是 清初陕西诗人,其吊秦庄襄王墓一诗备受王士稹赞赏,从此名闻海内。钮绣称 其诗“豪荡感激,大类青莲”。 康熙三十一年( 1 6 9 2 年) 秋,钮砺开始修白水县志。钮绣“壬申始有秋乃 合取刘王两家之言,损益其旧。藓碣蠹编,极于搜讨,三阅月而书成”。,正准备 刊印,却“以摄蒲城事诖误落职,去遂不果”。白水县志官师志中也载: “曾纂邑乘,后以事去,故弗成。”文稿交于接任的知县吴,钮绣为之作序。钮绣 在与友人的信中写道:“辛未壬申频罹荒旱,菽粟珠玑,耄倪填壑。一时绾墨绶者, 计在陆装,视如越瘠。方且乘其离散,藉营藏屋之娇:践此污莱,快纵园场之猎。 凡此之辈,俱已荐登卓异,逾次迁除。至于弟五载绥戢,心膏已枯。百室盈宁, 口碑可验。偶因摄事失囚,遂以深文而罢职” ,愤懑之心溢于言表。康熙三十二 年初,钮绣被罢职,这也验证了上文提到的“五载绥戢”( 1 6 8 8 年一1 6 9 2 年) 的 记载。康熙三十二年七月,钮绣离开白水,借居蒲城米氏园林。寄沈竹西中有 “弟以七月离粟,借居奉先( “蒲城”唐名“奉先”) 之米园” 的记载,临野 堂诗集卷十一寄居蒲城米氏园林即事八首也可为证。康熙三十四年( 1 6 9 5 年) 春,钮绣重返京城。l 临野堂诗集卷十二吾侪相对复三人前有“余与竹西、 玉舟俱同里束发交也。乙亥( 1 6 9 5 年) 初春,得于都门聚首”的记载。钮质“载 筝携筑上长安” ,冀博一官,却对自己的处境深感无耐:“侍臣易获侏儒粟,逐客 难求检校官”o ,他不无自嘲地写道“问我此来竟何事,闲眠僧舍日三竿” ,“燕 市重来觅酒徒” 。求官不果,钮绣于康熙三十五年( 1 6 9 6 年) 春回到故乡,“十 年邀万里,归及故园春” 。寄周求卓中有“质伏处乡曲者,一载有余” “的记载。这是钮绣一生最后一次回乡,“对妇则方欣举案,呼儿则尽解摊书。历壑 经丘,列筵结轨”,在故乡度过了一年多的恬淡时光。 o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0 1 o 钮瑗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3 1 o 钮瑶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3 1 o 钮磅临野掌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0 7 o 钮绣临野章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0 7 8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5 2 o 钮璃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5 2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5 2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5 4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5 5 。钮璃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1 2 “钮璃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1 5 5 9 钮绣研究 康熙三十六年( 1 6 9 7 年) 三月,钮砺取道入京。寄李穆庵载:“里居经岁, 行将复入京华。即于闰上巳自维扬跨卫行矣。”。康熙三十七年( 1 6 9 8 年) ,钮绣被任为广东高明知县,六月到达任所。高明县志宦绩载:“康 熙三十七年补高明”,寄查声山中有“去年六月始抵高明”。的记载。当时广 东刚刚遭受过三潘之乱,人民大量逃亡,田地多抛荒,民生凋敝。钮砺为恢复生产, 减轻赋税,兴修水利,与民休息,并招徕流民耕作。清史列传钮绣载:“高 明虽小邑,正供之外,尚有杂税,听民输纳,岁不过十一、二。公需不给,则省官 用以足之。邑有地名大沙围,赋繁而多水灾;绣下车,即鸠工筑堤数百丈。自是, 水潦无害。” 高明县志宦绩载:“山界连鹿峒曹幕诸峰,通药迳,盗所出 入。绣以情致,诸盗魁倾巢而出者二十四人。请之上官,人给免死牌,使守御赎 罪。由是邑无警。尤好奖励孤寒,设义塾教士,课其甲乙士,皆振拔。” 钮璜还为民请命,指摘朝廷政令,陈述民生疾苦和地方隐患,如上靳监司:“粤 东宿有重兵,各州县七分征银,三分征米,虑至深远也。一行再行,行而不已, 则民力竭矣。”* 康熙三十七年,钮绣与陈恭尹定交。陈恭尹,字元孝,早年为反清复明事业积 极奔走,南明覆亡后,以遗民之身终老,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清初诗坛“岭南三 大家”。钮绣很钦佩陈的为人及其文学成就,曾以“生平口未尝鲜荔枝,目不识陈 先生”。为憾。 钮璜一生喜好遂览。康熙四十三年四月( 1 7 0 4 年) ,钮绣与姚竹友、钱宛朱递 西樵山,这是他最后一次畅遂祖国的名山。后作西樵山赋以志遂,文章末尾道: “富贵有时而尽,而无穷者,泽人之敷业,淑世之文章,宁不与兹山共其灵长也哉” o ,这也正是钮历自己一生文章与事业之写照。康熙四十三年九月,钮绣因病卒于 任上,“旅橇萧然。越数年,乃得归葬。高明人祀之名宦祠”。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1 1 o 邹兆麟高明县志 z 光绪十五年修,二十年续订刻本5 8 4 o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1 4 o 王钟翰清史列传 z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7 5 7 5 4 o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2 5 o 钮琉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1 3 o 钮琉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6 o 王钟翰清史列传 z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7 5 7 5 4 1 0 笔记小说觚剩 第二章笔记小说觚剩 钮绣的文学造诣很深,四六骈体,诗词以及杂文,无一不精。但是相比之下, 他似乎更喜欢收集各种野史传说、奇闻异事和各地风物民情,对一些被封建正统人 士摒弃,难登大雅之堂的史料情有独钟,广为搜求记录,编辑成书,即笔记小说觚 剩。在文学史上确立其地位的也是他的笔记小说,钮历首先是作为一个笔记小说 家而存在的。因此,研究其文本首先要研究他的笔记小说。 觚剩分为正、续二编,正编共八卷,按故事来源和钮雳生平所历各地之j 顷 序进行编排,即觚剩正编自序中所指的“别地稽时,汇为全帙”。正编包括 吴觚三卷、燕觚一卷、豫觚一卷、秦觚一卷、粤觚二卷,并 篇首自序一篇。续编共四卷,按故事的性质和内容进行编排,分别为言觚一卷、 人觚一卷、事觚一卷、物觚一卷,并篇首自序一篇。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是编成于康熙庚辰( 1 7 0 0 ) ,一随所至之地录其 见闻。续编成于康熙甲午( 1 7 1 4 ) 张士元嘉树山房续集载:“钮卒于 任,四十三年九月”,即1 7 0 4 年。所以,康熙甲午( 1 7 1 4 ) ,当指续编的刊刻时 间,而非成书时间,因为续编不可能在钮绣去世十年后才写成。因此,康熙庚 辰( 1 7 0 0 ) 也当指觚剩正编的刊刻时间。也就是说,正编在钮绣在世时就 已经刊行,“觚剩告成,聊奉一册,以当岭云之赠”。,“兹以远公韩年兄之 便,各附拙集一部”国,“拙刻附寄,想于脱剑挑灯之暇,披览一过,不啻秋轩挥 尘时也” ,均可为证。而“庚辰盂秋,镌觚剩将成”。更是直言觚剩的刻 印时问。觚剩并不是一时一地写成的,“弟迸历所至,得之见闻者,随以笔志, 题日觚剩” ,觚剩正编自序末题日“康熙庚辰三月既望,吴江钮绣玉樵 甫书于高明官署之根青阁”,“康熙庚辰三月既望”当指觚剩正编的最后成书 时间。觚剩续编自序末题有“壬午( 1 7 0 2 年) 闰六月立秋日”的字样,当指觚 剩续编的成书时间,“往时交知故旧,其嘉言懿行,常萦于胸臆间,因成觚剩 续编四卷。而退休之志,则见于拙序” 。觚剩有l | 每野堂刊本及说铃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1 8 o 钮绣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1 9 o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 f l 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1 9 o 钮绣觚剩 m 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 9 8 3 6 1 o 钮磅临野堂集 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1 4 o 钮绣临野堂集 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2 4 5 ) 济南:齐鲁书社,1 9 9 7 2 2 1 1 1 钮绣研究 之所以叫“觚剩”是有原因的。觚之本义是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 酒器,用青铜制成。因为“觚”这种酒器的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所以“觚” 也指多角棱形的器物和器物的边角、棱角。“觚”也有木简的意思。急就篇卷一: “急就奇觚与众异。”颜师古注:“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盖简之 属也其形或六面,或八面,皆可书。觚者,棱也,以有棱角,故捐之觚。”文 选陆机( 文赋)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觚剩正编自序中日:“倾 觚授简,抄以小胥”,“觚”当是木简的意思。在题名中,“觚”以木简指代史籍, “觚剩”可以理解为正史之外的野史。这也可以从觚剩正编自序中得到印证: “姑存此日琐言,岂日珠能记事;倘附他年野史,亦云稗以各官焉尔。” 觚剩正编二百零三则,续编一百一十八则,从文体来说,有少数如广东 月令、牡丹述、石言等纯为杂记,总的来说是一部笔记小说。但钮绣又 不愿谨守笔记小说的规范,“点缀敷衍”,跨越了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