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美国中小学校园欺侮现象之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欺侮是中小学校园内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欺 侮行为发生在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当中,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有极大 的伤害,长期遭受欺侮的学生会情绪低落、孤独、注意力分散、厌学、 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自杀;而欺侮者将这一行为长期延 续下去也会造成其成年后的犯罪行为或家庭暴力。因此,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欺侮现象获得世界各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的广泛关注。美 国是世界上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达、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西方发 达国家之一,但存在于中小学校园中的欺侮现象、暴力事件、青少年 犯罪也日益成为美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顽疾,对此美国政府开展了很 多有价值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本文在广泛参 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校园欺侮在中小学中的表现、危害及原因, 介绍美国干预校园欺侮的研究成果,以此成为我国中小学应对校园欺 侮的借鉴。我国需要在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针对预防 和处理校园欺侮的专门条款,从法律上建构校园安全保护体系,明确 政府、社会和学校各自的责任、处理原则和程序,才能切实解决好校 园欺侮现象,保障学校和学生的安全。 关键词:校园欺侮欺侮者受欺侮者对策借鉴 r e s e a r c h0 l nb 1 7 ijy 玎灯 i nj i 价勰瓜皿d i 皿s c h o o l 矾a m 哐r i ( :a n a b s t r a c t b u l l y i n gi sss p e c i a la g g r e s s i v eb e h a v i o rt h a tu s u a l l yh a p p e n si nt h es c h o o l s d u r i n gt h ec o u r s eo f g r o w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i n go f t h ey o u t h , b u u y j n gb e h a v i o ri sh a r m t o t h ev i c t i m s b o d ya n ds o u l 1 1 措s t u d e n t sw h o 蛳b u l l i e df o ral o n gt i m ec o u l db e d i s a p p o i n t e d 1 0 n e l y , u p e s t - m i n d e d 。h a t es c h 0 0 1 u n e x p l a i n e df a i l i n gg r a d e s 。h u r to t h e r so r s u i d d e ;w h i l et h eb u l l i e sa l s oc o u l dh a v ev i o l e n c eb e h a v i o rt o w a r do t h e 惜o rf a m i i y m e m b e r sa f t e rg r o w i n gu p t h e r a f o r e p s y c h o l o g i s t sa n de d u c a t o r sa r o u n dt h ew o r l d n u m e r o u s l yf o c u so nt h eb u l l y i n gp r o b l e m s a sw ea l lk n o w a m e d c ai s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r y i ne c o n o m y , p o l i t i c s 。c u l t u r e 。b u tt h eb u l l y i n g ,v i o l e n c ec d m ea n dj u v e n i l ed e l i n q u e n c y a m o n gt h es c h o o lb e c o m em a l i g n a n tt u m o ro fd e v e l o p j n gp r o c e e d i n g si na m e r i c a n c k a yi n c r e a s i n g l y , 8 0a m e d c a ng o v e m m e n t ;c a r d e do u tal o to fe f f e c t i v ep r a c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a n de x l ) l o r e di nt h et h e o r yf i e l d a n dg a i n e ds o m ee x p e r i m e n t sa n de f f e c t s t h i s r e s e a r c hb a s e do f tt h ec o n s i d e m b i ed o c u m e n t sm 越n l ya n 曲t z e st h ef a r m so fb u l l y i n g b e h a v i o r , h a 肌f u i n e e sa n dr e a s o ni nj u n i o r l m i d d l es c h o o l s a n di n t r o d u c e sa m e d c a n e d u c a t o m r e s e a r c h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nd e a l i n gw i t ht h eb u l l y i n ge v e n t s t h e s ea m e d c a n w o r t h yp s l i d e sa n dp r a c t i c e sa r ew o r l t f u lf o ru st oi e a m c o n e s q u e n w , w es h o u l d e s t a b l i s hs p e c i a lr e g u l a t i o n st op r e v e n ta n dd e a lw i 价s c h o o lb u l l y i n go nt h eb a s i so f p r e s e n te d u c a t i o n a ll a w s i ti sn e c e s s a r yf o ru st oc o n s t i t u t eal e g a lp r o t e c t i v es y s t e mt o k e e ps c h o o ls a f e i nt h em e a n w h i l e i ti si m p o r t a n tt od a d f ys e p a r a t e l yt h e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 p r i n c i p l e sa n dp r o c e d u r e so fo u rg o v e r n m e n t , s o c i e t ya n ds c h o o l ,w h i c hc a nr e s o l v es c h o o l b u l m n gt h o r o u g h l ya n de n s u r et h es c h o o ls a f e t y k e y w o r d s :s c h o o lb u l l y i n g ,b u l l i e sv i c t i m s ,s t r a t e g i e s ,s u c c e s s f u l e x p e r i e n c e s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 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乏:整日期:麴:2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 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 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 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 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 定 导撇:要乏够 日期塑:z 竺 第一章引言 本章从当前社会出现的校园欺侮日益加剧的现实问题出发。结合国内外对于 校园欺侮现状、类型、原因和对策等已有研究,概述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阐 明整篇论文的研究基础。 一、立论依据 我国中小学校园内。以大欺小,以强度弱现象并不少见。高年级学生欺侮低 年级学生,向他人脸上吐唾沫、拨粪便、剥衣服,强令他人从胯下爬过:学生群 体之间肆意欺侮、私下起外号,嘲讽、取笑学生的有关私人问题( 如家庭背景、 父母职业、个人缺陷和日常行为习惯) ;对隐私的侵害如学生侵入他人私人领 域( 书包、日记、通信、身体等) 并予以公开宣扬,擅自公布他人隐私等等。近年 来,诸多与校园欺侮相关的事件频频曝光,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案例t 】 2 0 0 1 年儿月,哈尔滨一初中学生因在放学回家经常遭到其他同学的 勒索和欺侮,他们经常辱骂言语恐吓他,后来发展成为拳脚相加,受寒 者家长得知后立即将此情况上报学校后,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不得不为 孩子雇请保镖,护送他上、放学“ 【案例2 】 2 0 0 6 年,9 月海南省白沙七坊中学的小可( 化名) ,剐进校读七年级, 开学后,有人到他宿舍要求大家交。保护费”,每个月l o 元,否则有大家 好看的他当时没有钱就没给,第二个星期他便被 打伤小可说第一 次被打是在教学搂里,当时他正准备上厕所,下辏梯时突然一根未棍打在 他后背上,他当时从楼梯上滚倒,脚也受伤了回家治疗后,父亲又把他 送到学校,可1 1 月8 日他正在学校宿舍休息时,初二的几名学生又闯进 宿舍,把他硬拖到宿舍后面厕所里,问他要保护费。因没有给他们钱,他 再次被打,脸部被打肿因害怕第三次被打,他只好连夜赶回家中小可 说,他不敢把被勒索和殴打经历告诉老师,那样施暴者知道后,会打得更 1 1 】h u p :w w w j s c d u n e c 厉害,经受多次身体欺侮的小可因为惧怕经常遮学躲在家中f 2 1 【案例3 】 2 0 0 6 年4 月1 8 日,江津市警方快速破获一起命案,作案者是两名 1 4 岁的中学生一一小飞( 化名) 与小凯( 化名) ,4 月1 6 日上午,小飞和 小凯来到同校学生小健家中。中午时分,小健的婆婆从地里回家做饭,听 到小健卧室电视音量很大走进卧室,老人看到窗帘和地上溅满鲜血找 不到孙子,老人顿觉不祥。邻居赶来后,终于在小健卧室的衣柜中发现小 健尸体下午2 时许,距小健家有两座山远的常乐乡街上,有人发现赤脚 的小飞和小凯搭摩的”往中山镇方向选窜。根据警方了解,这两名少年的 作案动机是效仿电视里的暴力情节,向以前欺负他们的人示威,以残杀同 擘来。练胆”【3 】 【案例4 】 一名1 4 岁的在校女生受到同学暴力虐待,家人认为学校难逃其责,近 日将把学校告上法庭。这是起骇人听闻的学生暴力事件江西奥星学校 9 9 级柔道班的1 4 岁女生孔莱,因为同学闯小小的磨擦,经常在其寝室遭翻 同队队友近乎变态的折磨:9 月2 8 日晚,学校熄灯后,孔突然被队友幸某 从床上拉起来,狠狼地甩了几巴掌,另一队友葛莱则用脚踢其胸部,腹部 孔被踢在地后,又踢其下身及头部。当孔嘴巴、鼻子浇满血,摇摇晃晃玷 起来后,又被葛从后面踢倒,幸还强行将孔的衣服扒光,令其在房问跑。 跪在地上爬,学狗叫最后端来两盆水浇在孔身上和床上,才算罢休但 事后,孔被威胁不能将此事告诉他人,还被逼写了份“自己下贱”的检讨书 1 0 月1 1 日晚,孔因向队友王莱催讨欠款,再次遭到4 名队友更加惨无人道 的折磨:熄灯后,孔被王莱幸莱,朱莱从床上拉起,扒光衣服,甩嘴巴, 用铁衣架抽,用脚踢朱还将洗脚巾塞进孔的嘴里,并对其性器官进行摧 残如此折磨直至凌晨三四点钟,“累”了的幸采命令孔跪着为箕按摩两个多 小时,逼孔写了1 0 0 份检查,最后竞拿出一把尖刀,威逼孔自杀蛳 类似的案例在我国各地学校中并不少见。这不免让我们为学生们的安全而感 到担忧,中小学校园本应该是学生们学习知识,快乐成长的地方,可正是由于这 翩程范渔海南校园暴力肆虐2 3 名学生屡遭殴打弃学【n 】海南日报。2 0 0 6 , 1 1 i2 圆2 协黄艳春,两名1 4 岁少年为练胆禹j 荡江湖残杀同学重庆晚报州) ,2 0 0 6 4 1 5 a 4 版 f l 学生暴力骏人家长追究学校中国青年报0 0 ,1 9 9 9 1 1 1 4 第a 4 f 昆 2 部门、法律部门和心理学界纷纷关注隐藏在校园生活中的欺侮现象,并共同为妥善 解决欺侮问题,完善学校管理,更好地帮助欺侮双方建立正常的交往方式,进行了 系统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在学校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掌握我国校园欺侮现状, 另外,执法部门也受理由校园欺侮引起的纠纷与案件,并制定了相关法规预防校园 欺侮与暴力事件的发生。但是,我国对校园欺侮的研究起步较晚。尽管一些研究者 已提出解决欺侮问题的对策,但目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仍以日常惯例来处理欺侮问 题。一些师生和家长对欺侮现象的认识仍不明朗化,他们认为欺侮是学生在成长过 程中必经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减少,无须刻意重视;解决欺侮应该属于 学校和老师份内的事;当学校处理欺侮问题不力时。学生们遇到欺侮应该“以暴治 暴气“以牙还牙”等等。相对与我国而言,国外学者对校园欺侮的研究已经相当成 熟,多年以来,他们用校园反欺侮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教育机构通过努力,可以有 效减少欺侮行为的发生率。其中,象尚人权与民主的美国,在文化、科技发展的同 时又在与自身存在的校园暴力、种族歧视、枪支泛滥、青少年犯罪等现象抗争。从 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美国开展了许多关于应对校园欺侮的有价值的实验研究和理 论探索,本研究在广泛参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美国校园的款侮现象为视点,通 过典型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欺侮的特征、产生的原因与造成的严重危害,侧重 于微观层面的描述与阐述,希望能为我国的校园欺侮研究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因为欺侮行为在青少年6 - 1 6 岁问的表现最为明显和多样,为了解决我国中小 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欺侮问题。弥补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欠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 策,本文选取美国中小学为研究对象,我们需要学习美国的研究成果,借鉴其在维 护学生权利、减少校园款侮方面的宝贵经验。本研究正是从学校德育和保护儿童青 少年身心健康出发,通过对美国校园欺侮现象的分析,揭示欺侮背后的法理依据、 心理学依据、行为学依据。用美国反校园欺侮实际政策、措施的实效证明经过全社 会的努力,欺侮问题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和减少,最后,对我国解决校园欺侮问题提 出对策与建议,创建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愉快而高效学习的安全校园。 三、研究方案 ( 一) 研究目标 在剖析美国中小学欺侮现象的过程中附上案例解析,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 阐述,健全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管理学校 安全、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建立纯净的校园文化的经验。 ( - - )研究对象 以美国中小学校园欺侮为出发点以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角度来审视欺侮现 象对学生个体和学校造成的危害,加深对欺侮的问题的认识。 ( 三)研究内容 1 全面把握世界领域对校园欺侮现象的研究成果,并提出现今研究的不足 之处。 2 对美国校园欺侮现象做具体的分析,沿美国文化、教育以及宪法和法律 发展的轨迹,对该现象的产生原因、采取的相应措施、收到的成效和缺憾做详 细的阐述。 四、文献综述 ( 一)欺侮现象的研究背景 心理学家对欺侮问题的关注可以追溯到百年以前,但将它作为一个国际佳的研 究课题进行系统探讨的历史却相对短暂。到目前为止,最早关于校园欺侮的专题论 文是l ,b u r k 于1 8 9 7 年在教育学专刊第四期上发表的“嘲弄与欺侮”( t e a s i n g a a d b u l l y i n g ) 一文。t 5 1 2 0 世纪7 0 年代初,挪威、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学校中陆续 发生一系列因其欺侮而导致学生自杀的恶性事件。由此校园欺侮逐步引起全世界教 育工作者、教育行政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以挪威卑尔根大学心理学系d a n o l w e u s 教授对学校情境中侵犯行为的研究最为著名,1 9 8 7 年,他的英文版学校 中的攻击:欺侮者与替罪羊( a g g r e s s i o ni ns c h o o l s :b u l l i e sa n dw h i p p i n gb o y s ) 一 书的问世更是开创了专项研究校园欺侮的先河。1 9 9 3 年,英国伦敦大学哥德史密 斯学院心理系p e r r ys m i t h 教授在以小学高年级到高中生共1 6 5 万人为调查对象的 研究中发现,1 0 的孩子长期受到同伴的欺侮,其中女孩受害的危险性与男孩基本 相同,而且随着年级的升调,言语欺侮比身体欺侮更多见。网美国国家威胁评估中 心( t h en a t i o n a lt h r e 砒a s s e s s m e n tc e n t e r ,简称“n t a ”) 对2 0 0 0 年秋季对新近 发生的3 7 例校园枪击案件的调查显示,2 3 以上案例中的青少年说自己对同学和 老师开枪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同学的欺侮【刀自1 9 9 4 年4 月,哥仑比亚l i t t l e t o n c o l o r a d o 高级中学枪击事件以来,美国有关校园暴力的报道络绎不绝,政府及社会 开始重视校园欺侮现象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可见如果人们继续对校园欺侮 “b u r k , f l t e n s i n ga n db u u y i n 孚p c d 姆d g i c a is e m i n a r y ( m ) , 1 8 9 7 ,( 4 ) ( p 3 3 6 - 3 7 d 删w h i t n e y , i s m i t h , p k a s u r v e y o f t h e b u l l y i n g i nj t m i n r m i d d l e a n d s c c o n d 叼s c h o o l 量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s e a r c h l m ,1 9 9 3 。( 3 5 ) 0 3 - 2 5 ) , m u s s r e t s e r v i c e n a t i o n a l t h r e a t a s s e s s m e m c 溉s a f e s c h o o l i n i t i a t i v e :a n i n t e r i m r 印毗0 1 1 t h e p r e v e m i n n o f t a r g e t e dv i n l 。a c ci ns c h o o t s l r l w a s h i c :a u t l w r , o c t 2 0 0 0 ( p 4 7 - 6 s ) 4 视而不见,那么青少年的身心及学校环境等方面就会受到愈来愈多的负面影响。长 期受欺侮的学生会情绪低落、孤独、注意力分散、厌学、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可 能会自杀,而欺侮者长期下去会导致成年后的犯罪行为或家庭暴力。 ( 二) 概念界定 1 欺侮 欺侮的英文表达为“b u l l y i n g ”,欺侮行为是侵犯行为的一个分类。它与侵犯行 为和暴力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完全等同。有许多侵犯行为并不是欺侮,如, 两个力量均等的人之间的冲突等。暴力或暴力行为常常粗略地作为侵犯的同义词, 是指行为发行者用他或她的身体或某一物体( 包括武器) 造成对他人( 相对严重的) 伤害或不适。所以侵犯行为包含欺侮与暴力行为,而欺侮与暴力行为之间又有交迭 的部分。这一部分就是身体( 暴力) 方式的欺侮。欺侮行为的实质是由于欺侮者与 受欺侮者间力量的不均衡。这种行为对欺侮者和欺侮者而言百害而无一利的,会使 双方的人际关系恶劣,对今后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还会将他们送上犯罪之路。 嘲 2 校园欺侮 校匿欺侮是多发于校园中的一种攻击性行为。校园欺侮问题研究的主要开拓 者d a no l w e u s 教授在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当一个儿童在一段时间内重复遭受 来自另外一个或多个儿童的消极行为时这个儿童就是在受欺侮”,并且,欺侮行 为是没有明显起因、不由受害者挑起,而是由高大健壮或地位比受欺侮者高的人挑 起,他们明知会造成受欺侮者的身心痛苦,仍故意伤害他人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乃 b a t s c h e 和k h o f f 认为欺侮是校园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校园暴力不仅是指“受到 攻击、盗窃或财产破坏的侵害”,还包括“任何使学生或教师感到害怕或感到威胁 气氛的情境或行动”。是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以强凌弱。四 可见,校园欺侮是普遍存在于学生问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发生于欺侮者与受欺 侮者双方之间,即,强势方与弱势方,欺侮行为并不是由弱势方挑起,并且这种行 为不是偶发的,而是长期持续地一直存在。欺侮行为会使受害者身心遭受严重刨伤, 会给青少年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1 i 张文新、纪林芹关注学校中的欺悔问题教育科学研究( n 2 0 0 5 1 p 2 1 、 旧o l w e u 毛d ,b l l l l y i 鸣砒s 吐删:w b 缸w e k n o wa n d w i m t w e c m d o n 日o x f o r d :b l a 曲c l l , 1 9 9 3 ( p 1 0 - i $ ) p 】b g s 曲e g m 。k n o f fh m b u l l i e s a n d t h e i r v i c 畦m s :u n d 啪抽l d i 畔i 即r v 8 s i v c 卵协i 鼬缸n ”s d 啪l 5 ( 三) 国外校园欺侮研究视角和主要观点 近年来校园欺侮成为各国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青少年法学领域的热点问 题,其研究视角主要包括对校园欺侮现状的描述、引发校园欺侮的原因、学校、政 府管理的对策以及法律措施等。具体分析如下: 1 校园欺侮研究现状 从已有研究结果来看,校园欺侮的现状不容乐观,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伤 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常见的校园欺侮类型主要有;谩骂、嘲笑、侮辱、起外号、 散布谣言、敲诈勒索、殴打等。o l w e u s 教授用问卷的形式对挪威大约5 0 0 0 0 名中 小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约9 的学生不时受到其他同学的欺侮,而6 的学 生是欺侮他人学生。【1 d 1 在英国原谢菲尔德大学的心理学教授p e t e rs m i t h 博士为 首的研究团队对英格兰2 4 所学校的6 7 5 8 名中小学生的欺侮问题进行了调查。他们 发现, 1 1 2 7 的小学生和1 0 的中学生“有时或更频繁地”受到欺侮。“每周至少 一次”这样的频率受欺侮的学生( 严重受欺侮者) 在小学和中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 0 和4 。欧洲其它一些国家、大洋州和亚洲日本的研究也表明了中小学校园中, 歙侮现象有着较高的发生率。意大利的中小学生中受欺侮者约占2 9 0 , 4 ,欺侮者占 8 ,既是欺侮者又是受欺侮者的占1 3 。【1 2 】澳大利亚中小学生中1 7 的男生和1 1 的女生曾严重受到欺侮。t 1 3 1 n 本在亚洲对校园欺侮现象关注较早,相关的研究也较 细致,在日本,有1 5 的小学生和1 0 的初中“有对或频繁”地受到欺侮,1 2 的 小学生和1 4 的初中生“有时或频繁”地欺侮他人。n 4 1 2 校园欺侮产生的原因 国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校园欺侮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个人原因、 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方面。个人因素主要是指学生个体的性别、人格 倾向、行为问题与行为困扰、对欺侮的态度与认识、自我保护能力不足等a 1 9 9 2 年,b o u l t o n 和u n d c w o o d 等经研究发现,欺侮行为与儿童的年龄有关,随着儿童 年龄的增长,受欺侮的比例明显减少。欺侮者较受欺侮者而言,总是更强壮、更年 长,低龄儿童易成为大龄儿童的攻击对象 1 s 1 1 9 9 4 年r i v e r s 和s m i t h 在对儿童攻 i o jo t w e a s d b u l l y i n ga ts c h o o l :w h 虹w ek n o w 艇岫w h mw ec 蛐d o :b l a c k w e l l , 1 9 9 3 p 5 , 1 1 1 w h i t n e y , l 詹s m i 恤,p k a s u r v e y o f t h e 嘲矾e n d 嘶l o fb i l l j y i n g i n j u n i o r m i d d l e a n d 值啦凼睢y s c h o o l s e d u c a t i o n a lr 黜虮h ,l 嘲,( 35 ) i z lf o a z i , a ( e d ) i ib u l l i s m oi nm i a - 确瑚四:g i m t i ,l 吼p 4 5 6 1 1 3 1 r i g b y , k ,s l e e p t b u l l y i l i s m b o n g a u s l r a l i a ns c h o o lc j l i l d x c a :r c p o m ,d b 山v i o r 删删j n l d c s t o w a r d s v i c t i m s 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 p 靶c h o l o g “n ,1 9 9 1 1 3 l :p 6 1 5 - 6 2 7 i i h j 埘氇k p e c a n a l o o m m u n i c a l i o n d e p a r 咖e n t o f e d u c a t i o n 矾蜥u n i v e t 硫 y j a p a n 9 9 9 ( 7 8 - 8 9 ) 1 瑚b o u l t o n , m j u n d 田a 1 0 0 d 搿i 嘲l b i l l 叭i 咖p r o b l e m s a m o n g m i d d l e s c h o o lc h i l d r e n b r i t i s hj o u r n a l o f 删o n a lp s y c h o l o 毋 , 6 2 , ( f 7 3 - 8 7 ) 6 击行为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不管是欺侮者还是受害者,男孩人数都高于女孩就受 欺侮的形式而言,男孩主要是被同性欺侮,丽女孩则既可能是受男孩,也可以受女 孩欺侮。其早男孩主要是以身体欺侮居多,女孩则是以言语或关系欺侮居多。1 1 6 1 儿 童青少年同伴群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群体成员在行为特征或学业成绩方面具有较 大的相似性。儿童青少年大多基于他们行为特征的相似或者空间的邻近而结成群 体。美国学校心理学评论指出,6 8 年级学生的同伴群体在欺侮方面存在着明显 的同质性现象,那些欺侮他人的学生通常跟那些和自己以相同频率欺侮别人的儿童 纠合在一起。结成团伙。同时该研究还发现,这种欺侮他人方面的同质性能够导致 儿童欺侮他人的频率增加【l - q 家庭因素是指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成员问关系、 家庭氛围、家长行为以及家庭周边环境等。1 9 8 4 年。l o e b e r 和d i s h i o n 研究发现, 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孩子的欺侮行为有关,父母经常使用身体处罚手段与儿童的侵犯 行为密切相关。而且,父母无效的管教反而对几童缺乏监督更易形成反社会行为, 这种行为又会导致儿童潜在的学习成绩下降,使他们成为被孤立的群体,最终成为 问题儿童。1 1 s 1 1 9 9 6 年,o l w e u s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欺侮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其酗酒、 家庭暴力、犯罪等行为的比率比正常者明显增加;而受害者尉较多形成缺乏信心、 自尊心等稳定的行为特征。l l 哪 ( 四) 我国校园欺侮研究现状 我国对校园欺侮闯题的关注起步较晚。自1 9 9 8 年起,我国借助与国外合作的 契机,对中小学生的欺侮问题进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早期的研究者都是从“攻击 性行为”的角度关注校园中的此类问题。由于这一研究视角只重视直接身体欺侮。 忽视了采用言语手段或杜会拒斥手段进行的欺侮,因两对问题普遍性的估计不足。 另外,这一研究视角也忽视了欺侮行为的反复性和当事人双方力量不对等性等特 点。1 9 9 9 年,张文新等开始引入了国外研究中的“欺侮”概念并修订了国外用于 调查欺侮行为发生频率、儿童欺侮行为类型及其相关因素、儿童对欺侮的态度、欺 侮与受欺侮者的社会地位等问卷。此后国内一些学者在各地开展了相关的调查和 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基本为积累事实资料的问卷调查和数据搜集。尚停留在描述研 1 q r i v e r s , s m i t h e t :0 9 9 4 ) t y p e s o f b u a y i n s b e h a v i o r d t h 嘧c o r r e l a t e sa g g r 嘲v :b e h a v i o r v 0 1 2 0 , 5 9 - 3 6 8 ) 。 e s p e l a g ed ls w e a r e r s w r e s e a r c h o ns c h o o l b u ! l y i n s a n d v i d j 口l 泣咀i o n :w h a t h a v e w e l e a r n e da n d w h e r e 如 w c g o f r o m h e r e 【j ls c h o o l p s y c h o l o g y r e v i e w , 2 0 0 3 3 2 ( 3 l3 6 5 3 8 3 u ql 啦b e r , g & d i s b i o m t j ( 1 9 8 4 ) b o y sw h o6 出血h o m ea n ds c h o o l :f a m i l yc o n d i f i o e si n f l t a :a e i n gc r o s s - s e t t i n g c o n s i s t e n c y j o i n h a lo f c o n a n l t m ga n dc l i n i c a lp s y c h o l o g y ( j ) 5 2 :7 5 9 7 6 8 0 9 1 o l w e u s ,d 1 9 9 6 ) b u l l y v i c t i mp r o b l e m si ns c h o o lp r o 嗍v o l , n o 2 7 究阶段,缺乏理论分析,而且多为参照西方研究框架下的对比研究,有些专题 还没有与西方已有研究进行跨文化对比,关于欺负行为也还没有总结出整体的理论 框架和理论假设,不能给人以完整的认识。主要研究问题:1 2 0 l 一学校欺侮行为的类型:被殴打、被勒索、被侮辱、被散布谣言、被取叫外号、 被破坏物品以及被人戏弄。 一发生的地点( 多数发生在学校) 和时间( 多数发生在课闻休息时间、放学后或 假期中) ; 中学欺侮行为与性别与年龄的差异:在受欺侮者中,无明确的性别差异;但对 于款侮者而言,则表现出明显的性差异,男生款侮者明显高于女生。而且随着 学生年龄的增长,欺侮他人的行为出现上升的趋势,即学生欺侮行为的一种主 要倾向是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欺侮。 ( 五) 对欺侮问题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十几年来,对欺侮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效,在教育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 反响。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也存在一定局限,多数研究仅停留在搜集数据阶段, 缺乏理论分析,对问题难以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探讨。而且一些研究者在对欺侮行为 的特点,规律及与其它因素如个性、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虽然研究所 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但由于没有一个理论框架,显得支离零碎,尚不能构成一个 对欺侮行为的成因和其影响因素的完整认识,这方面仍有大量的研究空间。由于对 欺侮行为的研究时间不长,目前还没有总结出关于欺侮行为的理论模式和假说,这 也是今后的研究可以致力解决的问题。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不仅能够对研究的方 向起着指导作用,而且能够对研究的浓度和广度起着推动作用,同时更能够为实践 工作者预防和消除欺侮行为提供策略和措施。有些学校不能有意识地经常对学生进 行日常安全知识教育。同时,学校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缺失: 在多数中小学课堂上校内安全、校外活动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性侵 犯防范等教育至今仍是空白。事实上,对儿童的健康教育还不仅仅是传授健康知识, 它还应该包括对儿童自我 骑卫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整理分析法 笔者在大量查阅国外有关校园欺侮文献及网络资源,尤其是积累了美国有关校 园欺侮的资源与信息之后,于2 0 0 6 年9 月翻译出版了美国教育家、法律顾问凯瑟 潮郑希付中学欺侮现状研究心理科学们,2 0 0 0 , v o l2 3 ( 1 ) 8 林柯恩的校园欺侮与骚扰给教育工作者的法律指导一书,并入选为全国 中小学校长培训参考用书本研究言主要以美国中小学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 有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提示美国校园欺侮现象的独特性和应对措施,并结合我国国 情适当地加以借鉴,有效防治中小学的校园欺侮问题。 ( 二)比较研究法 文章在分析校园欺侮的过程中,将我国欺侮现象现状、特征与美国进行比较, 同时,在对我国防治校园欺侮对策与建议时,结合我国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将我 国具体国情与美国进行比较。 ( 三) 闯卷调查法 由于地域及现实情况所限,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参照挪威卑尔根大学心理学系的 奥尔韦斯( d a n o l w e u s ) 教授的欺侮问卷。针对我国校园欺侮问题现状与特征t 小 范围地选取安徽省安庆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进行自编闯卷调查。力图从中验证校园 欺侮的特点、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以及存在缺陷等方面研究结果。 ( 四) 案例分析法 本研究查阅并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案例,为校园欺侮的预防和处理对策的论述 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六、研究可行性 美国虽然不是最早研究校园欺侮现象的国家,但是,近4 0 年来,美国教育部 门、法律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校园欺侮行为十分关注。相继出台的诸多反欺侮措施和 策略有效地预防或减少了欺侮事件,也降低了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为研究提供的广 阔的资源和可行性,另外,笔者通过翻译出版校园欺侮与骚扰给教育工作者 的法律指导一书,对美国的社会背景与学校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法律的视 角分析反欺侮措施的成效,这种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校园欺侮问题恰恰是我国教育工 作者所忽略与欠缺的切入点,可以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参照。 七、研究创新之处 本研究专以选用经济发达的美国中小学校园来研究欺侮,系统地将欺侮行为进 行剐析、归纳,关注美国在校园暴力、枪击事件的危机中,政府及教育部门对欺侮 如何预防和处理。并针对我国中小学现状国情提出解决欺侮问题的借鉴,在阐述欺 侮行为的过程中,加以典型案例进行说明,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欺侮的危害性, 这些在国内研究领域较为少见。皆为研究的创新点。 八、研究的重难点 9 本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校园欺侮行为,但由于美国法律制度的复杂 性行政部门、立法机构与以司法部门三权分立,各联邦与州的有关欺侮的界定、 法律、法规及处理办法多如牛毛、难以统一,而且,美国公民对学生权利与自由的 理解较我国更为广泛,他们通常会选择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如何 选取有效的反校园暴力与欺侮政策与措施即成为论文的一大难点。 第二章欺侮行为的类型及其特征 一、欺侮行为的类型 【案例5 】 圣地亚哥近郊一位十五岁的男生c h a r l e sa n d r e ww i l lj a m s ,因为不 堪同僚间嘲弄他是同性恋带来的心理压力,于2 0 0 1 年3 月5 号,在校因 里至少开了三十3 0 枪,造成2 死1 3 伤事后,其朋友在在n b c 电视台 节目“t o d a y ”接受采访时,描述w i lli a m s 是一个非常特别、体贴的年轻 人,但自从他搬了新家之后就开始过着非常痛苦的日子当w i l l i a m s 离 开马里兰老家到了加州后,曾写电子邮件描述在桑塔纳高中同学对他的嘲 弄:。每天在学校里同学们都他们笑话他,说他乡巴佬,穿着不对,长相 不对,因为他很瘦,还叫他同性恋他在新学校里根本没有朋友,学生们 都故意疏远他,不和他说话,他非常孤独面对这些欺侮和委屈,他很少 反击,总是默默承受”n n 【案例6 】 美国俄亥俄州的m o u n tv e r n o n 中学2 0 0 5 年发生了起重大欺凌同 学案件该中学五名男生经常肆意凌虐一沉默寡言的同级同学d o e m a s s e y ,同年9 月这五名男生更是变本加厉,强将他拉到学校附近平台, 合力强行脱去受害人裤子,期闻更燃点打火机欲烧他下体,其后又到课室 打他,甚至围殴他,致使d o em a s s e y 身体多处受重伤。受害人家长向当地 法院提出起诉,控告五名欺侮者勒索非法禁锢、袭击,非礼等二十四项 罪名裁判官在裁决时,也直斥各被告,“不要以为年轻是免死金牌,别 以为做错事只是道歉便可没事,对于此类恶性事件必须予以惩戒竹”1 根据欺侮的发生方式和表现形式,可以把欺侮划分为直接欺侮和间接欺侮两种 瞌1 s c h o o js h o o t e r t a u n t e da s c e y 1 1 t t p :i w w w h o m o s k y c o r n n e w s 2 0 0 t - 5 吲蛐p w 僦岫吼m ,n c 哪m b 帕l 枷i i n g 2 0 0 5 1 2 2 3 0 4 5 6 h t m 1 0 类型。前者又可分为直接身体欺侮( 如打、踢、抓、咬、推搡以及勒索、抢夺、破 坏物品等身体动作行为) 和直接言语欺侮( 如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外号一 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等言语行为) 。间接欺侮也称为关系欺侮,则是欺侮者 利用自己的势力、地位、或小团体,借助于第三方实施的欺侮行为,主要包括背后 说人坏话、散布谣言和社会排斥等。间接欺侮通常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事实上 它同样会给受欺侮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是持久的心理伤害。【嘲发生在【案例5 】 中的w i l l i a m s 由于具有某些特征,经常被其他同学取笑、起外号,这属于言语欺 侮;而渐渐遭受同学的疏远和孤立,则属于关系欺侮。这两种欺侮尚未上升到身体 上攻击而 案例6 】中的d o em a s s e y 所受的就不仅仅是言语上的嘲笑、讥讽,而是 长期身体上的伤害和摧残,这种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欺侮行为,需要通过警方加以 制止并处理。 二、款侮行为的构成要素 【案例7 】 2 0 0 6 年1 2 月1 8 日,在美国纽约长岛的北巴比伦镇发生一宗令人震 谅的校园恃强凌弱事件一名1 2 岁小学女生目前被数名年纪比她大的女 生袭击和辱骂三名涉嫌袭击女童的是在北巴比伦中学就读的1 4 岁女生她们 凭借人多年级大,随意挑选弱小的女孩,肆意凌辱事发当天,遇袭的女童在她 就读的小学校舍门外,被邢数名“太短大辘住,惨被粗言秽语辱骂接着,有人开 始动粗,强行扯她的头发,掌捆她及大力打她的央和身体经过一轮暴力袭击后, 数名恶霸女童一边大笑,一边遗去事后,恶霸女生还把整个过程摄录下来,放在 弼上任 现看,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被校方知悉,技方认为事态严重,报警求髓 警方经过调查后,把三名涉嫌打人的学生拘捕” ( 一) 受欺侮者 受欺侮指那些经常或频繁地遭受他人欺侮的儿童。在欺侮行为中的受欺侮者属 于弱势方,大多数是年级较小、体型瘦小、具有某些生理缺陷的、比较内向、对外 界刺激过于敏感或有消极自我认知或评价的人群。他们在个性上表现为胆小怕事、 内向、敏感、强烈的自卑感或缺乏社会安全感,其行为通常是退缩、无明显反抗的 服从,受到欺侮后易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挫折感,为抑郁、焦虑所困扰。【案例7 】中 汹s h a r p , s ,s m i t h , p k t a c k l i n g b u l l y i n g i n y w s c h o o l :ap r i i c i i 叫h a n d b o o k f o r t l o n d o n 禽o l j t l c 吐雪r1 9 9 i i ( p 3 4 2 - 5 3 7 ) , 嘲l 脚p w 删妯i 蚰哪c l m 恤呷7 舱6 1 0 0 ”5 ”6 2 h t m i l l 的受害小学女生年龄较恶霸女生较小,貌似没有反击能力。即为这次欺侮事件中的 弱势方,成为受欺侮者。 ( - - ) 欺侮者 欺侮者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内经常或频繁地欺侮他人的儿童,在欺侮行为中 的欺侮者属于强势方。在欺侮者中。又可分为欺侮者头目、协同欺侮者,他们都实 际地表现出欺侮他人的行为。欺侮者头目指带头发起欺侮,组织策划欺侮行为,并 能不断想出新花样来欺侮别人的儿童。他们具有较高的社会认知能力。能够很好地 认识并操纵他人的想法。但却缺乏移情能力,无法体会到他人所受的痛苦。协同欺 侮者指积极主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档案查询管理办法
- 电工从事证件管理办法
- 电池行业仓储管理办法
- 电网工程成本管理办法
- 电网职工健康管理办法
- 留守儿童救助管理办法
- 畜牧项目投资管理办法
- 疫情期间供暖管理办法
- 柴油处理液购销合同范本
- 旅居康养合同协议书范本
- 外墙工程维修协议书
- 2025年中国船舶代理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药注册申报流程》课件
-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优化
-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网络安全与责任保险解决方案
- 薪资构成合同协议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维保类)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500题)
- 中国生态农庄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新版外研社小学英语三起点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护理查房
- 工程施工队伍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