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二氯丙烷氨化合成丙二胺工艺及动力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有机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作为一种“废物”时对环境影响很大,而处理有机氯 化合物比较常见和有效的方法是考虑如何将其转化,将其氨解是其中最常见的方 法。通过氨解处理有机氯化合物可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胺类化合物。本文详细研究 了以1 , 2 二氯丙烷( d c p ) 为原料。氨化反应合成1 , 2 丙二胺f d a p ) 的工艺过程。 实验考察了不同催化剂、不同溶剂体系对l ,2 二氯丙烷氨化合成l ,2 丙二胺 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氨与 1 ,2 二氯丙烷进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对此氨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1 ,2 二氯丙烷氨化反应合成1 ,2 一丙二胺的最佳催化剂为c u o 。 l ,2 二氯丙烷氮化反应合成1 , 2 丙二胺可以在水作为溶剂的体系中进行, 而且可以得到较好的收率。 正交试验得出了1 ,2 二氯丙烷氨化反应合成1 , 2 丙二胺的最佳条件为:反 应温度为1 6 0 、反应时间为4 h 、催化剂c u o 用量为l ( 以d c p 的量计) 、液氨 与1 , 2 - 二氯丙烷进料摩尔比为4 0 :1 ,在此条件下进行1 , 2 二氯丙烷氮化反应可以 使得丙二胺的收率大于5 0 。 同时,本实验通过测定1 ,2 二氯丙烷的转化率以及1 ,2 丙二胺的收率对1 ,2 一 二氯丙烷氨化反应表观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建立了氨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d c d a p d t = - k l c d a k 2 c d c p p x c d a p 丫,d c p d l y a 坷。棚做2 c d c d a p t ,利用a s p e np l u s 对氨化反应体积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测定了氨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反应级数和活 化能以及指前因子,实验结果如下: 利用a s p e np l u s 对氨化反应体积进行了合理的模拟计算。 利用v i s u a lb a s i c6 0 软件与o r i g i n 7 0 软件对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线性回 归分析,实验得到的氨化反应主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为:a 1 2 0 ;表观反应速率 常数在3 9 3 1 5 k 、4 1 3 1 5 k 、4 3 3 1 5 k 下分别为:0 5 5 2 0 8 、0 9 3 3 9 3 、1 4 4 4 2 2 ;表 观活化能数值为:3 4 0 6 2 k j t o o l 。氨化反应副反应( 只考虑二丙烯三胺的情况) 的 表观反应级数为:1 3 = 1 5 8 1 4 9 、t = 1 1 0 3 8 7 ;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在3 9 3 1 5 k 、 4 1 3 1 5 k 、4 3 3 1 5 k 下分别为:4 8 2 5 5 1 、5 4 0 0 4 6 、8 7 9 0 1 2 。 关键词:l ,2 二氯丙烷氨化反应l 丙二胺优化多丙烯多胺表观动力学研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c h l o r o o r g a n i cc o m p o u n d sa sw a s t e sj i lc h e m i c a lp r o c e s s e sh a v eag r e a tm a p a c t 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m o s te f f i c i e n tw a s t ed i s p o s a lr e l i e so nm e i r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t o t h ec o m m e r c i a l l yu s a b l ec o m p o u n d s o n eo ft h eu n i v e r s a la n de f f i c i e n tm e t h o do f d i s p o s a lo fc h l o r o o r g a n i cc o m p o u n d si sa m m o n o l y s i s t h i sp r o c e s sa l l o w sf o r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m a n yu s a b l ea n l i n c $ f r o mw a s t ec h i o r o o r g a n i cc o m p o u n d s ,嘶l i z i n g r e a d i l ya v a i l a b l ea n dr e l a t i v e l yi n e x p e n s i v ea m m o n i a 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p r e p a r a t i o no f 1 , 2 - d i a m i n o p r o p a n eb yt h ea m m o n o l y s i so f1 , 2 一d i c h l o r o p r o p a n ei s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s t u d i e d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d i f f e r e n tc a t a l y s t sa n dd i f f e r e n ts o l v e n ts y s t e m s0 1 1 t h e a m m o n o l y s i sp r o c e s sw e r er e s e a r c h e d , a n do nt h eb a s i s ,o r t h o g o n a le x p e r i m e n t a l m e t h o dw a se m p l o y e d t h er e a c 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 ,r e a c t i o nt i m e ,t h em o l a rr a t i oo f l i q u i da m m o n i a t o1 , 2 d i c h l o r o p r o p a n e ,t h ea m o u n to fc a t a l y s tu s e dw e r ee x a m i n e dt o f i n do u tt h eo p t i m i z e dr e a c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r e s u l t sw e r ea sf o l l o w s : o t h eo p t i m i z e dc a t a l y s to f a m m o n o l y s i so fl ,2 - d i c h l o r o p r o p a n ew a sc u o t h ea r n m o n o l y s i sp r o c e s so f1 , 2 一d i c h l o m p r o p a n ec o u l db eu n d e r g o n eu n d e r w a t e ra st h es o l v e n ts y s t e m ,a n d9 0 0 dy i e l dw a so b t a i n e d t h eo r t h o g o n a le x p e r i m e n t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o p t i m i z e dr e a c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o f t h ea m m o n o y s i so f1 , 2 - d i c h l o r o p r o p a n ew e r e :r e a c 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1 6 0 ( 2 ,r e a c t i o n t i m e 4 h ,t h e m o l a rr a t i o o f l i q u i da m m o n i a t o1 , 2 - d i c h l o r o p r o p a n e 4 0 :1 ,t h e a n l o n n t o f c a t a l y s t1 a c c o r dt ot h ea m o u n to f1 , 2 - d i c h l o r o p r o p a n eu s e d , a n du n d e rt h i sr e a c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t h ey i e l d so fa m m o n o l y s i sp r o c e s s e sw e r ea b o v e5 0 m e a n w h i l e ,t h ea p p a r e n tk i n e t i c so fa m m o n o l y s i sp r o c e s sw a sr e s e a r c h e db y m e a s u r i n gt h ec o n v e r s i o no f1 , 2 - d i c h l o r o p r o p a n ea n d t h ey i e l do f1 , 2 - d i a m i n o p r o p a n e t h ek i n e t i c sm o d e l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a sf o l l o w s : d c u a p d t = k l c d c p - k 2 c d 口b c d a p t d c p o 吨血拍础2 c d c p p c o a p y t h ev o l u m e so fr e a c t i o ns y s t e mw e r eo b t a i n e dt h r o u g ht h es i m u l a t i o nb yt h e c h e m i c a ls o f t w a r ea s p e np l u s t h er e a c t i o no r d e r ,a c t i v ee n e r g ya n dt h ep r e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 x p o n e n t i a lf a c t o r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 t h er e s u l t sw e r ea sf o ! i o w s : mc h e m i c a ls o r w a r ea s p e np l u sw a sm w o d u c e dt os i m u l a t et h ev o l u m e o ft h ea r n m o n o l y s i sp r o c e s s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v a l u eo fg a sv o l u m e sa n d l i q u i dv o l u m e s1 ) 1 7 e l er e a s o n a b l e )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d a t a sf r o mt h er n a m o n o l y $ i $ p r o c e s sw e r ea n a l y s e db yt h e s o f t w a r ev i s u a lb a s i c6 0a n do r i g i n7 0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e dt h a tt h ea p p a r e n tr e a c t i o n o r d e ro ft h ea m m o n o l y s i sm a i nr e a c t i o nw a sa = 1 2 0 ,t h ea p p a r e n tr e a c t i o nr a t e c o n s t a n t sw e r eo 5 5 2 0 8 ,0 9 3 3 9 3 ,1 4 4 4 2 2u n d e r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 s3 9 3 1 5 k4 1 3 1 5 k 4 3 3 1 5 ks e p a r a t i v e l y ,a n dt h ea p p a r e n ta c t i v e e n e r g yw a s3 4 0 6 2k j m o l ;t h e a p p a r e n t r e a c t i o no r d e ro ft h e a m m o n o l y s i s s i d e r e a c t i o n ( o n l y t a k et h e d i p r o p y l e n e t r i a m i n ei nt o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 w a s1 3 = 1 5 8 1 4 9 、1 ,= 1 1 0 3 8 7 ,t h ea p p a r e n t r e a c t i o nr a t ec o n s t a n t sw e r e4 8 2 5 5 1 ,5 4 0 0 4 6 ,8 7 9 0 1 2u n d e r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 s 3 9 3 1 5 k4 1 3 1 5 k4 3 3 1 5 k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k e yw o r d s :1 , 2 - d i e h l o r o p r o p a n e ,a m m o n o l y s i sr e a c t i o n ,1 , 2 - d i a m i n o p r o p a n e ,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p o l y a m i n e s ,a p p a r e n tk i n e t i cr e s e a r c h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前言 随着2 l 世纪的到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所涉及的生态、环境、资源、 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今的化工生产过程对环 境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影响,所以从化学过程中环保、经济和社会的要求看,化学 工业已无力承担因使用和产生对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面必须花费的高昂治理费 用,这些费用已逐渐成为化学工业的巨大负担【1 1 。因此如何能够更好的利用化工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已经受到了人类广泛的重视。有机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 作为一种“废物”时对环境影响很大,而处理有机氯化合物比较常见和有效的方法 是考虑如何将其转化,而将其氨解又是其中最常见的方法。通过氨解处理有机氯 化合物可以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胺类化合物,例如:从二氯乙烷制乙二胺及多胺类 ( 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等等) ,从氯乙酸制氨基乙酸,从废尼龙 6 和尼龙6 ,6 制备己二胺担4 1 ;从1 , 2 ,3 三氯丙烷制备氯化烯丙基胺【5 1 和从废p e t 制各对二甲酰胺苯和对亚二甲苯二胺嘲:从烯丙基氯制备烯丙基胺f 7 1 等。 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丙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l ,2 二氯丙烷( d c p ) 。国内环氧氯 丙烷现生产能力约4 5 万饥环氧丙烷现生产能力为2 5 万低分别为丙烯高温氯 化法和氯醇法,因此即使保守计算,每年副产l 2 二氯丙烷至少3 3 万t 。其中部分 以d d 溶剂( 工业上将环氧氯丙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l ,2 一二氯丙烷和1 ,3 一 二氯丙烯称为d d 混剂) 的形式用于配制农药,剩余部分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利用 途径f 8 1 。因此,合理利用副产d c p 是一项急待开发的技术研究课题。另一方面, 丙二胺可以用作汽油钝化剂、弹性纤维的增链剂以及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等。所 以开发d c p 氨解合成1 。2 丙二胺以及联产多丙烯多胺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有很 大的经济价值。 本课题从原料成本、生产工艺和催化剂成本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以l ,2 二氯 丙烷为原料氨化合成l ,2 丙二胺的路线,并进行了表观动力学研究,本课题的研 究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巨大的工业经济价值,有利于工业化的生产,解决国内 l ,2 丙二胺的需求。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 研究背景 第二章文献综述 1 , 2 一二氯丙烷( 1 ,2 d i e h t o r o p r o p a n e ,d c p ) 为丙烯氯化加成产物,主要存在于环 氧氯丙烷的副产物和环氧丙烷生产的高沸物中。 环氧氯丙烷生产过程中产生1 ,2 二氯丙烷网: c l 主反应 h 3 c c = c h 2 + c 1 2 - 卜h 2 亡一h c c h 2 + h c l f 妒s 。c h 2 一h 岔乏h - 唧c 【h ,c h c 一- - - c h 2 + c 1 2 h 2 占一矗= c h c l ( 取代) 7 - 业上将环氧氯丙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曷q 产物1 ,2 - - - - - 氯丙烷和1 , 3 二氯丙烯 称为d d 混剂。在丙烯高温氯化法生产环氧氯丙烷时,每生产i t 环氧氯丙烷则副产 2 3 0 k g d d 混剂。 环氧丙烷生产过程中产生1 ,2 二氯丙烷 1 0 1 : 主反应 h 3 c - & 2 c h 2 + c 1 2 + h 2 0 + c 3 鼍6 c l o h + h c l 氯丙醇 副反应 h 3 c 一上i c 一- - c h 2 十c 1 2 +h 3 c 一等一阿2 c 1 ( 二氯丙烷) h 3 c 一矗一c h 2 + c 1 2 + c 3 地c 1 0 h + c 1 :耋盘筹嚣+ h c l 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时每生产l t 环氧丙烷则副产1 , 2 一二氯丙烷11 5 ( 国外水 平) ,1 1 1 11 0 k g ;而国内由于管理和工艺水平较落后,有的竟高达3 0 4 0 。 国内环氧氯丙烷现生产能力约4 5 万鸭环氧丙烷现生产能力为2 5 万氓分别 为丙烯高温氯化法和氯醇法,因此即使保守计算,每年副产l ,2 - 二氯丙烷至少3 3 万 t 。其中部分以d d 溶剂的形式用于配制农药,剩余部分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用途只能 焚烧掉,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喁1 。合理利用副产d c p 是一项急待开发的技 术研究课题。早在1 9 4 0 年代,国外d c p 就用于全氯化方面制备c t c ( i 四氯化碳) 和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 c e ( 四氯乙烯) 。进入1 9 9 0 年代,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国际上签署了蒙特利 尔议定书,c t c 和f l l 、f 1 2 均被列为受控物质,2 0 1 0 年我国将停止使用。另外 全氯化反应器防腐问题,国内至今还未解决,还存在流程长、投资大等问题。另 一方面,1 9 6 0 年代至今,波兰、前苏联对d c p 氨解制备丙二胺技术进行过研究, 并申请了专利。1 9 7 0 年代,沈阳石油化工厂和上海染料化工十四厂对d c p 氨解技 术进行过研究【1 1 l 。到目前,国内还没有工业产品,全部需从b a s f 公司进口。每 吨丙二胺6 8 万元。全年需求量数百吨。 多乙撑多胺与多丙撑多胺一样具有较大市场。多丙撑多胺主要有二丙烯三 胺、三丙烯四胺以及多丙烯多胺等。 2 2l ,2 丙二胺的理化性质 1 ,2 - 丙二胺分子结构式为: n 琢n i - i , i 。 i 。 h 3 c d c c h , h l ,2 丙二胺的基本信息如下: 国标编号:8 2 0 3 0 ;c a s 号为:7 8 9 0 - 0 :英文名称为:1 , 2 p r o p a n e d i a m i n e 或 1 , 2 - d i a m i n o p r o p a n e ;稳定性:稳定;分子量:7 4 1 3 :蒸汽压:1 8 7 1 0 a 2 0 c ;闪 点:3 3 c ;熔点:3 7 2 c :沸点:1 1 8 9 c ;相对密度( 水= 1 ) :o 8 7 ;危险标记: 2 0 ( 碱性腐蚀品)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很多有机溶剂;外观与性状:无色液 体,有氨的气味,有吸湿性,与空气接触产生白色烟雾。吸下层空气中二氧化碳, 生成白色沉淀。折光率:1 4 4 6 0 。易吸湿形成水合物。与水形成恒沸混合物。易 燃,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 3 丙二胺及副产物丙撑多胺的应用 2 3 1 丙二胺 丙二胺在工业上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关于其性质与应用的报道有许多 1 2 - 1 4 。 丙二胺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的应用,此外还可用作汽油钝化剂、弹性纤维的增链 剂以及环氧树脂固化促进荆等。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3 1 1 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 1 ) 合成2 , 3 ,5 三甲基吡嗪 2 , 3 ,5 一三甲基吡嗪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香料,它是吡嗪类香料中应用最广、用 量最大的一个品种,广泛存在与可可、牛肉、绿茶、玉米、花生、棒子等许多天 然食品中。以丁二酮,1 , 2 丙二胺为原料,合成2 ,3 ,5 三甲基吡嗪的反应如下: 码c一0一09一+酬l啦眦f,n“干。j-吗ch3c c h 3 + 印 h 3 c 一“一g 一+ h 2 一人、n h 2 l i 一+ h 2 0 玛器+ 姗一n r - - - 岫c h 3 ( 2 ) 合成右雷佐生 右雷佐生( 又称右丙亚胺d e x r a z o x a n e ) 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可以避免或减少蒽 环类抗癌药物( 如阿霉素等) 的毒性。因此已经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药物上市。王 玉玲,宋宏锐,宋爱华对丙二胺进行了拆分,得到了右旋1 ,2 丙二胺,并用以下 路线合成得到了右雷佐生。 h 2 u l 2 l l - t a r t a r i ca c i d y 州s 皿一j y 一 c l c h 2 c o o h 螂一竖唑 v ! 一一 1 1 b u i 、1 1 n a o hi “卜“2 l u u n j 2 一 ( 3 ) 合成烟拉文【叼 烟拉文( n i c a r a v e n ) 具有抗血管痉挛和神经保护的双重作用。由于它具有自由 基清除功能,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和脑内出血引 起的脑水肿,以及脑梗死的神经保护【1 8 1 。邢爱敏,张睿,徐云根等以烟酸为原料, 与氯甲酸乙酯反应,生成混合酸酐,再与1 2 丙二胺反应得到烟拉文粗品对烟拉 文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 4 以、 8 5 , c i c h 2 c h m e c l 的转化率 9 5 ;多丙烯多胺的选择性大约为4 7 :在没有乳化剂 时,n h 3 与c 1 c h 2 c h m e c l 的进料比为2 4 :1 ,反应温度为1 2 0 - 1 3 0 ,反应时间为 3 - 4h 的情况下,c l c h 2 c “e c l 的转化率仅约为2 0 。 m u g n o ,m i c h e l e 等研究了l ,2 丙二胺的合成以及在杀真菌药中的应用【3 5 1 。其 研究结果表明:当n h 3 :d c p 为5 0 :1 ,使用2 5 的氨水溶液且在1 4 0 c 下反应时可 以得到4 8 8 的1 2 丙二胺。r o p u s z y n s k i ,s t a n i s l a w 等 3 6 1 所用的n h 3 与 c 1 c h 2 c h m e c l 的进料比为2 - 1 0 :1 ,在1 3 00 c 温度下反应5 5 h ,1 , 2 丙二胺收率为 3 9 1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采用d c p 为原料氨化制备丙二胺,如果选用传统浓缩脱水析盐工艺,具有 以下特点:原料来源便宜,反应过程简单,氮化反应成熟,丙二胺与水不共沸可 以获得9 8 丙二胺,提高氨比和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就可以得到较高的1 ,2 丙二胺收率。不足之处为流程长,由于反应中产生大量的盐( 每吨产品约有2 2 吨盐) ,使它的后处理较困难,需要繁锁的蒸发浓缩脱水设备,能耗高,收率低。 该工艺投资较大,设备腐蚀强,废水处理有一定难度。 2 5 5 氮丙啶( a z i r i d i n e ) 法 i s h i k a w a , r y u i c h i 等人p 7 1 研究了以氮丙啶及其衍生物为原料通过使氮丙啶 及其衍生物在犹如离子交换树脂等固体酸作为催化剂与r 3 r 4 n ( c h - r 1 c h r 2 n h ) m h ( m = o - 4 ) 力n 成反应合成烷基胺及胺类的方法,所使用的氮丙啶( 及 其衍生物) 如( i ) 所示,可以合成通式为r 3 p n c c h r l c h r 2 n h ) m 限l ,r 2 = h ,m e ,e t ; r 3 ,r 4 = h ,c 1 4a l k y l ,c 2 _ 4a m i n o a l k y l ;n = 1 - 5 ) 的物质。s h i m a s a k i ,y u u j i 等人网用 此方法类似合成了7 - - 胺。文献报道可以利用r 为甲基的起始原料( n 3 通过氨 化反应合成了1 ,2 丙二胺,得到的l ,2 丙二胺的产率为3 5 。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髟屯n r 耵i i n h 盐n 凹,里邸,避n h , 7 吁1 王2 l c h 3 旦一h 3 c ,屯托 pn 阿1n a n :3 :兰竺:c h ! o :h ,严恤 i 。,h ,o ,f 1 2 b r h 2 c 弋0 吗厂五i 了一邸由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n 吖吗寺邸c | h n h 蕞2 c h 3 2 。 1 1 3 。瑞。1 1 2 3 不常见方法三【4 1 】: 透hn4 n h 玛一h ,c 毒、 c h 2 l ,o h i u3 7 3 2 c h l 4 6 2 6 工艺路线的选择 如上所述,丙二胺制备方法有很多,各有利弊。根据我国国情,d c p 来源 广,价格便宜,故可采用成熟的氮化反应。 从现有的技术条件及1 ,2 - 丙二胺市场情况考虑,走1 ,2 二氯丙烷路线较有把 握,并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l 。2 丙二胺收率6 0 ,多丙烯多胺收率2 0 计得到下表: 表2 1 丙二胺合成成本、利润计算 物料名称单耗( 吨)单价( 万元)总价( 万元) d c p2 5 4 5o 61 5 2 7 原n 地 1 5 3 1o 20 3 0 6 料 n a o h1 8 0 2o 2 20 3 9 6 溶剂 o 3 原料合计2 2 2 9 产 丙二胺 166 品多胺0 2 8 6 2 5 o 7 1 5 产品合计6 7 1 5 - = 盐 2 2 6 废 蒸馏残液 0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中可以看出以生产一吨l ,2 丙二胺计,原料与产品价格差在4 5 万元左右, 如果车间加工成本控制在1 万元以内,则有3 5 万元左右的税前利润。年产5 0 0 吨 1 ,2 丙二胺可获得1 7 5 0 万元的税前利润。 2 71 ,2 二氯丙烷法的技术难点 2 7 1 反应 1 ,2 二氯丙烷法的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反应压力3 5 m p a ,温度1 6 0 - , - 1 7 0 , 现有的实验条件可以做到。提高氨比,缩短反应时间来提高1 ,2 丙二胺的收率。 工业设备上可能存在材料腐蚀问题。 很多材料像不锈钢、铝之类的,它们能耐腐蚀全靠钝化膜,只要氯离子和这 些材料直接接触就会产生腐蚀。因为处于钝态的金属仍有一定的反应能力,即钝 化膜的溶解和修复( 再钝化) 处于动平衡状态。当介质中含有氯离子时,平衡便 受到破坏,溶解占优势。其原因是氯离子能优先地有选择地吸附在钝化膜上,把 氧原子排挤掉,然后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成可溶性氯化物,结果在新露出的 基底金属的特定点上生成小蚀坑( 孔径多在2 0 3 0 p m ) ,这些小蚀坑称为孔蚀核, 亦可理解为蚀孔生成的活性中心。氯离予的存在对金属的钝态起到直接的破坏作 用。 日本研究学者u e a ak a t s u r o 和s h i m o s a d at a k e s h id 2 i 已经设计出专门为氨化反 应用的反应器,此类反应器用特殊材料制作以抵抗氯离子对反应器的腐蚀。反应 器材料用2 4 - 2 6 w t c r , 2 0 - 2 6 w t n i ,1 5 3 w t m o 和0 0 0 1 0 0 5 w t c 或者2 3 2 6 w t c r , 4 7 5 w t n i ,1 3 5 w t m o 和0 0 3 0w t c 和0 2 1 5 c u 。此反应器可长期用 5 = 1 8 0 一2 5 0 c ,1 0 0 2 0 0 k 舻m 2 下而无任何腐蚀。 2 7 2 分离 分离是本工艺中难度较大的向题,可利用借鉴乙二胺的生产方法旧】进行试验尝试精馏得到产品 2 7 3 废水 有机胺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问题是含大量的盐会抑制细菌生长。如果先将 反应液通过静电除盐技术脱去大量的盐( 8 0 - 9 0 ) 后再进行分离处理,可以使 废水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目前,在国内应用的除盐工艺主要有:化学除盐( 离子交换法) 、膜分离技术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除盐( 电渗析和反渗透法) 和热力除盐( 蒸馏法) 4 4 1 。 正极 = + _p 勺+ _ i 广 l 毒l 鼍 。阴离子 阳离子 负极 ( a ) 电极除盐的基本原理 负极 正极 。阴离子 ( b ) 电极再生的基本原理 阳离子 图2 1 静电除盐和电极循环再生过程的基本原理 去除水中阴阳离予( 包括重金属和放射性同位素) 的主要手段为离子交换 法。但此法需要大量的离子交换树脂和再生用的酸碱等工业原料,因此不仅运行 费用很高,而且酸碱废液的排放还会造成污染。热力除盐因耗能高使得制水成本 相当高,不能满足大量工业生产用水,因此该法难以实现工业化【4 5 , 4 6 1 。静电除盐是 利用电化学双电层充电原理,即在电场作用下,水中阴、阳离子或其他带电粒子 将分别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表面迁移,形成双电层,使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颗 粒及其他带电物质滞留在电极表面,随着电极吸附带电粒子的增加,带电粒子 在电极表面富集浓缩,从而实现水的脱盐:当电极吸附达到饱和时,将电极短 路或反极,则吸附在电极表面的带电粒子就会从电极表面脱附下来,从而实现 电极的再生,其原理如图2 1 所示。静电除盐技术在近年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是将电化学理论和吸附分离技术二者结合,以直流电为推动力,形成的一种 有效除盐方法,也称之为电容去离子、电吸附技术等,具有低运行费用、低能耗 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除盐方法,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m 。 1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实验部分 3 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实验原料及试剂如表3 1 所示。 表3 1 实验试剂和原料 3 - 2 实验仪器 表3 2 所用实验仪器的名称、型号及生产厂家 分析仪器: 气相色谱:1 1 0 2 型气相层析仪 色谱工作站n - - 2 0 0 0 氢火焰检测器 色谱柱:k x 1 1 毛细管柱 1 7 上海分析仪器厂 浙江大学智能信息工程研究所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色谱条件:柱温:5 0 检测器温度:2 0 0 ( 2 气化温度:1 8 0 c 3 3 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3 1 实验操作流程图 3 3 1 氨化过程 氨化反应流程如图3 1 所示,具体氨化反应装置如图3 2 所示。 1 8 丙二胺 多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台秤 7 真空 4 高压反应釜 8 缓冲瓶 1 1 放空 1 2 氮气钢瓶 图3 2 氨化反应装置图 3 3 2 实验步骤 称取一定量的1 , 2 - - 氯丙烷、水和催化剂加入干燥的高压反应釜,装好高压 釜确保高压釜不漏气:按照装置图所示,先打开氮气钢瓶将高压釜内的空气置换 使反应处于惰性环境;打开台秤后打开氨气钢瓶往缓冲罐注入液氨,待缓冲罐与 钢瓶平衡时关闭液氨钢瓶阀门。记录台秤在缓冲罐与液氨钢瓶平衡时的示数m l 。 然后打开高压釜的进气阀门往里注入反应所需的液氨,记录此时的台秤示数m 2 , 则m l m 2 为反应加入的液氨质量。关闭阀门,开始升到所需的温度反应一段时间, 反应结束后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反应釜内温度至室温,打开尾气排放系统缓慢 ( 1 0 h ) 排放过量的氨气并用水、c h c l 3 吸收气体,将吸收液进行气相一质谱分析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谱图见附录,谱图显示丙二胺没有被尾气所带出) ,当过量气体放尽后打开排液 系统将反应液收集在三口烧瓶中待后处理。 收集的反应液首先加入过量的n a o h 固体进行中和至碱性,然后将中和后 的反应液加入单口烧瓶加热回流( 冰水循环冷却) 蒸去氨气,取出2 m l 脱氨后的反 应液,加入h n 0 3 中和调节p h 值为7 后滴定分析测定氯离子浓度( 莫尔法) , 此方法重复几次取平均值,计算二氯丙烷的转化率;另用电子天平取一定量的反 应液,加入准确质量的乙腈( 内标物) 用气相色谱分析含量,进而计算1 ,2 丙二胺 的选择性与产率。将剩下的反应液用图3 3 所示的蒸馏装置图进行减压蒸馏,直 到蒸不出液体为止,由于丙二胺可能残留于盐中,因此用乙醇浸泡蒸馏残余物, 过滤,将滤液收集进行后续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结果中没有丙二胺的峰,因此丙 二胺的产率计算不考虑滤液) ;将蒸馏所得的液体用图3 4 所示的精馏装置在减压 下进行精馏分离得到1 2 丙二胺等产品。 磁力搅拌 图3 3 简单蒸馏装置图 真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3 4 测定方法及原理 图3 4 精馏装置图 1 铁架台 2 升降台 3 油浴 4 加热电阻丝 5 釜温温度计 6 搅拌器 7 填料式精馏柱 8 滴液管 9 温度计 1 0 冷凝器 1 1 蒸馏物收集器 1 2 接真空泵 3 4 11 , 2 丙二胺的分析检测方法 3 4 1 1 文献方法l 一一气相色谱一质谱连用法分析1 3 2 i 气相色谱一质谱连用法分析条件可选择为: d b 5 一m s 毛细管色谱柱( 4 5m 0 2 5m i n x 0 2 5 1 a m , j & w 公司生产) 。 进样器温度2 5 0 c ,界面温度2 0 0 c ,源温2 5 0 ( 2 ,检测电压3 5 0 v , 发射电流 1 0 0 “a 温度程序:3 5 恒温6m i l l ,然后用5 m i n 的速度升温至7 5 ,改以 3 0 m i n 速度升温至1 6 5 1 2 ,在1 6 5 恒温1 0m i l l 。 压强程序:1 3 k p a 恒压1l m i n , 后以6 0 p a m i n 的速度升至4 0 k p a ,在此压力 下恒压3 m i r a 2 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氯离子浓度的测定用银量滴定法,测定仪器用电位计t e l e k on 5 1 7 0 e , 两电极分别为银电极a g p - 2 0 1 w 和i u 2 0 0 。 3 4 1 2 文献方法2 一一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1 4 s l 丙二胺及多胺是具有两个以上氨基的脂肪族化合物,此类化合物无紫外吸 收,且碱性较强,检测困难,所以必须衍生后才能检测。对于多胺的衍生一般有 紫外衍生、荧光衍生和电化学衍生。作为胺的紫外衍生试剂主要是苯甲酰氯。而 荧光衍生和电化学衍生一般用于微量组分的检测。王建华参照其它多胺衍生方法, 建立了用苯甲酰氯衍生、紫外检测l ,2 丙二胺的方法。色谱条件可选择为:柱: n o v a p a kc 1 83 9 x 1 5 01 1 1 1 1 1 ( 4l ) ,流动相:甲醇:水= 6 0 :4 0w v ) ,流速:0 5 m 1 m i n , 柱温:4 0 c ,检测波长:2 5 4 n m ,进样量:5 l ,定量方法:峰面积外 标法。 3 4 1 3 本实验分析方法一气相色谱法分析 ( 1 ) 方法简介 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丙二胺的收率。具体采用内标法( i n t e r n a l s t a n d a r d m e t h o d ) 对丙二胺进行定量分析。所谓内标法是将一定量的纯物质作为 内标物,加入到准确称取的试样中,根据被测物和内标物的质量及其在色谱图上 相应的峰面积比,求出某组分的含量。例如要测定试样中组分i ( 质量为m i ) 的 质量分数w i ,可于试样中加入质量为i n | 的内标物,试样质量为m ,则: w i = _ a i 堕f i 1 0 0 ( 3 1 ) l m 上式中五为组分i 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其计算式为: 驴丢导:了m i 丁m , :i y 彤咖i m 。,x - a j a 。) ( 3 2 ) 1 a j m l a i ,a i x、 1”。” 故应先配制反应产物的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m i 均为已知) ,并加 入一定量的内标物m s ,使混合物于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得标准溶液谱图。然 后由( 3 2 ) 式计算标准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校正因子。 ( 2 ) 丙二胺校正因子的测定 先称取纯丙二胺6 7 0 4 8 9 加入蒸馏水4 2 4 8 1 3 9 ,共得4 9 1 8 6 1 9 丙二胺水溶液。 称取上述l 中溶液质量m l ,折算成丙二胺后m 2 ( 即所取溶液中的丙二胺质量)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用a i a s = x 为横坐标、m i m s = y 为纵坐标作图如下,并采用线性回归拟合得 到曲线方程为:y = 0 0 4 5 3 8 + 0 5 1 9 7 l x a i a s 图3 5 丙二胺校正因子曲线图 丙二胺与乙腈分离效果如下图: ( 3 3 ) 们皇,i暑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 6 丙二胺与乙腈分离效果 3 4 2 二氯丙烷转化率的计算 如前所述1 2 二氯丙烷氨化反应时发生以下几个反应: h 2 c 一甲一c i - 1 3 + 4 n i - i 厂卜h 2 s 一叩一c h 3 + 2 n h 4 c 1 il ii c l c i n h 2n - x - 1 2 h 2 彳呷一呱+ 足葑伶2 一葑裔2 + 2 n h 4 c ih 2 彳呷一呱+ n 伶2 一n 斋2 如王i 譬一吗竺l 介朋+ 天十飞朋 c lc l 7 y 由于l ,2 二氯丙烷脱h c l 的比例非常低( _子u山u口 裙 舛 蛇 口董2舌u凸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那 3 0骑404 55 0 m o lr a t i oo f n i t 3 翻【l dd c p 图4 3 液氨与二氯丙烷摩尔比与转化率关系图 从正交实验结果得出的液氨与1 ,2 二氯丙烷进料摩尔比与1 ,2 一二氯丙烷转化 率关系如图4 3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液氨与1 2 二氯丙烷迸料摩尔比对1 ,2 一 二氯丙烷的转化率影响较小,随着液氨与l ,2 二氯丙烷进料摩尔比增大,1 ,2 二 氯丙烷的转化率有少量减少,后至平缓。 n 40 怎0 81 d1 21 481 82 02 2 锄呐u s a g e * 图4 4 催化剂用量与转化率关系图 从正交实验结果得出的催化剂用量与l ,2 - 二氯丙烷转化率关系如图4 4 所 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催化s x 剂用量为1 时,1 ,2 - 二氯丙烷转化率达到最大。 婚 船 盯 辨 引 某售一g舌ua 甜 鸵 髓 巷启tpuo。8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0 1 3 01 4 01 5 0 1 8 0 1 7 0 1 8 0 r t x l c t i o nt e m p e r a u a e c 图4 5 反应温度与丙二胺选择性关系图 从正交实验结果得出的反应温度与丙二胺选择性关系如图4 5 所示。从图中 可以看出:当反应温度为1 6 0 时,丙二胺的选择性达到最大。 2 02 53 03 54 04 55 0 r e a c t i o nt i m e h 图4 6 反应时间与丙二胺选择性关系图 从正交实验结果得出的反应时间与丙二胺选择性关系如图4 6 所示。从图中 可以看出:当反应时间为4 h 时,丙二胺的选择性达到最大。 斟 鸵 船 柏 “ 娌柏 孙 弘轻 薹誊鼍一盘 娃 船 舶 舵 柏 驼 ,扫!蓉一若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02 53 03 54 04 55 0 1 1 1 0 lr a t i oo f n ma n dd c p 图4 7 液氨与二氯丙烷摩尔比与丙二胺选择性关系图 从正交实验结果得出的液氨与1 ,2 - 二氯丙烷摩尔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棉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船舶水上求生与逃生技术考核试卷
- 《睡眠障碍的影响与对策》课件
- 2025年防眩光太阳镜项目建议书
- 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体系构建
- 节能建筑生态景观施工技术考核试卷
- 《STEAMI-诊疗指南》课件
- 纤维增强合成材料的制造与应用考核试卷
- 《亚太财务报告》课件
- 室内设计材料汇报
- 六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六套)
- DBJ50T-476-2024 市政管网监测技术标准
- 2024-2030年中国智能音箱行业消费态势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反比例函数函数K的几何意义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会议保障实施方案
-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 监狱餐厅承包协议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 数字孪生+智慧楼宇解决方案-
- 大学生家族史范文3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