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记趣.doc_第1页
白鹿洞书院记趣.doc_第2页
白鹿洞书院记趣.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鹿洞书院记趣 ?庐山处处是佳境,对于读书人来说,到得庐山,任何地方不去犹可,白鹿洞书院是非去不可的。况且,白鹿洞书院又可上了邮票,庐山虽然屡上邮票,可这书院还是第一次。 ?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东南麓,相传自唐代以后这里就是文人雅士讲学读书之地。宋代大文学家,曾在湖南岳麓山创办书院的朱熹,也曾在这里讲学,至使白鹿洞书院在中国文化史上显得著名而重要,效应嘛。 ?走近书院,便觉山水环舍,环境幽静,真正是天人合一。远处的五老峰象五位年长的督学,日夜监视着书院和在书院读书的人。史载,朱熹评价这个书院是:“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对此处的特色到是说得淋漓尽致。 ?集邮人总爱钻牛角尖,无论什么邮品总是想弄清其出处原委,邮票名称亦在其中。我还思衬,这书院为何不叫“庐山书院”或“五老峰书院”,那多贴切自然,却偏叫“白鹿洞书院”,况且这书院也没有山洞,更不在山洞之中。 ?导游总是无所不知的,问问导游吧,这是其职责所系。 ?于是,导游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白鹿的: ?“据说唐朝的李渤,曾经在这五老峰下隐居,读书,他还训养了一只白鹿,人们并不知或不叫他的名字,都叫他白鹿先生。这是因为李渤要买书,要买文房四室,他就把一个装着钱的袋子挂在鹿角上,白鹿自会到山下的南康镇上去把主人所需物品买回来。这只白鹿本是一只神鹿,李渤功成名就,不再当隐士而走出庐山做官时,这只白鹿也就升天去了。” ?后来人们看重这里“无市井之喧”的宁静,便在这里修筑书院,因为李渤的缘故,还有李渤的神麓,人们便取名“白麓洞书院”。 ?听着导游的故事,我已然站在书院门厅前,我一直玩味着,这样一个史实,要说名气,这朱熹要比那唐朝的李渤著名多了,在这里无论导游还是游人,一般人都不谈朱熹的理学,却津津乐道李渤的白鹿。许多的游览者也对康熙皇帝所赐“学达性天”的牌匾毫不理会,而对导游讲的和导游书中所写的白鹿的故事倒颇感兴趣。中国的地名大多都有故事,这个神鹿的故事无论真伪,都是故事,就是在今天人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可谓强之百倍,也无人能将一只鹿训化得可以给人打工。但是游览者对这些是不予追究的,我是来旅游的,如果遇事较真,那还哪来的游兴,哪里还有。 ?进了书院大门穿过礼圣讲学的殿堂,里边果然有一山洞,原来洞在房中,在石洞的正中,一只活泼可爱的石鹿向人而立。又据说这里本无洞,这石洞是后来为了让白鹿洞名符其实而专门建造,为了纪念白鹿和他的主人“白鹿先生”人们在此建洞立鹿。 ?在中国上一段“史无前例”的日子里,这只能干驯良而又带有仙气的白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