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论文)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pdf_第1页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论文)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pdf_第2页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论文)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pdf_第3页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论文)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pdf_第4页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论文)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论文)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述一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a d v a n c e dr e s e a r c ho nn o n - s u r g i c a lt r e a t m e n to fc e r v i c a ls p o n d ,l o t i c r a d i c u l o p a t h y 关键词非手术疗法;神经根型颈椎病 k e yw o r d sn o n - s u r g i c a lt r e a t m e n t ;c e r v i c a ls p o n d y l o t i cr a d i c u l o p a t h y 当前,我国颈椎病( c c 州c a ls p o n d y l o s i s ,c s ) 患病率约达3 8 - - - 1 7 5 嘣1 3 1 。随着 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电脑的广泛普及,颈椎病有迅速增加和年轻化趋判4 一,给人 们带来了躯体、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多重负担 6 1 。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 c e r v i c a l s p o n d y l o t i cr a d i c u l o p a t h y ,c s r ) 约占颈椎病发病的6 0 ,主要表现为颈肩僵痛、颈椎 活动受限、单侧或双侧上肢疼痛、麻木等不适。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可以分为手术疗 法和非手术疗法( 包括药物、牵引、手法、理疗、功能锻炼等) 两大类。多数神经根型 颈椎病宜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具有种类多样,疗效明显,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安全性高,寓预防、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等优点。 1 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疗法的种类 目前,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种类繁多,临床最为常用的包括西药、中 药、牵引、手法、针灸、颈围制动、理疗和功能锻炼等。 1 1 西药 西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尚无特效药,临床主要应用消炎镇痛药物,多以w h o 用 于癌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方法为参掣刀:治疗的第1 阶梯采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第2 阶 梯采用弱阿片类镇痛药,第3 阶梯采用强阿片类镇痛药,只有当非阿片类镇痛药不能满 1 7 足镇痛需要时才选择阿片类镇痛药。其中,第1 阶梯的非甾体类抗炎药( n o n - s t e r o i d a n t i i n f l m n m a t o r yd r u g s ,n s a i d s ) 占神经型颈椎病治疗主要地位f 羽,并且多数患者能够 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主要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但是,n s a i d s 大多有胃肠道、心血管、神经系统、肝脏、血液系统、肾脏损害和免疫反应等不良反应 9 q 0 1 ,并且随剂量增加、服用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加重。胃肠道损害是n s a i d s 最常见的 不良反应,轻者出现恶心、呕吐等,重者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及胃肠穿孔和出 血等【2 1 。所以,必须注意规范用药,同时n s a i d s 宜在餐后2 h ,即半空腹时服用,服 药时不要饮洱1 3 】。 特别是老年人应严格掌握用量,适当减量,用药后多饮水并及时补 充电解质,用药最多不超过5 天p 4 1 。 针对神经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和病理变化,除了消炎镇痛,临床还常采用肌肉松弛、 利尿脱水、营养神经以及糖皮质激素等类药物。 1 2 中药 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敷两种方式。刘向甜1 5 】通过文献分 析,内服中药的类型使用频率较高的是补虚、祛风湿、活血化瘀、解表的药物,具体药 物使用频率居前的是葛根、白芍、当归、川芎、桂枝、威灵仙、羌活、鸡血藤、黄芪、 红花等;外用中药的类型使用频率较高的是活血化瘀、祛风湿、补虚、解表、清热、温 里的药物,具体药物使用频率居前的是川芎、威灵仙、当归、红花、乳香、草乌、羌活、 川乌、没药、白芷等。 临床应用有单一组方治疗,也有辨证分型治疗。单一组方方面主要采用补益肝肾, 益气活血化瘀等方法,有根据经方化裁组方( 主要有葛根汤、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等) ,有经验方。辨证分型方面,证型分类方法尚不完全统一,最主要分为风寒阻络证、 寒湿阻络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肝肾亏虚证等。陶缨掣1 q 运用颈椎灵口服液治 疗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养血舒筋、活血通络作用,疗效明显。 朱继武掣1 7 】运用颈痛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改善颈项疼痛,畏寒肢冷,消除 肢体麻木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转阴率。雒晓东等【1 8 隧用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肝肾亏虚、气 1 r 虚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总有效率为9 0 8 ,对 照组总有效率9 3 5 ,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局部疼痛、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 限等主要临床症状。施杞等“删1 对益气化瘀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随机、对照、双 盲、多中心临床研究,有效率为8 9 3 ,除皮肤感觉外,颈项部疼痛或不适、上肢放射 性疼痛、上肢麻木、眩晕、神疲、肢体乏力、固定压痛点、颈部活动度均有显著改善; 并通过基础研究证实其延缓椎间盘退变、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 另外,目前国内开发了多种治疗颈椎病的中成药,如根痛平片、颈痛颗粒、颈舒颗 粒、颈复康颗粒、颈痛宁颗粒等,外用骨痛贴膏、骨友灵搽剂,临床可以根据病情选择。 1 3 牵引 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用方法之一。按照体位主要分为坐位牵引和卧 位牵引两种,坐位牵引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卧位牵引具有舒适安全的优点,临床以坐 位最为常用。另外临床应用还要注意牵引的角度、重量、时间等要素。 牵引角度存在前屈、中立、后伸等的争论,共同目的是希望牵引的最大应力集中于 病变部位,充分取得疗效。陈远强c 2 2 1 根据病变节段不同,上段颈椎 c a 3 ) 采用后伸5 。 2 0 。,中段颈椎采用( c 4 5 ) 0 0 ,下段颈椎采用( c 5 6 ) 前屈5 0 1 0 0 、( c 6 7 ) 前屈1 5 0 、 ( c 7 t 1 ) 前屈2 0 0 3 0 0 。刘智斌等 2 3 2 4 1 通过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肌电图f 波传导 速度研究认为前屈1 5 0 位角度牵引疗效最佳,并经过临床研究认为后伸1 5 0 角度牵引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0 。牵引组。郭玉海等f 2 5 1 认为颈椎前屈1 0 0 2 0 。能更好的 拉伸颈后肌群,解除其痉挛。伍忠东等【2 6 】根据颈椎生理曲度不同改变,认为正常颈椎曲 度( 1 2 _ 4 :5 m m ) 的牵引角度以前屈5 0 , - - 1 5 0 为佳,颈曲变直( o m m - - 6 9 m m ) 时牵引角度 以一5 0 - - 5 。为宜,颈椎反曲( 0 。以下) 时- - 1 5 0 一5 0 的牵引角度较为合适。但是,李义 凯鲫认为牵引目的是恢复颈椎内外平衡,而不是直接纠正颈椎的生理曲度。因些,不能 根据生理曲度的改变选择牵引角度,应结合影像学全面衡量后再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 颈椎前屈位牵引可以拉大椎间隙,拉紧后纵韧带,使椎间盘有个向内的压力而增加椎 间盘回纳的可能性,适合于颈椎退变伴有椎间盘突出者。椎体后缘有明显骨质增生的患 1 0 者不适合采用过度的前屈位牵引,因为大块的增生骨刺可能会压迫脊髓。颈椎后伸位可 致椎管变窄,因此不适合伴有黄韧带松弛及发育性椎管狭窄者。直立位牵引是颈椎前后 平衡的中立位牵引,在患椎影像学改变不明确的情况下是一个很好的牵引体位。 在牵引重量方面,李雪迎幽1 等通过建立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证实前倾3 0 。、9 0 n :7 丁牵 引颈椎,可最大程度地增大髓核体积,利于椎问盘还纳。由此可推论可能9 0 n 牵引力对 由颈椎间盘引起的颈椎病效果更好。祁兆建等【2 明认为牵引应从较小重量配合较短时间开 始,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步达到最佳牵引力值,从而保证安全和疗效。 牵引作用必需有时问的积累,3 0 m i n 为目前的较通用做法。杨利学等 3 0 l 认为角度牵 引下采用大重量短时间牵引,充分利用粘弹性组织的蠕变特点,符合组织的生物力学原 理,使椎间盘及韧带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应变,降低了椎间盘内压,缓解了神经根所受的 刺激和压迫。陈建华冬妒1 1 认为间歇牵引除有持续牵引的作用外,还能使颈部肌肉有节律 地交替出现紧张和放松运动,产生局部按摩作用,更有利于解除颈部肌痉挛和改善血循 环。梁英掣3 2 1 通过对牵i j1 3 0 秒间歇l o 秒持续时间为2 0 r i 血3 0 i i l i n 的间歇牵引与持续时间 为3 0 m i n 的持续牵引的比较认为,间歇牵引对颈椎病的治愈显效率高于持续牵引。 1 4 手法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目前应用最多、患者乐于接收的方法,它一般包括“理 筋”和“正骨 两大方面。理筋放松手法种类较多,具有放松肌肉、促进局部循环等作 用,同时为正骨手法做准备。正骨手法临床主要应用旋转、扳动、端提、拔伸等方法, 技巧性较高,加之其规范性、可控性、可重复性研究较为落后,造成风险性较高。手法 操作的规范性研究是手法研究关键,直接影响到手法的掌握、疗效和安全性。 一般认为正骨类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关键,也是研究热点。朱立国等【3 3 3 刀 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系列研究,建立旋提手法操作规范,较好的保证了疗效和安全性, 并通过生物力学证实其操作的规律性和安全性。詹红生等【3 8 】采用分层随机方法证实仰卧 位拔伸整复手法愈显率、有效率分别为7 0 1 2 、9 4 1 2 ,1 0 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正骨 手法时常可闻及“咔哒 声,其机制尚不明确。吴惠明【3 9 1 通过瞬间发力定点旋转法与缓 2 n 慢抖压定点旋转法作疗效比较,认为旋转法无须强调“咔哒”声,并可以避免手法不当 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但是,楚福明等【4 2 1 认为常规推拿手法基础上应用旋转手法与不应用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以澳式手法( 关节松动术) 为代表的西方正脊手法近年研究兴起,它以骨关节的功 能解剖为基础,通过推动、牵拉、旋转纠正颈椎关节滑移、失稳。陈广和、李清等【柏。1 】 认为澳式手法精确性高,可以增加治疗的针对性和安全性。 1 5 针灸 在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临床主要取穴包括颈夹脊和循经取穴哆】。周建伟等 m 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取穴运用频度列前十位的是颈夹脊( 7 1 3 ) 、曲池( 5 7 5 ) 、 外关( 5 5 o ) 、合谷( 5 3 8 ) 、风池( 4 7 5 ) 、肩井( 4 0 o ) 、肩髑( 3 3 8 ) 、 后溪( 3 2 5 ) 、大椎( 3 1 3 ) 、天宗( 3 1 3 ) 。 在针法方面,有体针、电针、温针、腹针、头针、耳针、动态针刺、磁极针、水针 等方法。传统体针最为常用,一般认为其对神经病变和痛症疗效较为明确,适合神经根 型颈椎病治疗。梁兆晖等【4 5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常规针刺、辅助红外线照射治疗,有 效率为7 5 5 ,并证实患者既往的颈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也 有研究者注重补泻手法,临床最为常用的平补平泻方法堋。电针以其刺激持续、操作 可控性强而被广泛采用,刺激强度一般以能引起明显肌肉收缩而患者无明显不适( 能忍 受) 的中等强度为宜,刺激频率以1 0 0 h z - 3 0 0 h z 刺激的镇痛效果最好,刺激波形以脉 冲波刺激优于正弦波和方波,以疏密波的镇痛效果较好,刺激时间以诱导刺激3 0 m i n 左 右为宜m 。温针是将针灸合用,多将艾炷置于针柄上点燃,3 5 状,增强温热散寒作用 4 8 4 9 1 。薄智云掣删创建了腹针疗法,该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基本处方是中脘、关 元、商曲( 双) 、滑废jf - j ( 双) 、石关,并以上方为主穴,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疗效 较为明显。 针刀疗法是传统针刺方法结合现代针具改进和解剖形成的闭合性松解术,在治疗部 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颈部针刀 2 1 操作危险性较大,需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掌握适应证【5 1 、5 2 】。 1 6 颈围制动 一般认为,为避免神经根进一步刺激、受损,减轻椎关节间创伤性反应,缓解颈椎 负荷和肌肉痉挛,神经根型颈椎病( 尤其在急性期) 佩戴颈围是必要的。但是,关于颈 围的研究很少,目前尚无颈围佩戴的规范,多数只做其他疗法的辅助。而且,佩戴过久 ( 3 个月以上) 可能引起颈背部肌肉萎缩,造成颈椎恶性循环。 1 7 理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理疗方法有腊疗、超声波、感应电、低频脉冲、全身紫外线照 射、水疗、泥疗等,可以消除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改善脊髓、神经根及 颈部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状态,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全身钙磷代谢及植物神经系统功 能。目前,理疗多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治疗方法,单独应用和研究较少。 1 8 颈部功能锻炼 从历史悠久的导引术,各种功能锻炼的方法层出不穷,历史验证了功能锻炼在预防、 治疗、康复等多方面的良好作用。颈椎病功能锻炼多从改善颈椎关节功能活动和增强颈 项、肩背部肌肉力量等方面入手的。颈椎病的功能锻炼方法繁多同时,系统研究滞后, 科学性的编排、循证的评价等问题尚有待深入研究。 1 , 9 心理疗法 目前,颈椎病治疗常常忽视心理治疗,颈椎病影响到学习、生活和工作多个方面, 势必影响生活质量和学习、工作效率,导致心理问题,在行临床治疗同时配合适当的心 理治疗非常必要【5 3 1 。但是,这涉及到多学科的研究,目前开展较少。 2 非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疗法 临床上各种疗法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同时、相间或相继用于同一患者称为综 合疗法例。综合治疗是临床常用方式,一般认为综合治疗可以发挥各种疗法的协同作用, - 2 2 具有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远期疗效好等优点。目前综合疗法应用尚无明确组 合原则,一般是2 5 种方法,可以兼顾内治与外治、兼顾化学干预与机械干预、动静结 合等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综合疗法多称为综合治疗、配合x 、x 结合xx 、xx 为 主等名称。王俊华等【5 习利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颈椎牵引、关节松动术、针灸、微波、激 光、低中频电疗方法中根据其实际病情选择2 3 种物理治疗方法,结合健康教育、药枕、 功能锻炼持续治疗1 年,可有效提高疗效并预防颈椎病复发,显著降低其复发率。王玉英 等【蚓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给予超短波( 急性期用无热量,慢性期用微热量) 、中频电、牵 引、医疗体操、药物、心理教育等方法,愈显率j 2 l o o 3 2 。邻黎平掣5 刀研究中药内服、 手法结合甘露醇配合激素治疗比单纯应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王羽丰 掣蚓随机对照的方法,腹针+ 中药博引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比扶他林+ 牵引的对照组, 中医综合组有效率达9 2 1 ,显效率达7 3 ,而西药组有效率为8 1 7 ,显效率为3 6 7 , 3 个月后复发率中医综合组为13 8 ,西医组为3 4 7 。张志峰等t 5 9 1nn 扶他林并配合颈 椎牵引基础上加用七叶皂普钠静脉滴注,内服外用中药,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 为7 1 4 ,9 5 9 ,对照组分别为4 6 3 ,8 2 1 。随访半年后,治疗组复发率为6 4 ,对 照组复发率为2 9 5 。郑余银等 6 0 l 在牵引状态下同时施行针刺治疗,比牵引完毕后再施 行针刺节约时间,提高疗效。王琼芬等【6 1 1 采用牵引、电针、t d p 与推拿联合治疗神经根 型颈椎病提高痊愈率、有效率,缩短疗程,改善肌电图变化。余芳等【6 2 】采用随机对照的 方法,电针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降低、,a s 评分,缓解神经根性痛。 多项研究共同的结论都是综合疗法能够更好的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3 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存在的问题 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种类多样、疗效明显等优点同时,也面临一些 临床应用和研究的问题。首先,非手术疗法种类繁多,但是有些方法作用雷同,各种方 法的适应症尚不非常明确,造成选择的难题,多重选择又易造成医疗资源和经济的浪费。 其次,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方法落后,随机对照研究有所增加,但是研 究规范性、结果可信度仍存在疑问;加之疗效观察指标、评价标准尚不统一,造成目前 疗效评价参差不齐。再次,虽然约9 0 以上神经根型颈椎病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但是, 临床上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存在部分残留症状,愈显率低,复发率高,仍然持续困 扰日常生活和工作,其原因和改进措施的尚需深入研究【6 3 1 。最后,综合治疗属于复杂干 预,研究难度比单一疗法更大,目前尚未形成高等级证据支持的成熟的综合治疗方案, 综合疗法是否真的能起到协同作用、以及如何协同,还有诸多争议;综合疗法研究中组 合原则、综合效应评估、各种单一疗法的起效权重、各种单一疗法的加入时机等是研究 重点酬,也是循证医学的难点问题之一,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胡嘉彦,金耀清,王继铭颈椎病患病率调查报告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 9 9 3 ,1 1 ( 2 ) : 6 5 - - - - 6 6 2 】张雅萍,李康秀,张志英,等兰州市2 2 个职业从业人员颈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j 】 临床荟萃,2 0 0 8 ,2 3 ( 1 2 ) :8 6 8 , - 一8 7 0 3 】叶菊风,云雪霞,廖一钒,等广州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华 南预防医学,2 0 0 7 ,3 3 ( 3 ) :2 4 - 2 6 【4 】d i e p e n m a a ta c ,v a n d e rw a lm f , d e v e th c ,e ta 1 n e c k s h o u l d e r , l o wb a c k , a n da r m p a i ni nr e l a t i o nt oc o m p u t e ru s e , p h y s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 s t r e s s ,a n dd e p r e s s i o na m o n g d u t c h a d o l e s c e n t s 【j 】p e d i a t r i c s ,2 0 0 6 ,1 1 7 ( 2 ) :4 1 2 4 1 6 【5 】f e j e ri lh a r t v i g s e nj ,k y v i kk o h e r i t a b i l i t yo f n e c kp a i n :a p o p u l a t i o n - b a s e ds t u d yo f 3 3 7 9 4d a n i s ht w i n s j r h e u m a t o l o g y , 2 0 0 6 ,4 5 :5 8 9 - 5 9 4 6 p a l l e g a m ar w , r a n a s i n g h ea w , w e e r a s i n g h ev s ,e ta 1 a n x i e t y a n dp e r s o n a l i t yt r a i t s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m u s c l er e l a t e d t e m p o r o m a n d i b u l a rd i s o r d e r s j jo r a lr e h a b i l ,2 0 0 5 ,3 2 ( 1 0 ) : 7 0 1 7 0 7 阴孙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第二版【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 0 0 2 ,1 5 8 】易沽梅,岑宁,黄小英镇痛药在慢陛非癌痛中的应用分析阴今日药学,2 0 0 9 ,1 9 ( 4 ) : 1 7 - - 1 9 9 】彭蓓,郭曲练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术后镇痛中的不良反应 j 】实用疼痛学杂志,2 0 0 8 , 4 ( 6 ) :4 51 - 、, 4 5 5 1 0 1 唐镜波n s a i d 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 j 中国药理学通报,2 0 0 0 ,1 6 ( 1 ) :1 5 1 8 【1 l 】韩霞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胃黏膜损伤的内镜观察叨临床医药实践,2 0 0 6 ,1 5 ( 5 ) : 2 s 3 9 8 12 】m a i d e nl , t h j o d l e i f s s o nb ,t h e o d o r sa , e ta 1 aq u a n f i r a f i v ea n a l y s i so f n s a i di n d u c e d s m a l lb o w e lp a t h o l o g yb yc a p s u l e e n t e r o s e o p y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 2 0 0 5 ,1 2 8 ( 5 ) :1 1 7 2 1 1 7 8 【1 3 】张毅使用解热镇痛药应注意的问题 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 0 0 5 ,似1 ) :1 8 - 1 9 1 4 】王珠劳,李新平,王林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川临床合理用药,2 0 0 9 ,2 ( 5 ) :8 5 - 8 6 1 5 】刘向前基于期刊文献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方剂用药、配伍特点的探讨叨中 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 0 0 9 ,1 7 ( 1 1 ) :4 1 - 4 4 1 6 】陶缨,王志刚颈椎灵口服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阴中国中医骨伤科 杂志,2 0 0 7 ,1 5 ( 1 ) :1 7 - 1 9 【1 7 】朱继武,姜升平,张继良,等颈痛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j 】中国 中医骨伤科杂志,2 0 0 7 , 1 5 ( 4 ) :1 5 1 7 【18 】雒晓东,梁德,刘金文,等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i i 期临 床研究 刀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 0 0 6 ,l 似4 ) :4 8 , - - - - 5 0 【1 9 】施杞益气化瘀法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应用与发展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 0 0 8 ,2 2 ( 4 ) :1 - 5 2 0 】w a n gy j ,z h o uc j ,s h iq ,e ta 1 a g i n g d d a y sr e g e n e r a t i o np r o c e s s a f t e rs c i a t i cn e r v ei n j u r y i nr a t s j j o u r n a lo f n e u r o t r a u m a , 2 0 0 7 ,2 似5 ) :8 8 5 - - 8 9 4 2 1 w a n g y j ,s h iq ,s u n p , e t a l i n s u l i n - l i k e g r o w t h f a c t o r - 1 t r e a t m e n t p r e v e n t sa n t i f a s a n t i b o d y - i n d u c e da p o p t o s i si n e n d p l a t e c h o n d r - o c y t e j s p i n e , 2 0 0 6 ,31 ( 7 ) :7 3 6 - - 7 4 1 【2 2 】陈远强分段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 0 0 侈! j 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 0 0 6 , 9 ( 3 ) :4 9 , - - - 5 0 【2 3 】刘智斌,杨晓航 王渊,等角度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肌电图f 波传导速 度的影响阴陕西中医,2 0 0 9 ,3 0 ( 4 ) :4 8 9 4 9 0 2 6 2 4 】刘智斌,王卫刚角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j 】陕西中医,2 0 0 9 , 3 0 ( 2 ) :19 8 - - 19 9 2 5 郭玉海,林定坤,孔畅,等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叨广东中 医,2 0 0 6 ,2 7 ( 1 ) :6 6 - 6 7 2 6 】伍忠东,张雄,李水英根据颈曲选择不同角度牵引治疗颈椎病2 0 0 例 j 浙江中医 药大学学报,2 0 0 7 ,3 1 ( 1 ) :9 0 9 3 2 7 李义凯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现状阴实用医学杂志,2 0 0 5 ,2 1 ( 4 ) :3 4 0 - 3 4 2 2 8 】李雪迎,王春明牵引力对颈椎间盘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 复杂志,2 0 0 3 ,2 5 ( 1 0 ) :6 0 3 6 0 5 2 9 】祁兆建,沈龙祥,章明颈椎牵引生物力学研究叨中医正骨,2 0 0 5 ,1 7 ( 8 ) :6 7 - 6 8 【3 0 杨利学,酒涛,刘智斌等角度牵引下不同时间与重量对颈椎病疗效影响的临床 研究川现代中医药,2 0 0 9 ,2 9 ( 3 ) :5 7 31 】陈建华,尤建华不同牵引方法治疗2 6 8 例颈椎病疗效观察叨中国伤残医学,2 0 0 6 , 1 4 ( 5 ) :4 4 - 4 5 【3 2 】梁英,刘强,袁淑娟,等两种牵引方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的影响及其疗效观 察川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 0 0 5 ,2 7 ( 5 ) :3 0 0 3 0 1 3 3 】朱立国,于杰,高景华,等颈肩部压痛的测定及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过程中 意义 j 】颈腰痛杂志,2 0 0 8 ,1 6 ( 1 ) :1 , - - 5 3 4 】朱立国,于杰,高景华,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活动度的观测及临床意义田中 医骨伤科杂志,2 0 0 8 ,2 9 ( 1 ) :6 9 3 5 】朱立国,冯敏山,毕方杉,等颈椎旋转( 提) 手法的在体力学测量叨中国临床康复 医学杂志,2 0 0 7 ,2 2 ( 8 ) :6 7 3 - 6 7 6 【3 6 朱立国,于杰,高景华,等孙氏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规范化研究【j 】 医学研究杂志,2 0 0 6 ,3 6 ( 7 ) :7 1 【3 7 】朱立国,于杰,高景华,等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疼痛的v a s 评分临床 研究们北京中医,2 0 0 5 ,2 4 ( 5 ) :2 9 7 - 2 9 8 【3 8 】詹红生,牛守国,吴健康,等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 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叨中国骨伤,2 0 0 6 ,1 9 ( 5 ) :2 5 7 - 2 6 0 3 9 】吴惠明不同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比较 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 0 0 5 , 2 9 ( 1 ) :5 6 d o 陈广和澳式手法为主,滚法为辅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阴中国实用医药,2 0 0 9 , 似1 ) :1 0 8 - - 1 0 9 【41 】李清,刘颖澳式手法与物理因子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阴中国康 复医学杂志,2 0 0 9 ,2 4 7 ) :6 5 5 - - 6 5 6 4 2 】楚福明,张中,刘剑伟,等常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明中国中医骨 伤科杂志,2 0 0 9 ,17 0 ) :3 6 - - 一3 7 【4 3 陆军颈夹脊穴配合上肢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j 】山西中医学院 学报,2 0 0 7 ,8 ( 1 ) :4 0 4 1 4 4 】周建伟,张凡叶锐彬,等颈椎病( 神经根型) 五联非药物综合治疗方案的循证研 究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 0 0 6 ,1 3 ( 1 2 ) :1 0 7 - 1 1 0 4 5 】梁兆晖,杨宇华,于鹏,等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及影响因素的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 析明中国针灸,2 0 0 9 ,2 9 ( 3 ) :1 7 3 , - - - 1 7 6 4 6 】王国明,李丽霞,宋永强等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 1 2 例临床观察叨中国中 医药信息杂志,2 0 0 6 ,13 ( 6 ) :6 3 【4 7 】李兆文,林峻山,赵学田,等针刺单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叨福建中 医药,2 0 0 8 ,3 9 ( 4 ) :3 6 【4 8 】袁凌松温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0 4 ,1 3 :8 7 6 4 9 1 颜少敏温针隔姜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 9 例叨中国针灸,2 0 0 7 ,2 7 ( 2 ) :8 3 5 0 】薄智云,牛庆强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中心对照研究田中国针灸2 0 0 5 , 2 r 2 5 ( 6 ) :3 8 7 - 3 8 9 【5 1 】张文光,林木南,陈跃,等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后侧入路的研究阴福建中 医学院学报,2 0 0 5 ,15 ( 5 ) :3 4 - - 3 5 5 2 】刘星,王柏阳,邵继满,等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 0 例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 观察阴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 0 0 8 ,2 0 ( 2 ) :5 4 , 、, 5 5 【5 3 】尹晓涛,王家同,虎晓岷,等接受康复理疗颈椎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心理治疗阴 中国临床康复,2 0 0 6 ,10 ( 4 6 ) :2 8 - 3 0 【5 4 】朱立国,于杰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述评阴医学信息内外科版,2 0 0 9 , 2 2 ( 1 ) :3 5 5 5 】王俊华,李海峰,冯金彩,等整体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j 】中华 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 0 0 6 ,2 8 ( 6 ) :4 1 0 - 4 1 2 5 6 】王玉英,傅嗥,刘家富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4 4 0 例 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 0 0 8 ,2 7 ( 2 ) :5 6 , - - - 5 7 【5 7 】邬黎平,薛忠林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 0 例疗效观察 j 】新中医2 0 0 6 , 3 8 ( 4 ) :6 0 - - - 6 1 5 8 】王羽丰,邓晋丰,林定坤,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虚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 床研究 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 0 0 5 ,1 3 ( 6 ) :2 1 2 4 5 9 】张志峰,叶伟洪,蔡立民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 8 例疗效观察 j 】新中医, 2 0 0 6 ,3 8 ( 1 0 ) :4 8 - 4 9 6 0 】郑余银,蒋松鹤,郑洁容,等牵引态下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评估阴中华中 医药学刊,2 0 0 9 ,2 7 ( 1 0 ) :2 1 2 6 - - 2 1 2 8 6 l 】王琼藐李飞,李玲非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观察 j 】针 灸临床杂志,2 0 0 8 ,2 4 1 2c m ,6 1 2c m ) 占8 0 0 3 ,低枕( 6e r n ) 1 9 9 7 ,工作环境紧张,长期伏案工作者5 9 7 5 。陈斌掣2 5 1 研究显示颈椎的功能退变 与高枕有直接的相关性。苏翠娟等【2 6 】研究显示颈椎病患者有7 7 2 因用枕不当而引发颈 椎病。j a c k s o n 韧观察显示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颈椎病发病率是非低头工作者的4 - - 6 倍, 长期伏案的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是非长期伏案的脑力劳动者的2 2 2 倍。c h i ut 一2 8 1 观察 显示6 0 5 的大学教师在操作电脑时,取头部自 倾位,1 年内,颈痛的发生率高达4 6 5 。 陈斌等瞵1 观察显示颈椎功能与伏案时间呈正相关性。孙波等1 2 9 1 通过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结 果显示工作姿势及伏案时间与颈椎病患病密切相关。胡亚洲等【蚓研究表明,颈椎病患者 中颈部受凉为主要诱因者占1 8 6 ,以环境潮湿为主要诱因者占1 7 3 ,认为颈部受凉、 环境潮湿是老年颈椎病患者的主要诱因。梁秋发冬严1 1 研究显示颈椎病患者中高枕睡眠占 1 6 5 ,精神紧张诱发者2 8 例,占1 4 0 。当人处于精神紧张,抑郁,等状态时,认为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力较大环境中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 肉的休息,长此以往,颈痛的感受更为明显,医学上称为紧张性头痛或颈痛。 颈椎病作为一种常见慢性退行性疾病,会引起患者心理上的改变和异常,产生情绪 的稳定性、消极、孤独、心理不健康因等不良情绪和心理反应【3 3 1 ,同时这些心理反应 又反过来影响临床疗效。 3 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的防治研究 由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复发标准混乱,相关因素复杂,研究方法不够严谨等原因, 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的防治研究尚缺乏高等级的文献证据。目前,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复发的防治研究主要侧重于生活指导和功能锻炼两方面。 3 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生活指导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复发是一个复杂问题,它涉及到前期治疗和后期生活、工作中与 其相关多重、复杂因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复发相关因素与其发病因素相似,都是在颈 椎退变基础上,多重诱发因素共同造成,尤其原有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这些相关因素不重视,将极大影响到预后。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生活指导更有重大 意义。 人有近1 3 的时间睡在枕头上。如枕头过低,头颈势必过度后仰,前凸曲度加大, 使椎体前方的肌肉和韧带过度紧张,时间长了会出现疲劳,甚至引起慢性损伤,加速退 行性变。相反,枕头过高头颈过度前屈,则颈椎后方的肌群与韧带易引起劳损,同时椎 管硬膜囊后壁被拉紧,脊髓前移,并对脊髓造成压迫。苏翠蝌蚓提出仰卧时枕头最高点 ( 支点) 应在颈后正中间( 相当于第4 颈椎处) ,使枕、颈部同时贴枕头,保持枕颈部的 生理曲度;侧卧时使枕头的支点位于颈部侧方的中央,头部要略低一点,使病人感觉舒 适,容易入睡;枕头以长柱形最为实用,长度以4 5 c m - - 5 5 c m ,直径1 2 c m , - - - 一,1 4 c m 为宜; 枕芯填充不要太满,约为枕头容量的8 0 且p 可;仰卧时枕头高度以6 c m - - - , 1 2 c m 最好, 侧卧时枕头高度为7 e r a - - , 1 5 c r n 为宜;枕芯以松软、可调节高度为原则,常用的有荞麦皮、 谷子皮、蒲绒和绿豆皮等;枕头的布料以棉布最优,枕芯使用的布料要严密,防止细碎 的内容物漏出。对于枕高也有提出仰卧的高度约l o o m ,侧卧的高度与单肩的宽度、高度 3 6 一样;枕高等于肩高,正睡时以枕高等于患者本人一拳高,侧睡等于一拳半高的原理来 塑形;枕头高度应以自己拳头高度为宜;宽度最好宽及肩下等几种建谢2 3 娜渊。 柏伟等3 7 - 3 9 建议应用质地柔软的木棉或荞麦皮,枕高于颌肩线( 下颌角与肩峰的距 离) 或手掌横径相等,一般为1 0 c m 左右,为防止颈部悬空,枕头应垫在颈部下面:避 免头颈部长时间向一个方向转动,每间隔3 0 i i 血4 0 m i i l 应进行一次平相反方向的姿势 锻炼,并在数秒钟内反复数次;不能在沙发或床上长时间以歪坐、倒卧等不良姿势看电 视;长期伏案工作人员最好使用与桌面呈1 0 0 , - - 3 0 0 斜面的工作板,当伏案工作1 小时左 右时起立活动颈部;避免手持或搬、抬、抛掷重物,防止加重软组织劳损或椎关节紊乱 急性期患者应使用颈围和颈托;应力求减少头颈部外伤,防止突然转头,驾或乘车时要 系好安全带、乘车时尽量侧坐,防止发生急刹车时颈椎过伸性损伤:平时注意保暖,室 内空调温度要适宜,避免颈部受凉,减少其肌肉痉挛的发生;咽喉患者及时治疗,避免 咽喉部反复感染:戒烟限酒;加强颈部功能锻炼;注意休息,尤其急性期或病情严重者 应卧床休息2 周3 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游泳、放风筝等;介入心理干预,使患 者乐观心态,更好配合治疗。 3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功能锻炼 中医学历来重视患者的功能锻炼,精深的导引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儒释道各家功法 繁多,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以及各家武术流派等功法流传至今。现代文献 多对这些功法继承、发展,针对颈椎特点和病变机制进行颈部功能锻炼方法的编制。功 能锻炼方法一般侧重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增加颈椎活动功能、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几方面, 一般认为颈椎功能锻炼能够增强颈肩部肌肉力量以保持颈椎的稳定性,恢复和增进颈椎 的活动功能,并改善颈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使颈椎达到平衡和稳定状态。另外, 锻炼时要求和缓用力,意气相随,也有助于调节压力,改善情绪。 李世刚等删编排项争力势、哪叱探海势、犀牛望月势、金狮摇头势的四势,认为能 增强颈肩背肌筋组织的弹性和韧性,促进炎性水肿的吸收,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因 肌肉痉挛所致周围组织的变化,提高应急能力,促进全身或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 3 7 神经源性介质的产生,消除或减轻神经根的水肿与局部的无菌性炎症,改善或预防肌肉 萎缩,增强肌力,提高疗效。翟向阳等【4 1 1 锻炼方法包括头部运动、头部助力运动、头部 助力抗阻运动、双手交叉托天运动、放松运动几步,结合手法治疗取得8 9 8 的有效率。 林铃等3 8 编排颈椎保健操分为拿捏后颈法,、仰头扶正法、仰卧推肩法等,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如游泳、放风筝等。孙波掣2 9 1 推荐防治颈椎病的三个运动处方,处方一颈椎病人床 上练功操,适合于较长时间病人的初期康复阶段;处方二颈椎病人练功操:犀牛望月势、 哪吒探海势、两手托天势、慢步走一快步走_ 慢速跑( 1 0 m i n ) _ 慢步走( 2 m i n - - - 3 m i n ) , 适合于经过1 周或1 周以上处方一练习后的颈椎病患者;处方三适合于非脊髓型非椎动脉 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健颈健身操:前伸探海、双手举鼎、转腰推碑、左右开弓、挥臂扣 球、凤凰展翅、慢跑( 1 5 r a i n ) 一慢速走( 2 m i n , - - 一3 m i n ) 、仰卧起坐、船式运动等。另 外,流行的方法还有颈部“米”字操、“原 字操等方法阻卅。 m c k e n z i e 诊疗法由新西兰物理治疗师r o b 血m c k e n z i e 仓0 造,是用于治疗脊柱疾病的 一套独特诊断和治疗体系,近年引入国内。m c k e n z i e 方法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平时反复 低头和不良坐姿有密切关系,颈部后缩和伸展等运动可恢复颈椎的力学平衡,从而消除 失衡后一系列变化导致的脊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m c k e n z i e 诊疗法提倡采用良好的姿势 和合适的运动方向让患者进行自我整复运动,缓解急性期的疼痛,预防复发【4 争4 8 】。 黄帝内经很早就提出“治未病”的理念,包涵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多重思想, 还需我们努力发掘、贯彻和应用到颈椎病的防治之中,更好的提高颈椎病的疗效,降低 复发率,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 】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叨中华外科杂志,1 9 9 3 ,3 1 ( 6 ) :4 7 2 一 4 7 6 2 孙宇颈椎病手术治疗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 0 0 7 ,1 7 ( 2 ) : 9 5 - - 9 7 3 】李雷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解读阴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 0 0 7 ,1 4 ( 1 2 ) :5 - - 蜗。 4 】孔金海,康意军,王万春颈椎病手术的最佳选择川中国医疗前沿,2 0 0 8 ,3 ( 4 ) :6 7 5 】王海蛟对颈椎病外科治疗决策应考虑的问题阴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 0 0 7 ,1 7 ( 2 ) :9 7 6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m 】,1 9 8 9 年版缩印本,2 3 1 【7 】黄悦勤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6 ,2 7 5 8 】张茂狮颈椎病非手术治疗复发率统计分析及对策明福建中医药,1 9 9 8 ,2 9 ( 3 ) :3 7 3 8 9 】王俊华,李海峰,冯金彩,等整体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 j 】中华 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 0 0 6 ,2 8 ( 6 ) :4 1 0 - - 4 1 2 1 0 】姜宏,施杞介绍一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方法 j 】,中华骨科杂志,1 9 9 8 , 1 8 ( 6 ) :3 8 1 【1 2 】田中靖久,国分正一,佐藤哲朗,他颈部神经根症c :对于乃保存的治疗口,成绩己 圣。内预钡4 j 】整灾外,1 9 9 7 ,4 0 :1 6 7 - 1 7 4 【1 3 】田中靖久,国分正一,佐藤哲朗,他c 8 神经根症乃治疗阴临整夕卜,1 9 9 7 3 2 :4 3 5 - - - 4 3 9 1 4 】王羽丰,邓晋车,林定坤,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虚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 床研究 j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