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宋明理学是对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体系,不仅影响时间长,而且影响范围 广,影响深远。教育传播是宋明理学传播的重要体系。研究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的特点, 对于剖析宋明理学的传播现象,研究中国本土化的传播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 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的三大特点。第一,宋明理学教育传播具有权威性,这是由借助权威 性的学术典籍,塑造自身学术典籍的权威性,传播者自身具有权威性三个方面构成的。 第二,宋明理学借助官学、私学两大传播渠道进行传播。一方面借助私学渠道,保持了 自身学术体系的活力;另一方面,借助官学渠道,进行制度化、强制性的传播。从而也 避免了宋明理学重蹈新学单纯依靠官学的悲哀。第三,宋明理学教育传播具有技巧性。 不但尊重受体的主体性,还尊重受体的差异性。另外,宋明理学教育传播还积极营造有 利于传播的环境,同时注重发挥传播者的榜样作用。 关键词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特点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s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s y s t e mp r o d u c i n gi m p o r t a n te f f e c tt oc h i n e s e h i s t o r y i t si m p a c ti sn o to n l yal o n gt i m e ,a n daw i d er a n g ea n dd e p t h e d u c a t i o n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s y s t e mo fn e o c o n f u c i a n i s m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s t u d y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n e o c o n f u c i a n i s me d u c a t i o n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d r i v e st h er e s e a r c hi n t o n e o c o n f u c i a n i s me d u c a t i o n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t h el a w $ o f1 0 c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k s a r t i c l ee x p l a i n st h r e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n e o c o n f u c i a n i s me d u c a t i o n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f i r s t , t h en e o c o n f u c i a n i s m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sa u t h o r i t a t i v e i ti sp e r f o r m a n c ei nt h eu s eo f a u t h o r i t a t i v ea c a d e m i cb o o k sa n ds h a p i n gt h ea u t h o r i t yo fi t so w na c a d e m i cb o o k sa n dt h e a u t h o r i t yo fi t so w nc o m m u n i c a t o r s s e c o n d ,t h en e o c o n f u c i a n i s mc o m m u n i c a t e sb yt h e t w ot r a n s m i s s i o nc h a n n e l so ft h eo f f i c i a ls c h o o la n dt h ep r i v a t es c h 0 0 1 o nt h eo n eh a n d ,t h e p r i v a t es c h o o l s lm a i n t a i nt h ev i t a l i t yo fi t so w na c a d e m i cs y s t e m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 t h e o f f i c i a lc h a n n e l s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r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z e da n dm a n d a t o r y i ta v o i d ss a d d e no f o n l yr e l y i n go nt h eo f f i c i a ls c h 0 0 1 t h i r d ,t h en e o c o n f u c i a n i s me d u c a t i o n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h a ss k i l l s i tn o to n l yr e s p e c t st h ep r i n c i p a lo ft h er e c e p t o r , b u ta l s ot h ed i f f e r e n c eo ft h e r e c e p t o r i na d d i t i o n , i ta c t i v e l yc r e a t e sag o o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p a y 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r o l em o d e l so f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o r s k e yw o r d s n e o c o n f u c i a n i s me d u c a t i o 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 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查坠兰日期:旦啦月旦e t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 )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为申请河北大学学位所提交的题目为( 长姆程每锣屿1 专掺妙心芍寺 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庐岁霞冀导并与导师合作下取得的研究成果,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在河北大学所提供的研究经费及导师的研究经费资 助下完成的。本人完全了解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知识产权所制定的 各项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河北大学的相关规定。 本人声明如下:本论文的成果归河北大学所有,未经征得指导教师和河北大 学的书面同意和授权,本人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公开和传播科研成果和科研工作内 容;如果违反本声明,本人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声明人,望 作者签名:竺 导师签名: 日期:苎吐月上- 日 日期:塑吐月生日 日期:坦匿年二月之 日 前言 m m ! 曼曼皇曼曼曼鼍量曼曼皇曼曼! 鼍皇曼鼍曼曼曼鼍曼曼曼曼曼 厶j 一 月i j吾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主流,至宋明时期,形成了继承先秦儒学,整合儒、道、佛 三教的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宋明( 包括元及清) 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 系。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其和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一样,都是 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术思想。但因其著述之丰,人才之盛,学派之多,使其对 中国思想史发展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方面:第一,影响时间长。从宋代开始,宋明理学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 而且几乎到封建社会结束,其学术正统地位屹立千年不倒。第二,影响范围广。宋明理 学不仅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影响范围还波及到东亚一些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等。第 三,影响深刻。宋明理学不仅是一种学术思想,还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生存理念, 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宋明理学传播如此广泛、深远,与其重视教育传播是分不开的。宋明理学自创立之 初就十分重视师道,重视通过教育进行传播。例如理学大师张载曾说过说:“今欲功及 天下,故必多栽培学者,则道可传矣! ”【1 1 理学宗师程颐也说过:“圣学之不传久矣,吾生 百世之后,志将明斯道,兴斯文于既绝,力小任重而不惧其难者,盖亦将有冀矣,以谓 苟能使知之者广,则用力者众,何难之不易也! ”【2 】因而理学传播者都积极推动理学通过 官学、私学等教育机构,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以推动理学思想的传播。如明道先生哀 辞就记载了程颢与其弟程颐的教学活动:“程颢以亲老求为闲官,居洛阳殆十年,与 其弟伊川先生讲学于家士之从学者,不绝于馆。”f 3 】在理学传播者大力进行教育传播 的基础上,理学学者空间分布日益厂泛,学术影响力大大增加,并出现了朱熹、张拭、 吕祖谦等理学教育大师,宋明理学教育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和传播理 念,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和学术传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研究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的特点,对于探索宋明理学传播的规律具有重大的意义。宋 明理学传播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思想传播现象,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其研究对于 推动传播学的本土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教育传播是宋明理学传播的重要形式,因 而分析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的特点,是研究宋明理学传播的一个具体可行的切入点。本文 正是将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的若干特点作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由于宋明理学教育也是一 1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葛曼曼ii i 曼曼曼曼曼皇曼曼皇曼皇曼曼皇罡曼曼皇曼曼曼皇曼曼鼍曼曼曼曼曼! ! 曼曼曼曼! 曼曼曼曼! ! 曼詈! 曼! 曼舅! 曼曼曼曼詈曼曼蔓舅量皇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 曼 个哲学的历史的范畴,因而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对宋明理学教育传播进行的研究有一些。 如赵连稳、朱耀廷先生将中国古代的学校、书院及其刻书活动进行了系统的汇总,其中 涉及宋明理学传播的一些教育活动,不过主要是事实的阐述。朱汉民先生的中国的 书院,以及吴霓老师的中国古代私学发展诸问题研究对书院以及私学的发展情况 进行了论述,对理学传播与私学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孙旭培老师将中国传统 文化视为一个整体,对其传播现象进行了研究,宋明理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其 传播特点也有一定程度的涉及。 此外,一些研究教育史的书籍,对理学家的教育活动 和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对本文分析教育传播的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对宋明理学 本身进行研究的书籍也有一些。但是,单独将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看成一个传播问题, 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其教育传播特点进行分析的较少。而本文正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对 宋明理学的教育传播特点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宋明理学的教育广义上包括社会教 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是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其传播效果相对较大,因而本 文主要对宋明理学的学校教育传播进行研究。不过,由于相关研究较少,而且本人学术 水平、分析能力有限,定会有一些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师友指正! 见赵连稳、朱耀廷著: 中国古代的学校、书院及其刻书研究 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 0 0 7 见孙旭培主编: 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7 固本文主要参考的关于教育史的书籍包括: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1 9 9 2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 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8 7 ; 张惠芬,金忠明编著中国教育简史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1 1 月第二版;乔 卫平著中国宋辽金夏教育史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4 锄在宋明理学的研究专著中,本文主要参考张立文著宋明理学研究,陈来著 宋明理学,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 2 第1 章宋明理学教育传播具有权威性 曼曼曼皇曼鼍, i 一 i i i i 鼍寰曼葛舅曼曼舅 第1 章宋明理学教育传播具有权威性 宋明理学能够树立近千年的学术正统地位,获得巨大的传播效果,与其教育传播具 有权威性是分不开的。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的权威性包括政治上的权威性、学术典籍上的 权威性以及理学教育者自身具有的权威性三个方面。 1 1 政治上的权威性 宋明理学教育传播获得政治上的权威性的过程,伴随着宋明理学官学化的进程。一 般认为,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鼻祖,经过张载以及二程等人的发展和数代人努力,至朱 熹集其大成,到了宋理宗时期,理学终于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成为统治阶级的官方 学术,具有了政治上的权威性。在宋理宗时期,理宗追封理学先师,理学大师的著作开 始成为官学或私学的主要教学内容,而且一部分成为科举考试中解释经典的最高标准。 自此,宋明理学成为封建政权的治术思想,成为了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获得了政治上 的权威性。 宋明理学在教育传播中获得政治上的支持,也不是从理学一兴起就获得的,期间经 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学自身不断得到完善,统治者也最终发现, 理学传播有利于维护自身统治,应该通过强权加以推崇,因而促使理学教育传播开始与 政治权威的结合。 理学萌生之时,正值王安石新学借助皇权的力量推行其学术主张之际,新学在很短 的时间内就征服了社会各阶层,成为思想领域的主导。而理学家被新学派抨击,在长期 党争中备受打击,致使北宋时期的理学长期处于民间甚至地下状态。北宋后期,党争更 加激烈,由于理学对官方统治思想王安石新学持反对态度,因而受到进一步的打击,宋 徽宗蔡京当政时期理学更被视为异端邪说而遭到严厉禁锢,规定“上至太学,下至州军 县学,私学聚学处亦禁讲授”,“非特成人之学可禁,而童子之学亦不可不禁。”1 4 】后来, 到“靖康之难”宗师南渡后,王安石新学的统治地位斗转,王安石被定为祸国殃民、致使 北宋覆亡的罪魁祸首,其新学在官方的统治地位也逐渐丧失。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促 使其他学术思想发展的空间扩大,给了此前处于民间的蜀学、浙东事功学派、理学等各 家学派自由发展与被统治者重新认识的机会。而在各家学派的争鸣中,理学的发展也不 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一帆风顺。虽然曾一度受到统治者赏识,但是其地位并不稳固,尤其是南宋时的庆元 党禁,对理学的发展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庆元党禁以前,南宋儒学的发展已形成了朱 学、陆学和浙学鼎足而立的局面。朱子理学虽然没有上升为官方学术,但是对士人的价 值取向、意识形态的影响已经十分深刻。思想上的共同关注者,亦即同道、同志者,渐 成政治上的同党。因而,在政治上也就形成了理学派与反理学派的对峙。宋代宁宗庆元 年间,韩健胄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为了打击政敌,其发动庆元党禁。宋史中记载: “设伪学之目,以网括汝愚、朱熹门下知名之士。用何澹、胡纥为言官。澹言伪学宜加 风厉,或指汝愚为伪学罪首。纥条奏汝愚有十不逊,且及徐谊。汝愚谪永州,谊谪南安 军。虑他日汝愚复用,密谕衡守钱鍪图之,汝愚抵衡暴薨。留正旧在都堂众辱健胄,至 是,刘德秀论正引用伪党,正坐罢斥。吏部尚书叶翥要侍郎倪思列疏论伪学,思不从, 伲胄乃擢翥执政而免思官。伲胄加开府仪同三司。时台谏迎合伲胄意,以攻伪学为言, 然惮清议,不欲显斥熹。健胄意未快,以陈贾尝攻熹,召除贾兵部侍郎。未至,亟除沈 继祖台察。继祖诬熹十罪,落职罢祠。三年,刘三杰入对,言前日伪党,今变而为逆党。 伲胄大喜,即日除三杰为右正言,而坐伪学逆党得罪者五十有九人。”1 5 】这就是所谓的“庆 元党禁”。而实际上,韩伲胄对理学人士的打击,更多的是政治上的争权夺利,没有多 少学术上的考虑。但是,理学却因这次党禁,元气大伤。理学被称为伪学,理学人士被 称为“匿党”,理学家及追随者都被赶下了政治舞台。 但是,理学并没有在政治的打击下而销声匿迹,而是在政治夹缝中,加强自身的完 善与发展,伺机勃起。最终,理学等来了其政治生命中的春天。在政治上不得势时期, 理学家始终将授业、著述当作自己的不朽事业,使得理学自身的学术思想始终保持旺盛 的生命力,为其学术思想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做准备。 其实,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总要寻找一种学术思想加以推崇,塑造其在思想系统中 的权威性,从而加强思想控制。汉代的“独尊儒术”是,北宋时候的推崇新学也是,到了 南宋,这个政治使命就逐步落到了理学身上。从传播学上来讲,通过政治力量塑造某种 思想在思想领域的权威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思想必然会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系统中 的优势理论。根据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人们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总是会受周围 的舆论环境的影响。会因为害怕自己的言论与周围的舆论环境不一致而受到排挤,所以 会越来越向社会中优势意见倾斜。因而,如果封建统治者能够选择一种对自己有利的学 4 第1 章宋明理学教育传播具有权威性 术思想,并成功地将其塑造成思想系统中的优势舆论,那么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 思想,从而最终影响人们的行动,加强对人们的控制。可见,统治者与一种有利于自己 的学术思想结合具有必要性。 宋明理学正是一种有利于加强统治者思想控制的学术体系。一方面,其核心是“理” 或“天理”,这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正是以理学唯心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理学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思想,并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这是超感性、 超经验的先验理性的绝对命令,人们不可以怀疑它、违背它,只能虔诚地信奉它、信仰 它、实践它。他们强调“理”即父子、君臣关系的原则和封建等级秩序,如果人们能坚守 封建纲常,永远不变,就体现了“天理”。朱熹把“理”推广于人类社会,把“三纲五常”抬高到 天理的高度,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从当时的现实情况来看,理学对王安石 新学的反对也是其得到南宋统治者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北宋时期,新学成为了官方 学术。在北宋灭亡后,一些人就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结到王安石及其新学身上。理学家 就是其中的代表。一些理学家把新学作为变乱祖宗法度而致北宋亡国的理论思想根源。 如杨时上钦宗皇帝( 其七) 云:“臣伏见蔡京用事二十余年,蠢国害民,几危宗社, 人所切齿,而论其罪者曾莫知其所本也。盖京以继述祖宗皇帝为名,实挟王安石以图身 利,故推尊安石,加以王爵,配享孔子庙庭致今日之祸者,实安石有以启之也。臣 谨按安石挟管商之术,饰六艺以文奸言,变乱祖宗法度,当时司马光已言为害当见于数 十年之后,今日之事,若合符契,其着为邪说,以涂学者耳目,败坏其心术者,不可缕 数o e o oo 9 6 1 再有,胡宏上光尧皇帝书云:“王安石轻用已私纷更法令,不能兴才教化、 弭奸邪心,以来远人,乃行青苗、建市易、置保甲、治兵将、始有富国强兵、窥伺边隅 之计,弃诚或怀诈,兴利而忘义,尚功而悖道,人皆知安石废祖宗法令;而不知其与祖 宗之道废之也。邪说既行,正论屏弃,故奸谀敢挟绍述之义,以送其私,下诬君父,上 欺祖宗,诬谤宣仁,废迁隆佑,使我国家、父子、君臣、夫妇之间顿生疵厉,三纲废坏, 神化之道泯然将灭,纲纪文章扫地尽废,遂致邻敌外横,盗贼内讧,天师伤败,中原陷 没,二圣远栖于沙漠,皇舆僻寄于东吴,嚣嚣万姓未知攸底祸至酷也。”【7 】而统治者也 希望借此推卸责任,转移人民的注意力。因而,对新学持反对态度的理学就进入了统治 者的视野。 最终,统治者认识到了理学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意义,开始了塑造理学政治上 5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权威性的进程。到南宋理宗时,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学术地位,使理学具有了政治上的 权威性,从而推动理学教育传播的发展。首先,理学的教育理念成为国家的教育方针。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我国古代宋明理学的一份完整的教育纲领。淳佑元年( 公元1 2 4 1 年) 正月,宋理宗视察太学,并亲自书写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以示将这一理学的 教学纲领作为国家的教育方针。【8 j 第二,将理学家的著作定为学校教材。继宁宗朝将论 语集注、孟子集注列为学校的教科书后,理宗和度宗先后诏令将大学章句、中 庸章句、通鉴纲目以及周敦颐、张载、程颐等的代表著作定为学校教材。第三, 自南宋理宗以后,理学大师的著作几乎成为各朝各代科举考试中解释经典的最高标准。 如清代的科举几乎全以理学家的著作为标难,在乡试规定:第一场考试,其内容四书 主朱熹集注,易主程颐传、朱熹本义,书主蔡沈传,诗主朱熹 集传,春秋主胡安国传,礼记主陈浩集说,如果采用其他人的说法, 则被判为离经叛道,绝对不能容许。第二场试孝经论一篇。诏、诰、表各一通,判 五条。嘲第四,对理学的代表人物进行追封,列孔庙侍奉。南宋理宗宝庆三年( 公元1 2 2 7 年) ,理宗皇帝下诏,明确表示信奉理学,“朱熹论语、中庸、大学、孟子注 解,发挥圣贤之蕴。羽冀斯文,有补治道。朕方厉志讲学,缅怀典刑,深用叹幕,可特 赠太师,追封信国公。”【l o 】有了政治权威性的保障,宋明理学教育传播发展更为顺畅, 为理学成为中国思想史中的饕餮盛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 2 学术典籍上的权威性 利用学术典籍上的权威性推动其思想传播,是宋明理学教育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特 点。中国古人历来提倡对权威学术的尊敬。孔子e l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 之言。”所谓“畏圣人之言”,就是指要敬畏圣人的话。而圣人的话又多以典籍传播。由 此可见,注重借助具有权威性的学术典籍,并且培养自身学术典籍的权威性,有利于增 加学术体系的可信性,增加传播的强度,对于推动其传播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明理学教育传播正是遵循了这一传播规律。 1 2 1 借助权威性的学术典籍 宋明理学教育传播,借助学术典籍的权威性,首先表现在依附于具有权威性的学术 典籍进行传播。具体表现在,重注“五经”,甄选“四书”。 在 宋史、 理宗纪、朱熹传、度宗纪中都有相关记载 6 第1 章宋明理学教育传播具有权威性 1 2 1 1 以“五经 真义为主体,用新的解释方法进行重注 宋明理学重视注经的重要作用,借助权威性的“五经”,进行有利于自身学术思想传 播的解释。 “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 诗经) 、书( 尚书、书经) 、礼 ( 礼记) 、易( 周易) 、春秋。汉武帝即位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 强中央集权统治,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从此儒学独尊,诗、书、 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 读书人必读的经典,故称“五经”。“五经”也有人认为是“六经”,为易、书、诗、 礼、乐、春秋。后来秦始皇焚书,乐经散失,仅存乐记一篇,乃并入礼 记中,遂有“五经”之名。在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 义理的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 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宋代理学家们也十分重视经学的重要意义,以重新诠 释古代经典的方式,阐发他们的主张。著名的理学大儒朱熹就认为儒家经典是天理的集 中体现,又是教育的根本依据,“六经“全是天理”,主张有志之士应当对儒家经典“熟 读而问遍囝 理学家对经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的注经过程中,又不拘泥古人之 法,对古代经典进行了重新解释,以适应当时时代的需要,促进自身学术思想的传播。 唐代以国家的力量来推行经学,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著作。但是, 五经正义以“疑经”为背道,以“破注”为非法,严重束缚了学术界的发展,使儒学的 , 生命力受到打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理学家开辟了新的解释方法。一方面,提高注经 者的主体性。改变研究者在注经中的被动状态,客观地对待儒家经典,与先人儒者进行 平等对话,还原儒家经典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以义理之学的解释方法改变注疏之学 的解释方法。传统的注疏之学僵化、教条,已经不能开发儒学的生命力。理学者适应当 时时代的要求,以义理之学进行注经,对于还原经典的真义,使儒学焕发生命力具有重 要意义。 1 2 1 2 汇辑并推崇“四书”,解释自身核心话题 理学家的研究一般是围绕着理、气、心、性展开的,从而也逐渐选择“四书”作为理 。学规类编中有相关论述 。可见自鹿洞书院教条 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的进一步的解释文本。这也是一个借助权威性的学术典籍促进理学传播的过程。 首先,“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 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出自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 所以称为四子书( t g 称四子) ,简称为四书。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 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 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所以,“四书”也是儒学先人的经典 之作,也具有学术权威性。其次,挑选“四书”,论证自己学术思想的合理性。“四书”为理 学的理、气、心、性以及隐藏在底层的内圣外王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因而被理学家发现 并奉为经典。其实,“四书”原来并不是一本书,而是在南宋光宗绍熙元年( 公元1 1 9 0 年) , 由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 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来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由此,名声 大作。并且,理学家一直致力于提高四书的地位。二程就极力推崇孟子,称:“孟子 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孟子大有功于世”。所以,二程主张“学者先须读论、孟。 穷得论、孟,自有个要约处,以此观他经,甚省力。论、孟如丈尺权衡相似, 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l l 】这样一来,在教育内容方面,二程就开创了“四 书”与“五经”并列的局面,经过朱熹进一步注释推崇。宋代以后,在学校教育中,四书不 仅与五经并重,而且超过五经的地位。这是封建社会后期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特点。1 1 2 1 1 2 1 3 与创新扩散规律不谋而合 宋明理学者借助权威性的学术典籍进行传播,并且进行适应当时时代的改良。虽然 这是中国古代传播者的一种非自觉的传播行为,但是却与罗杰斯在创新扩散理论中提到 的一些传播规律不谋而合。 创新扩散即一种新事物在社会系统中推广或扩散的过程。扩散的过程,就是传播的 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明理学也是一种新事物,所以在其传播过程中,与罗杰斯 提出的创新扩散规律相合也具有可能性。在罗杰斯等人提出的有名的创新扩散模式中, 将扩散过程分为前提、过程和后果三个部分。模式的核心部分为过程部分,又被分为四 个步骤,即了解、劝服、决策、证实。而又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劝服这一步骤,其中包括 兼容性和优越性。 宋明理学借助权威学术并改进权威学术,正是在劝服阶段的兼容性和相对优越性上 8 第1 章宋明理学教育传播具有权威性 曼_ i 一一一;曼i i 曼曼曼量曼蔓皇曼曼蔓苎曼曼! 曼曼蔓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皇曼蔓曼曼曼曼舅皇皇曼鼍曼曼曼曼菖 下功夫。兼容性是指新旧事物的兼容程度,或者说某一新事物与对应的旧事物之间相比 存在的差异距离。距离越小,新事物越可能被接受。【1 3 】宋明理学是一种新儒学,而儒学 已经深入人心,儒家经典人们几乎耳熟能详。宋明理学极力缩小与传统儒学的差距,是 一种新事物缩小与旧事物,而且是有影响力的旧事物之间的差异距离的行动,有利于其 本身被世人接受。相对优越性是指新事物同它所要取代的旧事物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 相对优越性越大,人们就越乐意接受。宋明理学对“五经”进行重新解释,新组“四书”, 加强了儒学的生命力,与传统儒学相比,自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而更能为人们所接 受。 由此可见,宋明理学通过借助并改进权威性的儒家经典进行传播,一方面增加了与 传统儒学的兼容性,一方面比传统儒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而更容易被传播。 1 2 2 塑造自身学术典籍的权威性 宋明理学在教育传播中,不仅注重挑选权威性的学术典籍,作为自己的教学范本, 还积极进行著述立说,并且推动其自身学术典籍获得权威性。 首先,理学者非常重视著书立说的重要作用。经注是理学家阐释自己学术思想的重 要形式。此外,理学家的理学思想,还用大量语录来阐述,例如东见录、上蔡语录、 朱子语类、传习录等等。也写成讲义,如玉山讲义、严陵讲义等等。还著 作专书,如易通、皇极经世书、阴阳管见等等。或把文章书信诗歌等编成文集, 如朱文公文集、白沙子全集等等。f 1 4 】何俊教授在庆元党禁的性质与晚宋儒学的 派系整合中就提出了,正是理学正宗“朱学”,注重文本建设,才使其较“陆学”弟子众 多,尤其在第三代弟子数量上表现明显( 见表1 ) 。朱熹注重并广为对经义进行阐释,因 而在社会中流传的较多,使其容易找到。而且其注释更适应当时时代,更能被人们理解 和接受。因而推动了其学术思想通过文本进行传播。而且,文字作为人类传播中的一种 重要传播媒介,可以把信息长久地保存下来,而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极其有限的记忆力 了,使人类的知识、经验得到积累、储存,从而有利于后人的接受,促进思想文化传之 久远。 9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各学派弟子数量简表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 朱熹438 9 37 64 84 7 陆九渊 4 74 21 0l 陈亮 1 6 1l 叶适 1 8 陈傅良 1 8 吕祖谦 4 981 张杭 3 2 其次,宋明理学家积极推动自身的学术典籍获得权威性。这种权威性的获得,一方 面通过教育传播,扩大自身的学术影响。这一点不言而喻,宋明理学的教育必然要运用 自己的学术典籍作为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术思想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借助政治的力 量,通过强权获得权威性。政府将宋明理学家的著作定为学校教材,作为科举考试的解 释经典的最高标准等措施,都是理学家们为推动自身的学术典籍获得权威性而努力的结 果,而这种权威性的获得对于推动宋明理学教育传播进一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 体史实前文已经有所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1 3 传播者自身具有权威性 从传播学角度来讲,传播者的可信性与知名度,对于传播效果的实现具有制约作用。 如果传播者能够正确把握这些变量,就能促使受传者的态度朝预期的方向发展。而传播 者的知名度与其可信性往往合为一体,可以统称为“威信,- 威是知名度,信是可信度。 传播者的威信越高,劝服的力量就越大,效果自然就越佳。【1 5 1 知名度与可信度又是紧密 相连的j 在某一领域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会增加其自身的可信性。而在宋明理学教 育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自身具有权威性,也是传播者具有知名度与可信性的体现。而这 种权威性的拥有,对于促进传播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 3 1 传播者具有学术上的权威性 理学大家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拥有学术上的权威性。在宋明理学教育传播过程中, 图表来源:何俊: 庆元党禁的性质与晚宋儒学的派系整合 j , 中国史研究,2 0 0 4 年0 1 期 1 0 第1 章宋明理学教育传播具有权威性 理学大家又多是理学的教育传播者,他们积极开展教育传播活动。而许多理学学习者, 正是看重了理学大家在学术上的权威性,纷纷慕名而来,接受理学教育。 许多理学大家多开展理学教学活动,充当理学教育传播者的角色。宋明理学的鼻祖 周敦颐就是通过教育传播理学的身体力行者。宋神宗赵项熙宁元年( 公元10 6 8 年) ,周敦 颐在邵州兴建州学,教学授徒。张载也十分重视教育传播的重要性,教育活动贯穿其一 生,在其辞官后,隐居横渠,更是专心讲学。程颢在因与王安石意见不和被排挤,回到 洛阳后,“从容亲庭,日以读书劝学为事。”i l6 】程颐更是积极进行教育活动,其一生几乎 都与教育事业相伴。其教育实践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 2 9 岁一2 岁) ,为 开始致力于教育事业时期。程颐少年时的才气就很有名,他考迸士不第受挫后,就决心 办学育人,把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中期( 5 3 岁一1 岁) ,即程颐 任崇正殿说书时期。当时很多士人学者都归到他的门下,他也常以天下为己任。后期( 6 2 岁一7 5 岁) ,即流放直到辍教时期。程颐在涪州并没有因处逆境而消沉,而是边修身养 性,边撰写并最终完成了他的重要著作周易传,并进行教学。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 集大成者朱熹,也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教育家。他足迹遍及闽、浙、湘、赣等地,曾经 讲学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沧州精舍、同安县学、玉山县学等,培养了大 量的门人弟子。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理学兴起开始,理学大家就十分重视教育传播的 重要性,并承担起了理学教育者的身份。 理学家在学术上的名声,吸引了众多学子主动向其求学,接受宋明理学。如张载以 其出众的才学,在关中颇负盛名。文彦博任长安通判时,“闻先生名行之美,聘以束帛, 延之学宫,异其礼际,士子矜式焉”。以优厚的礼遇请他任长安学宫教授,深得土子敬 重,纷纷效法。【1 7 】而程颢在洛阳的讲学,也因为他“经术通明,札义精微,乐告不倦, 土大夫从之讲学者,日夕盈门,虚往实归,入得所欲。”【ls j 又如“程门立雪”的成语,讲 的就是一个叫杨时的理学研究者向大理学家程颐求教,而不惜在下雪的f - j 多 l - 等候的故 事。宋史杨时传记载: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 门外雪深一尺矣。”意思是,当时已经有四十岁的杨时,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 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f l 步 l - 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f 1 多 1 - 的雪已 经一尺多深了。可见,理学家的威望,使理学接受者具有强大的自觉性。 正是理学的教育者多是具有深厚理学理论基础的大家,使得他们在通过讲学等活动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 传播理学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信性,从而吸引众多学子前来求学。学子主动围绕 在理学家的周围,接受理学,也从侧面证明了其对理学传播者在学术上拥有权威性的认 可。 1 3 2 传播者具有权威性的社会地位 一些宋明理学的教育者还拥有权威性的社会地位,他们除了担任理学教育传播者的 角色外,有的还具有一定的社会职务,成为统治阶层的一员。官学的教师都是由朝廷任 命,属封建王朝的官吏,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他 们既是作为学校管理者的官员,同时又是教师。他们一方面负责教授在校生员的学业, 同时又负责管理本府、州、县的所有( 在校和不在校的) 生员。一些理学传播者也是官 学的教职人员,具有官吏的身份。另外,宋明理学教育者有时候还担任地方长官,对于 推动宋明理学的教育传播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国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说明人 们追求仕途的强烈欲望,也说明为官对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赋予理学教育传 播者官员的身份,提高了教育者的社会地位,使理学教育者能够借助自己的身份地位, 推动理学的教育传播。 综上所述,我们分析了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的权威性的特点。政治上的权威性、学术 典籍上的权威性以及传播者自身具有的权威性,构成了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的权威性体 系。不管是哪种权威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的强度和力度,推动 了其传播效果的实现。 1 2 第2 章宋明理学教育传播依靠两条传播途径 第2 章宋明理学教育传播依靠两条传播途径 传播渠道是指信息流通与扩散的通道。在宋明理学教育传播中,传播渠道主要指学 校。而在中国古代,学校又主要分为官学和私学。所以,传播渠道又包括官学和私学两 种。作为一种学术思想,在通过教育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宋明理学依靠了官学、私学两 条传播渠道。一方面保证了自身学术体系的活力,另一方面使传播具有了正规化、强制 性的特点。 2 1 借助私学,保持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正是有了私学这块阵地,理学思想得以产生、发展、兴盛,最终成为有影响力的主 流学术思想。历史地看,般概念上的私学,是指不由政府而由私人或者私人集团( 包 括社会集团) 来主持、经营、管理的教育活动。它既包括在固定教育场所产生之前的游 历四方的私人讲学,又包括以一个学术大师为核心的私人学派,也包括与官学相对应的 有固定教育场所的正式的私学学校类型。【1 9 】私学历时2 0 0 0 余年,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 重要的地位。学术思想的发展与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任何一种学术思潮的兴起、发展、 深入,都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理学与私学的结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理学的发展与私学的发展有不解之缘。在北宋时期,理学面临的政治环境比较严峻, 当时正值王安石的新学兴盛,理学长期得不到官方学术地位,因而其不可能去借助官学 传播渠道进行传播。但是理学传播者非常重视师道,重视教育的作用,因而必然要选择 一种教育形式,私学就进入了理学传播者的视野。私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受政治的控 制性较小;学生众多,一部分人不以仕途为目标,而是追求学术素养,从而有可能接受 不被统治者看好的理学。当时,很多理学家办不起书院,因而当时的书院不是理学教育 的主要形式。理学者主要是在私塾、家塾中讲学,这对在恶劣的传播环境下,理学思想 能够得到传承,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方面使理学思想得以继续传播。例如二程洛学的 学说主要是通过私学讲学方式传授的,弟子们记录了大量的语录以接受二程的思想。这 些语录大多未经整理,连洛学的代表作品程颢的易传也未定稿。后来,理学学者杨 时花了大量精力整理二程的语录成二程粹言,校订了伊川易传,使二程的思想得 以比较全面完整地保存并流传开来。另一方面,私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弟子,使理学传播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继有人。如朱熹就是在他的父亲朱松和理学家胡宪、刘勉之等人门下接受教育的。又 如二程一生致力于通过私学传播宋明理学,培养了一大批弟子,最知名的有吕希哲、贾 易、朱光庭、吕大临、游酢、杨时、谢良佐、侯代圣、尹焯、张绎、郭忠孝等数十人。 特别是杨时,经罗从彦、李侗,后将思想传至朱熹,使朱熹成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 对于传播和发展宋明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南宋,随着理学的日益发展,理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逐渐 扩大,理学家们逐渐选择私学教育形式之一的书院作为传播理学的主要渠道。书院是中 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机构。其是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 它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前后千余 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朱熹、张拭、吕祖 谦为代表的理学大儒充分发挥了书院的学术传播功能,促进了理学的发展与繁荣。举凡 著名书院都是理学的重镇和基地:一方面,理学家们充分利用书院的特殊条件潜心研究 学问,建构他们的理学思想体系;另一方面,理学家们又在书院培育传人,传播其学说 思想,造就理学人材群体,形成、发展诸理学流派,并借书院的特殊环境开展各种学术 活动,使理学获得日益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南宋时期,书院勃兴,为理学借助书院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首先,书院数量增 多,规模扩大,为理学的传播提供更多更好的场所。南宋时,书院的数量空前增多,规 模扩大。有人统计,北宋书院与南宋书院大体上是2 :8 ,可见南宋时期书院兴建之多。 而且,据统计,理宗时期新建置的书院达1 0 0 多所,占南宋时期全部书院的2 3 以上。 宋理宗本人还通过颁书赐额、委任山长以及学官的方式褒奖、支持书院。北宋时期能得 到朝廷赐书赐额的书院只有少数几所,而理宗时期却达2 0 所之多,这反映了朝廷对书 院教育的重视,也体现南宋时期书院办学的迅速发展。【2 0 】书院的规模也有所扩大,北宋 书院一般只有讲堂数间,斋舍数十间,生徒百数人;南宋有的书院讲堂、斋舍百余间, 还建有祭祀厅、藏书楼和各种景观,形成书院特有的完整建筑群。乜1 】其次,书院的管理 更加制度化,确立了理学书院讲学模式,为理学的传播提供更完善的传播渠道。一方面, 提出了宋明理学的教育纲领。南宋书院发展是从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开始的,朱熹还亲 自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规定了书院的培养目标、学生修德、治学以及日常生活 的准则规范,系统地阐述了宋明理学的教育纲领,反映了我国古代书院教育已经逐步制 1 4 第2 章宋明理学教育传播依靠两条传播途径 曼曼曼皇曼曼! 曼! 曼曼量曼曼曼舅! 苎曼! 曼曼i 一_ u m 罡曼蔓曼曼曼曼曼 度化。另一方面,书院教学中的理学特色也更加明显。理学家的经典著作成为书院的教 材。而且,在理学教育传播者的努力下,“四书”学习的重要性已经被读书人认可。朱熹 还阐明了攻读“四书”的顺序。他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次读论语以 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圈后世理 学书院课程设置和教学秩序也大都依此而定。书院的兴盛以及理学与书院的结合促进了 理学教育传播的发展。南宋后期,随着理学官学化的进程,书院也开始了官学化的进程。 但两者的结合也并没有终止,书院仍然是传播理学的重地。例如,元代书院的教学内容 仍主要为程朱理学。那些入元不仕的儒家学者都推祟、传播理学,他们通过书院传播理 学思想。并且元代也新涌现了一批理学家如赵复、许衡、吴澄、刘因等人,他们继承发 展了理学,并且通过书院进行传播。由此可见,理学与书院的结合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 程,又是一个长期结合的过程。这种结合促进了理学教育传播的发展。 私学的特点,促使宋明理学教育传播借助私学这一教育渠道进行传播,能够取得较 好的传播效果。第一,私学的学术追求纯粹性比较高,因而对学术的忠诚度也就比较高。 私学学生大多有自己的学术追求,急功近利情绪相对淡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省直辖行政单位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3年龙岩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3年酒泉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3年盐城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3年龙岩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a卷)
- 2024年南京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舟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3年白城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3年赤峰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解析: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
- 2025至2030中国核废料管理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版个人大连租房合同范本
-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制图第六、七章-习题及答案
- 土壤隐患排查培训课件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业主签证管理制度
- 工程试验原材料取样课件
- 外贸公司采购管理制度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中级财务会计(二)》一平台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it服务外包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 建材采购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