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详解答案.doc_第1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详解答案.doc_第2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详解答案.doc_第3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详解答案.doc_第4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详解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详解答案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命题透析】本题以甲骨文“宗”字的含义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据题干材料信息,宗字是一个会意字,“宗”的本义是指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祠堂、宗庙,第二图是屋宇之形,第三图则表示祭祀之事,可能表示摆在宫室房间内的祖先牌位,故符合题意的是A。“皇帝”一词最早出现于秦朝、 “铁器”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甲骨文出现于商代,B、D两项错误;青铜兵器与题干无关,C项错误。【试题答案】A。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13. 【命题透析】本题以唐代某诏令批评某种社会现象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思路】据材料中的“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表明当时唐代土地兼并盛行,这致使土地制度遭到破坏,即均田制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均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与材料无关“市”突破空间限制开始于宋代,晚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故排除D项。【试题答案】C。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官员与皇帝的关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思路】题干中“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说明这类官员不是古代政府法定机构的官员,因此A、B、C项说法错误。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多为皇帝亲信,且“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与题干的“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私人关系”相符。故选D项。【试题答案】D。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命题透析】本题以红楼梦中“贾父”的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红楼梦成书于清朝前期,故排除D项;此时孔子仍备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诗经也成为八股取士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排除B项;此时的知识分子仍热衷于科举考试,贾宝玉也未弃儒经商,故排除C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可知宋明理学在明清时期备受统治阶级的重视,居于统治地位。故本题应选A项。【试题答案】A。16右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命题透析】本题以红楼梦中“贾父”的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题干信息“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可知辛亥革命后,新知事(县长)仍然是封建旧势力的代表,这也说明辛亥革命有一定的局限性,故B项正确。A项维新运动开始于1895年,题干中日记内容倾向于保守,与C项“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不一致,D项国民大革命开始于1924年,并且与题意不符。【试题答案】B。1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命题透析】本题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一段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4月,此时处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全面抗战期间,排除C;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晚于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1945年),排除D;由题目中的信息“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可知毛泽东主张效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排除B,故答案选A正确。【试题答案】A。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放弃“一边倒”政策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命题透析】本题以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 “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南京国民政府的屈辱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并非针对“亚非拉地区”,故排除A、D两项;二战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外交上坚持“一边倒”,故排除B项;为了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本题应选C项。【试题答案】C。19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命题透析】本题以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的法学教科书内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社会契约论由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著,晚于题目中的时间“公元6世纪”,故排除A项;由题目中的信息“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王权法把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即可排除B、C两项,故选择D项。【试题答案】D。20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蒸汽机 D计算机【命题透析】本题以欧美国家经济活动动力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由“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可以看出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这一转变。在蒸汽机发明以前,机器大多靠自然力和畜力推动,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出现后使机械化生产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故而选A项。C项牛顿力学和热学的应用,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但不属于“直接”因素。B、D两项与题干不符。【试题答案】A。21“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命题透析】本题以一句评价性语言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思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从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又与工业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这与题干信息“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一致,故选B项。A项发生在十月革命期间,C项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C项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都不符合题意。【试题答案】B。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吧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命题透析】本题以近代欧美政体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思路】解题时应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895年”此时评述德国政体需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故D项正确。A项描述的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B项描述的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C项描述的美国政体,A、B、C三项不符合题意。【试题答案】D。23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命题透析】本题以一项经济协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思路】从关键信息“美国”、“金本位”、“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可以判断应该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的汇率,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与题干相符。A、B、D与题干关键词无关。【试题答案】C。38(25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材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材料三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材料四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8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分)(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10分)【命题透析】本题以史料探究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阐释事物的能力。【解题思路】本题以材料和漫画的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特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马歇尔计划等史实。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和漫画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第(1)题的第一小问为基础知识识记题,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接踵而来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和材料二中的信息“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农民所用皆由自力织成者”作答。第(2)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虽逐渐解体,但仍占统治地位”这一科学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第二小问可从地区性的差别这一角度进行思考作答。第(3)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在二战中被摧毁的(法国)小镇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和材料四中的信息“欧洲人被绑在美国最新式战车(即马歇尔计划)”作答;第二小问属于基础知识识记题,可根据材料三中的时间“1950年”、国家“美国”和材料四中的时间“1947年”、国家“苏联”结合所学作答。【答案要点】(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4分)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 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4分)(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4分) 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3分)(3)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4分)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4分)国际格局:两极对峙。(2分)【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39(27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材料三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8分)(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7分)(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12分)【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外历史分期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阐释事物的能力。【解题思路】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苏联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