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专业论文)黄花大苞姜的繁殖生态学研究.pdf_第1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黄花大苞姜的繁殖生态学研究.pdf_第2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黄花大苞姜的繁殖生态学研究.pdf_第3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黄花大苞姜的繁殖生态学研究.pdf_第4页
(生态学专业论文)黄花大苞姜的繁殖生态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生态学专业论文)黄花大苞姜的繁殖生态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u b m i t t e df o rm a s t e rd e g r e ei ns o u t hc h i n a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y o nr e p r o du c t i v ee c o l o g yo f c a u l o k a e m p f e r i ac o e n o b i a l i s c a n d i d a t e :l ug u o h u i s p e c i a l t y e c o l o g y c o l l e g e :c o l l e g eo fl i f es c i e n c e s u p e r v is o r :p r o f w a n gy i n g q i a n g s u b m it t e dd a t e : j u n e ,2 0 0 8 摘要 黄花大苞姜的繁殖生态学 专业:生态学申请人:路国辉导师:王英强 摘要 黄花大苞姜系华南地区特有的姜科多年生落叶宿根草本植 物,生于亚热带季雨林下潮湿处或山谷溪边的陡峭石壁上。目 前它的分类地位不是十分明确。在黄花大苞姜中存在一种全新 独特的自交机制一一花粉滑动白花传粉。本研究通过对黄花大 苞姜的开花物候、种子散布、生殖构件的时空动态、繁殖特性、 花粉管萌发等繁殖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探讨该物种的繁殖生态 适应对策和花粉滑动自花传粉机制的生态适应意义。结果表明: 物候特征:黄花大苞姜3 月萌发,花果期为5 月到8 月,9 月地上部分枯萎,根茎进入越冬期。各居群的开花物候存在显 著差异,适应较弱光照、较干燥环境的居群花期较早,开花数 较少;光照相对较强、湿度较大的居群开花物候较晚,开花数 较多。年度间同一居群开花物候变化不大。种子的散布主要通 过雨水抨击。种子散落后,当年不萌发,等来年才萌发。居群 中当年萌发的实生苗所占的比例平均为18 39 。 生殖分配和生殖投资:黄花大苞姜在生殖生长过程中,种 群用于根茎和地上营养部分的生物量生殖分配占有绝对优势, 而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量生殖分配比例比较小,平均为 10 7 6 。有性生殖的生物量生殖分配居群间和年度间没有明显 变化,表明其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决定。在黄花大苞姜各构件生 物量生殖分配中,根茎和叶占有较大比重( 28 15 37 37 ) 。 黄花大苞姜各营养构件的生殖分配居群间变化明显。光照较弱、 湿度较小的居群分配给地上营养部分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居 华南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群。而光线强、湿度较大的居群分配到根茎的生物量比例明显 高于其他居群。在花粉胚珠比方面,居群间单花花粉量、胚珠 数差异显著,光照强、湿度较大的居群其单花花粉数和胚珠数 都明显高于其他居群,但花粉胚珠比率变化不显著。单花花粉 量和胚珠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结实与结籽格局:自然情况下,黄花大苞姜的结实率和结 籽率与植株的开花的顺序和在花序中的位置有关。按照花开的 顺序,结实率和结籽率均依次递减。 自交和异交的生物学效果:黄花大苞姜在花粉萌发和 花粉管生长、结实率和种子千粒重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表 明不存在明显的近交衰退现象。 关键词:黄花大苞姜繁殖生态生殖分配生殖策略 i i a b s t r a c t s t u dy0 nr e p r 0d uctive e c0l0gy0 f c au l0k ae 穗pferta c 0e n0 bi a lis m a j o r :e c o l o g y n a m e :l ug u o h u i s u p e r v i s o r :w a n gy i n g q i a n g a b str a c t c a u l o k a e m p f e r i ac o e n o b i a l i s ,a d e c i d u o u sp e r e n n i a lh e r b t h a ti se n d e m i ci ng u a n g d o n ga n dg u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0fs o u t h e r n c h i n a 。g r o w s o nr o c kw a l l si nh u m i dm o n s o o nf o r e s t t h e p h y l o g e n e t i c r e l a t i o n s0 f c c o e n o b i a l i sa r eu n r e s o l v e d h o w e v e r ,an e ws e l f - p o l l i n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b ys l i d i n gp o l i e ni s d i s c o v e r e di n t h i ss p e c i e s 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p h e n o l o g y ,s e e d d i s p e r s a l ,r e p r o d u c t i v ea l l o c a t i o n ,t h eg e r m i n a t i o na n dg r o w t h0 f t h e p o l l e n t u b ea n dp 0 r a t i 0 sw o r es t u d i e dt o r e v e a l r e p r o d u e t i v ee c o l o g i c a le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c 0 fc c o e r i o b i a l i si no r d e r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i t sr e p r o d u e t i v es t r a t e g y a n dt h ee c o1 0 9 i e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0 ft h es e l f p 0 1 1 i n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b ys l i d i n gp o l i e n t h es e e d l i n g s0 fc c 0 e n o b i a l i sg e r m i n a t ei nm a r c ha n d i t sf l or es e e n c ei sb e t w e e nm a ya n da u g u s t i ns e p t e m b e r , t h ec 0 m p o n e n ts0 v e rg r o u n db e e o m ew i t h e r e d a f t e raw h i l e , r h i z o m es 9 0 i n t 0t h ew i n t e r i nf 1 0 w e r i n gs t a g e ,t h e r ea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i n p h e n o l o g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o p u l a t i o n s u n d e rd r y e n v i r o n i n e n tw i t h1 0 w e r 1 i g h t ,f l o w e r i n gs t a g ee m e r g e s e a r l i e rw i t hf e w e rf l o w e r s a n du n d e rt h ew e te n v i r o n m e n tw i t hh i g h1 i g h t ,f 1 0 r e s c e n c e c o m e si a t e rw i t hm o r ef 1 0 w e r s t h e r e a r en o t0 b v i 0 u s d i f f e r e n c e si nt h es a m ep o p u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y e a r s t h es e e d sa r es p l a s h e db yr a i n d r o p s a f t e rt h es e e d sd r o p p e d , i i i t h e yw o n tg e r m i n a t eu n t i lt h e s e e d l i n g si np o p u l a t i o ni sa b o u t n e x t y e a r t h ep e l c e n t0f 18 39 t h er a t eo fb i o m as sa l l o c a t i o r li n c c o e n o b i a l i sf o ri t s r l a l z o m ea n dv e g e t a t l v e c o m p o n e n t s0 v e rg r o u n di sm u c h h i g h e r ,a n dt h er a t ef orr e p r o d u e t i v ec o m p o n e n t sisa b o u t 10 76 t h e r ea r en ot sig1 1 if ica n td i f f e r en cesi n b i om a ss a 1 1 0 c a t i o nt 0s e x u a l r e p r o d u c t i o n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 y e a r s a n dd i f f e r e n t p o p u l a t i o a s t h i sm a yb ec o n t r 0 1 l e d b y h e r e d i t yf a e t o r s a m o n ga 1 1t h ec o m p o n e n t s ,t h er a t e so f b i o m a $ sa l l o c a t i o nt or h i z o m e sa n d1 e a v e sa r e h i g ha b o u t 28 15 一37 37 t h e r ea r esi gn i f ica n t d i f f er en ces i n v e g e t a b l ec o m p o n e n t sa m o n gd i f f e r e n tp o p u l a t i o n s t h er a t e o fb i o m a s sa 1 1 0 c a t i o nt o v e g e t a t i v ec o m p o n e n t s0 v e l rg r o u n d i n d r yw i t h1 0 w1 i g h tc i r e a m s t a n e ei s0 b v i o u sh i g h e rt h a l l t h a ti n0 t h e r s p o p u l a t i o n s w h e r e a s ,t h e r a t eo fb i o m a s s a l l o c a t i o nt or h i z o r u e si nw e tw i t hh i g hl i g h t i s h i g h e rt h a n t h a ti no t h e rp o p u l a t i o n s i nt e r m s o fp o r a t i os 。t h e r ea r e s i g n i f i e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i n p 0 1 l e l lg r a i n sa n d0 v u l es p e r f l0w e ri ndi f f e r en tp o pu l a ti 0 1 1 :th el l ur o b erofp o1 1e 1 1g r a i ns a n d0 v u l e sp e rf l o w e l i nw e t w i t hh i g h l i g h tp o p u l a t i o ni s 0 b v i o u sm u c hm o r et h a nt h a ti 1 10 t h e r s p 0 p u l a t i o n s b u tt h e p or a t i os d o l l t v a r ya m o n gp o p u l a t i o n s t h e r e a r e s i g n i f i e a n tp os i t i v ec o r r e l a t i 0 1 1 sb e t w e e l lp 0 1 l e ng r a i n sa n d 0 v h l e sp e l f l o w e t i nn a t u r a l ,t h ef r u i ts e tsa n ds e e ds e t sa r er e l a t e dw i t h t h e r i o w e r i n gs e q u e n c e a n d t h ef l o w e r s p 0s i t i 0 1 1 i n i n f l o r e s c e n c e t h ef r u i ts e t sa n d s e e ds e ts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d r o p p e d0f fw i t ht h ef 1 0 w e r i n g0 r d e r t h es p e e d0 fp o l l e l lg r a i n g e r m i n a t i o n ,f r u i ts e t sa n d s e e dw e i g h t b ys e l f - a n d c r os s p 0 1 1 i n a t i o nt r e a t m e n tw e r e s t u d i e d t h e r ea r en o t 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si np 0 1 1 e i l g e r m i n a t i o n ,p 0 1 1 e nt u b eg r o w t h ,f r u i ts e tsa n ds e e dw e i g h t s i v a b s t r a c t b e tw eens c1f p01 1i n a ti ona n d0u t cr os s p o1 1i n a ti on a 11 t h e s es t r o n 9 1 yi m p l yt h a tt h e r ei sn o i n b r e e d i n gd e p r c s s i o n i nc c o e 刀0 bf 口,f s k e yw o r d s : c a u l o k a e m p f o r i ac o e n o b i a i i s r e p r o d u c tiv e e c oio g y r e p r o d u o tiv 8ai io c a tio n r e pr o d u c t iv os tr a t e g y v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i a b s tr a c t iii 前言1刚舌 第一章文献综述3 1 1繁殖生态学的研究简史3 1 1 1植物繁殖生态学的萌芽时期3 1 1 2植物繁殖生态学的发展时期4 1 1 3植物繁殖生态学的形成时期5 1 2 生殖对策5 1 2 1生殖时间和生殖物候6 1 2 2生殖构件、生殖配置和生殖投资、生殖产量6 1 2 3生殖值、生殖力和生存力7 1 2 4相关的生殖对策理论8 1 3植物传粉模式与繁育系统10 1 3 1开花物候与生殖成功10 1 3 2传粉模式、交配系统与繁育系统11 1 4姜科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14 第二章研究材料与方法2 0 2 1研究材料与地点2o 2 1 1 研究材料20 2 1 2研究地点和时间21 2 2研究内容和方法22 2 2 1黄花大苞姜生殖物候特征的观察22 2 2 2生殖配置和生殖投资2 2 2 2 3结籽率和结实率分配格局2 4 2 2 4白交与异交的生物学效果2 4 2 2 5 数据处理25 3 1结果和分析26 3 1 1生活史特性26 3 1 2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28 3 。1 3开花物候与开花特性30 3 1 4 黄花大苞姜不同居群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31 3 2 讨论32 3 2 1 实生苗分布特性与生殖策略32 3 2 2开花物候与生殖策略33 第四章生殖配置和生殖投资34 4 1结果与分析35 4 1 1生物量生殖分配36 4 1 2 雌雄的资源投资一一花粉和胚珠及花粉胚珠比率4 2 4 1 3诱物和报酬物的投资45 4 2 讨论49 4 2 1黄花大苞姜的生殖分配策略49 4 2 2黄花大苞姜的雌雄资源投资对策51 第五章结实率和结籽率的分配格局53 5 1结果与分析53 5 1 1 不同居群的种子千粒重比较53 5 1 2黄花大苞姜不同位置上花的结实率和结籽率格局54 5 1 3黄花大苞姜不同花期的结实率和结籽率格局56 5 2 讨论57 5 2 1黄花大苞姜结实率和结籽率的格局57 5 2 2结籽率与单花胚珠数的关系58 第六章自交、异交的生物学效果5 9 6 1结果与分析59 6 1 1花粉管萌发速度的比较5 9 6 1 2自交、异交的结实率与种子千粒重比较6 0 6 2 讨论6l v i i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七章结论63 7 1黄花大苞姜的生殖物候特征63 7 2黄花大苞姜的生殖分配和生殖投资6 3 7 3黄花大苞姜的结实与结籽率格局64 7 4自交与异交的生物学效果6 4 参考文献65 致谢7 4 刖罱 1 厶j l 刖舌 繁育系统从广义上说,包括了植物一个种内对下一代个体 的遗传贡献有关的性表达的所有特征( w y a t t ,19 9 3 ) ;而从狭 义上讲,指控制居群或分类群中异交或自交相对频率的各种生 理、形态机制( h e y w o o d ,l9 70 ) 。在有花植物中,已发现有各 种各样促进或限制植物异交或自交发生的机制。自交在两性花 植物种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而又频繁发生的现象,其中,最典 型的自交机制为闭花受精( cl e i s t og a m y ) ,即开花期间花不开 放,迫使传粉、受精过程在花蕾中进行并完成。尽管闭花受精 的机制在有花植物中并不多见,但兼行自交的现象却十分常见, 在许多植物中起到了保证有性生殖的作用。自交具有很多益处, 例如占据新的生境( ba k e r ,19 95 ;s t e b b i n s ,l9 57 ) 、克服传粉 媒介的短缺( d a r w i n ,l876 ;ll oy d ,l9 7 9 ) 、有利于植物种群 的局部适应( p i p e re t a 1 ,l9 84 ) 以及后代能够直接获得先辈 的优良性状( a n t on o v i c e ,19 68 ) 等。但是,自交会带来近交 衰退( i n b r e e d i n gd e p r es s i o n ) ,主要表现为降低相邻个体后代 的适应能力,可能引起自交后有害等位基因的纯合表达,或显 现异型合子对同型合子适应优势的降低( 超显性) ,在植物中是 一种常见的现象( d a r w i n ,l8 76 ;cb a r l es w o r t he ta 1 ,19 9 0 ) 。 近交衰退在植物繁育系统的进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c h a t l e s w o r t he ta 1 ,l9 9 0 :c h a r l e s w o r t h & c h a t l e $ w o r t h , 19 9 0 ;l a n d e & sc h e m s k e ,19 85 ;h o l s i n g e r ,19 88 ;h o l s i n g e r , 1991 ) ( 张玲,20 0 2 ) 。 近交衰退是随着环境的恶劣程度发生着变化,在环境条件 优越时表现为中性或轻微不利的性状,在恶劣的胁迫环境中可 能是非常有害。自交增加种群内纯合体的比例,使得有害的隐 性基因更易被自然选择所淘汰。所以自交率越高的物种其近交 衰退程度就越微弱。h u s b a n d 和s c h em s k e ( 19 96 ) 的综述说明,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度自交物种的近交衰退只有高度异交物种的4 3 ,然而植物 自交率与近交衰退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有些典型自交的物种 也表现出较强的近交衰退。 花粉滑动白花传粉是在黄花大苞姜中首次发现的植物界一 种全新的主动自交机制。黄花大苞姜为我国华南地区特有的多 年生宿根植物,花大约在早上60 0 6 :30 时开始开放,花药 同时裂开。花药刚裂开时花粉呈黏液状从两个花粉囊溢出各形 成一液滴,随后两液滴汇合成一层花粉液浆膜迅速在花柱上展 开,然后慢慢地滑向柱头。大约在当天下午l5 :0 0 后花粉液浆 开始陆续滑动到柱头上实现白花传粉,至第二天早上7 :30 时 所有植株的花粉液浆都滑动至柱头上,完成白花传粉( w a n ge t 口,200 4 ) 。 黄花大苞姜的这一独特的传粉机制有何生态进化意义? 黄 花大苞姜种群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 其采取怎样的生殖策略? 本文拟从黄花大苞姜的繁殖生态学角度入手,从黄花大苞 姜的物候学观察、生殖分配、生殖产量和自交异交的生物学效 果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其生存策略。并期望对有花植物繁育系统 进化的理论积累新的证据。 2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一章文献综述 1 1 繁殖生态学的研究简史 繁殖是生物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最基本的行为和过程,它是 种群形成、发展和进化的核心,也是群落和生态系统演替的基 础。植物繁殖生态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它是研究生物生殖行 为和过程与环境间相互关系和规律的科学( 苏智先,19 9 0 ) 。繁 殖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研究植物的开花、传粉、 受精、种子发育机制,而且探讨植物的生活史过程,特别是繁 殖过程;不仅探讨植物在环境和遗传因子作用下的非随机事件, 诸如非随机交配、选择性胚胎败育、果实和种子产量格局、花 粉和种子散布格局,而且探索植物在变化的环境中的生态抉择, 通过生活史特征和繁殖特征的最佳组合达到繁殖成功。植物繁 殖生态学还研究植物在环境压力或自然选择作用下的繁育系统 和生活史进化( 方炎明,19 9 6 ) 。总之,植物繁殖生态学的重要 特点是以植物繁殖这一关键的生命过程为核心,把生态系统中 植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深刻揭示与之相关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信息、基因的传 递规律( 曹坤芳,199 3 ) 。植物繁殖生态学是种群生态学中发展 迅速的一个分支领域,它已成为生态学中研究的热点之一( 杨利 平,200 4 ) 。 1 1 1 植物繁殖生态学的萌芽时期 早在l7 世纪,植物学家c m a e a r r n i s 通过实验描述了花 结构中的雄性和雌性繁殖器官,发现了两性花、雌雄同株及雌 雄异株现象,并注意到花粉在植物繁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杨 利平,20 0 4 ) 。18 世纪,植物分类学家l i n n a e u s 在其植物分类 学理论中对植物性器官一一花特别关注,并以此作为植物分类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依据。然而l i n n a e u s 所注意的只是性器官的形态结构,未 对性器官的功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肖宜安,2 00 5 ) 。十九世纪, w a r m i n g ( 1 87 7 ) 进行了植物杂交和自交效应的研究,随后, 他( 188 4 ) 又注意到同种植物有不同形态的花器官( w i l l s o nm f ,19 83 :苏智先,19 97 ) ,这些生殖器官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 关。188 4 年和l895 年, v a nm a r i l a u nk e r n e r 在其专著t h e n a t u r eh i s t o r yo fp l a n t s :t h e i rf o r m s , g r o w t h ,r e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中,详细地论述了植物生活史中的种群形成、生 长、生殖和分布等主要生活史阶段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苏智 先,l9 9 7 ) 。19 世纪下半叶达尔文揭示了植物与动物的关系, 指出花与传粉昆虫间的协调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和协同进化的 结果。他还分析了异花受精和白花受精后植物的株高、重量、 活力及种子产生等方面的差异,证实了异花受精的有利性( 肖 宜安,2 0 0 5 ) 。由此可见,在19 世纪末期,人们对植物的繁殖 行为和生活史特征等繁殖生态学知识已有初步的认识。 上世纪初至上世纪50 年代,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工作有 较大进展,从繁殖行为研究向繁殖机理深入,其研究工作主要 体现为3 方面: ( 1 ) 繁殖体的散布及其媒介研究繁殖体的散布或传播是 植物种群形成或扩散其分布区的重要途径,尽管不同植物有不 同散布机理和方式,但其最终目的均是尽可能寻求适应其生存 的最适空间( 苏智先,l9 97 ) 。 ( 2 ) 生殖生物学研究种子植物生活史中,种子的萌发率、 幼苗( s e e d l i n g ) 的成长率、生殖成熟植株的开花率、座果率, 以及花和果实的败育率等生物学特性是植物种群生殖生态学研 究的基础( 苏智先,19 97 ) 。 ( 3 ) 生殖进化及其机理研究在此领域中,最突出的成果 是性比的确定及其机理研究,以及性表达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研 究( 苏智先,19 9 7 ) 。 1 1 2植物繁殖生态学的发展时期 4 第一章文献综述 2 0 世纪6 0 年代,植物繁殖生态学的研究工作集中于种群 生殖力、种子和营养器官的热值测定、生殖器官的数量与其大 小的关系,以及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其主要特点表 现为:第一,使植物生殖生态学的研究由定性向定量化方向发 展;第二,从生殖器官数量研究向生殖生理方向深入( 苏智先, 199 7 )。 1 1 3植物繁殖生态学的形成时期 上世纪7 0 年代以来,植物繁殖生态学的研究有了较大发 展,无论其研究层次,还是研究方法均有很大提高。其研究方 向有三:生殖配置、生殖对策和生殖值;另外,在生殖耗费和 生活史进化方面也有较多文献。 2 0 世纪8 0 年代初,植物繁殖生态学由学科雏形走向成 熟。l9 80 年,b l a c k 和bl is s 在其研究论文中提出了“繁殖生 态学”一词( 但未定义) ,1982 年,si l v e r t ow n 在所撰写的 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p l a n tp o p u l a t i o ne c o l o g y 一书中,论述了“生 殖与生长、生殖与死亡、生殖配置、生殖值、生殖产量和生殖 对策。l983 年,mfw i l l s o n 在其专著p l a n tr e p r o d u c t i v e e c o l o g y 中提出了生殖“配置原理”等新理论,并对植物繁殖 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标志着植物生殖生 态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应运而生。l9 88 年,牛津大学出版 了两本专著,即w e i n e r 著的p l a n tr e p r o d u c t i v ee c ol o g y 和 jld o u s t 同lld o u s t 主编的p l a n tr e p r o d u c t i v ee c o l o g y p a t t e r na n ds t r a t e g i e s 。苏智先( 19 88 ,l9 90 ) 对繁殖生态学的 概念、研究内容及其研究进展作了专门论述。还有一些专著 ( p u t m a n ,w r a t t c a ,198 4 ) 中对繁殖生态学的有关问题也进行 了讨论,这些论著进一步丰富了生殖生态学内容( 苏智先, 19 9 7 ) 。 1 2 生殖对策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世纪8o 年代以来,植物繁殖生态学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 期,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从生殖物候、生殖时间、生殖力与生 存力、生殖构件、生殖配置与生殖投资、生殖产量和生殖值等 方面来探讨植物种群的生殖对策 1 2 1生殖时间和生殖物候 植物初次生殖的时间是其种的生殖特征之一,不同种类的 植物其生殖物候各异。因此,生殖成熟时间的研究是生殖生态 学研究的基础。e l i z a b e t h ( 19 86 ) 研究了1 3 年生植物初次开花 时间与环境和母株间的关系;r e i n a r t z ( 198 4 ) 对2 4 种一次性 结实多年生植物的生殖时间与纬度关系进行了探讨:g r o8 5 ( 19 8l ,l9 82 ) 研究了4 种二年生植物的大小与生殖时间的关系; l a c e y ( 1 9 82 ) 和r e i n a r t z ( 19 81 ) 等也开展了此项工作。这些研究 成果为生殖对策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 苏智先,19 9 7 ) 。 开花物候是植物生活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植 物繁殖生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环节( r a t h c k e & l a e e y , 1985 ;o l l e r t o n & la c k ,19 9 2 ;k e l l y ,19 9 3 ) ,同时也是一个 重要的适合度因子。它对生殖成功有一定的影响( p r i m a e k , 19 87 ) 。它可表现在群落、科、属、种、居群、个体、花序或 单花等多个水平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开花式样与遗 传及环境因子的关系( a u g s p u r g e r ,1 983 ;p i e k e r i n g ,19 9 5 ) 。 同一生境中,不同媒介的花其开花物候各异,果实( 或种子) 的 散布物候( 除动物散布外) 无明显季节性;风媒植物的传播或散 布的时间几乎无重叠( ksm u r a l i & rsu k u m a r ,19 9 4 ) 。ba w a 和h a n d l e y 主编的r e p r o d u c t i v ee c o l o g yo ft r o p i e a lp l a n t s 一 书中,阐述了热带植物的生殖物候。苏智先( 19 9 5 ) 研究了重庆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优势乔木树种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物候, 认为植物的生殖物候与生殖大小年密切相关。 1 2 2生殖构件、生殖配置和生殖投资、生殖产量 植物生殖构件( 蕾、花、果实和种子) 的研究是个体水平上 6 第一章文献综述 的繁殖生态学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生殖构件的时空分 布格局及其动态等方面。目前,生殖构件的研究仍是生殖生态 学领域的薄弱环节( 苏智先,19 9 7 ) 。 植物生殖配置和生殖投资( r e p r o d u c t i v ee f f o r t ) 是繁殖生 态学中研究的热门领域,尤其在草本植物的生物量配置方面成 果更加突出,但对乔木种群的生殖生态研究甚少。例如,d ou g l a s ( 19 71 ) 研究了亚高山和高山草本植物营养器官的生物量配置 ( v r a ) 和生殖器官生物量配置( s r a ) 问的平衡关系,并探讨了 v r a 和s r a 与海拔高度的关系;p i t e l k a ,s t a n t o n 和p e e k e n h a m ( 198 0 ) 研究了光和密度对森林草本植物资源配置的效应: r e e k i e 和b a z z a z ( 1 987 ) 测定了c 、n 、p 在植物中的生殖投资; 这方面的研究还有( a b r a h a m s o n ,l9 82 ;be n n e r & b a z z a z ,l9 88 : h e g a z y , l9 9 2 ;r e e k i e & b a z z a z ,19 9 2 ; k o r p e l a i n e n , 19 9 4 ; a n t o s & a l i e n ,l9 9 4 ;j o n a s s o n ,19 9 5 :s a u l i m i e r & r e e k i e , 19 9 5 ) ,但都是集中在草本植物。以后,乔木种群的繁殖生态学 研究还需加强。 生殖产量与生殖配置密切相关,它是揭示种群适应特定生 存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p i n e r o 和 s a r u k h i n ( 19 82 ) 在热带棕榈植物的生殖产量及生殖特性的研究 中,阐明其生殖产量与空间位置和棕榈个体的叶面积相关; w o r l f ,r e e de ta 1 ( 198 6 ) 对植物种子大小及其产量进行了探讨; d a e h l e 和s t r o n g ( 19 9 4 ) 研究了具克隆生长的植物其生殖产量变 化等( 苏智先,l9 98 ) 。 1 2 3生殖值、生殖力和生存力 生殖值( r e p r o d u e t i v ev a l u e ) 是指一个平均年龄的个体, 在其死亡之前对下一代的平均贡献( s i l v e r t o w n ,19 8 2 ) ,或指 某年龄的成员从现在到死亡,对下一世代的贡献值( 江洪,l9 9 2 ; 藏润国,l9 9 3 ) 。植物的生殖值是植物适应其特定生态环境的重 要特征,也是研究种群动态的重要参数,但该项研究工作起步 较晚。成果主要有:例如,le e 和ba z z a z ( 198o ) 探索了一年生 7 华南师范大学硕+ 学位论文 植物茼麻( 么bu t i l o nt h e o p h r a s t i ) 在不同密度和不同落叶处理条 件下,其生殖值的变化,对植物的生殖调节进行了研究;y o d z i s ( 19 81 ) 评述了植物生殖值与适合度的关系;c a s w e l l ( 198 2 ) 用发 展了的种群统计理论对复杂种群的种群结构和生殖值进行了模 拟;我国的江洪( 19 9 2 ) ,关文斌( 19 9 4 ) ,张文辉( 19 98 ) 在 这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 植物生殖力和生存力的研究系种群动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 一。l e n s k i e 和s e r v i c e ( 19 81 ) 根据种群的生殖力和存活率对种 群增长进行了统计分析;p a v o n e 和r e a d e r ( 19 85 ) 编制了加拿大 南部安大略地区弃地上斑块状生境中草本植物的生殖力表; g r o s s ( 19 84 ) ,k e e l y ,h e g a z y ( 19 9 2 ) 等也先后进行了该项研究 ( 钟章成,19 95 ) 。 1 2 4相关的生殖对策理论 生殖是植物生活史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适应 其生存环境的基本特征。生殖时间、生殖频率和资源的生殖配 置( 包括生殖投资) 构成植物对特定生存环境的生殖适应对策。 传统的生殖对策研究表现在两个方面:忽略年龄结构的简单模 型分析和器官结构特征的一般统计。近代生殖对策研究已开始 从生殖配置和生殖投资的质变和量变对策高度,探索不同年龄 阶段的最佳生殖配置格局,以及生殖、生存和生长间的协同进 化关系。植物的生殖对策是植物种群生态适应对策的核心。这 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殖年龄对策;生殖频率对策;生殖 配置和生殖投资对策等( 苏智先,l9 98 ) 。有研究者试图针对植 物的生殖过程提出了一些生殖对策理论( 杨持,2 0 0 2 ) 。 a 混合生殖对策( m i x e dr e p r o d u c t i v es t r a t e g y ) 是指植物 可以产生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后代( 自交后代与异交后代) 或 产生相对的能量投资的花或产生相对立的形态特征的种子。例 如,哥斯达黎加湿地森林植被下,莓叶科肖竹芋属植物c a l a t h e a m i c a n s 就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花:开花花型和闭花花型,开花 花型随光照条件的变化而显著变化,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开花 8 第一章文献综述 就少,生殖投资比例低;而闭花花型,即使在不良环境下也能 正常结实。这表明:该种在热带雨林多变的环境种,采取了开 花和闭花并行的混合生殖对策来保证生殖成功。 b 生活史多型性对策在特定的环境下,植物通过最佳生 活史特征组合形成最佳生殖对策( k a l i s z & w a r d e l ,19 9 4 ) 。因 此,在变化的环境中,植物群体内和群体间有生活史类型的分 化( 一年生、两年生、多年生) 。 c 资源分配在特定的环境下,植物可能采用另一种生殖 对策,通过控制营养功能与生殖功能,雄性功能与雌性功能的 相对投资以达到生殖成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用于营养功 能和繁殖功能的资源间以及用于雄性功能与雌性功能的资源间 呈负相关,这种资源可调节现象此消彼长( t r a d e 。0f f s ) ( l a l on d e & r o i t b e r g ,l9 9 4 ;g ol d m a n & w i l l s o n ,19 9 6 ) ,然而这一理论 还需要更多的实验观察加以支持。 d 生殖保障( r e p r o d u c t i v ea s s u r a n c e ) 是指在传粉者和花 粉缺乏的情况下,通过自交可育,甚至营养繁殖来达到生殖成 功。 此外,钟章成( 19 9 5 ) 从繁殖分配与繁殖投资的角度也讨论 了植物种群的繁殖对策。 我国植物繁殖生态学的研究起步较晚。l9 88 年,苏智先对 繁殖生态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进行了综合论述。l9 9 0 年他又 对繁殖生态学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江洪( 19 9 2 ) 对云杉( p i c e aa s p e r a t a ) 种群的生殖值和生物量生殖配置进行了 研究;曹坤芳( 19 9 3 ) 发表了“植物生殖生态学透视 论文; 藏润国等( 19 9 3 ) 研究了刺五加( 彳c a n t h o p a n a xs e n t i c o s u s ) 种群 的生殖值及其变化;关文彬等( 19 9 4 ) 编制了紫椴( t i l i a a m u r e n s i s ) 种群的无性生殖表;苏智先( 19 9 5 ) 对3 种草本植物 种群的生殖配置进行了比较研究。l9 9 6 年,在其博士论文四 川大头茶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中,首次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乔木种群的生殖生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填补了亚热带乔 木种群生殖生态研究的空白,并提出了“生殖构件转换 、“生 9 华南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殖能量生态、“生殖配置的质变量变对策 等新概念和新方 法。方炎明等( 199 6 ) 的专著植物生殖生态学较详细地讨 论了生殖生态学各方面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这些论著进一步 丰富了生殖生态学的内容。 1 3植物传粉模式与繁育系统 1 3 1 开花物候与生殖成功 植物的开花时间可以在多方面强烈影响其生殖成功 ( r a t h e k e & l t i c e y ,19 85 ) 。这种影响可能是个体水平上的( 如过 于幼小的植物体不具备足够的储存资源以保证果实成熟1 、种群 水平上的( 如植物花期异步性,导致雄花缺乏) 、物种间的( 如植 物在“不合适的时间 开花,导致没有传粉昆虫访问,或者种 子散布者造成的“不均衡”影响) 。所以开花物候可在多层次水 平上影响植物的生态,包括植物个体生殖成功,植物有机体间 的相互影响,植物种群动态和生态系统功能( b r o n s t e i n ,19 95 ) 。 测定开花物候、结果和种子产量之间,个体大小和生长之间的 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中的时空变异水平可以揭示影响植物开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