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pdf_第1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pdf_第2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pdf_第3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pdf_第4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s 3 皇 近几年世界电信市场呈现出开放宽争的趋势,各国政府在本国电信市场积极 鼓励竞争、对原国有电信企业逐步实行民营化,同时,积极贯彻对外开放的政策。 1 9 9 7 年2 月世界贸易组织6 9 个成员国签订的基础电信协议是世界电信市场 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电信服务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保障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发展、社会进步的 基础产业。电信产业的改革必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对电信产业实施科学、 合理、有效的监管,形成个有效竞争的电信格局,成为政府入世之际,在开放 市场引入竞争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全社会的发展和千千万万普通民 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然而,事实证明,类似于电信业这样的行业,开放竞争的改革并不那么容易 进行,不管是哪个国家,在电信业开放的过程中,都遭遇过不同程度的阻力,在 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电信改革模式是可以完全移植到其他国家的,理论界也 对电信改革存在着诸多的争议,特别是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电信食业 长期处于垄断经营当中,现在刚刚加入w t d ,放开电信市场到底会带来怎么样 的影l i 向,理论界有着非常多的观点和分歧,然而,开放竞争是电信运营业的必然 选择,所要做的只是如何更好的实现这种开放竞争,如何最大程度的保证国家利 益。 本文参照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外电信改革的经验,应 用产业组织理论,从市场供求、公共政策、市场结构等方面对我国电信运营业进 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进而提出一个如何更好的实现p 国电信运营业有效竞争的 系统解决方案,主张将电信运营商分成网络运营层和业务运营层两个层次来看 待,针对这两个层次的不同产业特征,提出不同的有效竞争衡量标准,采取不同 的措施,形成两个层次不同的竞争模式,从而达到整个电信运营业的有效竞争。 关键词:中国电信业有效竞争产业组织双层竞争模式 a b s t r a c t i i lt l l e1 a s tf b wy e a r s ,t h em a r k e to f 、v o d d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w e s e m so u tm e t r e n do f o p e i l i n ga n dc o m p e t i n g m o s tc o u n t r i e se n c o u r a | 弦c o m p e t i t i o ni nt h e i ro w n t e l e c o m m u i l i c a i i o nm a r k c t c a r r ym r o u 出o u t w 盯dl i b e m lp o l i c ya tt h es 锄e 血n e i n f e b m a r y1 9 9 7 ,t l l e6 9m e m b e r sc o u r 晡e so fw t os i g n e dt h ea g r e e m e ma b o u t t e l e c o n u n l 】i l i c a t i o nw h i c hi sai i l i l e s t o n ei n出ew o r l d 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l l i s t o r y n et e l e c o m m i l i l i c a t i o ns e e st o1 i v em ev i t a l l vr e l a t e dw i t h p e o p l e ,a n dg u a r 揶1 t e e sm e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m t h er e f o r m a t i o no ft 1 1 e t e l e c o m m l l i l i c a t i o ni i l d u s t r yb va l lm e a n sb e c o m e st l l ef o c l l st l l a tp a ya 址e n t i o nt o e s h o wt or e g u l a 恤1 9t e l e c o m m i l i c a t i o ni i l d u s n yh a sb e e nap r o b l e mw h i c hi sr e l a t e d t ot l l e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ma n di l e e d sai n - d e p t hr e s e a r c h f b mt l l et h e o r i e sa n d p r a c t i c e s h o w e v e r ,r e f o m a t i o ni i lm et e l e c o m m u i l i c a t i o ni n d l l s t r yi sn o tg o i n ge a s i l y r e g a r d l e s sw t l i c hn a t i o n ,a tt h ep m c e s so ft e l e c o m 删n i c a t i o ni 1 1 d l l s 仃yo p e n i n a l l s u f f 舐dt h er e s i s t a n c eo ft l l ed i 丘b 嗍td e g r e e n o 、nt h e r ei sn or e f o m l a t i o nm o d em a t c a nb e 仃a n s p i 趾tt oa l l 也eo m e rc o i l 】a 缸y 1 e r ea r ea l s om 锄yd i s p u t e si i lt h et h e o r y f i e l d e s p e c i a l l yi nc h i n a a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n t r y t h et e l e c o m 枷i l i c a t i o nb u s i n e s s e m e r p r i s eh 髂b e e ni l laa b s o l u t em o n o p o l ys t a t 锄e n to v e ral o n gp e r i o do f t i m e n o w i u s tj o i n e dw t 0 ,t h e r ea r em a r l yd i 廊r e mo p i l l i o 璐a _ b o u t 玲e f r e c tw h i c h 、v o l l l db e b r o u g h ta f t c rr e l e 鹊i n gt e l e c o 衄u i l i c a t i o nm a r k e t t h i sa r t i c l eb 血g su pas y s t c ms o l u t i o nf o rh o wt of o 皿av a 王i dc o m p e t i t i o ni n c h i r l e s et e l e c o n l m i l i l i c a t i o ni i 埘| u s t r vb a s e so nt l 地r e s e a r c hr e s u hm a ti sd “w mb v s o m ee x d e r t s 也a ts l l i n e0 nd o m e s t i c 锄di n t c 锄 1 a t i o n a l it l l i i 出i ti sas o m eu s e f i l lf b r 也er e f b n n a t i o no f c h i n e s et e l e c o 玎1 i i l _ l l i l i c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c h i m t e l e c o m m l m i c a t i o nv a l i dc o n 叩e t i t i o n i n d u s 廿yo 玛a n i z a t i o n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1 导论 1 1 本文研究的主题和必要性 1 1 1 本文研究的主题 9 0 年代以来,信息产业特别是电信产业越来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竞争的焦 点,成为最具有诱惑力的支柱产业。根据国际电信联盟( r r u ) 的研究表明,虽然电信产 业对发达国家g d p 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为6 到9 ,但间接贡献率却超过9 0 。我国政 府也明确将电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重点扶持 发展,电信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占g d p 的比重也由9 0 年的o 4 3 上升到9 9 年的3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规划,在十五时期,通信产业占g d p 的比重要 超过7 ,使通信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另一方 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信业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各国 电信管制日渐放松,国际电信业的巨头们已经或正在通过跨国联合的方式向全球发展, 电信巨头和巨头之间的兼并重组成为世界经济的重磅炸弹,意味着世界各国电信业都要 面临更大的挑战和竞争。而我国已经加入w t o ,要遵守基础电信协议有计划有步 骤的开放中国电信市场,对于国外资本来说,这意味着进入高达6 0 0 0 亿元的中国电信 运营市场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大门即将打开,国外资本暗潮涌动。虽然开放的时 间还有一个过程,但这个时间已经不多了,而我国电信业在技术、资金、规模,管制以 及管理理念等方面都与国外强大的对手相距甚远,因此,加紧时间改革电信产业,实现 电信产业的有效竞争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任,而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中国电信业的改 革和发展对于政策的制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论研究来看,近年来虽然电信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但是有关电信产业方面的学术 研究却进展缓慢,许多已经实施或正在酝酿的重要政策与决策一直是在缺乏清晰的经济 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人们在提到促进电信竞争和反垄断的话题时,总是带着很强的感情 色彩和直觉判断,只是简单的认为垄断降低效率,而缺乏清晰而具体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在这种状态下,很多关于电信行业改革方案的争论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也很难对政策制 定产生积极的作用。理论界对中国电信业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对资费问题,互联互通 问题,管制问题等有很多的争议,但比较系统的理论探讨并不是太多,因此,对这些 问题进行较系统的理论研究是有必要的。 本文研究的主题就是如何更好的实现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首先将对现有的有效 竞争理论进行回顾,引出一个较符合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衡量标准,然后,将用产业 组织理论对中国电信业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说明现状与应该实现的有效竞争之间的差 距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更好的实现中国电信业有效竞争的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1 1 2 研究该主题的必要性 长期淤来,我国静电僖运营盈酃是崮中国电僚独家麓装经翁,蔼鼠这种蘩断不怒竞 争形成的垄断,而是依靠国家行政权力维护的行政垄断,在这样的市场上,企业外部环 浚缺乏竞争压力,企泣内部备层次成受就会产生惰性,蕨而形成略维来本薪麓所提磁的 x 低效率,如任人唯亲,服务质量低下,成本支出膨胀,价格水平过高,价格结构扭雌, 缺乏创新等,这一切都导致了我国电信业长期的缓慢发展,也使得社会群众对中国电信 怨声载邋,电信改革成了众耀所归。 如果我国不加入w t o ,那么电信改革或许还可以再迟一些,然而,我豳一直在为 搬入w o 丽努力,农2 1 年1 2 月,终于正式成秀w 豫憨一员,餐这不怒免费鲍午 餐,w t o 对我国的电信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加入、v t o 后必须接受慕础电信协 议,承滏电售渡对掺瓷嚣敖。麸谈刿结栗嚣,孛潮霭要实行鼓耢竞争麓 嚣控蹶剐。壤据 中美协议,入世5 年内,中阑将逐步取消外资在阑内固定网络电信服务等领域的限制, 在4 年瘫兔诲外资褒基穑毫信中掩羧魄铡癌裙期瓣2 5 逐步爨离弱4 9 ,在寻浮、数 据等增值电信业务领域,外资持股比例可以由开放初期的3 0 上升到5 0 ,移动通信 将在鸯霜入w 约1 年肉初步开放网络服务,s 年肉究戒开放磊标,有线阏及光缆在入激后 的第三年开始放开,并用6 颦时间作为过渡期,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在加入w t o 之后,外资将会蜂拥进入我蠲的信患产业领域,与国外甄型电佰企业桶比,我国的电信 = 企业还小的很,中国的电信业壤受到前所朱有的腰力和挑战。 ( 1 ) 中瀚电信业尚未形成有效竞争格局 中耀电信娩出于长嫂垄断经营_ 襁低效攀运作,滏寒形残骞效竞争的局嚣,1 9 必每, 中国才在基础电信领域引入第一家与中国电信竞争的企业中国联通,然而,即使现在, 其业务缎模与原中国瞧痿撩激爨握菠悬殊,因兹,中国凝大戆瞧詹金艘孛嚣魄售,巍不 习惯于竞争,也没有在真正的竞争环境下膊练过,再者中国电倍业的市场竞争无序,名 义上中溺毫售兔谗串溺联逶经营移动宅话鞫固定电话等娃务,淘意网络戆互联互遥,毽 寰际上,联通公司在移动电话和市话的接入方面还受到种种钳制,联通网络难以互联互 遥,这簿致了联通公溺发震相当缓侵,竞争实力难戬快速增强。中国静电信企监还够不 上真正自主经蓠,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相当弱,与此相反,许多外国电信 企业特剐是发达国家,电信市场的歼放和竞争环境盈臻完善,在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经营 已形成一套科学、完篱、全灏的体系,再加上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雄厚的资金, 使其具有极大的竞争力。 ( 2 ) 中溪电售企业本身黪“软髂”不过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阑电信妣在硬件技术方面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从资本 运营,金监管疆和泰场运作等软锋方瑟,外蓬鬯痿灸业的实力要远远强与中爨戆电蕊企 业,我圈的电信管理体制和众业经营机制,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下的机制和体制还有差距, 我国嚣翦处于泰场经济静镯建除段,离建立真歪爨义上蠡鼋,符合嚣际翥凌规粼帮攒铡魏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市场经济体制还很远,这种体制环境差异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与国外传统电信公司相比,我国电信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很低,包袱还很重,电信企 业资金严重匮乏,如中国电信总体负债水平已达4 5 左右,有的省份高达6 0 以上, 负债率已是国外电信企业的2 倍以上,电信企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加入w t 0 以 后,外国电信企业雄厚的资金实力将对中国电信企业构成沉重的压力,同时,我国电信 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较差,同类员工的薪酬只有外国电信企业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 一,越是关键岗位的高级人才,差距就越大,而外国电信企业激励机制灵活,员工待遇 高,在人才争夺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从而将导致中国电信企业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失, 进而影响今后的竞争力。 ( 3 ) 政策法规不建全 根据世贸服务总协定,各成员国应及时公布有关或影响该协定执行的相关措施,以 及其签署参加的有关或影响服务贸易的国际协定,至少每年公布一次,并对其他成员的 询问作出迅速答复,这是透明度原则的具体体现,这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 为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没有一部电信法,过去依靠的部门和地方的法规,不透明, 不公开,明显不适合w t o 的透明度原则,并且也没有形成将有关电信设旋和电信服务 的法规与标准向广大公众公布的习惯。 ( 4 ) 中国电信业对外资承诺的起点高 在基础电信协议中,各国对外开放的力度都不甚相同,加拿大支持今后两年内 外国公司在加拿大国内卫星通信领域只能占4 6 的股份,日本虽然同意向外国公司自由 开放,甚至允许外国电信公司成为1 0 0 的股东,但对于两家主要的电信企业n r t 和 i c d d ,则规定外资比例不得超过2 0 ,而中国在加入w t o 后,外资可拥有所注资公 司的4 9 的股份,两年后即可在增值业务领域拥有超过5 0 的股份,由此可见,外资 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度比当年基础电信协议中规定的外资进入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程度 还要大,因此,中国入世之后,我们只能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在一个较高起点上 同其他国家的电信企业竞争,这无疑将给中国电信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从容的面对外来 的挑战,抓紧时间打破中国电信业的垄断格局,实现中国电信业的开放竞争,已经不是 个值得争论的问题了,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形成中国电信业有效竞争的格局,而不是竞 争不足或所谓的过度竞争。 在过去的2 0 年中,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 归功于不同经济领域里逐步引入了竞争机制,这给中国人民提供了适当的动力,使他们 杰出的创业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然而,在电信、电力等基础产业部门,由于传统的 自然垄断理论的影响,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是比较困难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 是势在必行的,本论文就是在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电信业发展经验, 从而初步探讨作者眼中的中国电信业发展之路。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1 2 本文的结构 本文由5 个部分筑残: 第一部分是对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的阐述。其中第一节指明了本文研究的主题和构 成,并x 尊有效竞争理论和产渡组织理论迸孝子一定盼评述,便读者能够大致明了本文写作 的意图以及目前理论分析的现状。 第二部分的目的怒阐述傲界电信监发藤的过程以及趋势,从而对中国电信业发腰的 处部环境有较滚晰的认识。第一节怒对世界电信业发展j 建程的回顾,指出电信市场的开 放和竞争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并总结了这个开放过程的一些特征。第二节对电信业从 臻暖自竞争鲍转让进锤了经泱学上的分梃,主要论述了垄叛戆x 低效率,并搬出电传垄 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行政热断而不是自然垄断,而电信产业的发展已经使得原有邋合 予垄壤麴条转被打破,凝熬瀵合于纛争蚋条锌歪农形成。第三繁描述了受蔻魄薅秘圭要 的电信改革模式,以及改革的主要特征。第四节则是对w t o 关于电信产业的一些规定 豹分辑,浚及潮越对中国电德韭繁来懿援战。 第三部分的主题鼹如何理解有效竞争理论在电信产业中的应用。第一节首先阐述了 有效竞争的一黧基本糕论,镪括骂敲尔困辘和鸯魏产生豹有效巍争。第二节戴对现裔的 一些有效竞争衡量标猴进行评析,指出这些标准的不足在于不可操作憔,真正能够有实 际指导作用的衡量标准应该怒其体产业具体分析的。第三节就怒在对中国电信产业的产 业特征分析基础上制定出的樾量中阑电信业的有效竞争标准。 第姻部分楚对中豳电信她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s c p ) 的分析,并与上 节提出的有效竞争标准进行对毙,撩出中鞭电信溉现状芝有效竞争之闼鲍差距。第一节 从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以及公燕政策三个方颟对中豳电信她的基本状况的分析,需求状况 袭骤了中国电痿枣场的庞大,只寿一个能够毒砖力不瑟瓣提供彀蕊产黥戆枣场绩橡才鲢 满足这样庞大的市场,而供给状况鼹示了这种能力的不足,虽然改革以来中国的通信能 力存了缀大豹发震,整慧场缭搀麴簸麓仍然瀣薅了宅薅产瑟静鸯效供绘。第二节葙磐三、 第四节就是对中国电信业的s c p 分析,分析结果指出了进一步实现有效竞争的必要性。 第蠢部分箍密了一个系统解决方案,秘豹在予进一步实瑗i 中国电镶整弱商效竞争。 方案主要的构想是将电信运髂业分为网络朦和业务层,熬于这两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实旌 不同盼竞争模式,苁衙更有效的实现有效巍争。第一节怒对方絮的总侮构恶。第二节阐 述的是方案中的政府行为,包括反黧断行为和规制行为。第三节则是如何形成一个符合 方案的电信企姚产波链,重点在于潮有电信企业的角色转换和中小企渡的进入。 1 3 文献综述 投摇论文羧定豹主题,本综述主要龟括三部分;一是奏效竞争疆论,二是纛剃理 论,三是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理论。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1 3 1 有效竞争理论 马歇尔在1 8 9 0 年发表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在第四篇对四大生产要素( 即土地、 劳动、资本和组织) 中的组织进行了系统论述,充分肯定了规模经济利益,认为大企业 通过内部分工,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技能,有利于使用和不断改进专业化 机器设备;大企业由于大批量采购而减少采购成本,降低运输费用;大企业因销售量大 而有利于节省销售费用和广告等促销费用;大企业因品种多而便于顾客选购,满足多种 需求,从而增加顾客对它的信赖;大企业容易发挥人的才能和知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 率。他通过对规模经济的系统分析,作出了两点推论:第一,任何货物的总生产量之增 加,一般会增大这样一个代表性企业的规模,因而就会增加它所有的内部经济;第二, 总生产量的增加,常会增加它所获得的外部经济,因而使它能花费在比例上较以前为少 的劳动和代价来制造货物。这就是说,产量的增加会引起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企业 规模则会增加内部和外部经济,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同时,马歇尔也认识到,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会出现垄断,因为“极有组织的 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是现在同一工业或行业中许多企业合并成为一个大的联合组织的倾 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包括德国的卡特尔和集中的合作组织在内的各种同业联合的主 要原因之一。”而垄断使价格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扼杀他所一贯推崇的自由竞争,从 而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使社会资源不能在价格机制作用下得到 合理配置。这样,在马歇尔看来,规模经济和垄断就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也就是 说,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成为两难选择,这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困境”。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经济学家对如何克服“马歇尔困境”,把规模经济与竞争活 力两者有效地协调起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此过程中,人们不是偏重规模经济的作用, 就是突出市场竞争活力的地位,两者往往顾此失彼。1 9 4 0 年6 月,克拉克( j m c l a r k ) 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同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表了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他在 该文中指出,短期均衡是一种静态概念,它依靠在现有生产条件下,通过价格的自动调 节以实现供需均衡;而长期均衡则是一种动态概念,它随着产业成长、经济规模发展而 使长期成本下降和长期供给能力增加,以实现长期供需均衡。他认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 衡这两者的实现条件往往不协调,为谋求现实条件下缩小这种不协调的途径,首先要明 确“有效竞争”的概念。所谓有效竞争,就是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协调 起来,从而形成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 从有效竞争的概念可知,有效竞争的两个决定变量是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规模经 济的通常含义是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使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一种经济现 象,它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使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和途径;而竞争活力的经济意义 表现为它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综合作用,发挥市场机制自组织功能,实现社会资源的 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可见,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在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社会 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上达到了统一,即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是以不同的途径谋求同一目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标。然而,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又具有相互排斥性,特别是在那些规模经济比较显著的 产业,两者的排斥性就表现得更加明显。其表现形式是:随着企业规模得扩大就会引起 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得走到垄断。垄断则是对 市场竞争的否定,它会导致经济缺乏竞争活力。因此,有效竞争作为兼顾规模经济和竞 争活力、两者相互协调的一种理想状态,其协调点是合理界定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 “度”,其协调目标是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所发挥的综合作用使社会经济效率极大化。 1 3 2 规制理论 在经济学中,规制一般是特指政府对私人经济部门的活动进行的某种限制和规定, 如价格限制、数量限制或经营许可限制等等( 植草益,1 9 9 2 ) 。对规制的理解,还有其 他不同观点,日本经济学家金泽良雄认为,规制还可定义为国家干预,其中包括政府对 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进行的单纯性限制行为,还包括多种多样形式的对社会经济活动的 参与和干预。 一般来说,规制可划分为间接规制和直接规制两种( 植草益,1 9 9 2 ) ,而直接规制 又可划分为经济性和社会性两种。而美国经济学家r o b e n w h a n h 将其划分为三种,加 上了程序性规制,即政府对企业的公文要求。 从规制的起源上讲,一般的看法大都是出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巴托教授提出的“市 场失灵”( 巴托,1 9 5 8 ) 的概念,他在美国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市场失灵一文, 目前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了分析政府规制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市场失灵主要有三 个方面的表现:市场进入壁垒和市场势力,外部性,内部性。 就市场进入壁垒和市场势力而言,“在市场经济部分中,约6 7 大体上属于纯垄 断活动,近5 0 是寡头活动,只有1 3 或1 4 的活动大致算的上竞争活动( 不过竞争 活动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完全性) 。”( 何大隆,1 9 8 5 ) ,而这种市场壁垒又往往会 形成所谓的“自然垄断”,使得某些企业成为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它的收益最大化的定 价可能远远高于边际成本,这就引起了“配置非效率”( 张维迎,2 0 0 0 ) ,这就客观上要 求政府必须为此出面干预和进行规制约束,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而 从微观经济理论来看,在自然垄断、外部效应、信息非对称性等场合下,市场不能自行 达到完全竞争状态,即使市场达到完全竞争均衡,也不能保证能实现人们所合意的资源 柏累托最优配置,这也要求出现第三方力量来推动这一市场扭曲现象的解决。 关于外部性是否构成规制的合理理由目前理论界尚未定论。在现代企业理论看来, 外部性的产生在于产权界定不清,而经典的科斯定理实质上表明,在外部性问题上规制 是不必要的,只要界定产权,市场可以自己达到最优。但在现实生活中,交易成本可能 非常高,当事人的讨价还价并不能解决问题,往往不如直接规制有效。经济学家一般认 为政府还可以用下面的方式进行规制。第一,将外部性“内部化”,即对产生负的外部 效应的经济活动进行征税,将社会成本内化为企业成本,这可起到降低负的外部性的作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用。第二,控制数量,即直接政府干预。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儿f 史普博率先使用了“内部性”一词,它指的是在两个市场主 体的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或受益超出了双方事先的约定。内部性往往发生在金融、 运输、建筑等产业中,其主要原因是在这些产业的市场交易中,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以及引发的内部性问题会造成市场效率的损失,但这并不是说所有出现信息 不对称的情况都需要规制,良好的信誉机制也可以起到规制作用,但它要求有很多的条 件。张维迎在他的企业的企业家一一契约理论中,对信誉机制存在的前提有过很好 的讨论,根本的一点还是重复博弈的规则以及“有恒产者有恒心”( 汪丁丁,1 9 9 5 ) 的 要求。另一方面,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规制也不一定能够解决,所以在“市场失 灵”和“规制失灵”之间,往往需要运用经济学方法,对规制和不规制的效果进行比较 分析,从中找出次优的解决途径。 1 3 3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理论研究 在国内,对于电信行业的市场开放,引入竞争问题的讨论是一个热点问题,各方的争 议主要集中在关于如何实现有效竞争的方案评价方面,相应的观点有:( 1 ) 市场垄断 派,该派以北航经济管理学院的韩德强教授为代表,他认为垄断化才是时代真正的潮流, 不应该继续分拆中国电信,而是应该从加强管制和扶持竞争公司入手来建立竞争机制; ( 2 ) 垄断竞争派,该派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周其仁教授为代表,他在资 本市场上发表的建立更有竞争力的电信体制,主要阐述了他的关于电信应该在各个 层次上展开竞争的观点,周其仁认为,简单的分拆即行政性重组并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格 局,市场重组才是根本出路,该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为中国电信集团总工程师,信息产业 部邮电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韦乐平,他认为不需要全面分拆,但需以中国电信的改革为 基础在全行业( 包括广电) 内进行重组整合,按三网融合的思路组建若干个大型全业务 公司,提供全程全网的端到端的业务,展开全面的跨行业竞争,形成网络基础设施的基 本竞争格局,再以此为中心形成大量的专业化的中小公司,在各个领域参与竞争,形成 一个动态的基本均衡的竞争态势:( 3 ) 完全竞争派,该派以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的阚凯力教授为代表,以及中国税务杂志社研究员王小强等,倾向于继续分拆中国电 信,将网络和业务分离开来,在业务层面形成全面的市场竞争。 有关电信产业的改革、开放方面的争论实际上和实现有效竞争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 理论探讨有关。在电信实现有效竞争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政府部 门,这几个问题的合理解决对我国电信业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 几个问题主要涉及政府管制和企业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包括电信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 一般电信业务的普遍服务,电信业务的资费以及电信企业的体制改革和投融资等问题。 关于电信业政府管制行为的经济学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图卢兹大学j e a nj a c q u e s l a f f b n t 和j e a n t i m l e 合著的电信竞争一书,该书专门介绍了电信领域改革的热点问 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题,涉及了电信管制,资费,网间互联,普遍服务等关键问题,论述了可竞争理论和激 励性管制理论等在电信竞争中的应用,颇有新意和启发性见解;o e c d 编著的 t e l e c o m m n i c a t i o nc o m d e t i t i o n 一书则论述了世界各国电信管制所依据的经济理论的 变化;国内杨培芳的面对新经济环境的电信业,以全新理念讨论了电信产业改革和 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各个角度对信息通信产业的 变革作了归纳和预测分析;其他的还有彤雪著的互联互通管制与电信基础网络竞争; 张晓铁的成本补偿机制电信普遍服务的根本出路;何霞的w t o 与中国电信 业的资费管制变化;杨培芳的中小企业准入与电信民营化;周光斌的国外电信 业的管理趋势等等,都对电信业的政府管制问题作出了一定的理论探讨;在对国外同 类问题的借鉴上有欧阳武著的美国电信管制及其发展,房超峰的日本电信管制政 策简介,华阶平的印度电信业的改革与发展等等,分别探讨了各国电信管制的变 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而在电信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上,唐莜建的论“企业再造理论” 在中国电信改革中的应用,陈江山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论述了电信企业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和理论基础,王秀屏在她的关于电信业务转售的 探讨一文中则探讨了电信企业新的市场经营策略。这些专家学者的研究都有一个共同 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使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使电信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从而建 立一个有效有序的竞争格局。 注:电信业可分为电信设备制造业和电信运营业,本文探讨的是电信运营业,在后 面的章节里,如无特殊说明,电信业指的都是电信运营业。 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2 中国电信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本章主要讨论影响中国电信业发展的外在环境因素,首先从世界电信业的发展过程 着手,阐述电信业的开放竞争是一个必然趋势。再比较分析电信改革的两种主要模式: 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讨论这两种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总结世界电信业改革的 特点,以资借鉴。最好分析、t 0 对电信业开放的要求以及对我国电信业提出的挑战。 2 1 世界电信业的发展 2 1 1 世界电信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纵观世界电信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 个阶段: 第一阶段:垄断经营阶段 从1 8 7 8 年电话技术投入商用直至2 0 世纪8 0 年代,世界电信业基本处于国家垄断 或私营垄断的阶段,持续约1 0 0 年,电信业垄断体制的形成源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技 术等诸方面的原因。从经济上而言,电信业的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决 定了电信业的自然垄断特性;从政治上而言,电信是国家进行统治和战争的重要工具, 事关国家的安全,因而带有浓厚的国家主权性,即使在现在逐渐开放的电信时代,很多 国家对电信公司中的外资持股比例和自然人进入方面仍然实行限制,并且增加了对信息 内容的管制;从技术上讲,电信网络的全程全网特征决定了独家经营的效率最高,任何 分割都会添加联接交易成本和网络设备联接的难度,电信垄断为电信网络的初始形成, 用户规模的初期扩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后来电信竞争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阶段:国内竞争阶段 从2 0 世纪8 0 年代初起,首先由发达国家电信运营业开始了以引入竞争机制为主要 目标的电信改革,到9 0 年代中期,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电信改革基本完成,改革的核 心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实现电信市场的对内开放和有限竞争。引入竞争是由于电信 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电信业的经济性和政治性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 电信垄断本身的弊病也加速了垄断体制的终结。 第三阶段:全球竞争阶段 从9 0 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电信运营业开始尝试将竞争由国内引向国际,启动了 w t o 对电信服务贸易的谈判,结果达成了电信贸易全球化的相关协议,包括世贸总协 定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电信服务附录,以及w t o 的基础电信协议等。 从1 9 9 8 年开始,随着大多数国家开始兑现在基础电信协议上所作的承诺一一对外 开放电信市场,世界电信业进入了全球竞争的阶段。 大多数发达国家是在国内电信业做好较充分的准备以后,才对外开放本国电信市场 的。一些还未做好准备的发达国家,在签署基础电信协议时,就对开放的业务,外 资比例和开放进度附加了很多的限制条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发达国家在对外开放本国电信市场前,一般进行了如下的准备工作:l 、首先在国 内电信业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国有电信企业的民营化改造,鼓励其他企业加入电信竞争; 2 、投入巨资加快本国电信基础网络的建设和改造;3 、以进军国际市场为目标,重新整 合电信业,培育特大型的跨国电信企业,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1 9 9 3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其核心就是建设 和改造美国的基础电信网络,1 9 9 6 年,美国颁布新电信法,允许电信服务业中原来 分离的长途,市话,有线电视等可以相互进入对方的业务领域,从而放开了电信业务竞 争的限制,其目的,一方面可以加大竞争力度,另一方面,便于国内电信业整合,从而 造就规模更大的电信企业,随后,美国政府和企业开始大力推进世界范围的电信贸易自 由化,以谋取更大的全球经济利益。 2 1 2 世界电信市场开放特征 世界各国在开放电信市场时,具有以下几点共同特征: 分阶段、分步骤逐渐推进 韩国在签订基础电信协议时承诺分三个阶段陆续增加电信法人中外资的可持股 比例:1 9 9 8 年1 2 月3 1 日开始,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经营执照只发给外国政府或外国人 持有其1 5 以内股份的法人;2 0 0 0 年1 2 月3 1 日,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3 3 ;到2 0 0 1 年1 月,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4 9 ,同时规定,韩国电信的最大股东必须是韩i 虱政府 或韩国人,到2 0 0 0 年1 2 月3 1 日韩国电信的国外股东持股不得超过2 0 ,到2 0 0 1 年1 月不得超过3 3 。 印度允许一个电信公司经营多种业务,某些业务也允许多个运营商进行竞争,但对 外国控股有限制,私营经营商必须是印度注册的公司,其外国股东不得超过2 5 ,开放 国内长途业务于9 9 年进行了讨论,开放国际业务将在2 0 0 2 年再行讨论。 法国电信业务市场开放从时间上可按1 9 9 7 年1 2 月3 1 日为界划分:在此之前是从 垄断到逐步开放的第一阶段;在此之后是电信市场完全开放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可称 为适度开放的阶段,对多数业务实行了许可证制度,这样做既符合法国的实际情况,又 体现了欧盟的改革框架要求。1 9 8 9 年1 2 月,欧共体部长理事会成员国曾就未来电信市 场的开放作出决议,在业务开放方面,理事会提出了“三级管制结构”的设想,可简单 的概括为:1 9 9 8 年之前,电话业务仍然由国有运营公司垄断经营;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的数据业务从1 9 9 3 年起逐步开放:增值业务开放竞争。根据这个“三级管制结构”的 设想,法国的电信业务市场在第一阶段实行如下政策:固定电话、用户电报和公用电话 由法国电信公司继续垄断经营;数据通信和i s d n 等业务实行许可证制度下的有限开放; 寻呼业务开放竞争,有限制地开放移动通信;开放和协调c a l 和v s a t 市场;允许 用户闭合群组建独立的网络,但须获得许可;增值业务一律放开竞争。第二阶段从9 8 年1 月1 日起,和其他欧盟国家一样,法国电信业务市场全面开放,即:网络许可证数 1 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量不加限制,全面开放电信业务市场,允许网络互联和放松对外资的管制。 完善电信相关法规 为了实现电信市场开放竞争,许多国家首先修改和完善了相关的电信法规。 1 9 9 1 年,英国颁布竞争和选择:9 0 年代的电信政策白皮书,结束了国内电信 市场由b t 和水星公司双寡头垄断的格局。1 9 9 2 年英国修改了有线广播法案,允许有线 电视公司兼营电信业务。 1 9 9 6 年7 月,德国颁布新电信法,批准在1 9 9 8 年1 月1 日之前结束电信垄断, 开放市场,同时规定:电信市场准入原则上不再受任何限制,外国公司获取电信经营许 可证和购买国内公司股份不进行任何限制,保证平等竞争,成立独立的电信规制机构取 代原邮电部。 1 9 9 6 年法国颁布新电信法,1 9 9 7 年成立独立的电信规制机构。 1 9 9 3 年7 月瑞典开始实施新电信法,后又于1 9 9 7 年进行了修改,以便适应欧 盟电信改革的要求。新电信法奉行低度监管和促进竞争的原则,只在固定电话、移动电 话和线路租赁上实施许可证限制,除特殊原因外,新企业一般都能得到经营牌照,小企 业甚至不需牌照便可经营。外国公司和本国公司一样设立机构和投资,没有任何条件的 限制。 1 9 9 7 年芬兰用电信市场法取代了原电信法,规定除提供移动通信的运营者 需申请许可证外,开办其他电信业务只需通知交通通信部备案即可。 1 9 9 7 年7 月巴西制定颁布新电信法,其基本框架就是按照w t 0 参考文件 的要求, 提高电信服务水平,增强公司竞争力 为了在开放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各国纷纷推出各种措施以提高本国电信公司的服 务水平。 1 9 9 6 年5 月,新加坡宣布2 0 0 0 年开放基本电信业务市场,实现全面竞争。1 9 9 7 年 4 月,一个新的移动电话运营公司和三个寻呼公司正式成立。 为保证新加坡电信市场正常秩序和顺利发展,新加坡电信管理局( t a s ) 制定了相 应的政策法规,并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包括:l 、重视保护消费者利益,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如调整电信资费政策,降低电信资费水平,允许租用电路转售,开放增值业务 市场,要求运营公司提供号码携带业务等等。2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提 供优质服务,为此,t a s 制订了服务质量标准,并实施以季度为周期的质量标准检查制 度,对无故违背标准的现象予以严惩。1 9 9 6 年8 月,新加坡最大的i s p 公司s 科g n e t 由于第二季度地网络运营不符合服务质量标准而受到5 0 0 0 新元的处罚,事后,s n g n e t 公司立刻采取行动改进服务质量。3 、实行两级设备销售许可证制度,t a s 自9 6 年4 月 开始对电信设备市场实行两级销售许可政策,即分为a 级销售者和b 级销售者。b 级 销售者既可以销售型号或批准的设备又可以销售未获型号批准只供出口的设备。而a 级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销售者只可以销售获型号批准的设备,每年只需支付较低的销售许可证费用,不需要向 t a s 上报销售利润表,以鼓励a 级销售者为更多的新加坡用户提供获型号批准的设备, 保证电信业务质量。4 、以有效的方式与消费者保持密切联系,为宣传政府政策和及时 掌握电信运营商和消费者的意见,t a s 以举办研讨会,发布会和展览会的方式向用户进 行宣传和保持联系。 加速电信企业国际化 1 9 9 8 年1 月1 日,欧洲电信市场全面开放,欧洲各国电信运营公司纷纷采取措施加 速自身的国际化进程。 欧洲主要的电信公司如英国电信、德国电信、法国电信、大东电报局等早已开始国 际化行动,他们通过建立合资公司和申请经营许可证的形式,积极向欧洲其他国家发展 和占领更多的电信市场。 英国电信公司一直在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市场,重点是美国和拉美市场。1 9 9 8 年英国 电信又把运作重点转向欧洲大陆。1 9 9 6 年它投资8 8 5 亿法郎参股刚刚由法国自来水公 司组建的经营电信业务的子公司一一c e g c t c l 公司,持有其1 5 的股份。c e g c t e l 公司在 1 9 9 8 年法国市场开放后与法国电信进行了全面的竞争。在荷兰,英国电信与当地具有电 信运营权的铁路公司n s 合作,投巨资建设覆盖全荷兰的光纤网络。 法国电信通过子公司一一法国电信国际移动通信公司积极向欧洲各国扩展,获得了 比利时、丹麦、希腊、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的移动业务经营许可证,1 9 9 7 年1 1 月又获得了在葡萄牙提供全国范围g s m 9 0 0 1 8 0 0 双频移动电话业务的经营许可证。 德国电信和法国电信携手组建合资公司,共同进军国际市场,他们通过建立的合资 公司a t l a s 与美国的s p 血t 公司建立了g l o b a l o n e 联盟,为用户提供全球范围业务。 1 9 9 7 年1 1 月,两公司又宣布与意大利最大的电力公司e n 把l 组建合资通信公司,在意 大利推出全方位的电信服务,争夺意大利第三个移动通信的运营许可证。e n t c l 在合资 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