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原 创创 性性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长春税务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 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成果归长春税务学院所有。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长春税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长春税务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不保密,保密期 限至 年 月止) 。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日期: i 中 文 摘 要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环境灾难接连不断,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 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人类经济高速发展创造着现代文明的同时,其生态环境却遭 受着前所未有的蹂躏与破坏, 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如 1930 年法国马赛大气污染、 1986 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等,加速了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再如 2004 年苏门答 腊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致使 20 余万人丧生,就与全球气候变暖、污染加剧、珊瑚 礁遭破坏导致海平面逐渐上升有关。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人类社会发展的 需求却不断增长,如果这两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当,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 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开展环境审计有利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升 国家环境安全系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环境审计,促进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加强环境管理,促进可持续 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分析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和环境审计现状,探讨环 境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以促进我国的环境审计建设。这是本文的实际意义所在。 本文明确提出中国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审计, 针对目前环境审计理 论和实践上存在的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方法,对环境审 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进行了环境审计的重新定义。其次,指出我国环境 审计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方面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针对环境审计存在的 问题从环境审计主体、环境审计客体、环境审计准则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对策,提出 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以解决环境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关键词:环境审计 可持续发展 环境审计主体 环境审计客体 环境审计准则 ii abstract since the 1980s,a global environmental disaster occur one after another,the ser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suffered unprecedented devastation and destruction,environment is polluted increasingly,the same tim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reate a modern civilization.such as marseilles, france,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1930, the soviet union, chernobyl nuclear power plant leak in 1986,has accelerated the awakening of awareness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another example is the 2004 sumatra earthquake and tsunami resulted in more than 20 million people were killed,and on global warming,pollution, coral reefs had been damaged and lead to a gradual rise in sea level related. environment is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human survival,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basi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natural resources are not inexhaustible,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uninterrupted grow,i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areas not handled properly,i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threaten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eriously.only by following the most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path of circular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be achieved.to carry out environmental audits in favor of building a well-off to promote social goals to enhance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safety factor,and enhance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 construction need for environmental auditing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hiev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win-win situation .analysis the stage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environmental auditing status,explore the environmental auditing procedures and practices to facilitate the building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auditing. this i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clearly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auditing at the same time must be strengthened,in view of curren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auditing problems,in accordance with the questions,analyze problems,to solve the problem of verification methods,the environmental audit issues are analyzed.in this paper,a re-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al auditing.secondly, the audit pointed out that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and fro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behind the problem. finally,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audit from an environmental audit of the main, the object of environmental auditing, environmental auditing standards addressing areas such as the measures put forward their own research and thinking in order iii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audit.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audi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main environmental auditin , environmental auditing object , environmental auditing guidelines 1 目 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 i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ii 引引 言言 . 1 1 第第 1 1 章章 环境审计基本理论及其依据环境审计基本理论及其依据 . 7 7 1.1 环境审计基本理论 . 7 1.1.1 环境审计定义 . 7 1.1.2 环境审计基本理论 . 8 1.2 环境审计的理论依据 . 9 1.2.1 受托责任理论 . 9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9 1.2.3 哲学普遍联系观点 . 10 第第 2 2 章章 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和客体问题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和客体问题 . 1212 2.1 我国关于环境审计主体问题的研究 . 12 2.1.1 政府审计为主导观点 . 12 2.1.2 内部审计为主导观点 . 13 2.1.3 三者不分主次观点 . 13 2.1.4 本文观点 . 13 2.2 我国环境审计客体问题 . 14 2.2.1 我国对环境审计客体的研究. 14 2.2.2 美国对环境审计客体的研究. 15 2.2.3 本文观点 . 15 第第 3 3 章章 我国环境审计的内容和标准问题我国环境审计的内容和标准问题 . 1717 3.1 我国关于环境审计内容问题的研究 . 17 3.1.1 我国环境审计内容问题现状. 17 3.1.2 外国环境审计内容问题现状. 18 2 3.1.3 本文观点 . 18 3.2 我国关于环境审计标准情况的研究 . 19 3.2.1 我国环境审计标准研究的成果 . 19 3.2.2 国外环境审计标准研究的成果 . 20 3.2.3 本文观点 . 21 第第 4 4 章章 我国环境审计报告问题我国环境审计报告问题 . 2323 4.1 我国关于环境审计报告问题的研究 . 23 4.1.1 关于环境审计报告作用及特点的研究 . 23 4.1.2 关于环境审计意见性质及类型的研究 . 23 4.1.3 关于环境审计报告形式的研究 . 23 4.1.4 关于环境审计报告内容的研究 . 24 4.2 国际上关于环境审计报告问题的研究 . 24 4.2.1 关于环境审计报告必要性的研究 . 24 4.2.2 关于环境审计报告定义和分类的研究 . 24 4.2.3 关于环境审计报告作用及特点的研究 . 24 4.2.4 关于环境审计意见性质及类型的研究 . 25 4.2.5 关于环境审计报告内容的研究 . 25 4.3 本文观点 . 25 第第 5 5 章章 完善我国环境审计的对策和完善我国环境审计的对策和建议建议 . 2828 5.1 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28 5.1.1 我国环境审计主体力量不足. 28 5.1.2 环境审计理论不完善,实践不规范。 . 29 5.1.3 环境审计手段单一 . 29 5.1.4 环境审计与国际交流不够 . 30 5.2 完善我国环境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 30 5.2.1 以政府审计为核心,开展联合审计 . 30 5.2.2 以效益审计为重点,提高审计质量 . 32 5.2.3 以法律为准绳,制定环境审计准则 . 33 5.2.4 以报告为成果,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 . 35 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737 后后 记记 . 4040 1 引 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一)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环境审计,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对社会各类组织或某一区域的环境状况和环 境行为进行评价的一种环境管理工具。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愈演愈烈,各国政 府、企业、社会公众愈来愈多地关注环境问题。国际社会将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 源问题并列为世界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在此大背景下,环境审计应运而 生,自然而然地被列入审计界议事日程上来,并将其作为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一种特殊 的手段。最近 20 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 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 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新 一代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自 2003 年以来提倡“科学 的发展观”,不再单纯追求增大 gdp。为了打破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的困境,中国 领导人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把环境审计问题作为重要课题来开 展,环境审计工作已经发展起来了。 环境审计,是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通过对被审单位 履行环境责任情况进行客观披露,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设备等经营业绩进行 全面、客观、公允的评估。但我国环境审计刚刚起步,体系尚不完善,基于此种现状, 本文从环境审计主体、环境审计内容、环境审计规范、环境审计信息四方面来研究, 以此来实现对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督的再监督,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环境审 计的完善。 (二)(二)理论意义理论意义 环境审计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审计自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会形成一种 保护环境的理论体系,使环境保护的开展有所依据。在环境审计未出现以前,人们己 经根据审计学的特点将审计范围进行了扩大, 比如将审计运用到评价有关部门工作效 率、效果上,这就形成了绩效审计;运用到有关政策执行的监督上就形成了合规性审 2 计。而环境审计将审计学运用到环境领域,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审计的所属范围,是审 计学在环境领域的一个新的拓展。同时,我国环境审计的范围、内容也在研究中不断 拓宽和丰富,既有污染防治方面的审计,又有生态保护方面的调查;既有对环境保护 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又有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环境审计理论体系的日 益完善也为环境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促使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2005 年 2 月 28 日,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研讨会暨环境审计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中国福建省召开时, 时任审计署长李金华同志就在会议发言中指出, 亚洲是全球经济发展中最为迅速的地 区之一, 与发达国家相比, 许多亚洲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面临着人口众多、 资金短缺、 经济增长模式不尽合理等困难,他呼吁,亚洲国家强化环境审计工作,对亚洲环境保 护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三)(三)现实现实意义意义 在人类经济高速发展创造着现代文明的同时, 其生态环境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蹂 躏与破坏,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近 10 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 作中,重视审计独立监督、评价职能的参与,尤其是国家审计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 工作。许多国家已成功地制定了相关的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和审计规范,建立了相 应的环境审计部门,培养了许多专职环境审计人员。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 环境审计的试点,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 的差距,涉及的领域还基本集中在对环保资金的审计评价上。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环境 审计,促进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加强环境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双 赢” 。分析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和环境审计现状,探讨环境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以促 进我国的环境审计建设, 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提升国家环境安全系数,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审计实施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将有利于环境的改 善。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实施环境审计要达到的直接效果就是 对环境恶化起到控制作用,事实证明,环境审计确实在改善环境方面取得了立竿见影 的成效。同时,环境审计的实施上也会带来一定的间接影响,它可以促进有关环境法 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可以提高环保资金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环保观念深 入人心,因为强烈的环保意识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自觉的 保护环境,这对于环境的改善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有环境安全,才能起到为社 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所以环境审计的研究也将间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这 3 是本文的实际意义所在。 二、国内外研究进程和现状 (一)(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审计文献中关于环境审计的讨论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美国、英 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和欧盟等一些国际组织在环境审计研究方面取得丰富研究成果, 国 外有关环境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审计本质、概念、环境审计目标和内容、环境 审计类型、环境审计报告、环境审计准则等几个方面。国际上的各种环境审计组织如 国际商学会、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等也对环境审计进行了理论上的 探讨,但基本理论如环境审计定义、环境内容等问题,仍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理论体 系。从研究媒体上看,英国有专门的杂志环境管理与审计 ,另外,欧美等会计学 术刊物也刊登了一些环境审计研究的论文。如 josephinemaltby 在环境审计理论 与实务中认为大公司的环境审计应由咨询公司承担;在 jonas ammenbergetal外 部审计师的审计工作对 iso14001 在实践中如何解释和应用的调查中可看到外 部审计师是专门从事环境状况考核的中介人员;andrew d.bailey,jr 等在其著作内 部审计思想中研究了内部审计的历史、发展和展望、内部审计和组织治理、组织治 理的必备要素、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审计等内容。 国际研究成果如下:在 1995 年 15 届大会通过的开罗宣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 的is014000 环境审计指南通用原则 ;欧盟建立了环境管理和审计制度 (eco-manage -ment and audit scheme,简称 emas);德国的环境审计重点由合规性 向经济效益性转变的相关研究;1992 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发布环境审计与会 计职业界的作用的研究报告;由加拿大会计师协会、加拿大标准协会、国际可持续 发展协会和加拿大财务经理协会共同合作完成的环境绩效报告 ;国际注册环境审 计师委员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进行了大量的 环境审计准则研究,如注册环境审计师实务准则的发布、iso14000 关于环境审计 的系列准则、最高审计机关国家组织的环境审计准则等等 1。 (二)(二)国内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 环境审计的动因;环境审计的目标;环境审计的主体;环境审计的对象;环境审计的 4 依据;环境审计的本质;环境审计的假设;环境审计的原则。 1. 1994-1997 年,是引进、宣传、发动阶段。例如 1994 年 9 月,我国政府发表 的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审计署提出了四个环境审计示范工程,以此探讨我国环 境审计的基本框架,研究环境审计的程序、技术和方法,总结环境审计案例,编写环 境审计手册,接下来的研究成果有国家审计署外事司出版各国环境审计论文选集 (1996)、张以宽的论环境审计和环境管理(1997)、陈思维等的开罗会议环境审 计议题译评(1997)等。 2. 1998-2001 年, 是初步系统研究和理论探讨阶段。 如陈正兴的 环境审计 (2001) 和陈思维的环境审计(1998)都是这一阶段的成果,另外还包括如陈东环境审计 若干理论问题初探(1999)、高方露等的关于环境审计本质内容的研究(2000)、 天津市审计学会、审计科培中心课题组的关于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的探讨等。 3. 2001-2004 年,是理论研究的深化整理和实践应用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研 究成果如李雪的环境审计研究:回顾与评价(2002)、张以宽的论可持续发展战 略和中国环境审计制度 (2003)、 耿建新等的 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 (2004) 等。 另外还有各省各部门, 以及各级审计学会、 各高等院校也组织了有关的研究课题, 对这一方向进行研究 2。 从研究结果来看,我国环境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从 1998 年开始,审计署就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了环境审计的探索,包括对部分 城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点城市排污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试点工作 等多种形式的环境审计,近些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 组织对政府投资用于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流域治理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资金 进行审计,一是开展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风沙源治理工程等生态环境建设项 目审计。其中,审计署提出的六条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意见和建议全部得到中央政府 采纳,用于规范管理。二是开展四个流域“三河三湖” (海河、辽河、淮河、巢湖、 太湖、滇池)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着重反映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执行等方面 的情况, 并对环境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表示将在编制 重 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认 真研究采纳审计署提出的改进重点流域计划编制和加强实施监督等建议。 三是组织实 施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建设项 5 目预算为依据开展效益审计,检查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各项环保措施完成后的环境效 益,审计署提出的建议得到铁路建设部门的认可 2.在对国有企业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时,关注清洁生产和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尤其 是关注一些陈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烟尘、粉尘等污染物超标的情况。 3. 对蒙特利尔多边基金援助中国实施消除臭氧层物质淘汰项目的审计,出具了 绩效审计报告。审计人员设计的审计报告模式和审计技术方法,受到蒙特利尔多边基 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的称赞,作为经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同类项目中推广。 4. 组织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及绩效进行审计。 5. 在对重大建设工程,如三峡工程、高速公路、重点铁路项目等审计过程中, 关注环境保护情况。 6. 在对政府领导人和国有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探索建立环境审计 评价指标,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7. 中国与韩国最高审计机关合作审计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资金审计调 查) 。为促进中韩两国风沙防治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加强两国最高审计机关之间的工作 合作与交流,2006 年 2 月,经两国最高审计机关领导人签署协议,合作审计项目正式 启动。这次合作审计的方式是“平行审计” ,即双方各自成立审计组,按照各自的审 计权限,分别对风沙防治项目进行审计。 今年我国审计署安排的环境审计项目一共有五大项,包括 11 个省(区)土地开 发整理资金和部分省辖区土地出让金审计调查、 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专项 审计调查、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审计和“两江一湖” (松花江、珠江和太湖)水污染 防治审计调查,除此之外,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新增投资项目审计调查和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审计等项目中,也都关注国土资源利用、污染水处理设施建 设、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等资源环境方面的内容。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 如果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 1.5%作为环境保护投入, 大体上 可以控制住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质量能够得到改善。美国早在 1993 年, 环境保护投入就占 gdp 的 1.8%,目前发达国家每年环境保护投入占 gdp 的 2%5%, 我国的环保投入约占 gdp 的 1%, 且呈上升趋势, 但我国环境审计实务及理论研究状况 仍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环境审计当中存在的不足,给出了若干建 议,以期能丰富环境审计理论,为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6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 本文在在分析国内外环境审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从环境审计理论上的不完善到 实践上的不规范,从环境审计主客体到环境审计内容,从环境审计手段到环境审计报 告一一进行了缺陷分析以及对策研究,并针对我国目前环境审计当中存在的不足,针 对环境审计主体问题、内容问题、准则问题、报告问题等给出了若干建议。 为丰富我国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 提高环境审计的可操作性,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方法,对环境审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进行了 环境审计的重新定义,将环境审计与相关概念进行比较,把可持续发展观点融入到了 环境审计定义之中。其次,指出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方面分析了问题 背后的原因,提出利用环境经济政策作为行政手段的补充。最后,针对环境审计存在 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提出了开展联合审计、内容向绩效审计靠拢、制订环境审 计直接依据和标准、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以解决环境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 丰富环境审计理论,为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比分 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所获得资料来自于校阅览室各期刊报纸、院图 书馆、网上数据库。 目前,国内对环境审计的研究还很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 状的基础上, 对环境审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重新定义环境审计, 把可持续发展观点融入其中。在环境审计主体定位、审计方式、和报告设计上提出 新理论。在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提出以政府审计为核心,构建部门、区域乃至国家 间联合审计模式;以效益审计为重点;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手段 作为行政手段的补充,促进环境审计的开展。 7 第 1 章 环境审计基本理论及其依据 1.1 环境审计基本理论 1 1.1.1.1.1 环境审计定义环境审计定义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早在 1972 年美国会计学会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 公告中就给出了审计定义,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 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 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而我国普遍认为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 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 性经济监督活动。 (1)各国环境审计定义 关于环境审计的定义,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国际标准 化组织、国际商业学会、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美国环保局、英国工业联盟、加拿大 特许会计师协会都对环境审计做出了定义。 其中有代表性的当属国际商业学会给出的 定义: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于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等业绩 进行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客观的评估,并通过有助于对环境管理和控制,有助于鉴 证公司环境规范手段,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 (2)本文环境审计定义 对于环境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并无确切定义,只是为环境审计定义确定 了一个框架,其他的定义也没有提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 1995 年第 15 届大会上通过的开罗宣言中通过了一个框架,认为:环境审计和 最高审计机关执行的其他审计无根本区别;环境审计的内容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 审计和绩效审计;在环境审计定义中,可持续发展不应处于独立地位,只有当“可 持续发展”作为被审计事项目标的一个明显部分时,许多会员才愿意将它作为标准加 以使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 iso14000 标准中将其定义为:对一个组织的环境 管理系统的连续监控过程。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系统的一部 分。本文认为环境审计的定义中应体现环境审计主体、客体和内容,同时把可持续发 展作为一个目标来提出,这既是环境审计的根本目标,也是其特殊性的需要,更是我 8 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因此本文的定义是:环境审计是由审计机关依法对被 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与治理环境的经济活动有关的财务收支 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独立审查、评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监督活 动。 1.1.21.1.2 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环境审计基本理论 (1)环境审计本质 目前对于环境审计本质普遍存在三种认识, 即检查论、 评价鉴证论和经济监督论。 检查论认为环境审计是对适应于环境要求的有关经济业务及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的、 有 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评价、鉴证论认为环境审计是对企业环境管理责任和 环境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或鉴证;监督论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监督活动,即监督企业环 境管理责任的履行。 (2)环境审计目标 环境审计目标是环境审计行为活动想要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 从我国的国情来 看,环境审计处于起步阶段,为适应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各界专家学者 普遍将环境审计的目标概括为:对被审计单位的环保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查,并将审 核结果报告给委托人或授权人。进一步划分,环境审计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 标两个层次。总体目标统驭指导具体目标,而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以总体 目标为价值取向。总体目标是适应于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其目标与环境保护的目标是 一致的,因此,可以将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同维护一个人类与自然相互 促进、相互协调的理想环境作为环境审计的总体目标,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是按照总 体目标的要求,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一般来说,可以将环境审计的具体目 标定义为确保受托责任主体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全面有效的履行。 (3)环境审计职能 环境审计的职能包括检验、监督、鉴证和评价四项职能。检验职能是指环境审计 人员运用检查、验证的专门方法,证实被审计单位环境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 性的一种职能;监督职能是指环境审计人员在审计检验的基础上对照法规、标准,检 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法规、标准的行为,并监视和督促被审计单位按照法规、 标准办事的一种职能;鉴证职能是指环境审计人员以第三者客观独立的身份,在进行 审计检验的基础上对环境报告披露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以及被审计单位环境 9 保护和管理责任履行程度等内容,做出客观公允的结论以作证明的一种职能;评价职 能是指环境审计人员在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评价、总结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经验 和针对问题、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查明原因,而后提出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建议, 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和取得最佳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职能。 1.2 环境审计的理论依据 环境审计是审计学分支,审计学的理论依据无疑也是环境审计的理论依据,同时 环境审计还需要吸收借鉴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哲学等学科和领域的一系列观念。 1 1.2.2.1 1 受托责任理论受托责任理论 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受托责任要求受托 人尽一个最大善意管理人的作用,保护受托财产安全,诚实经营,同时要遵守法律、 道德、技术和社会的要求。受托管理责任要求受托人不仅应合法经营,而且要按照经 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的原则来操持受托财产。受托责任概念作为 一个动态概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环境意识的逐渐觉 醒,例如工厂排放废气,污染了周边居民的环境,居民承受了对健康不利的影响,要 求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从企业角度讲,由于在计量产品成本时,只计算了“人造 成本” ,而对“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忽略不计,以环境的无偿占有为代价虚增 利润,这也不利于今后企业的长期发展。从宏观角度来看,以生态环境污染和人类健 康的损害为巨大代价所换来的经济暂时增长的这种模式将逐渐被世界淘汰。 由此委托 人对受托人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仅要求合法收支、依法管理资源,而且要求保护环 境和有效利用资源,与这种受托管理责任相适应的就是环境审计。 1 1. .2.2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 度,不能危及后代生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而 是追求持续增长。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审计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 式,力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从而减少单位经济活动造成 的环境压力。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 10 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 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利用资源的权利。整体性原则。即为了实现持续 发展,必须采取全球联合行动,建立巩固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发展性原则。即 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 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一方面能提供人类控制和管理环境的有效性;另一方 面也为环境审计提出范围和重点方向, 为建立环境审计的目标和审计依据奠定了重要 的基础。如何以最少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起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开 展环境审计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战略措施。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环境审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促进社会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审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它决定了环境审计的本质目标和具 体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构成了环境审计的依据。应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模式要求 经济和环境协调,而环境审计是应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模式而生的,是贯彻落实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政府和企业必须对 环境实施科学管理,而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如何,就需要独立的审计部门来检验。中 央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后, 一些地方政府仍然不顾区域、 流域环境承载能力已逼近底线, 盲目追求 gdp 增长,甚至牺牲国家利益和公众健康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由此可 见,落实可持续发展理论单靠宣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那就是 官员环保考核问责机制。将“绿色 gdp”观念贯彻执行,深入人心,把环境状况作为 考核官员政绩的一项指标,如现已出台的官员考核标准“环境一票否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掌握2024年高级审计师的案例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团理念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团考试的正确姿势试题及答案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试题及答案
- 消防基础知识的培养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中级审计师考试形势试题及答案
- 全面解析初级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考纲解析试题及答案
- 初级审计考试中的实务操作建议试题及答案
- 中级审计师备考试题及答案
- 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管理办法(试行)
-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历史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2024年学校空调租赁服务条款
- 《基于涡激振动的阵列式压电风能采集系统》
- 《学前教育中幼儿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究》开题报告5500字
- 户外广告资源租用协议范本
- 先兆性早产的护理
-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手册
- 台球杆购买合同模板
- 东北秧歌教案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