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水下电流场通信系统需注意的几个问题.pdf_第1页
设计水下电流场通信系统需注意的几个问题.pdf_第2页
设计水下电流场通信系统需注意的几个问题.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2 卷第2 期 2 0 1 0 年2 月 舰船科学技术 S H I P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V 0 1 3 2 ,N o 2 F e b ,2 0 1 0 设计水下电流场通信系统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汪丹丹,王永斌,陈斌 ( 海军_ T - 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 3 0 0 3 3 ) 摘要:介绍了水下电流场通信的原理,并根据电流场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恒流场模型作为水下电流场通信的 模型,得到了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电流场通信方式的优势,探讨丫水下电流场通信系统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 问题,得到以下结论:通信频率最好选择在甚低频段;增大某一方向通信距离;收发两点电极的垂直平分线重合或电 极基线重合;采用窄带、能量利用率高的调制解讽方式以达到抗干扰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水下电流场遁信系统提供 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接收天线;电流场;恒流场;电偶极子 中图分类号:T P 2 7 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2 7 6 4 9 ( 2 0 1 0 ) 0 2 0 0 5 6 0 3D O I :1 0 3 4 0 4 j is s n 1 6 7 2 7 6 4 9 2 0 1 0 0 2 0 1 3 T h ea t t e n t iv ep r o b le m sind e s ig n in gu n d e r w a t e re le ct r iccu r r e n tco m m u n ica t io ns y s t e m W A N GD a n d a n ,W A N G Y o n g b in ,C H E NB in ( C o lle g eo fE le ct r o n icE n g in e e r in g ,N a v a lU n iv e r s it yo fE n g in e e r in g ,W u h a n4 3 0 0 3 3 ,C h in a ) A b s t r a ct :T h isp a p e rin t r o d u ce st h ep r in cip iu m ino fu n d e r w a t e re le ct r ic cu r r e n tco m m u n ica t io n ,I nt e r m s o ft h ech a r a ct e ro fe le ct r ica lcu r r e n tf ie ld t h eco n s t a n tcu r r e n tf ie ldm o d e liSb r o u g h tf o r w a r df o rt h ee le ct r ica l cu r r e n tf ie ldco m m u n ica t in ,a n dt h er e la t io nb e t w e e nin p u ta n do u t p u tisg iv e n ,t h ea d v a n t a g e so fe le ct r iccu r r e n t co m m u n ica t io na lea n a ly z e d S e v e r a la t t e n t iv ep r o b le m sind e s ig n in gu n d e r w a t e re le ct r iccu r r e n tco m m u n ica t io n s y s t e r ma led is cu s s e d T h eco n clu s io n sin clu d et h eco m m u n ica t io nf r e q u e n cyh a db e t t e ro p tf o rV L F ;in cr e a s in g t h eco m m u n ica t io nd is t a n ceinace r t a ino r ie n t a t io n ;t h ev e r t ica lb is e ct o r so rb a s e lin e so ft h er e ce iv in ge le ct r o d e s a n dt r a n s m it in ge le ct r o d e ss h o u ld b es u p e r p o s it io n ;ino r d e rt oa ch ie v et h ea imo fa n t i- j a m m in g ,t h ew a yo f m o d u la t ea n d d e m o d u la t io ns h o u ldch o o s en a lr o w b a n da n dh ig h le v e l p o w e re f f icie n cy ,w h ichw ill b es t a t e d r e f e r e n ceo ns t u d y in gm o r eu n d e r w a t e re le ct r iccu r r e n tco m m u n ica t io ns y s t e r m K e yw o r d s :r e ce iv in ga n t e n n a ;e le ct r iccu r r e n t ;co n s t a n tcu r r e n t ;e le ct r icd ip o le s 0 引 言 进入2 l世纪以来,对海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已 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水下通信系统也就越来越 显出其重要性。水下电流场通信是低噪声系统,完全 可以实现近距离的水下无线通信 ,而且由于水下 的电噪声非常低,与水声通信相比,利用水下电流场 实现水下近距离的无线通信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 来,利用电流场通信技术进行探测和通信的研究已有 一些成果,如穿透岩层的地下电流场通信信道的相关 研究;水文缆道采样器无线遥控的实现等”1 。本 文主要在分析水下电流场通信机理的基础上介绍设 计电流场通信系统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l 水下电流场通信 1 1 水下电流场通信的原理 一般而言,当电流或电场随时间发生变化时,传 导电流和位移电流就必须同时考虑到。但是在时间 变化很小的情况下,位移电流是可以被忽略掉的。当 导体中存在稳定电流的时候,电流场和电磁场的关系 就如同传导电流与位移电流的关系一样,在某些情况 下电磁场也是叮以被忽略掉的。以上描述的电流场 收稿日期:2 0 0 9 0 4 2 0 :修回日期:2 0 0 9 0 7 一t O 作者简介:汪丹丹( 1 9 8 5 一)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研究。 第2 期汪丹丹,等:设计水下电流场通信系统需注意的几个问题5 7 称之为准静电场。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是由于电流场的变化引起 的,也就足说,在媒介中的位移电流相对于电介质,海 水的电导率要大得多,因此,在海水中,位移电流可以 被忽略,主要以传导电流为主。海水中的电流场为准 静电场。 电介质的静电场和导体中的恒流场具有相似的 特性,因此町以利用静电场与恒流场的对偶原理,得 到电流场在海水中的场特性和传播规律 。 如图1 所示,在均匀介质中相距为d 的电偶极 子,其中的电流为L ,则在P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E = E ,+ E 口+ E ,( 1 ) 对于均匀介质,E i= 0 。 E ,:娑掣, ( 2 ) E 。:警0 。 ( 3 ) 其中,r 为至观察点的距离,0 为方位角,r 和0 是单 位向量。 、 孬藤 ,飞 刷 弓 1 。 E E 图l 电流为厶时电偶极子电场强度示意图 F ig 1 T h es k e t chm a po fe le ct r ic d ip o le s 8e le ct r ic f ie ld in t e n s it yw h e nt h ecu r r e n tist o 当P 点位于电偶极子对称轴上的时候,也就是 0 = 叮r 2 ,此时电场强度为: f 、d E = E d = _ 兰1 。( 4 ) 4 F ;O t - 因此,距离为d7 的接收电极的电压差为: 一1 f 、d d r V = JE d s = 。( 5 ) 3 0 4 r r 盯r 上面的等式给出了电流场传输和接收的关系。 1 2 水下电流场通信在近距离通信中的优势 1 ) 由于海水温度或密度变化以及障碍物引起的 反射和折射,水声通信存在多径效应和盲区等方面的 问题,在海水介质分层明显的区域,往往很难通信。 电流场通信根本不存在这些问题,传输信号稳定,更 不会因为海水分层而突然中断。 2 ) 海水对电磁波的吸收、反射和折射较大,频率 越高,衰减越大,在高密度区域往往通信比较困难。 3 ) 与水声通信相比,水下电流场通信是低噪声 系统,原则上,在不增加功率的条件下,增加电流,可 以扩大有效通信范围。 4 ) 电流场通信方式既实现了无线通信又不必架 设庞大的天线,简便而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2 设计水下电流场通信系统中应该注意的几 个问题 2 1 通信频率的选择 由于海水的电导率盯0 ,使海水中的电磁波传 播常数为复数,即在传播过程中不仅有相移而且有衰 减。当海水的电导率在电磁波频率可满足盯0 ) 8 时( s 海水的介电常数) ,海水中的电磁波基本上以传 导电流的形式存在,相比之下位移电流町忽略;波阻 抗变小且成r 复数,电场和磁场分量不再同相位,电 场超前于磁场约订4 ,磁场能大于电场能。设:为海 水深度,:= 0 为海面,由大气进入海面的电场水平分 量可表示为E 。( 0 ) ,其向下( 近似于垂直向下 传播 过程的电场水平分量可用下式表示”3 : E ,( = ) = E ,( 0 ) e - “e 一,V m 。 式中:E ,( 二) 为深度等于:处的水平电场分量;d 一 ( , t r f x 。盯) “2 为单位距离上的衰减常数,N p m ;口一 ( 1 r f l, 。盯) “2 为单位距离上的相移常数,r a d m 。 当IE 。( z ) l衰减到I 互。( 0 ) I e 时( 此处的e 是自然对数的底) ,称此深度为穿透深度,以6 表示, 艿= 1 a 。可以看出,频率越高,衰减越大,穿透深度 愈小。为此,希望将电磁波信号送到较大深度时,就 需要适当降低频率。 在保持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在水下相距4 01 1 1 的 情况下,得到r 如图2 所示的结果 。由图2 可知, 海水中电流场的频率特性在音频段是接近平坦的,而 且频率增大后其衰减会增大,这与理论值一致。 综合考虑以上几点,水下通信的频率最好选择在 甚低频段。 t 川。 晏。6 0 枷” 萋巧, 一S E - 7 5 E 山u Ju 4 0 t 0 05 0 01 0 0 05 0 0 0t 0 0 0 0 2 0 0 0 0 频率H z 图2 海水中电流场的频率特性 F ig 2 F r e q u e n cych a r a ct e r is t ic o fe le ct r iccu r r e n tins e a w a t e r 2 2 增大某一方向通信距离的方法 增大通信距离的方法有很多种。由式( 5 ) 可得 5 8 舰船科学技术第3 2 卷 到,接收电极的电压差与发射电极的电流成正比,与 偶极子的极间| 日J 距d ,d 成正比,因此,增大发射电极 的电流和收发偶极子的极间I 臼J 距,都可以增大通信距 离。在空气中,为了提高通信距离,使用定向天线是 一种有效的方法。当然,在海水中也同样适用,并且 这种方法与上述2 种相比更加有效。当信号被加到 一对电极对上,携带信号的电流场将向一Y ,+ Y 两个 方向传播,见图3 ( a ) 。然而,如果在一Y 方向上设置 非导电材料,那么在该方向上传播的电流场被阻挡并 且反射到+ ,方向上,见图3 ( b ) 。在非导电材料的 分界面上,反射的电流场包含有相同的振幅和相位。 该电流场将会加到在+ Y 方向上传播的电流场上。 为了使电流场在一个方向上的强度最大,可将非导电 材料如图3 ( b ) 放鼍,跟原来相比,通信范围增加了。 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能使通信距离增加 2 5 ,并且进一步证实:改进电极对天线的结构,实现 通信距离增加1 倍是完全可能的,见图3 ( C ) 所示。 因此,设计电极对天线,最好考虑采用这种方法,不仅 实现比较简单,而且可以增大某一方向通信距离。 1 竹 + J + “) J :( :) J ( c) 最理想单向通信 图3 电流场例子 F ig 3 E le ct r iccu r r e n tf ie ldillu s t r a t io n sf o r 2 3 收发天线相对位置的摆放 对于收发天线,两者的相对位置不同对接收天线 两电极对之间的电压影响也不同。 如果仅进行单工通信,只要接收点电极基线与该 点处场强方向重合,在发射点周围任意角度均可以接 收到良好的信号。 若进行双工通信,如图4 所示,则A ,曰两点电极 既是发射电极,同时也是接收电极,要求A ,B 两点电 极摹线都分别与该点处场强方向重合,即当收发两点 电极的垂直平分线重合( 收发偶极子完全平行) 或电 极基线重合时有最佳接收效果。此时,通信范围较其 他接收天线位置有显著增加。因此,设计水下电流场 通信系统时,接收天线的位置应该设计的比较容易改 变,接收时可以小断地改变接收天线的位置,以达到 最佳接收效果。 丘 图4A ,B 两点进行通信示意图 F ig 4 T h eco m m u n ica t io ns k e t chm a pb e t w e e nAa n dB 2 4 抗干扰方法 在水下进行通信时,由于水下环境比较复杂,各 种电噪声的干扰比较大,设计电流场通信系统可以通 过采用窄带、能虽利用率高的调制解调方式,虽然降 低了通信的质量,但是能够准确传达信息。因此,在 传播话音信号时,可以减低话音清晰度,缩小频带宽 度,从而提高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