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生态廊道项目概念性规划29p_第1页
伊河生态廊道项目概念性规划29p_第2页
伊河生态廊道项目概念性规划29p_第3页
伊河生态廊道项目概念性规划29p_第4页
伊河生态廊道项目概念性规划29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洛阳,处黄河之畔,作为十三朝古都,在漫长的华夏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印迹 迈入新世纪,洛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2010年中 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洛阳定位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推动洛阳城市经济飞速发展, 城市南扩,跨越伊河,构建洛龙新区,成为河南两个经济增长级之一,洛阳城市格局在谋求巨变 伊河作为洛阳城市的“生命廊道”,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中的重要“缝合 带”,如何在进一步 发挥其生态价值的同时,丰富产业结构,融入城市要素,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项目以生态景观廊道建设为根本,以构建都市型观光农业为导向,采取“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强调尊重本地自然特征、促进城市与自然共生”的低冲击开发理念,在实现生态廊道功能的前提下,依托农业发展附加产业功能,以洛阳地域文化为灵魂,打造中部地区甚至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园区,使其成为集观光农业、休闲养生、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多功能廊道。 3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区位 项目位于洛阳市南部,西侧是洛南新区,紧邻隋唐古城遗址和洛阳文化中心。 项目东邻伊河,北连洛阳主城,南临龙门石窟,东靠伊河,西接龙门大道。 项目临近洛阳站、高铁站等多个火车站,通过龙门大道可直通机场。 1.2 项目范围 项目西邻洛阳城市主干道龙门大道,东临二广高速,南靠伊河,北至开元大道。 项目总占地6015.425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农业用地,占地面积5050.425亩。 安置开发建设用地,占地面积965亩。其中:村民安置用地160亩,学校及教育用地65亩,商住开发用地740亩。涉及八里堂和槐树湾两个村。 2. 项目背景 4 3.1 定位思路 3. 项目发展定位 注入“十三朝农业文明博览”的文化内涵 “1+3”产业发展模式,农旅融合 生态、景观为基础 有生命的载体 功能载体 基本载体 满足直接利益需求 满足基本生存需求 满足社会需求 生态是一切价值的基础,若生态不存在,则价值归零。 产业价值 生态价值 文化价值 生态零点 5 项目充分利用洛阳“十三朝古都”的文化优势,以“文化与传承”为目标,从中国朴质的田园文化出发,以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发展为主线,形成“十三朝+现代”的纵向时间轴线。 项目以十三朝古都文化为亮点,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材质、文字、雕塑、路标、背景墙等来标示各个节点,并与园区内各朝代农业文明展示馆、大面积作物种植形成融合。以园区为背景,以树木、花草、雕塑、时间坐标为亮点,带人们重新解读农业这部古书卷,畅游黄河文明的历史长河,展示优秀农业技术的一脉相承,重塑几千年农业文明发展的经典。 3.2 主题方向 3. 项目发展定位 农业旅游 文化内涵 生态平衡 永恒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最终竞争力 6 3. 项目发展定位 3.3 总体定位 园 区 功 能 构 架 生态观光类 科普教育类 休闲娱乐健身类 休闲度假类 农业文化体验类 节庆活动类 生态农业观光 湿地馆观光 农业科技教育 自然生态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水上娱乐项目 户外运动项目 青少年娱乐项目 拓展培训项目 儿童娱乐项目 特色商业街 养生度假 商务度假 农耕文化体验 渔业文化体验 历史文化体验 传统节日 园区特有节日 农业科技生产类 现代农业示范交流 苗木育种基地 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科技展示、商贸交流为一体的 都市型现代观光农业园 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科技展示、商贸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园 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农业观光园 洛阳市生态城市建设展示区 洛阳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 洛阳市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示范区 项目以 伊河生态廊道的建设为契机,依托伊河优势生态资源与农业基础,融入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城市品牌与人文资源。以生态农业为载体,农业科技信息展示、交流为衍生,打造具有文化、生态与产业复合功能的,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科技展示、商贸交流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观光农业园,使之成为洛阳生态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洛阳历史文化展示的新窗口、洛阳农业发展的新样板。 华夏农耕博览园 市场定位 null 核心商圈:洛阳市区及下辖市县 null 次要商圈:中原经济区其它地区 null 边缘商圈:国内其它地区及国际地区 3.4 功能构架 7 Yi River EcologicalCorridors ofLuoyang3. 项目发展定位 3.6 发展思路 项目 设计以 “ 博”与“商”为主要支撑,贯穿由“参看”至“交流”的发展思路。广泛采集汇集种子、草药、苗圃、农药等各类农业发展信息,博采博聚,进而形成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博览会,与文化旅游交相呼应,形成展示中原地区农业文明的亮点;以博览会为契机,依托园区文化旅游相关产业,打造农业发展、文化旅游等各类商机交流的平台,并以此带动商业、商贸的后续发展。 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有文化内涵的现代观光农业园 洛阳伊河生态廊道建设的标杆 洛阳低冲击开发典范 洛阳旅游业的新亮点 洛阳农业发展新动力 3.8发展目标 丰富城市旅游产品 整合区域 旅游资源 城市形象 提升 示范带动 城乡一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建设意义 3.9 建设意义 政策导向 项目建设支撑技术支持 市场需求 区位优势 产业基础 3.7 支撑条件 项目将体现“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推广、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运营”优势,从而强调项目的唯一性,充分体现项目的比较优势。 8 充分遵循“自然”原则 ,规划力求环保,保护生态。使规划区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理想场所,也能发挥清洁水源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城市提供通风廊道,缓解热岛效应,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 。 融入“古都历史文化”, 项目充分利用洛阳“十三朝古都”的文化优势,以“文化与传承”为目标,以沿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发展为主线, 取岩层“层层铺开、累积沉淀”的理念,根据农具的发展演变,以寓意东方文明起源的河东为起点,将整个园区沿着农作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对园区进行划分,最终形成“十三朝+现代”的纵向时间轴线。 园区规划设计上从中国朴质的田园文化出发,对主要道路的绿化带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在朝代分区节点上,重点打造特色的时间坐标。 同时,以中国书法和诗歌的发展演变为基础,在各个朝代的时间坐标处设置“诗墙”,展示十三朝文学作品中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农耕、药学、花卉等方面的诗歌、谚语,形成农业文明展示的文学缩影,使人们从文学角度深入了解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集农业、观光、休闲、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功能型生态廊道 4. 规划理念 9 “注释农业古书卷”“ 解读文明、传承精华、塑造经典” 项目充分利用洛阳“十三朝古都”的文化优势,以“ 文化与传承”为目标,以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发展为主线,形成“十三朝+现代”的纵向时间轴线。 取岩层“层层铺开、累积沉淀”的理念 ,根据农具的发展演变,以寓意东方文明起源的河东为起点,将整个园区向西切割 为六大板块,并大致沿着农作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在古代的五个展示区,依次种植野菜、粮食、中草药、蔬菜、花卉五大类农作物;在现代农业展示区,则重点布局高科技现代农业,凸显现代农业文明的发达与进步。 农业 文明 田园文化 诗歌文化 1 2 3 1 5. 规划构思 长恨田园无觅处勿待阑珊夜,南山自悠然 项目规 划在十三朝分期的基础 上,从中 国朴质的田园文化出发,对主要道路的绿化带进行独具匠心地设计, 在朝代分区节点上,重点打造特色的时间坐标 。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材 质、文字、雕塑、路标、背景墙等来标示各个节点,并与园区内各朝代农业文明展示 馆、大面积作物种植形成融合,以园区为背景,以树木、花草、雕塑、时间坐标为亮点,如同一支神笔,挥洒自如,变化无穷,极富节奏感与 韵律,融繁杂的景物于一幅统一而富于变化的长卷中。 为文之道缘为人难得一颗悯人心, 把酒挥诗问众生 “一字 一言皆思 想”。项目 规划以中国书法和诗歌的发展演变为基础,在各个朝代的时间坐标处设置“诗 墙”,并选取十三朝文学作品中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农耕、药学、花卉等方面的诗歌、谚语,同时对应各个朝代文字发展变化的脉络,分别以同 时期代表文字书写所选作品, 使人在明晰文字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领略古代诗歌 的独特魅力,从文学角度深入了解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 2 3 10 将水作为一个过程引入景观,用于场地的主要活动路径上,可以给穿越场地的游人提供一个清净互动的场所。同时将文化元素融入整个基地公共空间及景观流线的设计体系中,秉承对场地历史内涵的尊重与理解,结合现代创新的设计手法,营造具有独特地域特色,且充溢着人文气息的氛围。 以水为轴,穿越时空 传承历史文化,发掘与强化人文特征 5. 规划构思 11 6.1 用地规划 用地性质 用地代号 面积(公顷) 比例(%) 工业用地 M 62.17 15.50 道路用地 S 8.25 2.06 水域 E1 3.70 0.92 耕地林业用地 E4 273.80 68.28 村镇建设用地 E6 53.08 13.24 总计 401.00 100.00 用地现状构成表 用 地 面积(公顷) 面积(亩) 比例(%) 建设用地 商住用地 49.32 740 12.30 安置用地 10.66 160 2.66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4.36 65 1.08 农业用地 农业种植用地 318.66 4899 81.44 配套服务设施用地 10.06 151 2.51% 401 6015 100.00 总用地 用地规划构成表 用地现状图 用地规划图 6. 规划方案 12 6.2 用地布局 6. 规划方案 13 6.2 用地布局 6. 规划方案 14 规划区总体框架分为“ 两轴、三心 、多园” 的结构。 两轴:串联园区南北向各主体园的游览主轴和与城市相连主要景观轴线联系的景观轴。 三心: 园区北入口的旅游配套服务中心、南面的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及农业设施配套服务中心。 多园:远古时代主题园、青铜时代主题园、长直犁铁器时代主题园、蔚犁铁器时代主题园、曲辕犁铁器时代和现代农业展示区。 6.3 功能结构 6. 规划方案 15 功能区 项目设置 远古时代主题园 图腾林 远古生活趣味园 出入口广场 青铜时代主题 园(夏、商、西周) 酒州文化观光园:九州阁、杜康酒庄; 商朝农具观光园:青铜文化展示馆,主要包括商朝文化展示、青铜器展示、商朝农具展示等; 姜太公农业观光园:姜太公垂钓园、茶文化展示馆; 特色水产养殖区,养殖观赏鱼以及古伊河的鲂鱼、太湖的银鱼、白鱼、鲤鱼、鲫鱼等 等特色鱼,可以供游客观赏。 长直犁铁器时代主题园(东 周、东汉、曹 魏、西晋) 百家争鸣文化观光园:百家馆、工艺品展示馆; 东汉科技展示园:四圣科技馆、张仲景养生馆、拓展训练营; 节庆活动,主要有伏日节、重阳节、七夕节; 建安农业谷;建安七子馆,分成两部分,建安文学馆和曹魏名人堂。 童趣园:儿童乐园、儿童DIY设计、乡村童话世界; 七贤竹林园 野生禽类观赏养殖基地:养殖黄凤鸡、火鸡野生禽类等; 蔚犁铁器时代主题园 (北 魏、隋) 齐民要术展示园:农技培训中心; 大运河农耕园:隋朝重大工程展览馆、粮仓; 特色家畜繁育区:如养殖小香猪、麻蕨猪、野猪等; 曲辕犁铁器时代主题园(唐、后梁、后 唐、后晋 ) 唐韵风情大观园:烧尾宴美食庄园、梦回唐朝露天歌舞剧场、水车、唐朝祭祀活动; 后梁农趣观光园:开元通宝钱庄(经营各个年代的古币) 后唐农趣观光园:开心农场、盆景园; 后晋农事体验园:五子园(果林种植); 人工金蝉养殖区 现代农业展示区 设施农业区:包括设施农业种植区、半设施农业种植区和露地种植区 。 花卉展示区; 市民自种区:市民菜园、青少年农业实践基地; 农业配套服务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包括农产品新技术、新品种展示以及园区内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农产品加工、质检包装、仓储物流等。 综合配套服务区:现代农业展示馆、生态餐厅、生态湿地馆、生态宾馆、接待中心; 生活配套区:农民安置区、商住开发区以及服务配套设施。 按照洛阳的古都历史变革将项目区分为六个园区分别为:远古时代主题园、青铜时代主题园、长直犁铁器时代主题园、蔚犁铁器时代主题园、曲辕犁铁器时代主题园和现代农业展示区。 6.4 功能布局 6. 规划方案 16 Yi River EcologicalCorridors ofLuoyang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 分项目 面积 (公顷) 面积 (亩) 合计(亩)6015建设用地 商住用地 49.32 740 965安置用地 10.66 160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4.36 65 农业用地 野菜种植区 19.5 293 5050粮食种植区 40.1 602 花卉种植区 49.3 740 蔬果种植区 25.4 381 药草种植区 25.2 378 设施种植区 48.7 731 自种区(其他) 32.2 483 配套服务设施用地 10.1 152 水系 (其中水产养殖区占55%) 30.1 452 其他 56 840 总用地 单元模块划定 在现代农业综合区设置300亩左右的种植品种单元模块,种植一类或几类作物品种,单元模块间用防护林间隔。单元模块采取统一管理模式,出租给游客生产,园区提供技术辅导及农具,由出租者进行日常管理。 6.5.1 农业种植分区 6.5 种植计划 6. 规划方案 种植区大类 代表作物类型 设施类型 特色 野菜种植区 野菜(采取现代种植方式)、野生的水果等 露天 以野生蔬果为主,反映原生态农业生活 粮食种植区 彩色水稻、功能水稻(水稻-油菜或水稻-冬小麦轮作区) 露天 以彩色水稻为代表的优质水稻种植区 花卉种植区 牡丹、菊花、芍药、虞美人、郁金香、蔷薇、桂花、梅花以及茉莉花、金银花、紫罗兰、佛手花、玫瑰花、康乃馨等 露天 1、包括鲜切花、盆花、园林花卉、景观花卉和盆景,实现四季有花可赏 蔬果种植区 葡萄、草莓、桃、杏、石榴、梨子、李子、柿子、苹果、猕猴桃、桑树等以及生产优质、高档果蔬 半设施及设施 1、选择映霜红桃、乌黑鸡肉桃等经济附加值高的水果产品 2、洛阳具有良好知名度的水果 药草种植区 药草,如金银花、桔梗、柴胡、八月瓜、远志,含羞草、风铃草、彩叶草、金鱼草、萱草、熏衣草、紫花苜蓿 露天 药草种植与文化活动相结合 现代农业综合区 草莓(轮种:莴苣、苦瓜、番茄、黄瓜等蔬菜)、特色葫芦、蝴蝶兰、设施蔬菜(四季蔬菜轮种)稀有牡丹、板栗、枣、樱桃、桑树、菊花、芍药以及时令蔬果种植等 温室及露天 成规模的连栋大棚和钢管大棚,考虑引进使用太阳能扬水站。选择大樱桃等经济附加值高的水果产品以及牡丹、菊花、芍药新品种 畜牧养殖区 猪等 散养 蕨麻猪、小香猪、野猪等 肉禽繁育区 鸡、鸭、鹅等 散养 放养黄凤鸡、火鸡等 水产养殖区 观赏鱼以及古伊河的鲂鱼、太湖的银鱼、白鱼、鲤鱼、鲫鱼等 17 技术路线:发展循环农业 关键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 生态循环技术; 城市有机废弃物再利用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 植物工厂配套技术; 先进的计算机自动管理技术; 水污染处理技术; 农业生态恢复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 太阳能扬水站设计与建设技术; 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 生产方式: 探索、设计并实现“分季种养,种养平衡,永续循环”的现代自然农业生产模式。 产品标准: “遵循自然规律,生产安全食品”是本园区农副产品的品牌战略。 运行模式: “1生3、3带1”的运营模式,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基于农业而衍生的第二、第三生产体系,突出农业基础地位和第三产业以及依附于农业的加工业的服务带动作用,实现“1生3”与“3带1”融合发展。 养 加 种 能 煤气 有机复合肥料 观赏垂钓餐饮 休闲观光采摘 绿色有机食品 加工废水 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 秸秆气化 沼渣液分离制草木灰制肥 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 畜禽粪水 成品精饲料 秸秆青贮饲沼渣液施肥 园区生产过程循环模式图 沼气 肥 6.5.2 农业技术 6.5 种植计划 6. 规划方案 18 城市有机废弃物再利用 循环农业技术应用 本项目以种养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遵循自然规律为基本原则,引进先进的微生物菌肥和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生活区内规划若干个生活废物收集点并在农业生产区规划若干个农业废物收集点,收集可利用有机费物汇集到园区中央处设置的有机肥生产区(微生物发酵装置),充分处理和利用人们生活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秸秆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补偿循环。 6.5.2 农业技术 6.5 种植计划 6. 规划方案 19 6.5.3 农业专家团队 6.5 种植计划 6. 规划方案 - 专家及管理的设计 以省农科院、校专家团队为技术指导; 在全国农业大专院校招收专业人才,为技术人才储备; 以项目所在区域内农民做技术培训为长期技术人员的基础力量。 河南省农业专家: 马中泽 主任现任河南现代 农业研究开发基地、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主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王东升 副研究员现任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 张四普 副教授河南省农业 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教授。 王占斌 副院长现任河科大 动物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苗艳芳 副教授河科大动物 学院副教授。 武民力 董事长现 任海丝克(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副教授;中国食品安全报总编助理、河南站长。 - 专家团队介绍 河南省农业专家,如马中泽主任、张四普副教授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如孙超才高级研究员、朴钟泽研究员等 国家发改委下属农业研究院,如赵树元高级工程师等 科研院校和专业机构等 外地农业专家: 孙超才 高级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长 、作物林果研究所所长、中国油料作物学会理事、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常委、上海市遗传学 会理事和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双低油菜育种研究。 赵树元 高级工程师国家发改委主管中国改革报报社资深记者、农业专栏撰稿人,上海映美现代自然农业研究院创始人、院长。现代自然农业生产方式的倡导者和鼓吹者,现代自然农业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朴钟泽 研究员农学博士、上海农科院研究 员。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育种和理论基础研究工作。现任上海市植物学会理事、韩国农村振兴厅海外研究员、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卜崇兴 博士、博士后南京农业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 后,园艺专业,中国籍,创造和完善了以沙为栽培基质的营养液循环利用简易无土栽培体系。是中国配方滴灌肥料的引领者 。 张展羽 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院长 、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工程及节水技术、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灌区生态环境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徐伟忠 研究员丽水市农科所农业智能化快繁中心主任、 全国高科技战略专家委员会现代农业分会专家。致力于设施农业领域研究。 李保国 博士生导师中国(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学森 博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 导师,现任果树学教授,山东省省级学科带头人(果树学科);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二审评委。 20 充分考虑本地、本项目地质条件,为实现四季有果、每月有景,满足全年旅游需要。本项目的作物搭配如下: 季节 旅游方式 春季 (3月-5月) 观赏 花草类:牡丹、虞美人、百合、芍药、郁金香、紫罗兰、佛手花、蔷薇; 果木类:石榴、猕猴桃、樱桃、桃花、梨花、杏花、八月瓜、板栗; 设施类:五彩椒、草莓、樱桃番茄、七彩菠菜、紫叶生菜等观赏性作物; 粮食类:油菜。 采摘 果木类:樱桃、葡萄; 蔬果类:菠菜、卷心菜、圆白菜、韭菜、大葱。 夏季 (6月-8月) 观赏 花草类:玫瑰花、薰衣草、茉莉花、康乃馨、含羞草、风铃草、萱草; 药材类:远志、金银花、桔梗、柴胡; 粮食类:五色水稻、功能水稻等。 采摘 果木类:露天草莓、桃、梨、杏、葡萄、 桑葚、李子; 蔬果类:黄瓜、西红柿、扁豆、茄子、苦瓜、韭菜、小白菜、莴苣。 秋季 (9月-11月) 观赏 花草类:彩叶草、菊花、桂花、桔梗、四季海棠、荷兰菊等; 设施类:油南瓜以及五彩椒、樱桃番茄、七彩菠菜、紫叶生菜等观赏性作物。 采摘 果木类:乌黑鸡肉桃、映霜红桃、八月瓜、石榴、苹果、猕猴桃、柿子板栗等; 蔬果类:茄子、黄瓜、西红柿、豆角、小白菜、萝卜等。 冬季 (12月-2月) 观赏 花草类:一品红、小苍兰、腊梅、 佛手掌、 彩叶草、金鱼草、梅花、马蹄莲、仙客来、樱草; 园艺类:盆景; 科技类:现代农业展示馆、湿地馆等; 设施类:五彩椒、樱桃番茄、七彩菠菜、紫叶生菜等观赏性作物。 采摘 设施农业类:温室大棚种植的草莓、特色葫芦、蝴蝶兰、稀有牡丹等蔬果及花卉采摘。 特色农作物 粮食作物 彩色水稻、功能水稻 特色蔬果 油南瓜、 观赏型蔬菜、降血糖蔬菜 特色水果 映霜红桃、乌黑鸡肉桃、大樱桃、优质梨品种、葡萄优质品种、杏果、柿优质品种 特色花卉 菊花、芍药、牡丹 中草药 以金银花、桔梗、柴胡、八月瓜、远志为主 水产养殖 古籍记载的伊水盛产鲂鱼或引进太湖的特色鱼类; 人工金蝉养殖 野生禽类观赏养殖 黄凤鸡、火鸡 特色家畜养殖 小香猪、蕨麻猪 6.5.4 农业种植搭配 6.5 种植计划 6. 规划方案 21 交通系统规划图 交通流线规划图 景观系统规划图 水系规划图 6.6 园区规划分析图 6. 规划方案 22 6.7.1 游线组织与游程安排 游程安排以一日游、两日游(周末游)为主。游线以“一日游、两日游”的形式,将园区各景点和休闲场所搭配组合, 运用奇思妙想和独特出游体验,结 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组织规划两条游线:历史文化之旅和现代科技之旅。 历史文化之旅 游赏时间 类型 特点 游路 交通 历史文化之旅 一日游或两日游 观光、体验、文化、休闲、养生、度假等 展示十三朝历史文 化、农 业 文化,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出观 光、文 化、休闲旅游 远古生活趣园-杜康酒庄-青铜文化展示馆-姜太公垂钓园- 张仲景养生馆-拓展训练营-童趣园-梦回唐朝露天歌舞剧场-盆景园-烧尾宴美食庄园 步行、电瓶车、自 行车、自驾游 农业观光体验之旅 游赏时间 类型 特点 游路 交通 现代科技之旅 一日游或两日游 观 光、休闲、体验、科普、学 农游 展示现代农业生态景观、开展采摘、观 赏、体验、科 普、学 农等旅游活动 生态湿地馆-现代农业展示馆-设施农业区-青少年农业实践基地-净水技术展示区-农产品交易中心-生态餐厅-生态宾馆 步行、电瓶车、自行车 农业观光体验之旅 历史文化之旅 环伊河国家级公路自行车赛道游线 以伊河为中心,沿伊河南岸与北岸设置自行车赛道,开展国家级公路自行车比赛项目。赛道穿过园区内重要的旅游节点,沿途可观赏北岸十三朝文化和南岸的生态、自然、人文景观。 赛道的设置标准与特色 自行车的无障碍通道满足高级别赛事的要求。 场地设施设置 场地起点、转折点和终点配置比赛所要求的设施和设备。 6.7 旅游规划 6. 规划方案 6.7.2 环伊河国家级公路自行车赛道游线 23 “三强化” 强化开发之本:生态改善、生态治理 结合洛阳城市发展定位,突出强化城市结构、功能的完善 强化旅游功能,串联龙门、白马寺、关林庙等景建设高标准的 生态廊道 项目发展策略“三强化”、“三改 变”、“四化”、“三平衡” 促进城乡一体化 发展 改变生产组织方式,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实现综合体 开发运营 “三改变” 改善生活环境 改变生存方式 改变居民收入途径,实现来源多样化,保障持续增收 现代农业 “四化” 组织化 精细化 品牌化 高端化 传统农业 “三平衡” 开发相关方的关系平衡(投资者、开发商角度) 开发与运营的平衡(政府、社会需求角度) 主题设定与功能区作用发挥的平衡(项目一致性、整体协调角度) 1 2 4 3 保障生态廊道的生态性? 附加产业功能,实现其功能价值最大化? 在农业旅游开发过程中体现以“自然生 态”为核心的开发理念? 1 2 3 7.1 核心问题思考 7. 发展策略 24 开发分期 近期(开发第一期) 中期(开发第二期) 远期(开发第三期) 目标 -完善主要区域的基础配套; 整治环境,通过亮点项目的开发为项目区快速集聚人气。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积极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增加项目新亮点,树立区域性农业旅游形象,为后期项目开发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环境。 -完善园区旅游服务配套,丰富旅游游览线路,提高旅游产业复合程度,最终依托自身特色化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建设,成为高级别的独树一帜的农业旅游项目。 开发周期 1-2年 2-3年 3-5年 开发策略 先启动项目东、西两侧地块。通过迥异的特色文化项目以及农业造景的开发,带旺人气,同时这两处地块是园区的东西入口的所在地,接待中心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将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开发。 完成希望路以南的花卉园区建设,通过花卉景观的打造为项目增添亮点,同时继续开发建设现代农业园,并向东拓展建设隋、唐等主题园区,引导大众关注度,逐步凸显园区的独特文化功能。 完成高铁大道以北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主题园区,通过设置反映特定历史时期农业文化的旅游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沿历史沿革变化的十三朝文化博览带。 建设内容 -紧靠希望路以北的农民安置区、商住开发区建设及商业街建设; -现代农业示范园、后梁、后唐、后晋、夏朝农业主题园部分旅游项目建设建设; -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 -整个项目区农业生产种植。 -紧靠希望路和人工湖以北的农民安置区和商住开发区及学校、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商业街等配套设施建设; -现代农业示范园、唐、隋等主题园区旅游项目建设; -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 -紧靠现代农业园人工湖以北的商住开发区及商业设施建设; -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主题园区旅游项目建设; -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 引擎项目 现代农业展示馆、生态湿地馆、杜康酒庄、开心农场等 烧尾宴美食庄园、梦回唐朝露天歌舞剧场、农产品交易中心等 童趣园、张仲景养生馆、茶文化展示馆等 8. 开发分期 25 9.1 公司组建及注册方案 注册资金 :5000万-1亿 公司组建 华夏农耕博览园区建设发展公司 华夏农耕博览园区管理运营公司 公司职责 :负责整个园区的基础设施(道 路、水、电、暖等)、公 共建筑和商业开发建筑的建设。 旅游管理公司 农业发展管理公司 与省农科院及其二级机构 组建农业旅游开发公司, 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 ; 负责园区内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项目管理,引入外围专业团队,强化景区景点、园区营销推广等方面的规范化经营管理; 注册资金 :3000万-5000万 与农产品上、下游相关联的56家企业或个人参股组建专业公司,我公司占股51%股份, 两年内争取与已上市的农业公司联合重组 ,打造更精、更强、更大的地方品牌企业; 包括农业企业的招商(技术类、农资类、深加工类)、园区物业管理、运营平台搭建(农产品信息 等)、园区营销推广; 专业技术方面将组成技术联盟,与长三角及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优势合作,与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低碳研究中心就农业低碳技术进行了密切交流, 研究中心原则上已同意我园区申报中国首批低碳农业示范园。 9. 开发经营 附表:部分合作龙头企业简介 合作类型 公司 技术合作 太仓戈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太仓市汇丰农业设施有限公司 太仓宇航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低碳研究中心 市场合作 苏州高氏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苏州宝利来米业有限公司 太仓市绿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太仓三全食品有限公司 太仓市飞凤食品有限公司 太仓市好滋味食品厂 太仓市双凤兴隆肉鸭制品厂 26 9.3 盈利方式 项目应 以园区的观光型和休闲型旅游项目为产业链核心,积极拓宽、延伸园区旅游产业链,实现多元化盈利方式互补的盈利模式 。 (1)横向拓宽园区旅游产业链,丰富园区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2) 纵向延伸园区旅游产业 链,形成多种产业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主要收入来源分析: 门票收入 休闲游憩服务收入 商业收入 其他收入 注:其他收入主要指农业种养带来的效益,具体情况详见右表(主要农业种植和养殖效益收入表) 主要 农业种植和养殖效益 收入表 种植品种 计算种植年数 产量 价格 收益稳定年收益情况 每亩总收益 梨 观光梨 5 第三、四、 五年产量分别按500千克、1500千克和2500千克计 10元/千克 第五年利润为22390元 五年总利润为35980元 商品生产梨 5 第 二、三、四、 五年产量分别按250千克、1500千克、3000千克和5000千克计 4元/千克 第五年利润为17610元 五年总利润为28230元 葡萄 观光葡萄 4 第二、三、 四年产量分别按 250 千 克、500 千 克 和1500千克计 6元/千克10元/千克 第四年利润为 9095元 四年总利润为10215元 日光温室葡萄 4 第 二、三、四、 五年产量分别按500千克、1500千克、2000千克计 20元/千克 第四年利润为31773元 四年总利润为47252元 观光柿、杏 5 第四、五年产量(优质果)分别按1000 千克和2000千克计 6元/千克10元/千克 第五年利润为14230元 五年总利润为18800元 观光桃 4 第二、三、 四年产量分别按250千克、1500千克和2000千克计 8元/千克 第四年利润为10110元 四年总利润为11770元 金银花 培育期1-2年,干花每亩净利润 2360元;生长期3-4年,干花每亩净利润 11200元;收获期5-30年,干花每亩净利润17700元。 连栋温室种植蝴蝶兰 蝴蝶兰产业化生产效益远远高于其他农产品生产,其销售收益率达到26.53%,投资利润率达17.5%,投资回收期为4年,按年产500万株蝴蝶兰,销售量按70%计算,税后收益为174.7405万元。 金蝉养殖 每亩投苗800枝(卵条),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下养殖,亩产量150300斤,每市斤按30元计算,每亩收入45009000元。成本不高,每亩地600元左右,但回报率却在200% 左右。 黄凤鸡 目前,商品黄凤鸡市场售价为30元/公斤,而饲养1只黄凤鸡从出壳到上市成本不超过10元。 火鸡 火鸡是草食动物,投入精料很少,正常饲养除青草外,每只每年只需投入水电费 20元,即可达到科学饲养的效果,可收入80元100元,投入产出比145。 9. 开发经营 27 园区各阶段盈利方式选择 根据园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于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盈利方式进行组合,形成合理的盈利模式。 近期 中期 远期 开发经营 说明 开发策略 开发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农业生产等项目,培育人气,园区特色形成 盈利模式 门票收入+休闲游憩服务收入+商业收入 园区处于初期建设阶段,盈利主要依靠观光项目的门票收入,而休闲度假类项目建设相对薄弱,休闲项目单一,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收入;商业收入方面,与旅游相关的其他节庆活动并未发挥作用。因此,近期阶段是园区盈利模式由观光门票收入为主导向以休闲度假和商业收入为主的转型时期。 开发经营 说明 开发策略 开发休闲娱乐、农事体验、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农业生产等项目,丰富园区内涵,品牌向省外宣传推广 盈利模式 门票收入+休闲游憩服务收入+商业收入 由于初期建设的积累,园区观光类项目种类丰富且具备一定规模,逐渐形成了园区观光旅游的基础,门票收入增长较快,但将逐渐达到顶峰,增长空间有限。园区的休闲游憩类项目逐渐成为园区旅游产品的主力,涉及休闲餐饮、娱乐、度假、运动、旅游购物等方面的收入,将呈现多元化、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园区品牌建设和推广的成功,园区的旅游节庆、商务会议会展类收入将持续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