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专业论文)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pdf_第1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pdf_第2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pdf_第3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pdf_第4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理t 大学专业学位硕十学位论文 摘要 塔器是在石油、化工、轻工等部fj 广泛应用的工艺设备,主要用来处理流体( 气体 或液体) 之间的传热与传质,实现物料的净化和分离。蒸馏是液体混合物分离的首选工 艺,但它也是最耗能的化工生产单元操作之一,所以节能问题始终是蒸馏系统和塔设计 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辽阳石化分公司尼龙厂新醇酮装置是2 0 0 3 年尼龙厂1 4 万吨精己二酸技改工程的主 体生产装置,是在原醇酮装置工艺的皋础上,结合多年来生产实践,并加以改进,采用 自己独立的工艺包,由大辰设计院进行工程设计的,设计年产量为5 2 5 0 0 吨。其中双效 蒸馏( d 2 3 0 1 a b 塔) 工艺应用存装置的3 0 0 # 工段,即分离工段。 原醇酮蒸馏采用法国设计的单效常压蒸馏工艺,为减少蒸馏过稃中水蒸气的消耗, 在尼龙厂精己二酸技术改造过程中,新建醇酮装置的蒸馏系统采用双效加压( 0 2 5 m p a ) 蒸馏操作。该装置自开车以来,不仪没有减少水蒸气的消耗,而且蒸馏塔塔盘经常堵塞, 塔底再沸器也结焦严鼋,使双效蒸馏塔的操作负荷急剧下降,必须停车碱洗,严重影响 了系统的生产能力;因此,首先需要对新醇酮装置双效蒸馏系统的设备和工艺操作系统 进行现场核定和理论分析,确定双效蒸馏系统的故障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模拟醇酮 蒸馏过程的计算机模型,提出改进双效蒸馏系统的改造方案,通过模拟计算和校核,最 终确定最佳的改造方案。 由于时f , j 矛u 资金的限制,对d 2 3 0 1 a b 塔的改造一时难以实现,在保证平稳生产的 前提下,白2 0 0 5 年以来,我们利用现有设备,对d 2 3 0 1 a b 塔的操作参数进行多次调整, 同时调整d 2 3 0 2 塔的操作参数,通过联合调整,调整这3 个塔的负荷、操作温度、操作 压力,基本解决了d 2 3 0 1 a b 塔底再沸器和塔盘结焦问题,生产周期达到设计要求。同 时,通过调整,能耗有所下降,但未达到节能2 0 的目的。调整后,d 2 3 0 1 a b 塔的操 作裕度和生产能力有所f 降。要达到节能目标,同时得到良好的操作裕度和生产能力, 应按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改造,增加设备,调整操作参数。 关键词:双效蒸馏;水蒸气的消耗;模拟计算;理论分析;工艺调整 酵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 t h es t u d yo fo p e t i m a lo p e r a t i o no fd o u b l e e f f e c td i s t i l l a t i o nc o l u m no f a l c o h o lk e t o n ep l a n t a b s t r a c t t h et o w e rv e s s e lw a st h ep r o c e s se q u i p m e n tt h a tw a s a p p l i e dw i d e l yi nt h ep e t r o l e u m a n dc h e m i c a la n dl i g h ti n d u s t r yd e p a r t m e n t i tw a su s e dt oh a n d l et h eh e a ta n dm a s st r a n s f e r b e t w e e nt h ef l u i d s ( g a so rl i q u i d ) t op u r i f ya n ds e p a r a t et h em a t e r i a l d i s t i l l a t i o nw a st h ef i r s t c h o i c ef o r t h el i q u i dm i x t u r es e p a r a t i o np r o c e s s b u ti tw a st h em o s te n e r g yd i s s i p a t i o nu n i ta s w e l l s ot h ee n e r g ys a v i n gw a st h e c a r em o s tp r o b l e mf o rt h ed e s i g n e ro ft h ed i s t i l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t h en e wa l c o h o lk e t o n ep l a n to fn y l o nf a c t o r yo fl i a o y a n g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c o m p a n yw a s t h em a j o rp r o d u c t i o np l a n ti nt e c h n i c a lr e n o v a t i o np r o j e c to f1 4m i l l i o nt o n sp u r ea d i p i ca c i d o fn y l o nf a c t o r ya t2 0 0 3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o l da l c o h o lk e t o n ep l a n tp r o c e s s w em o d i f i e d t h eo l dp r o c e s sw i t hm a n yy e a r sp r o d u c t i o np r a c t i c ee x p e r i e n c e t h e nw ef o r m e do u ro w n i n d e p e n d e n tp r o c e s sp a c k a g e t h ep r o j e c td e s i g nw a sm a d eb yt i a n c h e nd e s i g ni n s t i t u t e i t s d e s i g na n n u a lo u t p u tw a s5 2 5 0 0t o n s t h ed o u b l e e f f e c td i s t i l l a t i o np r o c e s sw a sa p p l i e do n 3 0 0 # u n i t t h a tw a ss e p a r a t i o nu n i t t h es i n g l e e f f e c ta t m o s p h e r i cd i s t i l l a t i o np r o c e s st h a tw a sd e s i g n e db yf r e n c hw a s a p p l i e do no r i g i n a la l c o h o lk e t o n ep r o c e s s i no r d e rt or e d u c i n gt h es t e a mc o n s u m p t i o no f d i s t i l l a t i o no p e r a t i o nd o u b l e e f f e c tp r e s s u r i z e d ( o 2 5 m p a ) d i s t i l l a t i o no p e r a t i o nw a sa p p l i e do n t h ed i s t i l l a t i o ns y s t e mo fn e wa l c o h o lk e t o n ep l a n td u r i n gt h et e c h n i c a lr e n o v a t i o no gp u r e a d i p i ca c i dp l a n to fn y l o nf a c t o r y b u ts i n c ei ts t a r t u p e dt h es t e a mc o n s u m p t i o nw a sn o t r e d u c e db u tt h et r a yw a sa l w a y sb l o c k e d t h eh e a v yc o k eo ft h er e b o i l e ra tt h eb o t t o mo ft h e t o w e rc a u s e dt h eo p e r a t i o nl o a do fd 2 3 0 1t o w e rd r o p p i n gd o w ns h a r p l y s ow eh a dt o s h u t d o w nt h ew h o l ep l a n ta n dm a k et h ec a u s t i cw a s h i n g i ta f f e c t e dt h ep r o d u c t i o nc a p a c i t y o ft h es y s t e mh e a v i l y t h e nt h ef i e l dd e t e c t i o no ft h ee q u i p m e n to ft h ed i s t i l l a t i o ns y s t e ma n d t h et h e r o r e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nt h ep r o c e s so p e r a t i o ns y s t e mw e r en e c e s s a r y w eb u i l tu p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m o d e lo ft h es i m u l a t e dd i s t i l l a t i o no p e r a t i o n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 m w ep u tf o r w a r d t h et e c h n i c a ls c h e m et oo p t i m i z i n gt h ep r o c e s so p e r a t i o no fa l c o h o lk e t o n ed i s t i l l a t i o ns y s t e m w i t ht h es i m u l a t e dc a l c u l a t i o na n dt h ec o m p a r i s o n w ec h e c k e dt h ep r o d u c t i o nc a p a c i t yo ft h e m a j o re q u i p m e n to n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t h ed i f f e r e n ts c h e m e i nt h ee n dw ed e t e r m i n e dt h e f e a s i b l et e c h n i c a lr e n o v a t i o ns c h e m ea n dt h en e c e s s a r yi m p r o v e m e n tm e a s u r e s 大连理丁大学专业学位硕+ 学位论文 i tw a sh a r dt oi m p l e m e n tt h e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d 2 3 0la bt o w e rb e c a u s eo ft h el i m i to f t i m ea n df u n d s s ow ea d j u s t e dt h ep a r a m e t e r so fd 2 3 0la bt o w e rm a n yt i m e so nt h eb a s i s o ft h es t a b l ep r o d u c t i o ns i n c e2 0 0 5 a tt h es a m et i m ew ea l s oa d j u s t e dt h ep a r a m e t e r so f d 2 3 0 2t o w e r w eb a s i c l l ys o l v e dt h eh e a v yc o k ep r o b l e mi nt h er e b o i l e ra tt h eb o t t o mo ft h e t o w e rt h r o u g ha d j u s t i n gt h el o a da n do p e r a t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o p e r a t i n gp r e s s u r eo ft h e t h r e et o w e r s t h ep r o d u c t i o nc y c l em a t c h e dt h ed e s i g nr e q u i r e m e n t s a tt h es a m et i m et h e e n e r g yc o n s u m p t i o ng o td o w n i tb a s i c a l l yc l o s e dt ot h ed e s i g no f t h ef r e n c h b u tt h e t u r n d o w nr a t i oo fd 2 3 0la bt o w e ra n dd 2 3 0 2t o w e rw a sr e d u c e dal i t t l ei no r d e rt os a v e 2 0 e n e r g y s o i fy o uw a n t e db o t ht h eg o o de n e r g ys a v i n ge f f e c ta n dt h eh i g ht u r n d o w n r a t i ow em u s tr e c o n s t r u c tt h ep r o c e s s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r e s u l to ft h es i m u l a t e dc a l c u l a t i o nt o i n c r e a s ee q u i p m e n t sa n da d j u s tt h ep r o c e s sp a r a m e t e r s k e y w o r d :d o u b l e e f f e c td i s t i l l a t i o n ;t h es t e a mc o n s u m p t i o n ;t h es i m u l a t e dc a l c u l a t i o n ; 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a n a l y z i n g ;t h ep r o c e s sa d j u s t m e n t i i i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 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已申请 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 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 大连理t 大学硕f :研究生学位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知识产权的规定,在校攻读学位期间 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属于大连理工大学,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有 权保留论文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可以将 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新乏为 日期:竺1 2 年j 三月兰日 日期: 圭呼年j 土月立生日 大连理t 大学专业学位硕十学何论文 1 绪论 1 1论文研究工作的背景 辽阳石化分公司尼龙厂原醇酮蒸馏( u 8 3 d 3 0 1 ) 采用法国设计的单效常压蒸馏工艺, 为减少蒸馏过程中水蒸气的消耗,在尼龙厂精己二酸技术改造过程中,新建醇酮装置的 蒸馏系统( u 2 8 3 d 2 3 0 l a b ) 采用双效加压( o 2 5 m p a ) 蒸馏操作,利用d 2 3 0 1 a 塔顶蒸 汽加热d 2 3 0 1 b 塔底物料,回收d 2 3 0 1 a 塔顶蒸汽热量,减少2 0 水蒸汽用量。 新醇酮( u 2 8 3 ) 工艺设计的碱洗周期为3 - - 4 个月,进料量为8 8 2 6 1 0 4 k g h 时, d 2 3 0 1 a 蒸汽消耗设计值为6 8 1 0 6 k c a l h r 。装置自投料开车后的两年时间罩,实际蒸 汽消耗比设计值高2 0 3 0 ,能耗较高;同时双效蒸馏系统中的d 2 3 0 1 a 塔底再沸器 e 2 3 0 1 多次结焦,d 2 3 0 1 a 塔塔盘多次堵塞,造成装置被迫停车,运行周期比设计值缩 短,严重制约了装置的平稳、长周期运行,详见表1 - l 。 表l - l2 0 0 5 年停车碱洗周期统计表 t a b 1 1t h es t a t i s t i c a lt a b l eo ft h es h u t d o w nc a u s t i cw a s h i n gp e r i o do f2 0 0 5 鉴于e 2 3 0 1 快速结焦、堵塞影响换热的问题,将d 2 3 0 1 a b 新、老装置工艺参数进 行对比,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以便进一步优化d 2 3 0 1 a b 塔的运行参数,达到延长碱沈 周期的目的。新老装置工艺设计参数对比如表1 2 所示。 表1 2 新老装置蒸馏塔t 艺参数对比 t a b 1 2t h ec o m p a r i s o no fp r o c e s sp a r a m e t e r sb e t w e e nt h eo l da n dn e wd i s t i l l a t i o nc o l u m n 因此本文以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为课题,寻找最佳操作方法,希望 能使醇酮装置双效蒸馏系统达到平稳运行、节能的目标,保证装置半稳运行,创造最大 效益。 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 1 2国内外塔器发展现状 塔器是在石油、化工、轻工等部门广泛应用的工艺设备,主要用来处理流体( 气体 或液体) 之问的传热与传质,实现物料的净化和分离。气一液之i 、u j 的相际传质过程,如 蒸馏、吸收、解吸、气提、增温等过程一般均在塔器中进行。塔器的产生是与炼油、化 工的发展相同步,但只有进入2 0 世纪,随着炼油工业的发展,才使塔器成为特有的一 类传质设备而发展起来,整个2 0 世纪塔器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和充实。塔器也始终保持 了传质分离过程的首选设备。 2 0 世纪9 0 年代以后,填料塔虽以其低压降、高效率、高通量而有超过板式塔的势 头,但由于填料塔固有的不适于含固体物料,也因物料的多次抽出和送入使塔的结构过 于复杂,填料生产成本较高以及填料塔对于加压物系传质效率较低等原因,自2 0 世纪 9 0 年代起,人们又重新关注板式塔的改进,综合地从阀门、阀片、导向孔、降液管的改 进结构到多降液管的开发,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和发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 s u p e r f r a c 塔板、n y e 塔板、m a x - f a r c 塔板、b i - f r a c 塔板、t r i t o 塔板、m v g 塔板、m d 塔板、e c m d 塔板、e e m d 塔板和导向浮阀塔板等。此外,在2 0 世纪9 0 年代,人们开始 考虑并实践“液体并流”塔板,以改善塔板效率。也有把填料与塔板结和起来,充分发 挥各自的优点,创造出了复合塔。2 0 世纪7 0 年代末,规整填料的发展主要是用来解决 低压蒸馏的,至今已广泛应用。 蒸馏是液体混合物分离的首选工艺,但它也是最耗能的化工生产单元操作之一,例 如在英国,蒸馏的能耗高达加工工业总能耗的1 3 ,所以节能问题始终是蒸馏系统和塔 设计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人们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卜,找到一些降低蒸馏过程 能耗的途经,主要有: 1 ) 、从塔设备本身而言,主要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过程对能量的要求,其手段包 括尽量减少操作回流比、减小压降、使用中间换热器以及绝热保温等。 2 ) 、对于多塔系统来讲,减少能耗的主要措施是川收与重复利用塔顶排出的热量, 其主要手段包括对多元组分蒸馏进行“热偶联”和采用热泵系统等。 3 ) 、从工厂加工系统来看,节能的重要措施是能量的优化配置,如将蒸馏塔与反 应器、换热器等其他装置组成一个热集系统,在设计中采用“窄点”技术。 1 3 研究内容 根据作者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需要,结合近年来的技术管理的工作成果,制定本论文 研究的 i 要内容: 人连理r 大学专业学位硕十学何沦文 1 ) 分析新醇酮装置碱洗剧期比设计值短的原因。 2 ) 如何通过设备的改进,工艺参数的调整,使双效蒸馏塔甲稳工作,满足工艺 要求,达到节能目的。 3 ) 如何利用现有设备,通过工艺调整,延长装置碱冼周期,使双效蒸馏塔平稳 工作,满足: 艺要求,达到节能目的。 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 2 双效蒸馏塔的基本概况及运行环境 2 1新醇酮装置的基本情况 新醇酮装置( u 2 8 3 ) 是辽阳石化分公司尼龙厂精己二酸技改工程项目中新建装置。 于2 0 0 4 年“月1 1 日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5 2 5 0 0 吨醇酮年( 按8 0 0 0 d , 时计) 。本装置划 分为氯化区( 包括氧化反应器和尾气与环己烷换热的热交换器) 、催化剂制备区、压缩机 区、塔罐区四个区域,由1 0 0 l 氧化工段、2 0 0 l 予浓缩一脱过氧化工段、3 0 0 l 蒸馏工 段、4 0 0 l 尾气处理工段、9 0 0 # 一公用工程工段五个工段组成。 新醇酮装置( u 2 8 3 ) 是以环己烷作原料,经贫氧空气氧化生产环己醇、环己酮混合 物,是一个连续生产装置。主要具有如下工艺优点: 环己烷氧化没有催化剂; 氧化条件比较缓和; 氧化深度较浅,即转化率较低; 反应中使用钝化剂( 焦磷酸钠) ,防止反应过深; 控制反应温度,使生成的环已基过氧化氢比较稳定,有利于氧化物的后处理; 环己基过氧化氢利用铬酸叔丁酯催化剂,催化分解生成醇酮; 产品醇酮混合物中,环己酮的含量高,酮醇比例约为1 5 :l ; 醇酮混合物中脱环己烷工艺,采用常压双效蒸馏工艺以及减压蒸馏工艺; 装置产生的尾气用洗涤油将其中环己烷吸收,再进行解吸以回收环己烷。 2 2 原料环己烷中的醇酮含量对工艺的影响 纯的环己烷在用空气氧化时其反应速度极小,当环己烷中含有一定量的醇酮时町以 大大提高反应速度,但应适当控制环己烷中醇酮的含量,若醇酮含量过高必然会降低产 品的收率,并将增加反应付产物。环己醇与环己酮比较,酮的存在町显著的增加反应速 度,但醇的作用不如酮显著。 j 下常操作时控制循环的环己烷中刚的含量不得高于0 i ,设计值为0 0 8 。 2 3 双效蒸馏塔( d 2 3 0 1 a b ) 的基本结构 2 3 1双效蒸馏塔设备基本结构简介 d 2 3 0 1 a 为填料与塔板结和起来的复合塔,精馏段采用填料结构,填料分为两层,每 层填料高3 米,塔径巾2 2 0 0 m m ,填料采用波纹舰整填料,填料型号为m e l1 a p a c k3 5 0 y 大连理1 :大学专业学位硕十学位论文 ( s m - 3 5 0 ) ,填料因子中7 6 m ,厂家提供的s m 一3 5 0 规整填料操作条件下的动能冈子为 2 0 。提馏段采用塔板结构,共9 层塔板,板问距6 0 0 m m ,塔径巾2 6 0 0 m m ,采用双溢流结 构,塔板为组合导向浮阀塔板,浮阀包括矩形导向浮阀和梯形导向浮阀,导向浮阀e 的 导向孔开孔方向与塔板上的液体流动方向一致。 d 2 3 0 i b 为填料与塔板结和起来的复合塔,精馏段采用填料结构,填料分为两层,每 层填料高3 米,塔径巾2 4 0 0 m m ,填料采用波纹规整填料,填料型号为m e l l a p a c k3 5 0 y ( s m 一3 5 0 ) ,填料因子巾7 6 m ,厂家提供的s m 一3 5 0 规整填料操作条件下的动能冈子为 2 o 。提馏段采用塔板结构,共9 层塔板,板问距6 0 0 m m ,塔径由2 4 0 0 m m ,采用双溢流结 构,塔板为组合导向浮阀塔板,浮阀包括矩形导向浮阀和梯形导向浮阀,导向浮阀上的 导向孔开孔方向与塔板上的液体流动方向一致。 2 3 2d 2 3 0 1 a b 设备结构图 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 蕞 书抖袁 t t t t t l 7 1 :一9 l ? 5 t ”t | l l i t l 9 9 i t ,ij i j ,- 4 2 :6 ,2 9 9 8 4 t 二, l t i c ,0 r 1 9 9 8 5t b 自,q l 4 7 0 q - 2 0 0 0 54 :h t j j ”一 0 7t t j t l o h 0 2 0 ,9 l 一糯j ,9 7 谴 鼻 一一一 u t 无n t , 2 0 z 世 ,一一 i ,如 u t k 5 fu 衰 ! t q 嚣一t t n :搿: 6 0 0 帆6 0 0 ? :h 哥+ w i , 面+ 百e 唧z :h 。2 1 ,w t ji , c1 0 8 0 0n 州r ;p 0 z , r f i i 5 0n5 0 一? 0 h g 2 0 6 15 i i , i ht 5 0 20 , 4 c 2 0 6 1 5l 甜t a , n5 020 g 2 0 6 1 5r f ? 5帆? ,20h g ? d 6 1 s- m la 1 6 0 15 0 7 。h c 2 濑1 5r f i a if p “u ”;:! :3 :5 ”n2 52 0h g l o g i , r f i i 凸州7 ? 二一l ,。b ,r f ia , 7 5_ 2 520 - g 2 0 6 4 l 自l ? 5 _ 2 ,一2cg 2 0 6 5 一一i a 8 0 删了i i 磊百一矗, t ,e t 6 0 0 五一w 示2 0 二c 2 0 65r f i :一三三三三二乡 n t :要! 嚣 ,一。 * x 一一一一i t t tj , 图2 1 d 2 3 0 1 ai 殳各结构图 f i g 2 1 t h ee q u i p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ed i a g r a mo fd 2 3 01a 一6 一 大连理t 大学。专- l k 学位硕十学位论文 仄, , l 。q 2 ,毋 7 ,j 。舛甍,: 气 r r 嗡宴”圯s( :、t “ 争 三捱 l 1 1 “i 骶 、 q i 日l i 、 i li ; c + - e? 弘 4 = | 。乒屯囝。 , 拳 l ,p啪、 | i l爪 j 、 i 一 鳓可 2 睁4jr l l o - 扛 li ; l s i 川 ! ; j,f 睁 一仁 , 机一 萎 8 s f i 卜二一, = 9 k 一 f l 3 (搿l 够j “i 漳 l o 卜广 ! l 一 d l 冀一一一 i 少每 。上上一 l r 1 t l + 1 j l j l l l l i ? + + l l l ,i :q , a#ftt”it t*ttlc,”1婚b t二iiic7i9 9 + l l + l l l * ,0 9 ,o atl h ,z ,* 8 0 llll!1114+g2059扣2骆一97 t 恤l 92(蚂 一 ) =二。一 m 一 l t t k9 衰 t 臀;“ 州6 。,0h 0 6 1 ,r】 ! j 。:7 0 “。;0 6 ”! ( ) 5 0 l 一州2 0 0 2 ci i 2 c e l 5町】 100 2 “2 0 6 5 ( ) 州b c o2r 2 * 1 5 r“) ? 0 t - c 2 0 6 , r)u : i 州一? o c p 0 6 州2 口i 。g j 5 l 州022 。6 5碍 州,n ,优5 盯 00 0 65j a 】 州0 - 2 0 一j , *)- i 5 一,0p :0 6 1 5盯) | 2 ,一0o | o , ) 7i c ;0 65) 。珀? 口p :7 【) 6 a 】 - e 一,3 51 ) b 州2 g 册,i ( ) 一一一一一 一 一7 一l i 2d 2 0 1 8 设备结构图 f22 t h e q i p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ed i g r a mo fd 2 0 1 b 一 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 2 4 双效蒸馏塔( d 2 3 0 1 a b ) 的工艺流程及流程图 2 4 1 双效蒸馏塔( d 2 3 0 1 a b ) 的工艺流程 脱过氧化器( k 2 2 0 1 ) 的物料在出r 沉降罐$ 2 2 1 5 中沉降分离后,洁净的环己烷物料 在液位l r c 2 2 1 9 的控制f ,用泵( p 2 2 1 0 ) 将脱过氧化混合液送入第一脱环己烷双效蒸馏 塔( d 2 3 0 1 a b ) 系统,第一脱环己烷的塔( d 2 3 0 1 a ) 为正压操作塔,塔底再沸器( e 2 3 0 1 ) 用0 6 m p a 蒸汽( d s ) 加热。塔顶压力由p r c 2 3 5 1 控制,塔顶蒸汽进入第一脱环己烷后塔 ( d 2 3 0 1 b ) 的塔底再沸器( e 2 3 0 2 ) 的壳程,作为后塔( d 2 3 0 l b ) 的塔底再沸器的热源, 以节省蒸汽,降低能源消耗。第一脱环己烷前塔( d 2 3 0 1 a ) 的塔底物料,在液位控制f 进料到后塔( d 2 3 0 1 b ) ,塔顶蒸出的环己烷与前塔塔顶蒸汽经e 2 3 0 2 冷凝后的不凝气体 一同进入水( c w ) 冷器( e 2 3 0 3 ) 冷凝,不凝气体再进入下一个水( b r ) 冷器( e 2 3 0 8 ) 冷凝,不凝气体最后排入呼吸系统。 e 2 3 0 3 、e 2 3 0 8 的冷凝液流入第一脱环己烷双塔冷凝液倾析器$ 2 3 0 1 中,d 2 3 0 1 a 塔 顶蒸汽在e 2 3 0 2 放热后,冷凝液流入冷凝液罐( $ 2 3 1 0 ) 中,若压力超高,气体可从$ 2 3 1 0 顶部的安全阀p s v 2 3 0 1 排入e 2 3 0 3 。冷凝液在液位计l r c 2 3 5 3 的控制下首先经水( c w ) 冷器( e 2 3 0 4 ) 冷却降温后流入$ 2 3 0 1 ,不凝气体进入水( c w ) 冷器( e 2 3 0 6 ) 冷凝后, 排入e 2 3 0 8 。 冷凝液在$ 2 3 0 1 中进行倾析分层,环己烷经隔板进入倾析器( $ 2 3 0 1 ) 的前部,酸水 送往酸水槽( r 2 2 0 5 ) 。 脱过氧化混合物中约9 0 ( m m ) 的环己烷在第一脱坏己烷双效蒸馏塔( d 2 3 0 1 a b ) 中 除去,其余1 0 ( m m ) 环己烷在第二脱环己烷塔( d 2 3 0 2 ) 除去。 大连理t 大学专业学位硕。l 二学位论文 2 4 2 双效蒸馏塔( d 2 3 0 1 a b ) 的工艺流程图 e 2 j o j 叫 娃 掣、 廊 瓿 一脒垌_ 田一扣 d 2 3 0 i a d 2 加:8 一函 d 趣 一 二, 2 3 0 8 删工 啊n 潲馓 国艮印珐 鲤必 d 一一 j fn 孙 _ 一一一l 一 嚏 电成 f 2 3 0 2 q 8 ) 硒 圃 从 鱼疆 婿 _ _ s 2 j 1 0 ( :卜垲p - 圈 ! 幽茸 l f - 2 3 0 1 j 【 , n n j 、 l 一 ,、 s 2 3 0 1 工默两 。 kp 2 3 0 1 a b 一 i 堕:! 矿 掣圃 i 百j上f 厂吨妇 坚! ! ! p 一 炒一 回 2 j 0 9 ,1 _ 蕾 p 2 j 0 2 8 图2 3 双效蒸馏塔( d 2 3 0 i a b ) 的j i :艺流程图 f i g 2 3 t h ep r o c e s sc h a r to fd o u b l e e f f e c t ( d 2 3 0 1 a b ) d i s t i l l a t i o nc o l u m n 9 f - 1 醒t 一- 躺 o 撕1 0 ”“ 醇酮装置舣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 3 精馏塔的工作原理 3 1精馏过程及精馏原理 3 1 1精馏原理 精馏塔料液自塔的中部适当位置连续地加入塔内,塔顶设有冷凝器将塔顶蒸汽冷凝 为液体。冷凝液的一部分回入塔顶,称为回流液,其余作为塔顶产品( 馏出液) 连续排 出。在塔内上半部( 加料位置以一l ) 上升蒸汽和回流液体之间进行着逆流接触和物质传 递。塔底部装有再沸器( 蒸馏釜) 以加热液体产生蒸汽,蒸汽沿塔上升,与下降的液体 逆流接触并进行物质传递,塔底连续排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 在塔的加料位置以上,上升蒸汽中所含的重组分向液体传递,而l 旦l 流中的轻组分向 汽相传递。如此物质交换的结果,使上升蒸汽中轻组分的浓度逐渐升高。只要足够的相 际接触表面积和足够的液体回流量,到达塔顶的蒸汽将成为高纯度的轻组分。塔的上半 部完成了上升蒸汽的精制,即除去其中的荤组分,因而称为精馏段。 在塔的加料位置以下,下降液体( 包括网流液和加料液中的液体) 中的轻组分向汽 相传递,上升蒸汽中的重组分向液相传递。这样,只要两相接触面积和上升蒸汽量足够, 到达塔底的液体中所含的轻组分可降至很低,从而获得高纯度的重组分。塔的下半部完 成了下降液体中重组分的提浓即提出了轻组分,因而称为提馏段。 一个完整的精馏塔应包括精馏段和提馏段,在这样的塔内可将一个双组分混合物连 续地、高纯度地分离为轻、重两组分。 由此不难看出,精馏之关键在于回流,包括塔顶的液相回流与塔釜部分汽化造成的 汽相回流。回流是构成汽、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必要条件,没有汽液两相的接触也就无从 进行物质交换。另一方面,组分挥发度的差异造成了有利的相平衡条件( 在一定温度、 压力条件下,汽相中的轻组分摩尔浓度大于液相中的轻组分摩尔浓度) 。这使上升蒸汽 在与自身冷凝回流液之间的接触过程中,重组分向液相传递,轻组分向汽相传递。相平 衡条件使必需的回流液数量小于塔顶冷凝液的总量,即只需部分回流而无需全部【_ 流。 唯其如此,才有可能从塔顶抽出部分凝液作为产品。 3 1 2 精馏塔物料衡算 大连理t 大学j 车- , l k 学位硕十学位论文 加料流率f 组成x f 馏液流率d 组成x d 釜液流率w 组成x 。 图3 1 精馏塔物料衡算 f i g 3 1 t h em a t e r i a lb a l a n c ec a l c u l a t i o no ft h er e c t i f y i n gt o w e r 从整体上来说,连续精馏过程的塔顶和塔底产物的流率和组成与加料的流率和组成 有关。无论设备内汽液两相接触情况如何,这些流率与组成之问的关系均受全塔物料衡 算的约束。 若采用图3 1 所示的命名,其中流率均以k m o l s 表示,组成均以轻组分的摩尔分 率表示,对定态的连续过程作总物料衡算可得f = d + w , 做轻组份物料衡算可得 f x f = d x d + w x 。 由以上两式可求出: dx ,一z w - f x d x w d 一一一一 ff 式中d f 和w f 分别为馏出液和爷液的采出率。 进料组成x ,是给定的。凶受式( 3 2 ) 、 ( 3 3 ) 的约束,则 ( 3 1 ) ( 3 2 ) ( 3 3 ) 醇喇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 f 4 - f f j 研究 ( 1 )当塔顶、塔底产品组成x 。、x w 产品质鼍已舰定,产品采出率d f 和w f 亦随 之确定而不能再自由选择; ( 2 ) 当规定塔顶产品的产出率和质量x 。,则塔底产品质量x 及产率亦随之确定而 不能再自由选择( 当然也可以规定塔底产品的产率和质量) 。 在规定分离要求时,应使d x 。f x ,或d f ! 。如果塔顶产出率d f 取得过大,即 x d 使精馏塔有足够的分离能力,塔顶仍不可能获得高纯度产品,因其组成必须满足: x 。生 d 3 1 3 回流比和能耗 设置精馏段的目的是除去蒸汽中的重组分。回流量与上升蒸汽量的相对比值大,有 利于提高塔顶产品的纯度。回流量的相对大小通常以回流l :l :, l i l j 塔顶回流量l 与塔顶产品 量d 之比表示。 尺:土( 3 4 ) d 在塔处理量f 已定的条件下,若规定了塔顶及塔底产品的组成,根据物料衡算,塔 顶和塔底产品的量也已确定。凶此增加回流比并不意味着产品流率d 的减少而意味着上 升蒸汽量的增加。增大回流比的措施足增大塔底的加热速率和塔顶冷凝量。增大回流比 的代价是能耗的增大。 设置提馏段的目的是脱除液体中的轻组分,提馏段内的上升蒸汽量与下降液量的相 对比值大,有利于塔底产品的提纯。加大凹流比本来就是靠增大塔底加热速率达到的, 因此加大p 1 流比既增加精馏段的液、汽比,也增加了提馏段的汽、液比,对于提高两组 分的分离程度都起积极作用。 3 2 板式塔工作原理 3 2 1 板式塔工作原理 为有效地实现气液两相之1 1 i j 的传质,板式塔应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功能: ( 1 ) 在每块塔板上气液两相必须保持密切而充分的接触,为传质过程提供足够大 而目不断更新的桐际接触表面,减小传质阻力; ( 2 ) 在塔内应尽量使气液两相呈逆流流动,以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 大连理t 大学号业学位硕十学位论文 但是,在每块塔板上,由于气液两相的剧烈搅动,是不可能达到充分的逆流流动的。 为获得尽可能人的传质推动力,目前在塔板设计中只能采用错流流动的方式,即液体横 向流过塔板,而气体只能垂卣穿过液层。 由此可见,除保证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有充分的接触之外,板式塔的设计意图在塔内 造成一个对传质过程最有利的理想流动条件,即在总体上使两相呈逆流流动,而在每一 块塔板上两相呈现均匀的错流接触。 气体通过筛孔的速度不同,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状态亦不同,气液两相在板上的接 触隋况大致分为三种状态:鼓泡接触状态、泡沫接触状态、喷射接触状态。在工业实际 应用的筛板塔中,两相接触不是泡沫状态就是喷射状态。 3 2 2 浮阀塔工作原理 浮阀塔自1 9 5 0 年问世后,很快在石油、化工行业得到推广并逐步取代了泡罩塔以 及一些传统旧式塔板,至今为应用最广的一种塔板。浮阀塔是在泡罩塔板和筛孔塔板基 础上开发的一种板型。有多种浮阀形式,但其结构的摹本特点是相式的,即在塔板上按 一定的排列开若干个孔,孔的上方安置可以在孔轴线方向上下浮动的阀片。阀片周边的 定距片,以保证阀片最小开启高度。这样阀片可随上升气量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开启度。 同时,气体水平进入液层也强化了汽液接触传质。浮阀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能力和操 作弹性大,板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综合性能较优异的板型。 3 2 3 塔板上不正常操作现象 若塔板设计不当或操作时参数失调,不仅会引起塔板效率大大降低,严重时塔内还 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使塔无法工作。板式塔不正常操作现象有如下几种情况。 ( 1 ) 漏液 正常操作的浮阀塔板上,液体横向流过塔板后经降液管流下。但当气速较小时,气 体通过阀孔的速度压头小,不足以抵消塔板上液层的重力。部分液体会从阀孔直接漏下。 这种现象称为漏液,严重的漏液会使塔板上不能彤成液层,气、液无法进行传热、传质, 塔板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功能。除降低气速造成的漏液外,气体在塔板卜的不均匀公布 也是造成漏液有重要原囚。板上液层厚度的不均匀存在于两个方面,液层波动和液面落 差。 ( 2 ) 液沫夹带和汽泡夹带 当汽体以一定速度鼓泡通过板k 液层时,必将部分液体分散成液滴,这些液滴的一 部分会被上升气泫带入上层塔板,这种现象称为液沫央带。从传质的角度看,液沫夹带 足液体的返混,对传抟小利。对一定的物系液沫央带量与气、液流量和板川距有关。另 醇酮装置双效蒸馏塔优化操作的研究 外,在塔板上与气体充公接触传质、传热后,液体内必含有大量的气泡。液体越过溢流 堰进入降液管后,需要在此有一定的停留时问以便气泡逸出。如果液体在降液管内冈液 体内气泡过多,导致降液管内液位超过降液管高度,可诱发塔内发卜液泛,从而完全破 坏塔的正常操作。因此夹带量必须严格地控制在一最大允许值范围内。 ( 3 ) 液泛 当塔内液体不能顺畅逐板下流时,塔内的持液量增多,气相空间变小,大量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