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化学工艺专业论文)石油沥青老化硬化规律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 疆究耱 征官能团、分子结构与分子量变化。笠原和w r i g h t 等通过i r 光谱 进行了沥脊氧化动力学研究。1 9 8 1 年p e t e r s e n 掇出老化温度对沥青 氧化动力学的控割模銎,霆下图: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章前言 图1 - 1 温度对道路沥青氧化动力学的影响 f i g l 1e f f e c to f t e m p r a t u r et oo x i d i z e dk i n e t i c so fp a v i n ga s p h a l t 1 9 9 3 年p e t e r s e nj c 利用氧弹计在6 5 。c 的低温下研究沥青老化, 发现粘度随老化时间呈双曲线型变化,与自然氧化结果类似。而高 温( 1 6 3 ) 薄膜氧化时其粘度变化与低温完全不同,见下图: o m n m i v 畸弭_ 图1 - 2 以粘度为参数的道路沥青氧化动力学模型 f i g l 一2t y p i c a lm o d e lo f o x i d i z e dk i n e t i c so fp a v i n ga s p h a l t b a s e do nv i s c o s i t y 石油大学1 4 1 在假定沥青存在最大吸氧量的基础上得到了沥青低 温吸氧的一级动力学模型,写成方程为: r = j g 。e 州( 1 1 ) 式中:广_ 反应速度,c m 3 ( g ”;k _ 表观反应速度常数,h - z ; 6 m - - 沥青最大化合氧的浓度,c m 3 g 一;t - 反应时间,h 。 9 _i-j一-萱0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章前言 利用该动力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处理试验数据,求出有关 动力学参数。并认为最大吸氧量大的沥青抗老化性能差。 亓玉台和范耀华等【5 1 建立了高温下连续加热和空气老化过程中 沥青四组分连串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假定沥青氧化过程中各组分间 的变化宏观上服从一级连串反应:再概氇、 其中x i x 2 x 3 x 4 和k l ,k 2 k 3 分别代表沥青中饱和分、芳香分、 胶质和沥青质的质量百分含量及恒定温度下的表观速率常数。 恒温时,各组分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 丁d xi = k j - t x j - t - k j x j讲 代入初始条件:t = o ,_ = x j o 解得: x ,:壹口,。x p ( 一k ) t t x ,= 7 口e x p i 一 _ ,= 1 , 2 ,3 ,4 j = 1 , 2 ,3 ,4 式中:a ;j 一组分第i 个与j 一1 ,j 和i 组分的初始含量、表观速 率常数有关的中间变量,m ;x j o - - j 组分的初始含量,m 。 假定温度的影响服从a r r h r e n i u s 方程: k j = a i e x p ( - e j r t ) j = k 2 3 式中:a j - - - j 组分的频率因子,h - t ;e r - - j 组分的表观活化能, j m o l ;卜氧化反应温度,k ;l 卜普适因子,8 3 1 4 j m o l k 最后得到沥青各组分含量随氧化温度和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_ = 艺e x p - 4 ,e x p ( - e , r r ) t _ ,:l ,2 ,3 ,4 其中:。一。 彳e x p ( - e j r r ) j - i - - r x - - j - i i ,:2 ,3 ,4 枷不面丽而不而纠: ,- i 声l j l = 咖一 ,= 2 , 3 ,4 口l i = 工l o= 0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章前言 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代入相应的实验数据可在计算机上求出 高温下沥青各组分的表观速率常数,并以表观活化能评价沥青的抗 老化性能 华东理工大学【6 1 用测定沥青老化过程中正戊烷沥青质含量的变 化来研究沥青老化动力学,得到正戊烷沥青质含量与老化时间的关 系。认为沥青老化速率遵循下列动力学方程: 譬= k ( 1 一功” ( 1 2 ) 式中:x 一正戊烷沥青质含量,m ;t 一反应时间,h ;n 一反应 级数。边界条件为t = 0 ,x = x 。对上式两边积分,并代入边界条件可 以得到:l n ( 1 一曲= i n 0 - - x + ) 一蔚( n = 1 ) ( 1 - 3 ) ( 1 一工) h = k ( n - 1 ) t + ( 1 一x ) 1 ”( n 1 ) ( 1 - 4 ) 。反应级数n 通过试差法求得。通过试验数据对i n ( 1 - x ) 与老化时 间t 进行线性回归,证实沥青高温氧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因此回归 方程的斜率即为对应温度下的反应速度常数k ,根据a r r h e n i u s 方程 有:l n | | :一鱼地彳 r r ( 1 5 ) 以i n k 对1 t 作a r r h e n i u s 图,经线性回归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 e a r ,而直线外推至l t = 0 时y 轴的截距即为1 n a ,从而可以求得沥青 老化反应的活化能e a 和频率因子a ,认为具有较高的反应活化能和 较小的反应速率常数的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 沥青在热和空气作用下的老化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温度,一是 时间。沥青氧化速率与温度高低有直接关系,有学者研究发现当温 度超过1 0 0 ( 2 时,每升高1 5 c ,反应速率就会加快一倍。在同样的温 度条件下,随时间的增加沥青的老化特别是吸氧老化一直是延续的 b l o k k e r 和d i c k i n s o n 都认为氧和沥青的反应受扩散因素的控 制。即沥青的老化与它本身的粘度有很大关系。在沥青和氧的反应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章前言 过程中,氧气首先溶解在沥青中,经过扩散再与沥青进行反应,因此 扩散是它们反应的必要步骤,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胶体学家认为,沥青具有胶体的微观结构;沥青胶体结构 物以沥青质为胶核,胶质被吸附于其表面,并逐渐向外扩散形成胶团, 胶团再分散于芳香分和饱和分之中。老化过程中沥青分子不仅和氧 发生反应,而且可能缔合生成大分子物质,从而改变原有的胶体结构, 这也可能是少量的氧引起沥青性质有较大改变的原因。 1 2 3 沥青抗老化性能的评价指标 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是指沥青在使用中抵抗老化变质的能力。长 期以来,人们一直寻求快速评价沥青抗老化性能的方法,国际上用以 评价沥青抗老化性能的指标有很多种,都是根据沥青老化前后性质 发生变化的程度来描述的。 ( 1 ) 质量变化 利用薄膜烘箱试验模拟沥青在热和空气作用下的老化时常以质 量损失和薄膜烘箱前后的性质变化来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质量 损失即老化前后质量之差与老化前质量的比值,现行规范要求沥青 短期老化时质量损失不能超过0 6 1 3 。老化后表现出的质量变 化是同时发生的轻质油分挥发使质量损失和沥青氧化使质量增加双 重作用的结果,因此现行的质量损失指标是否真能控制沥青的老化 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2 ) 软化点 8 软化点的变化 软化点是评价沥青耐热性的指标。饭岛博通过对约2 0 种沥青的 研究发现沥青的软化点与各组分的含量可用下式关联: t s = 1 1 9 x 6 7 1x 1 0 。1 y 6 8 2 x1 0 1 z 8 3 8 1 0 。3 w + 8 3 6 ( 1 6 ) 式中:t s 一软化点,;x ,y ,z ,w 分别表示沥青质、胶质、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章前言 芳香分、饱和分的含量。 我国学者根据国产道路沥青沥青质含量偏低的特点,修正了饭 岛博研究得出的软化点与沥青各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而提出如下 的关联式: t s = 1 9 x1 0 a t + 3 2 9 x1 0 一r 6 8 2 1 0 a 8 3 8 1 0 一s + 5 0 6 ( 1 7 ) 式中:t s 一软化点,;a t ,r ,a ,s 分别表示沥青质、胶质、 芳香分、饱和分的含量。 从上式可以看出,沥青软化点随沥青质和胶质的增大而增大, 芳香分和饱和分的增加而减小,国产道路沥青大部分符合此经验式。 沥青软化点随老化温度提高和老化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老化 一段时间后,软化点与老化时间基本线性相关,表明沥青中自然存在 的沥青质不是影响软化点的唯一因素。随着老化水平的提高,沥青老 化一定时间,沥青质含量增加到一定量后,沥青质的含量成为影响其 软化点的主要因素。 b 当量软化点t s o o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沥青的软化点温度大体上相当于沥青的 针入度为8 0 0 ( 0 1 m m ) 时的温度,将其定义为当量软化点t 8 0 0 ,计算 公式为: 一1 9 8 0 0 - _ _ _ _ 立k :2 9 0 - 3 1 - k ( 1 - 8 ) 以a 当量软化点指标可反映沥青的高温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延长, 沥青残留物的当量软化点t 8 0 0 升高,表明其高温性能越来越好。不同 老化程度沥青的软化点和当量软化点有很好的相关关系。 ( 3 ) 针入度 a 针入度的变化 针入度是评价沥青软硬程度和稠度的指标。在6 0 1 2 至1 3 0 的 温度范围内,针入度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开始时下降幅度很大,当时间 增加到一定时,针入度曲线出现转折点,下降趋势逐渐减缓,近似 符合指数方程。随老化温度的升高针入度下降速率变快。不同老化 温度下针入度随时间的衰减可按下式计算: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帝前言 一孥= a x 唰一刍 ( 1 9 w8 积分,令a = p e n o a b ,b = b ,c = a b ,得; t 如= a + c 州卜)( 1 - l o ) d 式孛;p 。一锌入发,l l o m m :p 。e | 一拐始镑入度,i l o m m ;a 、 b 、c 一常数( 数值受老化温度的影响) ;t - 沥帮老化时间。 由于软化点呈线性升高,而针入度呈指数下降,即软化点升高 趋势没套镑入度下降趋势臻显。嚣藏,裁道爨沥毒质量评徐攫振来 看,在道路沥青豹分类中采用铮入发为指标眈较合理。由此定义2 5 残留针入度比为老化后与老化前2 5 针入度志比。原样沥青残留 针入度比的值是1 0 0 ,随着老化程度的增加,残蟹针入度比会明显 降低。 b 针入度一滠度敏感系数 1 9 3 6 馨p f e i f f e r 和jd o o r m a a l l 7 1 通过大量沥脊试验,将不同温度 下沥青针入发点歹l l 在砖数坐标上,褥窭沥毒铮入度( 对数 一温度 豹直线关系; l g p = a t + k( 1 - 1 1 ) 式中:t 一不同的试验温度,;p 一相应试验温度下的针入度, 0 。i m m ;a 嚣羟零数,麓锋入度一滋发关系壹线靛崧率,奁0 0 1 5 0 0 6 范围内波动;k 一网归参数。 针入度一温度敏感系数a 反映了沥青的性质受温度影响的程度 ( 渥度敏感後) ,系数a 傻越大,表唆泌鸯懿铮入发受漫度静影响越大, 邵沥青的溢度敏感性越强。随着老化瓣闻豹延长,锋入度一激发敏感 系数a 逐渐减小至趋予稳定,这表明道路沥青在筑路初期的性质变 化较大,沥青残留物的温度敏感性越来越差,盥趸被破坏。 e 铮入褒鬻数 在八溉所建议的沥青技术要求中,针入度指数p i 成为评价沥青 的核心指标,所以考察p i 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谤。p r e i f f e r 零1 jv a n d o o r m a a l 定义7 锋入瘦豢数( p e n e t r a t i o ni n d e x , t 4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章前言 简称p i ) 的概念,并以通常使用的一种墨西哥2 0 0 。道路沥青的温度 敏感性为标准,假定其针入度指数为0 ,由此制定p i 为: 2 0 - p i :5 0 a ( 1 1 2 ) l o + 用 于是p i 成为通常的由针入度温度系数a 计算的公式: p :2 0 - 5 0 0 a ( 1 1 3 ) l + 5 0 a 其中针入度一温度系数a 由下式求得: 4 :l g p , - g p 2 ( 1 1 4 ) z i z ; 此式为最基本和常用的p i 计算公式,由此出发可得到一系列计 算p i 的方法。由2 5 c 针入度p 2 5 和软化点t r & b 计算p i 的计算式是: 19 5 - 2 - - 5 0 0 1 9 p 2 s 2 0 t r 量b p 1 t r & b 。1 瓦i 毫夏丽( 1 - 1 5 ) 许多有关针入度指数的诺谟图以及沥青标准等所用的针入度指 数都是按照此式计算得到的。 还可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计算p i 值。根据“七五”攻关专题的 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大量使用多蜡沥青的情况而言,p i 应该由针入 度温度图的直线斜率得到,然后按公式回归求取针入度温度系数a , 再计算p i ,或直接从图l - 3 ( 壳牌诺模图) 求取p i 。 在图1 3 上,将回归直线与针入度8 0 0 线相交,可以得出针入 度8 0 0 时的当量软化点温度t 8 0 0 并代替t r b 。同样,可以将回归直 线向下延长,与针入度1 2 线相交,可以得出针入度i 2 时的当量脆 点温度t 1 2 并代替弗拉斯脆点。为了求取针入度温度图的直线斜率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章前言 i ,l 以墉 f 档 攘 眨 h 一h 酊 m| o鼍 m 刑 i , 拶 l 1 s | 挝 l o i 3 由蔻令铮入庹求彀p l 戆舞薅袭搂强 l - 3t h s h l ln o o g r a mf oo b a i n i n gp 1w i hs e e r a lp e e t r a t i o n s 应用三个以上温度的针入度值经过回归计算求得斜率aigp。,通 豢1 5 c 、2 5 c 、3 0 ( 或5 c ) 戆铮入度。 5 0 0 a t e 。 g p c n 2 t 葡五( 1 - 1 6 ) l g p e 。秀苓辩滠度静静入菠霾l 羟壹线豹斜率。 指数反映了沥青偏离牛顿流体的程度,当p i +2冀雩,溪毒吴鸯臻曼夔凝骏彀震,与 牛体偏离较大,显示出较强的荷载速率感威性,沥青的耐久性不 是,抗裂性能较差。道路沥青一般规定pi值在-io+10之间。 为,随着老化融阕豹延长,沥青残磐物豹铮入度攒数p l 越大,袭髓其感温性交差。但西本笠原靖静研究指出溺镯老亿后 由与tr。b计算出的pi值不会变化我国也有学者【8】研究发现针 入数变化很小,且没有规律可罨,认为老化对于沥青的感温性能 没蘩。 1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章前言 ( 4 ) 延度 延度嗍反映沥青的抗低温开裂性能,是评价沥青的粘结性和韧 性的指标。美国宾州试验路总结报告认为,沥青1 5 延度与路面使 用性能一致,尤其与抵抗载荷引起的纵向裂缝有关,沥青1 5 延度 高的路面使用性能好。 老化对于沥青延度的影响很大,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沥青的延 度下降,表明其变形能力越来越小。 ( 5 ) 当量脆点t 1 2 沥青的脆点指标有时不能说明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其原因之 一可能是沥青中蜡的影响。8 5 4 0 3 0 2 0 1 专题建议用当量脆点t 1 2 指标作为评价沥青低温抗裂性能的指标之一。当量脆点t 1 2 是针入 度为1 2 时所对应的温度,计算公式为: z ,:l g _ _ 1 2 - k 一0 0 7 9 2 - k ( 1 1 7 ) 44 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沥青残留物的当量脆点t 】2 越来越高,表 明其低温抗裂性能变差。 ( 6 ) 凝胶渗析色谱峰的扩展变化 凝胶渗析色谱( g e lp e r m e a t i o n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简称g p c ) 是 以四氢呋喃( t h f ) 为流动相,脱去沥青质后的组分作为进样的液相 凝胶渗析色谱( g p c ) 来评价沥青热老化的方法。根据试样的g p c 图, 分别计算老化试验或现场热拌和前后沥青g p c 峰扩展r 0 0 ,9 0 ) 的 值: 胛o ,9 0 ) = 等 ( 1 - 1 8 ) 求出a r = r ( l ) r ( f ) ,r ( f ) 、r ( l ) 分别为老化前后r ( 1 0 ,9 0 ) 的值, a r 愈小说明沥青性质愈稳定。沥青经薄膜烘箱试验后g p c 峰有不 同程度的扩展,且试验时间越长,峰扩展值越大。峰扩展值a r 与老 化指数a i 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故g p c 峰扩展值a r 可以作为快 速评价沥青抗老化性能的指标。 ( 7 ) 正戊烷沥青质含量的变化 沥青的使用性能与沥青质的含量密切相关。有学者考察了老化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章前言 过程中不同基质沥青的沥青质含量变化率对使用性能的影响,定义 正戊烷沥青质含量的变化率为老化前后沥青质含量的差值与老化前 沥青质含量的比值。 随着沥青的老化,正庚烷沥青质变化并不明显,而戊烷沥青质 含量变化较为敏感且呈现有规律的增加,因而考察老化过程中戊烷 沥青质含量的变化可以准确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 8 ) 粘度 粘度是评价沥青使用性能的关键指标,能间接反映出沥青的其 它性能,其变化反映出沥青胶溶程度的变化。c h r i s t e n s e n l 9 认为沥青 质含量的增加是沥青粘度增加的主要原因。b u k k a ”l 研究认为沥青 的粘度能反映出沥青中羟基化合物的含量。因此,研究老化前后粘度 的变化对研究沥青的老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沥青的粘温关系是指沥青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大致有以 下几种表达形式: a a n d r a d e 纯理论公式: r l = a e ( u i t ) = a e ” 式中:a 、b 一常数;r 一气体常数: ( k j m 0 1 ) ;t 一绝对温度( k ) 。 此式也可以对数形式表示: l n r = l n 彳+ 占; b l e e 的经验式。 ( 1 - 1 9 ) u 一流动活化能u = b x r l g r = 一一m l l g t 式中:t 一绝对温度,k ;n l ,m 1 一参数 c 。s o h w e y e r 的试验式: l g t = r 2 一m 2 l g t 式中:t 一绝对温度,k ;n 2 , m 2 一参数。 但众多的试验表明,该式不能适用与全温度域, 1 r ( 1 - 2 0 ) ( 1 2 1 ) ( i - 2 2 ) 但在软化点以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章前言 下较窄的温度域或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范围内( 0 1 o 5 p a s ) 可接 近于一直线。 d c o r n e l i s s e n 的试验式: l g r = 一+ 坍,去 ( 卜2 3 ) 式中:t 一绝对温度,k ;x 一指数,通常可取x = 4 ;n 3 , m 3 一参 数。 e w a l t h e r 与s a l l 的试验式: l g l g ( 玎+ 0 8 ) = 一- m 4 l g t( 1 2 4 ) 式中:t 1 一粘度,c p ( 厘泊) ;t 一绝对温度,k 。 该式适用于所有石油产品,对沥青而言,o 8 可以忽略,换算成 标准单位,则成为下式表示的最常见的沥青粘温关系表达式,即s a a l 公式,为a s t m d 2 4 9 3 采用: l g l g ( r x 1 0 3 ) = h - - m l g ( t + 2 7 3 1 3 ) ( 卜2 5 ) 式中:,1 一粘度,p a s ;t _ 一温度,;n 、i n - 与材料有关的回归系 数。 根据林诚之的研究,对于p i + i 4 的沥青,用a n d r a d e 公式较 为合适,而对常用的道路沥青来说,通常p i o ) 的温感性,测量沥青的复合模量g 和相位角6 ,确定沥青的车辙 因子( g + s i n s ) 和疲劳因子( g s i n s ) 达至1 极限时的温度,表征沥青的高 温抗车辙能力和抗疲劳开裂能力;4 ) 弯曲梁试验( b b r ) ,测定沥青在 低温区( 谬徐沥青撬老化饿能宾冬攒标虽然缀多,经劳不绫一。 ( 3 ) 国内现多采用薄膜烘箱试验或自然老化试验模拟石油沥青的老 纯,试骏方法袋乏捷逮、茨捷、壹鼹缝。一魏宠进熬模羧溺啻老纯 的试验方法在我国还没有得到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一章前言 1 5 本谍题的研究内容 零论文从以上不足出发,通道对沥青迸杼不同条件的老化作用, 考察其穗爱组成懿交纯,焉动力学模壅定蘩臻述涯毒懿老褪,褥鬟 沥青的澎化规律,找到评价沥脊老化的关键性指标,并歼发新的快 速、简捷、直观的模拟沥青老化的试验方法,特别是适合予模拟改性 沥青老化豹试验方法。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 ) 设计老化试验:选用合格的、有代袭性的重交通沥青,做 鬻规分末哼,然螽分别采瑁旋转薄膜烘箱老化试验( r t f o t ) 、自制试 验装纛模羧德国旋转瓶老铯试骏( g r f ) 窝模拟美国襞纯釜蒸老耗 试验( s a f t ) ,改变不同的操作参数对沥青进行老化。 ( 2 ) 对老化前厢的沥青进行性质组成测寇,研究性质组成的变 经;锋入废( 1 0 、2 5 、3 0 ) 、软像杰、糖疫( 6 0 、7 0 、 8 0 、9 0 、1 0 0 e 、1 1 0 、1 2 0 、1 3 0 、1 4 0 、1 5 0 ) 、嫩 度( 1 0 ) 、四组分等。 ( 3 ) 龌究溪毒澎纯熬凄力学麓律,关联誉鞫撂蠡与老讫篆磐麓 关系,选择合适参数建立沥青热老化的数举模型,并利用傅里叶红 外对原料沥青和老化沥青进行微观结构形态的分析,对三种老化方 法送行瓣邃露究,戮麓今基建囊统一戆实验瀣模毅沥毒纛纯熬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二章实验部分 2 1 实验方案 第二章实验部分 ( 1 ) 对基质沥青进行老化试验: 分别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老化方法( r t f o t ) 、在实验室中建立 试验装置模拟德国旋转瓶老化方法( g r f ) 和模拟美国氧化釜老化 方法( s a f t ) 来模拟沥青的热拌老化过程。实验中,改变不同的操 作参数,如采用不同形状的旋转烧瓶,老化温度为1 5 0 ,1 6 3 , 1 8 0 ,老化时间为4 0 m i n ,8 5 m i n ,1 3 0 m i n ,1 7 0 r a i n ,2 1 0 m i n 等。 ( 2 ) 对老化前后的沥青进行性质测定,研究性质组成的变化: 针入度( 1 0 、2 5 、3 0 ) 、软化点、粘度( 6 0 、7 0 、 8 0 、9 0 、l o o 、1 1 0 、1 2 0 、1 3 0 、1 4 0 、1 5 0 ) 、延 度( 1 0 ) 、四组分等。 ( 3 ) 研究沥青老化的动力学规律: 关联不同指标与老化条件的关系,选择合适参数建立沥青热老 化的数学模型,利用傅里叶红外对原料沥青及老化沥青进行微观结 构形态的分析,对三种老化方法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2 2 实验原料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重交道路沥青为实验原料,符合重交通道路 沥青o b t 1 5 1 8 0 标准。其基本性质见表2 - 1 。沥青的软化点较低,说明 高温性能较差。而1 0 延度大于1 5 0 c m 则说明低温下的变形能力较好, 即沥青的低温性能较好。蜡含量较小,对沥青性质影响不大。 中国石油太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二章实验部分 表2 1 沥青的基本性质 t a b l e2 - 1t h eb a s i cp r o p e r t i e so f a s p h a l t 试验项目数据试验项目数据 针入度 1 5 2 7 粘度( 6 0 ) p a s 2 4 0 5 ( 1 0 0 9 ,5 s ) 2 5 9 4德释势1 3 5 l ( 1 1 0 r a m ) 3 0 1 6 6 组成 劳香分 3 2 7 0 1 5 1 5 0 m 胶质 3 7 。5 6 廷痉( e r a ) 1 0 1 5 0沥青质1 6 2 3 软化点( 环球法) 4 5 6薄膜烘成鬣变化,m 一o 1 0 麓试验 闪熹( 舞霜嚣) 2 3 0镑入度魄 7 1 ( 1 6 3 蜡含量( 裂解法) m 2 4 。5 h )延度( 1 5 1 2 ) e m 1 5 0 密度( 1 5 0 ) g c m 3 1 。0 0 4溶解度( 三氯乙烯) m 9 9 9 9 2 3 实验仪器 旋转薄膜烘籍老纯仪,g e r m a np e t r o t e s tc o m p a n y r 2 0 5 型旋转蒸笈器,上海串生科技有隈公司 实验室自制的模拟s a f t 老化方法的实验设备 越级低温恒澄攘,大连万晟磊油分析仪器厂 w s y - 0 2 5 a 智魏型沥青软化煮溺定纹,光锡市石油纹器设备厂 l y y - 9 a 型调温调速沥青延伸度测定仪,茏锡市石油仪器设备厂 憾瀑水浴器,大连天元石油仪嚣有限公司 实验室改裁酌德滋硅酒浴瓣 前油沥青四组分测定仪 p n r - 1 0 自动针入度计,庆匿机械厂 n d j 9 9 型旋转赣度诗,成都仪器厂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二章实验部分 2 4 实验方法 在本试验中,采用三种老化方法对沥青进行了老化。为了考察 不同操作参数对沥青性质的影响,研究沥青的老化规律,我们对沥 青的老化进行了评价,这些分析项目包括针入度、动力粘度试验、 软化点和延度,还有四组分分析试验。 2 4 ,旋转薄膜烘箱老化方法( r o l l i n gt h i nf i l mo v e nt e s t ,简 称r t f o t ) 我国s h 厂r0 7 3 6 2 0 0 3 试验规程对石油沥青旋转薄膜烘箱试验方 法有具体的规定:将3 5 9 沥青试样放入直径6 4 m m 、深1 3 9 7m m 的耐 热玻璃样品瓶中,在恒定老化温度、强制通风烘箱的条件下以1 5 r r a i n 的速率旋转,空气流量为4 0 0 0 m l m i n - 4 2 0 0 m l m i n ,沥青膜的厚度为o 3 m m 不等,薄膜流动,测试试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的质量损失及针入 度等各种性质指标的变化的试验方法。 r t f o t 用以测定热和空气对半固态沥青动态膜性能的影响,加 热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沥青老化越严重。r t f o t 的标准加热温 度定为1 6 3 c 、试验8 5 m i n ,是为了模拟在1 5 0 c 常规的沥青混合料拌 合过程中沥青的老化程度。老化后的沥青与1 5 0 热拌和后铺在路上 的沥青的性质相当。 2 4 2 建立试验装置模拟德国旋转瓶老化方法( g e r m a nr o l l i n g f l a s kt e s t ,简称g l 讧) 改造旋转蒸发器的通风系统和加热系统后用于模拟沥青的热拌 和老化过程。在老化试验中,选择1 0 0 0 m l 容量的圆底烧瓶和茄形 烧瓶两种型式的旋转瓶,通过电子控制使烧瓶恒速旋转,转速可调 范围为5 1 8 0r m i n 。烧瓶置于浴锅中在旋转的同时可迅速加热至 恒温,w 2 0 1 s 型恒温浴锅改造后温控范围为室温2 0 0 。向旋转 烧瓶内强制通风,其内沥青可形成流动的薄膜。为对比的需要。老 化温度与老化时间同r t f o t ,沥青试样用量为1 5 0 9 ,烧瓶转速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二章实验部分 1 5 r m i n ,空气流量为4 0 0 0 m l m i n 。 2 4 3 建立试验装置模拟美国氧化釜老化方法( s t i r r e da i rf l o w t e s t ,简称s a f t ) 把预热好的1 5 0 9 沥青试样放入直径7 5 m m 、深3 6 0 m m 的耐热玻 璃样品瓶中,将热电偶插入试样控温,瓶底用电热套加热,瓶壁包 裹石棉保温。试样可迅速升温到老化温度,为对比的需要,老化温 度与时间同r t f o t 。向瓶内强制通风,空气流量为4 0 0 0 m l m i n 。 2 4 4 针入度 针入度【3 3 】是检验石油沥青稠度及划分品种牌号的最古老最普 及的实验方法。针入度实验的实质是测定沥青处于半固体状态时对 变形的阻力,或平均剪切速率下的变形,与温度、时间和荷重有密 切关系。 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以标准针在一定的荷重、时间及温度条件下 垂直穿入沥青试样的深度来表示,单位为1 1 0 r a m ,它实质上是一 种等温粘度。在我国,石油沥青的牌号即以2 5 的针入度来划分。 本实验中对沥青针入度的测定按照g b t4 5 0 9 - - 9 9 所规定的“石油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进行测定,其大致步骤如下:( 1 ) 加热化样, 并将样品倒入试样皿中;( 2 ) 在空气中冷却l 1 5 h 后,将试样皿 放入维持在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 3 ) 在恒温水浴中恒温l 1 5 h 后进行测试,同一样品重复测定至少三次,各测定点之间及测 定点与试样皿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 0 m m ;( 4 ) 取三次测定针 入度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三次测定的针入度值相差不应大于下 列数值:针入度0 5 0 ,最大差值2 ;针入度5 0 1 4 9 ,最大差值4 ; 针入度1 5 0 2 4 9 ,最大差值6 ;针入度2 5 0 3 5 0 ,最大差值8 。按 照该标准规定,当针入度小于5 0 时,对重复性的要求为不超过2 个单位,对再现性要求为不超过4 个单位;,当针入度大于等于5 0 时,重复性为不超过平均值的4 ,再现性为不超过平均值的8 。 本实验测量沥青试样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二章实验部分 ( j t j 0 5 2 - 2 0 0 0 ) 中要求的三个温度( 1 5 、2 5 、3 0 ) 下的针入 度。 2 4 5 粘度 粘度是所施加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比值,表征了液体对流动 的抵抗能力。测定沥青粘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本课题中采用的是 旋转粘度计,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 ) 估计被测流体粘度范围,按 表2 - - 2 选择转子编号与转子转速,欲测的粘度值尽可能处于所选量 程上限的3 0 9 0 之内,此为最佳测量范围,如果难以达到,则必 须使欲测粘度值大于所选量程上限的2 0 以上;( 2 ) 将被测沥青倒 入容积不小于5 0 0 m l 的烧杯或内径不小于8 5 的圆形器皿内,并 保持流体测量时的温度恒定;( 3 ) 升高仪器,长距离可直接滑动, 短距离用升降螺母调节,装上保护架,然后将选好的转子旋入输出 轴端的螺丝;( 4 ) 调整转子转速。旋动“转速”旋钮至所需转速, “电机”开关置于关;( 5 ) 徐徐下降仪器,将转子浸入烧杯内流体 中,调整转子浸入深度,使液面达到转子细颈下沿。此时应检查水 表2 - 2 转子转速组合表 table2 - 2c o m b i n a t i o n so f r o t o ra n dr o t a r ys p e e d 转子转速 n o 1n o 2n o 3n o 4 ( r m i n ) 满量程值 m p a s 6 0l o o5 0 02 0 0 01 0 0 0 0 3 02 0 01 0 0 04 0 0 02 0 0 0 0 1 25 0 02 5 0 01 0 0 0 05 0 0 0 0 61 0 0 05 0 0 02 0 0 0 01 0 0 0 0 0 3 2 0 0 01 0 0 0 04 0 0 0 02 0 0 0 0 0 1 54 0 0 02 0 0 0 0 8 0 0 0 04 0 0 0 0 0 0 61 0 0 0 05 0 0 0 02 0 0 0 0 01 0 0 0 0 0 0 0 32 0 0 0 01 0 0 0 0 04 0 0 0 0 02 0 0 0 0 0 0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二章实验部分 平。( 6 ) 启动“电源”开关,接通“电机”开关,转子以预选的转 速开始旋转,注意;在首次使用是应先选择转子编号,否则仪器默 认为一号转子,以后使用时仪器将保持上次关机时的状态;( 7 ) 选 择转子编号,将面板上“转子选择”按钮按下,暂不松开,此时仪 器l e d 将从数字“l ”开始,依次显示到“4 ”,当l e d 显示到预选 好的转子编号时,即松开转子选择按钮,此后仪器就开始测量。l e d 显示数字;( 8 ) 待仪器显示稳定以后,即可开始读取显示值,显示 方式选择开关弹起时,显示值为粘度值,p a s ,开关按下时显示值 为该量程的百分刻度值;若被测试物料粘度值超过所选量程满度时, 仪器将显示4 位“u u u u ”的超量程符号,此时应另选转速或转子, 按前述第( 6 ) 条重复操作即可;( 9 ) 用水浴法测量试样6 0 c 、7 0 、 8 0 和9 0 时的粘度,油浴法测量1 0 0 、1 1 0 、1 2 0 、1 3 0 、 1 4 0 和1 5 0 时的粘度。 2 4 6 四组分 i 按照s h t 0 5 0 9 9 2 标准进行测定。方法概要如下:将试样用正戊 烷沉淀出沥青质,过滤后用正戊烷回流除去沉淀中夹杂的可溶分, 再用甲苯回流溶解沉淀,得到沥青质。将脱沥青质部分吸附于氧化 铝色谱柱上,依次用石油醚、甲苯、甲苯乙醇展开洗出,对应得到 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分别为质量百分数。 2 4 7 软化点 软化点b 4 1 表示在一定的外力存在下,沥青受热从固态转变为 具有一定流动能力时的温度,其实质是一种等温粘度。本试验中对 软化点的测定按照g b t4 5 0 7 - - 2 0 0 0 所规定的“石油沥青软化点测 定法”进行测定,主要步骤如下:( 1 ) 在不高于试样估计软化点1 0 0 。c 的温度下对试样加热使之熔化,并倒入黄铜环中至略高出环面;( 2 ) 在空气中冷却3 0 r a i n 后用热刀刮去高出环面的试样,使之与环面齐 平;( 3 ) 将盛有试样的黄铜环、环架、定位器及球置于5 + 0 5 c 的 水浴( 估计软化点8 0 ) 或3 2 i c 的甘油浴( 估计软化点 8 0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二章实验部分 ) 中恒温1 5 m i n ;( 4 ) 将钢球放在套上定位器的试样环上并用电 炉加热,使水或甘油温度在3 m i n 后保持升温速率5 :t = 0 5 m i n ,直 至试样受热软化下坠到与下承板面接触时为止,此时的温度即为试 样的软化点;( 5 ) 取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根据标准规定,在软化点小于8 0 时,重复测定两个结果间的差数 不得大于l ,当软化点在8 0 1 0 0 时,允许差数为2 ,当软化 点 1 0 0 时允许的差数为3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三章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实验结果与讨论 3 1 三种实验室内模拟沥青热老化方法的特点 沥青在铺路之前首先要和石料混合,进行热搅拌得到沥青混合 料,沥青在拌和机内与热矿料混合,其温度一般高达1 5 0 1 8 0 , 直接影响到沥青的氧化和组分挥发该过程中沥青的老化比贮存过 程严重的多,通常称之为热老化。可见道路沥青在使用时的性质已 不是储存后沥青的性质,而是因热拌和发生了老化后的性质。 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 s h r p ) 提出用r t f o t 来模拟沥青拌 和、铺筑过程中的短期老化,成为沥青胶结料规范中的基本沥青老 化试验。r t f o t 的标准加热温度定为1 6 3 、试验8 s t a i n ,是为了模 拟在1 5 0 常规的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沥青的老化程度,认为老 化后的沥青与1 5 0 熟拌和后铺在路上的沥青的性质相当。 本课题分别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老化方法( r t f o t ) 、在实验室 中建立试验装置模拟德国旋转瓶老化方法( g r f ) 和模拟美国氧化 表3 - 1 三种模拟沥青老化方法的比较 t 曲l e3 - 1c o m p a f i s o no f r t f o t g r fa n ds a f t 比较项目 r t f o tg r fs a f t 老化温度相同 操作 老化时间较短较长较短 条件 空气流量相同,都是强制通风 是否接近于实际老化情况较接近较接近不太接近 操作是否简单否是是 设备投资大小小 是否可提供充分的样品量供分析用是 是 是 试验后仪器是否易清理否是是 是否适用于改性沥青 否是是 巾冒石油大学( 华东) 硬士论文繁三章实验结果岛讨论 虢老化方法( s a f t ) 来模拟沥脊的热老化过程。表3 - i 列举了这三 耱老纯方法熬耨焘。接下来瓣纛释老纯方法逡纾7 对魄磅究,数麓 建立新的代替r t f o t 的实验室模拟石油沥青热老化的方法。 3 2 关联软化点的沥青老化动力学规律 3 ,2 1 溅青老化获最性矮测定鲍试验数搌 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重交邋路沥青为原料,符合羹交通 道路沥毒g b t 1 5 1 8 0 :b 零准。其蒸本性质冕表3 - 2 。 袭3 2 沥青的基本性质 t a b l e3 - 2t h eb a s i cp r o p e r t i e so f a s p h a l t p r o p e r t i e s d a t a p r o p e r t i e s d a t a 1 5 2 7s a t u r a t e s1 3 。5 l p e n e t r a t i o n ( o 1 m m ) 2 5 9 4 c o m p o - a r o m a t i t s3 2 7 0 ( 1 0 0 9 ,5 s ) s i t i o n 3 0 1 6 6r c s 傩3 7 5 6 ( ) p e n e t r a t i o ni n d e x - l 。7 5 9 4a - c 5a s p h a l t e n e s1 6 。2 3 d u c t i l i t y ( 1 5 ) c m 1 5 0m a s s l o s s ( )一0 1 0 t f o t s o f t e n i n gp o i n t ( ) 4 5 6r o p ( )7 l ( 1 6 3 ,5 h ) s c o s 姆a t6 0 ( p a s ) 2 4 0 5 d u c t i l i t y ( 1 5 c ) c m 1 5 0 为了对各种沥青都具有普遍性和比较性,采用针入度、针入度 攒数、软化点、糙度、楚度帮族组成来描述沥费热老纯的程度。针 入度指数由下列公式计算: 糊妒号= 等 妒, 烈l 妒可云 ( 3 1 ) 其审赞入寝一温度系数a i 舳由1 5 c 、2 5 、3 0 c = 令澈度豹 针入度值经过回归计算求得,要求3 个温度下的针入度的回归系数 不能小予o 9 9 7 。对沥青糯三耱方法老纯螽溺得的残余物静往袋觅表 3 ,3 至表3 - 6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硬士论文第三章实验缩粱与讨论 袭3 3 沥青经r t f o t 老化后的性质 t a b l e3 - 3t h ep r o p e r t i e so f a s p h a l ta f t e rr t f o t p r o p e r i y pppd m a s s ( 1 5 )( 2 5 )( 3 0 ) p i s p ( 1 0 ) l o s s s a m p l e o ,l m m 0 1 m mo 1 m me m r - 1 5 0 4 02 68 2t 4 8- 1 4 6 3 44 8 1 1 5 00 0 4 5 r - 1 5 0 - 8 52 6 6 8 1 2 5- o 7 5 9 64 9 75 9 60 0 6 7 r 1 5 0 1 3 02 3 5 9 1 0 7- o 6 2 4 55 1 11 7 10 0 8 8 廷1 5 0 - 1 7 0 1 95 59 3奄。9 1 0 ls 1 9l l 。2e ,1 3 5 r 一1 6 3 - 4 0 2 67 41 4 01 2 n 34 7 9 1 5 0o 1 0 2 r - 1 6 3 - 8 5 2 36 i1 1 50 9 0 8 l5 0 23 2 50 2 1 6 r 1 6 3 一1 3 02 25 39 0o 6 8 8 95 2 29 80 3 3 5 r - 1 6 3 1 7 01 7 4 8 7 7碚。6 1 4 45 4 + 5 7 10 。3 5 5 r 1 8 0 4 0 2 36 61 2 61 2 7 2 54 8 11 3 6o 1 2 6 r l8 0 - 8 51 95 49 38 9 4 45 2 1l o 90 3 2 5 r 1 8 0 - 1 3 01 64 57 46 8 6 45 5 56 s0 。4 8 7 l o l 8 蚤一1 7 0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交通项目总工聘任合同及智能交通系统研发
- 新员工入职工作计划样本
- 2025年耳鼻喉科手术常见并发症演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皮肤科常见疾病诊疗技能综合考核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科医学实践临床技能综合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肝脏病学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医学科学科中医诊断与治疗经典案例分析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河北承德市教育局选调教师5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肿瘤科细胞病理诊断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农业资源整合和生态环保协议书
- 植筋施工方案 全
- 2025四川省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法院舆情风险防控课件
- 动态系统仿真技术-全面剖析
-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习题及答案 项目六
- 天津地铁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 跨学科整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完形填空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