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阔绰(chu)星宿(xi)桑梓(z)憬悟(jng)B渊薮(shu)驾驭(y)承诺(lu)德馨(xn)C带挈(qi)贻送(y)卷帙(zh)灼热(zhu)D热忱(chng)酒酿(ning)连亘(gn)黝黑(yu)2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B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C洪占辉是平凡的,平凡得像一缕星光、一片树叶、一滴水珠,他只是在一以贯之地实践着一些被许多人整天挂在嘴上的平凡品质。D今日做值日的是四、五两小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众多的莘莘学子以热爱祖国为荣,纷纷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B她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C人们常常把贝克汉姆和罗纳尔多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世界级的大牌球星。D这篇小说有几处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匠心独运之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分苹果了,小个儿的都不要,大个儿的抢着拿。B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C看着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D这个世界上,只有时时懂得生活、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故虽有名马(即使)以纸帖之(标签)为宫室(雕刻)水波不兴(起)B 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案牍之劳形(使劳累)持就火炀之(靠近)不以木为之者(的原因)C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曾不盈寸(还)两股战战(屁股)奋袖出臂(张开,展开)D其真不知马也(恐怕)何陋之有(的)言和而色夷(平和)假诸人(之于)6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看惯了钢筋水泥的“石林”,听惯了市声的喧嚣,吸惯了尘埃和汽油废气,忍受惯了办公室和居室的狭小空间的憋闷的城市人,把这片竹林当作放牧心灵、松驰神经、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倾听天籁的“稻香村”。 。堤上绿草如茵,堤下翠竹婆娑,满眼的绿,竞绿得醉人。这时被眼前景色迷醉的双双对对的恋人,便相携相挽,步下河堤,没入竹林中。每到傍晚,人们便陆续来到竹林边的河堤上漫步。劳作了一天的太阳仿佛也受到了感染,产生了妒意,慷慨地把它那火轮熔化为金水,涂抹到竹林上,浇灌到小河中里。ABC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38分)一、按要求答题:(共35分)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另加1分)(1)倦怠(2)不屑置辩(3)骄奢隐逸(4)无精打采(5)秘决(6)发愤忘食(7)旁逸邪出(8)纹丝不动(9)火候(10)忧柔寡断(11)离经叛道(12)力挽狂澜改 正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1)(6)每题1分,(7)(8)题每题2分(1)为山九仞, 。(2) ,人不学不成行。(3)耳闻不如目见, 。(4)枝间新绿一重重, 。(5)抽刀断水水更流, 。(6) ,小桥流水人家。(7)李商隐无题中,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 。(8)刘禹锡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9诗歌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两个典故表达自己被贬谪回归之后的恍如隔世,人事全非的愤愤不平的心情,请写出这两个典故(用原文中的词)。(1分)A、 B、 这首诗的精华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请你任选两个角度分析这两句精妙在何处? 。(2分)试分析这首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2分) 10根据下表内容筛选主要信息,回答问题。(4分)某校初二年级学习状况调查表(调查总数:68人)调查分类学生回答人数占总数比 例学生回答人数占总数比 例学生回答人数占总数比 例学习目标有6291.2%没有68.8%学习态度好913.2%一般5479.4%差57.4%学习计划有5377.9%没有1522.1%13落实计划好34.4%一般5276.5%差19.1%(1)上表的主要现象可以概括为: (2)请你侧重从某一个角度简要阐述自己的感悟。 11名著阅读(5分)(1)水浒传的作者是 ,小说揭示出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 。(2)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及其绰号是: (3)水浒传中两位打虎英雄的名字及打虎的地点是: 、 。12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7分) (1)写两句关于“落叶”的诗句。(2分)A , 。B , 。(2)“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道理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又是什么?(2分) 。(3)在你们学校进行的“市场新商品调查”的实践活动中,你参与调查的新商品的名称是 。(1分)具体写出你调查的步骤: 。(2分)二、阅读理解(共43分)(一)(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充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革皮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艰险。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汗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诚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13请用“/”为下列句子标明朗读停顿。(划两处)(2分)夫人好学,虽死犹存。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媵人持汤沃灌( )(2)以衾拥覆( )(3)负笈从师( )(4)或依林木之下( )15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1)录毕,走送之。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6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 (二)(13分)饮食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节选)人是自然的产物,如同草木一般,从树居穴住时期以来,就和自己所属的地域丝丝缕缕地缠结在一起。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当中,人类总是按照自己的环境来设计生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草原居民多吃肉和奶,热带居民多吃果和菜。平平常常的食物当中,蕴含着自然的力量和山川的性格。在依赖自然的古人眼里,哪怕同样一种食物,种在不同的土地上,为不同地域的人所食,起到的效果也可以大相径庭。宋代养老奉亲书中提到:“北人食肉面则平,南人食鱼鳖水米即冷。”元代饮食须知中则说:“北粳凉,南粳温”,同样是大米,南北所产者秉性不同。这样的细致体验,让人不得不感叹自然造化之玄妙。如今的我们,却已经远离了与自然朝夕亲近的生活。在异化到已经不辨四季的现代文明当中,有空调造就人工气候,有建筑提供人工环境,食物大概是人与大地相联系的最后纽带了。无论是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是无华的五谷杂粮,在它们或美艳、或纯朴的外观之内,都深深地镌刻着自然的痕迹。水土、饮食与人的关系,这看似古老的话题,居然在美国一项最新的营养学研究中得到了根本的验证。这些研究者对不同来源的人的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人摄入食物之后,其中所含能量的分解消耗方式取决于人的祖先起源地域。那些祖先来自北方寒冷地区的人,由于漫长的适应过程,形成了一处大量散热的生理机制;反之起源于炎热地区的人则会节省能量,放出的体热较少。如今地球上的人口流动如此剧烈,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已经远离自己种族起源之地,即便吃同样的食物,那些起源于寒带的人可能会在赤道的骄阳下为身体发热而困扰,同时那些源自然带的人可能身在北欧,因为散热较少而更加容易肥胖。食物无声地提醒人类:我们终究是自然之子,不可能挣脱自然的力量。只有与自己自然协调地生活,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和代谢的顺畅。冬食冷饮、夏食火锅,北方人大吃海鲜,南方人贪啖羊肉这样无视自然规律的饮食,终归是致病之源。科学家们猜测:人类百万年来形成的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机制,很可能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疾病的起源密切相关。今天的人类大多背离了自己遗传上所适应的生存环境,背离了自己从小生长的乡土环境。几十年当中所形成的富裕饮食方式,和人类数十万年来形成的代谢方式,正在进行着激烈的冲突。移民到异国他乡之人,或者由贫骤富之人,很多疾病的发病率会大幅度上升,就是两个最为有力的证据。如何按照基因模式调整自己的饮食,在膳食当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许正是文明人面前最要紧的课题。也许有一天,就在举箸之际,此刻身边的水土,童年家乡的水土,甚而是千万年前祖先的地理环境,都会了无痕迹地融在一桌健康饮食当中。17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2分)大相径庭: 秉性: 18如何理解原文第一段中“平平常常的食物当中,蕴含着自然的力量和山川的性格”这句话的含义?(3分) 19请提取第三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个字)(2分) 20为什么移民到异国他乡的人或者由贫骤富的人很多疾病的发病率会大幅度上升?(2分) 21今年暑假你广州的朋友来你家做客,在准备他的饮食方面你要注意些什么?(4分) (三)(17分)雪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谈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新如琼浆,天气文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犯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邃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染出幽美的图影。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象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怆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傲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江寒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和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的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世界,玩味透彻了。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中融化了。22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1)纯粹: (2)浸透: 23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名义合同
- 2025-2030果蔬采后生物防腐剂产业链整合与价值链提升研究
- 2025-2030极地邮轮冰区加强结构设计规范对比研究
- 签了居间合同
- 2025年常用护理技术试卷及答案
- 钢筋购销合同
- 2025-2030智慧零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签违约金合同
- 2025年药品安全生产试卷及答案
- 2025办公楼租赁合同书范本
- 南昌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新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全部试题及答案和解析
- 《药理学》课件-第1章 绪言
- 住宅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 成都七中高2026届高三10月月考(阶段性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plc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吉林省珲春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五章风险与风险管理
- 2025-2030中国工商业燃气用户需求特征与定制化服务模式报告
- 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中考真题10篇(分师生版)
- 新疆博物馆课件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