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课件.ppt_第1页
《石钟山记》课件.ppt_第2页
《石钟山记》课件.ppt_第3页
《石钟山记》课件.ppt_第4页
《石钟山记》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苏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幼年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表现出很高的才气。嘉祐二年与其弟苏辙中同榜进士。他一生在宦海沉浮,遭受了政治磨难。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作品收入苏东坡全集。,内容梗概,宋神宗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内容分析,郦道元:,说明人们对郦道元说法的疑惑,作者对其并未轻率下结论。表明作者对李渤说法的否定。,(一)质疑,(二)解疑,寺僧:,“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听觉,作者:,鹘鸟:,鹳鹤:,噌吰之声,窾坎镗鞳之声,(三)结论:,“周景王之无射”,“魏庄子之歌钟”,“人常疑之”,水石相搏,“余尤疑之”,扣石发声,李渤:,区别,“余固笑而不信”,赞同李渤,实地考察,视觉:,“磔磔”叫声,“像老人边咳边笑”叫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分析世人不能准确得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世之不传,郦道元,世之谬其传,引申:,实际上,苏轼的看法也只是一家之言,后人考证,石钟山命名缘由与钟之“声”、“形”都有关。,言之不详,士大夫,知,却不能言,不知,渔工水师,李渤的说法及后人的以讹传讹,比较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写作特点的异同:,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1,4:,照应,照应,2、记游、说理的详略不同。,议论记叙议论,石:,(质疑解疑结论),游:,记叙议论,2,求学应有的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做事需要的三个条件),3:,记叙过程波澜起伏,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而说理很略。,石:,游:,记游略,而重在说理。,五、基础知识(一)实词临、鼓、搏、函、腾、名、适、发、为、识(二)虚词焉、独、固、向、莫(三)词类活用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动词作使动词,使发声)2、事不目见耳闻(目、耳,名词和状语,用眼看、用耳听)3、微风鼓浪(鼓,名词作动词,振动)(四)通假字1、南声函胡(“函”通“含”,重浊)2、莫夜月明(“莫”通“暮”,傍晚),(五)句式1、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2、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