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词传播环境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词传播环境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词传播环境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词传播环境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词传播环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词传播环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宋词传播环境研究 摘要 宋词的发展和繁荣,与其所处的宋代特殊的传播环境息息相关。本文吸收 传播学的理念,运用传播学的方法,以翔实的材料为基础,对宋词传播的政治、 经济、文化以及场所进行全面分析。笔者认为,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历代皇 帝的鼓励提倡、科举制度的引导以及享乐之风的蔓延,造就了开明而宽松的政 治传播环境:发达的商业、繁荣的城市、四通八达的驿站交通,形成了作为娱 乐文化的宋词适合受众人群需要的经济传播环境;世俗和高雅文化的交流融合, 造纸和印刷术的进步,歌妓制度的完善及歌妓在宋词传播中充当的多重角色, 使宋代具有了最适合词作流动的文化传播环境。笔者还认为,从宫廷到民间, 从官府到私宅,从关隘城郭到亭台楼榭、歌楼妓馆,众多的传播场所,也是宋 词传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笔者提出传播法制环境的概念,并期待继 续进行探讨。 文章以论述传播环境为主,也涉及了传播媒介、传播者以及书面( 题壁) 、 1 3 头( 歌妓) 传播。同时,勾勒了传播和传播学的大致理论框架以及传播学在 中国发展的概貌,期待包括宋词在内的传统文化,能够如同新兴的传播学科一 样,伴随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在现代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中,利用现代化的 传播媒介,获得新生,找到自己应该所在的位置。 关键词:宋词传播环境 v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m s p e r i t yo ft h es o n g c ii s c l o s e l yl i n k e dw i t hs p e c i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l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i n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a b s o r b i n g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t u d y i d c a , u t i l i z i n g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t u d ym e t h o d , a n dt a k i n gt h ef o i ia n da c c u r a t e m a t e r i a l sa st h ef o u n d a t i o n , t h ea n t h o rc l e a r l ye l a b o r a t e s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o ft h e s o n g c ii np o 醐硒e t ? o n o m y ,c u l t u r e 越w e l l 嬲t h ep l a c e 髓ea u t h o rb e l i e v e d ,e n l i g h t e n e d a n dt h el o o s ep o l i t i c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w a sc a u s e db yi t sn a t i o n a lp o l i c yw h i c h s t r e s s e dt h ec i v i la r t sm o r et h a nl i l i t e c a t ea r t s a n da l s oa l ip r e v i o u sd y n a s t i e se m p e r o r s e n c o u r a g e m e n ta n da d v o c a c yw a sf l n o t h e ri m p o r t a n tr e a s o na sw e l la st h e 鲫i d a n e eo ft h e i m p e r i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s y s t e ma n dt h ew i d e s p r e a do fl e a d i n g4c o m f o r t a b l el i f e d e v e l o p e d c o m m e r c i a l , t h ep r o s p e r i t yc i t y , a n dt h er e l a ys t a t i o n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皑t e n m n gi na l l d i r e c t i o n sf o r m e dt h ee c o n o m i c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f o rt h es o n g c i 抛t h e e n t e r t h i n m e n tc u l t u r ew h i c hn e e d st h en u m e r o u sc r o w d s w j 也t h e 怯c h a n 船f u s i o no ft h e c u l d m o nc u s t o ma n dt h el o f t yc u l t u r e , t h ep r o g r e s so fp a p e r m a k i n ga n dt h ep r i n t i n g m e t h o d , a n d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h ef e m a l es i n g e rs y s t e m ( t h em u l t i p l er o l ew h i c ht h e f e m a l es i n g e ra c t s 鼬i nt h ec o m n n i c a t i o no ft h es o 哩c 1 ) ,t h ec u l t u r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e n v i r o n m e n tw a sf o r m e di nt h es o gd y n a s t y , w h i c hw a ss u i t a b l ef o rt h es o o g c i am o b i l e c u m m u n i c a t i o nt 0 0 1 n ea u t h o ra l s ob e l i e v e d 。f r o mp a l a c et of o l kf r o mg o v e r n m e n t a n t i t o r i t i e st op r i v a t er e s i d e n c e , f r o mm o u n t a i np a s si n n e ra n do u t e rc i t yw a l l st op a v i l i o n a n dh i g hb u i l d i n g , f r o ms o n gb u i l d i n ga n db r o t h e lt ot h em u l t i t u d i n o u s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p l a c e t h e s ew 哦t h ei m p o r t a n tc o n s t i t u e n to f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o fs o n g c i f i n a l l y , t h ea u t h o rp r o p o s e d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l e g a ls y s t e me n v i r o n m e n tc o n c e p t , e x p e c t i n gt o c a r r yo nt h ef u r t h e rd i s c u s s i o n t h kp a p e re l a b o r a t e s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p r i m a r i l y , w h i c ha l s oh a s i n v o l v e dt h e 脚描m e d i a , t h ed i s s e m i n a t o r 躯w e l l 酗w r i t t e nf o r m ( p o e t r yw r i t t e no nt h e w a l l s ) a n do r a lc o m m u n i c a t l a n ( b yf e m a ks i n g e r ) a tt h ef o l m et i m e , t h ea u t h o ra l s oh a s o u t l i n e dt h ec o m m n n i c a t i o na n dt h ea p p r o x i m a t et h c o r yf r a m eo f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嘲d y 勰w e l l 砧t h e g e n e r a l p i c t u r e o f t h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t u d yw h i c h d e v e l o p s 如c h i n a , a n t i c i p a t i n gt h et r a d 砌o n a lc u l t u r ei n d u d l n gt h es o n g c ic a nb es i m i l a rt ot h ee m e r g i u g c u m m u n i c a t l o nd i s c i p l i n e ,f o l l o w i n gt h ec h i n e s en a t i o np e a c ot or i s e , c h a n g i n gw i t he a c h n e wd a yi nt h em o d e r na g ei nt h e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 , m a k i n gu s eo fm o d e r nm a s s r e e d j at oo b t a i nnn e wp l a c e , f o u n d i n gn p o s i t i o nw h i c ho n e s e l f s h o u l db ea t k e y w o r d s :s o n g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 v i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除了文中特另, j j j n 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超i 筮泣日期:缨丝笸胃侈目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阻; 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 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之霉玺主糖师签名:奎蟛日期:丝望纽,廖 n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目的: 本文力图揭示宋代开明的政治环境、发达的商业、繁荣的城市、便利的驿站 交通以及灿烂辉煌的文化对于宋词传播的作用和意义。 宋词具有广泛的传播场所。无论是宫廷、官府,亦或寺庙、道观,或者酒楼、 妓馆、驿站,或者亭台楼榭,都有宋词的传播。正是由于传播场所的广泛性,从 而使宋词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的传播都相当久远。 二、研究概况; 宋词的传播,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逐渐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1 、传播方式研究: 在宋词传播研究中,研究者对宋词传播方式、渠道、媒介的关注程度较高, 这是因为“传播方式在传播过程中能产生巨大作用,甚至能在许多情况下决定传 播效果”o ,也是由入宋以来传播方式的发展以及宋词本身的艺术特征决定的。 在这方面,王师兆鹏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的宋文学书面传播方式初探。, 是最早论述古代文学传播的论文之一,不仅体现了王师一贯的史料丰富、逻辑严 密、文采飞扬的行文风格,且将传入中国不久、还远不为受众所熟知的传播学原 理较早的用于古代文学研究,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敏锐性。王师宋词的口头传播 方式初探一以歌妓唱词为中心。、两宋所传宋词别集版本考一宋词的书面传 播方式研究两文,固则分别对宋词的口头传播、书面传播方式进行了多角度、 全方位、详细的分析论证。杨金梅的音乐与辞章:宋词的两种传播方式。、 徐辉的 宋词传播方式与影响o 、清飚的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宋代出版传播方 式的变革o 等则从音乐辞章、出版印刷等方面对宋词的传播方式进行了探索。 驴藏元光、金冠军主编传播学通论 ,上海交远大学出版枉2 0 0 0 年版,第3 2 8 页 o 文学评论) 1 9 9 3 年第二期。第1 2 2 - 1 3 1 页 o 文学遗产2 0 0 4 年第六期,第5 1 - 6 4 页 o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 哲社版) 2 0 0 4 年第一期,第7 5 7 9 页 贵州文史丛刊 2 0 0 5 年第二期,第2 6 - 2 9 页 荷泽师专学报 2 0 0 3 年第二期,第2 1 - 2 4 页 o 浙江大学学报 2 0 0 1 年第九期,第1 5 7 - 1 5 9 页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传播主体研究 从本质上来说,宋词是以士大夫为创作和消费主体的遣宾娱兴的娱乐文化。 作为口头传播的主要力量,歌妓既是宋词的传播媒介,也是传播主体之一。传播 主体作为宋词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对宋词的审美取向具有重大的影响。沈 燕的浅谈宋代文人群体对宋词的传播o ,论述了文人整体的价值观和思想意 识对宋词传播所产生的影响曹明升的宋代歌妓与宋词之创作及传播。认为 歌妓以自身的特质参与建构了宋词的审美特征,对宋词的创作和传播都有深远的 影响。刘尊明 唐宋词综论第七章“传播史论”一章,论述了“从传播看周邦 彦的词史地位”、“从传播看李清照的词史地位”,从歌妓传唱和历代文献、当代 纸质文献的传播考察了两位词人的词史地位,属于对传播主体比较客观全面的评 价。国 3 、传播接受研究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和读者( 即接受者) 共同完成,作为物质 客体的文学艺术作品只有在接受者的意识中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可见,传播是接 受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播学者也注意到了传播接受这样一个环节,并 提出了“受众”这一概念。同接受美学相比,传播学中的“受众”其实就是接受 者,宋词的接受研究往往和传播相连。杨蓉的 东坡词在宋金元的传播与接受 。,系统吸收西方传播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运用统计学等方法,系统 考察东坡词在宋金元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具体而微的再现其影响和地位。陈福生 的柳永、周邦彦的接受研究o ,从历代读者对两位词人的接受角度作为切入 点,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对两人在词史上的地位 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余敏先、米学华的试论柳永词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 。,从宋代歌妓、市民和文人对柳永词接受的三个层面,粗略考察了柳永词在当 时与以后的传播接受情况。传播接受研究对理论阐释和论据材料的要求都比较 高,因此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大量原始资料。 4 、传播效果研究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 社科版) ,2 0 0 5 年第三期,第8 6 - 8 9 页 。云南社会科学2 0 0 4 年第三期,第1 2 2 一j 2 5 页。 掣刘尊明唐宋词综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5 1 3 0 6 页 廿杨蓉,福建师范大学2 0 0 4 年硕士学位论文。导师欧明俊。 9 陈福生,华东师范大学2 0 0 4 年博士学位论文,导师邓乔彬教授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 0 0 4 年第二期,第5 1 - 5 4 页 2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传播效果研究关注的是宋词在当时、后世的影响力和地位,以及影响传播 效果的某些原因及现象的分析。传播效果往往跟传播的环境、政策以及某特定 历史时期受众的心理与喜好有关,这方面的成果目前较少。董希平的宋诗的助 力与词作的广泛传播一北宋前期词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o ,分析了宋诗在推动 宋词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认为宋词和宋诗在北宋一起走向发展的高峰。宋秋 敏的请君莫忘前朝曲,旧阕新翻总关情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词关系浅论口一 文,通过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异同点的比较,揭示了唐宋词对现代流行歌曲多 方面的影响,并对现代流行歌曲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同时,宋词的传播效 果还跟中国古代的传播和政治体制有关。周月亮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基本现象 o 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定于一尊”的传播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代文化的 传播效果。 5 、传播环境研究; 研究传播方式、传播者、传播与接受和效果的成果比较多,而研究传播环境 则比较少。美国传播学家旌拉姆说:“传播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必需的、无所不 在的活动。我们建立传播关系是因为我们要同环境,特别是我们周围的人类环境 相联系。”。王小荣词在北宋传播的历史文化环境。一文认为,词在北宋的接 受和传播,离不开词体传播的物质基础( 城市经济的繁盛) 、词体传播的社会因 素( 士大夫歌舞享乐的风尚) 、词体传播的直接手段( 宋代歌妓) 。王师兆鹏在古 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回中,则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对古代文学的 传播环境进行了论述,对宋词的传播环境也是同样适用的。王晓骊唐宋词与商 业文化关系研究o 、杨万里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中的部分章节则分别对 宋词传播的商业环境、城市环境进行了论述,本文吸收了其中一些观点,并且采 用了部分史料,一并致谢。 三、论文结构: o 南都学刊 2 0 0 4 年第九期,第7 8 - 8 2 页 。南用师范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十期,第6 8 _ 7 2 页。 。周月亮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1 6 4 1 9 9 页 9 美 硪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新华出版社1 9 8 4 年版,第2 0 页 o 河北大学学报 2 0 0 5 年第二期,第1 2 1 1 2 5 页 o 江汉论坛2 0 0 6 年第五期,第1 0 9 - 1 1 3 页 。王晓骊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9 6 - 1 6 2 页 扬万里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1 2 - 5 5 、1 3 8 1 7 5 页 3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第二部分介绍 宋词传播的政治环境,分别从重文轻武的国策和皇帝的鼓励态度、享乐之风的蔓 延以及因以上因素所产生的宋词传播盛况。第三部分介绍宋词传播的经济环境, 分别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壮大和驿站交通的发达方面来进行阐述。第四部分介 绍宋词传播的文化环境,从世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交融与合流、印刷术和造纸术 的进步以及歌妓制度的促进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五部分介绍宋词传播的场所,分 别从宫廷官府等官方场所,寺庙佛院、亭台楼榭等公共场所,酒楼妓馆等娱乐场 所方面来进行论述。最后一个部分实际是一种思路和设想,即想探讨宋词传播的 法制环境,因学养不足、材料缺乏而写的十分简略,提出以让学界前辈及学人指 点。 4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宋词传播的政治环境 词作为种合乐歌唱的文体,起源于中唐,发展于五代,丽繁荣于两宋,是 与唐诗并列的“一代之文学”回。“宋承周祚,结五季纷扰之局,制礼作乐,自属 固然。其时区宇甫靖,。文事渐兴。内则教坊云韶,皆备宴飨;外则公私酬酢,动 有声歌。故旧曲绵传,新腔竞出。名臣硕彦,抒忠爱之忱;才士文雄,逞敷张之 技。或当筵命赋,立被歌喉;或载酒行吟,遂相传写。引商刻羽,妃自抽黄,慢 犯日增,情致斯畅于是两宋词曲之盛,几夺五七言之席,而立文坛一大帜焉。” o 同时,文学作品从产生到其精神价值的实现,一般都要经过作家作品 传播接受四个阶段o 。宋词也不例外。传播学认为,不论是个人的传播行为 还是群体传播行为,都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环境对人类传 播行为的影响带有多方面的性质。这种多面性是由环境的宽广性、传播行为本身 的复杂性以及两者互感、互动所引起的。”回宋词的发展与繁荣,与其所处的传播 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宋词的传播环境,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 技术等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官府学校等官方场所、寺庙村落等公共场所、歌楼妓 馆等娱乐场所,勾栏瓦市、书场戏院等演出场所,书坊书铺等营业场所、家庭亲 友聚会等私人场所,也包括传播的法制环境。 在宋代整体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下,由于重文轻武的国策,皇帝对待宋词的 开明态度,亲身进行创作实践、从而上行下效形成的作词听曲的社会环境,以及 宋代自上而下的享乐之风,使宋词在宋代各个阶层间的创作和传播,蔚为壮观, 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第一节重文轻武和亲身垂范:古今风俗,悉从上之所好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1 页 o 王易词曲史 ,江苏教育出版杜2 0 0 5 版,第6 7 页。 王师兆鹏传播与接受t 文学史研究的另两个维度, 江海学刊1 9 9 8 年第3 期,1 4 2 - 1 4 6 页 q 戴元光等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 9 8 8 年版,3 2 5 3 2 6 页 5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宋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宋太祖采纳丞相赵普的意见, 实行“杯酒释兵权”的政策。将统兵大将的兵权收归中央。同时,大力启用文入 充当各级官吏,鼓励上书言事,并禁止以文字之罪杀害文人士大夫“不得杀士 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事实亦正如此,由宋太祖开 启的岽文抑武的治国方略,为以后历代宋帝所效法、遵循,并被沿袭为宋朝的祖宗 家法。太祖之后的历代宋帝,都继承了崇文礼士、以文治国的大政方针。宋帝“兴 文教,抑武事”l 给文臣以优容的地位,从而形成了宋代历史上“文德致治”雪、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即所谓“以儒立国”o 的政治构架,不仅结束了唐末五 代以来武人跋扈的局面,而且从制度上为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建立提供了保 障。也保证了文人创作的安全 在对词体本身的态度上,宋朝的许多皇帝都持十分开明的态度,本人也亲自 进行创作,在无形中鼓励了宋词的发展。王易词曲史认为:“有宋词流之盛, 多由君上之提倡。北宋则太宗为词曲第一作家;真、仁、神三宗俱晓声律。徽宗 之词尤擅胜场,即所传十余篇,固已无愧作者。” 太祖赵匡胤好新声,并很欣赏 吴越王钱傲金风欲飞遭掣搦,情脉脉,看取玉楼云雨隔这首小曲o 。 宋史 记载:“太宗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制创新声者三百九十,又琵琶一 曲,有八十四调”回。仁宗也曾作词:“景祜二年十一月戊子,金庭教主冲静元帅 郭氏薨。后之获罪也,上直以一时之忿,且以阎文应所谮,故废之,既而悔之。 后居瑶华宫,上累遣使劳问,于是又为乐府辞以赐后,后和答,语甚凄怆,洞晓 音律o 。”可惜这些歌词已经失传,全宋词仅收其词一首。o 宋神宗本人不仅 是一位支持王安石变法很有政治作为的帝王,而且本人也有词作传世。后山诗 话记载:“武才人出庆寿富,色最后庭,裕陵令得之。会教坊献新声,为作词, 号 瑶台第一层西母池边宴罢”,词作颇有皇家气派,反映了一派生平景象。 o 陆游避暑漫抄 ,中华书局1 9 8 5 年敝,第6 页 宋 李焘续瓷治通鉴长编) 卷十八。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第3 9 3 页,以下引用本书均用此版本 。续资治逯鉴长编卷十一,第2 4 8 页 续舞治通鉴长编 卷= 二一,第5 3 7 0 页 元 脱脱宋史 卷四百三十六,中华书局1 9 7 7 年版,第1 2 9 2 9 页,以下引用本书均用此版本 王易词曲史 ,江苏教育出版社0 5 年8 月第一版。第8 5 页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 ,中华书局1 9 8 1 年舨,第一册1 6 l 页,以下引用本书均用此版本 宋史卷一百四十二,第3 3 4 8 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七第2 7 6 2 页 。全宋词) 第一册,第t 7 5 页,以下引用本书均用此版本 6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宋徽宗赵佶,也是非常有名的词人全宋词共收其词1 3 首,另有存目词 若干o 他的词,既有反映承平盛世的升平之调,也有抒发极度悲苦的亡国之音。 例如其声声慢宫梅粉淡。表现元宵节之夜,皇帝与民同乐直至深夜的盛景。 而燕山亭则是表现了亡国之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 不思量? 除梦里有时曾去”固。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o 徽宗醉心于各种艺术 创作,朝政荒废,最终导致北宋灭亡,自己也做了金人的阶下囚。蔡绦铁围山 丛谈说f “时( 徽宗时期) 天下无问迩退小大,虽伟男髫女,皆争气唱之是时 海字晏清,四夷向风,屈膝请命;天气氤氲异常,朝野无事日唯讲礼乐庆 祥瑞,可谓升平极盛之极以致颠覆,惜哉! 可为痛心”。 7 皇帝倾心作词听曲,万民仿效,以致亡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词作创 作与传唱的盛况。 北宋皇帝喜欢词,作为其继承人的南宋诸帝也不例外。王奕清历代词话 卷七记载:宋高宗赵构不但十分喜爱歌词,而且屡有创作。“光尧寿圣太上皇 帝,尤以文德服远。至于一时闲适遇景而作,则有渔父辞十五章。” o 此外,高宗还作舞杨花词。词苑萃编记载:“高宗洞达音律。自制曲赐 命 舞杨花停觞命小臣赋词,令内人歌之,以玉卮侑酒为寿,左右皆呼万岁。”。 口 除皇帝外,宋廷太后也十分喜欢歌词,周密齐东野语载;“霓裳一曲 共三十六段,太后令内人歌之,凡用三十六人,每番十人,奏音极高妙。”回 考全宋词,仁宗赵祯存词一首,神宗赵顼存词一首,徽宗赵佶存词十二 首、断句二则;钦宗赵桓存词三首,高宗赵构存渔父词十五首( 并序) :孝 。唐圭璋宋词纪事)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2 年版,第1 1 6 页,以下引用本书均用此版本 。全束词) 第二册,第8 9 6 页 o 全宋词 第二册,第8 9 6 页 o 全宋词 第二册,第8 9 8 页 o 王国维人阃词话六吉轼文史出版社1 9 9 9 年舨,第3 0 页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3 0 5 6 页 一词话丛编) 第二册,第1 2 1 2 页 o 词话丛编 第二册,2 0 3 7 页 o 周密齐东野语 卷十。中华书局1 9 8 1 年版。第1 7 8 页 7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宗赵督存阮郎归选德殿作和赵志忠首;宁宗赵扩存浣溪纱看杏花 一首宋代帝王词现存不多,而且多描写宫廷生活,内容比较单调,但由于帝王 所处的特殊地位,直接推动了自五代已经成熟的曲子词在宋代的繁盛。 , 宋代皇帝不但亲自作词,而且通过词作来体察臣下之心,并根据情况做出判 断和批示。坡仙集外纪记载: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我欲乘 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的词句。宋神宗读到此词,叹说:“苏轼 终是爱君。”乃命量移汝州。 神宗从词中读到了苏轼对朝廷和皇帝的眷恋,因此 “命量移汝州0 条件比以前要好的多了。 类似的情况还不少。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日:“子京( 宋祁字子京) 过章华 台,逢内家车子,中有褰帘者日;小宋也。予京归,遂作此词:画毂雕鞍狭 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仁宗知之,召子京从容语及。子京惶惧无 地。上笑日:蓬山不远。因以内人赐之。”o 宋祁名气太大,宫人无不知晓,词作 传入宫中,得皇上嘉奖,并得赐玉人,真可谓名利双收。 宋祁词得上之欢心,而且抱得美人归,蔡挺的运气也不差。能改斋漫录 记载:“元丰中,蔡挺自西掖出镇平阳,经数岁,意欲归。作喜迁莺一阕:霜天 秋晓,正紫塞故垒,太平也,且欢娱,奠借金樽频倒。时有中使至平阳, 挺使倡优歌之,遂达于富掖。上因以吕丞相日:蔡挺欲归遂以西掖召还。”。 蔡挺此举,颇有现代炒作之嫌,先把皇帝奉承一番,然后托中间人把词作传入京 城,间接向皇帝提出调动请求,可谓匠心独运,当然也多亏皇帝深通词曲,终成 t 所愿。 沈雄 古今词话引乐府纪闻说;“缜( 韩缜) 有爱姬能词,韩奉使时, 姬作蝶恋花送之云:香作风光浓着露。正恁双栖,又遣分飞去。密诉东君应 不许。泪波一洒奴衷素。神宗知之,遣使送行。玉汝( 韩缜字) 莫测中旨何自 而出,后乃知姬人别曲传入内廷也”。皇帝竟然为出使别国的使臣送去爱姬, 其体贴入微与思虑周全,令人不禁既感叹又羡慕宋代官员的好福气了,也令人惊 叹宋词传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m 诃话丛编第二册,第1 1 6 5 页 。宋词纪事,第3 2 页 。词话丛编,第三册,第2 0 2 0 页 o 宋词纪事,第4 8 页 3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果以上诸人因作词为皇上所知,大多都得到皇上的理解和赞赏的话,那么 坎坷一生的柳永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 岁时广记卷十七记载:柳永祝仁宗 皇帝圣寿,作醉蓬莱一曲,中有。太液波翻”以及宸游风辇挽章句,恰好犯 了皇帝的忌讳,“仁宗皇帝览而恶之,由是沦落。”o 仁宗在宋代也算是比 较贤德和宽仁的皇帝,但对柳永本来就印象不佳,而柳词恰好又犯了他的忌讳, 就只好自认倒霉了。可见,皇帝喜欢宋词并具有较高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对词曲 的普及和传唱是好事,有时也会因此而对词人的个人前程产生重要影响。 在宋代皇帝的影响下,宋代的宗室能作词的也非常多。 古今词话记载: “元祜时宗室能词者众,如嗣濮王赵仲御瑶台第一层,又安定郡王赵令 畴,尝夜过东坡家,饮梅花下,曾题会真记风栖梧。又淳熙间,赵彦端 子德庄赋西湖,有波底夕阳红湿,为阜陵欣赏,日:我家里人,也会作此 等语”圆。 宋真宗曾经意味深长的说过:“古今风俗,悉从上之所好”o 。宋代诸多文 人士大夫热衷作词,不仅仅只是抒发个人的思想感情,可能也暗含投“土”之喜 好、进一步拓宽与皇上沟通交流渠道之目的。宋代皇帝不仅自己作词,而且经常 通过宋词和臣下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对待宋词宽容的态度,身体力行的创作, 并经常通过宋词来考察臣下的“思想动态”,无形中产生了上行下效的效应,客 观上对宋词传播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因而在宋代很快形成了适合宋词传播的 宽松政治环境。 第二节享乐风气的蔓延: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 宋词的创作与传播,也与宋代的享乐之风有关。而这种享乐风气,首先也是 来自宋代帝王的鼓励提倡。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登上皇位,为防止武将们也仿效他来个“黄 袍加身”,因此对武将采取革除兵权,厚加赏赐的策略,对百官也是鼓励享乐、 倍加笼络因此,宋朝的各级官吏都在皇帝的鼓励下尽情享乐。北宋初年,太祖 。 词话丛编 ,第一册,第7 7 6 - 7 7 7 页 o 词话丛编 第一册,第7 6 0 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的第1 5 2 5 页 9 止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杯酒释兵权”后,曾劝石守信等臣下:“人生白驹过隙耳,所谓富贵者,不过 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显荣耳。汝曹何不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 欢以终天命。”o 宋太祖是公开提倡,而太宗则亲身实践、带头享乐:“( 太宗) 登琼林苑北榭,赐从臣饮,掷钱于楼下,俾伶人争取,极欢而罢。”圆真宗不仅自 己享乐,而且与臣同乐,对没有姬妾的大臣,还赐予银两,赏赐富女为妾:“真 宗临御岁久,中外无虞,与群臣宴语,或劝以声妓自娱。王文正公性俭约,初无 姬侍上使内东门司呼二人者,责限为相公买妾,仍赐银三千两”。呶延世孙 公谈圃也记载:“真宗一日晡时宣两府于崇政殿日:太平无事,与卿等 饮酒为乐。左右列宫人,上日: 卿等家亦有之否? 独王旦对日无有,上 以二人赐之”。至于到了徽宗年闻( 1 1 0 0 1 1 2 5 年) ,国内多年太平,社会财富 剧增,皇帝的奢侈和铺张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徽宗不仅经常大宴群臣,且多次采 办花石纲。王安中曲宴诗序记载了徽宗时期一次夜宴的盛况:“万炬层出, 弥望不极,如星挂空,而光彩动摇于云海涛波之上。户牖、屏柱、茶床、燎炉, 皆五色琉璃,缀以夜光、火齐,照耀璀璨”o 同时,重用童贯等人,采办花石纲: “置局于苏、杭,造作器用。诸牙、角、犀、玉、金、银、竹、藤、装画、糊抹、 雕刻、织绣之工,曲尽其巧” 。为追求享乐,徽宗还甚至多次轻车小辇,微服出 行,出入狭邪,因此与名妓李师师之间便有了说不清、道不白的关系。南宋皇帝 在经历了二帝北狩、山河沦陷的惨痛经历后,初期奢侈风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收 敛,但是随着宋金对峙形势的出现以及投降派的得势,享乐风气再次甚嚣尘上, 以致出现了“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局面。 在皇帝的鼓励纵容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私人生活也是极 尽奢华,酒宴歌舞无日不绝,这在宋人笔记小说和宋词中随处可见。宋代真宗、 仁宗朝的宰相晏殊,“日以赋诗饮酒为乐,佳时胜日,未尝辄废也。”o 全宋词 辑得晏殊珠玉词1 3 6 首,孔凡礼全宋词补辑从诗渊辑得3 首,共1 3 9 首,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写在酒筵歌席。$ 例如玉楼春下阕:“玳筵初启日穿 。宋史 卷二百五十,第鹪1 0 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五,第5 7 6 页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中华书局1 9 8 2 年版。第7 3 页 9 刘延世孙公谈圃,卷上,中华书局1 9 9 1 年版,第5 7 页 清波杂志 卷六。中华书局1 9 8 5 年版。第5 2 页 明 陈邦路宋史纪事本末 卷五十,中华书局1 9 7 7 年版,第5 0 5 页 9 叶梦得石林诗话) 卷上,中华书局1 9 7 7 年版,第2 页 全束词 第一册,第8 7 1 0 9 页 1 0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帘,檀板欲开香满袖。红衫侍女频倾酒,龟鹤仙人来献寿”o 又如破阵子: ?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 停”。o 真可谓日日饮酒、夜夜笙歌。另一位宰相寇准,生活的奢侈也很出名。后 山谈丛记载;“莱公性资豪侈,自布衣夜常设烛,厕间烛泪成堆。” 生活的奢 侈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寇准甘草子词中也毫不讳言享受生活的思想:“堪 惜流年谢芳草,任玉壶倾倒”。8 翦皇帝、执政大臣的表率作用,一般的官员和士 子的享乐奢侈生活也就很放得开了。王明清 挥蘑后录卷五记载:“张耆既显 贵,尝启章圣,欲私第置酒以邀禁从诸公,上许之。既昼夜尽欢。日: 更愿毕 今夕之乐,幸毋辞也。”并和众宾客通宵达旦饮酒,称“长夜饮”。 抗元英雄 文天祥,虽然忠于宋室,极富民族气节,但平日生活也极为奢侈。渚山堂词话 卷二记载:“史称文山性豪侈,每食方丈,声妓满席。” 其齐天乐词后阕就 反映了这种“豪侈”生活:“更为把瑶尊,满斟酩醌。回首宫莲,夜深归院烛。”。 京都奢侈之风,从帝王、士大夫的豪奢游宴可见一斑。而地方州郡的各种宴 会,比起京城也是毫不逊色。沈括 梦溪笔谈记载:“石曼卿喜豪饮,与 , , 潜( 刘潜) 剧饮。中夜酒欲竭,顾船中有醋斗余,乃倾入酒中并饮之。至明日, 酒醋俱尽。其狂纵大率如此,未尝一日不醉。仁宗爱其才,尝对辅臣言,欲 其戒酒”。象石曼卿这样一位不守礼法、“未尝一日不醉”的公务员,“仁宗爱 其才”,士大夫“多慕效之”,可见当时享乐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观, 受到上至皇帝下至臣子的普遍认可。不守礼法、豪饮无度的苏曼卿终日醉酒,可 能只是狂士的个性表现,但是连当时的文坛领袖、道德文章名满天下的苏轼在地 方对也是终日饮宴、整夜欢歌。“东坡停杭,不胜杯酌,诸公钦其才望,朝夕聚首, 疲於应接,乃号杭停为酒食地狱”。o 苏轼称杭州为酒食地狱,可见当时地方 州府官僚的滥饮享乐无度。 。全束词第一册,第9 7 页 。全宋词第一册,第8 8 页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舨,第1 6 0 8 页。 9 全来词) 第一册,第3 页 9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舨,第3 6 9 0 夏 o 词话丛编第一册,第3 6 3 页 o 全朱词) 第五册,第3 3 0 4 页 9 沈括梦溪笔谈,卷九,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7 7 页 。朱残萍州可谈) 卷三,中华书局1 9 8 5 年版,第4 4 页 n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这种享乐成风的环境和风气,在宋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反应。宋祁玉楼春 云“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聂冠卿多丽词云“想人生,美景良辰堪惜。画堂迥、玉簪琼佩,高会尽 词客。清欢久、重然绛蜡,别就瑶席。休辞酵,明月好花,奠谩轻掷”。留晏 殊更漏子下阒:“蜀弦高,羌管脆,慢飚舞娥香袂。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 似春。”国苏轼鹧鸪天:“笑拈红梅摔翠翘。扬州十里最妖饶。夜来绮席亲曾 见,撮得精神滴滴娇。娇后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 间紫玉箫。”固柳永金蕉叶:“恹恹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 禁,艳歌无阑声相继。”西这些词中,有人生短暂、欢娱太少的感叹;有良辰美景、 诗酒留恋的狂欢;有描写席上歌女的酒后之态,有记述烛光晚宴上的佳丽如云。 宋人的各种享乐生活,在宋词中随处可见,真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士人风貌和 社会风情。 宋代的各种宴席,必然少不了歌舞助兴;享乐生活,也需要诗酒来增加情调。 丽如果他们想用文字手段将此类生活加以表现和宣泄,那么这任务则非曲子词莫 属了。在宋代的这种欢歌醉舞的社会风气中,作为具有娱宾遣兴功能的宋词,必 然大行其道,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社会享乐风气的蔓延,使宋词具有了众多的 消费受众,而消费也同时推动着宋词的创作和传播 。宋词传播成为创作和消费的 枢纽,对宋词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宋代享乐风气的蔓延,除了皇帝的鼓励和提倡,也与当时高度发达的商业经 济和富丽旖旎的都市风情有关。这一观点将在下一章的经济环境中来论述。 第三节传播盛况:士农工商渔樵客,争唱人间升平歌 在宋代帝王的大力提倡和亲身实践下,社会各界对包括宋词在内的文学的追 求,达到了一种很高的程度。不仅一般的官僚、士大夫、士子能够写诗作词,而 o 全宋词 第一册,第1 1 6 页 9 全宋词 第一册第1 0 页 全宋词,第一册,第9 0 耍 o 全宋词 第一册,第2 8 8 页 o 全宋词 第一册,第2 0 页 o 童庆炳文学理论救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l 鲫8 年版,第2 :7 1 - 2 8 2 o 扬海明唐宋词与人生k 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8 0 页 1 2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且武将也能够作词;不仅士人阶层能文,而且一般的歌妓、僧道甚至是民间的女 l 子也能够出口成词。在这种“全民皆能词。的环境下,宋词传播出现了空前的盛 况。 宋代武将能词,是受到宋代整个社会文化播环境影响的。宋初大将党进曾经 周过这样的笑话:某次他辞京出守外地,按例要向皇上致词辞别。党迸虽战功赫 赫,但却大字不识,所以皇上特敕令特免。但党进生性好强,就预先请人教习背 熟。但是在向皇上跪拜致词时却忘的精光,尴尬多时只好说出了一些半通不通的 官话来,惹得众人掩口而笑。人们问他为何要这样说,党迸则忿忿然说:“我尝 见措大们( 指读书人) 爱掉书袋,我亦一两句,要官家( 皇帝) 知道我读书来! ” 范仲淹、韩琦是抗击西夏的名将,同时也是当代有名的词人,均有多首名词流传 后世口。辛弃疾本来是一位抗金英雄,但是环境却让他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词人,在 不断的启用和贬谪中度过不甚愉快的一生,4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作东家种树书”。 更有甚者,抗金名将韩世忠,本来是大字不识几个,但在解甲归隐后,因环境熏 陶竟然也能够作词赋曲。西湖志余记载:“韩蕲王生长兵间,未尝知书。晚 岁忽若有悟,能作小词。其临江仙词云;冬日青山潇洒静,春来山暖 花浓,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其南乡子云:人有几多般,富贵荣华 总是闲不道山林多好处,食欢只恐痴迷误了贤”。o 虽然文字浅易通俗, 但是也颇富哲理和人生意昧。对于这位大半生疆场厮杀的将军来说,在宋代整体 比较高的文化环境下,已经是非常惊人的进步了 宋代僧人从事诗词创作,成就也很巨大。两宋诗僧迭出,收入四库全书个 人诗文集的两宋诗僧就有契嵩、重显、道潜、惠洪、永颐、居简、文上、道璨8 位。回诗僧中作词最有代表性的是仲殊和惠洪。据载:仲殊“尝举进士,后弃家为 僧,居杭州吴山宝月寺。词七卷,名宝月集。不传,今有赵万里辑本。”全宋 词共搜集4 6 首,断句七。o 诉衷情5 首是其代表作。黄升花庵词选说: “仲殊之词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为最,小令之中,诉衷情一阕又其最。 盖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风致也一。o 9 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7 8 页 。词话丛编,第二册,第4 6 7 页。 。词话丛编) 第二册,第1 2 2 1 页 9 郑群辉论宋代诗僧创作的杰出成就) 。韩山师范学院报 2 0 0 6 第一期,第2 6 页 。全来词 第一册,第5 4 4 5 5 2 页 黄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