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二 讲音乐鉴赏知识(二)(一)声 乐声 乐: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叫声乐1、中外声乐体裁及其特征 根据声乐曲的题材内容和音乐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颂歌:我国的颂歌是指以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英雄人物以及歌颂其它尊敬的对象等方面的歌曲。特点是庄严、宏伟、亲切、热情,一般是旋律宽广,节奏平稳,速度适中。如黄河颂、延安颂等。 (2)进行曲:进行曲多是与集体行进步伐相配合的歌曲。它一般都有雄壮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强弱分明的节拍、规整的结构。音域不宽,速度一般为中速,这类歌曲具有群众易唱的特点,给人以朝气蓬勃、奋进向上的特点。 (3)抒情歌曲:抒情歌曲是一种速度适中、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的歌曲,它能深刻细致地抒发作者和人物的客观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思想感情。 (4)叙事歌曲:叙事歌曲是叙述故事的歌曲。它的主要特点是歌词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叙事性。曲调和词紧密结合,明白如话,娓娓动听。 (5)诙谐歌曲:诙谐歌曲是音乐形象具有幽默情趣的歌曲。歌词幽默而风趣,音乐语言妙趣横生,具有说唱音乐的风格,比喻生动,形象鲜明,表现风趣。 (6)摇篮曲:摇篮曲又名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边哄着婴儿安静入睡时而唱的歌曲,现已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亲切、温存,曲调抒情、静谧、节奏徐缓并富于均匀的律动。 (7)宣叙调:歌剧、演唱剧中的一种独唱曲体裁,也称“朗诵调”。旋律近于说白,节奏比较自由。 (8)咏叹调:又叫“咏唱”,原意是一种高难度的抒情独唱曲。最初是意大利的歌剧、清唱剧中常以歌谣体裁出现的独唱曲,通常篇幅较大,且富于戏剧性,集中体现剧中某一人物形象或心理刻画。常为复三段曲式或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其特点是声乐部分包含高难度艺术技巧、旋律起伏大,是典型的美声唱法,常在音乐会上单独独唱。 (9)声乐套曲:声乐套曲是大型声乐体裁,由数首歌曲连结在一起组成。内容可相同也可相互对比,其性格和速度各异。 (10)赞美诗:赞美诗属宗教歌曲,是在教堂用管风琴伴奏演唱的歌曲。 (11)康塔塔:大型多乐章声乐套曲,近似于现代的大合唱。其内容偏重于抒情,故事情节简单,多取材于世俗生活或圣经。 (12)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体裁,又称“神剧”、“圣剧”。16世纪末起源于罗马,最初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形式与歌剧相似,17世纪中期开始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演出的声乐作品,并以合唱为主。 根据声乐曲的艺术性程度和风格特点以及演唱方式又分为以下几类: (1)群众歌曲:歌词通俗易懂,其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它的曲调以雄壮豪迈者居多,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具有群众性,适合于群众集体齐唱,故得名。 (2)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一种主要区别于民谣的专业性创作歌曲,19世纪起源于德国。其特点是结构严谨、格调高雅、寓意深刻、节奏宽广、旋律优美、感情细腻、词曲结合紧密、抒情性强,表现手法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因此要求演唱者具有一定的演唱技巧才能胜任。 (3)通俗歌曲:通俗歌曲是民众易懂、易唱的歌曲,大部分通俗歌曲结构短小而方正,民族气息浓郁,音域较窄。 (4)民歌:民歌是一种重要的声乐体裁,它产生在各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民歌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无数代人的提炼和发展,成为完美的,极富生命力的音乐艺术作品。其特点是形象鲜明、感情质朴,能深刻地反映人的思想和愿望,各国、各民族的民歌都带有各方不同的民族特点。(二)声部和声音类型 (1)女高音:是人声最高声部,具有清澈、明亮、柔和的音色和强烈的穿透力。由于歌手音色、音域和演唱技巧上的差别,又分为抒情女高、戏剧女高和花腔女高三类。 (2)女中音:女中音音域,介于女高和女低之间,音色较女高略为温和浑厚,较女低明亮。 (3)女低音:女低音是女声中最低声部,音色温和、结实、给人以宽厚稳健的感觉。 (4)男高音:是男声的最高声部、音色柔和、清新、明亮,擅于演唱热情激昂的抒情歌曲。由于音色的差别,又分为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 (5)男中音:男中音介于男高音和男低音之间的声部。音色比男高音宽厚而低沉,比男低音温和明亮。(6)男低音:男低音是人声的最低声部,音色浑厚、深沉、坚定。(7)童声(三)声乐的演唱形式及其特点1、独唱:指由一人进行的演唱形式。按音色分为:男声独唱、女声独唱、童声独唱等;按音域和音色性质分为:男高音独唱、男中音独唱、男低音独唱、女高音独唱、女中音独唱等。2重唱:指多声部声乐作品,且每个声部均由一个人担任的演唱形式。按声部组合和人数可分为男女声二重唱、女声二重唱、女声三重唱、男声四重唱、混合重唱等。3对唱:由二人或分组进行单声部对答性质的表演形式。按音色可分为男声对唱、女声对唱、男女声对唱等,人数不限。4齐唱:指多人同唱一个声部的演唱形式。按音色可分为男声齐唱、女声齐唱、男女声齐唱、童声齐唱等。5小合唱:指10人左右同唱一个声部和分唱几个声部的演唱形式,又可称“小组唱”、“表演唱”。按音色可分为男声小合唱。女声小合唱等。演唱时可带有简单的表演动作。6合唱:指几十人或上万人的多声部演唱形式。按音色可为: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及童声合唱等。二、音乐鉴赏常识(二)一、民歌的调式1、调式几个不同音高的音,根据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而结成,以其中某一音为主音的体系,这些音的总和叫调式。外国民歌中常用的调式有大调式和小调式,小调式又分为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2、音阶调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上行或下行,从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叫音阶。不同的调式有着不同的音阶,它们分别为:(1)自然大调音阶 1 2 3 4 5 6 7 (2)自然小调音阶 6 7 1 2 3 4 5 6 (3)和声小调音阶 6 7 1 2 3 4 #5 6 6#5 4 3 2 1 7 6(4)旋律小调音阶6 7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7 63、调性调性是指调式主音的音高,调式和调性的对比与转换,在音乐作品中是常见的,它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音乐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二、民歌的演唱形式民歌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因民歌有单声部民歌、二声部民歌、多声部民歌,故演唱也有独唱、齐唱、重唱(包括一领众合)等。三、民歌的音乐特点音乐形象准确、生动,结构短小精干,表现的内容朴实、直接,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民族风格。民歌的特色和风格与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语言特点(包括方言土语)及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因而体现出不同民歌的风格与特色。为什么当我们听到一首民歌时,马上可以分辨出它是亚洲的,还是欧洲的?是日本的、蒙古的,还是俄罗斯的或是西班牙的呢?这主要是由于民歌的音乐语言表现功能特点所决定的。民歌的音乐语言最突出的是由下面几点构成:音阶、调式、调性、旋律、节奏、节拍,还有速度、力度、音域、音色、和声、曲式、体裁等。四、民歌的分类民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体裁分类,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等。按民歌的内容可分为:叙事歌、劳动歌、爱情歌、抒情歌、仪式歌、生活歌、爱国歌、祭祀歌、庆贺歌、牧歌等。按照演唱者的身份又可分为:渔歌、船歌、牛歌、妇女歌、儿歌等。1、劳动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劳动而唱的民歌。其特点为节奏紧密配合劳动强度;节奏具有律动性;音乐材料有规则的重复使用;结构较规整;音调铿锵有力、粗狂、豪迈;一领众合的形式较为常见。2、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里进行个体劳动或非协作性劳动中,自由抒发内心感情的民歌。山歌是民歌中地方色彩最浓,风格最强的一种。其特点为节奏舒展而自由;歌词多即兴创作带有随意性;曲调一般比较爽朗、质朴、悠扬、嘹亮、顺口、悦耳;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或对唱。3、小调:又称作“小曲”,是民歌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更“艺术化”的一个品种。其特点为节奏比较规整,结构比较严谨;旋律比较柔美、流利、委婉、含蓄;词曲比较固定;演唱形式以独唱为主。第二章 外 国 民 歌 一、外国民歌历史概况 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在人们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创作、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民歌同其它的艺术形式一样,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民歌,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或那个民族的人民都有自己的歌。民歌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相伴,反映出人们的喜、怒、哀、乐,揭示出各种丰富的思想感情。民歌它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中每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真实体现,代表着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民歌它产生、创作于民间,并在人们长期的口头流传中经过不断的加工而形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民歌的歌词与曲调, 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有所变化。也就是说在发展中,不断地经过后人的修改和增删,因而民歌带有集体创作的性质且带有易变性。民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不突出词曲作者的个性特征,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外国民歌除具有上述特点之外,还常有其更广的含义,即包括作曲家按照民族风格而创作或改编的歌曲,特别是流传广泛的“名歌”,也常会被人们视为民歌。民歌产生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欧洲,古希腊的“荷马时代”(公元前12至8世纪左右)文化十分繁荣,经“荷马史诗”为题材的作品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就是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歌曲。后来很多希腊诗人的作品中都有反映不同生活的民歌和舞蹈。如割麦者、种葡萄者、磨房主、手工艺匠唱的劳动歌曲,古罗马的奴隶时期,在竞技场上还出现了竞技对唱的喝彩竞赛歌。斯巴达克的奴隶起义动摇了奴隶制度的统治,为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打下了基础,而这一时期古罗马的民间音乐、歌舞亦十分盛行,这时的民歌有士兵歌、饮酒歌、结婚歌等。关于民歌的起源问题,中外研究学者有很多论述。如劳动节奏说、性欲要求说、语言要求说、模仿说、宗教巫术说等等。然而,我们认为民歌产生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之中,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源泉,民歌作为民间音乐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先于其它一切的音乐形式,民歌对于民间乐器和专业的音乐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它们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音乐家,他们在创作中也致力于反映本民族人民的生活和历史,并大量运用民歌的素材。有的在其作品中直接运用了民歌的音调,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如匈牙利作曲家埃凯尔,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纳、德沃夏克,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俄国作曲家“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五人集团”等。这些作曲家是继德奥浪漫派音乐之后出现的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深深扎根于民族音乐的沃土之中,激发着人民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民间音乐在他们的创作中获得了充分的展示和运用,并使民族民间音乐得到升华。民歌沿着人类历史发展悠久的历史长河,以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格、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迷人世界。地球上有50多亿人口、2000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歌,体现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我们将按照不同地区和国家,分别对具有代表性的、同时又在我国流传较广的优秀外国民歌进行介绍和赏析。二、各国民歌介绍(一)日本民歌1、概述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岛国,它与我国隔海相望。面积大约377 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2亿,大多数居民信仰神道和佛教。日本的音乐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时代、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远古至公元4世纪为原始时代,这一时期是亚洲大陆音乐传入日本之前的时代,歌谣是此时音乐的一种主要形式,其特点为:(1)歌词、旋律是即兴的; (2)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合歌唱;(3)多半伴随着舞蹈; (4)有时用结构简单的乐器伴奏。古代日本民族的生活自由无拘,从容不迫,音乐作品具有纯洁、朴素、动人的美感。乐器主要有:弦乐器(琴)、管乐器(笛)、打击乐器(鼓、铃)。512世纪是古代音乐时期,是亚洲大陆音乐传入及被吸收消化的时代,这一时期伎乐、三韩乐(朝鲜的音乐)、唐乐(中国的音乐)、度罗乐(泰国)、林邑乐(越南)相继传入,本民族的雅乐、宗教音乐、民众艺能(田乐、风流)等音乐品种日渐形成。1316世纪上半叶为中世纪音乐,是民族音乐兴起及兴盛时期,雅乐、声明、平曲、能乐、猿乐、早歌等日趋成熟。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自16世纪下半叶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一时期中,民族音乐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制度确立,同时,吸收、消化并普及西洋音乐。这一时期筝音乐奇峰突起,而达到尽善尽美。三味线组歌及净琉璃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产生。歌剧管弦乐在日本乐坛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音乐进入了现代音乐文化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日本民主化的时代,创造新日本音乐的时代。今天的日本乐坛,渐渐地创造了许多以发扬日本民族精神为目标的真正的国民音乐的新作品,它们摆脱了邦乐、西洋乐的束缚,一批年轻的作曲家崭露头角,力图以某种带有哲理性的构思,运用各种可能的音乐手段,在更深层次上体现出作品的民族精神。 日本传统音乐(统称邦乐)是音乐、语言、舞蹈、戏剧有机融合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品种繁多,所使用的音阶与旋律各不相同,日本邦乐的音阶主要有民谣音阶、都节音阶、律音阶、琉球音阶四种基本形式。其中民谣音阶、律音阶为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都节音阶、琉球音阶为带半音的五声音阶。一些音乐作品中使用的六声、七声音阶是根据上述四种音阶派生出来的。旋法可分为阴、阳两种,阳旋法指各种大调式的调式音阶,阴旋法指各种小调式的调式音阶。 日本的传统音乐与儒家的礼乐思想和佛教的人生哲学有密切的关系,追求内容玄奥幽深,风格清寂平和的审美情趣。 在日本的音乐体裁与形式中,民间歌曲是其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早在8世纪下半期出现了一部乐歌总集万叶集,全书20卷,收和歌(长歌及短歌等体裁)共4500多首。作品中有对国家兴盛时期的景慕与追怀,声调苍劲雄浑;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寄情于景,格调清新有致;有个人情感的抒发,音韵流利而真挚;更多的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工作劳动(如收割,插种)、风俗、节日。表演形式为清唱,一些作品带有拍手及其他的乐器伴奏。这些音乐作品是我们了解日本民族风情与性格的一面镜子。 日本常见的最具特色乐器有尺八。据史料考证,中国古代文化、生产技术、以及汉字通过朝鲜半岛或通过直接往来传入日本。特别是7世纪以后,日本的中央政权与中国隋、唐直接往来更频繁,派了多次大规模的遣唐使团及留学生、学问僧到中国学习。尺八是两国音乐文化交流的佐证。尺八大约公元8世纪从中国传入,长约1尺八寸,故名尺八,原来为寺院乐器,近代经黑泽琴古在艺术上加以发展成为世俗音乐。筝文化在日本由来已久,有独奏、重奏及合奏等艺术形式。在一定意义上筝音乐的发展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审美趣味。在日本,佛教思想对社会生活和艺术有着极深的影响。教义认为,尘世万物皆有起始、发展和终结。因此序、破、急这三个雅乐用语便是佛学中轮回思想在艺术结构原则和表现发展过程中的内在体现。 日本洋乐起步较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很快,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创作者。例如团伊玖磨,其代表作有交响组曲丝绸之路、歌剧杨贵妃等。芥川也寸志,其代表作有三折画弦乐三章)等。入野义朗,其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小交响曲等。这些创作曲目无论声乐、器乐都与日本本土音乐有丝丝缕缕的联系,将民族因素与西洋作曲手法相结合,体现了日本人民博大精深的民族神韵。 日本的民间音乐十分丰富多彩,日本音乐多与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并成为戏剧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如谣曲是古典剧“能剧”的一个要素,义太夫调是大阪木偶戏的音乐,常盘津调、清无调是日本歌舞伎的音乐。日本的民歌同日本人民的劳动、日常生活、宗教祭祀和民间的风俗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出日本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2、日本民歌的体裁分类按体裁可分为10类:田歌、场地歌曲、山歌、海歌、作业歌、路歌、祝贺歌、节日歌、游戏歌、儿歌。3、传统音乐的五声调式日本音乐受我国传统音乐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受五声调式的影响,因此日本民歌的显著特点是多运用五声音阶性质的调式。日本民歌的五声调式可分为无半音调式和有半音的五声调式两种。无半音调式有:律调式 5 6 1 2 3 5 民谣调式 6 1 2 3 5 6有半音调式的有:都节调式 3 4 6 7 1 3 琉球调式 1 3 4 5 7 1 4、作品赏析(1)拉网小调顾名思义,拉网小调是日本渔民的拉网号子。日本周围环海,国土又呈四个大岛和若干小岛,渔业生产自古以来占着重要地位,作为反映人民生活劳动的民歌,以拉网捕鱼为题村的颇多,拉网小调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渔民在海上捕鱼是跟大海及风浪搏斗,有捕获鱼群的喜悦,也有许多风险,这种生活使他们性格坚毅豪迈,也对命运把握不定,所以难免又有些迷信色彩。这首歌的实际内容并不多,但生动地体现了海上渔民的生活情景。大量的虚词、语气词、半说半唱的“喊号”表现了拉网时的紧迫节奏。这首歌在我国也曾广泛传唱,有些歌唱家以此歌作为自己的代表曲目。这首民歌曲调明快、感情豪放,具有劳动人民朴实、勇敢的气质。它在情绪上类似我国的劳动号子。衬词的运用加强了劳动气氛,在演唱形式上多为领合形式,在我国更多的是以男声独唱的形式出现了音乐舞台上。四段歌词很简短,前后两句是相同的劳动衬词,中间两句以上下句结构反映了渔民们在海洋中拉网捕鱼的生活感受。歌曲为乐段结构,第一乐句节奏性较强,描绘了齐心用力拉网的劳动情景,第二、三小节的重复很有特色,表现了顽强的精神:谱例中间两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发展,由于强调了下属音2,落音都是5,使曲调具有了大调的色彩,与前后两句形成了调式上的对比:谱例最后一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结尾处用了更为生活化的呼唤: 谱例这首民歌虽然很短小,但在结构上,调式色彩上却是很有特色的,这恐怕也是它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附完整谱例(简谱版)(2)樱花樱花是一首在我国广泛流传的日本民歌。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日本的山陵园圃到处盛开着千姿百态的樱花。这首歌曲生动反映了日本人民对樱花的珍爱和观赏时的喜悦心情。此曲篇幅短小,仅14小节,采用民间“都节”调式,速度从容不迫,节奏平稳,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间以大三度和增四度,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常被改编为重唱曲、合唱曲和独奏、合奏等形式的器乐曲。 附完整谱例(简谱版)(二)印度尼西亚民歌1、概述在亚洲大陆与澳洲大陆之间,太平洋与印度洋浩瀚辽阔的洋面上,有上万个大小岛屿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那就是美丽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印尼是一多民族的国家,有爪哇族、巽他族、马来族、马达族等100多个民族,人口约13亿人。历史上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过经济、文化的交往,近代又长期成为荷兰的殖民地,由于种种原因,印尼音乐的形态多种多样,融合了中国、印度、葡萄牙以及伊斯兰文化因素,成为汇集多民族音乐文化的综合体。在印尼人民的生活中,音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在中爪哇发展并流行于巴厘岛和爪哇岛的一种叫做“佳美兰”的音乐,前者风格热情奔放,近乎粗野演奏速度、力度对比强力。后者风格斯文典雅,近乎单调平淡,演奏速度为渐变式的管弦乐队在声部中较为突出,音响纤细柔和。佳美兰这个词主要指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又泛指一切合奏音乐及演奏这种音乐的乐队。主要有锣属类乐器(大、中、小吊锣,排锣等),佳美兰音乐使用二种音阶。一种叫“斯连德罗”的五声音阶:6 1 2 3 5(6),一种叫“佩洛洛”的七声音阶:1 2 3 4 5 6 7(1),这种音乐是由许多音色不同的音响层次和几条相互独立的旋律组合而成,各种节奏性乐器错落有致。印尼人民视加美兰音乐为国宝,在世界上(特别在西方国家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印尼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流行于西爪哇的传统歌曲“邓邦”。它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歌曲,表现其特定的内容,如爱情、思乡、道德等。“邓邦”的节奏缓慢,曲调一般带有伤感、孤寂的情调。到了近代,在印尼各地流行着一种叫“克龙宗”的歌曲,它是一种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歌曲形式。16世纪,葡萄牙人因战败而成为荷兰人的俘虏,居住爪哇各地,在他们中间传唱一种叫“法多”的葡萄牙民歌,在印尼人民中流传,并与佳美兰音乐和邓邦歌曲的一些因素融合,从而形成了克龙宗歌曲的风格。著名的梭罗河、椰岛之歌、莎丽楠蒂等就是克龙宗歌曲。2、作品赏析(1)星星索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浆起落节奏而发出声音。该曲采用G大调,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该曲调明朗、抒情,充满了乐观情绪,深受人们喜爱。“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桨的节奏起落的哼声。全曲在演唱过程中,一直有着哼声相随:谱例这无休止的伴唱随着那富有动感的旋律的节奏,使人不由地欲舞欲唱,饶有情趣。谱例第一段那委婉、悠长的旋律,长短交替进行的节奏、固定的音型、不在强拍的演唱、附点和三连音的大量使用等都造成了一种摇摇晃晃的感觉,使听众犹如坐在船上,身临其境,同时使音乐更具有浓烈的印度尼西亚民间特色。在这里,聪明的民间艺术家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美妙的意境:在月明星稀的夜晚,一位年青的小伙子驾着小船,伴着微风去和心上人幽会:谱例第二段是年青人的内心独白,旋律平稳流畅,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连续运用,既和第一段形成对比,又创造一个热切地为追求幸福而反复祈祷的一个求爱者的形象。使人们不由地为他的真诚所打动,也要为他祝福。充分抒发了这位小伙子内心的热切心情:谱例接着,在叫了一声“姑娘”之后,音乐突然使用了第一段的音型、节奏,并在高音上唱到“我心像东方初升的红太阳”时,就像是他不由自主地将内心要表白的话说了出来一样,体现了他那真诚的爱。旋律长时间在高音区环绕,音乐达到歌曲的高潮,并引出第一段的再现。接着是第三段。音乐是第一段的再现,年青求爱者的思绪又回到现实中来,他愉快地划动着双桨,向心爱的姑娘那里飘去。最后,音乐在悠长的越来越弱的高音上结束。年轻人也随着歌声渐渐消失在远方。附完整谱例(简谱版)(三)俄罗斯民歌1、概述俄罗斯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氏族公社时就出现了崇拜偶像的仪事歌曲。这种歌曲与一定的祭祀仪式结合在一起,或是表现婚丧内容,或是欢乐的歌舞,或是哀伤的哭腔,以后又产生了仪式歌曲以外的抒情民歌。俄罗斯民歌在15至16世纪逐渐完善和定型,并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俄罗斯民歌按题材分为劳动、仪式、历史、抒情、叙事 、颂歌、游戏、哭丧、婚礼、家庭、社会等。按节奏分为长调与短调,长调旋律自由宽广,缓慢、沉重,调式交替变更,节拍节奏灵活,单声部和多声部结合。短调活泼疾速,易于上口,便于记忆,常以手风琴伴奏。仪式歌曲主要反映人民的生活习俗,如婚礼歌,是由新娘的亲属,女伴们唱的,表示离别之情。像飞去的燕子就是这类歌曲。抒情歌曲以反映爱情为内容,旋律优美,并多采用二声部或三声部,或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歌手们可自由选择声部自由组合,并可随时调整,以保持声部的均衡,如渔夫之歌。这首歌声部采用富有特色的俄罗斯自然小调,低声部采用旋律小调,旋律抒情。有名的叙事歌曲有儿子战死在疆场、一个果园绿丛丛等,常用四声部合唱形式,且有明显地庄严肃穆的色彩。2、作品赏析(1)三套车三套车是一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它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富有深厚感情的俄罗斯风俗画:无边无际的草原,白雪茫茫。在积切的道路上,飞驰着一辆马车。车套着三匹马儿挂着铃铛。在辽阔无边的俄罗斯原野上,车夫唱着忧郁悲哀的俄罗期民歌三套车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全曲建立在和声小调上,4/4拍。徐缓的速度,刻画了忧伤、悲凉的心情;节拍弱拍起的节奏型贯穿全曲,使歌曲统一和谐,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特别是全曲只有八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好唱好记,易为广大群众接受,这也是它广为流传的因素之一。第一部分是对俄罗斯冬景的描写和乘车人的问话。音乐以级进的方式进行。感情忧郁悲哀:谱例第二部分是写赶车人的答话。音乐基本上和前面相同,但在第一句却奇峰突起,歌曲使用了一个五度跳进,将旋律冲到最高点。这是赶车人忧郁情绪的集中爆发,是他对自己心爱的老马所受的不公平待遇,也是对自身所受的不公平待遇的愤怒的反抗。音乐在这里形成了高潮。但是,他对一切都无能为力,音乐又很快地回到那悲哀的气氛中。最后一句结束后,又被原封不动地反复了一次,似乎赶车人还在无休止地唱着,马车还在无休止地走着,走着。表现出一种悲哀和无奈的叹息。 附完整谱例(简谱版)(2)伏尔加船夫曲伏尔加河是苏联欧洲部分的一条大河。千百年来,它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养育着两岸无数的人民。俄罗斯人民亲切地称它为“母亲的河”,对它怀着无比深厚的爱。但是,在黑暗统治时期,伏尔加河也给这里的人民带来无数的灾难。无论是赤日炎炎的酷暑,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伏尔加河上的船夫们拖着瘦骨嶙嶙的身躯,拉着载满货物的大船,面向大地,背负青天,拉啊,拉啊!受尽了屈辱和欺凌。于是,他们创造了自己的歌,在歌中唱出他们的疾苦和反抗,抒发他们的情怀:要“踏开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对着光明的未来,齐心合力地去努力、去奋斗!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也许是受了这着歌曲的启迪,他创作的著名油画伏尔加纤夫正是这首民歌的全部内涵。这首歌曲反映出伏尔加河岸边纤夫的痛苦生活,歌曲的性格沉重,粗犷而富于反抗精神。此曲为4/4拍,调式为自然小调,适合于男低音演唱。俄罗斯杰出的男低音歌唱家夏利亚平对这首歌的艺术处理深入细致,使这首本来只是在民间传唱的歌曲,艺术形象更加完整,他采用极好声音控制力从弱到强再到弱的演唱处理手法,十分形象地表现出纤夫拖着沉重的货船由远到近,又由近到远的情景,经过夏利亚平的演唱这首歌已流传到世界各地,并成为一首世界名曲。这首歌曲在力度上变化较大。开头十分微弱的叹息声、号子声(ppp)好象来自远方。纤夫们拉着笨重的船只缓缓地走来了。在唱到他们的希望和渴求光明的心情时,声音的力度达到了最强音(ff)。最后,声音力度双恢复到最弱(ppp),纤夫们拉着船走向远方,为了生活,也为了对光明的追求。全曲由三个音乐素材组成。一是沉重的叹息(号子)和埋在心底的对社会的深沉的反抗:(谱例) ,这个动机由一个上行的音调和一个下行四度的跳进组成,沉重而有力量。它在全曲进行中穿插反复,并用它来结尾,构成了这着民歌深沉、有力的基调。二是以下行级进为主的:(谱例),音乐徐缓而抒情,和前面的动机形成对比。这是屈辱与爱的流露。纤夫们流着血汗一步步踏在不平的路上,但他们对伏尔加母亲的河却怀着无比深厚的爱。三是激动的近似于呼喊的音调:(谱例)这种在最高、最强音上的同音进行,把他们千百年来郁积在心头的愤恨喊了出来,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力量和决心。要摆脱黑暗的社会、痛苦的生活,只有用自己的力量,齐心合力地去追求光明!在三个最高音上的长时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又一个特点:(谱例)最后将音提高了八度,改下行四度跳进为上行五度跳进,这是力的象征。尤其在全曲结尾处,给人以信心和希望。 附完整谱例(简谱版)(四)美国民歌1、概述美国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所属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州西北部,夏威夷州位于中太平洋北部。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今天,生活在美国的人民是汇集了各大洲100多个民族的后裔,美国也因此有“民族熔炉”之称。因此美国民歌的特点是各式各样、品种繁多,美国民歌的形成和发展同原居住在美国境内的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密切关联,并经过长时期的相互影响、融合而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风格。在哥伦布发现这块新大陆之前,那里居住着印第安人。当时印第安人还处于原始公社的阶段,他们的歌曲主要是劳动、婚丧、作战的内容,用鼓等打击乐器伴奏,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旋律和节奏都很独特。16世纪后,随着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各国的移民也把各自国家的音乐文化带入了美国。其中英国音乐对美国音乐影响最大。移民们常唱起从家乡带来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民歌。在偏僻的肯塔基,田纳西等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英国古老的民间歌舞,在与墨西哥接壤的南部,民歌和舞蹈的特点与墨西哥、西班牙的风格近似,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歌曲中明显带有法国民歌的痕迹,1619年当第一批非洲黑奴被贩运到北美,又给美国民歌增加了新的内容,非洲黑人酷爱音乐,善于边劳动边歌唱,非洲黑人音乐动人的曲调和独特的切分节奏,对美国的音乐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美国19世纪杰出的作曲家福斯特热爱并钟情黑人音乐,他运用美国黑人的音调从事创作,并成为最优秀的黑人歌曲作家。他的代表作老黑奴、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故乡等,不但流行于美国,而且已成为世界名曲。他一生共创作了200余首歌曲,有很多歌曲都吸收了外国民歌的特点,最著名的还有美丽的梦神、金发的珍妮、噢,苏姗娜等。2、作品赏析(1)老人河这首歌是美国音乐剧游揽船中一首描写美国黑人悲惨生活的歌曲。这首歌曲采用歌谣体写成,每段采用了不同的节奏型,以突出不同段落的性质和情绪。此歌为大调式,2/2拍,歌曲旋律吸收了黑人灵歌的因素,每一段的情绪各不相同。第一段突出了叙事性,情绪压抑;第二段情绪激动,表现出一种愤怒的情绪;第三段和第一段相近;第四段速度徐缓,声区低沉,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第五段是歌曲的高潮,表达出黑人劳动者不甘心忍受白人统治者的奴役而奋起反抗的坚定信心。附完整谱例(简谱版)(五)西班牙民歌1、概述西班牙的民间音乐具有地区特色,由于西班牙所处地理位置是地中海西岸,为欧洲、非洲交通枢纽,历史上除受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影响外,还受到阿拉伯文化和吉卜赛文化的影响。因而西班牙的音乐丰富多彩。西班牙人民能歌善舞,其中“恰空”、“萨拉班德”、“霍塔”等舞在民间非常流行,这些舞曲体裁还被欧洲艺术音乐所采用。西班牙民歌主要是单声部的,同欧洲其它国家一样,12世纪时民间艺人和游吟歌手是世俗音乐的主要传播者和创作者。西班牙浪漫曲和田园歌是很重要的民歌形式。浪漫曲流行于1617世纪,多为抒情的和史诗性的,内容多样,常带有哀怨的性质.。田园歌在1516世纪最为流行,其特点是叙事和抒情性相结合,有时富于东方色彩,表情丰富,力度变化多样,表达出人民对生活和历史事件的内心感受和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西班牙的民间乐器主要是吉它等弹拨乐器,还有打击乐响板和铃鼓等。2、作品赏析(1)鸽子鸽子是西班牙著名作曲家塞巴斯蒂安依拉蒂尔创作的一首歌曲。他写过很多歌曲,大都带有浓厚的西班牙民歌色彩。塞巴斯蒂安依拉蒂尔是西班牙著名作曲家。1809年1月20日出生在西班牙阿拉瓦。依拉蒂尔小时候由于接触许多民间艺人,对音乐十分喜爱。长大后,到马德里学习音乐,毕业后,曾在巴黎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又到古巴哈瓦那侨居多年,回到西班牙之后,曾在马德里音乐学院任教。依拉蒂尔后半生主要是在古巴和墨西哥度过的,还入过墨西哥国籍。依拉蒂尔一生写了大量的通俗歌曲,它们都带有较浓郁的西班牙民歌色彩。依拉蒂尔与法国著名的作曲家比才是好朋友,对比才的创作有着良好的影响。从歌剧卡门中许多富有西班牙音乐特点的篇章中可以看出,比才在创作上受到依拉蒂尔的很多启发,而里面的哈巴涅拉舞曲爱情象一只自由的鸟一曲,就是直接引用依拉蒂尔的曲调。1965年12月6日,依拉蒂尔在维多利亚逝世,享年五十六岁。鸽子这首歌是依拉蒂尔在哈瓦那侨居时,用当地民间舞哈巴涅拉的节奏写成的一首歌曲。哈巴涅拉这种舞曲一般是慢速或中速,以附点音符和切分音为特点。由于探戈舞曲也是以切分音为特点的,所以,这两种舞曲在节奏上、风格上有相近之处。但它们又不完全相同。所以,常常有人把鸽子这首歌改编成器乐曲当作探戈舞曲使用。鸽子这首歌曲在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和西班牙广为流传。不知道作者的人把它说成本国的民族。墨西哥人因为依拉蒂尔曾入过墨西哥籍,并且是由墨西哥政府在1932年将依拉蒂尔的遗体运用墨西哥安葬的,认为他是墨西哥作曲家;古巴人认为依拉蒂尔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古巴,这首歌又是在古巴写的,歌词中还提有哈瓦那,而认为他应该算是古巴作曲家;西班牙人则认为依拉蒂尔出生在西班牙阿拉瓦,死在维多利亚,当然应该算是西班牙人。从过去我国出版的一些歌集和印制的节目单来看,也很不统一。现根据一些资料查明,鸽子这首歌是西班牙作曲家塞巴斯蒂安依拉蒂尔根据古西的一些民间音乐素材在哈瓦那写成的。但是,这首歌却是由墨西哥著名歌剧演员孔恰门德斯唱出名的。有一次,墨西哥皇帝马克西米连哈布斯堡和皇后阿玛丽亚卡洛塔在宫中听女歌唱家孔恰门德斯的演唱,她演唱了刚刚从古巴传来新歌鸽子。那美妙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卡洛塔皇后的心。从那以后,只要有机会,她就让孔恰门备斯唱这支歌给她听。门德斯在外面的一些音乐会上也经常演唱这首歌曲,同样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鸽子这首歌就是这样由孔恰门德斯唱出名的。 鸽子为D大调,三段体曲式写成,1至19小节为第一段,20至34小节为第二段,后面的部分为第三段。每段都是由上下两乐句组成。它的句式特点是三段中后句均是前面乐句的完全重复,而每段终止处都是落在调式中的“3”(mi)音上,只是歌曲结束句时旋律音略有变化,最后结束在调式主音上。第一乐段歌曲以弱起节奏进入与三连音和附点音符结合,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音乐带有伤感的情绪。第二乐段旋律从正拍上进入,三连音音型热烈而激动人心,同后面切分音连接,使情绪就变得明朗奔放,表现了对恋人的一片深情。第三乐段仿佛是对昔日恋人的呼唤:“亲爱的小鸽子呀!请您来到我身旁,我们飞过蓝色的海洋,走向遥远的地方。”这里主人公把恋人比喻成“小鸽子”,非常充分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迫切地想与心上人相见的深厚的感情。这首歌节奏强烈,旋律优美,情绪热情奔放,三连音的运用独具特色,是首带有浪漫气质的优美迷人的歌曲。这首歌不仅流传于西班牙,而且在拉美国家中也广泛流传,我国人民也非常喜爱这支歌。(六)意大利民歌1、概述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以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与法国、瑞士、奥地利相邻,意大利人主要讲意大利语,个别地区讲法语和德语,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自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以其歌剧和提琴艺术闻名于世,同样,他的民间音乐,特别是那坡里民歌、威尼斯船歌、塔兰泰拉舞曲也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们不象其他国家民歌来自社会地层,具有纯朴的乡土气息,相反,他们的风格大多比较华丽,表演相当专业化,是城市化的民间歌曲。意大利人的性格热情豪放,喜欢歌唱,意大利的音乐有着悠久的传统,也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意大利民歌美丽动人,丰富多彩,按地区可分为南部、北部、中部和撒丁地区。南部的民歌特点是曲调清晰,采用小调式,节奏自由,曲调高亢。北部曲调以三和弦的和弦音为主,调式为大调和小调,曲调华丽而富于装饰性,常常有加复调的合唱,节奏严格,多为分节歌形式。中部地区的民歌曲调华丽,富于装饰,节奏有严格的和自由的两种,撒丁地区的民歌有复杂的多声部结构的四重唱,歌唱以领唱开始,其它声部只唱衬词,歌手嗓音深沉,曲调华丽,多装饰音,近似西班牙和阿拉伯风格。意大利民歌流利生动,极富歌唱性和浪漫色彩。2、意大利民歌的种类意大利民歌的种类有:船歌、恋歌、牧歌、叙事歌、情歌、小夜曲、饮酒歌等。 3、作品赏析(1)桑塔露琪亚这是一首著名的意大利“船歌”。船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男孩 女孩》教学设计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种群及其动态解析版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体液调节解析版
- 2025企业劳动合同样本
- 小白杨81章题目及答案
- 消防考试易考题目及答案
- 2025餐厅聘请厨师合同
- 乡土中国说课题目及答案
- 2025医疗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物业保安试题及答案
- 超高层带伸臂结构巨型环桁架施工技术总结附图
- 2022年中石化污水处理工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
- 火焰探测器设计手册
- GB/T 778.1-2018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 GB/T 19839-2005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9478-2018畜禽屠宰操作规程鸡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 陶瓷材料的制备课件
-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课件
- 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模拟法庭剧本
- 《人间词话》十则公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