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识别机制: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doc_第1页
企业风险识别机制: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doc_第2页
企业风险识别机制: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doc_第3页
企业风险识别机制: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doc_第4页
企业风险识别机制: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风险识别机制: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 黄少安,张帅,谢志平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资金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因供需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金不合理配置(逆向选择)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鉴Spence的信号传递模型,运用Bester的结论抵押品数量可以充当甄别贷款项目风险的机制,构建了一个具有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特征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内生化了贷款抵押品数量和银行贷款利率,分别讨论了银行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下混合均衡和分离均衡出现的几种情况,为银行提供了一种相对更高效率的识别企业风险的机制。 关键词: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抵押品信号传递:企业风险识别机制 :F272.35 :A:1000-176X(xx)07-0107-07 :xx-03-06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中小企业融资信息平台建设与体制创新”(xxGGE27002) 作者简介:黄少安(1962-),男,湖南邵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研究。E-mail:. 张帅(通讯作者)(1988-),女,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研究。 一、引言 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普遍困难的现象促使我们关注和研究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观察发现,在资金市场上,不仅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其他各类资金供需方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于是,资金供给方会对资金需求方保持警惕,从而提高贷款利率。而资金市场上的那些总体信贷风险较低的资金需求方不愿意承担过高的贷款利率,相反那些信贷风险比较高的融资者却比较愿意接受较高的贷款利率。根据逆向选择原理,在资金市场上“格雷欣法则”也会出现。因此,研究资金市场上一般化的资金供需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更大的意义。 国外的一些学者利用信贷配给模型解释了信息不对称能够导致资金市场失灵。Stiglitz和Weiss认为信贷市场上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逆向选择又是产生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S-W模型证明由于存在逆向选择,银行会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水平上对贷款申请者实施信贷配给,被配给出信贷市场的贷款申请者即使给出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Wette证明了在借款人风险中性的条件下,银行的抵押品要求同利率一样也可以成为信贷配给的内生机制,因为对于风险中性的借款人而言,抵押品要求的增加同样可能引起逆向选择,从而减少银行的期望收益。Bester利用Wette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考虑利率和抵押品要求的信贷配给模型,将抵押品和贷款利率同时充当银行分离贷款项目风险类型的甄别机制,即银行可以通过企业对抵押品数量和利率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来分离高风险和低风险的贷款项目。 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有两种渠道:一种是信息优势方主动通过其可观察的行为把相关的不可观察的信息传递给信息劣势方;另一种是信息劣势方设计机制甄别拥有不同私人信息的信息优势方。Bester是从信息劣势方即银行的角度出发设计信息甄别机制,以便主动识别贷款项目的风险类型。但是,在现实中,银行没有动力设计信息甄别机制,因为这样会大大增加银行的贷款成本,因而需要设计一种低成本的市场机制来帮助银行识别企业风险。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将利用上文提到的第一种解决逆向选择的途径信号传递机制。 信号传递模型源于Spence的研究成果,他在劳动力市场上设计一种市场机制企业通过观察工人受教育程度来识别工人的生产力水平。由于具有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工人接受教育的边际成本不同,Spence发现专用教育作为传递工人不可观测的生产力水平信号,将出现如下均衡:高能力工人比低能力工人选择更多的教育,并且企业正确利用教育水平差异中包含的能力差异的信息。通过传递能够显示工人类型的信号,使劳动力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实现帕累托改进。 我们从Spence提出的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模型中得到启发,运用其基本逻辑,在抵押贷款市场上设计类似的一种市场机制以帮助银行识别企业风险。在这个抵押贷款市场上的信号传递模型中,我们还要运用Bester的一个结论抵押品数量也可以充当分离贷款项目风险类型的甄别机制我们通过将企业提供抵押品所花费的成本非线性化,把企业愿意提供给银行的抵押品数量充当传递企业风险的信号机制,然后重点讨论该模型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其可能实现的均衡。 二、抵押品信息传递模型 1假设银行风险中性的模型 本文首先构建银行风险中性假设下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基本假设如下: 假设1:有一个完全竞争的抵押贷款市场。经济中存在大量同质的银行,由于银行业的内部竞争,所有银行不存在超额利润。 假设2:银行是风险中性的。 假设3:在这个抵押贷款市场上,银行贷款利率是市场化的,即银行可以自行设定贷款利率。 假设4:企业有足够的抵押品,或企业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他们想要提供的抵押品。 假设5: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签订契约前的信息不对称,即当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不了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假设经济中有大量同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不同的。在这里,笔者把企业的风险定义为投资某一项目成功的概率,用t来表示。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设该经济中只有两种风险类型企业:低风险型企业,用t1表示;高风险型企业,用t2表示。假设所有企业中,总有一定比重是低风险的或高风险的,用入表示低风险型企业的比重,=p(t=t1)(0,1)。假设企业现有一个投资项目,而且企业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投资该项目。该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为B若企业投资项目成功则可获得净收益R,若投资项目失败则可获得净收益-B,若没有获得贷款则无法进行投资,获得净收益0。 该模型的博弈树描述如图1所示。随机的自然行动(Nature)决定了一个企业是高风险型还是低风险型,企业根据它的风险类型选择想要提供的抵押品数量s(t),并作为信号传递给银行,银行再根据所观测到的抵押品信号确定贷款利率i(s),最后,企业决定接受贷款或不接受贷款。 式(1)即为推导出的银行最优策略函数,其图形如图2所示。随后,我们再讨论企业的最优策略,即企业选择的抵押品数量s(t)以及最终是否接受贷款。先研究企业对(s,i)组合的偏好,两种风险类型企业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两条无差异曲线交叉,在交叉处,低风险型企业的无差异曲线具有较小的斜率(斜率为负)。同一组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靠近左下方,其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下面我们分别考察可能出现的两种不同的均衡:分离均衡,两种风险类型的企业选择不同的抵押品数量:混合均衡,两种风险类型的企业选择相同的抵押品数量。 进而,我们将上述情况进一步扩展。假设政府给银行贷款利率规定了一个上限,如果银行与企业间达成的贷款利率高于这个上限,那么这笔借贷不允许发生。我们假设这个利率上限是公共信息。我们用图6来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分离均衡出现的情况。 当存在一个政府给出的贷款利率上限i时,在假设情况下,高风险型企业如果表现出自己真实的风险水平,即选择s(t2),根据政府的规定,这笔借贷是不允许发生的。因此,高风险型企业会比较两种情况下的效用水平,即其不接受贷款时的效用水平以及隐藏自己真实风险水平时的效用水平,然后做出决定。如图6所示,如果高风险型企业选择s(t1),那么其效用水平会小于0,因而高风险企业选择不接受贷款是理性的。低风险型企业仍会表现出自己真实的风险水平,选择s(t1),从而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亦出现了分离均衡。因此,笔者修正了图6,使分离均衡消失,由此得到了分离均衡不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如图7所示。 分别把式(3)的两条直线描绘到S-i坐标系中,如图8所示。用图9分析混合均衡出现的情况。 2假设银行风险厌恶的模型 具体信念函数赋值下银行的最优策略函数,如图11所示。同样地,我们重点比较银行在两种风险态度下分离均衡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如图12所示。 从图12中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在银行风险厌恶时,高风险型企业更容易选择不接受贷款,分离均衡更容易出现。因为在银行风险厌恶下,高风险型企业能够实现的最大的效用水平要低于在银行风险中性下其能够实现的最大的效用水平,也就是说,银行风险厌恶使得高风险型企业获得的效用水平更容易低于0,因此,高风险型企业也就更容易选择不贷款。因此,在银行风险厌恶时,该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的分离均衡比银行风险中性时更容易实现。 三、结论及讨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想要解决在资金市场上各类资金供需方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资金供给一方无法准确估计为资金需求一方融资的风险水平,从而产生逆向选择的结果。所以,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该模型运用了Spence在劳动力市场上构建的信号传递模型的基本逻辑,将企业提供的抵押品数量作为资金市场上传递风险的信号,模型把抵押品数量与银行贷款利率同时内生化,分别举例讨论了混合均衡和分离均衡出现的情况,为银行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地识别企业融资风险的市场机制。该模型还讨论并比较了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这两种银行风险态度下分离均衡出现的可能性:在银行风险厌恶时,该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的分离均衡相比于银行风险中性时的分离均衡更容易实现,银行能够更轻松地识别企业的真实风险水平。而且在现实资金市场上中,一般来说资金供给一方的风险态度都是风险厌恶的,因此,本文构建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在现实中更具有实用性,资金供给一方可以高效地识别资金需求一方的真实的融资风险。这就是本文的现实意义。例如,可以用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分析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中小企业来说,从大型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尤其困难,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型银行与中小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导致大型商业银行很难了解中小企业真实的风险水平,而且大型商业银行也没有动力去主动收集、甄别中小企业的真实信息。运用本文构建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分析该问题,可以发现银行能够花费极少甚至不花费成本就能甄别出中小企业的真实风险水平,如此,银行就有足够的动力为低风险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 本文构建的模型是基于经典的信号传递模型,并综合了运用资金市场上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成果,但是它在理论研究上也有所拓展和创新。目前研究资金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文献基本都是从信息劣势方的角度出发设计复杂的甄别机制来识别信息优势方的真实信息,但是本文构建的模型中不需要信息劣势方(即资金供给方)设计甄别机制,可以直接通过企业提供的抵押品的数量来判断信息优势方(即资金需求方)的风险类型。可以说,本文是通过使信息优势方主动传递真实信息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 参考文献: 1Stiglitz,J.E.,Weiss,A.CreditRationingin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1,71(3):393-410. 2Wette,H.C.CollateralinCreditRationingin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3,73(3):442-445. 3Bester,H.ScreeningVersusRationinginCredit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5,75(4):850-855. 4Spence,M.JobMarketSignaling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73,87(3):355-374. 5Bester,H.TheRoleofCollateralinCredit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EuropeanEconomicReview,1987,31(4):887-899. 6David,M.k,Rob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