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三言”动态助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三言”是成书于天启年间的小说喻世明言( 原称古今小说) 、警世通 言、醒世恒言的简称,它是冯梦龙编纂的宋元明话本小说总集。它在很大程度 上反映了明米之前的语言事实。从时间上看,“三言”动态助词上承古代汉语,下启 现代汉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三言”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都是考证其中 篇目的来源或者是从文学思想层面研究的论著,从语言角度对“三言”进行研究的 还不是很充分,对其动态助词的研究更少。因此,我们认为对“三言”的语言研究 还需加强。 我们以历史比较法为指导思想,用辩证的观点,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出发, 对“三言”的动态助词作定量统计和穷尽性描写,把它分为得”、“将 、“了”、“着 、 “过”等七大类,重点分析了它们的语法结构特点及语法化过程。 关键词近代汉语,动态助词,语法化,三言 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三言”是喻世明言( 原称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简 称,它们分别刊刻于明代天启元年、天启四年和天启七年,是冯梦龙编纂的宋元明 话本小说总集。 本文以“三言作为语料,以动态助词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前后文献语料的动 态助词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明“三言”中动态助词的使用和分布情况,从而探寻 动态助词在近代汉语中发展的一些共性和个性的特点,进而总结或印证动态助词发 展演变的规律,为语法史的研究提供材料。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以共时语料做为参证, 以历时语料做为比较,联系现代汉语,力求全面解释语言现象,有时为了表述和比 较的清晰、直观,我们将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现。本选题的创新之处是借鉴和使用一 些新的理论来讨论动态助词,比如使用语法化理论、汉语时体系统和语言类型学研 究的成果等。此外,本文关注的是动态助词产生之后的发展和消亡情况,这是之前 的理论届探讨的较少的地方,另外,我们研究的文献“三言”也是语言学界研究较 少的语料,从语言学角度对它的讨论是一种尝试性的新的研究。 本文主要是探讨“了”、“却”、“将”、“取”、“得”、“着”、“过”七个动态助词 在“三言 中的用法。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动态助词在“三言 中使用情况的 描写和解释,以填补“三言”语法研究的空白。 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分别对动态助词的研究和“三言”的研究作了简要的概 述和总结,简述了本选题的意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等。 第一、二、三、四、五、六章分别考察了“三言”中“得 、“将”、“了、“却”、 “取 、“过 、“着”的用法,每一章的第一节我们先对该字的研究状况做了概述, 然后具体讨论其在“三言”中的语法化等级。 第一章,我们主要讨论了“三言”中“得”字的使用情况,尤其是其动态助词 用法。我们发现“三言”中做动态助词的“得 有表完成、持续和经历三种用法, 其中表完成是其主要用法,表示持续的仅2 例;表经历的共2 3 例,且都是在“不曾 标记的语境中,我们考察了清代的歧路灯,发现这种表经历的“得 也都是出 现在“不曾+ 得( + o ) ”格式中,我们推断这是因具体语境影响的特殊用法。在“三 言”中表完成的动态助词“得 字,主要出现在“v 得o 格式,“得”前的动词多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趋向动词,而且还呈现出高复现率、固定化的趋势。 第二章,主要讨论“三言中“将 的用法。“三言 中的“将 有做谓语动 词、副词、介词、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等用法。其中“将 做动态助词的结构格式 有很多种,而以“v + 将+ 趋”为主。我们以警世通言的4 0 回文本做统计,“” 将 结构共有1 1 9 例,其中“v + 将+ 趋 格式有8 5 例,占了整个结构的7 1 。动态 助词“将可表动作的开始或完成,也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表持续的“将” 共1 7 例,少于表完成或起始的“将”;作动态助词的“将”略多于作结构助词的“将”。 第三章,我们对“三言”中“了”作了语法化等级研究。各个语法化层级的“了 在“三言”中都有用例,既有做谓语动词和结果补语的,又有虚化为动态助词和语 气词的,但各个层级的用例分布是有差别的。动态助词“了”在“三言 中的用法 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已很接近,仅喻世明言4 0 回中就有2 8 7 2 例,其中有1 4 7 5 例出现在“v 了0 格式中,可见“了”在“三言”中的用法和功能已很成熟。 第四章,我们把“三言”中的“却和“取都放在这一章讨论,这是因为在 “三言 中“取、却 做为动态助词的用法己经非常少见。具体来讲,“却”做动 态助词有表完成或实现和表持续两类,共有4 6 例,而其中有1 9 例是出现在诗句或 套话中,它是话本小说的套话,并不反映真实的语言面貌。而“取做动态助词自 产生以来用例量一直不多,到“三言”中其语法意义与功能也没有发展,用例很少, 表持续仅有3 例。“三言 中有些“取 是用在动词之后做词缀的。 第五章,我们主要作了“三言”中“过”的语法化等级研究。就做动态助词而 言,“三言”中的“过”有表完成和表经历两种用法,在表完成时是“”过+ o 占 了绝对优势,但与“过 搭配的动词类型却没多大变化;另外, “三言 中表经历 的“过2 用例很多,用法已相当成熟。 第六章,我们考察了“三言”中“着”的语法化等级。“三言”中动态助词“着” 的用法,以“动+ 着为主,此外还有4 9 例形容词+ 着”;“三言”中表正在进行 的“着”用例增加;表动作完成或实现的t 着”已经很少了,说明动态助词系统中 “着 、“了的分工已基本明确。 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我们对前面六章内容作了一个总结,归纳和概括了我们 的研究结果。 i v 福建师范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s a ny a n ”w a sw r i t t e ni nt h ey e a r so ft i a nq i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t h ee n do fm i n g d y n a s t y i ti st h ea b b r e v i a t i o no f “y us h im i n g y a n ( i t so r i g i n a ln a m ei s ”g u 坍挖x i a o s h u o ”) 、 j i n gs h i 乃馏y a n ”a n d x i n gs h ih e n gy a n i tw a sac o l l e c t i o no fs c r i p tf o r s t o r y t e l l i n go fs o n g 、y u a na n dm i n gt h a tc o m p i l e db yf e n gm e n g l o n g i tr e f l e c t st h e f a c t so fs p o k e nl a n g u a g eb e f o r e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l a t eb a s i c a l l y f r o mt h et i m e ,t h e d y n a m i c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si n “s a ny a n a r eac o n n e c t i n gl i n kb e t w e e nt h ea n c i e n t c h i n e s ea n dt h em o d e mc h i n e s e ,s oi tw i l lb es i g n i f i c a n tt os t u d yt h ed y n a m i ca u x i l i a r y w o r d si n s a ny a n b u tt h em o s tr e s e a r c hf i n d i n g so n s a ny a n w e r et h ew o r k st h a tt o p r o v et h es o u r c e so fs o m ec h a p t e r so rs t u d yf r o mt h el i t e r a r yt h o u g h t i t ss t i l li n a d e q u a t e t os t u d y s a ny a n ”f r o ml i n g u i s t i c p e r s p e c t i v e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a s p e c to fd y n a m i c 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s t h e r e f o r e ,w et h i n ko ft h es t u d yo nl a n g u a g ei n s a ny a n s t i l ln e e dt o s t r e n g t h e n u n d e rt h eg u i d i n gi d e o l o g yo ft h eh i s t o r i c a lc o m p a r a t i v em e t h o d s ,t h i sp a p e r a p p l i e sad i a l e c t i c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a n dt h em e t h o do fq u a n t i t a t i v es t a t i s t i c s ,e l a b o r a t e st h e d y n a m i c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si n “s a ny a h d i a c h r o n i c a l l ya n ds y n c h r o n i c a l l y i tc l a s s i f i e st h e d y n a m i c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sa s “d e ”,) a n g 、“e 、 z h e ”、 g u o ”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 i r g r a m m a rs t r u c t u r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g r a m m a t i c a lp r o c e s s e s k e y w o r d ss a ny a h ,d y n a m i c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m o d e mc h i n e s e 福建师范大学硕+ 学位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 姓名)奎长厦学号2 q q 鱼q 三垒q专业这适宣 窒主堂所呈交的论文( 论文题目:“三言 动态助词研究) 是我个人 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 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奎邀五亘 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二坐掣二_ 二i 一 绪论 绪论 一、“三言”及其研究概况 “三言”是喻世明言( 原称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简 称,它们分别刊刻于明代天启元年、天启四年和天启七年,是冯梦龙编纂的宋元明 话本小说总集。 冯梦龙( 1 5 7 4 1 6 4 6 年) ,字犹龙,一字耳犹,号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龙 子犹等,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代表作, “三言”、时调集挂枝儿、山 歌,散曲集太霞新奏,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传奇剧本双 雄记等。 “三言 每部4 0 卷,共1 2 0 卷。“三言 刊刻后不久,古今奇观就问世了, 这部书将“三言”、“二拍”中的佳作大多收集在内,自问世后非常受欢迎,“三 言 很快为其所代替,清代几乎没有再刊刻。明清更替,天下大乱,话本集大多遗 失,“三言”遂很少为人所知。至2 0 世纪初,三书中只有醒世恒言的一些版本 在国内流传,其他两部书几乎销声匿迹。直到2 0 世纪2 0 年代,古今小说和警 世通言的一些版本才在日本被发现。根据复旦大学学报1 9 6 3 年第一期上陆树 斋先生的文章 的版本及其他中所说三言”的版本情况如下:喻世明言 存二种:一是天许斋刊的古今小说本,四十卷,题全象古今小说,署绿天馆 主人评次;一种是衍庆掌刊的喻世明言本,二十四卷,题重刊增补古今小说, 署可一居士评,墨浪主人校,首页有绿天馆主人序。警世通言存三种:一是兼善 堂本,四十卷,题警世通言,署可一主人评,无碍居士校,首有无碍居士序;一 是衍庆堂本,四十卷,题二刻增补警世通言,署可一居士评,墨浪主人校,首有 无碍居士序:一是三桂堂本,题署皆同兼善堂本,只是卷次略有不同。醒世恒言 存三种,一是叶敬池本,四十卷,题绘图古今小说醒世恒言,署可一主人评,墨 浪主人校,首有可一居士序;一是叶敬溪本,这本和叶敬池本相同。一是衍庆堂本, 题醒世恒言。1 1 j “三言 是冯梦龙在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经改写或创作而成的。 其中的话本有着不同的来源。学者们在研究时对于这些材料往往采取谨慎回避的态 度。所以“三言”的研究成果,一般都是考证其中篇目的来源或者是从文学思想层 陆树斋 的版本及其他 j 复旦人学学撒,1 9 6 3 年,第一期。据此整理。 l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面研究的论著。考证来源或版本考证的有孙楷第三言二拍源流考( 1 9 6 5 ) 、谭正 璧“三言 “二拍资料( 1 9 8 0 ) 、( 目) 佐藤晴彦 与冯梦龙的创作一 一从语言特征方面进行探讨( 1 9 9 0 ) 、欧阳代发 与“三言”“二拍关系考 补( 1 9 9 9 ) 、( 日) 大蟓秀高关于 的版本( 补) 、陈辽 中的明 话本和明拟话本辩( 1 9 8 8 ) 等,文学角度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如程战芝从杜十娘 看“三言“二拍 中女性新的婚恋观及其成因( 2 0 0 7 ) 、秦军荣论 中预言的结构作用( 2 0 0 7 ) 、赵晓彤“三言”、“二拍对女性的审视与思考( 2 0 0 7 ) 等等,不胜枚举。而从语言角度进行研究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郭芹纳 中所见的陕西方言词语( 1 9 9 5 ) 、徐静茜“三言二拍中的“在”、“向、“从”、 “去 ( 1 9 8 8 ) 、徐静茜“三言二拍”中的“把和“将( 1 9 8 8 ) 、张家茂 中苏州方言词语汇释( 1 9 8 1 ) 、( 日) 佐藤晴彦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 1 9 9 2 ) 、 陈晓莉 双音词研究( 2 0 0 5 ) 、贾君芳 中的“把”字句 ( 2 0 0 6 ) 、李玲玲试析 中的“把 字句( 2 0 0 7 ) 。 从上面的研究概况我们可以发现,从语言角度对“三言 进行研究的还不是很 充分。作为重要的古白话短篇小说集,它在文学、文化和语言学上都具有不容忽视 的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对“三言 的语言研究还需加强。 二、汉语助词研究的概况 关于动态助词的研究,王力先生早在汉语史稿中就讨论了“得”、“了 、 “着 、“过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 1 9 9 4 ) 中讨论了“了 、“着”。 蒋绍愚、曹广顺主编的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2 0 0 5 ) 专章概述了“了”、 “着”、“过 、“看四个动态助词的产生、发展及最后定型的几个阶段的情况。 袁宾、陈年高等主编的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 2 0 0 1 ) 中全面概述了2 0 世纪 学者们对动态助词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分为“了 ;“着 ; “过”;“却、 将、取;“得 及“动态助词的形成过程”六个部分论述的。赵克诚的近代汉 语语法( 1 9 8 7 ) 、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 1 9 9 2 ) 、向熹简明汉语史( 1 9 9 3 ) 、 俞光中、 日 植田均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1 9 9 9 )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 2 0 0 0 ) 也都涉及到动态助词的讨论。这些研究成果是我们做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刘坚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 1 9 9 2 ) 把助词分为“动态助词、概数助词”等五 个小类,讨论非常详尽。曹广顺的近代汉语助词( 1 9 9 5 ) ,把助词放在整个语 法体系中去讨论其演变历程。两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对后来的助词研究产 2 绪论 生了重要的影响。 学者们对近代汉语的文献专书中助词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杨永龙的 完成体研究( 2 0 0 1 ) 、吴福祥的 语法研究( 2 0 0 4 ) 、 何乐士元杂剧语法特点研究( 1 9 9 2 ) 、黄锦君二程语录中的“了”和“却” ( 2 0 0 1 ) 、曹广顺的 中的“底( 地) “却( 了) “着”( 1 9 8 6 ) 、( 日) 香阪顺一水浒词汇研究虚词部分( 1 9 9 2 ) 、木霁弘之朱子语类 中的时体助词 “了 ( 1 9 8 6 ) 、胡明扬 的助词( 1 9 8 9 ) 等等。 三、论文选题的意义 “助词是汉语中相对封闭的词类,虽然总量不多,但是在语法研究中却十分重 要。动态助词是助词的一个小类,对专书助词研究离不开对每- - , j , 类的研究”。【l 】 对近代汉语动态助词的研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了,至今已硕果累累。但 是在查阅文献的时候我们发现,上世纪学者们对明清时期专书动态助词研究做的并 不多,直至u 2 0 0 5 年才比较集中的出现了几篇如李淑霞 动态助词研 究( 2 0 0 5 ) 、谢晓辉 体助词研究( 2 0 0 5 ) 、巢颖 助 词研究( 2 0 0 5 ) 等,究其原因,可能大家都认为助词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趋于成 熟,所以大量的论著都集中在唐宋时期助词的研究,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利 于我们对整个汉语史的研究,明清时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时期,对这个 时期助词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汉语助词整个发展的脉络。所以本 选题就把目光放在明清时期的助词上。 “三言 是宋元明白话小说的集大成者,具有重要的文化、文学、语言学价值。 但是在收集整理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时,我们发现“三言”的语言研究较少,语法系 统性研究更是不充分。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选取“三言 为语料,以动态助词为研 究对象,将其与前后文献语料的动态助词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在于探讨“三言”中 动态助词的使用和分布情况,从而总结或印证动态助词发展演变的规律。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体例 本文写作采用的研究方法: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以共时语料做为辅证,用历时语料做比较,力求 全面解释语言现象。有时为了表述和比较的清晰、直观,我们将用图表的形式来表 【u 林新年祖堂集的动态助词研究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 0 0 6 3 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现。 本文研究采用的版本是明代冯梦龙编著,岳群校点,岳麓书社,2 0 0 3 年7 月第 一版。它们分别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术天许斋本全像古今小说、兼善堂刊 本警世通言、叶敬池刊本醒世恒言为底本校点出版。同时参考凤凰出版社, 魏同贤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不同版本。本文在所举的例句中,凡引自“三言” 三部著作的,都采用简称的方式: 喻世明言简称喻 r 警世通言简称警 醒世恒言简称醒 4 第一章“三言”中的“得” 第一章“三言 中的“得 第一节关于“得”的研究状况 “三言”中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得 字发展过程中的几种用法。本节尝试对于 “三言”中几种用法的“得”加以分析。 在对“三言 中“得”讨论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近代汉语中“得”的发展 过程。根据曹广顺( 1 9 9 5 ) 和刘坚等( 1 9 9 2 ) 的研究“得”最早是表“获得 义的 动词,后来用在表“取得 义的动词之后,构成连动式表示通过某种动作而获得某 种结果,魏晋南北朝以后,非“取得义的动词进入“v 得”结构中,“得”表示动 作实现或结果,基本上己是述补结构了,但例子还不多,唐代“v + 得( + o ) ”结构已 经多起来,“得 分化为表实现和表可能两种,“得”就是在补语的基础上虚化成 动态助词或结构助词的。 i 1 关于“得”研究的论文还有如刘月华可能补语用法的研究( 1 9 8 0 ) 讨论了“v 得c 与“v 不c 用法不对称的原因。沈家煊( 2 0 0 5 ) 分析了“v 得c o ”出现的 例子,总结出肯定否定出现频率不对称的原因。相关的论文还有郑远汉近代汉语 结果式“得 字句( 1 9 9 7 ) 、丁恒顺“n 。+ v 得+ n :+ v p 句式( 1 9 8 9 ) 等。 在专书研究方面,吴福祥( 1 9 9 6 、2 0 0 2 ) 、刘子瑜( 2 0 0 3 ) 、张美兰( 2 0 0 3 ) 、林 新年( 2 0 0 6 ) 等都对近代汉语的一些专书专著中动念助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第二节“三言”中“得”的语法化等级研究 一、“得”做谓语动词、助动词 ( 一)“得 做动词 “得”作动词,本义是“获得”、“取得”。早期“得”多表示获得具体的事物, 到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和使用的频繁,它的宾语也可以是抽象的,在“三言 中, 动词“得”在旬中作谓语动词,其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或谓词性短语等。 ( 1 ) 求快活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 喻卷一) ( 2 ) 九妈得了这主大财,心生一计,与金二员外商议:若要他成就,除非如此如 此。( 醒卷三) 1 1 砦- 广顺近代汉语助例 m 1 北京:语文:l ;版社,1 9 9 5 ;刘坚、江蓝生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 m 北京:语文出 版社,1 9 9 2 。上述综述据此有改动 福建师范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 3 ) 仲尼曰:“吾适鼓琴,见猫方捕鼠,欲其得之,又恐其失之。此贪杀之意,遂 露于丝桐。”( ( ( 警世通言卷一) ( 4 ) 却说王媪隔夜得一异梦,梦见一匹白马,自东而来到他店中,把缒一口吃尽。 ( 喻卷五) ( 5 ) 假如上等贵相之人,也有做下亏心事,损了阴德,反不得好结果。( 喻卷 九) 有时候“得 作动词也用在“所”字结构中,如: ,( 6 ) 遂将所得野味,置于阱中,空手而回。 醒卷五) ( 二) “得 做助动词 在“三言”中,“得出现在其它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为助动词的用例很多。表否 定的一般多用于陈述句,表示“客观条件不许可或自身能力不许可【“。如: ( 7 ) 若用了这大菜,便去了几目的口粮,怎生得到家里? ( 醒卷十) ( 8 ) 老儿禀道:“正是小人的儿子,怎么得错! ”( 醒卷十五) ( 9 ) 阿秀初时不肯,被母亲逼了两一次,想着:“父亲有赖婚之意,万一如此,今 宵便是永诀;若得见亲夫一面,死亦甘心。”( 喻卷二) ( 1o ) 众人中有要买一匹的,有要两匹三匹的,客人都不肯,道:“恁地零星卖时, 再几时还不得动身。( 喻卷二) ( 1 1 ) 阮二吃了一惊,便道:“师父,怎地把誊兄弟坏了性命? 这事不得干净! ”( 喻 卷四) ( 1 2 ) 连许公夫妇都感伤堕泪,劝道:“汝休得悲啼,肯为我义女,再作道理。”( 喻 卷二十七) ( 1 3 ) 一连的劝了三杯,方才捧出一个锦囊,说道:“老夫深荷令先公推荐之力,得 有今日。止因王事鞅掌,未得少酬大恩,有累远临,岂不惭汗。”( ( ( 醒 卷二十五) ( 1 4 ) 犹喜得韦皋故人情重,相待甚厚。若不是我一意告辞,这早晚还被他留住, 未得回来。( 醒卷二十五) ( 1 5 ) 自从当日起,日逐去俟候,耽搁了两个来月,不曾得见令公。( 喻卷十五) 在“三言”中出现在“得 后面的动词非常丰富,但多是单音节的,常见的有: 见、遇、睹、知、到、免等,也有不少词组和形容词出现在“得”后,例( 1 0 ) 、( 1 3 ) 【1 1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义集( 增订本) m j 北京:商务印书馆,i 9 8 4 6 第一章“三言”中的“得” 是形容词作谓语;( 1 2 ) 、( 1 4 ) 、( 1 5 ) 、( 1 6 ) 是词组作谓语。以上各例均表示“客观 条件或事理的许可不许可 【。其中( 9 ) 、( 1 0 ) 、( 1 1 ) 是肯定式,( 1 2 ) 至( 1 7 ) 是用“不休未”构成的否定式,值得一提的是( 1 7 ) 用“不曾对动作行为的实 现进行否定,表示过去的时间里“客观不许可”【2 】行为的发生。 在“三言”中,还有些例句助动词“得”与助动词“能”、“会”连用,表可能。 如下例: ( 1 6 ) 夫人忽一日看着丈夫郭大郎道:“我夫若只在此相守,何时会得发迹? ”( 喻 卷十五) ( 1 7 ) 说这女子聪明过人,不曾上学读书,便识得字,又喜诵诸般经卷。为何能得 如此? 他却是摩诃迦叶祖师身边一个女侍,降生下来了道缘的。( 喻卷三 十七) ( 1 8 ) 不想那大尹性是偏执的,哪里肯信,乃笑道:“多少慕仙的,修行至老,尚不 能得遇神仙;岂有因你哭,花仙就肯来? ”( 醒卷四) ( 1 9 ) 只是自今一别,不知后日可能得再见否? ( 醒卷十) ( 2 0 ) 那石灰经了水,并做一块,急切不能得碎。( 醒卷十五) ( 2 1 ) 夫人失惊道:“吴衙内与你从未见面,况那日你爹在他船上吃酒,还在席问陪 侍,夜深方散,四鼓便开船了,如何得能到此? ( 醒卷二十八) “三言 中还有不少“不得+ 不+ v p ”和“恨+ 不+ 得+ v p 的格式: ( 2 2 ) 只是既在此间,事同一体,不得不说,又恐说时,反要招怪。( 醒卷二十) ( 2 3 ) 钟明、钟亮便起身道:“老父呼唤,不得不去。”( 喻卷二十一) ( 2 4 ) 石雪哥初时买成了,心中正在欢喜,次后讨了钱去,心中痛恨王屠,恨不得 与他性命相博。( 醒卷二十九) ( 2 5 ) 回到下处,想了叉恼,恼了叉想,恨不得学个缩地法儿,顷刻到家连夜收拾, 次早便上船要行。( 喻卷一) “不得不”、“恨不得”是固定搭配,做语气副词。这两种格式在现代汉语中还 大量的使用,并且成为一种固定的习惯表达法。 根据带“得”的述补结构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我们将“三言 中的述补结构分 为:结果述补结构、动态述补结构、能性述补结构。下面将分别对每一类进行讨论。 【i 】【2 1 = ;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 增订本)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4 7 祸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得做结果补语 带“得 的结果述补结构“表示通过某种动作获得某种结果,得前的动词都 是取得,义的动词,得作结果补语”【l 】。“三言 中带“得 的结果述补结构 形式有“v 得、“v 得o 、“v o 不得”、“v 不得o ”。 “v 得 ( 1 ) 许宣道:原来如此! 不妨,不妨,自有人偷得。 ( 警卷二十八) ( 2 ) 侍儿抬头见是秀才,便上前万福道:“相公想已检得,乞即见还,感德不尽! ( 警卷三十四) ( 3 ) 太子日:“我战许逊正在取胜之际,不想有一妇人使一个圈套,把我那宝贝套 去了我今没处讨得! ”( 警卷四十) ( 4 ) 兴哥一日问想起父亲存日广东生理,如今担阁三年有余了,那边还放下许多客 帐,不曾取得。( 喻卷一) ( 5 ) 金孝道:“真个是我拾得,放在家里,你只随我去便有。”( 喻卷二) 上面的例子中述语动词都是“取义动词 【2 1 ,“得 作结果补语。这种格式在 “三言”中并不多见,而且述语“讨、“拾 的复现率比较高。此外,在“三言” 中没有发现与之对应的否定形式“v 不得 的用例。出现这种不对称分布的原因, 尚有待研究。 “、 得0 ” ( 1 ) 主人去了多时,来回复道:“轿夫只许你两个,要三个也不能勾,没有替换, 却要把四个人的夫钱雇他。马是没有,止寻得一头骡,一个叫驴。明日五鼓到我店 里。客官将就去得时,可付些银子与他”( 警卷四) ( 2 ) 吕玉心下晓然,便道:“小弟前在陈留拾得一个搭膊,到也相像,把来与尊兄 认看。 ( 警卷五) ( 3 ) 陈朝奉道:“舍下数年之间,将三两银子,买得一个小厮,颇颇清秀,又且乖巧, 也是下路人带来的。如今一十三岁了,伴着小儿在学堂中上学。恩兄若看得中意时, 就送与恩兄伏恃,也当我一点薄敬。”( 警卷五) ( 4 ) 即时使人去建康,取得崔宁到行在歇泊了。( 警卷八) ( 5 ) 迎儿道:“我前番去,借得一两银子,吃尽千言万语,如今却教我又怎地去? ” 【1 1 见刘子瑜 中的“v 得( o ) ”述补结构, 语言学论丛第十七辑,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 【2 】“取义动词”指本身含获得义的动词和以获得为目的的动词。参见杨平( 1 9 8 9 ) 。 8 第一章“三言”中的“得” ( 警卷十三) ( 6 ) 金满管库又不曾趁得几多东西,今日平白地要赔这二百两银子,甚费措置,家 中首怖衣服之类,尽数变卖也还不勾。( 警卷十五) ( 7 ) 若是三家村一个小孩子,粗粗里记得几篇烂旧时文,遇了个盲试官,乱圈乱点, 睡梦里偷得个进士到手。( 警卷十八) ( 8 ) 宋四公安排行李,还了房钱,脊背上背着一包被卧,手里提着包裹,便是觅得 禁魂张员外的细软,离了客店。( 喻卷三十六) 结果述补结构“v 得o ”格式中的“v 都是取义动词:“0 ”是“v 得”结构的 宾语,“得”还具有较实在的意义。 “v 0 不得 ( 1 ) 白娘子道:“众位官人在此,他捉我不得。”( ( ( 警卷二十八) ( 2 ) 劭曰:“非梦也,儿亲见来,酒食见在;逐之不得,忽然颠倒,岂是梦乎? ” ( 喻卷十六) ( 3 ) 日霞仙子道:“为我身怀六甲,赢那贱人不得。”( 醒卷三十一) “v 不得o ” ( 1 ) 我回去,替你寻个有法术手段的人,相伴你去,才无事。若寻不得人,不可轻 易去。( 喻卷十九) ( 2 ) 且莫论闲忙,一入了名利关,连睡也讨不得足意。( ( ( 喻卷十四) ( 3 ) 若讨不得圣笤,便是举念不诚,和尚替他忏悔一番,又斋戒七日,再来祈祷 ( 醒卷三十九) “v o 不得 和“v 不得0 两种格式都是“v 得o 的否定形式。“三言 中出 现在带“得 的结果述补结构中的动词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但也有一些并列式的 双音节动词,大致如下:撰、招、访、争、赎、掘、择、取、娶、捉、求、接、买、 寻、选、趁、拾、觅、借、讨、偷、打、审、赊、掳、掠、守、占、收、赢、抢、 括、谋、挣、赚、支、拿、获、索、捡、骗、担、罗( 网罗) 、求乞、打捞、变卖、 劫掠、掳掠。 三、“得刀做动态补语 “带得的动态述补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或实现,其述语是非取义动词, 9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得由结果补语进一步虚化,变成动态补语,表示完成 【1 1 。根据刘子瑜( 2 0 0 3 ) 的研究,我们检索“三言 中的动态述补结构有以下几种形式:v 得( 了) 、不v 得 ( 了) 、v 不得、v 得0 、不( 曾) v 得o 、v 不( 未) 得o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v 得 ( 1 ) 兴哥认得了,大惊问道:“此衫从何而来? ”平氏道:“这衫儿来得跷蹊。” ( 喻卷一) ( 2 ) 宋四公道:“我理会得了,这妇女必是约人在此私通。”( 喻卷三十六) ( 3 ) 赵正接得了,再走去见宋四公和侯兴道:“师父,我把金丝罐去他家换许多衣 裳在这里。”( 喻卷三十六) ( 4 ) 又等了一会,想道:“我理会得了。江边来往船只颇多,我今夜所驾的,不是去 年之船了。吾弟急切如何认得? ”( 警卷一) ( 5 ) 那婆娘听得了,特地叫来发作道:“这水不是你担的。”( 醒卷一) ( 6 ) 老儿道:“这八锭银子,乃是老汉的,所以知得。”( 醒卷十八) 上面六例都是动态述补结构,其中前五例,句中“得 后面都紧跟助词“了 字,同一位置不可能有两个成分去表达相同的语法意义,句中“了”是表完成的动 态助词,所以,“得”和“了”的语法意义是不同的,“得 在这里作动态补语,并 未完全虚化为动态助词。 不不曾未曾v 得( 了) ( 1 ) ( 赵升) 便脱了貂裘与绢主,准其绢价,绢主尚嫌其少,又脱棉袄与之,绢主 方去。真人问道:“你身上衣服,何处去了? 赵升道:“偶然病热,不曾穿得。” ( 喻卷十三) ( 2 ) 明明是买的画眉,我欲待替他申诉,争奈卖画眉的人虽认得,我亦不知其姓名, 况且又在杭州,冤倒不辩得,和我连累了,如何出豁? ( 喻卷二十六) ( 3 ) 那妇女道:“你不理会得,李主管得的是银钱。如今小夫人叉教把一件物来与 你。”( 警卷十六) ( 4 ) 小厮跪下泣告道:“儿受公公如此大恩,地厚天高,未曾报得,岂敢言归! ” ( ( ( 醒卷十) ( 5 ) 其时清明节届,家家扫墓,处处踏青,美娘因连日游春困倦,且是积下许多诗 画之债,未曾完得,吩咐家中:“一应客来,都与我辞去”( 醒卷三) 【1 】参考刘予瑜 中的v 得( o ) ”述补结构,语言学论丛第十七辑,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 l o 第一章“三言”中的“得” v 不得 ( 6 ) 沈洪劝解不得,想道:“且暂时依他言语在西厅住几e l ,落得受用。”( 警 卷二十四) ( 7 ) 况爷的夹棍也利害,第一遍,支助还熬过;第二遍,就熬不得了,招道:“这 死孩是邵寡妇的。”( 警卷三十五) ( 8 ) 张六嫂推脱不得,只得同到刘家。( 醒卷八) 上述两个结构形式是“v 得”的否定式,否定词“不”、“不曾”、“未曾 是对 动作行为完成或实现的否定。 v 得o ( 1 ) 鲁某只靠得岳母一人做主,如何一日后,也生迅海之心了? ( 喻卷二) ( 2 ) 且说人生在世,至亲的莫如爹娘,爹娘养下我来时节,极早已是壮年了,况且 爹娘怎守得我同去? ( 喻卷十) ( 3 ) 还有一件,那少妇跟随老汉,分明似出外度荒年一般,等得年时成熟,他便去 了( 喻卷十) ( 4 ) 你可漏屋处抱得一个来,安在怀里,必然抓碎你胸前。( 喻卷三十八) ( 5 ) 夕阳山下三生石,遗得荒唐迹尚存。( 喻卷三十) ( 6 ) 德称两处投人不着,想得南京衙门做官的多有年家。又趁船到京口,( 警 卷十七) ( 7 ) 春儿道:“若留得我一两件首饰在,今日也还好活动。”( 警卷三十一) ( 8 ) 你去把来与兄弟看看,或者识得这字也不可知。( 醒卷六) ( 9 ) 过迁量得此番归家,必然锁禁,不能出来,索性莫归罢,遂请着妓者藏在闲汉 人家取乐。( 醒卷十七) ( 1 0 ) 顾大郎惧怕浑家知得笑话,不敢则声( 醒卷十九) ( 1 1 ) 路信道:“来路已远,料得无事了,且就此觅个宿处,明日早行。”( 醒卷 三十) 这种动态述补结构的述语动词大多都是单音节的,刘子瑜( 2 0 0 3 ) 把动态述补 结构前面的动词分为三类:“涉及”义动词、“成果”义动词和知见类心理动词。我 们发现,在“三言 的动态述补结构中,这三类述语动词都存在,“涉及义动词【1 】 【l j 参考刘子瑜 中的“v 得( o ) ”述补结构,语言学论丛第十七辑,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 1 1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看、闻、用、靠、抱、留等;“成果义动词 【1 】如“造、修等;心理动词如 “晓、觉、识、料等,但是,有许多动词重复出现的机率很高,出现一种固定化 的趋势,有些已经可以看做固定搭配或熟语,比如“觉得、“省( x i n g ) 得、“认 得”、“晓得 等,述语动词的使用远没有刘子瑜在朱子语类中考察的那么丰富。 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推测可能与“得 字的虚化及其功能的单一化趋势有一定的关 系。具体的情况,我们以后将另文讨论,此不论述。 不( 曾) v 得o ( 1 ) 田氏道:“他自己捡在箱里,不曾留得钥匙。”( 喻卷二) ( 2 ) 扑鱼的告那贵人道:“昨夜迫划得几文钱,买这鱼来扑,指望赢几个钱去养老 娘。今日出来,不曾扑得一文;被官人一扑扑过了,如今没这钱归去养老娘。” ( 喻卷十五) ( 3 ) 惊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黎民百姓,不问行的住的,远的近的,闻得朝中大臣 来祭钟子期,回绕坟前,争先观看。伯牙却不曾摆得祭礼,无以为情。( 警卷一) ( 4 ) 整整的乱了年,费过了若干钱钞,病势不曾减得分毫。( 醒卷九) ( 5 ) 刘公说:“我身没有子嗣,多因前生不曾修得善果,所以今世罚做无祀之鬼, 岂可叉为恁样欺心的事! ”( ( ( 醒卷十) ( 6 ) 礼罢,分宾主坐下,想道:“今日撞了一日,并不曾遇得个可意人儿,不想这 所在到藏着如此妙人。”( 醒卷十五) ( 7 ) 婆婆私下捡得在手,不理会得直几钱,要卖一两贯钱作私房。( 醒卷十四) v 不( 未) 得o ( 8 ) 只见火筒塞住了孔,烧不着,迎儿低着头,把火筒去灶床脚上敲,敲未得几声, 则见灶床脚渐渐起来( 警卷十三) ( 9 ) 话分两头,却说那周三自从夺休了,做不得经纪,归乡去投亲戚又不着。( 警 卷二十) ( 1 0 ) 二哥说:“禀上爹爹,用不得许多银子。”( ( ( 警卷二十四) ( 1 1 ) 廷秀道:“你二人可认得我了? ”杨洪道:“小人却认不得二位老爷。”( 醒 卷二十) 上述两种格式是“v 得0 ”的否定形式,否定词有“不”、“不曾”、“未”、“未曾, “得 作动态补语,在不同的述语动词后面有不同的意义,在“留”、“剩”、“除”、 【”参考刘子瑜 中的“v 得( o ) ”述补结构,语言学论从第十七辑,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 1 2 第一章“三言”中的“得” “减 等词后面相当于“下 ,在“料 、“想”、“思”、“理会”等词后面相当于“到”, 在“修”、“生”、“做 、“养”等词后面相当于“成”。此外,“v 不得( o ) ”一般都 表示能性意义,表示动态述补的用例并不多,我们区别它们的依据是语境和语义, 如上面例( 9 ) ,因为“做不得经纪”后面还有“归乡去投亲戚又不着所以我们可 以判断“做不得经纪 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那么这里“得”就不是表可能了,而 是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得 前面的“不”是对这种完成或实现的否定。 四、“得”做可能补语 “能性补语是表示动作行为或结果的可能性,它通常指主观能力做得到做不 到,或客观条件及情理上的许可【l 】。关于能性述补结构“”得( + 0 ) 的来源,语 法学界的意见不一。祝敏彻( 1 9 6 0 ) 、岳俊发( 1 9 8 4 ) 等人认为能性补语“得”是助动 词“得虚化而来;杨平( 1 9 8 9 ) 等则认为能性述补结构是表达成的述补结构的可能 式。我们同意大多数人的看法,认为能性补语“得”是由结果补语“得”在未然语 境中语法化的结果。“三言 中能性述补结构有7 0 4 例,出现的形式和数量如下表: 格式 v + 得v + 不得v + 得+ ov + 0 + 不得”不+ 得+ o不+ v + 得+ o 数量 1 2 31 5 82 4 88 58 7 3 ( 注:v 表示述语,包括动词和形容词) 下面我们予以分别讨论: “v + 得”共1 2 3 例 ( 1 ) 世蕃愕然,方欲举手推辞,只见沈炼声色俱厉道:“此杯别人吃得,你也吃得。 别人怕着你,我沈炼不怕你! ”( 喻卷四十) ( 2 ) 宋四公怀里取个钥匙,名唤做“百事和合”,不论大小粗细锁都开得。( ( ( 喻 卷三十六) ( 3 ) 伯牙道:“山分南北,路列东西,从山谷出来,两头都是大路,都去得。知道 那一路往集贤村去? 等个识路之人,问明了他,方才可行。”( 警卷一) ( 4 ) 张委指着地上道:“这地下尽好坐。 秋公道:“地上龌龊,衙内如何坐得? 一 ( 醒卷四) ( 5 ) 若再忍得一刻,我的丹药已成,和你都升仙了。今我丹药还好修炼,只是你的 【刘予瑜 中的“v 得( o ) ”述补结构,语言学论丛第十七辑,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 1 3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凡胎,却几时脱得? ( 醒卷三十七) 上述例句中,“得作可能补语。一般来说,能性述补结构用于有标记词的未 然语境中。在“三言”中,有许多可能补语结构并没有这些表示未然语境的标记词, 但是我们根据上下文语境仍可以判断出其中的“得”的确是做可能补语的,如上面 ( 1 ) 、( 2 ) 、( 3 ) 例等。这种情况大概是因为“得”到这个时期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 不需要再借助于标记词。 “v + 不得 共1 5 8 例 ( i ) 气得兴哥面如士色,说不得,话不得,死不得,活不得。( 喻卷一) ( 2 ) 作词者,按格填入,务要字与音协,一些杜撰不得,所以谓之填词。( 喻卷 十二) ( 3 ) 若问时,只说环眼生着疳疮,戴不得环子,露出左耳上眼儿掩饰。( 醒卷八) ( 4 ) 妇人道:“你是收买杂货的,却有一件东西在此,胡乱卖几问与小厮买嘴吃, 你用得也用不得? ( ( ( 醒卷十三) ( 5 ) 洞宾日:“只就今日拜辞吾师,弟子云游去了。”师父日:“且住,且住! 你去 未得。吾有法宝,未曾传授与汝。”( 醒卷二十二) “v + 不得 是“”得”的否定形式。在“三言里有时“v + 得”与“v + 不得 对应出现,形成对照,如例(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 安全施工教育培训方案课件
- 安全施工培训收获课件
- 琦君的桂花雨全文课件
- 富民消防工程方案(3篇)
- 法兰泄露工程措施方案(3篇)
- 理想为主题的课件
- 电力工程考核方案(3篇)
- 安全文明出午课件
- 平南县同和镇力成养殖场扩建项目环评报告
-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整改办法
- 餐厅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 无人机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
- 【MOOC】法说西游记-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旅游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5年
- 2022上海小升初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历年10卷)
- 钢琴介绍 课件
- 手术中的电生理监测
- 软件系统故障恢复及应急预案
- 泰戈尔-飞鸟集中英文版全
- 健康管理学1 第一章 概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