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文 摘 要 声乐教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技能课,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占 有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整个音乐教育的发展, 我国高师声乐教育整体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在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 我国高师声乐教学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声乐师 资培养及基础教育的需要。 高师音乐教育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那么“合格”的内涵就是 要求我们要培养出不仅是一专多能,专业技能过硬而且教育理论知识较强的高素质 复合型人才。 随着山西省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类招生的不断扩大、 社会需求不断提高, 陈旧的高师声乐教学体制,单一的教学模式,与基础教育相脱节的教学内容已不能 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高师声乐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 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声乐教 学的改革既要遵循声乐教学和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要突出高师音乐教育的特征;既 要明确培养合格教师是前提,又要认识到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是关键。所以高师声乐 教学应在共性中寻求个性,有目标、有针对性地真正实施因材施教。 本文采用比较法、问卷调查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从高师声乐教学 的培养目标及其意义、高师声乐教学的发展入手阐述了高师声乐教学的重点是为合 格的音乐师资。笔者通过对山西省高师声乐教育现状调查,山西省师范类院校声乐 教师基本情况、音乐类师范生生源情况分析及就业去向分析对高师声乐教学体制及 学生的定位提出问题。并通过对山西省高师声乐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基础音乐师资 需求分析提出了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诸多调查分析表明高 师声乐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本文 结合笔者十余年的实际教学,通过与国外先进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对山西省高师声 乐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设性、可行性、参考性的建议。根据音乐类师范生生源情况分 析及就业去向分析首先应改进高师音乐类学生教学体制,然后根据学生专业方向的 定位进行相应体制的教学,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模式的改 进也与学生专业方向的定位息息相关,提出课程设置专业化、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 学理念,注重培养专业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结合专业的需要扩展教学内容;为 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其教学相长;改进教学体制加大实习力度,提高学生教学能力 的培养,切实有效地实现高师音乐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教学体制;专业技能;教育理论;复合型人才 abstract being a skilled lesson of music education major in high teachers colleges, vocal teaching play an quite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during the 30 years of reform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the vocal teaching of higher teachers colleges in china has been improved totally. while influenced by some objective factors, chinese vocal teaching in higher teachers colleges havent form a complete teaching system and could not meet the needs of cultivating teachers and basic education. the task of higher music education is training qualified music teachers for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what is qualified teachers? that is to cultivate many synthesized teachers with both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the enlargement of social requirement, the traditional vocal teaching system, simple teaching mode, and the out of date contents could not suit the meet of development in new times.so it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eaching reform to improve higher teachers colleges vocal teaching,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cultivate high qualified implied students. higher teachers colleges vocal teaching should research for the individuality based on common and try to complied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the article takes many different methods including comparison, questionnaire analysis, and experiences conclusion to do this research. beginning with the teaching goal,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of vocal teaching, it declares that importance of higher teachers colleges vocal 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teachers.the music teachers basic situation, the students resources of teachers colleges and their employment situation, the author proposed a question of higher teachers colleges vocal teaching system and students positioning. and by the analysis of higher teachers colleges vocal teaching situation and demands for the basic music teachers, the author proposed a new vocal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teachers colleges and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s. serie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show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vocal teaching in development, the need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need of basic music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10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compared with foreign advanced teaching system, the another proposed some constructive and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shanxi higher teachers colleges vocal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resources and job distribution of higher teachers college , it shows that we must improved the teaching system firstly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 take a corresponding system and have a clear teaching aim. the article proposed teaching idea of majority the course set diversification the teaching mode pay attention cultivating major and qualified implied teachers because the adaption of course set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ode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udents set. for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aim of vocal education of higher teachers colleges, the author suggest to broaden the teaching contents combining the need of specialty, to provide more practising chances to improve teaching system, enlarge the practicing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teaching ability finally. key words: vocal music teaching; teaching system; professional skills; educational theory; compound talents. 32 承承 诺诺 书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 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 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 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 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章) : 200 年 月 日 引言 1 引 言 21 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声乐教 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合格的 中、小学音乐老师。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完善培养教师的教育体制。经过长期 探讨、研究,教育界和教育理论界认为:教师应具有专业人员的基本特点。对于高师 声乐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技术专业化程度和理论专业化程度,是提升国家培养音 乐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师声乐教学在教学体制、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上依然存 在着误区,致使其教学形式上虽然采用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确力度不够;教学 内容上虽然体现师范院校的特点却强度不够。结果使学生既不能胜任一名专业歌唱 演员,也很难成为一名称职的音乐教师。 根据近几年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类学生的就业去向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就业去 向以从事专业音乐教育和从事普通音乐教育为主。并且从 1996 年至 2007 年,随着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出现 了如院校合并,扩大招生,师范教育升级,许多师范大学音乐系增设非师范专业等 情况。日益发展的社会对人才“质”的要求日益超过了对“量”的要求。而高师声 乐教学几十年来重专业技术轻教育理论的教学体制与教学形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 弊端。 目前,世界上包括美国、欧洲国家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在音乐教育领域都形成 了自己的特色,培养音乐教师的教育体制相对完善。在德国,高师声乐教学根据就 业方向不同而分为:普通学校音乐教师教育和音乐学校教师及私人专门音乐教师教 育,并且有不同的培养模式。在澳大利亚,培养音乐教师的教育体制集中体现在五 年制音乐及教育这一双学位的教育模式上。他们的特色在于,学生定位明确;教学 体制、教学模式、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都与就业方向紧密联系;对学生教学实践 能力培养极为重视。 比较国内外高等院校声乐教学体制,笔者认为,高师声乐教学应从训练模式走 向开放模式,由注重技术培训走向关注专业化构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高等师范 院校音乐教育不是为专业团体和单位培养演员,也不是单纯的高等学历教育而是培 养音乐教师的岗前职业教育。使教学体制更贴近实际,并且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就 业方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紧跟经济发展步伐,紧跟时代步伐。 对我省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2 同时,高师声乐教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一门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 应体现出全面教育、素质教育的特点。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演唱 能力和程度如何,都应当通过教学过程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歌唱理论体系和一种良好 的歌唱习惯,这一点对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来讲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应当在高师 声乐教学中为这种规范化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体制和相对全面系统的教学 模式及理论体系,促进学生的技能专业化、知识理论化。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 不远的将来通过高等师范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各自相应的教学岗位中正确引导学 生实施教育,逐步规范整个声乐教育的基础环节。众所周知,与专业音乐院校声乐 专业的学生相比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声乐方面的技能与实际水平 表现出相对程度较低和参差不齐的现象。而根据高师声乐教学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 情况分析,学生对专业理论,尤其是专业技术教育理论掌握不够,缺乏教学实践, 高师声乐教学内容与基础音乐教育内容相脱节等现象广泛存在。这些问题的形成是 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实 际教学中使高师声乐教学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促进基础音乐教育尤其是声乐教育的 良性循环与发展呢?回顾近年来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具体的研究与理论已有很多, 其中主要是对授课形式,教材选用,教学评价模式等声乐教学问题的探讨。 根据山西省艺术类院校分布情况来看,师范类院校占大多数。声乐课作为高等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对教学质量的要 求不断提高,陈旧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模式已不能与之相适应。改进高师声乐教学体 制与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加大实习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师声乐教学 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教育理论、增强 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出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 这是高师声乐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写作和实际工作的调研中,深感近年来高师声乐教学所取得的发展,但随着 时代步伐的加快,高师声乐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和实际调研中 发现的问题对山西省高师声乐教学提出几点个人的见解,以期与同行共勉。 第一章 声乐教学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3 第一章 声乐教学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高师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及其意义 高师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即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 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教师的 教学水平,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在相当程度上受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影 响。 高师声乐教学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必修课,其教学不仅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 水平,更应围绕“综合素质”即素质教育之核心,提高学生的专业教育理论。 “国 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对高师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 师音乐教育要培养有专长、思路宽阔、想象丰富、知识渊博、善于创新,并具有良 好的文化艺术素养的专业人才” 。 音乐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通过各级各 类的音乐教育实践,不仅推动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也使人类自身 得到了长足发展。21 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伴随着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被人们空前重视起 来。 1.2 国外高师声乐教育 (1)教育体制方面 德国是世界上开设师范声乐教育课程较早的国家之一,德国的高师声乐教育在 国际上己达到先进水平。 “自 1900 年起,德国尤其重视声乐教师的培养质量,规定 声乐教师必需经过三年师范预备班的学习(14一17岁), 以及三年师范学校的培养(17 一 20 岁)后,才能充当各种学校的声乐教师。 ” 在大学师范专业和高等师范学校入 学条件方面,只有完全中学毕业生才有资格接受师范教育。德国的音乐专业大学师 范系新生人学考试通常要求符合下列条件:极具潜力的嗓音、听觉好、掌握和声、乐 理和音乐史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主科乐器和副科乐器的技巧。 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和德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他们把音乐课作为一门主课, 学 生能否升级, 音乐课也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 德国的高师音乐教育己居于世界领 先地位。德国高师音乐教育分为培养普通学校音乐教师教育和培养音乐学校以及私 金英淑新时期高师声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基本设想.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p9. 林军德国音乐教育指南.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 (3) p77. 对我省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4 人专门音乐教师教育两大类,这是以不同的社会需求作为主导方向,而进行专业的 划分。 而澳大利亚高师声乐教学体制集中体现在五年制音乐及教育这一双学位的教 育模式上。这种体制简单来说就是“3+2”模式,即:学生进入音乐学院后,首先学 习三年音乐专业课程,如有意将来从事音乐教师职业,则需再专门学习两年教育课 程。三年的音乐课程在音乐学院修读,两年的教育课程部分在教育学院修读,教育 实习由音乐学院和教育学院共同安排和监督。 这样的体制有鲜明的特点:学生入学时 可以不选择专业方向,先学习大量音乐专业课程,在学习中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逐 步确定发展方向,选择将来意愿取得的学位,并按这个学位的程序继续学习。 这种高师声乐教学教育体制的好处在于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学生 对自己的专业方向及就业方向的选择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学生可以不必急 于确定发展方向,而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专业学习情况来确定就业方向。 (2)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方面 在德国,培养普通学校音乐教师教育声乐类课程设置为:声乐以专业个别课为 教学模式;朗诵、嗓音保健、合唱、合唱指挥为小组课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还设有 钢琴、排练、音乐理论、音乐学、音乐教育学、课堂见习与实习等课程。而培养音 乐学校以及私人专门音乐教师教育声乐类除上述课程外还增设有:钢琴伴奏、语言 学、意大利语言、嗓音生理学、舞台表演课。通过课程的设置情况,德国高师声乐 教育大致可划分为“音乐艺术实践课程、音乐学术性课程和教育科学性课程,其培 养目标定位于使未来的音乐教师既具有音乐艺术才能,又具有学术的和教学法的才 能。 ” 在澳大利亚,课程体系共有两大部分:一是音乐课程,一是教育课程。 “音乐课 程开设三年,共有 150 门,教育课程开设两年,共有 22 门。 ” 音乐课程分:表演 类、教育类、理论类、历史类。声乐专业学生设有;声乐技巧课;法语语言与语音、 意大利语言与语音、德语语言与语音,西班牙语语言与语音;音乐表演实践课;多 声音乐写作技术;键盘乐器伴奏;合唱指挥;歌剧研究;儿童音乐;音乐教学法; 音乐研究方法;器乐教学等。 音乐教学方法课主要教授学生未来从事音乐教学的方法,如资源利用、备课、 个别器乐/声乐教学的方法等,是为有意从事专业器乐/声乐教学的学生开设的,上 代百生 . 德国的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 中国音乐 j 2007 (1) p199. 邱菲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g首都师范大学, 2006 p13. 第一章 声乐教学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5 课采取课堂讲授的办法。 音乐研究方法课主要教授研究音乐教育领域问题的方法,上课采取研究型方 式,即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方法自己寻找研究对象,可以是音乐教育领域的任 何问题,并按照要求写出个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报告。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可以选 修此课,不作必修要求。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需在第 三年修读。 “课程教授普通中学学生器乐演奏课教学方法以及课外合奏课教学方法, 具体内容有如何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曲目,如何为中学的课外乐队选择曲 目并负责排练和演出的指挥工作。在澳大利亚,大多数中小学都有课外音乐小组” , 因此这个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必要。 1.3 我国高师声乐教育 我国高师声乐教学,从恢复高考制度至今,通过广大声乐教育者共同努力,使 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广大声乐教育者也深 深的体会到,高师声乐教学中专业性与师范性、技术与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 都需要相应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1)教育体制方面 近几年来我国高师音乐教育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师范专科、师范学院 合并、升格、等现象。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音乐院(系)学制与专业院校学制相同, 学生学制 3 年为专科,学制 4 年为本科。学制是按学位来定而不按专业来划分。也 就是说,在我国高师音乐专业学制是与专业院校学制相同,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在四 年大学要完成专业技术,专业理论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等课程。 (2)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方面 目前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依然主要是依据 1981 年 3 月全国高等 师范院校音乐各课教学大纲来安排的。 高师声乐专业学生基本上由:一是普通教育课 程,为毕业生作为未来中小学校师资所需的较广博的综合性文化知识和从事教师职 业所必须的教育理论与技能的系列课程,内容一般是哲学、政治、外语、体育、计 算机、教育学、心理学等;二是学科专业课程,一般是为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门学 科教学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而开设的系列课程,如声乐、钢琴、视唱练耳、基本乐理、 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作曲、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概论、音乐欣赏、合唱指挥、 邱菲.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g首都师范大学, 2006 p21. 对我省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6 器乐、舞蹈等;三是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如电脑音乐制作、音乐美学、器乐合奏、 声乐或钢琴艺术史概述等;四是实践课。 在教学模式上声乐主修为单一课,声乐副修为小组课,其余均为集体课。与国 外高师声乐教学体制、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的比较不难看出,我国高师声乐教学在 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发现并予以解决。 第二章 对山西省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7 第二章 对山西省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山西省高师声乐教育现状调查 山西省高等师范院校设有音乐系的共 14 所,其中本科院校 7 所,专科院校 7 所。太原市 2 所,外埠 12 所,分别分布于大同、忻州、晋中、离石、长治、临汾、 运城等地。 2.2 音乐类师范生生源情况分析及就业去向分析 根据山西省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招生范围及笔者的实际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1)山西省高师音乐类生源: a, 职业高中及中等艺术院校毕业生:占 36.7% 这部分学生相对来说学习音乐 时间较长,专业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的音乐学习环境,实践锻炼机会较多,但文化 知识比较薄弱。 b, 普通高中毕业生:占 63.3% 这部分学生的音乐学习时间较短,专业知识基 本上是业余学习,且大部分学生为应试型都没有连贯系统的音乐学习经历,但文化 素质较全面,对音乐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从上述情况分析以及实际教学过程发现,我省高师声乐专业学生普遍起点较 低,全面素质较差,演唱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声乐基本理论知识。而声乐副修学生 由于应试型教育,没有什么声乐基础,一切需从头开始。这样的生源情况给高师声 乐教学提出了十分严峻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生源情况,我们既要保证教学质量,还 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以适应毕业后的工作需要, 确立一整套科学的、 规范的、 切实有效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十分紧迫、艰巨的任务。 (2)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根据笔者对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大同大学、吕梁高等专科学校、运 城师范学院、长治师范学院、晋中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中二百余名毕业生就业 情况抽样调查,工作性质及就业比率为: (见下表) 对我省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8 表(1) 高等院校及职业院 校音乐教师岗位, 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中小学音乐教师 岗位 从事群众音乐 文化工作 其他职业 待业 或考研 2004 年 26% 43% 195% 115% 2005 年 19% 385% 17% 255% 2006 年 17% 45% 12% 26% 2007 年 14% 53% 10% 23% 2008 年 105% 605% 75% 215% 由此可见,我省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向以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 为主流,并逐渐扩大;还有一少部分毕业生从事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培养专业技 能过硬,专业理论过强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2.3 山西省高师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1)生源质量与扩招问题,致使高师声乐教学质量下滑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音乐在 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整个社会对音乐教师的需求量出 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作为培养音乐师资力量的重要基地,高 等师范院校音乐类开始了生源的扩招。从 1996 年开始,持续多年的生源扩招满足 了社会对音乐教师的需求,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扩招”现象给高师声乐教学带来 了严重的冲击。这种冲击集中体现在生源质量的降低和教学质量的下滑方面。从笔 者的实际调查及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很多先天声乐条件不好的学生也积极加入 到学习声乐的队伍中来。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学生单凭文化课成绩 很难达到高考目的,考取理想的大学,认为艺术类专业要求低、好考,而唱歌又相 对学习乐器“容易” ,于是便通过短期的声乐学习而获得大学的“入场券” 。很显然, “这样的生源素质必然会导致整体声乐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学生数量的巨增使 声乐教师处于一种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也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众所周知,现 阶段的声乐教学模式仍采用一对一的模式,在现有师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学 生数量的巨增使每个老师都是在超负荷的状态下进行教学。其结果只能是不断压缩 课堂的教学和指导时间,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练习和思考,长此以往也必然 第二章 对山西省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9 会影响高师声乐教学质量。 ” (2)教学体系单一,缺乏就业导向 随着中等师范院校的合并、升格。培养基础音乐师资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各高等 师范院校的肩上。但是从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趋向分析表(1)我们可以看出,高 等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分为两大主流:一类是从事普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 育) ,一类则从事专业音乐教育(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音乐教育) 。虽然现在有越来 越多的毕业生步入考研的行列,对于我们音乐专业来说,随着国家对教师学历要求 的提高,这一部分学生将来就业的选择则依然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主。而大学阶段的 学习对于他们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对我们高师音乐教育尤其是高师声乐教育提 出了时代性的问题。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只按三年制大专和四年制本科教 学大纲实施教学,无论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是从事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还是从事专 业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是没有区分的,因此学生在完成学业阶段也是毫 无职业区分之概念的。而中小学音乐教育和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对教师 的素质要求是极不相同的,一种教学体系下培养出的师资是无法适应两种不同要求 的教育的。 (3)注重专业技术,忽视专业理论 与专业院校相比, “师范性”是高师音乐院校所具有的最典型的特征。因此, 高师音乐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表演能力,还 应当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 “尽管许多学者都已经认识到高师声乐教学 中的师范性问题,并通过文章的形式呼吁应当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更多的体现出 这一师范性特点。 ” 从生源及笔者实际调研中发现,声乐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一 部分对歌唱的基础理论掌握不够。而在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很多高师音乐院校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仍然受声乐表演专业的严重 影响。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音乐院校除了开设与声乐技能技巧相关的课程外,基 本没有开设如歌唱生理常识 、 声乐心理学 、 嗓音保健 中外声乐发展史 等声乐基础理论课,使得学生缺少对声乐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从而也影响了学生 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作为将来要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从事声乐专业教育的人, 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是尤为重要的。 (4)教学模式公式化,忽略了其他教学模式的优势 王彦华. 关于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p3. 王彦华. 关于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p3 对我省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10 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 个别教学是突出学生技能技巧和发现问题的主要途径; 小组教学则是个别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内容比个别课更为丰富,可以培养学生对不 同歌唱声区和问题的辨别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不但为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供 了相互了解和观摩的机会,激发其竞争意识,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集体课教学则培养了学生的共性歌唱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毕业生今后的 教学、课外活动的开展以及社会音乐的辅导工作都是极其有益的。但是,山西省高 师声乐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个别课的教学模式。即使由于招生的逐年扩大迫使个 别院校在大学一、二年级采用声乐小组课教学,那也只不过是缩短了时间的个别课 而已。为了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我们的教学模式有待向多样化发展。 (5)教学内容注重专业化,缺乏职业化教育 高师声乐教学以培养音乐师资为目标。但实际调研中发现,我们的高师声乐教 学依然是声乐技术的训练。在歌唱技术讲授上比较细致、充分,在发声及歌唱练习 的音质共鸣、声音统一等方面花的时间较多,而对歌曲所蕴涵的音乐文化知识、作 品的时代背景、内容结构、风格特点、作者介绍等方面的讲解却相对较少。同时, 在我们高师声乐教材中对中小学课本内容几乎没有介绍,学生在毕业实习时才感觉 学到的知识用不上,需要用的却没有学过。例如有关童声训练、变声期嗓音保护以 及童声合唱训练等。对于高师声乐教学这一培养未来音乐师资的教学来说无疑是职 业化教育内容上的一种缺陷。 由此可见, 高师声乐教学目前仍存在着忽视 “师范性” 的现象,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严重影响到师范技能和师范素质的 提高,背离了高师院校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 (6)实践环节薄弱,缺乏实际能力培养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来,随着柯达伊、奥尔夫、达尔克洛兹、美国综合音乐感 等外国音乐教学法的引入,我国一些中小学借鉴外国音乐教学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 国教学实际,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取得了很好 的教学效果。然而,山西省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中学音乐教学法课所使用的教 材相对陈旧,这就造成高校音乐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改革相脱节 的弊端。更重要的是,我国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教学实践性内容相对薄弱,相当一 部分音乐教育专业的实习被安排在大学最后一年,实习期仅为一个月,部分学院的 实习甚至不足一个月。实习基本流于形式,完全把学生抛给实习学校,而且实习的 方法和内容都缺乏规范性的依据和指导,与实际教学活动有相当差距,接触教学实 践的机会亦非常有限,这就导致高师毕业生“学”与“用”的脱节。 第二章 对山西省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1 2.4 音乐师资需求分析 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和高等师范院校的教 师专业化均进行了相应的改革。2001 年 6 月,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以“教育部文件”的形式公开印发。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公布对未来教师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改革。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 划重点课题“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组围绕 如何认识当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构建高师音 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以及如何着手改革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现状等问题进行 多次调研和召开研讨会。高师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那么高师声 乐教学该怎样把握住服务于高师音乐教育的大体方向呢?这就需要全面分析人才 市场对音乐师资的需求状况,这也是有效实施高师声乐教学的关键。进入新的历史 时期,人才市场对于教师的需求在标准上不断提高,这也为培养音乐教师的教育提 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具备较好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且 后者是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知识。这两种知识高度概括了音乐教师应 当具备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模式。基础文化知识决定了音乐教师的知识范围。它是音 乐教师专门化的业务根底,这一知识越宽广,就越能启迪学生思维,开阔思路。它 一般包括广泛的文化知识、学校实际知识和一般基础知识。广泛的文化常识是作为 一个新时期文明人,应该具有的自然和社会常识、文学艺术、审美情趣、体育运动、 时事政策以及做人的学问、交际的礼仪等知识。它是专业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提高, 也是拓展知识视野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素质的高标准要求。而学科专业知识,表现 为音乐教师自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业务水平的衡量标准,是音乐教师专业 的标志。 音乐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可分为:音乐基础知识、音乐主体知识和音乐前沿知 识。 “音乐基础知识是为学好音乐,能够从事音乐教学打基础的知识。它是音乐主 体知识的根基。 这个层次的基础越扎实、 越宽厚, 就越能促进音乐主题知识的发挥。 ” “音乐主体知识是进行某门音乐专业的本钱,是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功。它包括音 乐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资料、基本教具等。 ” “音乐前 沿知识,一是指音乐发展的前景,包括对音乐教学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从而了 解未来的变化要求教师作哪些知识储备,做好规划提前积累。面对科学教育的飞速 对我省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12 发展,教师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识的更新。特别是当今随着电化教学手段的广 泛应用,音乐教学不会运用多媒体,则可能因“科盲”而成为“不合格”教师。二 是指音乐学科知识的改革动态。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考试 方式等方面要推陈出新。 ” “假如一个音乐教师不善于捕捉本学科最新的信息,把 握改革的动向,种种弊端将窒息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的现状需要我们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准确 定位,为培养现代音乐教育人才服务,推动音乐教育与时俱进。 孙建华. 新时期高师声乐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g 首都师范大学 2005 4-5 许讲真. 歌唱艺术讲座.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50-70、105. 第三章 山西省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的重要性 13 第三章 山西省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3.1 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是教育 的结果,教育最关键的就是教师。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哪个国家就拥 有高素质的国民、就将成为知识时代的先锋,国家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 师。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强,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推广, 人们达成了共识: 要使教育水平有质的提高,并且能够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高师教育。美国优异教 师教学质量委员会在变革教师教育的呼吁中强调:“发展优异教师教育,培养一 代新型教师是确保美国领先地位、确保美国生存和人民生活的条件。 ”1999 年 6 月 在德国科隆举行的八国首脑峰会上发表的科隆宪章一一终身学习的目的与希望 中也强调:“教师在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现代化水准方面,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的采 用、训练、配置及其素质能力的实质性提升,是任何教育制度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 的因素。 ” 2002 年 2 月 6 日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意见中强调:“教师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质 量提高的重要保证。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 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加快教师教育的发展,提 高教师教育水平,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 战略意义。 ”因此,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培养普通中小学音乐 教育人才的基地高师音乐教育机构面临的挑战将更加尖锐、更加激烈,从某种角 度上也警醒我们每个人都要放眼世界,面向未来,重视和加强高师音乐教育,只有 加强高师音乐教育才能有效地使我国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上一个新台阶,才能为我 国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2 素质教育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培养和造就新世纪社 会主义事业信仰者、捍卫者、继承者和建设者的重要举措。 ”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 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育人之 功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沈心工在学校唱歌集中更进一步指出: “乐歌的 作用,最足以发起精神,激扬思想,故态东西各国均以为注重之科目。专以陶 陈永明. 教师教育研究.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p40. 田小军. 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音乐 , 2006 第 4 期 p112. 对我省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14 融学生之性情为宗旨。 ” 他不仅认为音乐能完善人的品格,激发人们对光明前景不 懈追求的热情,还能促进其它科目的学习。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 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 “音 乐教育比其它教育都重要得多。 ” 音乐可以反映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精神道德风 貌。因它不仅能改变人的心志,而且可以改变人的外在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及政治的变革和维护社会的稳定。所以,没有音乐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 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形势下,高师毕业生要逐渐面向市场,双向选择,市场效应 如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面对变革的社会如果我们仍然无动于衷, 故步自封, 因循守旧将会被市场所淘汰,不被社会所接纳。所以对音乐教育进行改革、补充刻 不容缓,要以社会需求做为教育的目的。因势利导,在教育观念上加以更新,对实 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教育进行调整,赋予教育灵活性。要培养大量与时代发展同 步的应用型、综合型师资,以顺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养出合格的师资。 3.3 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同时也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1 年我国颁发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这是我国普通音乐 教育课程建设新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 “新课程”的 实验、推广和实施,关键都在教师。我国新一轮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既给高 师音乐教育机构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01 年 6 月,教育 部就我国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脱节、各自为政、教师职前教育不能根据基础教 育的改革发展进程及时进行调整与改革,以至于职前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往往难以胜 任基础教育的教师工作等状况, 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提出了: “师 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 沈心工. 学校唱歌集编著大意.m 上海中新书局, 1906. 何乾三. 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c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10. 第三章 山西省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的重要性 15 法。 ”可是一些高师音乐教育机构认为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与自己关系不大,是 中小学音乐教育自己的事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是基础音乐教 育课程改革的前提;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依据, 两个方面是 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高师音乐教育应根据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 目标与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经验,构建起适应 新课程需要的高师音乐教育及课程体系,为中小学输送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合格的 音乐师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殡葬礼仪师中级行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 企业文化建设指南凝聚人心与提升凝聚力
- 环境治理工程师基础理论与工作技能培训方案
- 社交媒体运营经理中级内容策略制定与粉丝增长计划
- 汽车零部件产品设计优化计划
- 健身教练训练计划及训练日程
- 高级云计算工程技术发展路线规划及实施
- 化学检验员高级专业技能评估报告
- 基金从业资格法律法规在线刷题平台及题库
- 新员工CNC操机技能培训计划含理论实操
- 中国稀土镁合金治炼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30340-2025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业务条件
- 新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12 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班组建设培训课件完整版
- 安全生产考核巡察办法原文
- 光船船舶运输合同范本
- 2025低空经济无人机网络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 医院感染管理科十五五发展规划
- 【初中作文】打造作文“好身材”凤头豹尾【课件】
- GJB3243A-2021电子元器件表面安装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