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论文)基于rs的土地利用专题制图研究.pdf_第1页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论文)基于rs的土地利用专题制图研究.pdf_第2页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论文)基于rs的土地利用专题制图研究.pdf_第3页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论文)基于rs的土地利用专题制图研究.pdf_第4页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论文)基于rs的土地利用专题制图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论文)基于rs的土地利用专题制图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页 捅芰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利用遥感资料编制专题地图己成为专 题地图编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大比例尺遥感专题制图,具 有信息丰富、现势性强、调查和成图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是当前地图更 新、国土资源调查和规划首选的信息数据源,其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以四川省某市为研究区,在e r d a s 、a r c v i e w 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对 q u i c k b i r d 影像的数字处理和解译,对土地利用的遥感专题制图方法进行了较 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 ( 1 ) 对研究区q u i c k b i r d 影像进行了几何校正、正射校正及数据融合,并 制作了研究区正射影像图。 主要道路的基本情 况资料归类整理。 宽度( m ) 人行道宽度( m ) 车流量( 次小时) 人流量( 人次小时) 路面状况 ( 2 ) 确定评定指标 根据各条道路调查资料,确定车道宽度、人行道宽度、车流量、人流量 四个指标均为划分研究区城区道路类型的评定指标。 一 系体标指查 满度达通路道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 4 页 ( 3 ) 确定评定指标权重值 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根据各评定指标对划分道路类型的作用大小,采用 因素成对比较法,确定出所选择的各评定指标的权重值,见表5 1 1 ( 表略) 。 ( 4 ) 评定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 依据各评定指标值,对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其计算公式为: 弛= 1 0 0 a 。a 。( 5 8 ) 式中:m i 一某道路某评定指标归一化值: a j 一某道路某评定指标值; a m 。【_ 某道路某评定指标最大值。 研究区城区道路类型评定指标归一化值见表5 1 2 ( 表略) 。 ( 5 ) 计算评定指标综合指标值 依据各评定指标归一化值和对应的指标权重,加权求和,即为各道路综 合指标值,其计算公式为: 2 磊”七, 式中:x i 一某道路综合指标值 m 一某道路某评定指标归一化值 k 一某评定指标对应的权重值 通过上式计算出研究区城区各条道路综合指标值,见表5 1 2 ( 表略) 。 ( 6 ) 确定道路类型 根据对城市划分道路类型数目的要求和各条道路的综合指标值,应用模 糊数学中的聚类分析技术,将研究区城区1 3 3 条主要道路划分为六种类型,即 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划分结果见表5 1 3 ( 表略) 。 5 2 3 2 道路通达度作用分的计算 ( 1 ) 计算道路作用指数 道路作用指数反映各类道路在城市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 道路类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各道路的综合指标值,计算各类道路的作用 指数。具体计算过程为先求出各类型道路的平均综合指标值,再利用下式计 算各类型道路的作用指数。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 5 页 k i = a i a m x ( 5 1 0 ) 式中:k i 一某类道路作用指数; a ;一某类道路平均综合指标值: a 一一各类道路中最大平均综合指标值。 研究区城区各类道路作用指数,见表5 1 4 ( 表略) 。 ( 2 ) 计算道路通达度作用分 依据各类道路作用指数,用下面公式计算各类道路通达度作用分。 f i = 1 0 0 k i( 5 1 1 ) 式中:f i 一某类道路通达度作用分; k ;一某类道路作用指数。 对计算出的道路通达度作用分进行适当调整,就得到了研究区城区各类 道路作用分,见表5 1 4 ( 表略) 。 5 2 3 3 编制道路通达度作用分值表 ( 1 ) 确定各类道路影响距离 根据城镇土地定级规程,道路影响距离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应分 别确定,其中主、次干道影响距离由以下公式计算: 妒去 伯1 2 ) 式中:s 一为连片建成区面积、s = 2 0 1 3 k 2 ; l + 一主干道总长、l 。= 2 7 1 5 0 2 8 m ; d + 一主干道影响距离。 d 次2 玄 - 1 3 ) 式中:d 精次干道影响距离; l 敬一次干道总长、l 汝= 3 1 9 2 3 0 7 m 。 计算结果d = 3 7 1j 】、d 班= 3 1 6 m 。 分析以上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认为由于研究区为组团式城市,各个组图 间道路长度较长,而覆盖的建成区面积较小,因此计算出的主、次干道影响 距离较小。通过综合分析各类道路长度及各类道路的分布情况,确定主干道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 6 页 影响距离为8 0 0 m ,次干道影响距离为6 0 0 m ,支路影响距离为3 0 0 m 。 ( 2 ) 计算相对距离 依据上述各类道路的影响距离,计算相对距离,计算公式为: r i = d ,d( o r 1 )( 5 1 4 ) 式中:r 一相对距离; d i 一某类道路影响距离内,某点到该道路的实际距离; d 一某类道路影响距离。 根据研究区城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以空间直线距离计算相对距离,并将 各类道路划分为1 0 个对应的相对距离区间。 ( 3 ) 编制作用分值表 道路通达度对土地的影响随距离增加而递减,且遵从指数递减规律,其 计算公式为; = ,1 7 ( 5 1 5 ) 式中:艿一某点道路通达作用分; 厂“7 一某类道路通达作用分; r 一某点到某道路的相对距离。 依据各类道路通达作用分和与各类道路对应的各相对距离,求得在不同 对距离上的各类道路作用分,根据其结果编制出研究区城区道路通达作用分 表,见表5 1 4 ( 表略) 。 根据以上计算得出的各道路类型、影响距离和各类型道路作用分,将各 条道路的道路通达度作用分乘以相对应的因素、因子权重,得到各条道路的 道路通达度作用分值( 各类型道路的通达作用分值与距离对照情况见表5 一 1 5 、5 1 6 ( 表略) ) 。 5 2 4 点状制图要素作用分值的计算( 以文娱设施为例) 社会服务设施完各度因素包括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娱设施、体 育设拖、邮政设施五个影响因子,其作用分值的计算过程是先分别计算五个 因子的作用分值,然后加权求和即可得到社会服务设施完备度作用分值f 3 3 】。 下面以文娱设施为例具体介绍点状制图要素作用分值的计算和专题图的编制 ( 流程图见图5 4 )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 7 页 盈巫壶殛叵 图5 4 道路通达度作用分等值线图的制作流程图 5 2 4 1 确定文娱设施类型 ( 1 ) 研究区城区文娱设施基本情况见表5 一1 7 ( 表略) 。 ( 2 ) 确定文娱设施级别 选择评定指标、确定评定指标权重值 分析调查资料,确定营业面积、土地面积、建筑面积三个指标为文娱设 施级别的评定指标;然后,认真分析各评定指标对文娱设施规模及作用大小 的重要性,采用因素成对比较法,确定各评定指标权重值,见表5 1 8 ( 表略) 。 评定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计算综合指标值 评定指标归一化处理按下式进行: m j = 1 0 0a i a 。a 。( 5 1 6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 8 页 式中:m f 一某评定指标归一化值; a j 一某评定指标值; a 。f 一某评定指标最大值。 综合指标值计算公式: x i = y m ,七i ( n = 1 ,2 ,5 )( 5 1 7 ) = f 。 。 式中:x 广- 某设施指标值: m ,某评定指标归一化值; k ,一某评定指标权重值。 研究区文娱设施评定指标归一化值及综合指标值见表5 1 9 ( 表略) 。 确定文娱设施级别 根据计算出的文娱设施评定指标的综合指标值,将文娱设施划分为二个 级别,结果见表5 2 0 ( 表略) 。 3 、计算文娱设施规模指数 用各级别文娱设施的综合指标值,按下式计算规模指数。 k i = a i a 。,( 5 1 8 ) 式中:k 。一某级文娱设施规模指数; a 广- 某级文娱设施平均综合指标值; a 。;一文娱设施平均综合指标值最大值。 经计算,研究区城区文娱设施规模指数见表5 2 1 ( 表略) 。 5 - 2 4 2 文娱设施作用分的计算 根据文娱设施的类型系数和规模指数 f l = 1 0 0 q t k , 式中:f ,一某设施某级别作用分; q ;一设施类型系数; k ;一设施规模指数。 计算结果见表5 2 2 ( 表略) 。 用下式计算文娱设施作用分: ( 5 1 9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 9 页 5 2 4 3 编制文娱设施作用分值表 ( 1 ) 确定文娱设施的服务半径和中心半径 根据城镇土地定级规程的要求,结合研究区城区实际,确定文娱设 施服务半径一级为4 0 0 0 m ,二级为1 0 0 0 m ,见表5 2 2 ( 表略) 。 根据各设施占地面积、确定文娱设施中心半径一级为3 0 m ,二级为1 5 m , 见表5 2 2 ( 表略) 。 ( 2 ) 计算相对距离 根据各设施服务半径,计算相对距离,计算公式为: r = d 。d( o r 1 )( 5 2 0 ) 式中:r 一相对距离; d 。一某类型某级别设旌服务半径内,某点距设施的距离; d 一某类型某级别设施服务半径。 ( 3 ) 编制作用分值表 文娱设施的作用分随距离变化而变化,呈直线递减规律,因此,选择直 线递减公式计算作用分,计算公式为: l = f ( 1 一r )( 5 2 1 ) 式中:f 。一某点文娱设施作用分; f 一某类型某级别设施作用分; r 一相对距离。 经计算,不同相对距离上的各类型各级别设施作用分,见表5 2 3 ( 表略) 。 根据计算确定的各级文娱设施服务半径和作用分,将各级文娱设施作用 分乘以相对应的因子、因素权重,得到各级文娱设施的作用分值( 各级文娱 设施距离对照情况与作用分值见表5 2 4 、表5 2 5 ( 表略) ) 。 5 。3 基于a r c v i e w 的专题地图制作 5 3 1a r c v i e w 的专题制图功能 专题地图根据其内容要素( 或现象) 的分布特征,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目蓝童遂垫图盥垂丞左鎏:= 股虿庄直盈盒法:垡丛签金鎏:厦底这:笠焦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0 页 线法、定位图表法、范围法、点数法、统计图法和运动线法。表示方法的选 择取决于现象和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地图用途的要求。 本文选用的a r c v i e w 软件具有较强的专题制图功能,各类专题地图的制 作通过5 个功能键来完成,分别为:s i n g i es y m b o l 、g r a d u a i e dc o l o r 、u n i q u e v 剐l l e 、d o t 和c h a r t 。这种划分与地图制图学中专题地图制图方法的分类有 一定区别,是a r c v i e w 的独特划分。从制图学上讲,s i n g l es y m b o 限定点符 号法是采用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符号,表示各自独立的各个物体的数量 和质量特征的方法:g r a d u a t e dc o l o r 一般选定某种色系后,通过色彩的饱和 程度来区分制图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特征;u n i q u ev a l u e 包含了符号法、线状 符号法、范围法、质底法4 种方法,应用这项功能能够制作表示各类点、线、 面状要素类别差异的类型图:d o t 即点数法,可表示一个统计区域内某种要 素的数量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c h a r t 主要采用分级统计图法中的“直方图” 和“饼图”来表达一个统计区域多种要素的数量特征,其中“直方图”擅长 表达不同要素的数量、规模差异,“饼图”可表达构成一个总量的各成分的 数量特征刚。 a r c v i e w 的专题制图功能由一系列对话框组成,可以制作出多种专题地 图,而且具有强大的修改专题地图的功能,可以修改数据的分类分级方法、 表示等级数、符号的形状、色彩、填充方式等。 5 3 2 研究区专题地图的制作 专题地图的制作是通过在存有相关要素( 居民点、水系、道路、境界等) 的地理底图上增加一个专题图层来实现的。 ( 1 ) 研究区绿地、公园影响度作用分值图的制作 研究区绿地、公园影响度作用分值图的制作过程如下: 通过菜单选择来确定图层的存贮路径、f e a t u r et y p e ( 选择p o i y g o n ) , 图层名称( 输入绿地、公园影响度) 后,对图层进一步设定。 在l e g e n de d l t o r 对话框( 图5 5 ) 中,l e g e n dt y p e 选择u n i q u e v a l u e 、v a l u e sf i i e d 选择v a l u e 、c o i o rs c h e m e s 选择b o u n 卅u ih a r v e s t 后, 双击s y m b o l 下方的符号样式打开c o l o r 尸a l 酣e 对话框,对符号的填充样式、 边框线型、颜色( 前景色、背景色及外边框颜色) 等进行相应的设定后,单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1 页 击a p p i y 按钮,完成对l e g e n d 的设定并应用于专题图层。 在色彩的设计上,力求满足相互闯既具有较明显的差别又互相协调、既 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性又能正确地表达数量特征。如图5 5l e g e n de d j t o r 对话框所示,本文所设计的色彩,以既符合自然色彩特点又带有一定象征性 的绿色为主色调,根据制图要素的重要性( 作用分值的大小) ,颜色由绿色 向黄色方向过渡,通过色彩的饱和程度,分出层次,使图上内容清晰易读的 同时,力求整个圈面色彩和谐。 圈5 5 l e g e n de 曲o r 对话框 上述专题地图制作方法仅在地理底图的基础上完成了专题图层的制 作,一幅完整的专题地图还应有图名、图框、图例、注记等内容。在a r e v i e w 中,地图的这些整饰内容可通过在a r c v l e w 的“打印布局”窗口点击“绘图” 工具条上的绘图、插入文本、平面布局设计等功能键来完成。 为使整个圈面符合平衡、协调、美观的原则,图面整饰时将附图与图例 都配置在图幅的左侧,图名置于图幅的右上角。 整饰完毕的研究区绿地、公园影响度作用分值图如图5 8 所示( 图略) 。 ( 2 ) 研究区道路通达度作用分等值线图的制作 研究区道路通达度作用分等值线图的制作过程如下: 在新建的“道路”图层中,l e g e n dt y p e 选择u n j q u e v a i u e ;v a i u e s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2 页 f j i e d 选择c l a s s ,即采用6 个不同色系分别代表道路的6 个类型( 由于道路属于 线型制图要素,图上面积较少,为了提高图面分辨率,6 个色系均选用了较高 的亮度和纯度) ;然后对符号的填充样式、边框线型、颜色等进行相应的设 定后,完成对l e g e n d 的设定并应用于专题图层。如图5 6 ( a ) 所示。 图5 6l e g e n de d i t o r 对话框 在新建的“道路等值线”图层中,l e g e n dt y p e 选择g r a d u a t e d s v m b o i ,本文选择绿色系;c l a s s j a c a t j o nf j l e d 选择加权分( 即道路通达度 作用分值) ,用绿色系等值线的线粗来反映制图要素的质量指标一道路通达 度作用分值,等值线越粗,则它所代表的作用分值越大,反之越小;由于人 眼对亮度的差别并不太敏感,认出某一特定亮度的能力是有限的,故本文根 据道路通达度作用分值的取值分布情况,将l e g e n dc i 弱s i f i c a t i o n 设定为5 个 级别,并应用于专题图层。如图5 6 ( b ) 所示。 图面整饰( 与研究区绿地、公园影响度作用分值图的图面整饰相似) 。 整饰完毕的研究区道路通达度作用分等值线图如图5 9 所示( 图略) 。 ( 3 ) 研究区文娱设施作用分等值线图的制作 研究区文娱设施作用分等值线图的制作过程如下: 在新建的“文娱设施”图层中,表示方法选择定点符号法,即用符号 的位置表示制图要素的空间分布,颜色表示质量的差别,大小表示数量的差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3 页 别。由于文娱设施属于点状制图要素,在图上表示为面积较小的点,故本文 选用人眼敏感度较高的红色点代表文娱设施的空间位置;v a l u e sf i l e d 选择 c i a s s ( 根据文娱设旋的综合指标值,5 4 2 中已将文娱设施划分为二个级别) 。 在新建的“文娱设施等值线”图层中,l e g e n dt y p e 选择g r a d u a t e d s v m b o i ,与制作研究区道路通达度作用分等值线图时选用单一绿色系不同, 这里选用由蓝色系向紫色系的逐渐过渡,通过色系变化及其亮度和纯度的变 化来表示制图要素的数量指标一文娱设施作用分值,使整个图面色彩相互协 调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对比性;c i a s s j f i c a t i o n f 1 e d 选择加权分( 即文娱设 施作用分值) ,即用文娱设施等值线的线粗来反映道路通达度作用分值的分 级,等值线越粗,则它所代表的作用分值越大,反之越小;根据文娱设施作 用分值的取值分布情况,将l e g e n dc i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设定为5 个级别,并应用于 专题图层。如图5 7 所示。 图5 7l e g e n de d i t o r 对话框 图面整饰( 与研究区绿地、公园影响度作用分值图的图面整饰相似) 。 整饰完毕的研究区文娱设施作用分等值线图如图5 1 0 所示( 图略)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4 页 结论 1 结论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大比例尺遥感专题制图,具有信息丰富、现势性强、 调查和成图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是当前地图更新、国土资源调查和规划 首选的信息数据源,其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通过 对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和解译,对r s 、g i s 技术在土地利用专题制图中的应 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四川省某市为研究区,以e r d a s 、a r c v i e w 为软件平台,充分发挥 r s 、g i s 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在对0 u i c k b i r d 影像数字处理和解译的基础上, 建立了土地利用数据库,制作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并在此基础上,以 绿地、公园影响度为面状制图要素、道路通达度为线状制图要素、文娱设施 为点状制图要素,将点、线、面制图要素定量化后以作用分值表示,编制了 相应的作用分值专题图。通过颤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 1 ) 利用q u i c k b i r d 影像制作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采用野外实测控制点 进行几何和正射校正,达到了1 :5 0 0 0 土地利用图的制图精度要求。 ( 2 ) 利用最新时相的q u i c k b i r d 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室内解译、判读地 类的准确率可达到8 0 左右。 ( 3 ) 采用“实地踏勘、室内人机交互判读并矢量化、野外校核和补充调查, 再室内修改编辑,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方法,实现了遥感与g i s 结合。 ( 4 ) 将点、线、面土地利用制图要素定量化后以作用分值表示的方法,所 制作的作用分值专题地图,能够直接、形象的显示点、线、面土士电利用制图 要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5 ) 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r s 、g l s 技术为高效准确的制作各类不同层次 内容的专题图( 现状分布图及分析评价结论图) 提供了先进有效的技术条件。 本论文基于e r d a s 、a r c v i e w 研究制作的土地相关要素作用分值图正是本论文 的特色之处。 2 不足 本文对于土地利用遥感专题制图的研究探讨,其成果仅仅是初步性的, 对r s 、g i s 技术在土地利用专题制图中的许多应用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5 页 文存在以下不足: ( 1 ) 由于a r c v i e w 的制图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所制作的作用分值专 题图在色彩搭配及饱和度的调配方面不够理想。 ( 2 ) 仅提出了建立基于g i s 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基础框架,而对具体的实 施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 3 ) 应用g i s 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分析的功能研究的较少,对土地利用及 其所引起的环境质量、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利用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有待 于进一步加深。 随着r s 、g i s 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g i s 软件专题制图功能的不断强 大,应用r s 、g i s 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快速、准确地进行土地利用方面的专题 制图的研究也将会不断地成熟和完善。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6 页 致谢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在漫漫的求知途中,无数的师长、知己和亲人都 在默默的关心和帮助我,在这论文即将画上圆满句号之际,我要衷心地感谢 你们;你们的关心和帮助将永远激励着我! 师从于徐京华教授是我人生的一大荣幸。多年来一直在徐老师的指导下 学习,她广博的知识与高瞻远瞩的学识开拓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思维。 更为重要的是徐老师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她待人接物谦逊的态度,潜移默 化地影响着我,这将让我终生受益。论文从选题、研究方法、撰写到最后定 稿全过程,徐老师都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实验室的冯德俊老师、孙美玲老师、胡亚老师、蔡国林博士、郑楠 硕士、刘娜硕士等,在学习期间,他们热忱的帮助使我在苦累中体会着快乐; 成功时的祝福,失败时的鼓励,困难时的帮助,这些都将永远地铭刻在我的 心中。 感谢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对本论文的支持,没有该院提供的资料 和数据,本论文无法顺利完成。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他们在我漫长的求学的过程中对 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无怨无悔的支持。在我成长的每一个足迹中,都印刻着 他们的汉水和希望,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赐予我永远奋进的力量!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7 页 参考文献 1 廖克现代地图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3 2 马耀峰,胡文亮,张安定,陈逢珍地图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4 3 黄仁涛,庞小平,马晨燕专题地图编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3 4 李伯衡国土信息系统与国土利用制图中国大地出版社,2 0 0 3 5 梅新安,彭望碌,秦其明等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1 6 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3 7 常庆瑞,蒋平安,周勇等遥感技术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4 8 蒲体信,陈龙华,冯德俊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社2 0 0 5 9 t r e i t zp ,r o g a nj r e m o t es e n s i n gf o rm a p p i n g8 n dm o n i t o r i n g1 a n d c o v e r a n dl a n d u s ec h a n g e 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 p r o g r e s si np 1 a n n i n g , v 0 1 u m e6 1 ,i s s u e 4 m a y2 0 0 4 ,p a g e s2 6 9 2 7 9 1 0 s a l o v a a r ak j , t h e s s l e rs ,m a l i kr n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a m a z o n i a n p r i m a r yr a i nf o r e s tv e g e t a t i o nu s i n gl a n d s a te t m + s a t e l l i t ei m a g e r y 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 v o l u m e9 7 ,i s s u e1 j u l y2 0 0 5 , p a g e s3 9 5 1 1 1 李德仁论2 1 世纪遥感与g i s 的发展武汉大学学报2 0 0 3 ,2 8 ( 2 ) 1 2 朱述龙,张占睦遥感图像获取与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3 1 3 李志林,朱庆数字高程模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 9 9 9 1 4 戴昌达,姜小光,唐伶俐遥感图像应用处理与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4 1 5 周成虎,骆剑承,杨晓梅等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北京:剥学出版社,2 0 0 3 1 6 何国金,李克鲁,胡德永等多卫星遥感数据的信息融合: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 图像图形学报1 9 9 9 ,4 a ( 9 ) 1 7 贾永红,李德仁,孙家柄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遥感技术与应用2 0 0 1 。1 5 ( 1 ) 1 8 傅肃性遥感专题分析与地学图谱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2 ( 1 9 t h o m a sm l i l l e s a n d ,r a l p hw k i e f e r 遥感与图像解译彭望碌,余先川,周涛 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0 3 2 0 任志远,张艳芳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3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8 页 2 1 傅肃性地学分析在遥感专题制图中的应用国土资源遥感1 9 9 4 ( 3 ) 2 2 汪金花,孔改红利用遥感影像进行专题制图方法的探讨矿山测量2 0 0 2 ,9 2 3 杨军,徐世武县( 市) 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和实现地球科学一中国地质 大学学报2 0 0 2 ,2 7 ( 3 ) 2 4 周伯明遥感土地利用专题制图一以南京市1 :1 0 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例江苏测 绘1 9 9 4 ,2 2 5 杨联安,袁勘省,卢斌莹等土地利用管理动态信息系统标准化与规范化初探西 北大学学报1 9 9 9 ,2 9 ( 4 ) 2 6 陈健g i s 环境下基于知识规则的土地利用数据制图综合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 0 0 3 ,4 2 7 龚健雅当代g i s 的若干理论与技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 9 9 9 2 8 k a n g t s u n gc h a n g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陈健飞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3 2 9 张荣群地图学基础西安地图出版社,2 0 0 2 3 0 祝国瑞等地图设计与编绘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2 3 1 张继贤程烨3 s 技术支持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更新中国土地科学2 0 0 2 ,1 6 ( 1 ) 3 2 何宗宜地图数据处理模型的原理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4 3 3 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宜宾市城区土地定级估价报告2 0 0 5 3 4 汤国安,陈正江,赵牡丹,刘万青,刘咏梅a r c v i e w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2 3 5 刘昌明等地理学的数学模型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0 3 6 党安荣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专题制图要素分级探讨地理学报1 9 9 8 ,1 2 3 7 y u z os u g a l a n du s es u r v e yu s i n gr e m o t es e n s i n ga n dg e o g r a p l l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 s a d v a n c e si ns p a c er e s e a r c h , v 0 1u l i i el z ,i s s u e7 j u l y1 9 9 2 3 8 m a s s e ri m a n a g i n go u ru r b a nf u t u r e :t h er 0 1 eo fr e m o t es e n s i n ga n d g e o g r a p h i ci n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 s h a b i t a t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v 0 1 u m e2 5 ,i s s u e4 d e c e m b e r2 0 0 1 , p a g e s5 0 3 5 1 2 3 9 h ec c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巾o t es e n s i n gi nc h i n a s p a c ep o 】i c y ,v o l u m e 5 , ! s s o e1 f e b r u a r y1 9 8 9 , p a g e s6 5 7 4 d 们a 1 1 je l l oc ,m o r g a nk ,b l l s b e ya ,n e 甲l a l l dl m a p p i n gm i c r o u 1 b a 九h e 3 t is l a n d su s i n gl a n d s a tt ma n dag i s c o 巾讲l t e r s g e o s c i e n c e s ,v 0 1 u m e2 1 , i s s l l e 8 o ct o b e r1 9 9 5 , p a g e s9 6 5 9 6 7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9 页 4 1 h e r 0 1 dm ,c o u c l e l i sh ,c 1 a r k ek c t h er o l eo fs p a t i a lm e t r i c si nt h e a n a l y s i sa n dm o d e l j n go fu r b a nl a n du s ee h 8 n g e c o m p u t e r s ,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u r b a n s y s t e m s , v o l u m e2 9 ,i s s u e4 j u l y2 0 0 5 , p a g e s3 6 9 3 9 9 4 2 k a r 卜h e i n zs z e k i e l d a u s eo fs a t e l l i t ed a t ai nc o a s t a lz o n ep r o g r a 咖e s o c e a nm a n a g e m e n t ,v o l u m e3 ,i s s u e1 a p r i l1 9 7 6 , p a g e s3 1 5 6 ( 4 3 a n t o n i od ig r e g o r i o 0 b t a i n i n g1 a n d u s ei n f o r m a t i o nf r o mar e m o t e l ys e n s e d l a n dc o v e rm a p :r e s u l t sf r o mac a s es t u d yi nl e b a n o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d u r n a lo f a p p l i e de a r t h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dg e o i n f o r m a t i o n , v 0 1 u m e5 ,i s s u e2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