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2课件_第1页
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2课件_第2页
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2课件_第3页
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2课件_第4页
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武帝礼聘不出,但朝迁大事辄就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山中宰相”,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写作思路探究,景物描写最讲究的是如何安排所要描述内容的先后顺序其次是如何进行生动描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开篇点题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故吾欲隐居山林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他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由于苏轼的改革意见和建议遭到变法派的反对,苏轼被迫外调,先通判杭州,以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在他为官之处,注意了解民情,关心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所到之处都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热爱。,理解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高兴)起行。念(考虑,想到)无人与(和)吾为乐者,遂(于是)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蘅。,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图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想一想?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沉浸能够在体味出山水之美,沉浸在和古代名人为知音而感到无限的愉快。不想为官,在赏月的欣喜、悠闲之中,包含着无限的感慨、无奈,甚至是悲凉。政治上不得志,遭到贬压,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