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专业论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pdf_第1页
(美学专业论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pdf_第2页
(美学专业论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pdf_第3页
(美学专业论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pdf_第4页
(美学专业论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学专业论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洲川删删 y 2 0 6 6 5 17 本文对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产生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中国神话和希腊 神话在内容、特征、发展历程、及其对各自民族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神话作为 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把艺术作为研究对象的 美学,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研究神话的形式美、崇高美、悲剧美等审美 范畴与审美感受,以及其美的创造、发展和规律。内容涉及两个民族神话的审美 特征、悲剧美学、审美价值的不同,旨在通过比较两者的差异,来探究差异的根 源,透视中西方神话共同的审美规律。首先,文章从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产生、 内容、特征等方面初步探讨了两者的差异,进而使神话与美学结合,深入分析两 个民族在神话体系、审美特征、美学精神与审美范畴方面的不同。其次,悲剧的 审美范畴在两个民族的神话中都有所体现。虽都同属于悲剧神话,但中希方却又 不同的表现。文章从悲剧冲突、悲剧结局、悲剧精神三个角度深刻地比较研究了 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中国神话注重伦理道德,希腊神话则侧重于哲理思考。再次, 两个民族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也传承了各自民族神话的形式、内容与精神内涵的精 髓。并且,对现代社会的艺术创作、文学形式、审美教育等方面也具有深远的影 响,全面地体现了神话的审美价值。最后,文章在比较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在 美学意义上的差异之后,分别从时代背景、地理形势、社会、自然环境、心理结 构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深入剖析两者差异的根源。并在根源中发现其共同之处, 指出中国和希腊在神话创作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审美规律和审美本质。 关键词:审美特征悲剧美学审美价值审美规律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g i v e su sap r e l i m i n a r ys t u d yo nt h ep r o d u c t i o no fc h i n e s ea n dg r e e k m y t h o l o g y , a n dt h e ni ta n a l y z e s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o fc h i n e s ea n dg r e e km y t h o l o g yi nt h e c o n t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d e v e l o p m e n th i s t o r y , a n dt h e i r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 i ro w n n a t i o n a s af o r mo ff 0 1 l 【l i t e r a t u r e ,m y t h o l o g yi st h ee a r l yh u m a na r tw o r k so fu n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a e s t h e t i c s ,t a k e sa r ta s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a n ds t u d i e sa e s t h e t i cc a t e g o r ya n df e e l i n go f m y t h sa b o u tf o r m a lb e a u t y , n o b l eb e a u t y , t r a g e d yb e a u t ya n ds oo n ,a n de v e ni t s b e a u t i f u lc r e a t i o n ,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l a w f r o mt h ea e s t h e t i cr e l a t i o n so fp e o p l e sr e a l i t y i tc o n c e r n st h ed i f f e r e n c eo fa e s t h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r a g e d ya e s t h e t i c sa n da e s t h e t i c v a l u eo f t w on a t i o n a lm y t h s i ti sd e s i g n e dt oc o m p a r et h ed i f f e r e n c et oe x p l o r et h er o o t c a u s e so fd i v e r s i t y , a n da n a l y z e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c o m m o na e s t h e t i cl a w s f i r s to fa l l ,t h ea r t i c l ee l i c i t st h e i ro w nn a t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s t y l e sf r o m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o ft h ep r o d u c t i o n ,c o n t e n t , f e a t u r e so fc h i n e s ea n dg r e e km y t h o l o g y t h e r e h a v eab i gd i f f e r e n c ei na e s t h e t i cs e n s e ,a e s t h e t i cc r e a t i o n , a n da e s t h e t i ce x p e r i e n c e s e c o n d ,t h ea e s t h e t i cc a t e g o r i e so ft h et r a g e d ya r er e f l e c t e di nt h et w oe t h n i cg r o u p s m y t h s h o w e v e r , t h ea r t i c l ea n a l y s e st h e i rd i f f e r e n te m p h a s e sf r o mt h et h r e ea n g l e so f t h ec o n f l i c t ,t r a g i ce n d i n g ,s p i r i to ft h et r a g e d y c h i n e s em y t h o l o g yp a y sa t t e n t i o nt o e t h i c sa n dg r e e km y t hf o c u s e sm o r eo n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t h i n k i n g t h i r d l y , w i t l l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p r o c e s so ft w on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i rl i t e r a r ya n dc u l t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h e r i t sp a r t so ft h ef o r m ,c o n t e n ta n ds p i r i t u a lc o n t e n to ft h e i ro w nn a t i o n a lm y t h s b e s i d e s ,i ta l s oh a saf a r - r e a c h i n gi m p a c to nt h ea r t i s t i cc r e a t i o n ,l i t e r a r yf o r m , a e s t h e t i c e d u c a t i o no fm o d e m s o c i e t y , a n de m b o d i e st h ea e s t h e t i cv a l u eo f t h em y t hc o m p l e t e l y f i n a l l y , t h ea r t i c l eh a sa ni n d e p t ha n a l y s i sa b o u tt h er o o to fd i f f e r e n c e sa f t e rc o m p a r i n g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i nt h ea e s t h e t i cs e n s eo fc h i n e s ea n dg r e e km y t h o l o g y t h e r ea r et w o n a t i o n so fd i f f e r e n th i s t o r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 s ,g e o g r a p h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 s ,s o c i e t i e s ,t h en a t u r a l e n v k o n m e n t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s t r u c t u r e sa n dw a y so ft h i n k i n g f u r t h e rm o r e ,i tf m d st h e i r r o o t si nc o m m o n ,a n dp o i n t so u tt h ea e s t h e t i cr u l ea n da e s t h e t i ce s s e n c ea b o u tc h i n a a n dg r e e c ei nm y t h o l o g yc r e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e s t h e t i cf e a t u r e s t r a g e d ya e s t h e t i c a e s t h e t i cv a l u ea e s t h e t i cl a w s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 神话是原始先民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文化的原始理解和阐释。在 原始人类无法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时候,只有通过想象的力量,把自然力加以 形象化,从而改造自然、支配自然。因此,神话集中体现了原始先民初期的精神 活动和思维方式特征,这种最初的精神文化和思维体系直接作用于民族的发展和 成长,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伦理道德准则、民族精神等 密切相关,现如今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思维方式、民族精神无一不受影 响。当人们追踪人类的起源、宇宙的产生、民族精神、民族起源、文化传统、自 然观念、历史、文学、宗教、哲学等文化最初状态的源头时,无一例外地要追溯 到神话,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比较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根据研究表明,神话是跨学科的研究对象,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泛,如神话 学、民族学、民间文学等。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希神话一直进行着系统的 分析、整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关于神话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的丰富。 然而,大多是从神话自身的内容、结构、特点等方面来追溯起源。 一” 研究中希神话也大都是仅仅停留在审美特征、悲剧美学的异同比较,而对神 话的审美精神对本民族的心理结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的影响的探讨尚不完善。一 同时,根据神话在美学意义上的差异,进而追溯本民族神话产生的根源,并在探 究根源的基础上对中希神话体现出来的共同的审美规律的研究更为不多。 近年来,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总是围绕着中国神话的重构问题。中国神话向 来以零星破碎著称,来源不一,不成体系。这与希腊神话具有相当显著的差异。 本世纪以来,中外学者为使中国神话像希腊一样具有系统性,在重构中国神话上 面做了大量工作。虽然,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神话是不可重构的,但从一个民族的 文化的发展来看,从神话的保存、传承、弘扬来看,神话的研究和重构是有十分 必要的。还有些学者指出:借助现代各种科学,如民族学、宗教学、史学、心理 学、哲学、美学有可能把神话的原来面目看得更清楚一些,使神话的价值得 到更大的体现。同时,使神话的重构也尽可能建筑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上。因此, 神话的美学意义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去研究,神话也还有很多的美学价值值得去 探求,中西方的文化与文明的彼此融合也是值得去挖掘和推进的。 2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 1 2 研究方法 本文在写作的时候,综合运用了文献法、例证法、比较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即历史文献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首先要求对现存的、 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鉴别,然后加以分析综合, 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以达到服务某种研究的目的。本文大量使用了文献法, 对中国神话,希腊神话故事进行了有目的地分析、组合、借鉴和升华,对相关的 论文进行仔细的阅读,详尽的分析,找出了事物的新特点、新关联、新规律,从 而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二、例证法 例证法就是列举观点然后举出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论证的科学研究方法。结合 具体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说理,可以使所要论证的观点更加鲜明清晰、具有说服力。 本文大量运用了例证的方法,几乎每一章节都有引用例证来支撑相应的观点。本 身神话故事就实例性很强,在阅读每一个神话故事的当中来发现它的美和价值。 因此,例证法是本文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三、比较法 比较法也是本文所运用的方法之一,比较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方法。比较法通 过对比分析,使事物凸显出自己的本质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深刻、全面 地认识事物。 本论文题目就是突出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美学比较这一主旨。首先,使 神话与美学相结合,从美学的角度比较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分别详细的对中希 神话的产生、内容、特点进行了比较。涉及的美学内容包括:审美特征、审美范 畴、审美价值以及悲剧美学特征的比较。想要深入地研究某一事物,务必要从其 根源着手。因此,本文之所以比较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种种差异,旨在分析研究 中希神话其差异的根源。从而,在根源中发现两者存在的共同之处,透视中希神 话相同的审美意识,研究中西方共同的审美规律。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为理论如果不落实到实践 中去,就失去了理论存在的意义。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用理论来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 本文在第五章运用了此研究方法,透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神话 和希腊神话的审美价值。无论是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还是对现代审美教育理 第一章绪论 3 论的完善,中国神话有其重要的价值。处处渗透着人本主义的希腊神话对西方的 人文精神、西方的文化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 3 研究思路 神话的审美是了解一个民族的起源、发展、进程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国与希 腊两个完全不同风格和习俗的民族在神话的创造和人类起源的认识上面有着很大 的差异,但也存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中国神话的产生、内容与特点都渗 入了本民族的精神和历史,与希腊神话的产生、内容特征完全不一样。 作为最早文化形式的神话对本民族心理结构的形成、民族精神的完善产生怎 样的影响? 中希神话审美特征的不同又蕴含着怎样独特的审美意识? 在悲剧神话 中,相同的悲剧美学在中希神话又有着怎样的不同表现? 在中希神话差异的根源 中又暗含着怎样的审美规律? 围绕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便构成了此论文的主 旨。, 首当其先的是对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大致内容、结构、特点要有一个全面 的了解和认识。在前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希神话的内容又进行了系统 地分类和总结,为中希神话的比较研究奠定了框架与理论的基础。从中希神话的 体系出发,逐层的比较两者审美特征的差异。包括:审美体系、审美形象、民族 精神的比较分析。 本文深入浅出来比较中希神话审美范畴,进而落脚到审美范畴的悲剧美学的 比较研究。悲剧美学在中希神话中分别有所体现,并占据着很大的篇幅。然而, 同中存异的哲学辩证理论,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神话悲剧美学的审美体验当中,中 希神话对悲剧美学的表现各有侧重。对悲剧精神的比较是为强调悲剧神话的审美 价值做铺垫。 悲剧美学精神的价值体现在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形成 产生的影响,悲剧美学的比较研究也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关键。通过对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审美特征、悲剧美学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神话对一个民族 的历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与价值。 最后,从神话起源的探讨来看各自神话的审美差异,从种种的比较中来研究 中希神话差异存在的根源。循环往复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两个民族之 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异的本质原因,比较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在审美创造和审美 意识方面表现的共同的审美规律,从而更加完善地认识两个民族文化。 4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 1 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以研究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为出发点,是为了更完善的了解其民 族文化。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发现两个民族在创世、造人、自然现象方面的共同 点,是为了探究两个民族、整个宇宙、人类的最初形态和共同认识。中西方两个 完全不同的民族对大自然存在着完全相同的认识,对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相似的 理解,不得不说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也是人们研究宇宙最初形态的重要科学依据, 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中西方的往来越加频繁,中西方的文化相互 影响,比较研究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不仅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各民族的文化精神、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从而,促使中西方更好的开展以对话、沟通、尊重、 理解、共建人类多元文化为宗旨的各种学术活动。而且,使中希神话的研究还可 以上升到审美的高度,完善人们的审美体验,进而寻求共同的审美规律。同时, 促进中西方美学比较研究的理论发展。 本文即是把神话与美学这一学科相联系,使之融合。文章从人对现实的审美 关系出发,研究神话的美、丑、崇高、悲剧等审美范畴和远古先民们的审美意识。 从而,较为系统的从审美特征、审美范畴、悲剧美学、审美价值方面探究神话的 发生与发展,最终目的是力图深刻地分析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差异的根源,并透 视中西方在神话创作共同的审美规律和审美本质。 本文创新点体现在: 第一,以审美特征与民族精神作为中希神话比较重构研究的起点,较为系统 地比较了中希神话的差异。由于悲剧美学在中希神话中都有着完美的体现,因此, 重点引出悲剧的美学精神,旨在分析两者共同的悲剧美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民族 精神和审美体验。 第二,创新性的从事情发展的发生、经过、结果的逻辑顺序来分析悲剧神话。 尝试性的从悲剧冲突、悲剧结局、悲剧精神比较中希悲剧神话中悲剧美学不同的 表现,意在最终引导出中希神话在表现悲剧美学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悲剧观 念、悲剧特征、悲剧精神的差异及其意义。 第三,美育作为审美和教育的结合的产物,是近代教育的特有范畴。通过美 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 造美的能力等等。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现实意义 出发,大胆地把神话精神注入审美教育之中。阐述了中国神话对审美教育的影响, 强调了神话的审美精神和审美体验对美育的审美价值。 第四,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比较研究,致力于挖掘其差异的根源,从神话 起源的探讨来看各自神话的审美差异,从种种的差异中来分析中希神话的根源。 循环往返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探究中西方共同的审美规律,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 流,并最终落脚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终极意义。 6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 第二章神话简述 7 第二章神话简述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 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n 1 换言之,神话是产生于原始社会,是上古人类主观的、想象的自然观和社会观的 反应,是一种通过幻想的方式表现原始氏族社会在最初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与 残酷强大的大自然进行斗争的一种艺术形式。神话是远古先民对大自然的反应, 同时也体现了远古先民面对威力无比强大的大自然时表现出力来征服自然、改造 自然的梦想。远古先民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之于神的意志、力量和权力, 一切自然都通过先民的想象变得形象化、神格化、人格化了。然而,不同的民族 由于时代背景、地理形势、社会、自然环境、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其神 话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作为东西方神话代表的中国神话和希腊 神话集中的体现出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充分的表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和 伟大的民族精神。 2 1 1 中国神话的产生 2 1 中国神话 神话产生在生产力和人们的认识能力都十分低下的原始时代,那时人们的意 识开始发展,开始对自然的产生和人类自身充满了好奇,想要知道自然怎么生成 的,人类从何而来。原始古代先民面对自然和宇宙的现状,心中充满了疑惑和猜 测,他们想要寻求宇宙生成、人类产生的原因,可是没有人告诉他们确切的答案, 没有人给他们讲述这一切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为此,远古先民只能运用自己的想 象,通过自己对这自然的观察,来对这么未知的世界进行解释。但人们对自然的 认识极其有限,思维能力极为简单,无法对自然界和自然现象以及人类自身无法 进行科学的理解和解释。于是,原始人类只能凭借自己狭隘的生活体验,通过丰 富的想象和幻想来对这一切的未知进行解释,并且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自己特 有的自然神的观念。因此,原始人认为日、月、风、雨、雷、电等等大自然各种 存在的现象和事物都有神在主宰,自然界也像人一样有性格、有意志、有感情, 有生命,把自然界的一切神化,赋予了灵气,神话也就由此产生。 人们幻想出盘古,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宇宙的生成,盘古是一位开辟 天地、生化万物的主神,是宇宙的创造者,是人类的始祖;借助女娲来解释人类 的产生,她是上古的一位女性天神,毕生功业就在于创造了人类和炼石补天,女 娲不仅是人类创造者,更是拯救宇宙的女神;用“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 地维绝 、“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 的故事,来解释日月西行、江河东去 的自然现象。从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对自然、宇宙及其自身幼稚 的解释、片面的认识和虚妄的想象。虽然这些幼稚的解释不能科学的揭示出宇宙 的生成与人类产生这样令人迷惑的终极疑问,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原始人类丰富的 思维,这正是原始人对其周围世界和他们自身奥秘的某些探索,是根据当时人类 的生存现实和思维模式对宇宙进行的初级探索。诚然,原始人所创造的这些神以 及各种神的威力,只不过是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的各种自然威力在人们头脑中所引 起的幻想而已,是原始人类自己的认识,是他们通过想象把各种各样的自然力加 以形象化、人格化的产物。 神话往往反映了远古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纯朴、天真而又 幼稚,艺术想象力丰富,不乏历史感。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度,有 着丰富的神话典籍,但由于历史变迁各种原因散佚了很多,保留下来的所剩无几, 最初的文字记载散见于山海经、水经注、楚辞、史记、吕氏春秋、淮 南子等古典中。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是一种文学形式,它借助于人们的想 象,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通过 了解神话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远古先民的智慧,认识他们的思维方式,体会我国 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 2 1 2 中国神话的内容 丰富多彩的中国神话,根据中国神话发展过程可将神话分为三方面的内容: 神仙创世神话、英雄的奉献神话、炎黄争霸的君王神话: 一、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也就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又可以称开辟神话。 创世神话是人类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幻想的形式对大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 和描述,人类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来解释这个奇妙的自然演变和宇宙变幻, 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自然万事万物存在的现象、天地宇宙、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和理解。也许他们的解释是幼稚的,但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远古人类的生活状态、 生存方式、思维模式、风俗习性等等。神话不仅是我们追溯宇宙生成的根源,更 是了解远古历史的根据。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加之人们再创造想象的加工,神话的内容不断地 丰富,神话的体系欲见清晰,我们可将创世神话分为两种:天地开辟( 包括世界 和万物的形成) 的神话和人类起源的神话。天地开辟神话有三类:第一类,以创 造神为主体创造世界。这类创造神的形象、称谓以及开辟天地的方式各有不同。 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 第二章神话简述 9 各个民族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性、历史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在他们心中都有自己本 民族独有的神。例如瑶族的创造神叫密洛陀;彝族的创造神有4 个:八歌、典尼、 支格阿鲁和结支戛鲁。第二类,巨人化生神话,讲述天下万物是由巨人的身体各 部所化。此处最有代表性的就当属汉族的盘古神话:最初的世界唯象无形,天地 混沌一片,犹如鸡子。盘古就生于此中,盘古在这里面生长了万八千岁,有一天 他伸一懒腰,突破蛋壳,开天辟地。顿时,蛋清上升成为天,蛋黄下沉变为地。 盘古为了不使天地再度粘合在一起就当起柱子撑住天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 丈,盘古也日长一丈,在此期间,天地之间若有牵连之处,盘古就用左手凿开, 右手斧劈,在其不懈的努力下,天地终于完全分开。盘古也筋疲力尽,在垂死之 间将其气息化作风云,声音化作雷霆,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四肢与五 体化为了四极五岳,血液成为江流,筋骨也化作为山川道路,肌肤化为田土,皮 毛化为草木,牙齿与骨头化作金石,甚至连汗流也化作为雨露盘古把他的全 部都贡献给了宇宙,天地万物都是由其身体各个部分化生而成。这种创世神话的 说法流传最为广泛,也深受广大民众的肯定和赞许。第三类,自然演变的神话, 讲述的是想象中的天地自然形成的过程,既不是开辟神的创造,也不是巨人化生, 完全是自然演化。 人类起源神话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解释世界上人类的诞生,讲述造人的 过程,说明民族的由来:另一类是与洪水神话相联系,通过洪水后兄妹结合,说 明再造人类的过程。在民族创世神话中,人的来源有卵生、葫芦生、石头生,以 及从山洞或树林上出来的种种不同说法,但较常见的是泥土造人的说法,如女娲 神话:女娲是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才从沉睡中醒来的,她想要打破静谧沉寂的世 界,创造一种新的生命。一天,女娲来到一处水池边,清澈碧透的池水倒映出女 娲秀美的身影,她顿时有了想法,一手抓起地上的黄土,按照水中映出的形貌扭 成了一个娃娃,当把娃娃放在地上的一瞬间,那小东西竟然有了生命,由此“人 就产生了。女娲辛勤地用黄土捏造了许多男男女女,并且让男女相配,生育后代, 使人类代代相传。从此,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生生不息。在创世神话中, 解释宇宙的生成、人类由来和阐述民族起源的内容常常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创 世神话。创世神话具有世界性,它是人类原始时期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 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英雄神话 上古时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无法战胜强大的自然力所带来的各种灾害, 于是就幻想着创造出具有超人能力的英雄神,这些英雄神既是率领他们去战胜自 然和征服自然的领袖,也是他们的保护者和朋友。事实上,这些英雄神往往就是 本部族中出现过的某些智慧和才能出众的曾率领本部族人创造过英雄业绩的一些 人物。如治水的大禹、填海的精卫、遍尝百草的神农英雄也有武力不凡者,但更 l o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 多的是凭借高尚的德行、一腔为民的赤诚之心而建功立业,带有神人和圣人的特 征。 中国上古神话的英雄与希腊神话的英雄无论是在价值观,或是主体意识上都 能具有很大的差别。中国英雄人物往往为国家利益而战。如大禹奔波治水,为的是 解除人民的苦难;羿自天而降射日,为的是“恤下地之百艰”。中国神话里的英雄 多是天帝的追随者,是帝王将相的化身,必须服从集体的利益,带有更多的臣仆 意识。如羿射十日,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干、追求自身的价值,而是为了服从 天帝的旨意。中国神话中英雄们没有个性、没有个人、没有自我,只有为国为民的 忠心、勤劳务实的精神。中国英雄神话对英雄的歌颂和赞美,其实质是对古代圣君 贤臣、帝王将相的赞美,是对那些道德高尚、为民造福者的赞美,也是对中国传统 的儒家道德理想的歌颂和赞美。口1 尽管如此,我们仍旧不能忽视英雄们的光辉业 绩,不能忘记他们的丰功伟绩,不能否认英雄神话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影响。 三、君王神话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法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也是宗法制度,宗法是 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它包含的基本内容是大宗和小宗,是按照血 缘关系所建立的继承制度,通过这种制度来确定社会关系。宗法的主要精髓是嫡 长继承制,嫡长继承制在维护家族延续的同时使得家族的延续关系变得愈加的复 杂,体现出了宗法是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是以血缘关系来维护社会的一种体系。 中国神话在创造的初期并不存在嫡长继承制,但是在后来的传播中却深受这种制 度的影响。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作为中国这个庞大家族的两大始祖,即炎帝和黄 帝,他们原本是兄弟关系,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大家庭。可是一山不容二虎,他们 终究要为了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食物等等矛盾争出个胜负,最后只有 通过武力来解决,结果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自此,两大家族合二为一,形成了 今天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大民族体系。黄帝接下来通过自己的实力把那些与他争 夺权位的众神一一打败,基本上统一了天下,一个由黄帝为中心的完整的政权制 度形成了,由黄帝掌管天下的君王制度开始了。商书汤誓中记载:商汤以“夏 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为理由讨伐夏舜,商汤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子孙, 是上天派在人间的代表,有权利来掌管天下,于是“真命天子 就有权利率领众 部落攻打夏王朝,一统天下。中国古代的君主常举行大型祭天祀祖的活动,以示天 下,表明自己身为真命天子的身份。在民众心理上,自觉的承认君主的中介身份, “天子”的概念也就易被人接受。统治者正是将对天的崇拜与传统的祖先崇拜结 合起来,从而维护统治的目的。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神话表现出鲜明 的“帝系特征,这种有血缘关系的宗法君王制度一直延续在中国古代整个历史 的发展历程中。 第二章神话简述 2 1 3 中国神话的特点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气质:百折不 挠、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品质;高贵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私的 奉献精神;追求真善、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不畏艰难的精 神品质,充分的表现了远古神话众神的奉献精神。 一、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 中华民族不畏艰难、牺牲奉献的精神首先表现在古老的创世神话当中。中国 的创世神盘古以牺牲自己的肉体来完成开天辟地的伟绩,来换取世间万物。 盘古把他的全部都贡献给了宇宙,天地万物都是由其身体各个部分化生而成。盘 古身上表现出的牺牲与奉献的精神是世界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并且,面对世界 性的洪水天灾,我们的祖先没有像西方神话中的诺亚一样急于逃生,而是以不屈 不挠的品质、自强不息的品格、勇敢地面对并与大自然抗争;尽管后羿射日只是 个美丽的幻想,夸父追日也是徒劳的妄想,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他们身上体现出 的中华民族不屈服于大自然的意志,不畏艰难困惑的斗志。中国神话反映了中华 民族在强大未知的大自然面前勇于战胜一切的决心和信心,向永恒的历史昭示着 其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 二、重伦理、尚道德的品质 纵观中国神话,尽管神话没有完整的情节,神话人物也没有系统的神系家谱, 而且远古的始祖神、英雄神统统都是没有人的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它 们却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色彩,浓厚的集体利益意识,神的职责就是要为整个人 类的幸福牺牲自己,神的宗旨是要保民、佑民。中国古代神话有着极为鲜明的尚 德精神,表现出超强的伦理道德。 中国上古神话对神的褒贬多以道德为准绳,远古先民对道德的理解并不只停 留在奉献牺牲的层面,更深刻体现在伦理道德的精神品质。中国神话当中,女娲 是伦理道德的典范:当宇宙初生之时,没有人类生灵,只有女娲和伏羲两兄妹, 虽然顺应天意他们做起了名义夫妻,但是终究不能跨越伦理道德的底线,没有真 正的结合从而生育人类,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国的文化自理之中。几千年 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伦理道德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现实人物的期望, 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 这是中国古代神格的重要特征,诸如尧、舜、额项、伏羲、女蜗等,都是崇高而 圣洁的,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注重道德与品 行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3 1 三、劳动美 智者创物,圣人制器,巧者述之。远古时代,面对茫茫洪荒、凶禽猛兽、艰 1 2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 难困苦、远古先民以超凡的智慧,“发明创造、开物成务,成为上古神话时代当 之无愧的劳动模范。h 3 中国神话中众神的行为无一离不开劳动,神话中所歌颂的具 有威望的神,或是具有神性的英雄,他们所作的一切事情都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 动:像开天辟地的盘古,炼石补天的女娲,治理洪水的鲧禹,教民稼穑的后稷, 发现药草的神农,钻木取火的燧人氏,自助建房第一人的有巢氏,育桑养蚕、抽 丝织帛的嫘祖,发明造字的仓颉等等,他们并不是完全的依靠神力来改变这个世 界,而是通过自己双手,亲力亲为地改造这个世界。人类美妙幻想的神都是凭借 自己的劳动来改造世界的,无论是从事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创造、生产出 了具有审美价值的成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初民不屈服于命运的积极生活 态度,展现劳动的热情和征服自然的勇气以及信念。因此,我们要通过审美活动 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神话特有的审美特征,从而激励当代人扬美抑丑、求真向 善,弘扬民族精神。 2 2 1 希腊神话的产生 2 2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和一切民族一样都起源于人类和自然作斗争时“用想象和借助想象 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腩1 的产物。古希腊神话是西方 文明中的一颗宝贵明珠,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希腊神话大约产生于公 元前1 2 世纪到公元前8 世纪之间,起源于希腊原始部落的口头神话传说,后来由 大诗人荷马以文学的形式整理记载,记录于荷马史诗中,从而相传了几百年, 成为西方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希腊神话后来在赫希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希腊 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得到相当的肯定,乃至发扬光大,古希腊神 话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组成。神的故事主要包括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 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产生及其谱系、五代人的灭亡与产生、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 活动等故事。英雄传说讲述希腊英雄的战争,这些久经沙场的英雄大多是半人半 神的形象,他们是人与神相结合产下的后代,有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同时具有神 的力量和勇气。 2 2 2 希腊神话的内容 希腊神话主要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其中神话故事讲述的是宇宙 的产生,人类的起源,以及奥林匹斯神的谱系。英雄神话则是讲述希腊英雄的种 种事迹。笔者又对其进行了系统地总结: 一、希腊创世神话与人类的五个时代 第二章神话简述 希腊神话中有关神的那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宇宙和人类的起源、众神的产生及 其谱系等等。首先,与中国的神话有着相同的开始:宇宙的生成和人类的产生。 希腊的宇宙最初也是混沌一片,空洞无边。时间在流逝,地球在不停地旋转,旋 转的力量把天空推向苍穹,把星辰缀满天空,蔚蓝的海洋出现,神奇的大地诞生, 天地之间被阳光和空气包围着,世界从此产生;人类的诞生和中国神话相似之处 在于人类都是由泥土捏造而成的。在希腊,这位创造人类的神就是普罗米修斯。 他与天神宙斯一样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他知道天神的灵气都蕴藏在泥土中,于是 他就按照神的样子,把泥土与河水调和在一起,捏出了人类。并且,普罗米修斯 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了善,恶,封迸泥人的胸膛,使人类有了善恶之分。最后, 由智慧女神雅典娜向这些泥人吹了一口神气,于是,人类便真正的产生了。由此 得之,中希神话关于宇宙的生成与人类的产生有很多相一致的地方,但是只是形 式相同,其中中国创世神话所表现的牺牲奉献精神在希腊创世神话中并没有体现。 而且,对于宇宙的生成的过程,宇宙中的动植物的生成也没有详细的解释,似乎 是宇宙产生之时随之就生成了,没有任何的根源。然而,这些疑惑在中国的创世 神话的盘古身上可以找到答案。 神所创造的第一代人类称为黄金时代,此时还是克洛诺斯统治天国的时代。 这代人的生活如同神仙一样无忧无虑,人类不用劳动,仍有丰盛的果实,没有痛 苦与疾病,终身享受着盛宴与快乐,甚至到死亡的那一刻也是安详的入睡。然而, 美好的黄金时代很快的就由神以白银时代取代。白银时代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活 到了一百岁也保持着童年的行为,思想上也不成熟,然而,到了壮年阶段也就意 味着他们将要面临死亡。这代人深受溺爱,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感情,傲慢无礼, 肆无忌惮,最终因为对神不恭敬,而被宙斯下令使之消失。随后,宙斯创造了第 三代人,即青铜时代的人类,人如此名,这一代人顽强的意志像金刚石一样坚硬, 高大结实、力大无穷,身穿青铜盔甲,使用青铜器,住着青铜房屋,用青铜器耕 种田地。这代人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不久,随着这代人的死去,宙斯又创造了 第四代人,这代人是神祗英雄的后代,是半神的英雄们,可是,最后他们陷入了 战争与仇杀,当他们在战争和灾难中结束生命之后,宙斯把他们安排在极乐岛。 最后,是由黑铁制成的第五代人。这些人彻底的堕落和败坏了,他们本身充满着 痛苦和罪孽,冤仇与无情,不和与恶意的嫉妒追随着他们,痛苦与绝望看不到尽 头。 二、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古希腊人崇拜英雄,由于这样的英雄主义情节使得他们运用自己的幻想创造 出众多无所不能的神。这些神根据自己的职责,掌管着天地之间各个领域,成为 大自然的主宰。在希腊神话中宇宙最古老的神是混沌之神卡厄斯,由他分化出黑 暗之神和夜晚之神,大地女神该亚和地狱之神泰塔罗斯。然后黑暗之神和夜晚之 1 4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 神相结合生出了光亮之神和白昼女神,由此,诞生出了白天和黑夜、黑暗与光明。 随后,该亚凭借自身的力量生出了苍穹之神乌拉诺斯和大洋神俄卡阿诺斯,该亚 再一次和乌拉诺斯结合生下了著名的提坦十二神,还生了三个独眼巨怪和三个百 手巨怪。天神乌拉诺斯统治着世界,最后被奸诈的小儿子克罗诺斯用诡计推翻了 乌拉诺斯,从而成为世界新的统治者。克罗诺斯与妹妹瑞娅结合,生六儿六女。克 罗诺斯怕被儿子们推翻,就吞食子女。无奈之下瑞娅逃到克里特岛生下宙斯。宙斯 后来推翻其父统治,建立以他为首的“奥林匹斯神系”。“奥林匹斯神系”共有十二 位主神:众神之王宙斯、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 阿弗洛狄忒、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冥王哈德斯、 火神赫菲斯托斯、农业之神德墨忒尔、酒神狄俄尼索斯。其中,以众神之王宙斯 为中心,组成了奥林匹斯神统体系。 奥林匹斯众神都有着自己独有的鲜明个性,他们无视禁忌大胆放纵,敢爱敢 恨,感情奔放毫无保留的表现自己的情感,看重个人的荣辱,他们这样天真烂漫 的个性,质朴豪情的爱恨贯穿了整个希腊神话故事。 三、英雄传说 在希腊神话中除去众神的故事以外更大一部分是讲述了英雄的传说,英雄传 说里的主人公大都是半人半神的英雄,他们都是神与人的后代,虽然没有神具有 的神力,但是却有着非凡的勇气和力量,有同大自然做斗争的顽强意志,有征服 自然的豪情壮志。古希腊英雄故事分别有:阿耳戈英雄取金羊毛;赫拉克勒斯英 雄的十二件苦差;忒修斯大战马人:俄狄浦斯的悲剧人生;七雄攻打底比斯;特 洛伊十战争以及奥德赛的故事,相传为荷马所作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 德赛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最著名的叙事长诗,奥德赛在古希腊英雄故事中显然 是一个箭垛式的英雄,许多英雄的品质都基于一身。在饱经风霜奥德修斯身上,我 们看到了人在身处难局之际的坚忍与智慧。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是勇敢的,百折 不挠的,但是也是狡猾多疑,自私自利的。在敌人面前他们用智谋来取胜,在家 人面前,他们却是多疑自私的,史诗里对于英雄们这种“足智多谋 是一种肯定 的态度。伊利亚特讲述的就是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战争的起因也是由于个人的 私欲一个女人,这在中国的远古时期根本不会存在的。虽然战争的起因是自 私的,但是特洛伊战争的过程却是英勇的。在阿喀硫斯身上我们看到是人在面临 死亡之时的勇气和激情,历经十年之久的战争,最后以特洛伊人木马计取得胜利。 对希腊人来说,人类的价值和尊严在于完全的自我实现之中。古希腊人类刚刚进入 文明的初期阶段,人与人的关系,人的道德标准同后日不同,我们要以批判的态 度来欣赏古希腊英雄们,我们在欣赏人类文明初期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同 时,要批判的接受其道德品质与思维方式。 第二章神话简述 2 2 3 希腊神话的特征 希腊神话作为西方艺术文化之源,对人的地位、价值与尊严早早就给予了相 当充分的认同与肯定,时刻体现着人文精神。而且,贯穿希腊神话命运的主线“神 谕 也是其主要特征。 一、人文精神 首先,人文精神表现在古代希腊人对诸神的尊奉,古代希腊人把神看作是人的 朋友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对立者,神的世界是人的社会之倒影,是人类世界的美好体 现,是与他们相似的存在,神居住在人间世界的奥林匹亚山。同时,希腊人对神 敬而不畏,人和神的区别仅仅在于神长生不老,美丽非凡,法力无边。人类把神看作 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朋友。 其次,古代希腊人所尊奉的诸神,呈现出人格化和世俗化的特征。神与人“同 形同性 。神的神性与凡人的人性之间是互相沟通的,希腊人是根据人类生活习性 和性格来塑造诸神的。正如色诺芬所戏说的那样:“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 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如果牛、马或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能用手画画,能从 事艺术活动,那么,马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马,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牛,每一种动 物都会把神的身体描绘得跟自己一样。州们这些神具备了人的一切美德和缺陷,比如i 众神之王宙斯,既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又是个毫无自制能力的好色之徒,既是一个 众神敬畏的天神,却又是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