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知识培训_第1页
设备管理知识培训_第2页
设备管理知识培训_第3页
设备管理知识培训_第4页
设备管理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赛汉作业区 设备 、安全 管理知识 ;一 、设备使用要求:  操作人员要合理使用设备, 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严禁设备使用中的违章操作,防止设备超压、超温、超速、超负荷运行 。设备管理 按照 “十字作业” (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 的内容 来管理 : .设备管理 要 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原则,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达到“四懂三会”  (即: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 、 安全)、“五项原则” ( 1、必须凭操作证使用设备,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艺文件。 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按润滑图标规定加油。 3、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好交接班及运 转记录。 4、管好工具和附件,不得遗失。 5、不准在设备运行时离开岗位,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维修工进行维修。) 。设备的维护保养坚持日清洁、周维护、月保养,强制设备的一、二级保养制度。 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及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二 、 “五项责任” :  1)正确使用设备 , 完成各项 定额 指标, 努力降低燃料、电力、配件等消耗 。  2)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认真 按规定的检查点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行保养 。  3)掌握设备 技术状况, 开展设备零件磨损分析活动 。  4)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设备技术档案,保养记 录和交接班记录,做到 齐全、准确、整洁。  5)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操作水平,达到“四懂 、三会” 。  三 、 “四项 权利 ” :  1)有权制止非岗位人员操作本岗位设备。  2)对 需检修和故障的设备,有权拒绝操作。  3)对违反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等不合理使用设备的指令 意见, 有权拒绝执行。  4)对不爱护设备,不遵守操作规程的行为,有权制止并提出批评。  四、设备的资料管理、设备润滑检查内容  1)设备的资料管理  a、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要齐全完备。  b、设备的资料台帐要根据设备管理中心的要求建立健全。  c、设备的指令性文件,包 括政策文件、技术文件、管理条例、制度、记录及报表要按其性质分类存档。  e、设备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要由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收集归档后严格管理。  f、设备资料要求齐全,数据清楚准确,确保资料记录和分析结论的准确性,保证设备及时保养和故障排除。  h、资料台数要规范管理,填写内容实行“三无一化”(即;无涂改、无差错、无漏项、仿宋化),上报资料报表要及时,专业人员要定期进行检查。  2)设备润滑检查内容  a、润滑故障率不高于 5%。  b、按各类设备加注润滑标准更换润滑油。  c、执行五定(“定人、定量、定时、定质、定点”)的 润滑制度。  d、润滑油加注要符合“三过滤”要求。   第一章   机泵 基础 知识,  大站所用的泵分为离心泵、柱塞泵、螺杆泵、 三 种  1、 离心泵  一、简介  离心其实是物体惯性的表现 , 比如雨伞上的水滴 ,当雨伞缓慢转动时 ,水滴会跟随雨伞转动 ,这是因为雨伞与水滴的摩擦力做为给水滴的向心力使然 , 但是如果雨伞转动加快 ,这个摩擦力不足以使水滴在做圆周运动 , 那么水滴将脱离雨伞向外缘运动 。 就象用一根绳子拉着石块做圆周运动 ,如果速度太快 ,绳子将会断开 ,石块将会飞出 , 这个就是所谓的离心 。      离心泵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高速旋转的 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 ,将水甩出 ,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 。  二、离心泵的分类  1、按工作叶轮数目分类      ( 1) 、单级 泵 :即在 泵 轴上只有一个叶轮。      ( 2) 、多级 泵 :即在 泵 轴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轮,这时 泵 的总扬程为 n 个叶轮产生的扬程之和。     2、按工作压力来分类       ( 1) 、低压 泵 :压力低于 100 米水柱;       ( 2) 、中压 泵 :压力在 100650 米水柱之间;       ( 3) 、高压 泵 :压力高于 650 米水柱。    3、按叶轮进水方式来分类       ( 1) 、单侧进水式 泵 :又叫单吸 泵 ,即叶轮上只有一个进水口;       ( 2) 、双侧进水式 泵 :又叫双吸 泵 ,即叶轮两侧都有一个进水口。它的流量比单吸式 泵 大一倍,可以近似看作是二个单吸 泵 叶轮背靠背地放在了一起。   4、按 泵 轴位置来分类      ( 1) 、卧式 泵 : 泵 轴位于水平位置。      ( 2) 、立式 泵 : 泵 轴位于垂直位置。   三、 单级单吸离心泵  1、离心泵的结构(图)  离心 泵的基本结构为: 吸入室、叶轮 、泵壳、泵轴、轴封箱和密封环。     ( 1)、传动部分(叶轮、泵轴、轴套)叶轮由叶片、前后盖板、轮毂组成。  ( 2)、泵壳部分:作用是把液体均匀地引入叶轮,并把叶轮甩出的高压液体汇集起来导向排出侧或进入下一段叶轮。  ( 3)、密封部分:泵轴与泵壳之间有间隙,所以会产生漏失。空气也会进入泵内,造成泵不上油。因而密封装置起到了保护泵的附件和纺漏失作用。  ( 4)、平衡部分:主要用来平衡离心泵运行时产生指向叶轮进口的轴向推动。  ( 5)、轴承部分:主要用来支撑泵轴并减少泵轴旋转时的摩擦阻力。  ( 6)、传动部分:主要是联 轴器直接和电机相连。  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工作 原理 :离心泵启动前必须向泵内和吸入管路内注满液体,工作时电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此时,叶轮的叶片迫使液体转动,从而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被甩向叶轮外缘,并聚集在泵壳内的流道内,液体在叶轮种获得能量,其压能和动能都有增加依靠这种能量将液体沿流道经排出管路输送道高位储液池或直接输送道需要的地方。当叶轮将液体甩向外缘的同时,叶轮中心形成真空,因而液体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不断的从叶轮中心流入,再由叶轮外缘排出,从而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  2、 离心泵的 主要性能参数  流量、扬程、转速、功率和效率。      1) 流量是指泵在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液体量。通常是指体积流量,用符号 Q来表示,单位是 m3/h 或 m3/s     2) 扬程是指单位 质量 的液体通过泵所获得的有效能量,通常用 H表示,单位是米      3) 转速是指泵轴每秒的转速,用符号 n 表示,单位 r/min     4) 功率和效率。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泵所消耗的功,可分为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两种,符号分别为 Ne和 N,单位瓦或者千瓦。效率是指有效功率和轴功率的比值 。 符号为 .  3、离心泵的维护保养  离心泵例保:  ( 1)、经常擦洗泵机组,保证机组外表清洁。  ( 2)、经常检查紧固机组各种固定螺栓,保证无松动、滑扣现象。  ( 3)、检查和加注润滑油,适当调节机械密封。  一级保养:  ( 1)、离心泵一保周期为 720 小时;  ( 2)、检查机械密封松紧合适;  ( 3)、检查并清洗泵前后轴承与润滑室,更换润滑油。轴承要无明显磨损及损坏,油环无毛刺及变形。  ( 4)、检查联轴器,保证螺栓松紧一致受力均匀、无松动、无滑扣磨损等现象。  ( 5)、检查机组的各种指示阀表,要灵敏、准确可靠。  ( 6)、清洗过滤器,要清洁畅通,滤网无损坏。 二级保养一 般为 3000 小时。除完成一保内容外还要进行下列内容:  ( 1)、检查前后轴承,并测量轴承间隙。轴承间隙在 0.16-0.24 毫米之间。  ( 2)、检查平衡装置。平衡盘与平衡套要无磨损,串量在 2-6 毫米,  ( 3)、检查电动轴承及测量间隙,更换新润滑油,油室内清洁干净,油量为右室的 2/3。  ( 4)、测量机组振幅,泵机组最大振动不得超过 0.6 毫米。  ( 5)、测量机组同心度,检查联轴器间隙不得超过 5-8 毫米。机组同心度在 0.08-0.1 毫米之间。  三级保养一般为 10000 小时,保养内容如下:  ( 1)、完成二保内容。  ( 2)、检查清洗各部轴承(轴瓦)。  ( 3)、检查轴套磨损情况,轴套表面应无磨损凹槽等缺陷。  ( 4)、解体检查清洗叶轮、隔板、泵壳,应无裂纹、缺陷、无严重腐蚀,出入口应平整光洁,叶轮轴径承端面对轴线跳动量允许 0.02 毫米。  ( 5)、检查测量密封环与叶轮的配合间隙,应在 0.4-0.6 毫米之间,叶轮密封环与叶轮之间为二级精度的第四种静配合 D/Ja。  ( 6)、检查隔板密封环与级间轴套之间的配合间隔为二级精度的第四种静配合 D/Ja。  ( 7)、检查和校正泵轴,泵外表面应无伤痕和明显磨损,泵轴全长弯度不大于 0.06 毫米。  ( 8)、组装后进行安装找正,泵和电机的靠背轮不同心度径向允许差为 0.08 毫米,轴向允许为 0.06 毫米。  ( 9)、泵运行后要测振动, 1500 转 /分时不大于 0.09 毫米, 3000 转 /分时不大于 0.06 毫米。  4、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判断与排除      1)排液量不足或不排液:原因:   因灌液不足而泵内存有空气 吸入管路漏气 叶轮或吸入管堵塞 泵安装过高 扬程超过规定 泵转动方向不对或转数太低 叶轮或密封严重损坏      2)电流超标:原因:   转数太高 流量与扬程超过规定 泵轴弯曲、轴承磨损 叶轮与泵壳摩擦 扬程超 过规定 填料 压得过紧      3)振动原因:   气蚀 叶轮平衡不好 泵轴弯曲、轴承磨损 叶轮损坏或局部堵塞 泵内进异物 基础 螺钉松动      4)噪音和振动原因:   润滑不好 轴承损坏或轴瓦太紧 轴弯曲或轴中心不对称 轴向推力过大  5) 什么是泵的气蚀现象?有什么危害?      如果泵吸入口处的压强降到等于泵所送液体饱和蒸气压时,液体就会沸腾,从而形成大量气泡。与此同时,溶解在液体中的某些气体,也会因为压强的降低而溢出成为气泡,这些气体随液体进入泵内高压区后,由于该处压强较高,气泡迅速被压破裂,产生局部真 空,于是周围液体会以极大速度冲向气泡所占据的空间,相互碰撞,使它的动能立刻转化为压强能,在瞬间造成巨大的冲击力,特别是工作叶轮,使叶片的表面成为蜂窝装或者海绵装,这种现象称为气蚀。  气蚀造成的危害:气蚀发生时,泵体因受冲击而震动,并产生噪音,泵的性能急剧恶化,泵的寿命缩短,严重时甚至造成断流  故障  原因  处理办法  泵不上液  1、进口管线堵塞; 2、流程未改通; 3、叶轮堵塞; 4、泵内充气体; 5、液体温度过高产生汽化; 6、马达反转; 7、过滤器堵塞。  1、清理堵塞物; 2、改通流程;3、清理堵塞物; 4、放出泵内气体 ; 5、降低液体温度; 6、调整线头; 7、清洗过滤器。  压力不够  1、电机转速不高; 2、进液量不足; 3、泵体内间隙过大; 4、压力表指示不准确; 5、叶轮有损坏。  1、检查原因; 2、检查液位; 3、调整间隙; 4、更换压力表; 5、检修叶轮。  电机高温  1、轴承却油干磨; 2、轴承弯曲;  1、加润滑油; 2、更换轴承。  轴承温度过高  1、缺油; 2、轴瓦内油污堵塞;3、轴瓦间隙小; 4、轴弯曲、轴瓦偏后; 5、油环卡死; 6、润滑油变质;  1、补充润滑油; 2、清洗轴瓦;3、重研刮轴瓦; 4、校正轴; 5、调整油环; 6、更换润滑油。  泵体振动  1、电机与轴不同心; 2、间隙过大装配不合格; 3、进气空转;4、平衡机构不起作用; 5、轴瓦间隙过大; 6、基础不紧,地脚螺栓松动; 7、轴弯曲。  1、校正同心; 2、调整间隙; 3、放出空气; 4、调整平衡机构;5、重校轴瓦; 6、加固基础,拧紧螺栓; 7、校直或更换。   5、 离心泵运行时的注意事项      1)经常注意压力表,真空表和电流表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现象应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2)经常观察润滑油标,使油量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定期检查润滑油质量,发现有变换,应立即更换。      3)经常观察润 滑油、油封、及冷却水的供应情况,应保持油封压力比泵入口处压力大 0.5 至 1公斤 .     4)经常检查离心泵和电机地脚螺栓的紧固情况,泵体和轴承的 温度 ,及泵运行时的声音等,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5)对结构复杂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离心泵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的 操作规程 进行启动、 维护和停车,不得随意改变操作方法。现象。     四、 水平中开式多级离心泵  1、结构图    2、泵型及参数说明( 3#、 4#掺水泵)  KDY  240  62.5    4    泵级数         泵单级扬程( M)            泵流量( M3/H)                             水平中开式多级离心泵水平中开式  3、多级离心泵工作原理  泵为卧式安装,主要由泵体、泵盖、转子部件等组成,泵除中间两级的过流通道是通过泵上的连接管来实现外 ,其他各级间的过流通道均是通过泵体涡室流道来实现的 .    泵的吸入口和吐出口均位于泵的轴心线以下 ,方向相反的分布在泵的两侧 .叶轮采用背靠背对称布置 ,一种轴向平衡力 ,涡形体采用相互错开 180称对称布置 ,以平衡径向力 . 4、机械密封的维护      机械密封通常 存在小的泄漏量。密封的泄漏量取决于很多不同的因素(如尺寸、材料、泵送介质、温度等)。当密封液有较大渗漏时,可断定密封件已经损坏,应停机检修,损坏的部件必须更换。  机械密封运行期间应注意:  (1)、避免介质压力大的波动。  (2)、避免频繁停机。  (3)、避免泵抽空、气蚀,如有抽空、气蚀现象,应立即停泵。  (4)、避免冷却水中断。  5、润滑 要求      泵由于连续的运动和很大的轴向或径向力而受到高得压力作用,因此适当的润滑是保证轴承寿命和无故障运行的前提。润滑脂不能含有杂质。      润滑脂类型:级压锂基脂 1号 或 2号  润滑脂的更换:正常使用温度下润滑脂的更换周期为 4000 小时,平时注意巡回检查,定期适量补充,补充周期为一周。润滑脂的注入量为轴承  30 50。严禁将轴承箱体内全部充满润滑脂,过量的润滑脂会使温度迅速上升。  6、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判断与排除  故     障  原     因  措     施  泵运转后无压力  1 泵吸入管未充满介质  2、吸入、排出阀关死  3、旋转方向不对  4、进口堵塞  1、注满输送介质,排净气体  2、打开吸入、排出阀  3、正确接好电机配线  4、检查进口管道、叶轮、排出阻塞物  运转过程中流量 、扬程降低  1、  进口压力低  2、  气体进入吸入管内  3、  密封环磨损  4、  叶轮磨损或堵塞  5、  测量仪表不正常  1、  同上  2、  检查吸入管道密封,更换密封垫,拧紧螺栓  3、  更换新密封环  4、  更换新叶轮,排出堵塞物  5、  校正或更换测量仪表  电机过载  1、  润滑脂不足  2、  润滑脂过多  3、  轴承变形  1、  检查调整油位  2、  同上  3、  更换轴承  泵产生振动  1、  吸入管堵塞  2、  泵组地基础不坚实  3、  地脚螺栓松动  4、  联轴器不同心  1、  检查排出堵塞物  2、  重新加固地基处  3、  拧紧地脚螺栓  4、  安装调整同心度   五、 多级离心泵  1、结构图           DY 型泵主要由定子、转子、轴承和轴封四部分组成。   定子部分 :主要由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和导叶等组成,用穿杠将各段拉紧,构成工作室。 D 型泵进口为水平方向,出口垂直向上。    转子部分:主要由轴、叶轮、平衡盘和轴套等组成。轴将动力传递给叶轮使其工作;平衡盘用来平衡轴向力;轴上装有可更换的轴套以保护轴。    轴承部分:主要由轴承体、轴承和轴承压盖等组成。采用滚动轴  润滑脂润滑。  轴封:一般采用软填料密封,主要由进水段和尾盖上的密封函体、填料、挡水圈等组成。    传动: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原动机直接驱动。从电机端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2、泵型及参数说明( 1、 2掺水 泵)  DY   46  50  5         泵级数                   泵单级扬程  ( M)                                泵流量( M3/H)               多级离心油泵  3、 常见 故判断与排除  压力表有压力,但仍不出水  1  出水管阻力太大;  2  旋转方向不对;  3  叶轮堵塞;  4  泵转速不足。  1  检查或缩短水管  2  检查电机  3  消除叶轮内的污物  4  增加泵转速  流量低于设计要求  1  水泵堵塞  2  密封环磨损过多  3  转速不足  1  清扫水泵及管路  2  更换密封环  3  增加泵转速  泵消耗功率过大  1  填料压得太紧并发热  2  叶轮有磨损  3  泵流量增大  1  调整填料压盖松紧程度;  2  更换叶轮  3  增加出水阻力  泵内声音反常,泵不出水  1  吸水管阻力太大  2  在吸入处有空气渗入  3  输送的液体温度过高  1  检查吸入管和底阀;减少吸入高度  2  堵塞漏气处  3  降低水温  水泵振动,轴承过热  1  电机与泵不同心  2  轴承缺油或磨损  1调整电机轴与泵轴的同轴度  2加油或更换轴承        离心泵启、停泵岗位指导卡  操作地点:各岗通用                               编号: HBYT-GWCZK-06-005 风险提示  1、机械伤害。  2、触电。  3、烫伤。  应急处置  1、发生机械伤害,立即使伤者脱离伤害源,进行应急包扎后送往医院救治。  2、人员触电后,立即关断相关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然后对伤者进行救护,严重时送往医院。  3、出现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淋降温,然后送往医院进行处理。  程    序    与    步    骤  检查  和  准备  1、检查离心泵和电机是否完好备用。  2、检查轴承润滑油脂是否合乎要求,油盒油位是否合适。  3、检查各部位的螺丝是否有松动、缺少现象 。  4、检查电机、 泵周围有无杂物 。  5、盘泵 3 5 圈,看转动是否灵活自如,细听泵内有无杂音 , 检查联轴器有无偏磨,是否紧固。  6、检查压力表是否完好,是否在检验期内。  7、向有关单位(大站、作业区调度)联系汇报情况 。  8、检查相关工艺流程是否已经正确倒改。  9、供电电压在 380V 420V 之间 。  操作  启泵:  1、 打开泵进口阀,将液体注入泵内。(有冷却水系统的,打开冷却水阀门。)  2、 打开放空阀门、将泵内空气放净,随后立即关闭。  3、按启动按钮,注意电流变化情况 。 检查压力上升是否正常 。  4、观察泵压升至泵最大压力时,将出口阀门慢慢打开,保持泵压平稳。  5、启运正常后悬挂“运行”标识牌,并向调度汇报。  停泵:  1、 缓慢关小出口阀门,按停泵按钮。  2、 关闭进、出口阀门。 (有冷却水系统的, 待轴瓦降温后停冷却水。 )  岗位指导卡  3、泵停运后必须切断主电源,停运的泵挂“备用”或“待修”标识牌。  备注  1、 及时 检查泵的压力、温度,电机的温度、电流、电压 等相关参数 。  2、 冬季停泵应将泵内的液体排空。  3、有变频启停的以变频启停操作规程为准。  4、 操作人员在每次操作前 要浏览该操作卡,熟 知卡上各项内容。      往复泵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  基本结构  主要部件:泵缸、活塞、活塞杆、单向开启的吸入阀和排出阀。泵缸内活塞与阀门间的空间为工作室。  2) 工作原理  ( 1) 往复泵是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直接以压力能的形式向液体提供能量的液体输送机械。 ( 2) 往复泵有自吸能力,启动前不灌泵。 ( 3) 当活塞自左向右移动时,工作室的容积增大形成低压,吸入阀被泵外液体推开而进入泵缸内,排出阀因受排出管内液体压力而关闭。 ( 4) 活塞移至右端点时即完成吸入行程。 ( 5) 当活塞自右向左移动时泵缸内液体受到挤压使其压力增高,从而推 开排出阀而压入排出管路,吸入阀则被关闭。 ( 6) 活塞移至左端点时排液结束,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如此往复运动,液体间断地被吸入泵缸和排入压出管路,达到输液的目的。 ( 7) 活塞从左端点到右端点(或相反)的距离叫做冲程或位移。活塞往复一次只吸液一次和排液一次的泵称为单动泵。 ( 8) 单动泵的吸入阀和排出阀均装在泵缸的同一侧,吸液时不能排液,因此排液不连续。 ( 9) 对于机动泵,活塞由连杆和曲轴带动,它在左右两端点之间的往复运动是不等速的,于是形成了单动泵不连续的流量曲线。                   注水岗位高 压柱塞泵正常停泵操作卡  下令人:                操作地点:                   编号: HBYT-GWCZK-06-118 日期:   年   月   日     操作 起始 时间:   时   分       操作 结束 时间:   时   分  风险提示  1、机械伤害。  2、触电。  3、高压刺漏。  应急处置  1、发生机械伤害,立即使伤者脱离伤害源,进行应急包扎后送往医院救治。  2、人员触电后,立即关断相关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然后对伤者进行现场救护,严重时送往医院。  3、发生高压刺漏时紧 急停泵,及时处理。  程    序    与    步    骤  执行情况  检查  和  准备  1、 检查相关 设备 是否 正常 。   2、通知调度准备停泵。   操作  1、 缓慢 打开回流阀门,关闭出口阀门,让泵减载运转 3-5 分钟。   2、切断主泵电机电源。   3、盘泵 3-5 圈。   4、通知作业区调度,填写运转记录。   备注  1、侧身开关阀门。  2、停泵后盘泵检查有无卡阻现象。  3、 本卡由操作人填写,操作人、 监控人 签字确认。  4、执行情况:已执行的“”;异常的“”;未执行的“ /”。  操作人:                                            监控人:    关键操作卡    注水岗位高压柱塞泵启泵操作卡  下令人:              操作地点:                   编号: HBYT-GWCZK-06-117 日期:   年   月   日    操作 起始 时间:   时   分       操作 结束 时间:   时   分  风险提示  1、机械伤害。  2、触电。  3、高压刺漏。  应急处置  1、发生机械伤害,立即使伤者脱离伤害源,进行应急包扎后送往医院救治。  2、人员触 电后,立即关断相关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然后对伤者进行现场救护,严重时送往医院。  3、发生高压刺漏时紧急停泵,及时处理。  程    序    与    步    骤  执行情况  检查  和  准备  1、 检查 润滑 油 油质、 液面。   2、 检查传动系统各部分是否正常,皮带张紧合适。   3、 盘泵检查是否有不正常卡阻现象及杂音。   4、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紧固。   5、检查喂水泵、大罐液位是否正常。   6、检查供电设备是否完好 。   7、检查流程。   8、通知调度准备启泵。   操作  1、 启动前泵工、 电工 必须联系配合好,并让其他人员注意安全,以免发生危险。   2、接通电源,启动泵。 注意电流变化情况 。   3、二次吸合后进行其他工作。   4、 注意泵的响声及运转情况。   5、 泵经空运转无问题后方可逐渐加负荷每次加负荷不得超过 5MPa。   6、 缓 慢关 回 流阀 , 待泵压达到规定值 , 开启出口阀门。   7、通知作业区调度,填写运转记录。   备注  1、 侧身开关阀门。  2、变频启泵没有二次吸合。  3、本卡由操作人填写,操作人、 监控人 签字确认。  4、执行情况:已执行的“”;异常的“”; 未执行的“ /”。  操作人:                                               监控人:   关键操作卡   第 二 章     配电部分  一 、电机  1、 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  一般电动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称为定子,旋转部分称为转子。另外还有端盖、风扇、罩壳、机座、接线盒等。  定子的作用是用来产生磁场和作电动机的机械支撑。电动机的定子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电动机的转子由转子铁心、转子绕组和转轴组成。转子铁心也是作为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转子绕组的作用是感应电动势,通过 电流而产生电磁转矩。转轴是支撑转子的重量,传递转矩,输出机械功率的主要部件。  图 3.1  封闭式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图     1 轴承; 2 前端盖; 3 转轴; 4 接线盒; 5 吊环; 6 定子铁心;   7 转子; 8 定子绕组; 9 机座; 10 后端盖; 11 风罩; 12 风扇   2、 工作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当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中通入对称的三相交流电时,在定子和转子的气隙中形成一个旋转磁场,该磁场切割转子导体,在转子导体内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转子导体通过端  环相互联接形 成闭合回路,所以在导体中便出现感应电流。在旋转磁场和转子感应电流的互相作用产生电磁力,因此,转子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着磁场旋转的方向而转动。  3、 电动机常见故障与排除 :  ( 1)、通电后电动机不转有嗡嗡声     故障原因 : 定、转子绕组有断路(一相断线)或电源一相失电;  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  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  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转子卡住;  电源电压过低;  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  轴承卡住  ( 2)、电动机空载电流不平衡,三相相差大    故障原因 : 重绕时 ,定子三相绕组匝数不相等;  绕组首尾端接错;  电源电压不平衡;  绕组存在匝间短路、线圈反接等故障  ( 3)、电动机运行时响声不正常,有异响  故障原因 : 转子与定子绝缘纸或槽楔相擦;  轴承磨损或油内有砂粒等异物;  定转子铁芯松动;  轴承缺油;  风道填塞或风扇擦风罩,  定转子铁芯相擦;  电源电压过高或不平衡;  定子绕组错接或短路。  (4)、运行中电动机振动较大    故障原因 : 由于磨损轴承间隙过大;  气隙不均匀;  转子不平衡;  转轴弯曲;  铁芯变形或松动;  联轴器(皮带轮)中心未 校正;  风扇不平衡;  机壳或基础强度不够;  电动机地脚螺丝松动;  笼型转子开焊断路;绕线转子断路;加定子绕组故障  (5)、轴承过热   故障原因 : 滑脂过多或过少;  油质不好含有杂质;  轴承与轴颈或端盖配合不当(过松或过紧);  轴承内孔偏心,与轴相擦;  电动机端盖或轴承盖未装平;  电动机与负载间联轴器未校正,或皮带过紧;  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  电动机轴弯曲。  (6)、电动机过热甚至冒烟  故障原因 : 电源电压过高,使铁芯发热大大增加;  电源电压过低,电动机又带额定负载运行,电流过大  使绕组发热;  修理拆除绕组时,采用热拆法不当,烧伤铁芯;  定转子铁芯相擦;  电动机过载或频繁起动;  笼型转子断条;  电动机缺相,两相运行;  重绕  后定于绕组浸漆不充分;  环境温度高电动机表面污垢多,或通风道堵塞;  电动机风扇故障,通风不良;定子绕组故障(相间、匝间短路;定子绕组内部连接错误)。   二 、电磁阀  1、 电磁阀结构   2、 工作原理 :                                                                                                                                                                                                                          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把关闭件从阀座上提起,阀门打开;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  3、 电磁阀 使 用注意事项 :       在应用电磁阀的过程中,电磁阀的故障将直接影响到切断 阀货控制阀的动作,常见的故障为电磁阀发生拒动现象,遇到此类问题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排查:      ( 1)电磁阀界限头松动或先头脱落,电磁阀不得电,应紧固线头。      ( 2)电磁阀线圈烧坏,可拆下电磁阀的接线,用万用表测量,如果开路,则电磁阀烧坏。可能因现群受潮引起绝缘不好而漏磁,造成线圈内电流过大而烧毁,因此要防止雨水进入电磁阀。此外,弹簧过硬,反作用力过大,线群匝数太少,吸力不够也可使得线圈烧毁。      ( 3)电磁阀卡住。电磁阀的滑阀套与阀芯的配合间隙很小,一般都是单件装配,当有机械杂质带入或润滑油太少 时,很容易卡住。可用钢丝从头部小孔插入,使其弹回。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将电磁阀拆下,取出阀芯及阀芯套进行清洗,使得阀芯在阀套内动作灵活。  此外,在选用电磁阀时还应考虑温度、压力、防爆区域划分等。  三 、变频器  1、 变频器的结构 :     变频器是把工频电源 (50Hz或 60Hz)变  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  行平滑滤波,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逆变成交流电。对于如矢量控制变频器这种需要大量运算的变频器来说 ,有时还需要一个进行转矩计算的 CPU以及一些相应的电路。 2、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知道,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表达式位:  n 60 f(1 s)/p (1) 式中  n 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f 异步电动机的频率;  s 电动机转差率;  p 电动机极对数。  由式 (1)可知,转速 n与频率 f成正比,只要改变频率 f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 f在 0 50Hz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手段。  3、 使用变频器的 注意事项 :  (1)工作温度。变频器内部是大功率的电子元件,极易受到工作温度的影响,产品一般要求为 0 55,但为了保证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时应考虑留有余地,最好控制在 40以下  (2)防止电磁波干扰。变频器在工作中由于整流和变频,周围产生了很多的干扰电磁波,这些高频电磁波对附近的仪表、仪器有一定的干扰。因此,柜内仪表和电子系统,应该选用金属外壳,屏蔽变频器对仪表的干扰。所有的元器件均应可靠接地  4、 变频器常见故障代码 :   (1)、 OC.过电流,这可能是变频器里面最常见的故障   (2)、 OV.过电压,     (3)、 UV.欠电压。我们首先可以看一下输入侧电压是否有问题,然后看一下电压检测电路,故障判断和过压相同。   (4)、 FU.快速熔断器故障。在现行推出的变频器大多推出了快熔故障检测功   (5)、 OH.过热,主要引起原因变频器内部散热不好。我们可以检查散热风扇及通风通道。   (6)、 SC.短路故障。我们可以检测一下变频器内部是否有短路现象  5、 变频器常见的九大故障现象和故障分析 :  (1)过流( OC)  过流是 变频器 报警最为频繁的现象。  a 、 重新启动时,一升速就跳闸。这是过电流十分严重的现象。主要原因有 :负载短 路,机械部位有卡住 ;逆变模块损坏 ;电动机的转矩过小等现象引起。      b、 上电就跳,这种现象一般不能复位,主要原因有 :模块坏、驱动电路坏、电流检测电路坏。      c 、 重新启动时并不立即跳闸而是在加速时,主要原因有 :加速时间设置太短、电流上限设置太小、转矩补偿 (V/F)设定较高。      (2)过压( OU)      过电压报警一般是出现在停机的时候,其主要原因是减速时间太短或制动电阻及制动单元有问题。  (3)欠压( Uu)      欠压也是我们在使用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主回路电压太低(220V系列 低于 200V, 380V系列低于 400V),主要原因 :整流桥某一路损坏或  可控硅三路中有工作不正常的都有可能导致欠压故障的出现,其次主回路接触器损坏,导致直流母线电压损耗在充电电阻上面有可能导致欠压 .还有就是电压检测电  路发生故障而出现欠压问题。  (4)过热( OH)      过热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故障,主要原因 :周围温度过高,风机堵转,温度传感器性能不良,马达过热。      (5)输出不平衡      输出不平衡一般表现为马达抖动,转速不稳,主要原因 :模块坏,驱动电路坏,电抗器坏等。      (6)过载      过载也是 变频器 跳动比较频繁的故障之一,平时看到过载现象我们其实首先应该分析一下到底是马达过载还是 变频器 自身过载 ,一般来讲马达由于过载能力较强 ,只要 变频器 参数表的电机参数设置得当 ,一般不大会出现马达过载 .而 变频器 本身由于过载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过载报警 .我们可以检测 变频器 输出电压。      (7)开关电源损坏      这是众多 变频器 最常见的故障,通常是由于开关电源的负载发生短路造      接地故障也是平时会碰到的故障,在排除电机接地存在问题的原因外,最可能发生故障的部分就是霍尔传感器了,霍尔传感器由于受温度, 湿度等 环境 因数的影响,工作点很容易发生飘移,导致 GF报警。  (8)GF 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也是平时会碰到的故障,在排除电机接地存在问题的原因外,最可能发生故障的部分就是霍尔传感器了,霍尔传感器由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数的影响,工作点很容易发生飘移,导致 GF报警。  (9)限流运行      在平时运行中我们可能会碰到 变频器 提示电流极限。对于一般的 变频器在限流报警出现时不能正常平滑的工作,电压 (频率 )首先要降下来,直到电流下降到允许的范围,一旦电流低于允许值,电压 (频率 )会再次上升,从而导致系统的不稳定。 变频器 采 用内部斜率控制,在不超过预定限流值的情况下寻找工作点,并控制电机平稳地运行在工作点,并将警告信号反馈客户,依据警告信息我们再去检查负载和电机是否有问题。       四 、低压配电柜  1、结构图   2、低压配电柜日常检查及注意事项  (1)各元件必须紧固。  (2)保护接地、接零必须完好。  (3)保护元件必须灵敏好用。  (4)柜内接线必须规范。  (5)检修时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6)定期对配电柜进行除尘保养。  (7)配电柜周围不应有易燃易爆物品。       第 三 章     安全装置  一、 安全阀 的作用  当容器内压 力超过某一定值时,依靠介质自身的压力自动开启 阀门 ,迅速排出一定数量的介质。当容器内的压力降到允许值时,阀又自动关闭,使容器内压力始终低于允许压力的上限,自动防止因超压而可能出现的事故,所以 安全阀又被称为压力容器 的最终保护装置。一般安全阀定压为 最高 操作压力的 l.0 51.10 倍。  二、弹簧式安全阀结构图及工作原理  1、结构   1 阀体     2 阀座     3 调节阀     4 阀 瓣     5 导向套     6 散热器  7 阀盖     8 弹簧     9 阀杆       10 调整螺杆     11 阀冒  2、 弹簧式安全阀工作原理是:  弹簧力大于介质作用于阀芯的正常压力(事先选定的压力值),阀芯处于关闭状态,当罐内介质压力超过允许压力时,弹簧受到压缩,使阀芯离开阀座,阀门自动开启,介质从中泄出、减压;当压力回到正常值时,弹簧压力又将阀芯推向阀座,阀门自动关闭。  三 、油、水罐呼吸阀检查标准和内容  呼吸阀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机械式呼吸阀每月至少检查 2 次,气温低于零度时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并打开罐顶透光孔的 1/3,防止呼吸阀冻堵造成罐内负压引起的事故。  主要检查内容:  ( 1)阀盘和阀座接触面是否良好。  ( 2)阀杆上下运动是否良好。  ( 3)阀壳网罩是否良好。  ( 4)呼吸通道有无阻塞现象。  ( 5)压盖衬垫是否严密。  ( 6)控制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四 、油罐阻火器检查标准和内容  阻火器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冰冻季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主要检查内容:  ( 1) 防火网和散热片是否清洁畅通。  ( 2)垫片是否完整,有无漏气。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92)规定 :“ 甲、乙类液体的固定顶罐,应设阻火器和呼吸阀 ” 。说明阻火器和呼吸阀是保证储罐安全的必备设施。       阻火器 、 呼吸阀 不紧能维持储罐器压平衡;确保储罐在超压和真空状态下免遭破坏;而且还能减少罐能介质的损耗和挥发。      路野公司生产的 呼吸阀 HXF 系列,通气量大、泄漏量小、密封性能好;且结构紧凑、外型美观;具有安装简便、性能优良、规格齐全、品质稳定等特点。是国内化工企业首选的品牌。                                                    第五章   避雷及静电接地相关知识 危害和防护措施  1、 合格标准:避雷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 欧姆,静电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0 欧姆。  2、 检测周期:各单位自检为每季度一次,在雷雨季节对爆炸危险环境的防雷装置可以每月检测一次。  通常任何物体所带有的正负电荷是等量的,当与其它物体摩擦、接触,并由于机械作用分离时,因两种物体摩擦起电序列不同,在一种物体 上积聚正电荷,另一种物体则积聚负电荷,在各物体上产生静电,并在外部形成静电场。两种物质互相摩擦是产生静电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像喷涂作业水滴吸附空气中的负离子促成其表面双电层的形成,也可产生静电。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电效应、压电效应、导体(或电介质)的静电感应都可产生静电。  静电危害起因于静电力和静电火花,静电危害中最严重的静电放电 (ESD) 引起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人们常说,防患于未然,防止产生静电的措施一般都是降低流速和流量,改造起电强烈的工艺环节,采用起电较少的设备材料等。最简单又最可靠的办法 是用导线把设备接地,这样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静电积累。我们还经常看到油罐车的尾部拖一条铁链,这就是车的接地线。适当增加工作环境的湿度,让电荷随时放出,也可以有效地消除静电。潮湿的天气里不容易做好静电试验,就是这个道理。科研人员研究的抗静电剂,则能很好地消除绝缘体内部的静电。然而,作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静电,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扬长避短,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比如,静电印花、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和静电分选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静电也开始在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等 许多方面大显身手,甚至在宇宙飞船上也安装有静电加料器等静电装置。  静电在工业生产中造成的危害  静电的产生在工业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其造成的危害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两种机理:  其一:静电放电( ESD)造成的危害:  1、 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或误动作,造成电磁干扰。  2、 击穿集成电路和精密的电子元件,或者促使元件老化,降低生产成品率。  3、 高压静电放电造成电击,危及人身安全。  4、 在多易燃易爆品或粉尘、油雾的生产场所极易引起爆炸和火灾。  静电安全操作  静电防护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高静电防护意识的问题提高,所有接触静电敏感器 件人员的静电知识水平提高,所以进行静电安全操作与静电防护技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美国军用标准和我国标准里都有明文规定包括静电保护接地、场地环境的静电防护人员及静电防护设备的静电防护,静电检测仪表和防护措施的日常维护等六个方面。  1、 静电保护接地    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 10 欧姆,埋设与检测方法应符合 GBJ79 的要求:防静电地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为防静电地线(但零线地线不得接)  2、 场地环境的静电防护    防静电工作区场地 的地面墙壁及天花板,国家标准要求应选用防静电材料使之具备很好的防静电性能,禁止使用普通绝缘材料。  3、 人员的静电防护    人体在日常活动和生产操作中可产生电压为数十伏到数万伏的静电,而放电过程是极短促的,所以放电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可达几十瓦足以引起芯片微区烧毁或 SiO2 膜击穿,因此对进入防静电工作区的人员要进行静电防护配备如防静电服及防静电鞋,对设备维修维护人员还应配备防静电腕带。  4、 设备的静电防护    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是防静电工作区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工作台防静电桌垫、腕带接头和接地线等组成,静电安全工 作台上不允许堆放塑料、橡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图纸、资料等应装入防静电文件袋中,座椅垫套等都应是导静电的并与静电接地相连,必要时工作台上配备离子风静电消除器,座椅下可以铺设防静电地垫。在电子设备研制生产过程中一切贮存周转静电敏感器件( SSD)的容器,应具备静电防护性能,不允许使用金属和普通塑料容器。  第六章    劳动保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又称  “ 个人防护用品 ” )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的所配备的一种防护性装备。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 护用品。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通过采取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措施,能起到保护机体的局或全部免受外来侵害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主要的防护措施。     防护用品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而且穿戴要舒适方便,经济耐用。   相关法律    1996 年 4 月 23日劳动部颁发了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部发 1996138 号 )    2002 年 6 月 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 2002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第七十号  )    2010 年 7月 19 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 201023 号  劳动保护用品 分类    1.传递给人体的能量造成急性伤害的防护方式。     (1)势能转变为动能时,通过介质来吸收和缓冲的防护方式,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2)电能的绝缘防护,如绝缘手套。     (3)利用试剂将急性有害的化学能变为无害的防护方式,如急性有害气体的防毒面具。     (4)给操作人员输送新鲜空气的防护方式,如各种防毒面具。     (5)飞来物体和落体的防护,如安全帽、防护镜等。     2.传递给人体的能量造成慢性伤害的防护方式。     (1)消除化学能的防护,如防护全身的防护服。     (2)吸收、减低噪声能量,如耳塞。     (3)辐射热能的屏蔽,如高温防护服。     (4)放射线的屏蔽,如防紫外线的遮光镜。     3.按人体生理部位分类     头部防护:塑料安全帽, V 形安全帽,竹编安全帽,矿工安全帽     面部防护:头戴式电焊面罩、防酸有机面罩类面罩、防高温面罩     眼睛防护:防尘眼镜,防酸眼镜,防飞溅眼镜,防紫外线眼镜     呼吸道防护:防毒口罩,防毒面具,防尘口罩,氧 (空 )气呼吸器     听力防护:防噪音耳塞,护耳罩,噪音阻抗器     手部防护:绝缘手套,耐酸碱手套,耐油手套,医用手套,皮手套,浸塑手套,帆布手套,棉纱手套,防静电手套,耐高温手套,防割手套     脚部防护:工矿靴,绝缘靴,耐酸碱靴,安全皮鞋,防砸皮鞋,耐油鞋     身躯防护:耐酸围裙,防尘围裙,工作服,雨衣,太阳伴伞     高空安全防护:高空悬挂安全带、电工安全带、安全绳、踩板、密目网     4.按防护用途分类     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酸碱制品,耐油制品,绝缘用品,耐高温辐射用品,防噪声用品,防冲击用品,防放射性 用品,防水用品,涉水作业用品,高处作业用品,防微波和激光辐射用品,防机械外伤和脏污用品,防寒用品,农业作业用品等。   如何配置劳动保护用品    ( 1)头部防护:佩带安全帽,适用于环境存在物体附落的危险;环境存在物体击打的危险。     ( 2)附落防护:系好安全带,适用于需要登高时(米以 上 );有跌落的危险时。     ( 3)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镜、眼罩或面罩,适用于存在粉尘、气体、蒸气、雾、烟或飞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时,佩戴安全眼镜、防化学物眼罩或面罩(需整体考虑眼睛和面部同时防护的需求);焊接作业时,佩载戴焊接防 护镜和面罩。     ( 4)手部防护:佩戴防切割、防腐蚀、防渗透、隔热、绝缘、保温、防滑等手套,可能接触尖镜物体或粗糙表面时,防切割;可能接触化学品时,选用防化学腐蚀、防化学渗透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高温或低温表面时,做好隔热防护;可能接触带电体时,选用绝缘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油滑或湿滑表面时,选用防滑的防护用品,如防滑鞋等。     ( 5)足部防护:佩戴防砸,防腐蚀、防渗透、防滑、防火花的保护鞋,适用于可能发生物体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护的鞋;可能接触化学液体的作业环境要防化学液体;注意在特定的环境穿防滑或绝缘或 防火花的鞋。     ( 6)防护服:保温、防水、防化学腐蚀、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适用于高温或低温作业要能保温;潮湿或浸水环境要能防水;可能接触化学液体要具有化学防护使用;在特殊环境注意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     ( 7)听力防护:根据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选用护耳器;提供适且的通讯设备。     ( 8)呼吸防护:根据 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选用。要考虑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是否存在空气污染、种类、特点及其浓度等因素之后,选择适用的呼吸防护用品。  第 七 章    消防 知识  1、 消防安全 “ 四个能力 ” 建设标准:  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消防安全 “ 四个能力 ” 建设,坚持 “ 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初期火灾自救,安全责任自负,全体员工参与 ” 的原则。  2、 消防设施管理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使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防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3、 消防泵日常管理  各类消防泵每天至少盘泵一次,盘泵应做好数字标记,每周至少试运一次(半小时),同时做好记录。  4、 储罐安全附件 管理  各站对油罐安全附件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呼吸阀每月至少检查两次。气温低于 0时,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同时将油、水罐的透光孔开启 1/3。蛋白泡沫液至少每隔一年检测一次灭火性能指标。各类器材每季度检查一次,检测及检验要有记录。  5、 储罐烟雾灭火装置日常管理  ( 1)严禁储罐冒罐造成装置受潮。  ( 2)每月打开检查一次罐顶和保护箱上部的的接线盒,观察导火索干燥及完好情况,检查完毕后妥善封闭好接线盒,以免导火索受潮。  6、 各类灭火器的用途、使用温度、报废期限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石油、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天然气 设备火灾;使用温度大于 -10 度低于 55 度 。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气、精密仪器火灾;使用温度大于 -10 度低于 55 度。  干粉灭火器出厂期满 5 年 应当进行首次 维修 , 以后每隔 2 年 进行一次 维修 ,但总共不超过 3次。即: 5+2+2=9, 9 年后的下一年报废,即 干粉灭火器 报废期限为 10 年。  二氧化碳灭火器出厂期满 5 年 应当进行首次 维修 , 以后每隔 2 年 进行一次 维修 ,但总共不超过 4次。即: 5+2+2+2=11, 11 年后的下一年报废,即 二氧化碳灭火器 报废期限为 12年。  7、 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  手提式灭火器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 1.5 米 ,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0.08 米 。电器设备着火时,不准用水灭火,防止触电伤人。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 应站在上风头方向,防止中毒,注意不要喷到身上,防止冻伤。精密仪表着火时,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用湿毛粘压盖灭火,不准用沙子或酸性灭火器。对高压电器设备灭火要注意空气中的湿度,以免引起触电事故。  8、 草原防火期和注意事项  每年 3月 15 日 -6月 15日, 9月 15 日 -11 月 15 日,所有员工均必须遵守当地政府的护林、护草、护场防火规定 ,严格火种管理。车辆行驶要随车携带防火通行证 ,安装合格的排气管防火帽。  9、 常见的火 源种类  在生产中,常见的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有以下 8种;( 1)明火( 2)高热物及高温表面( 3)电火花( 4)静电、雷电( 5)摩擦与撞击( 6)易燃物自行发热( 7)绝热压缩( 8)化学反应热及光线和射线。  10、 火灾的分类  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中,根据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物质及其燃烧特性进行火灾分类,将火灾分为五类:( 1)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2) B 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溶化固体物质火灾( 3) C类火灾:气体火灾( 4) D 类火灾:可燃金属火灾( 5) E 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 烧的火灾。  11、 常用灭火剂  灭火剂是能够有效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终止的物质。灭火剂的种类很多,有水、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等等。  ( 1)水:水是不燃液体,用水灭火取用方便、器材简单、价格便宜而且灭火效果好,因此水仍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主要灭火剂;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和窒息;( 2)泡沫灭火剂:指能够与水混溶,并可通过机械或化学反应产生灭火泡沫的灭火剂,可用于扑救 A、 B类火灾。泡沫的灭火机理主要是隔离,也有一定的冷却作用。(常用的泡沫灭火剂主要有:蛋白泡沫液、氟蛋白泡沫液、水成膜泡沫液、抗溶泡沫液、 高倍数泡沫液)( 3)泡沫液的储存:( 1)泡沫液应储存于专用的储罐内( 2)泡沫液最高储存温度不宜超过 40,最低储存温度应高于其流动点 5。  12、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干燥的、易于流动的细微粉末,一般以粉雾的形式灭火。干粉灭火剂是一种灭火效果好、速度快的有效灭火剂,但扑救后易于复燃,故经常与氟蛋白泡沫灭火系统联用;干粉灭火剂主要是依靠抑制作用;干粉灭火剂分为碳酸氢钠干粉和磷酸铵盐干粉两种,由于碳酸氢钠干粉只适用于灭 B、 C 类火灾,因此碳酸氢钠干粉又称 BC 干粉,磷酸铵盐干粉能适用于 A、 B、 C 类火灾,因此磷酸铵 盐干粉又称 ABC 干粉。  13、 二氧化碳灭火剂  是一种气体灭火剂,其灭火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灭火不留痕迹,并有一定的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适用于扑救 600 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期火灾,以及一般的液体火灾;不适用扑救轻金属火灾。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灭火剂的毒性问题,空气中含有 10浓度的二氧化碳就可以直接导致人员的死亡,而二氧化碳得最低设计浓度为 34,在此浓度下人员会迅速死亡。  14、 灭火器的报废年限  根据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规程( GA95-2007),灭火器从出厂日期算起,达到如下年限的,必须报废:( 1)干粉灭火器 10年( 2)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储气瓶 12 年。  15、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1)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场所( 2)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难的场所( 3)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 蔓延较缓慢,扑救较易的场所。  A 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 (m) 灭火器类型  危险等级  手提式灭火器  推车式灭火器  严重危险级  15 30 中危险级  20 40 轻危险级  25 50         B、 C 类火灾配置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 (m) 灭火器类型  危险等级  手提式灭火器  推车式灭火器  严重危险级  9 18 中危险级  12 24 轻危险级  15 30         A 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  危  险  等  级  严重危险级  中危险级  轻危险级  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  3A 2A 1A 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 (m2/A) 50 75 100          B、 C 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  危  险  等  级  严重危险级  中危险级  轻危险级  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  89B 55B 21B 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 (m2/B) 0.5 1.0 1.5 不相容的灭火剂举例  类型  不相容的灭火剂  干粉与干粉  磷酸铵盐  碳酸氢钠、碳酸氢钾  干粉与泡沫  碳酸氢钠、碳酸氢钾  蛋白泡沫  泡沫与泡沫  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  水成膜泡沫   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  灭  火  器  类  型  使用温度范围 ( ) 水型灭火器  不加防冻剂  +5 +55 添加防冻剂  -10 +55 机械泡沫灭火器  不加防冻剂  +5 +55 添加防冻剂  -10 +55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驱动  -10 +55 氮气驱动  -20 +55 洁净气体 (卤代烷 )灭火器  -20 +55 二氧化碳灭火器  -10 +55  灭   火   器   类   型   适   用   性  灭火器  类型  火灾种类  干粉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磷酸铵盐  干粉灭火器  碳酸氢钠  干粉灭火器  机械泡沫  灭火器 (2) 抗溶泡沫  灭火器(3) A 类场所  适   用  粉剂能附着在燃烧物的表面层,起到窒息火焰作用  不  适  用  碳酸氢钠对固体可燃物无粘附作用,只能控火,不能灭火  适   用  具有冷却和覆盖燃烧物表面及与空气隔绝的作用  不  适  用  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无液滴,全是气体,对 A类火灾基本无效  B 类场所  适   用  干粉灭火剂能快速窒息火焰,具有中断燃烧过程的链锁反应的化学活性  适用于扑救非极性溶剂和油品火灾,覆盖燃烧物表面,使其与空气隔绝   适用于扑救极性溶剂火灾  适   用  二氧化碳靠气体堆积在燃烧物表面,稀释并隔绝空气  C 类场所  适   用  喷射干粉灭火剂能快速扑灭气体火焰,具有中断燃烧过程的链锁反应的化学活性  不  适  用  泡沫对可燃液体火灾灭火有效,但扑救可燃气体火灾基本无效  适   用  二氧化碳窒息灭火,不留残迹,不污损设备  E 类场所  适用  适用于带电的 B 类火灾  不适用  适用于带电的 B 类火灾  注: (1) 新型的添加了能灭 B 类火灾的添加剂的水型灭火器具有 B 类灭火级别,可灭 B类火灾。  (2) 化学泡沫灭火器已淘汰。  (3) 目前,抗溶泡沫灭火器常用机械泡沫类型灭火 37 16、 灭火器的选择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当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应选用通用型灭火器。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  灭火器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1、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2、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3、灭火器的灭火效能和通用性。 4、灭火剂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5、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 6、使用灭火器人员的体能。  17、灭火器设置的一般规定  1、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2、灭火器的摆放应 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 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0.08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3、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4、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两具。  5、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 5具。  6、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分建筑面积超过 100 时,应设置 1具 1A 的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 100 时,增配 1具 1A 的手提式灭火器。  7、控制室、电话间、化验室宜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其它场所宜选用干粉型或泡沫型灭火器。  8、 油罐组按防火堤内面积每 400 应设置 1 具 8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当计算数量超过 6具时,可设 6具。  9、石油库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 5 级石油库主要灭火毯、灭火砂配置数量不应少于下表的规定。  场所  罐区  桶装油  品泵房  油泵房  铁路油品  栈桥  汽车装卸油场地  灭火毯(块)  2 2  2 2 灭火砂()  2 1 0.5  1 四级及以上石油库配备的灭火砂数量应同五级石油库,灭火毯数量在上表所列各 38 场所应按 4 6 块配置。  18、 干粉 灭火器  1) 、干粉灭火器工作原理: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 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2)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 时,在距离起火点 5 米左右处,在室外使用时注意占据上风方向。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如果使用的是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如果使用的是外置式干粉灭火器,应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灭火器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    3)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一般由 2 人操作。使用时应将灭火器迅速拉到或推到火场,在离起火点 10 米处停下,一人将灭火器 放稳,然后拔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