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 l l ltl1 l ll t liii it l l liil y 18 3 2 4 4 9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t 学位论文作者:杉 许 同期:沙p 年月乡口r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 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 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 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 阶许 日期:矽扣年岁月乡口日 摘要 摘要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夏代开始,经商周到汉唐,直至宋金时 期都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河南地区出土陶瓷器数量之多, 种类之丰富,位居全国前列。河南地区的唐代墓葬、窑址和遗址中,均出土了 大量唐三彩器物标本,为研究河南地区唐三彩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河南地区 出土唐三彩,不仅对研究陕西地区及其他地区唐三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而 且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陶瓷发展和交流都有着深远意义。本文在系统收集 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尝试对河南地区唐三彩进 行综合性研究。 论文共分五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对唐三彩的概念、发现情况和本文的研究内容、 意义等进行阐述,并简要回顾了学术界对河南地区唐三彩的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对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的考古学研究,将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 制品分为随葬俑类和生活用品两大类,运用考古类型学,对三彩制品的种类、 型式、特征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总结出河南地区唐三彩的各期特点和发展 演变规律。 第三部分,主要分为河南地区唐三彩窑址的发现和工艺技术特征两方面内 容。巩义唐三彩窑的大面积发掘,确定了河南地区墓葬和遗址出土唐三彩的产 地。从目前考古资料看,唐三彩窑址主要分布在巩义黄冶和白河两处。本文以 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为例,通过胎釉组成、制作工艺、装饰技法、窑炉结构和 烧造技术等方面,对河南地区唐三彩的工艺技术成就进行阐述。 第四部分,在对河南周边地区窑址进行简述的同时,结合巩义唐三彩窑址 的研究,将河南和周边其他窑址的工艺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巩义唐三彩 窑址和周边其他窑址的技术传播与交融。 第五部分,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唐三彩的兴盛、衰落和外销等问题进行 初步探讨,为唐三彩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以及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在陶瓷史发展 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做出相应的解答。 关键词:河南地区唐三彩考古学研究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h e n a ni sai m p o r t a n th e a d s t r e a mo f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f r o mx i ad y n a s t y , t h r o u g h i n g s h a n gz h o u a n dh a nt a n g ,u n t i l s o n gd y n a s t y , h e n a n i sac e n t r a la r e ao f p o l i t i c s ,e c o n o m i c sa n dc u l t u r e si nc h i n a t h eq u a n t i t ya n dt h ek i n do f t h ec e r a m i c s p r o d u c e di nh e n a np r o v i n c ei si nt h ef o r e f r o n ti nc h i n a i nt h eg r a v e s ,k i l n sa n ds i t e s o ft a n gd y n a s t yi nh e n a n ,m o s to ft h et a n gt r i c o l o ra r t i f a c t sw e r eu n c o v e r e d ,i t s p r o v i d i n gm a n yf a v o r a b l e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u n c o v e r e d i nh e n a na r e ah a sm a j o r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r e f e r e n c i n gi ns h a n x ia n do t h e ra r e a s ,a n d f a r - r e a c h i n gi n f l u e n c eo fd e v e l o p i n ga n de x c h a n g i n gi nt h ec e r a m i c sr e s e a r c h i n gi n t h ew o r l d t h i st h e s i si si nb a s i so fm a t e r i a l so f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u n c o v e r e di n h e n a n ,u s i n gt h em e t h o d so fa r c h e o l o g yt or e s e a r c h t h et h e s i sh a sf i v ec h a p t e r s ,m a i n l yc o n t e n t sf i v ep a r t s :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e l a b o r a t et h ec o n c e p ta n dt h ec o n d i t i o n so ft a n g 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c o n t e n t ,t h e r ei sab r i e fr e v i e wo fr e s e a r c h i n go ft a n g 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o fh e n a ni na c a d e m i a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t h r o u g h i n g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i nh e n a n ,t oa s s o r t u n c o v e r e d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i nh e n a ni nt w ok i n d s :b u r i a l sa n dh o u s e h o l d i t e m s u s i n gt y p o l o g yo fa r c h a e o l o g yt od i s c u s st h ek i n d s ,f o r m s ,f e a t u r e so ft a n g 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a n ds y s t e m a t i c l y , s u m m a r i z et h ep e r i o df e a t u r e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l a wo f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i nh e n a n t h et h i r dp a r t ,c o n t e n t so ft h ed i s c o v e r yo f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k i l ni nh e n a n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f e a t u r e t h el a r g ea r e ae x c a v a t i o no f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k i l ni ng o n g y i d e t e r m i n e dt h ep l a c eo f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p r o d u c t i o ni nh e n a nf r o mt h er e c e n t a r c h e o l o g i c a ld a t a ,t h e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k i l n si sm a i n l yd i s t r i b u t e di nh u a n g y e a n db a i h ei ng o n g y i t h i st h e s i st a k et h e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k i l n si nh u a n g y ef o r e x a m p l e ,t h r o u g h i n gt h ec o m p o s i t i o no fp o t t e r ya n dg l a z e ,t h em a k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t h e d e c o r a t i v et e c h n o l o g y , 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f i r ek i l na n dt h ef i r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t od i s c u s s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a c h i e v e m e n to f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i nh e n a n 1 i t h ef o r t hp a r t ,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i n gt h ek i l n sa r o u n dh e n a n ,a tt h es a m et i m e ,c o m b i n i n g m er e s e a r c hi ng o n g y i ,t o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et h et e c h n o l o g yi n h e n a na n di t s s u r r o u n d i n ga r e a s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s p r e a d 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o ft e c h n o l o g yi n d i f f e r e n t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k i l n s t h ef i f t hp a r t , u s i n gt h eh i s t o r i c a ld o c u m e n t s t od i s c u s st h er i s i n g ,f a l l i n ga n d e x p o r t i n go f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p r e l i m i n a r i l ya n d a n s w e rt h eh i s t o r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a n dt h es t a t u sa n de f f e c to ft a n g 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i nh e n a nm t h ec e r a m i ch i s t o r y k e yw o r d s :h e n a n a r e a s t a n gt r i c o l o rp o t t e r y a r c h a e o l o g y i i i 目录 目录 1 引言1 1 1选题缘由与概念界定1 1 1 1 选题缘由1 t 1 1 2 概念界定2 1 2 河南地区唐三彩研究简史与现状2 1 2 1 研究简史和以往成果2 1 2 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6 1 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8 2 河南地区唐三彩的类型学研究9 2 1唐三彩的类型与分期9 2 1 1 唐三彩的类型学分析9 2 1 2 分组与分期一2 9 2 2 河南地区唐三彩各期文化特征3 2 3 唐三彩工艺技术分析3 4 3 1巩义唐三彩窑址的发现3 4 3 1 1 巩义黄冶三彩窑址3 5 3 1 2 巩义白河窑址3 5 3 2 河南唐三彩制作工艺分析3 6 3 2 1 制作工艺与装饰技法3 6 3 2 2 窑炉结构与烧造技术。4 0 4 河南地区唐三彩窑址和周边其他窑址的关系4 4 4 1 陕西铜川市黄堡窑4 4 4 2 陕西西安市唐长安城醴泉坊窑4 7 4 3 河北内丘县邢窑4 9 5 唐三彩的兴衰和对外传播5 3 v 目录 5 1 唐三彩之兴盛5 3 5 2 唐三彩之衰落5 5 5 3 唐三彩的对外传播5 5 结语5 8 附表一河南地区墓葬出土唐三彩一览表6 0 附表二;- 3 南地区遗址出土唐三彩7 l 参考文献7 3 致谢7 8 个人简历7 9 插图目录 图1 1 图2 1 图2 2 图2 3 图2 4 图2 5 图2 6 图2 7 图2 8 图2 9 图2 1 0 图2 1 1 图2 1 2 图3 1 图3 2 图3 3 图4 1 图4 2 图4 3 图4 4 图4 5 图4 6 图5 1 插图目录 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分布示意图1 0 镇墓兽分期图2 4 武士俑分期图2 5 天王俑分期图2 5 文官俑、武官俑分期图2 6 女俑分型图2 7 男侍俑分型图2 7 牵马或牵驼俑分型图2 8 马俑分期图2 8 骆驼俑分型图2 9 罐、双龙柄尊分期图3 0 三彩子母盘分期图3 2 豆、钵、辟雍砚分期图3 2 巩义唐三彩窑址分布图3 8 黄冶窑址i i 区y 5 平、剖面图4 5 黄冶窑址i i 区y 4 平、剖面图4 6 陕西铜川黄堡窑唐三彩作坊i iz 2 平、剖面图4 9 第三号窑洞( i iz 2 3 ) 平面图4 9 唐三彩窑第一。号窑( i iy i o ) 平、剖面图5 0 唐醴泉坊三彩窑炉y 3 平剖面图5 2 唐醴泉坊窑出土“天宝四载祖明”陶镇墓兽残块5 2 浑源窑绞胎器和三叉支具5 6 日本出土中国唐三彩的遗址分布图6 1 v i i 插表目录 插表目录 表3 1巩义黄冶唐三彩胎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4 3 表3 2 河南唐三彩釉化学组成4 3 表3 3 邢窑、河南、陕西唐三彩胎的化学成分5 5 表3 4 邢窑、河南、陕西唐三彩釉的化学成分5 5 v i i i l 引言 1引 言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空前大发展的时 代。唐三彩是中国陶瓷手工业的一支奇葩,无论是造型、装饰,还是烧制工艺 和艺术,都体现了唐文化的雄浑气魄和大唐的盛世风采。河南地处黄河流域中 下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唐三彩的主要出土地区之一。河南地区 的唐代墓葬、窑址和遗址中,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器物,主要集中在洛阳及其 周边地区,为研究河南地区唐三彩提供了实物资料。 1 1 选题缘由与概念界定 1 1 1选题缘由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陶瓷之国。河南 出土陶瓷器的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居于全国前列,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从年代上看,2 0 0 9 年在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出土了距今万年左右的陶器 h 1 。2 0 0 2 年在偃师h 二里头文化宫殿遗址的一座贵族墓中,发现了目前所知最 早的原始青瓷器瞳3 。1 9 7 1 年在安阳市北齐范粹墓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白 瓷器瞄1 。宋代五大名窑中,汝、钧和北宋官窑均在今河南地区。从距今万年左右 的陶器到夏商原始瓷器,再至明清彩瓷,在河南地区均有所出土,可以说是一 部浓缩的中国陶瓷史。 唐三彩,作为唐代最具特色的釉陶制品,它的出现在陶瓷发展史上有承前 启后的作用。河南地区出土的唐三彩色彩丰富,造型艺术上也别具一格,不仅 对此后的宋三彩、辽三彩有直接影响,而且对钴料的大胆尝试,也为元青花的 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河南地区唐代墓葬、窑址、遗址中均出土了大量三彩器 物,作为唐三彩主要产地和出土地,为我们研究河南唐三彩提供了条件与可能。 所以,尝试对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进行综合研究,不仅对我们研究河南地区唐 三彩的发展轨迹有更深层的认识,而且对研究全国各地区的唐三彩都有着重要 1 北京人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原地区旧、新钉器时代过渡的重要发现新密 李家沟遗址发掘收扶 n 中国义物报,2 0 1 0 年1 月2 2tt ( 6 ) 2 张柏主编中陶 f j 卜瓷器伞集 g 第1 2 册“河南卷”北京:科学版社,2 0 0 8 :1 3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 ;1 1 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 j 文物,1 9 7 2 ( 1 ) :4 9 l 1 引言 意义。 1 1 2 概念界定 唐三彩属于低温釉陶系统,一般以高岭土作胎,先经过l1 0 0 的高温素烧, 然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质作为釉料的着色剂,施在已素烧过的 胎体上,再经过9 0 0 的低温二次烧制而成。“唐三彩 实质上包含有黄、赭、 绿、褐、白、蓝等多种颜色,有的施以黄、绿、白三色,有的施以蓝或黄、绿 单彩,均属于唐三彩的范畴。由于大多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调,所以习 惯上称之为“唐三彩”。 “唐三彩”之名不见于唐代的历史文献,它的出现是在二十世纪初。1 9 0 4 年在修筑陇海铁路时,在洛阳邙山一带损毁了一批唐墓,出土了一大批三彩器 皿。这批器物被运往北京,引起了著名会石学家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重视,唐 三彩遂蜚声于中外,并丌始为世人所珍。民国三十一年( 1 9 4 2 年) 赵汝珍在 古玩指南一书首次提到“唐三彩”,并指出“以铅黄绿青等三色描画花纹于 无色釉之白地胎上,即世所称之唐三彩者为最佳”。 1 2 河南地区唐三彩研究简史与现状 1 2 1 研究简史和以往成果 河南地区唐三彩的出土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 0 世纪初至2 0 世纪4 0 年代末。1 8 9 9 年,在洛阳一座唐墓中 出土一大批三彩器,但是由于窑址不详,称为“洛阳三彩乜h 。1 9 0 4 年,在修 筑陇海铁路时,在邙山脚下出土了大量唐三彩,唐三彩以其斑斓的色彩随即引 起世人的关注口1 。 第二阶段:2 0 世纪5 0 年代初至7 0 年代末。这一阶段唐三彩的发现始于1 9 5 6 年,俞伟超先生等对河南陕县刘家渠唐墓的清理发掘,其中m 4 6 随葬品中就包 括了一件三彩小盂h 3 。此后在温县杨履庭墓、偃师市新庄村崔沈墓瞳1 、沁阳县 1 阎存良唐二彩 m 大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5 1 3 2 梅建鹰、李英武唐三彩 j 文物,1 9 7 9 ( 2 ) :5 5 3 阎存良唐二彩 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5 1 3 4 黄河水库考占i :作队一九五六年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唐墓葬发掘简报 j 考古通讯, 1 9 5 7 ( 4 ) :1 8 2 1 引言 板桥村唐墓b 1 、登封市卢店镇唐墓n 1 、洛阳关林5 9 号墓嵋1 、洛阳涧西谷水唐墓哺1 、 新安县十里村唐墓口1 、温县柿园村唐墓陋1 、温县古城村唐墓等也相继出土了唐 三彩器物,虽然大多数墓葬都被盗扰,但是出土唐三彩器种类相当丰富,主要 以俑类和盘、罐、壶等为主。缘于当时客观条件和认识水平所限,有的称之为 “瓷器”,有的称之为“釉陶器”,可见对唐三彩器物的性质认识还比较含混。 河南地区唐代墓葬中大量出土唐三彩器物,使人们对唐三彩的产地产生了 疑问。1 9 5 7 年7 月,冯先铭先生等对河南巩义小黄冶村、铁匠炉村、白河村三 地窑址进行了调查训,搜集了大量的标本碎片和窑具,证明河南巩义即是唐代 烧造三彩器的重要窑址。1 9 7 6 年,河南省博物馆与巩义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巩义 黄冶窑进行了首次的试掘,出土了大批的三彩器、窑具和模具等实物标本1 。 第三阶段:从2 0 世纪8 0 年代初至今,河南各地唐墓中都相继出土了大量 唐三彩。从地域来看,以洛阳出土三彩器最多,主要分布在以洛阳市区n 羽为中 心,及其周围的偃师口3 、孟津n4 | 、伊川n 司等。另外在郑州3 、巩义乜1 、新郑口1 、 1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t 作队河南温县唐代杨腰庭鉴发掘简报 j 考古,1 9 6 4 ( 6 ) :4 8 2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丁作队河南假师唐拦沈篓发掘简报 j 文物,1 9 5 8 ( 8 ) :6 4 3 河南省文化局义物1 = 作队河南沁| ;丌板桥古墓葬及古j i :的发掘 j 考古学报,1 9 5 8 ( 4 ) :6 3 4 工与刚河南餐封卢店汉、唐基的发掘 j 考古,1 9 5 9 ( 3 ) :1 5 6 5 洛l ;n 博物馆洛阳关林5 9 号唐墓 j 考古,1 9 7 2 ( 3 ) :3 2 6 洛阳市义物工作队河南洛阳涧两谷水庸墓清理简报 j 考古,1 9 8 3 ( 2 ) :4 4 2 7 新安县文化馆河南新安县十里村店墓发现二三彩鸳鸯壶 j 文物,1 9 7 6 ( 1 0 ) :9 3 8 杨宝顺河南温县两座唐墓清理简报 j 义物资料从刊6 1 9 8 2 9 杨宝顺河南温县两座唐墓清理简报 j 义物资料从刊6 1 9 8 2 1 0 冯先铭河南巩县古窑址调查记要 j 文物,1 9 5 9 ( 3 ) :5 6 1 1 郭建邦、刘建洲巩县“唐三彩”窑址的试掘 j 河南文博通讯,1 9 7 7 ( 1 ) 1 2 洛l :【】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于城大道唐墓( i i d 2 0 8 4 ) 发掘简报 j 文物,2 0 0 5 ( 8 ) :洛阳市文物 工作队洛阳杨文村唐墓c 5 m 1 0 4 5 发掘简报 j 考古与文物,2 0 0 2 ( 6 ) ;朝h 新闻社编集洛阳的梦 m 2 0 0 4 ;洛阳市第二文物t 作队洛阳关林大道唐墓( i n g m 5 6 ) 发掘简报 j 中原文物,2 0 0 5 ( 6 ) : 洛阳市第二文物t 作队洛1 5 丌关林火道徐电东段唐墓发掘简报 j 文物,2 0 0 6 ( 1 1 ) :洛阳博物馆洛阳 唐三彩 m 北京:文物出版社1 9 8 0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关林镇唐墓发掘报告 j 考古学 报,2 0 0 8 ( 4 ) ;洛阳市文物丁作队洛1 5 1 市关林店墓( c 7 m 1 5 2 6 ) 发掘简报 j 中原义物,2 0 0 8 ( 4 ) ;洛阳 市文物t 作队洛阳市龙康小区c 7 1 1 4 2 2 唐墓发掘简报 j 中原文物,2 0 0 9 ( 2 ) ;洛阳市文物下作队洛 阳出土义物集粹 m 北京:朝华f l j 版社,1 9 9 0 ;洛i ;几市义物工作队河南洛阳市龙门镇店墓发掘简报 j 考 古,2 0 0 7 ( 1 2 ) 1 3 中困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t 作队河南假师杏园村的六座纪年唐墓 j 考古,1 9 8 6 ( 5 ) ; 假师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假师县隋唐墓发掘简报 j 考古,1 9 8 6 ( 1 1 ) ;刘航宁茶陵荚陶 j 中 原文物,2 0 0 0 ( 3 )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假师唐基发掘报告 j 华夏考古,1 9 9 5 ( 1 ) ;假师商城博物 馆河南假师县阴座唐墓发掘简报 j 考古,1 9 9 2 ( 1 1 ) :中困 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 南假师杏岗村的六座纪年店磐 j 考古,1 9 8 6 ( 5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假师杏园唐墓l m 北 京:科学ij ;版社,2 0 0 1 1 4 3 1 0 罔道盂津考古队洛| ;丌孟津两l u 头唐墓发掘报告 j 华夏考古,1 9 9 3 ( 1 ) :洛阳市文物r t 作队河 南盂津县人杨树村唐荩 j 考古,2 0 0 7 ( 4 ) 1 5 河南省义物考古研究所、伊川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伊川县槐序墓地晋唐墓发掘简报 j 华夏考 古,2 0 0 5 ( 3 ) 3 1 引言 荥阳、新乡、安阳吲、鹤壁7 j 、焦作、平项山州、三门峡1 0 3 等地都有唐三彩 出土。 1 9 8 1 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洛阳龙门北麓发掘清理了唐定远将军安菩与 其妻何氏的合葬墓,墓中出土三彩器5 0 件,单彩器6 1 件。不仅数量多,形制 大,而且色泽鲜艳,装饰繁缛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n 。这批器物的出土 不仅为研究墓葬出土唐三彩的器物组合提供了宝贵资料,而且对河南地区唐三 彩的分期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除上述墓葬外,在对隋唐洛阳城进行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一些唐三彩器 物。主要有皇城内古井内n2 | 、皇城内仓窖遗址引、洛阳城央城遗址n 钔、九洲池 遗址埔1 、上阳宫n 6 3 及其园林”1 、洛阳城宫城m 1 、北窑遗址 1 9 1 、白马寺窑址2 町等。 1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街区文化馆郑州市j :街铝厂唐墓发掘简报 j 中原文物,1 9 9 7 ( 3 ) ; 郑州市文物下作队郑州地区发现的几座鹰墓 j 。文物,1 9 9 5 ( 5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两郊 唐墓发掘简报 j 文物,1 9 9 7 ( 1 2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古荥帅家河唐肇清理简报 j 华夏 考古,2 0 0 1 ( 3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绿都城小区唐基发掘简报 j 中原义物,2 0 0 9 ( 2 ) 2 郑州市义物考古研究所巩义芝【j j 晋唐墓葬 m j ,北京:科学:i ;版 i :,2 0 0 3 :郑州市文物队、巩义市 义管所巩义市孝南奋秋与唐代墓葬清理简报l j 中原文物,1 9 9 2 ( 4 ) :憎彦昭唐三彩么鹤宝相仡三 足盘 j 中原文物,1 9 9 6 ( 1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管所巩义市北窑湾汉晋店五代 墓葬 j 考古学报,1 9 9 6 ( 3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义物保护管理所河南省巩义市孝两村 唐篓发掘简报 j 文物,1 9 9 8 年1 1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巩义市老 城砖厂唐墓发掘简报 j 华夏考古,2 0 0 6 ( 1 ) ;郑州市义物考古研究院、巩义市义物保护管理所河南 省储备局p q 三一处陶席唐鉴发掘简报 j 中原义物,2 0 0 8 ( 3 ) 3 新郑市博物馆河南新郑清理一座唐墓 j 中原义物,2 0 0 2 ( 6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 站新郑市郑韩故城内近年发现的几座唐墓 j 中原文物,2 0 0 6 ( 1 ) ;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荥1 5 n 市薛村遗址2 0 0 5 年度发掘简报 j 华夏考古,2 0 0 7 ( 3 ) 5 新乡市文物丁作队河南新乡市唐代墓葬发掘简报 j 华夏考古,2 0 0 4 ( 3 ) ;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 所河南新乡市南牛小区唐墓发掘简报 j 华夏考古,2 0 0 8 ( 4 )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两郊刘家庄唐墓 j 考古,1 9 9 1 ( 8 )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 g 北京:中国地图 l j 版社,1 9 9 1 :2 1 5 8 马正元焦作赵张弓j j 十唐三彩三足罐 j 中原文物,1 9 9 1 ( 4 ) 9 临汝县博物馆河南临汝县发现一座唐墓 j 考古,1 9 8 8 ( 2 ) 1 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j 小底沟唐宋墓葬 m 郑州:大象出版社,2 0 0 2 1 1 洛阳市文物t 作队洛阳龙门唐安菩大妇墓 j 中原文物,1 9 8 2 ( 3 ) :5 6 1 2 张& 森、李德方洛阳新近:l 十两件三彩莲托盘 j 中原文物,1 9 8 1 ( 2 ) 1 3 洛阳市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洛| ;兀隋唐含嘉仓的发掘 j 文物,1 9 7 2 ( 3 ) ;洛阳博物馆洛阳隋 唐东都争城的仓窑遗址 j 考古,1 9 8 1 ( 4 ) 1 4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 9 8 1 年 l 】j 南洛阳隋唐东都央城发掘简报 j 中原文物,1 9 8 3 ( 2 ) 1 5 冯承泽1 9 8 7 年隋唐东都城发掘简报 j 考古,1 9 8 9 年( 5 ) 1 6 中困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i ;i 唐城考古发现卜阳宫遗址中国文物报 n 1 9 9 4 年1 月9 日( 2 ) 1 7 中困 t 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l ;f 1 店城队洛阳店东都l :阳宫旧林遗址发掘简报 j 考古,1 9 9 8 年( 2 ) 1 8 中困 1 :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定鼎路小学校遗址和东周墓葬发掘简报 j 考古,1 9 9 7 年( 1 1 ) 1 9 洛| 5 丌博物馆洛阳唐三彩 m 北京:义物j ;版社,1 9 8 0 2 0 中困 l :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古城队河南洛1 5 丌市白马村唐代窑址发掘简报 j 考古,2 0 0 5 年( 3 ) 4 1 引言 另外,还有商丘侯岭乡唐代木船遗迹n 1 等遗址。 1 9 8 1 年,刘建洲先生对唐三彩窑址迸行了调查瞳1 。1 9 8 4 年,郑州市文物工 作队与巩义市文管所对大、小黄冶村唐三彩窑址进行了调查,采集了大量的三 彩器和素烧器残片以及范、模、支烧等窑具1 。2 0 0 2 2 0 0 4 年,河南省文物考 古研究所等对黄冶窑址先后进行了四次发掘,清理了1 0 座窑炉、5 处作坊和淘 洗池、沉淀池、陈腐池等遗迹,出土了数量众多的三彩器和各类窑具。为了解 巩义唐三彩窑的内涵和烧制年代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h 3 。2 0 0 5 , - - - 2 0 0 8 年,河 南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对巩义白河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嵋1 。出土了大量素烧器和三彩制品,不仅扩大了巩义唐三彩的烧造范围,也为河 南及周边地区唐墓出土的三彩俑找到了产地。 1 商丘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永城市侯岭唐代术船 j 考古,2 0 0 1 年( 3 ) 2 刘建洲巩县唐三彩窑址调盘【j 中原文物,1 9 8 1 ( 3 ) 3 巩义市文管所巩义市人小黄冶唐代三彩器窑址调查 j 中原文物,1 9 9 2 ( 4 ) :5 6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巩义市黄冶窑址发掘简报 j 华夏考古,2 0 0 7 ( 4 ) : 1 0 6 5 河南省丈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1 1 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白河窑考古新发现 m 郑 州:人象 i j 版社,2 0 0 9 5 1 引言 图1 i 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分布示意图 1 2 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通过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和陶瓷学者的执着研究,唐三彩的研究 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窑址的科学发掘和考古报告的相继出 版,使学术界对唐三彩的研究也同趋成熟。 1 9 5 7 年,冯先铭先生对河南巩义古窑址的调查,拉开了对河南地区出土唐 三彩研究的序幕。1 9 8 0 年,洛阳博物馆的洛阳唐三彩以图录的形式对2 0 世纪8 0 年代以前洛阳地区出土的唐三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也为研究河南 地区唐三彩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此后,关于洛阳唐三彩的图录陆续出版拉1 。 1 洛研1 博物馆洛| ;丌唐三彩 m 北京:文物版社,1 9 8 0 2 苏健洛l 钉唐二三彩 g ,河南:河南荚术j i j 版社,1 9 8 5 ;高付东编著洛阳唐三彩,河南:轻工业出 6 1 引言 韩于西先生的洛阳唐三彩纵横对洛阳出土的唐三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 此外,肖新琦先生的陕西、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的比较研究乜1 、范万武先生 的洛阳唐三彩艺术研究口3 等研究著作,对深入研究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具 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李知宴先生的中国釉陶艺术h l 4 书,在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 现基础上,对唐三彩的艺术风格以及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全 面的描述。刘兰华女士在“死亡艺术”唐三彩瞄1 一文中,将考古材料和 历史文献相结合,在宏观上对唐三彩的起源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面貌作了深 刻的阐述,为世人展现了一幅瑰丽壮阔的历史画卷,并从微观上对具体的唐三 彩制品所特有的精神风貌进行细致的分析。此时的唐三彩研究不仅停留在物质 层面上,而且已经深入到社会观念和个体精神层面上。 目前关于河南地区唐三彩窑址的著作已出版多部,分别为黄冶唐三彩窑 哺3 、巩义黄冶唐三彩盯3 、黄冶窑考古新发现随1 、白河窑考古新发现阳1 等 多部,为全面综合研究河南地区唐三彩提供了丰富而科学的研究资料。而关于 唐代墓葬发掘报告的专集已有偃师含园村唐墓引、巩义芝田晋唐墓葬n 和三门峡庙底沟唐宋墓葬口羽等。此外,还有图录洛阳陶俑n 引、河南唐 三彩与唐青花n4 | 、中国洛阳出土唐三彩n 朝等。 综观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许多学者在著作或文章中都对河南出土唐三 彩有不同程度的涉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逐渐拓展,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 版社,1 9 8 5 1 韩于两洛阳唐三彩纵横 j 中原文物,1 9 8 5 ( 2 ) 2 肖新琦陕两、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的比较研究 d 吉林人学2 0 0 7 届硕士学位论文 3 范万武洛阳唐三彩艺术研究 d 陕两师范人学2 0 0 7 届硕上学位论文 4 李知宴中国釉陶艺术 m 北京:轻工业j l ;版社、两术i l :版社,1 9 8 9 年 5 刘兰华“死亡艺术”唐三彩 g 中国古陶瓷学会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一辑北京:紫禁城 版社2 0 0 8 :2 8 9 3 0 7 6 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编著黄冶唐三彩窑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0 7 河南省义物考古研究所、独正行政法人义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 义市博物馆编簧巩义黄冶唐三彩 m 人象出版社,2 0 0 2 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黄冶窑考古新发现 m 郑州: 犬象版社,2 0 0 5 9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口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白河窑考古新发现 m 大 象版社,2 0 0 9 1 0 中图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偃师杏园唐墓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1 1 1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芝晋_ f 葺墓葬l m 北京:科学i j ;版社,2 0 0 3 1 2 i | i 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埔底沟唐宋墓葬 m 郑州:人象版社,2 0 0 6 1 3 洛| 5 i l 市文物管理局洛l ;i 陶俑 m 北京:北京图书馆版 t ,2 0 0 5 1 4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河南唐三彩 j 唐青仡 m 科学版 ,2 0 0 6 1 5 j 割正、高虎中圜洛阳出土唐三彩伞集 m 大象出版社,2 0 0 7 7 i 引言 学术成果。但是研究滞后于发现,多数研究都是泛泛而谈,且材料观点也基本 雷同;许多学者的研究还集中在美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等角度,而对于器物学 本身和考古背景资料的结合较少。在研究成果的形式上,以图录、鉴赏性质的 研究成果较多,而利用考古学方法对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器物做系统类型学和 分期研究的并不多见,本文希望在这方面做初步的尝试。 1 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本文拟在系统收集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器物的基础上,主要运用考古地层 学和类型学的理论与方法,首先对河南地区的唐三彩器物做系统的类型学研究, 总结出各类三彩器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以年代相对明确的纪年墓出土三 彩器为标尺,进行分期讨论,并对各期三彩器的主要特征加以总结。在此基础 上,参考社会学、民俗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关于河南地区出土唐 三彩的器形种类、造型特征、烧制工艺、装饰特点等问题。运用现代科学检测 数据,对陕西铜川市黄堡窑、陕西西安市唐长安城醴泉坊窑、河北内丘县邢窑、 山西浑源县界庄窑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 最后,通过对河南地区出土的唐三彩的系统梳理,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 唐三彩的兴盛、衰落和外销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为唐三彩所蕴含的历史意义 以及河南地区出土唐三彩在陶瓷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做出相应的解答。 8 2 河南地区唐二彩的类型学研究 2 河南地区唐三彩的类型学研究 2 1唐三彩的类型与分期 2 1 1唐三彩的类型学分析 河南地区是出土唐三彩制品的重要地区,不仅墓葬中出土大量三彩器,遗 址中也有发现。从目前发掘资料看,河南地区出土三彩器的墓葬有1 3 9 座,遗 址1 5 处,其中洛阳地区出土唐三彩的墓葬有8 2 座。唐三彩制品主要可以分为 随葬明器和生活用具两大类。随葬明器主要有镇墓兽、人物俑、动物俑及各种 仿生的生活模型等。生活用具包括罐、盘、瓶、灯、尊、钵、砚、壶、炉、烛 台、执壶、杯等。汤三彩制品数量多,且种类丰富,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和审 美情趣。 2 1 1 1随葬俑类 1 、镇墓兽 2 5 件。根据兽面的不同,分为两型。 a 型:人面镇墓兽。1 5 件。根据镇墓兽头部装饰的不同,分为两个亚型。 a a 型:1 2 件。独角镇墓兽,无装饰。根据角的形状差别,可以分为两式。 i 式:6 件。独角直立。标本:巩义老城砖厂m 2 :5 。头顶高粗角,两耳外 展,肩生羽翼,前肢粗壮,蹄足,无尾,蹲坐于椭圆形空心低台上。角、脑后、 耳背涂黑彩,耳内涂橘黄条彩,嘴唇亦涂橘黄彩,翼、胸、腹及前肢施黄、绿、 白三彩,背、后肢施酱黄彩,隆眉高耸,铃目高鼻,两颊突出,抿嘴,嘴上八 字胡须飘至耳际,下颌络腮胡须不清。通高4 1 厘米n 1 。( 图2 1 :1 ) i i 式:6 件。独角旋绕。标本:偃师张思忠墓m 1 :4 0 。头顶独角,左右对 称大耳,两肩鬃毛弯益,尾部竖毛紧贴背上,牛蹄状足,踞坐于梯形台座上, 通体以绿釉为主,间有黄褐色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教育培训感想课件
- 2023年度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单招《物理》全真模拟模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4施工员题库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计算机四级真题(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咨询工程师高分题库【原创题】附答案详解
- 私人之间供货合同(标准版)
- 授权公司合同(标准版)
- 农业土地租赁合同(标准版)
- 订购门窗合同(标准版)
- 2025年中级软考综合提升测试卷完整附答案详解
- 原始股入股协议书合同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题(100题)含答案
- 数据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管理流程
- 2025-2030中国川式调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大学生英语六级必考词汇表全部汇编(带音标)
- 2025年芜湖鸠兹水务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责任制模板
-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完整版
- 应急药箱清单及检查表
- T-SXPFS 0005-2024 山西省转型贷款企业方案编制手册(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