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叙事策略分析.pdf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叙事策略分析.pdf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叙事策略分析.pdf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叙事策略分析.pdf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叙事策略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处于尴尬的位置中,一般有 三种方式来观照它,一是从文学史的角度,强化它的过渡意义和价值; 二是从“革命与恋爱”主题的辨析入手,探讨作家写作的内心经验 以及此中反应出的时代症结;三是把它归于左翼小说研究的内容。凡 此种种都是关注小说的史料价值,而对它艺术形式的研究几乎处于空 白状态。本文旨在利用后经典叙事理论,把革命小说放在具体的历史 语境下,对小说形式进行分析,考查叙述者在“革命高于一切”的历 史语境下,为完成革命的书写所采用的叙述策略,重点从叙述视角、 叙述动力、阅读伦理三个角度辨析文本、叙事进程和读者三者间的动 态关系,揭示叙述策略的运用对修辞效果的影响。本文扩大了研究的 范围,不仅包括普罗作家的小说创作,还包括一些非普罗作家创作的 革命小说,旨在对二十年代的革命小说的叙事策略有一个更完整的观 照。 论文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简述了革命小说产生的社会历 史背景,揭示历史语境对革命小说创作提出的历史使命。简介自上世 纪二十年代以来,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及后经典叙事学 的发展。 第二章探讨了革命小说叙述视角运用与叙述的可靠性之间的关 系及其对修辞目的的影响。文章区分了革命小说的视角类型,文章以 我们的世界、少年漂泊者、阿罗的故事等小说为例,分析了 叙述视角与叙述的可靠性、叙述视角与修辞之间的几种不同的存在状 况。 第三章利用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家法国布雷蒙的叙事逻辑理论和 美国修辞性叙事学理论家詹姆斯费伦的理论,从叙述的内部动力与 外部动力两方面分析。研究了叙事动力与叙事进程、修辞效果之间的 关系,具体分析了黑旋风、到莫斯科去、冲出云围的月亮、 咆哮的土地、韦护、炸弹与征鸟等。 第四章是“阅读伦理与文本的互动”。文章从小说人物伦理处境、 叙述者伦理处境、隐含作者伦理指向考查对读者阅读伦理的产生所可 能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揭示革命书写效果的实现程度。文章以激 怒、咆哮的土地为例,分析叙述者的叙述对读者阅读伦理产生的 不同影响,以及叙述本身的伦理意义。发现小说人物的伦理处境、叙 述者和隐含作者的伦理取向的协同合作易于引起读者阅读的伦理认 同的愉悦感,叙述本身就是一种伦理行为。叙述者若不能化解人物的 尴尬处境,就会产生读者的伦理焦虑,叙述本身变成一种残酷的非伦 理行为,读者的伦理反应具有强大的生产意义,对小说的意义构成解 构,修辞行为归于失败。 关键词:革命小说;视角;叙事进程;叙事暴力;阅读伦理 i i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a i m e dt ou s ep o s t - c l a s s i c a ln a r r a t i v et h e o r i e sp u t t i n gt h e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n o v e l si nt h es p e c i f i ch i s t o r yc o n t e x tt oa n a l y z et h ef o r m s o ft h en o v e l ,t oc h e c kt h en a r r a t o r sn a r r a t i v es t r a t e g i e s ,i td i s c u s s e st h e d y n a m i c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t h et e x t ,t h en a r r a t ep r o c e s sa n dt h er e a d e ri n t h r e ea n g l e s :n a r r a t i v ea n g l e ,n a r r a t i v ep o w e ra n dr e a d i n ge t h i c s t h a n k s t oa l lt h o s e ,i td i s c l o s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 so fu s i n gn a r r a t i v es t r a t e g yt o r h e t o r i c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t h ea r t i c l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p a r t s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i sq u o t a t i o n , w h i c hd e s c r i b e st h es o c i a la n dh i s t o r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n o v e l sa n d r e v e a l st h eh i s t o r i cm i s s i o nt h a tt h eh i s t o r i c a lc o n t e x tp r o v i d e st on o v e l l a w h a t sm o r e ,i th a sab r i e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s t u d y i n g r e v o l u t i o nn o v e l si n2 0 s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o s t c l a s s i c a ln a r r a t o l o g y s i n c e19 2 0 s t h es e c o n d c h a p t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n a r r a t i v e a n g l e a n dt h en a r r a t i v e r e l i a b i l i t y i n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n o v e l s ,a n di t si m p a c to nr h e t o r i c a lp u r p o s e t h i sa r t i c l e d i s t i n g u i s h e st h et y p e so fr e ;e o l u t i o n a r yn o v e l s n a r r a t i v ea n g l e ,t a k i n g w o r l do fo u ro w n ,y o u n gr o v e r , a n dt h es t o r yo fa r r o wf o re x a m p l e a n di ta l s oa n a l y s e st h es t a t u sq u ob e t w e e nn a r r a t i v ea n g l ea n dn a r r a t i v e r e l i a b i l i t y , a sw e l la st h es t a t u sq u ob e t w e e nn a r r a t i v ea n g l ea n dr h e t o r i c t h et h i r d c h a p t e ra n a l y z e s i tf r o mt h ei n t e r n a la n de x t e r n a l i i l m o t i v a t i o no fn a r r a t i v e ,w i t ht h eh e l po ff r e n c hs t r u c t u r a l i s mn a r r a t i v e t h e o r i s tb r e m o n d sl o g i c a lt h e o r ya n da m e r i c a nr h e t o r i c a ln a r r a t i v e t h e o r i s tj a m e sp h e l a n st h e o r y i tn o to n l ys t u d i e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n a r r a t i v em o t i v a t i o n ,n a r r a t i v e p r o c e s sa n dr h e t o r i ce f f e c t sb u ta l s o a n a l y s e ss e v e r a ln o v e l ss p e c i f i c a l l y , s u c ha s ,t h eb l a c kw h i r l w i n d ,t o m o s c o w , t h em o o nb r e a k i n gc l o u d s ,r o a r i n gl a n d ,w e ih u , b u l l e ta n d m a r c h i n gb i r da n ds oo n t h ef o r t h c h a p t e re x p l o r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o nr e a d e r sf r o mt h e c h a r a c t e r se t h i c ss i t u a t i o n ,n a r r a t o r se t h i c ss i t u a t i o n ,i m p l i e da u t h o r s e t h i cd i r e c t i o n o nt h i sb a s i s ,t h ew r i t e rd i s c l o s e st h ed e g r e eo fr e a l i z a t i o n o ft h e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w r i t i n ge f f e c t t h ee s s a yt a k e si r r i t a t i o n ,r o a r i n g l a n da se x a m p l e st oa n a l y z et h ed i f f e r e n t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r e a d e r sb r o u g h t b yt h en a r r a t i o n ,a n d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n a r r a t o rh i m s e l f i ti t s e l fi sa 妯n d o fe t h i cb e h a v i o rt h a td i s c o v e r i n g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o nb e t w e e nc h a r a c t e r s e t h i 、cs i t u a t i o n ,n a r r a t o ra n di m p l i e dw r i t e rc a na r o u s er e a d e r sj o v i a l i t yo f a g r e e m e n t i ft h en a r r a t o rc a n tn e u t r a l i z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se m b a r r a s s m e n t , i tw i l lw o r r yt h er e a d e r s t h en a r r a t i o nw i l lc h a n g ei n t oc r u e lb e h a v i o r a n dr e a d e r s r e a c t i o np l a y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p r o d u c t i o nh e l p i n gt o d e c o n s t r u c tt h em e a n i n g l a s t ,t h er h e t o r i cc o m e st oaf a i l u r e k e yw o r d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n o v e l ;i n s p e c t ;n a r r a t i v e ;p r o c e s s n a r r a t i o no f v i o l e n c e ;r e a d i n ge t h i c s i v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舌一竞舡7 汐年舌、砂 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l - 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醴 名:兹穆苏嚣内弼: 导师签名:c 司;二必日期:力汐年多月多日 5 6 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策略分析 引言 1 9 世纪末,外敌的入侵、清王朝的腐败无能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传 统文人匡时济世的热情,秉承“达则兼济天下”的壮志,他们自觉肩 负起扶危救亡的重任。如果说五四时期,文人以“文学革命 作为革 命的内容而存在,那么五四运动的低潮期,尤其是五卅运动后,文学 就不再具有“革命 的本体意义,而是退居到火热的中国革命运动的 背后,成为书写革命、宣传革命的工具。 1 9 2 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文学运动走入低谷时期,在寻求 新的发展方向。敏锐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 他们一方面积极参加革命的实践,一方面密切关注文学发展的动向, 适时进行引导,以配合中国革命的新形势。邓中夏、恽代英等人撰写 文章号召大家走进文学,亲身体验革命生活,激发革命情感,成为真 正的革命文学家。革命文学的重要倡导者瞿秋白不仅主编了共产党的 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译介了大量的革命理论,而且分别在1 9 2 2 年和1 9 2 4 年出版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从实践上展现对革命 文学的倡导。1 9 2 4 年,蒋光慈等人从苏联留学归来更是给中国的革 命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五卅事件 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政治神经,他们不仅 看到帝国主义的凶残,而且也看到了一派繁荣的上海大都会华丽外衣 背后工人艰难的生存状况。这些都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关注与同情,也 促使新文学由“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 急速转型革命小说风靡 硕士学位论文 一时。中国革命文学,在不同时期,革命文学的指称并不一致,比如 同为无产阶级文学,2 0 年代是革命文学,3 0 年代是左翼文学,4 0 年 代是工农兵文学。从狭义上讲,是指五卅、大革命时代,受当时兴 盛于苏联和日本的无产阶级文艺影响的无产阶级文学的特定指称。本 文把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五卅运动前到1 9 2 8 年前后,革命文学达到 高潮时创作的小说,既包括无产阶级作家的革命小说,也包括非无产 阶级作家以革命为主题创作的小说。 早期共产党人清算了新文学运动以来“为人生”和“为艺术 两 大流派,提出了从党派利益出发的文学主张,他们看重的是文学的宣 传功能,即文学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鼓吹人们使他们有革命的勇气,却不能不首先要激励他们的感情。 激励感情的方法,或仗演说,或仗论文,然而文学却是最有效的工具”, 在五卅运动前几个月,蒋光慈认为:“在这一种黑暗状态下,倘若我 们听见几个文学家的反抗声,倘若我们听见几个文学家的革命之歌, 则我们将引以为荣幸,因为文学家是代表社会的情绪的( 我始终是这 样的主张) ,并且文学家负有鼓动社会的情绪之职责,我们听见了文 学家的高呼狂喊,可以证明社会的情绪是不死的,并且有奋兴的希 望。”并赤裸裸的提出“谁个能将现社会的缺点,罪恶,黑暗痛 痛快快的写将出来,谁个能够高喊着人们来向这缺点,罪恶,黑暗 奋斗,则他就是革命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就是革命的文学。 。参见洪子诚( 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 0 0 2 年版第2 5 9 2 6 0 页 。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载中国青年第1 0 期,上海:中国青年社,第6 页 蒋光慈: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 ( 蒋光慈文集第4 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1 5 0 页 。蒋光慈:( 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蒋光慈文集第4 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1 5 4 页 2o 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策略分析 通过以上的简述可知,无论是从中国文人“文以载道”的传统, 还是时代的要求,或是从一些政党的提倡或者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上 看,当时中国革命文学都是革命烽火中应运而生的产儿,在这个特定 的历史时刻,应着历史时代与民族的召唤,为着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诞 生的。 二十年代后半期,在蒋光慈带领下,中国文坛上掀起了一股空前 的革命小说创作热潮。一时之间,不同流派、不同倾向的作家们纷纷 将“革命 与“恋爱”当作并列的话题在作品中进行讨论。比较有代 表性的除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鸭绿江上、野祭、冲出云围 的月亮之外,还有同属左翼阵营的华汉的转换、两个女性, 洪灵菲的流亡、转变,茅盾的蚀( 三部曲) ,胡也频的光明 在我们前面、到莫斯科去,丁玲的韦护、一九三0 年春上海, 刘一梦等人的失业以后集、白薇的炸弹与征鸟,以及在成为 海派中坚之前穆时英的南北极小说集等。 对于二十年代的革命小说的研究,总体说从二十年代起,分为四 个阶段: 二三十年代,革命小说的艺术价值受到否定。茅盾在1 9 2 8 年写 的从牯岭到东京批评了革命文艺走“标语口号 的道路,尤其在 1 9 3 2 年借地泉在版的机会,茅盾、瞿秋白、郑伯奇等批评家对 革命文艺的“公式化 的艺术形式进行清算。 五十年代,对革命文学的批评视角有了一个调整,坚持政治价值 视角优先又与文学审美观念并存的标准。以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硕+ 学位论文 为代表,指出了他们艺术上的幼稚“浪漫蒂克”倾向和“革命与恋爱 的公式,“虽然在当时曾引起一些青年的爱好,但经得起时代磨练的 作品就很少。 但从阶级革命的立场上“反映了历史性的斗争,是有 意义的 。 八十年代,批评家把革命小说放在革命文学创作初期、大革命时 代这一特定的历史视域中对其进行考察,对它的历史功绩和明显缺陷 都给予了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赵园的大革命后小说关于知识青 年“个人与革命“关系的思考及新人形象的诞生,对大革命后小说 “恋爱与革命”的流行主题进行反思。杨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 以审美风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革命小说“粗率和强烈”的艺术追求, 并且梳理了洪灵菲等革命浪漫谛克情调与郁达夫抒情小说间的关 系。 九十年代,革命小说的研究迎来一个新局面,在研究中汲取西方 6 0 年代后兴起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文化批评等新观念、新方法, 抛却了历史与审美批评的传统模式。王一川运用“文化修辞学 的批 评方法,分析革命小说中“革命+ 恋爱 所呈现出的表层“叙述”特 征与深层意义结构,发表论文浪漫乌托邦与父子冲突从沈之菲 看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忧和“革命+ 恋爱”与再生焦虑论 2 0 年代末几位革命知识分子典型。旷新年的1 9 2 8 :革命文学一 书,把革命小说放在都市社会语境中,打破以往把它和无产阶级革命 的历史语境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惯性,认为革命小说是都市中的先锋文 国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势( 上) ,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2 年版,第2 4 0 一2 4 3 页 。杨义:c 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1 5 9 页 4 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策略分析 学,在都市语境中经历由先锋到流行的变化过程。旷新年的尝试,恢 复了革命小说与都市语境的历史关系,开创了革命小说研究的崭新前 景。王烨的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形式运用文学社会学的方法, 从革命小说与叙事主体的关系角度而非阶级角度,分析了革命小说的 三种主要叙事主体新兴的无产阶级作家、转向的五四作家及海派 文学青年,探讨了他们的革命叙事动机、目的及所创造的革命叙事形 式,以反映出革命小说叙事跟其主体的文化背景、审美趣味等因素的 关系。他借用俄国叙事学者普洛普的故事形态学研究方法,分析革命 小说叙事类型的各种叙事结构形式,探讨这些结构形式跟社会、政治 与文学传统问的影响关系及文学审美与社会文化功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对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研究注重的是它 的史料价值,而艺术形式的研究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未能引起学界的足 够重视:“短裤党则为此一革命主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叙事公式, 从截然二分的价值体系,样板式的人物,夸张滥情的修辞,到舍生取 义的精神,无一不备,”而立足于细致的文本分析基础上,揭示二十 年代革命小说粗糙的艺术形式与急切的革命言说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几乎处于空白,而这是我选题的意义所在。 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所说的“修辞”:是取自于亚里士多德 的定义,并非指通常意义上的对文字词句的修饰和语言表现方式,而 是指作品如何同读者交流,作品如何使读者对小说虚构世界中的人物 和事件发生兴趣并且如何从道德上影响读者。小说修辞学把小说 。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7 2 页 5 硕士学位论文 视为一种修辞行为,它不仅仅关注对小说技巧的研究,而且注重小说 中作者和读者能够取得心灵的交流与沟通的种种方式,以及艺术与道 德的关系。 1 9 9 9 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题为新叙事学 ( n a r r a t o l o g i e s ) 的论文集。从它的题目可以看出叙事学已经从单数的 “n a r r a t o l o g y 发展到复数形式的“n a r r a t o l o g i e s ,这意味着叙事研 究可以有多种方法和模式,同时也表明了后经典叙事理论受到了周边 批评理论诸如精神分析学、认知学等的影响。此书的主编戴卫赫尔 曼在序言中清楚地阐述了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叙事 学已经从经典的结构主义阶段一相对远离当代文学和语言的索绪尔 阶段一走向后经典的阶段。”他明确表示二者之间“最根本的转换是 从文本中心模式或形式模式移至到形式与功能并重的模式,即既重视 故事的文本,也重视故事的语境 。如果说经典叙事学只是把文本看 作一个孤立封闭的主体,那么后经典叙事学研究则更重视叙事形式在 特定的语境中产生的阅读效果。 美国著名批评家詹姆斯费伦认为“叙事首先把某些议题或关系 确定为隐含读者的兴趣核心,叙事就是围绕这些核心而展开和解决矛 盾的。”他认为在修辞的意义上,叙事是“处于一个特定的目的在一 个特定的场合给特定的听( 读) 者诜的一个特定的故事。 它由讲述 者、故事、情节、读者、目的组成,它不仅使用修辞,而且做为修辞 。戴卫赫尔曼:联新叙事学引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3 页 。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引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8 页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 前言) 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1 页 6 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策略分析 而存在,它意味着叙事不仅仅是故事,而且也是行动,某人在某个场 合出于某种目的对某人讲一个故事,是作者向读者传达知识、情感、 价值和信仰的一种独特而有力的工具,要求读者对叙事文本进行多维 度的解读:审美的、情感的、观念的、伦理的、政治的,要求读者的 认知、情感、欲望、希望、价值和信仰全部参与阅读的进程,并做出 反应。 二十年代革命小说对创作的工具宣传功能的强调,势必影响到当 时作家对革命的言说方式。本文试图以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理论 为主要理论构架,从作者、文本、读者三者的交流活动中分析革命小 说家在为完成革命主题书写和革命的宣传中采取的叙事策略及其产 生的修辞效果,揭示叙事策略的应用对于修辞目的和修辞效果的影 响,也即他们是如何实现对革命的书写的,并分析其在审美意义上的 成败。 第一章叙述视角的设置策略 “对小说中的视角的分析是对作者控制的揭示。”作家通过对叙 述视角的选择和调控,控制着读者对叙事的参与和反应。对叙述视角 的分析往往是揭开作者创作意图的重要钥匙。 “视角 或“叙述视角 ( p o i n to f v i e w ) ,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 度。热奈特对视角的三大分类比较具有典型性:第一,“零聚焦 或“无 回【荚】马克- 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2 2 页 7 硕十学位论文 聚焦”,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 叙述者 人物) 。第二,“内聚焦”, 叙述者仅说出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 叙述者= 人物) 。这一类别又有三 个小类型:固定型内聚焦( 固定型人物有限视角) 、转换型内聚焦( 转换 型人物有限视角) 、多重型内聚焦( 采用不同人物的感知来观察同一故 事) 。第三大类为外聚焦,即像摄像机一样旁观人物言行。本文将采 用热奈特的视角分类标准,分析二十年代的革命小说叙述视角设置的 修辞作用。 当我们基于一定的道德和价值尺度,对他人内心世界的动机、情 感、恐惧又有更多的了解时,则我们容易产生对他人的同情;当他人 被误解或曲解时,也会激起我们的同情心。在小说中,这些信息都需 要通过叙述者提供给我们。叙述者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重要桥梁。“信 息既可以源于叙述者的可靠叙述,也可通过我们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 世界去获得。”“叙述视角的选择是叙述者的一种叙述策略,它为表 现意义服务。 一、可靠的叙述者与单一的叙述声音 布思在小说修辞学里提出“隐含作者”的概念,认为:“我们 对隐含作者的感觉,不仅包括从所有人物的每一点行动和受难中可以 得出的意义,而目还包括它们的道德和情感内容。简而言之,它包括 对一部完成的艺术作品整体的直觉理解;这个隐含作者信奉的主要价 值,无论他的创造者在真实生活中属于何种党派。都是由全部形式表 。【英】马克柯里:( 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2 2 页 圆祖国颂:叙事的诗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6 3 页 8 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策略分析 达的一切 。隐含的作者是作者通过他所创造的叙述者和他对事件的 安排,通过他写作小说的全部行为,而投射出的他自己的形象。当叙 述者按照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来讲话或行动,小说人物的 眼光与叙述者声音相合,表现出叙述的可靠性。 革命小说的叙事大多采用零聚焦的视角进行叙述,叙述者以上帝 般的身份存在,对叙述中的事情无所不知,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介绍 评点,他既可以完全自由的敞开每个人物的心理,让读者细致的体验 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站在故事之外适时的发表对人物、事件 的议论,全景式的叙述故事事件。从整体上说,隐含作者的价值判断 与现实作者的取向是一致的。这种叙事视角的采用是对中国传统叙事 模式的继承。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叙事手法比较单一,多采用全知叙 述。不管读者相信与否,说书人叙事和文人叙述直接告诉读者某地有 某人,发生某事,结果怎样等等。据陈平原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叙 事模式的转变中统计,在五四运动开风气之先,中国小说的全知叙 事占8 0 以上,五四运动开始大力建设新文艺,但在此及以后n - - 十年代末,全知叙事也占3 0 强。 零聚焦叙事视角的选择既有传统的影响,也是作家出于故事讲述 的需要。在早期的革命小说中,小说的主人公一般是被压迫、被损害 者,小说多展露的是他们或仇恨、或愁苦的内心世界,能极大地激起 读者的同情,以此达到对一般群众的宣传、鼓动的目的。如洪灵菲的 大海、刘一梦的失业以后、穆时英的生活在海上的人们、 韦恩- 布思:小说修辞学华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8 3 页 。参见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0 页 9 硕十学位论文 蒋光慈的最后的微笑、橄榄、华汉的马桶间、十姑的悲愁、 孟超的盐务局长等。以刘一梦的失业以后为例。小说以第三 人称零聚焦的方式叙述s 纱厂朱阿顺等人因不满资本家无故开除工人 的行为而联合罢工最后归于失败的故事。小说的叙述重点是罢工后, 朱阿顺们的等待与抗争。零聚焦的叙述者在小说的一开头就充分发挥 出与叙事零距离的叙述优势。“在这一天里便永没有听到厂里的汽笛 的叫声,高耸像纪念塔一般竖着的烟囱,满厂里的机器都静默的哑起 来,显得冷凄死沉,充满着荒凉的空虚。”在开头的场景叙述者中, 叙述者就站在与主要人物朱阿顺们罢工后的情感立场上,极力渲染沉 闷、凄寂的气氛,使景物描写呈现出极强的情感色彩。“信息既可以 源于叙述者的可靠叙述,也可通过我们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获 得。 零聚焦的最大的叙述优势在于他对事件和人物心理的无所不 知,传给读者大量的信息,使读者觉得自己和叙述者一样的了解人物 的各个方面,并在读者觉得自己与他对信息的掌握量似乎平等的情况 下,对人物进行分析和评点,以此达到读者对叙述者观点的认同。朱 阿顺和工友们紧张的等待代表与资本家谈判的结果,当得知谈判可能 失败时,“他心里烦躁焦急随之也陡然而起在。”随之,叙述者对他进 行心理分析:“但他却很肯定的明了:工人们所有的那一线希望也只 有走这一条路。他在每天所看到的被开除的那些工友的愁苦,饥饿, 难以生存的恐慌d ooo ? 一切惨淡的景象,都深刺在他脑子里。”朱阿顺 。中国新兴文学短篇制作选( 第一集) 失业以后,第1 页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2 2 页 中国新兴文学短篇制作选( 第一集) 失业以后,第1 9 页 1 0 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策略分析 自己的内心独白和叙述者的心理分析,两相映衬,相得益彰,把朱阿 顺当时的希望破灭时的痛苦、无力帮助工友的自责、一筹莫展的空虚 都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我们与他一起体验痛苦和绝望。 楼适夷的盐场、穆时英的生活在海上的人们都是通过第 三人称零聚焦的叙述视角,把事件来龙去脉的介绍与人物内心的展示 结合起来,反映了底层人生存权利的被剥夺与不屈的反抗,以达到宣 传革命的正义性与合理性,表达自己对革命的理解,发挥文学的宣传 鼓动作用。“叙述者是否可靠在于是否能提供给读者正确和准确的话 语。”这不涉及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判断是否有缺陷,而是 以叙述者是否偏离了隐含作者的规范作为衡量“可靠性的标准。当 叙述者的言行和隐含作者的规范,即对作品中事件、人物、文体、语 气、技巧等各种成分体现出来的作品的伦理、信念、情感、艺术等各 方面的标准是相符合的,那么叙述就是可靠的。为达到宣传鼓动的效 果,叙述者显得权威无比,处于一种优越者的地位,其叙述的东西才 不容置疑,在口吻上也不会加以掩饰,伴随着无处不在的说教和训诫, 然而“一部劣作往往很容易被认出来,因为隐含的作者要我们按照我 们所不能接受的思想规范来判断。”作品缺少应有的感染力。 韦恩布思说:“当叙述者为作品的思想规范( 亦即隐含作者的思 想规范) 辩护或接近这一准则行动时,我把这样的叙述者称之为可信 的,反之,我称之为不可信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零聚焦的三 。申丹:何为“不可靠叙述”,外国文学评论,2 0 0 6 年,第4 期 。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1 7 7 页 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1 7 8 页 硕十学位论文 人称叙事很忠实的传递了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实现了文学组织生活、 宣传革命的叙事目的。 丁玲的一九三0 年春上海、胡也频的光明在我们前面、到 莫斯科去、华汉的两个女性等采用第三人称的零聚焦的叙述视 角展现知识分子在革命历程中的成长,也体现出叙述的可靠性。一 九三0 年春上海( 之一) 叙述的是一个把写作当成无上崇高的事业 而忽略实际的社会效用的青年作家子彬与美琳的革命、恋爱故事,叙 述者似乎用一种中立的眼光展开叙事,很多时候以戏剧化的叙述者的 身份出现,通过若泉、肖云、子彬、美琳的对话的呈现展示人物的个 性,又不失时机的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进行心理的独白,似乎叙述 者的价值取向是模糊的。但“每一个人物对其他人物的看法帮助我 们形成对每一个人物的理解,这样,到作品逐渐展开时,我们就能更 大限度地参与人物的情感抒发。在小说中叙述者向我们不动声色的 展现了诸多人物对子彬的负面的评价议论,叙述者叙述的取舍已经表 明了叙述者对美琳走出“爱”的牢笼走向社会这一做法的肯定,对子 彬焦躁、自负、空洞的烦闷的否定的态度。 穆时英的我们的世界采用第一人称回顾性的视角,将叙述者 的“我”与故事中的“我 拉开距离,叙述自己怎样由一个成绩优秀 但无钱上学的农家孩子,变成在海上赫赫有名的海盗头子。“第一人 称叙事仅仅依靠讲述这一动作就很容易使主人公故事具有整体 感。 李二爷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这种讲述融进了更多的血泪体验 回,【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4 页 1 2 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策略分析 也更能打动人。在故事的叙述中,作者的一些判断就是通过主要人物 表现出来。 作为海盗头子的李二爷讲述十三岁时的遭遇,叙述时间与故事时 间隔着一定距离,作为叙述者的他此时还承担着审视者的功能,这样 的叙述视角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他叙述的可靠性。在他的具体 叙述过程中,叙述时的他以极大地热情干预到叙述中去。“咱们没钱 的是牛马,死了不算一回事,多死一个也好少点儿麻烦! 先生,我从 那时起就恨极了钱,恨极了有钱人。”在这里他承担着人物和叙述者 的双重功能,他既用海盗生活的痛快也用审视后的判断彰显以恶抗恶 的方式的正当。这就契合了那个时代激发民众革命情绪的要求。 书信体、日记体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变体。蒋光慈的少年漂 泊者、华汉的女囚都是通过写信倾诉的方式展开各自的叙事。 少年漂泊者中的“我”写信向自己敬慕的革命作家维嘉倾诉自己 一生流浪、当学徒、当店伙、当工友的遭遇。叙述者声称自己的倾诉 只是“总想找一个人诉一诉衷曲,诉了之后舒服些。 詹姆斯费伦 认为要准确理解一个人的真正动机,是并不能仅靠他的自我陈述的, 而要从情感与伦理等方面考察他在故事中的复杂关系及其在各种关 系中的位置。 “我 具有叙述和人物的双重功能。作为人物功能, 他用自己的人生遭际生动展示了地主对自己一家的迫害,这是他在小 说中的主要功能,但他作为叙事者,从不忘提醒读者他在进行回顾性 。穆时英:南北极咱们的世界,上海:湖风书局,1 9 3 2 年版,第2 6 页 岱蒋光慈:少年漂泊者( 序) ,蒋光慈文集( 第一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8 年版 参见【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 前言) 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 第1 9 页对魔法的解读 硕士学位论文 的叙述,“现在我住在旅馆里,觉着无聊已极,忽然想将以前的经过 飘泊的历史提笔回述一下”。将人物的“我”和叙事的“我” 两相对照,并在对照中加强自己的革命伦理的推理的正确性,“那一 年我写信给你的时候,正是我想投江自杀的时候,现在我写信给你时 的情绪,却与以前不同了 。那一年写信时绝望中的迷茫和无助,与 现在认清了革命的方向,成为工人革命中的中坚分子形成鲜明对比。 隐含作者让汪中在双重功能的承担下,叙述自己的以及革命工人李进 才的故事,抗议由于贫穷而不配得到玉梅的爱情是不公正的,寻求道 义上的认同,暗示要像自己曾幻想的那样暴力报仇才符合道义,从多 方面建构革命的合理性,表达自己鼓动革命的写作诉求。 “从技术上来说,同情的产生和控制是通过进入人物的内心与人 物的距离的远近调节来实现的。 在作者让阅读者与叙述者近距离的 接触,叙述者再加以大量的内心独白与解说,让我们直扑人物的心灵, 积极的参与到故事中,从而让叙述者完全忠实于作者赋予他的职责, 达到叙事目的。 钱杏邮阿罗的故事包含三个叙述层,由外而内分别是:第一 层,第三人称的外聚焦视角,叙述者讲述的阿陆讲故事的叙事层;第 二层阿陆以全知的视角为“我们”这些在牢狱里的人叙述阿罗故事的 叙事层;第三层是阿罗以第一人称内聚焦的限制视角向阿陆讲述他归 家的叙事层,但在这一层中,阿陆是通过间接引语的方式来转述阿罗 的叙述的。在三个层次中,阿陆分别承担被述者和人物的功能、叙述 。( ( 蒋光慈文集( 第一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4 页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2 6 页 1 4 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策略分析 者功能、受述者功能。而这些狱友也在第一和第二层中担任的角色在 故事开始之前就暗示了阿陆作为叙述者将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力:“你 很爱听革命党的故事,这回出去以后,你就努力的去做一个好革命党 吧。” 在少年漂泊者与阿罗的故事两篇小说中,叙述者的叙述 时间与所述的故事时间有着明显的距离,叙述者的实践在呈现事件的 同时还时时让自己以一种很老到的口气参与评论,强烈干预叙事。事 实上,阿罗以通信的方式向阿陆叙述自己的故事,阿陆的反应以及阿 陆对狱友的叙述、狱友的反应、我们对隐含作者关于阿陆叙述阿罗的 故事的反应都是相互作用的。阿陆权威性的叙述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 确定感,这样肯定了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故事表明除了从献身革 命的胜利中得到安慰外,罪恶的黑暗势力已经让人们再也不会有最后 的安息之地,哪怕是亲情的港湾也不复存在。这也强化了反革命势力 的罪恶和凶残,强化小说“必须革命 的主题,并且叙述的地点是监 狱,显示了这些受述者对现存社会的潜在的对立性和革命的可能性。 华汉的马林英以第三人称外聚焦的方式叙述故事,作者借一 个老夫子之口来叙述故事,但叙述的声音同样加强了作者的价值判 断,让叙述者在叙述中改变了其身份应有的声音。 叙述乡村的农民与都市的工人所受的压迫,鲜明地展现出贫富差 异对立的社会图景是这个时期革命书写的主要内容。通过这种善恶 对立的关系,小说形成有产阶级残暴、反人性、反人道的恶的语义内 。中国新兴文学短篇制作选( 第一集) 失业以后,第1 9 5 页 1 5 硕十学位论文 容,表达了大革命时代对社会统治者憎恨、批判的时代情绪,也表现 出鲜明的革命情绪,从而达到把文学作为革命的“留声机”将文学变 成革命的炼金术的目的,实现他们主张的文学组织生活、作为宣传工 具的现实目的。 二、游离的叙述者与复合的叙述声音 詹姆斯费伦、和玛丽帕特里夏玛汀合写的一篇论文威茅斯 经验:同故事叙述、不可靠性、伦理与 ,他们的论文完 善了经典叙事学的一个概念:不可靠叙述。费伦和玛汀认为人物的功 能和叙述者的功能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读者不能总是根据叙述者的人 物角色来推断叙述者的可靠性。与布思一样,他们认为不可靠叙述后 隐藏的是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达成的一种共识,因此不可靠叙述的前 提条件是叙述者与隐含作者或是隐含读者的价值发生了偏离。同时, 费伦和玛汀还认为,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叙述者的角色可能是“报道 者 、“评价者”、和“阐述者 。他们分析了卡佐依施占罗的人约 黄昏时中的威茅斯情景,在布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不可靠叙述细分 成以下六种类型:误报( m i s r e p o r t i n g ) 、误读( m i s r e a d i n g ) 、误评 ( m i s e v a l u a t i n g ) ,不充分报道( u n d e r r e p o r t i n g ) 、不充分读解 ( u n d e r r e a d i n g ) 和不充分评价( u n d e r e v a l u t i n g ) 。它们分别发生在事实 事件轴、价值判断轴和知讽感知轴上。 “叙述者的视角,表现着叙述者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态度以及他 讲故事的策略和技巧。”作家对叙述者的安排不仅规定了叙述者对故 事的感知程度和讲述能力,而且也规定了“他以谁的眼光观察世界, 1 6 为了革命的叙事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策略分析 以谁的口吻来说话以及向谁说和说谁,表现着作家对叙述者的情感 态度。但是当叙述者的价值与隐含作者偏离的时候,不仅叙述者的 叙述变得不可靠,而且小说也呈现出几种不相和谐的声音。“声音是 文体、语气、价值观的融合。”声音是叙事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随 说话者的语气的变化而变化,或随所表达的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或 当作者运用双声时变换于叙述者的或人物的言语之间。 短裤党、流亡、咆哮的土地、韦护的叙述者在叙述的 过程中就出现了这种偏离。 蒋光慈的短裤党基本使用的是全知的叙事视角。以北伐战争 即将到达上海时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