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北 京京 锦锦 绣绣 大大 地地 绿绿 色色 安安 全全 食食 品品 流流 通通 体体 系系 项项 目目 可可 行行 性性 研研 究究 报报 告告 ( 上上 ) 1 目 录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第 1章 项目概述 . 1 1.1 项目名称 . 1 1.2 项目承办单位 . 1 1.3 项目地理位置 . 1 1.4 项目建设内容 . 1 1.5 主要经济指标 . 2 1.6 项目编制依据 . 3 第 2章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 6 第 3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 10 3.1 中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状况 . 10 3.1.1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流通环节的市场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 11 3.1.2 城市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变化促使食品需求向安全绿色方向发展 16 3.1.3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传统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发展滞后 . 18 3.1.4 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与行业发展 . 20 3.2 北京市农副产品流通情况及市场分析 . 23 3.2.1 农副产品的生产向生态、安全和品牌转变 . 23 3.2.2 北京农副产品的消费状况 . 25 3.2.3 北京市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 35 3.2.4 都市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的改革目标 . 44 3.3 项目的政策背景 . 45 3.4.1 绿色安全农副产品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 45 3.4.2 中央政府的政策 . 46 3.4.3 北京市的相关政策及优惠措施 . 48 2 3.4 项目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9 3.4.1 项目开拓对锦绣大地总体发展目标的战略意义 . 49 3.4.2 项目建设对锦绣大地市场发展的必要性 . 50 3.4.3 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竞争力分析 . 50 3.5 本章综述:项目的竞争力分析和市场预测分析 . 53 3.5.1 项目的 SWOT 竞争力分析 . 53 3.5.2 主要(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 53 3.5.3 市场容量预测 . 56 第 4章 项目的功能定位与经营策略分析 . 60 4.1 运营模式及经营方式 . 60 4.2 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经营体系的构建 . 60 4.2.1 交易主体资格准入制度 . 60 4.2.2 交易农产品 准入制和质量追溯制 . 61 4.2.3 在供应链管理平台基础上构建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 61 4.3 经营策略 . 61 4.3.1 品牌服务策略 . 61 4.3.2 绿色营销和安全农副产品理念 . 62 4.3.3 人才策略 . 62 4.3.4 市场细分策略 . 62 第 5 章 绿色安全果蔬流通体系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1 供应链管理平台的构建与运营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1.1 供应链管理平台构建概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1.2 供应链管理平台中信息系统构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1.3 信息平台系统设计思路及运营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2 构建绿色安全果蔬标准体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3 绿色安全果蔬基地认证与供应体系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4 绿色安全果蔬生产环节质量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5.5 绿色安全果蔬展示交易中心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6 安全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和贮藏业务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7 电子统一结算系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8 绿色安全果 蔬城市配送体系经营与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9 绿色安全果蔬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10 绿色安全果蔬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11 支 持与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12 人员需求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6章 财务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1 投资估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1.1. 编制依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1.2. 编制说明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1.3. 总投资估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2 财务效益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2.1. 基础数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2.2. 产品成本估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2.3. 收入及利润分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2.4.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2.5. 清偿能力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2.6. 财务 敏感性分 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2.7. 财务评价结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7章 项目实施步骤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1. 具体的发展战略要分为三步实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2. 项目建设状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2.1. 项目建设工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2.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8章 风险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8.1 政策风险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2 投资风险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3 经营风险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4 管理风险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5 行业风险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6 市场风险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7 资金运用和管理的风险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8 加入 WTO 后的竞争风险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9 自然风险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9章 社会效益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1 中国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示范作用,对市场流通的规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2 推动绿色安全食品发展、造福社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3 引导和规范生产的稳定发展 .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9.4 带动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建设:带动农业生产资料的改革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5 带动就业,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10章 生态效益分析: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1 协调供求矛盾,实现退货管理和净菜进城等,大大降低农副产品浪费造成的城市垃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2 通过市场手段彻底解决农副产品生 产中农药、肥料污染问题,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农业市场化发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3 有利于首都交通压力的缓解:降低城市货运车辆空载率、减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带来的交通拥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4 高效、规模化的物流运作体系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交通运输对大气 环境的污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5 供求的协调和沟通起到了引导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发展的作用,降低了能源浪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6 通过对首都农副产品零售环节的布局优化和改造升级,改善市容市貌,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清洁的居住和生活消费环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 第 11章 项目的未来发展潜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1 全面构建北京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2 面向全国布局的绿色安全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发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3 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体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4 区域内房地产业及餐饮娱乐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5 保险业的创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6 农产品流通管理咨询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7 观光旅游农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12章 项目结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1、总投资分类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2、投资计划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3、固定资产折旧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总成本估算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5、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6、资产负债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7、损益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8、流动资金估算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9、现金流量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有关法规政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关于扶持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财政部、国家 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 第 1章 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 北京锦绣大地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项目 1.2 项目承办单位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1.3 项目地理位置 项目的用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距阜石路 500米,紧邻城市西五环路 。南侧有货运铁路线一条,规划中将建设铁路货场一座,可满足项目的批量商品运输的需要。 1.4 项目建设内容 建立在“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基础之上,从而为绿色安全食品行业构造出切实可行的市场信用体系,通过完全对称透明的绿色安全信息渠道构建和巩固消费者信心。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在基地认证管理、电子商务、食品安全高效检测技术、仓储管理和保鲜技术等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服务的支持下,实现绿色安全 2 食品的“高效物流”。 项目将首先选择食品安全控制成本较低、市场风险较小的新鲜蔬菜和果品进 行一期运营,构建科学、严谨、高效的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建设状况和市场状况,项目二期将向粮油、肉禽蛋产品、水产品等方向拓展;项目三期一方面将致力于搭建完整的绿色安全食品物流配送体系,将糖、茶、酒、饮料等加工食品纳入体系中,为北京市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绿色的食品供应;另一方面,根据项目运营中的经验,将成熟的项目运作机制在上海、广州、天津等其他大城市进行复制建设,构建锦绣大地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企业体系,并切入资本运作,用成功的管理模式和优秀的市场品牌来增强项目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本项目报告书 内容以一期建设核算为主。 本项目总投资 31226 万元,项目建设主要内容由仓储加工配送区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和城市配送体系建设三部分组成。 根据市场需求和项目一期建设规模,项目用地总占地面积为 10 万平方米。拟新建仓储设施 40,000m2、加工设施 20,000m2、配送设施 10,000m2、综合办公服务设施 5,000m2、质控中心设施 2,000 m2、消防、污水处理、电力等室外公共工程建筑面积 5,000m2。总建筑面积合计 82,000 m2,另道路及停车场占地面积 43,000 m2。同时在已有信息 、检测设施设备础上进行信息、交易、检测系统的更新和布设,并与仓储加工区形成联接,构建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本项目新增信息系统设备 102 台(套),估价 774万元;新增信息系统软件及研发 1359 万元,新增检测系统设备 800 万元。 1.5 主要经济指标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 82,000 平方米, 占地面积 10 公顷。 本项目总投资 31303 万元, 其中仓储、加工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费用 16675 万元,用于购买相关设备仪器及车辆费用 10933 万元,基本预备费 1566 万元。 静态投资合计 30044 万元,另需流动资金 1258 万 元, 动态投 3 资总额为 31303 万元。 本项目正常年营业收入 18000 万元, 利润总额 9868 万元, 税后利润 9868 万元, 投资利润率 31.5%,投资利税率 34.5%,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19.6%, 税后财务净现值 15654 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 5.9 年,动态投资回收期 7.4 年(均含建设期 1 年)。 (详见第 6 章财务分析) 1.6 项目编制依据 中共中央 2004 年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各地区加强力度解决“三农”问题同时,增加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的建设,创造条件 发展现代物流业“。 吴仪同志在(全球食品安全大会上和全国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4 年 2 月、 2004 年 11 月; 国家发改委经贸 2004927号文件“关于 2004年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项目建设实施意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 (国办发 200365号 ); 商务部关于建立健全加工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意见 (商运发 2003457 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 国家标准( GB/T 19220-2003) 财政部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 1997年 5月 8日,财税字 1997049号,具体规定“ 对于 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 农口企事业单位与其 他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从事上述各业的所得应照章 征收企业所得税 ”,通知中对于产品范围进行了具体规定,如蔬菜初加工是指“通过对各类蔬菜(含山野菜)晾晒、冷藏、冷冻、脱水、分级 4 包装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初制品。具体包括:利用冷藏设施,将新鲜蔬菜通过低温贮藏,以备 淡季供应的速冻蔬菜,如速冻茄果类、豆类、柿子椒、蒜苔、黄瓜等。( 2)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和食用菌通过干制加工处理后,制成的各类干菜,如黄花菜、玉兰片、萝卜干、冬菜、梅干菜,木耳、香菇、平菇等。而水果初加工是指“水果初加工通过对新鲜水果(含各类山野果)清洗、脱壳、分类、包装、储藏保鲜、干燥、炒制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各类水果、果干、果仁、坚果等。”本项目经营产品及经营方式符合这一规定。详见报告附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征免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2001 124 号)再 次进行了明确。并进一步指出,重点龙头企业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其直接控股比例超过 50 (不含 50 )的,且控股子公司符合“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 并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的规定,可享受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 策。 详见报告附件。 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和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的关于扶持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中指出对于国家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要在信贷、筹资、基地建设、财政等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详见报告附件。 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流通发展分类指导目录(北京规字 20046 号 2004 年 3 月 19 日)的通知 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郊区城市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 2004 年 3 月 24 日)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意见、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 2002 2008 年)和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 “十五”期间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 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 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 关于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意见 5 北京市“十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 (推进流通现代化文件汇编)北京市海淀区商业委员会 2002 年 7 月 北京市海淀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和推进流通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国家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强制性的标准和规范 6 第 2章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2.1 锦绣大地公司简介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绣大地公司) 1998 年 5月 5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北京市大地科技实业总公司、北京市四季青农工商总公司、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和中 煤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三家共同出资设立的股份制企业,于 1999年 1月 1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 3.66亿元,公司于 1999年 2月 10日经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新准字 GF1889号”批准为新技术企业。企业经营范围包括: 农作物及花卉种植、销售; 水产品养殖、销售; 牲畜及家禽饲养、销售; 生物工程及农业设施的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销售自行开发的产品、包装食品、酒; 农业设施租赁、机械设备修理; 承办现代农业展示活动; 承办消费品市场; 承接普通货物运输; 自营 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经营来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经营转口贸易和对销贸易; 冷藏保温运输等涉及到农产品生产、科研、贸易及物流服务各个环节的科工贸一体化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依托 13家股东所具有的技术和业务资源方面的优势,在优良品种开发、生物技术和动物胚胎工程、天然药物和生物制药等核心业务领域内业绩显著,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在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卓越成交和创造的巨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 2002年被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 重点龙头企业”,并享有龙头企业的各项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 2003年企业实现各项主营业务收入约 6亿元,实现税后净利润约 5000万元。截至 2003年年底锦绣大地公司企业总资产达到约 7 19亿元,负债合计约 12亿元,企业净资产约为 7亿元,固定资产约 2.6亿元。近年来,公司的经营状况保持着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盈利能力较强。而且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渐有序,公司的竞争优势将得到巩固,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较强的融资能力将保证公司各项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公司努力推动安全食品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目前生产 和加工配送的产品占北京市绿色安全农产品市场的 20%份额。合计建有 60个专柜, 6个连锁店,其专柜数量占北京市政府三年建 300个专柜计划的 1/5。 此外,锦绣大地公司以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经营理念和在业内创造的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于 2002 年 12月 16日被美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Sustainable Business Insititute)授予“企业可持续发展奖”( The Seal of Sustainability)。 2.2 公司荣誉 锦绣大地公司在短短 5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取得企业良好经济效 益的同时,致力于推动本地区社会经济的综合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并得到社会公众与各级政府的认可和重视。除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奖”之外,以下仅仅是企业所获得部分荣誉: 国家计委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科技部 “十五”第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和国家级星火外向型企业; 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北京旅游观光园区;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北京市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 北京市首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公司通过了国家环保局的环境评价; 蔬菜为北京市政府认证的安全食品; 控股子公司风华兽 药厂通过 GMP 认证; 企业所属检测中心通过了 CMA 认证 。 2.3 公司管理体系 员工总数为 1080 人,正式员工 508 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正式职工总 8 数的 57%。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和博士后 10 名。硕士 26 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 13 名,中级 45 名。特别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大多具有多年技术研发和管理背景,管理经验丰富,公司的稳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层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 公司由企业博士后流动站、中心试验室、检测中心、胚胎中心和风华兽药够构成了内部研发与外部引入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 合、研究开发与应用有机结合完整技术研发体系。目前公司技术人员 100 人,其中研发人员 60 人,包括博士 10 人,硕士 15 人,本科学历 30 人,专科学历 5 人。 2.4 公司科研成果及产业化成就 公司共承担北京市科委、计、经委等重大课题和“ 863”中间试验等 13 个项目。公司成功克隆肉牛 3 头,开发中兽药新品种 40 种,年产优质胚胎上万枚。目前已申请 18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7 项),中药配方颗粒标准 412 项,已经编制并获批准 5 项行业标准、 2 个地方标准和 20 个企业标准。公司已经成为北京市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最多的农业企业,为 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4 年企业自主研发技术成果 40 项、市场转让 1 项、国外引进 3 项、引进创新成果 2 项。 在全国有各种形式的生产基地和供应商 155 家,通过合同收购带动面积达到145000 亩。与美国、加拿大、丹麦、法国、荷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有农产品贸易往来。 公司通过普及农业现代化技术、设施和经营理念,在全国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建立的加工、畜牧、活畜交易基地预计每年可饲养牛、羊各 20 万头,年屠宰能力 20 万头,交易 20 万头并配有近 20 万亩草厂。公司以合同定单 形式促进地方生产的发展,通过技术、标准输出,初步形成大、小龙头企业合作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公司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肯定。 2.5 良好的企业信用 2004 年 12 月由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所进行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信用报告中,给与锦绣大地公司极高的评价,将企业的信用级别评定为 ZC1; 9 2004 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将锦绣大地公司的客户信用等级认定为 AAA级,成为全国 15 个行业共 107 家行业性大客户中农业产业化行业中 5家企业中的一家,也是北京两家农业产业化行业企业之一。 2.6 日渐成熟的市场发 展 作为公司相对控股的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 等三家股东投资(其中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占股份 24%)于 2003年 4 月组建。 公司 2003年 5月初开始试营业, 8月份开始形成主营收入,截止 2003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从成立时的 5000万元增加到 45373万元,员工总数为 15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正式职工总数的 29%。工程师 1人,助理工程师 5人;硕士 2人,大本与大专 36人,中专 19人,共 63人。 企业所承办的北京锦绣大 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一座大型的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介于西四环和西五环之间,阜石路北侧,交通十分便利。市场目前占地 350亩,设有 15个交易大厅, 5个特色交易区,配有商务办公楼 13栋,包括:信息中心、检测中心、银行、邮电、通讯、餐饮服务、商务中心等。市场停车面积 1.5万平方,配套 4万平方米的客户公寓和 4万平方米的仓储区。主要经营蔬菜、水果、调料、肉类、海鲜水产、冻货、干果、小食品、粮油、活鱼、活禽、厨具百货等品种。 2003年市场全年交易额 18亿元, 2003年 5 10月份的交易量达到 23,198万公斤 , 2004年上半年交易额 17亿元,全年预计交易额 40亿元。当前市场交易商品中,牛羊肉占北京市市场份额 75%,粮油占 34%,猪肉占40%,干调占 70%。 批发市场的成功开拓和快速发展,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市场、客户等必要的可行性条件。 2.6 初具规模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隶属于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北京锦绣大地检测中心成立于1998年, 2001年开始大规模投入。作为第三方质检机构,北京锦绣大地检测中心主要对进入市场的产品、对认证基地及提供产品的基地、对其它单位送检的样品,按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检测中心于 2002 年 9月 19日通过了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 CMA),并于 2004年 1 月 16-17日通过了 CMA扩项认证,扩大了检测范围,中心可以对外可承接水果、蔬菜、水产品、肉与肉制品、蛋与蛋 10 制品、奶与奶制品、酒、饮料、食用油、调味品、食用菌、粮食、茶叶等食品、饲料、土壤、水、营养液等十六大类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亚硝酸盐、硝酸盐、重金属、着色剂、添加剂、防腐剂、微生物等有毒有害成分及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检测;包装材料的理化卫生指标检测等等 100个项目的检测。 检测中心拥有美国安捷伦的气相色谱仪、气 -质联用仪、液 相色谱仪、珀金埃尔默的原子吸收光谱仪、戴安公司的离子色谱仪以及原子荧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等大型检测设备 10余台,配套仪器设备 170余台。总价值?万元。检测实验室的环境条件满足工作要求,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占地面积1000m2。根据项目需要,可将此中心迁至项目区内。 第 3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食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一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由于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食品 行业中大规模的现代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并存,先进流通方式与落后流通方式并存,发达的城市市场与分散的农村市场并存 -这种经济结构使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难度增大、成本提高,矛盾相当突出,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和政府管理的重点。 根据食品行业的危机关键控制点理论( HACCP), CCP(关键控制点 )是指能实施控制的一个点、步骤或程序,其结果是使一个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能被预防、消除或减少至可接受的水平。生产工序中的各个点,包括烧煮、冷冻、特定卫生步骤、产品配方控制、防止交叉污染及环境卫生方面,都可能是 CCP。根据食品不同产品品类的特性, CCP是有差别的。根据食品生产流通的环节,可确定食品供应四个关键控制点: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而流通环节成为关键之中的关键。 3.1 中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状况 从全国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呈现农村分散生产与城市集中消费的特点。生鲜农产品生产从城市近郊区生产转向远郊乃至农村基地化生产,既得益于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反过来也对农产品流通特别是城市农副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11 3.1.1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流通环节的市场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 症结所在往往处于市场流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和渠道不畅通。而矛盾的解决要必须从市场流通环节入手,通过市场创新和产业化企业发展来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农产品总产量大,但单产低、质量差,安全农产品生产前景堪忧 我国农产品总产量的增加,主要靠增加农产品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不显著。我国农产品单产仅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一是科技推广弱,良种繁育不健全,地方名优品种退化严重;二是尽管农副产品外观品质近年来有较大提高,但在花色品种上、时令上、营养成分以及无污染产品的开发上,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尚有差距,加上农区的农 民普遍缺乏安全使用农药的知识和意识,农副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时有发生,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中国是粮食消费大国, 2003 年食品销售额超过 1 万亿元。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有机氯类、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兽药残留(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己烯雌酚、磺胺类、克伦特罗、呋喃唑酮、喹乙醇等)、重金属(铅、汞、砷、镉、铬)、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添加剂、微生物超标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农药、兽药、肥料使用不科学,大气、水源及土壤的污染造成。 一段时间以 来,毒大米、注水肉、农药菜、激素果,甚至欧洲的疯牛病、二垩英、口蹄疫以及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等不安全因素,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丰足的食品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拥有安全放心的食品。 2002 年,在涉及 372 种日常生活食品的工商部门的抽查中,北京的成绩被无情地判为 “ 不及格 ”: 北京交上的 “ 211 种食品合格 ” 的答卷,合格率 “ 分数 ”仅得了 56.7%。 另外, 部分猪肉中含有瘦肉精,蔬菜水果的农药残余超标,粮食中发现有害添加剂 , 吊白块让面粉显得更加 好看 ,甜蜜素使蜜饯变得更加 好吃 , 这些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近来一而再再 而三地被曝光,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而根据国家卫生部长期对全国食物中毒情况的统计情况来看,食品安全局势日益严峻。在缺乏北京、河南等 12 省份统计数据的不完全统计情况下, 2003 年全国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1481 起,中毒人数 29660 人,死亡人数 262 人;而2002 年涵盖全国各省份的统计数据表明,上述指标分别为 464 起、 11572 人和 12 68 人。 表 1、 2003 年发生食物中毒情况及原因 总计 中毒食物 致病因素 动物性 植物性 微生物 农药化学物 总计 中毒起数 1481 473 450 590 294 中毒人数 29660 11367 7693 16038 3605 死亡人数 262 37 104 12 100 集体食堂 中毒起数 335 80 131 158 46 中毒人数 9828 2419 3997 5035 1304 死亡人数 10 2 2 2 1 饮服单位 中毒起数 323 143 26 209 26 中毒人数 8106 3734 654 5654 405 死亡人数 3 0 0 0 2 个体摊贩 中毒起数 85 30 38 44 17 13 中毒人数 1751 655 940 1019 299 死亡人数 5 0 3 0 5 家庭 中毒起数 637 197 223 141 179 中毒人数 7749 4068 1637 3437 1235 死亡人数 212 30 90 9 74 其它场所 中毒起数 101 23 32 38 26 中毒人数 2226 491 465 893 362 死亡人数 32 5 9 1 18 注 :缺北京 .山西 .内蒙 .吉林 .黑龙江 .河南 .广西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数据 . 2. 片面追求产量,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农副产品栽培一直沿用传统栽培制度,由于人多地少,尤其是近 50 年来,人口迅速增加,对农产品的要求不断增加,造成农副产品生产片面追求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农副产品生长周期缩短,品质下降,增产效果越来越差。以蔬菜为例,多数菜农依然沿用传统的栽培技术和方法,遮阳网、无公害栽 培、立体种植和有机蔬菜栽培等技术推广应用步伐缓慢,良种引进繁殖和试验示范还十分薄弱,品种更新周期长,品种种植结构亟待调整。 14 3. 农副产品价位降低,成本费用居高不下 近几年,特别是 1995 年以来,农副产品的价位显著降低,应时农副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大多在 20%以上,部分地区的某些品种,甚至出现产地价低于采收工本,宁可任其烂在地里的严重情况,大宗超时令、反季节农副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在 50%以上。近两年,化肥、农膜的价格虽然也有所回落,但价位仍然较高,劳动单价则上涨了 1 2 倍。因此,农副产品生产的成本费用居高 不下。造成农副产品商品价位低走势、成本费用高走势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信息不灵盲目发展,总量偏多;二是种植品种和茬口过于集中,造成某些品种的季节性相对过剩;三是支农工业品的成本费用有增无减;四是社会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趋缓。 4. 品种、质量、时间差的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我国农副产品人均占有量已达 300kg 以上,今后国内市场对农副产品总量的需求增长将趋缓,农副产品产业化经营效益的高低,将主要取决于花色品种、商品质量和时间差上的竞争力。就是说,要靠抓市场短缺品种、断档商品和优质商品的生产,争取高价位 ,实现高效益。 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农副产品市场季节性供求矛盾凸显。 2003 年一季度由于去冬今春低温多雨,河北、辽宁、山东等主产区农副产品生产迟缓 ,普遍减产并推迟上市。进入二季度以后,全国农副产品生产趋于正常,陆续进入收获旺季,并集中大量上市,但“非典”疫情的爆发,使蔬菜等鲜活农产品流通受到影响,曾一度造成产销区供求失衡。第三季度,受部分主产区高温和暴雨天气影响,蔬菜产量又出现了一定波动。 10 月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雨雾天气较多, 11 月冰雪天气出现较早,给冬贮菜、大棚菜的生长、采摘和收获造成了很大影响,加上一些 温室倒棚使不少菜品受冻,影响了蔬菜的供给。 除了天气变化外,目前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科技含量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也是导致目前蔬菜等农产品季节性供求矛盾出现的原因。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蔬菜保护地种植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与各地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其科技含量、抗风险能力仍有较大的差距, 2003 年在异常天气的影响下,保护地设施受损严重,产量下降,影响了整体市场供求。受此影响, 2003 年各地之间蔬菜种植效益差距也较大,如冬季不需大棚的海南省在去冬今春种菜的农户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益,山东寿光很多农民也因大棚质量好 、技术水平过硬,种植反季节蔬菜虽然减产但不减收。 15 5. 农副产品生产零星分散,产业化程度较低 农副产品商品率高,产后加工增值余地大,市场前景广阔,比较适合产业化经营。目前我国农副产品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公司 +农户;合作组织 +农户;农村专业委员会 +农户;农场 +农户;专业批发市场 +农户等。虽然组织形式和经济类型多种多样,但就其实质来说则是共同的,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对分散的农户发挥引导、组织、服务的功能,推动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向市场经济和集约方式 转变。然而,由于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副产品产业化起点低,发展慢,真正能在农副产品产业化经营中担当“龙头”角色的企业不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菜农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而且往往是兼业菜农,千家万户分散性的经营格局,随意性的种植制度,不确定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很难与销区建立相对固定的供货渠道,占据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小生产很难与农副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对接,矛盾越来越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营养意识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农副产品高营养、无害化的 要求与日俱增。然而,在目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方式下,高毒农药和农副产品“农残”及其他有害物质,难以做到更有效的监控,很难适应日益强烈的高营养和无害化要求。 6. 信息不畅,产后环节薄弱 面对全国开放性的农副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必须强化市场信息意识,在准确的市场信息指导下发展农副产品生产,且不可沿袭那种今年种菜看上年的传统做法,不然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传媒报道, 1996 年海南岛数万公顷是蔬菜因北运销售亏本烂在地里,众多包地雇人种菜的个体老板败走海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北方节能日光温室发展迅猛, 1996 年达 10 万 hm以上,冬季果蔬价位大幅度降低,海南生产的冬茬果蔬恰好与北方节能日光温室的冬春茬果蔬同期上市,自然就运不过来了。而四川广汉等地的大面积秋冬菜莴笋却畅销“三北”地区,因为他们对 11 月至翌年 3 月莴笋短缺的北方市场瞄得很准。由此可见,市场信息准确是取得农副产品生产高效益的前提,但目前我国根本无法做到。此外,我国农副产品产后处理、包装、运输及贮藏和加工技术不完善,加工附加增值能力较弱。 7. 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16 由于我国农副产品生产的规模相对较小,粗放的生产管理决定 了我国的农副产品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如我国绝大部分的农副产品研究所都集育种、繁种和销售于一体,这样不但形成了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的弊病,更容易造成重复低档次的研究而浪费有限的科研经费。另外,由于我国正处在体制的转型期,农副产品生产的技术推广信息系统还未健全,推广人员的责权利不清,没有充分调动起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造成农业教育、科研与技术推广相脱节。同时也影响了农副产品产区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社会化服务。 3.1.2 城市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变化促使食品需求向安全绿色方向 发展 消费需求是生产供给的原动力。消费需求的产生以及消费者行为取向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贝克尔的家庭经济理论揭示,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使用自己拥有的经济资源追求效益用最大化的行为,其效用的大小是按照消费偏好次序确定的。然而,消费偏好和“效用”的含义将因收入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最大化行为的方向要受到收入的强有力制约。在家庭收入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其效用函数也会随之改变。随着旧的消费项目产生的边际效用不断下降,消费偏好也不断发生转移,直至达到新的收入水平限定的最大效用。恩格尔按照不同需求对人们的重要程度,把人的 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每一层次又包含了对同属下一层次不同商品的需要。因此,需求结构就是按照人们需要等级的先后次序排列的有机构成。当收入有限而不能满足所有的层次需要时,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人们自然倾向于将有限的收入首先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随着收入增长,人们也自然倾向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把增加的收入用于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一需求变动规律是建立在恩格尔法则基础上的。 在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中,食物处于最基本的地位。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也有所增长,但满足于总支出增长。因此 ,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将随着收入增加而下降。 然而,对于分析家庭食品消费结构更为重要的现象是,在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过程中,食品消费结构也将在效用最大化规律支配下发生变动。变动的基本方向是,从满足以热能需求为中心的基本生存需要向以满足营养为中心的健康需 17 要转变,即从满足数量的低水平需求向追求质量的高水平需求转变。应当肯定,食品的安全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存在于生活水平由低向高变化的全过程。但安全性是相对概念。衡量安全度的标准是随着收入增长而提高的。一般来说,避免对身体的显性和速发性危 害(如急性中毒等)的消费行为在解决温饱过程中就已经存在;而对于防止隐性和累积性危害的意识则往往产生于满足温饱需求之后,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日益强化。这一变化过程是与恩格尔系数的变动规律相一致的。绿色安全食品的安全性标准要高于普通食品的卫生标准,主要是相对于隐性和累积性危害而言的。因此,对绿色安全食品的消费需求应产生于解决温饱之后,即当有益于健康的效用超过满足温饱的边际效用,对绿色安全食品的消费需求也既随之产生,并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消费倾向。 此外,中国城乡之间、城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 的扩大,导致城市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出现显著差异。相对于平均消费水平而言,大城市居民和较高收入阶层的食品消费结构超前变动,这正是中国当前总体收入水平不高的前提下,绿色安全食品市场需求能够产生并快速增长的一个原因。 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更加注重整洁、美观的外形,精致悦目的包装和装饰,并开始追求产品的营养价值、保健效果,以及优良的口感风味、无污染、食用安全等更高层次的消费目标。农副产品生产也将从过去以追求数量增长、满足社会需求量为主,逐步向高产、优质并重,使产品向具有更高的附加值方向转变。 中国 农副产品产品质量的提高,使一批优质新品种农副产品走俏市场;精细农副产品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优特农副产品等一批高档的时尚农副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并有逐步发展的趋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率先实行蔬菜产品分级整理、净化包装,开始推行“净菜上市”。为提高农副产品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入90 年代后,农业部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明确了无公害农副产品的标准。目前,全国累计有 5 大类 630 余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农副产品消费习惯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 其一、在外就餐比重的增加,农副产品 购买客户群由普通城市居民向餐饮行业企业转移。 其二、对农副产品购买环境和便利化的改善要求,这也造成了以超市、便利店为代表的城市新兴零售商业的迅速发展,并在农副产品销售供给方面迅速占领了一 18 席之地。 3.1.3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传统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发展滞后 现有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立在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基础上,包含了“生产 -产地市场收购 -销地市场批发 -零售”等环节在内的流通模式。由于体系自身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够适应农副产品生产和消费对于流通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大城市的绿色安全食品消费和流通而言,暴露出诸多问题。 1、 分散生产与城 市集中消费、全年消费需求与季节性供给之间的矛盾给农副产品流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无论是“从地头到城市批发市场”的长途贩运,还是“从批发市场到居民餐桌”的最后十公里短距离运输,当前的农副产品流通方式都存在很多局限性和不足。当前批发市场主要能够提供的仅仅是一个交易场所,而相关的仓储、保鲜和加工服务功能薄弱。况且即使市场能够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但由于个体批发商资本实力有限,利用这些设施进行农副产品保鲜储存和加工的能力十分匮乏。有数据表明,中国果蔬由于产后损失巨大和水果贮藏能量低,每年造成 750亿元的损失,相当于全国 2 亿多果蔬农民年均少收入 300 元。据不完全统计,2002 年我国水果与农副产品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而另一方面,我国果蔬的产业化水平低,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链运输和精深加工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据调查,我国水果产后损失为 20 25,农副产品产后损失高达 3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仅为 1.7 5。 2、 较高的市场经营风险与微观经营主体承担风险能力较弱之间的矛盾。 由于有众多批发商的参与和竞争,农副产品流通中的批发环节呈现完全竞争的市场态势。某个时间某地对某品种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是一定的,然而分 散而经营独立的单个批发业主即产品供给者却无力去影响对该种农副产品的总供给,这使得农产品的批发环节市场风险被扩大化。而众多的批发业主大都来自于农民或者城市中低收入者,无论是资本实力还是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都很弱,自身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弱。为了降低风险,批发业主只能通过减少批次的购销量来实现,这使得当前大多数批发从业者的经营规模仅维持在“养家糊口”的层次上。 3、 市场规则不完善、秩序混乱与对食品安全和食品稳定供给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食品稳定供给的需求被 提升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上来。然而,与这一需求相对应的却是以“脏、乱、差”而闻名于世的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这一矛盾的根源,是与当前市场经营主体弱小、市场发育不完善和流通模式落后分不开的。 日趋严重的农产品污染令人触目惊心,更使许多人谈吃色变。今年沈阳的一项检测表明,韭菜的农药残留超标达 500多倍。武汉市农业局对市场上 7种时令农副产品的农药残毒连续检测了 9个月,结果几乎半数农副产品残留有机磷,有的超标 50,有的甚至超标 70。 事实上,食品污染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已影响 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说,近 10年来,我国对国际市场出口的冻肉、鲜蛋、鳗鱼、农副产品等农产品,发生被扣留、拒收、退货、索赔以至终止合同的事件已屡见不鲜,一些大宗农产品因此而被迫退出国际市场,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农药残留超标。 4、 发展滞后的批发流通环节与先进的连锁超市零售环节之间的矛盾 以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为代表的诸多国际零售业巨头开始抢滩大中城市的食品终端市场,而国内的知名企业如上海华联、北京超市发等也不甘落后,甚至将触角深入到中小城市。可以预测到,在未来几年内,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农 产品零售环节将出现像发达国家看齐的革命性发展。而当前批发市场的发展和批发环节的传统经营模式肯定不能适应于零售环节的快速发展,制约着农副产品流通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5、 规模和组织化程度低下的批发经营者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对农副产品的团购需求者之间的矛盾 不仅仅是连锁超市和大型零售企业对食品的批发环节提出更高要求,都市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团购需求也要求批发环节的经营业态以独立法人的组织形式与其相对应,以满足这些集团客户对合约供应、增值税及现代化物流管理的需要。 6、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城市居民对绿色安全农 副产品的消费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现有的流通体系下,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的品牌识别和检验控制者主体缺失。一 20 方面,分散的生产者、批发商和消费者难以承担此重任,这是巨额的交易成本使然。而当前批发市场的主要功能仅仅在于提供农副产品交易的场所而已,在农副产品的品牌识别和检验控制方面难以发挥效用。造成这种情形根本原因在于,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的流通效益难以实现组织内部化,流通商运销绿色农副产品的成本与效益不能够对等。但是城市居民的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由此诱导着新的流通模式的产生。 7、 出口方面,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致命 的。这将在下节中详细分析。 3.1.4 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与行业发展 我国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由于缺少强大的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农副产品的比较优势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农副产品出口的总量一直不到全国农副产品总产量的 1%,这既与我国质优价廉的农副产品生产供给状况不符,也与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进程中庞大的国际市场需求潜力不协调。当前农副产品出口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点: 1、 绿色、有机农副产品产业发展滞后 ,忽视了以质取胜战略,不能适应越来越严格的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措施 有机农副产品与绿色农副产品的显 著差别是前者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合成物质 ,后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因此有机农副产品的生产在环境和技术上的要求比绿色农副产品要严格。以日北京市场为例,绿色农副产品、有机农副产品已成为日本农副产品进口和消费的趋势 ,日本政府也已颁布了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 ,并不断加强对进口农副产品的卫生检验。 2000 年 12 月 11日 ,日本厚生省发出通知 ,修改了对中国产鳗鱼、鳗加工品、鸡肉、花生、双壳贝、紫苏、芦笋、豌豆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及细菌检验标准。这表明中国对日农副产品出口面临的门槛在逐步抬高 。针对目前的形势和趋势 ,中国应加强农副产品出口管理 ,尤其要推广绿色农副产品和有机农副产品的种植、加工和出口 ,把降低农药残留量作为扩大农副产品出口的突破口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同时 ,中国检验检疫部门也要根据国外进口农副产品的技术标准 ,加快建立中国农副产品出口的检验检疫网络 ,严把农副产 21 品出口质量关。 2、 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 ,农副产品出口的附加价值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以日本蔬菜进口市场为例,日本蔬菜进口结构中加工蔬菜占到 60%以上 ,简单加工的净菜和深加工的蔬菜汁深受日本消费者的欢迎。中国对日蔬菜出口结构中 ,加工蔬菜 占 2/3以上 ,针对这一趋势中国对日农副产品出口应注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进一步扩大加工农副产品出口。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技术 ,结合中国国情 ,加强集成、创新使技术工程化、实用化 ;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 ,推广农副产品规范化储运技术和加工技术体系 ,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可把重点放在产地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产地优势 :加工原料新鲜、品质好 ,可使加工的产品质量提高;下脚料就地消化 ,既可增加农村收入 ,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只将产成品运出 ,减少了运输量。在农村发展农副产品保鲜加工业 ,不但顺应了客观规 律 ,而且可以就地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 ,使他们离土不离乡 ,就地拉长农业产业的链条 ,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加工农副产品出口也要有品牌意识 ,实施品牌竞争战略 ,注重产品的外在包装设计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 农副产品行业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以遏制无序价格竞争。 由于无序价格竞争 ,我国农副产品出口总值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却在不断降低。 1996年以来中国对日蔬菜出口整体单价呈逐年下降趋势 ,价格的下降导致了日本本地蔬菜生产者的不满 ,并于 2001年引发了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大葱和鲜蘑采取了出口限制措施。因此中国 必须从宏观上加以指导 ,并制定相应的出口限价标准。由于生产技术条件以及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约束的差异 ,同一种农副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各地各不相同 ,同样也存在出口比较优势不同的问题。所以 ,在农副产品种植区域结构上 ,国家应当鼓励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地区种植、生产、加工农副产品 ,限制比较劣势地区发展出口农副产品产业。同一出口地的农副产品价格要制定最低限价 ,禁止低于成本价的企业出口。同时也应积极推进农副产品产业化发展 ,加强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建立农副产品行业协会以统一对外 ,联合作战 ,获得规模效益 ,避免无序价格竞争。 22 1995 年 , 9941995 年 158 2000 年 644 2000 年 ,2452001 年 , 3172001 年 , 604 2002 年 , 524 2002 年, 360020040060080010001200出口量 ( 万吨 ) 出口单位价值 ( 美元 / 吨 ) 我国蔬菜出口量与出口单位价值对比 4、 农副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发展滞后,行业发展呼吁尽快将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无论是为了开发日北京市场 ,还是为了打开其他国际市场 ,都必须考虑到标准化建设问题。要开发国际市场 ,就必须了解别国的标准 ,按其要求组织生产经营 ,组织农副产品出口。为此 ,必须建立一套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以规范龙头企业的加工行为 ,用标准来规范农民种植和作业行为。因为只有用标准严格控制从种子 (种苗 )到种植、到加工、到销售的诸多环节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 农副产品质量和规格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副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就是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农副产品的生产。为此必须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加强操作的规范化和规格化 ,实施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 ,从育苗、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严格按有关标准执行。这样中国农副产品出口才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农副产品出口经济效益才会好转。 23 3.2 北京市农副产品流通情况及市场分析 3.2.1 农副产品的生产向生态、安全和品牌转变 北京农业结构调整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980 1985 年)以粮食生产为主,发展多种经营;第二阶段( 1985 1992 年 )减少粮食、棉花的种植面积,继续保持经营的多元化;第三阶段( 1992 1998 年)不再一味追求产量的增长,逐步向高产、高效、优质方面转移;第四阶段( 1998 年以后)随着人们对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农业生产也随之向生态、安全和品牌转变。 从总体现状来看,北京市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尚不合理,农业生产种植业菜占有较大比例,产品生产与变化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95%以上的产品处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另外,由于北京地区劳动力成本高,物资费用高,郊区农产品成本高,与周边地区相比,粮食生产成本高 0.38 元 /公斤,生猪高 2.32 元 /公斤,牛奶高 0.36 元 /公斤。依靠自身力量,降低成本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尤其中加入WTO 之后,依靠外部力量的催化,加速农业生产结构内部调整,借助高新农业科技手段,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扩大效益显著农产品的生产比重,促进农业产业化,是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农业生产向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型方向发展 大市场、大流通使北京的传统农产品生产失去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和市场流通渠道对农产品的限制作用日趋降低,而级差地租和生产成本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程度日趋扩大。在这种情况下, 北京郊区的大众农产品生产面临周边省区农产品市场的激烈挑战。 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双短缺是北京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农民为了增收,迫切需要扩大高值蔬菜、瓜果、水产品的生产,而这些多为高耗水产业。另外,由于耕地资源短缺,人们又难以通过发展低产作物或休闲来节约水源。 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北京农业结构调整趋于复杂化。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北京地区的沙尘天气呈加剧之势。为了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迫切需要农业结构向经向高效化方向调整。然而,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迫切需要北京的农业结构向生态环境保护型方向调整。 与 前四个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不同,新一轮的农业调整,将需要统筹规划, 24 在调整农业的功能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同时,必须兼顾资料与环境、市场与社会、城市与乡镇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市场导向作用日趋明显,市场空间不断扩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通过对北京消费市场的分析,结合近几年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不难看出,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消费喜好和消费数量在农业发展中起着无形的指挥棒作用。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绿色品牌农产品热销;个性化的需求,导致农产品需求多样性特点明显,唯一性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强势上升;WTO 的加入和奥运会的举办,使北京农业能够发挥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作用,在竞争中更加趋向于现代化、国际化。 三专业化区域性特征日趋明显 在长期的发展和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北京农业逐渐形成了专业化、区域化的特征。在山区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依托,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主要发展以林果为主的农林牧业,达到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在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昌平区等高科技院校和人才、技术、资金汇集地带,以技术为依托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蓬勃兴起,农业科技产品与服务产业初见端倪。在东南平原地区以生态品牌农业为基础, 农产品加工和物流配送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四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发展新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农业的主要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单纯的生产功能转变为兼顾美化环境,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复合功能。生态环保型和观光旅游型农业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一些防风固沙的饲草、中草药、干果、盆花、草坪草等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比重也逐渐增加;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与经济效益挂钩,实现农牧联动、农果联动、农游联动。 五向节约用水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高科技、高效益方向调整 北京既是一个严重缺水的 地区,又是一个耕地资源短缺的地区。因此,北京农业必须满足既要节水,也不使耕地闲置的要求。在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加强节水灌溉的同时,积极发展覆盖农业或设施农业,这样既可以节水,又可以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覆盖农业也是北京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如:常年生饲草、中草药、蔬菜、瓜果、草坪树种等。同时,北京的科技、资金优势使得一些高科技、高投入的籽种精品得以发展。农产品科技产品开发与服务业也在北京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25 六农业功能拓展,产业链条延伸,产业市场扩张 面对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北京农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出路,这就使得目前北京农业,除了农产品生产的功能外,需要增添诸多功能,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市场的扩张: ( 1)美化环境功能,防固风沙,特色旅游; ( 2)拓展产前产后的良种信息,科技、加工、配送服务等领域,产中的生产功能外向发展,梯度转移; ( 3)从实体经济向服务贸易发展; ( 4)从输出实物产品向输出技术、资本、管理、规划、标准发展。 3.2.2 北京农副产品的消费状况 首都北京是典型的农副产品销地市场,农副产品市场需求和消费呈现出规模大、品种多、质量要求高、消费 结构层次鲜明等大型城市消费市场的共性;另外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北京的农副产品市场又表现出许多与全国其他大中城市所不同的特性。在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动态角度来看,北京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特别是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食品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等诸多因素使得农副产品市场结构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特别是 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绿色奥运”的承办理念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导着居民的生活理念快速向“绿色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将对首都的绿色安全 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报告的这一部分,在重点考察北京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市场状况和特点的同时,也将力图用动态发展的目光,来审视这片广阔而富有活力的市场领域。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北京城市调查队对北京 1000 户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情况的记帐调查数据,以及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对 1998 年 2002 年期间北京市居民农产品(食品)消费情况,特别是对不同收入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偏好总结分析如下: 一、 恩格尔系数看,北京城市居民消费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6 1998年至 2002年 的五年间,北京城市居民人均每年食品消费支出为 3122.01元,占人均年消费支出总额 8434.25 元的 37,即恩格尔系数为 37。五年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下降,从 1998 年的 41下降到 2002 年的 34。其中,高收入户降幅较小,低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积分较大。 1998 年 2002 年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呈逐步下降趋势,具体变化是:低收入户由 51.1下降到 38.4;中等偏下收入户由 44.9下降到38.8;中等收入户由 43.1下降到 35.2;中等偏上收入户由 40.3下降到 31.7;高收入户由 32.8下降到 29。按照这个水平,中高收入阶层居民的食品消费已经步入绿色安全时代,而下面的调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考察标准,高于 59%为贫困型, 50 59为温饱型, 4049为小康型,低于 40为发达国家标准(富裕型),低于 20为最发达国家(最富裕型)。 2002 年全国居民平均 37.7,北京 33.87,天津 36.2,上海 39.4,江苏 40.4,浙江 39.9,广东 38.5。 北京市历年居民生活统计 (1978-2003)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 (元 ) 恩格尔系数 年份 全部收入 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指数 消费支出 #食品 1978 450.2 365.4 100.0 359.9 211.2 58.68% 1979 491.5 415.0 111.6 408.7 236.7 57.92% 1980 599.4 501.4 127.2 490.4 271.0 55.26% 1985 1,158.8 907.7 134.8 923.3 466.9 50.57% 1986 50.91% 27 1,317.3 1,067.5 203.5 1,067.4 543.4 1987 1,413.2 1,181.9 207.5 1,147.6 605.0 52.72% 1988 1,767.7 1,437.0 209.3 1,455.6 743.4 51.07% 1989 1,899.6 1,597.1 198.5 1,520.4 841.3 55.33% 1990 2,067.3 1,787.1 210.8 1,646.1 892.2 54.20% 1991 2,359.9 2,040.4 215.3 1,860.2 1,016.8 54.66% 1992 2,813.1 2,363.7 226.9 2,134.7 1,126.3 52.76% 1993 3,935.4 3,296.0 265.9 2,939.6 1,404.7 47.79% 1994 5,585.9 4,731.2 305.5 4,134.1 1,919.0 46.42% 1995 6,748.7 5,868.4 322.9 5,019.8 2,436.5 48.54% 1996 7,945.8 6,885.5 378.9 5,729.5 2,671.5 46.63% 1997 8,741.7 7,813.1 365.9 6,531.8 2,854.4 43.70% 1998 10,098.2 8,472.0 387.6 6,970.8 2,865.7 41.11% 1999 10,654.8 9,182.8 417.6 7,498.5 2,959.2 39.46% 2000 12,560.3 10,349.7 454.7 8,493.5 3,083.4 36.30% 28 2001 13,768.8 11,577.8 493.4 8,922.7 3,229.3 36.19% 2002 13,253.3 12,463.9 540.9 10,285.8 3,472.5 33.76% 2003 14,959.3 13,882.6 601.2 11,123.8 3,522.7 31.67%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 2004) 二、 城市居民对农产品(食品)质量和品牌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2002 年,北京市连锁超市共有总店 146 个,门店 3523 个,从业人员 11 万人,营业额约 66 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 3.8,占食品消费总额的14。 据城 区连锁超市反映,城市中高收入消费群体的消费偏好,首先考虑的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第二,关注品牌;第三,关注价格。在超市里消费的人群都比较注重产品品牌,收入越高,品牌意识越强。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消费者还是比较关注价格的差异。 北京城市居民家庭购买农产品的频率大部分为每天购买一次,所占比重 62.5,其次是三天购买一次,所占比重 29.5,城市居民家庭购买农产品的场所主要是在超市连锁点、个体摊贩、零售市场,所占比例分别为 24.1、 40.7和 29.2(图 5)。 城市居民选购农产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安全无公害,有 43.7的被访者将其列为首要因素,其次考虑的因素是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占 28.9;居第三位的因素是农产品的价格,占 11.3(图 6)。 29 40.7%29.2%5.9%24.1%0.1%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个体摊贩 零售市场 批发市场 超市连锁店 其它 图 5 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 图 6 城市居民选购农产品考虑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今后消费农产品的趋势为: 92.6%的被访者表示今后将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安全、绿色、无公害; 77.7%表示将向高蛋白、低脂肪、营养、43.72 8 . 91 1 . 36 . 72 . 20 . 8 0 . 3051015202530354045安全无公害 新鲜程度 价格 口味 品牌 应季 产地 30 保健型转变; 50.5%表示将更多地消费生鲜农产品(图 7) 图 7 今后购买及消费农产品趋势 三、 北京城市居民消费群体分类 统计系统按人均年 收入将北京城镇居民收入情况划分为五个层次, 2002 年的收入分别为: 低收入户: 人均 6820.9 元, 户均约 2 万元; 中偏下户: 人均 9666.5 元, 户均约 3 万元; 中等收入户:人均 12029.7 元,户均约 3.6 万元; 中偏上户: 人均 15027.8 元,户均约 4.5 万元; 高收入户: 人均 24295.1 元,户均约 7.3 万元。 北京城乡经济信息中心网上调查显示,不同家庭年收入的群体分布如下: 5 万元以下 49.3 5 10 万元 37.5 10 30 万元 9.4 30 万元以上 3.8 四、 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实现了由低蛋白、高脂肪向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转变 18.119.527.150.577.792.6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没变化熟食制品特殊需求注重品牌品种丰富快捷方便生鲜农产品高蛋白安全绿色 31 1998 2002 年五年期间平均,八大类传统农产品消费支出占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比例为 55。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这一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1998 年为 57.9, 2002 年为 52。通过这种变化反映出城市居民食品消费偏好平均每年变化 1.4 个百分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为居民新的消费增长点。 从不 同收入阶层看,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的八类食品人均年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分别为 56.25、 55.07、 52.59、 49.8、 48.05。表明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八类传统食品消费人均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 1998 2002 年期间平均,八大类传统食品消费结构中,粮食、肉禽及制品、菜类消费呈下降趋势。分品种、分年份的变化情况如下。 表 19 1998 2002 年北京城市居民食品消费结构 项目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 年(%) 食品消费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八类食品合计 58 56 54 53 52 其中:粮食 9.00 8.20 7.30 6.80 6.40 肉禽及制品 20.60 18.30 18.00 17.50 16.30 水产品 4.47 4.43 4.28 4.47 4.71 菜类 8.10 8.40 7.60 7.30 7.20 干鲜瓜果类 7.10 7.60 7.00 7.20 7.30 坚果和果仁类 1.80 1.70 1.80 1.80 1.80 奶及奶制品类 4.00 4.80 5.80 6.20 6.30 蛋类 2.70 2.60 2.20 2.20 2.00 1998 2002 年期间平均,八大类传统食品消费结构中,粮食、肉类、蛋类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为负值。 表 20 1998 2002 年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收入弹性系数 32 项目 平均 低收入户 偏低户 中等户 偏高户 高收入户 食品消费合计 0.192 0.238 0.292 0.215 0.208 0.132 其中:粮食 -0.010 -0.029 -0.003 -0.019 -0.017 -0.003 肉禽及制品 -0.008 -0.017 0.020 -0.002 -0.022 -0.015 水产品 0.011 0.014 0.014 0.025 0.010 0.004 菜类 0.005 0.009 0.010 0.005 0.004 干鲜瓜果类 0.015 0.022 0.024 0.0213 0.013 0.009 坚果和果仁类 0.003 0.002 0.006 0.004 0.003 0.002 奶及奶制品类 0.034 0.070 0.047 0.044 0.033 0.018 蛋类 -0.003 -0.006 -0.001 -0.003 -0.004 -0.002 在外用餐 0.113 0.134 0.104 0.103 0.162 0.096 从总体看,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在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比率普遍提高。尤以奶及奶制品、名特优干鲜瓜果、水产品类消费需求增长显著。 2002 年奶及奶制品、水产品、干鲜瓜果类、菜类人均年消费支出,低收入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1.16、 8.02、 5.12、 5.06;中等偏下收入户分别比上年增长 14.88、 12.77、 9.56、 5.84。中等收入户干鲜瓜果类、坚果和果仁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人均年消费支出增长较大,分别比上年增长 11.46、 6.06、 4.41、 3.45。中等偏上收入户水产品、干鲜瓜果类、菜类人均年消费支出增长较大,分别比上年增长 16.53、 6.44、 5.06;高收入户坚果和果仁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干鲜瓜果类人均年消费支出增长较大,分别比上年增长 28.88、 22.79、15.83、 8.36、 城市富 裕家庭对某种农产品的消费逐步趋于稳定,其消费偏好朝着健康、营养价值更高的食品转变,这就是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8 2002 年,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的五个层次居民在外用餐的人均年消费支出分别增长 55.82、 53.2、 46.9、 91.27、 90.37。 2002 年比上年 33 增长 19.19、 5.74、 16.71、 17.14、 9.42。 2002 年五类收入户在外用餐的人均年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比重分别为 19.56、 20.32、 23.82、 27.24、29.72。收入越高, 在外用餐的消费就越大,占食品消费的比重也越大。 交叉分析显示,不同收入的城市居民在购买农产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和消费趋势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只是在购买农产品的场所上略有差别。高收入居民家庭主要集中在超市、城市连锁店,在个体摊贩、零售市购买的则较少。 调查中被访问者对北京比较知名的农产品知道的比较多,有八成以上的人能够说出 1 2 个北京的名牌产品。如:现在应季的水果大兴西瓜,有 29.9%的人提及,居第一位;其次是古船面粉,有 22.4%的人提及;居第三位是三元牛奶,有 9.7%的人提及。比较大型的连锁超市对北京郊区的重 要农产品非常了解,都表示愿意将农产品的采购基地放在郊区。锦绣大地、顺鑫农业、小汤山特菜、平谷大桃等,在超市的知名度和信誉较好。可见北京农产品虽然在整个市场上所占比例不高,但在超市以及中高档市场上的份额还是比较大的。 1主食类产品的消费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城市居民主食消费以大米为主,所占比重为 78.8%,其次是白面,所占比重为 17.3%;经常消费的产品主要有面包、切面、馒头等加工制品和豆类、杂粮,所占比例分别为 50.1%、 38.3%、 23.9%;方便面、包子、饺子等速冻食品以及糕点、罐头只是偶尔消费。 表 21 北京城市居民主食消费偏好 品种 为主 % 经常 % 一般 % 偶尔 % 从不 % 大米 78.8 12.3 7.1 1.8 白面 17.3 40.4 24.9 15.8 1.6 豆类 0.1 38.3 39.0 21.4 1.2 杂粮 0.3 23.9 35.3 37.2 3.3 面包、馒头、切面等加工制品 1.4 50.1 25.6 21.6 1.3 方便面、包子、饺子等速冻食品 0.1 12.7 26.1 50.4 10.7 糕点 0.1 12.2 26.3 49.6 11.8 罐头 0.2 0.7 4.3 35.3 59.5 数据来源: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221”行动计划调研报告, 2004.3 34 2肉禽、蔬菜、奶制品等产品的消费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肉禽类产品的消费中,有 70.3%的被访都是以生猪肉为主;蔬菜类消费以普通菜为主,所占比重高达 90.3;鲜果类以应季水果为主,占58.2%,而且主要是国产水果;蛋类产品经常消费的比重较大,为 66.6%;奶及奶制品的消费是以鲜奶为主,占 78.9%;水产品中淡水鱼的消费所占比重略高一些,为 37.2%,海鱼的消费比重为 37.1%;干果、花 卉及蜂产品的消费不是很经常,只是一般消费或偶尔消费。 表 22 北京城市居民副食品消费偏好 品种 为主 % 经常 % 一般 % 偶尔 % 从不 % 肉 食 类 1生猪肉 70.3 9.8 10.7 5.1 4.1 2生牛肉 9.3 31 32.5 23.4 3.8 3生羊肉 2.9 27.7 33.4 30.2 5.8 4生鸡肉 7.1 48.6 28.3 13.8 2.2 5其它生肉 0.1 1.3 9.0 33.8 55.8 6散装熟食 0.2 17.4 26.4 36.4 16.9 7包装熟食 0.2 26.1 32.5 32.9 8.3 菜 类 1、绿色安全菜 3.9 20.2 26.5 33.9 15.5 2、净菜、加工菜 0.3 2.8 11.9 40.6 44.4 3、特菜 0.2 4.1 8.3 37.6 49.8 4、礼品菜 0.2 0.5 1.8 25.2 72.3 5、普通菜 90.3 7.3 1.5 0.6 0.3 6、食用菌 0.8 48.7 30.4 17.6 2.5 蛋类 27.7 66.6 4.6 1 0.1 鲜果 1应季水果 58.2 38.2 3.3 0.3 2国产水果 37.1 57.9 4.3 0.7 3进口水果 0.5 2.1 8.9 57 31.5 4果篮 2.9 26.3 70.8 5果汁饮品 0.4 41.2 30.9 17.9 9.6 干果 1坚果和果仁 17.3 24.4 34.3 18.6 54 35 2其他干果 6.8 17.5 35 34.6 6.1 奶及奶制品 1鲜奶 78.9 10.8 4.8 2.5 3 2酸奶 7.9 55.2 21.8 12.6 2.5 3加味奶 0.1 9.4 18.6 37.6 34.3 4奶酪 1.8 5 26 67.2 5冰激淋 0.5 22.6 33 31 12.9 其它奶制品 0.5 6.5 16.3 36.7 40 水产品 1淡水鱼 37.2 23 19 17.2 3.6 2海鱼 37.1 25.8 23.6 12 1.5 3虾 0.9 25.8 38.5 31.1 3.7 4蟹 2.7 14.2 59 24.1 5海干货(紫菜、虾皮) 1.3 39.9 31.6 22.1 5.1 峰产品 1.6 24.7 25.7 29.9 18.1 花卉 1鲜切花 1.9 3 9.3 34.3 51.5 2盆花 8.6 8.3 20.9 22.3 39.9 数据来源: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221”行动计划调研报告, 2004.3 3.2.3 北京市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一、 北京农副产品购销状况 2003 年北京市主要农产品总销售量为 2188 万吨,其中批发销售总量达到1865 万吨,占到销售总量的 85.2%。北京市主要农副产品市场供给仍然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流通体 系为主,途经批发市场的农副产品销售总量占绝大部分,另有少部分由生产基地直接配送到超市和社区网点,而农户直销到城市集贸市场和路边摊的销售渠道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根据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 2004统计, 2003 年北京亿元以上食品饮料烟酒类交易市场的成交总额达到 230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粮油果蔬类市场成交总额为 175 亿元,占全部食品类市场成交总额的 76%。 36 北京市农副产品购销状况统计( 2003) 单位:吨 项目 商品总购进 商品总销售 #批发 批发环节所占比重 #零售 年末库存 粮食 8,603,488 8,187,834 7,847,945 95.8 339,889 97,570 食用植物油 3,992,589 3,996,664 3,859,334 96.6 137,330 97,175 猪和猪肉 331,017 333,350 148,644 44.6 184,706 16,732 牛和牛肉 57,639 57,487 14,086 24.5 43,402 616 羊和羊肉 59,547 60,723 15,459 25.5 45,264 1,035 家禽 164,596 165,435 114,547 69.2 50,888 4,844 鲜蛋 118,702 118,621 41,020 34.6 77,601 516 鲜菜 5,688,824 5,689,484 4,201,514 73.8 1,487,970 831 鲜瓜果 2,972,818 2,981,089 2,250,125 75.5 730,963 366 水产品 292,215 293,458 161,765 55.1 131,693 1,902 合计 22,281,435 21,884,145 18,654,439 85.2 3,229,706 1,021,587 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 2004相关数据整理。 二、 北京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分析 根据北京市农委对 10 家郊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6 家郊区农产品配送中 37 心、 10 家农产品批发市场、 11 家城区连锁超市等的调查,结合对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分析,对北京市农产品的来源及走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结论。 (一)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是郊区供应和 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 1. 批发和摊商销售中,以外埠供应为主 据对 10 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十三大类农产品进货来源及销售流向的汇总分析,近三年批发市场农产品上市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来源中北京地产量维持在20以内,来自外埠的量占 80以上(图 1)。 表 9 批发市场农产品来源及比重 项目 总量(万吨) 北京 外埠 2001 年 482.5 16.7 83.3 2002 年 592.1 13.2 85.1 2003 年 1 6 月 393.9 17.6 82.4 注: 2001、 2002 年数据只包括七个批发市场 从批 发市场农产品销售流向看,北京市消化的量占 80左右,转销到外埠的量占 20左右, 2003 年上半年有少量出口(图 2) 表 10 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流向及比重 项目 总量(万吨) 北京 外埠 2001 年 474.4 83.4 16.6 2002 年 589.7 72.3 27.7 2003 年 1 6 月 365.3 84.0 16.0 注: 2001、 2002 年数据只包括七个批发市场 图 1 2003 年上半年批发市场农产品来源图 38 16.5%12.0%96.0%17.2%20.6%23.9%36.6%32.8%12.0%40.8%26.7%83.5%88.0%4.0%82.8%79.4%76.1%63.4%67.2%88.0%59.2%73.3%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蔬菜水果猪肉类羊肉类牛肉类蛋品类禽肉类干果水产品粮食食用油外埠 北京 39 2 0 0 3 年 上 半 年2002年2001年北京外埠1 6 . 0 %2 7 . 7 %1 6 . 6 %8 4 . 0 %7 2 . 3 %8 3 . 4 %0%10%20%30%40%50%60%70%80%90%100%北京外埠 图 2 北京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流向图 2. 连锁超市中,以北京郊区供应为主 连锁超市中北京供货的生鲜品占 11 类鲜品销售总额的近 70,而且近几年这种格局基本保持稳定。调查数据汇总显示, 2001 2003 年上半年, 11 类生鲜品销售额中北京供货的生鲜品销售总额为 19.7 亿元,占 11 类生鲜品销售总额的69.4(图 3)。 北京供货生肉类、熟食类、奶类占 11 类生鲜品销售总额比重较大。数据显示, 2001 2003 年上半年肉类销售额为 50584.1 万元,占销售总额的 17.8;熟食类销售额为 64137.1 万元,占 22.6;奶类销售额为 39430.9 万元,占 13.9;菜类销售额为 12385.6 万元,占 4.4;鲜果类销售额为 10190 万元,占 3.6;干果销售额为 7206.4 万元,占 2.5;水产类销售额为 5453.2 万元,占 1.9;杂粮销售额为 2840.2 万元,占 1;蛋类、南北干货、蜂产品销售额分别为 3494.3万元、 496.7 万元、 1196 万元,其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均不足 2(图 4)。 40 图 3 2001 2003 年上半年超市北京供货占 11 类生鲜品销售总额的比重 37.9%96.3%78.8%77.5%55.0%33.0%71.9%22.9%11.8%71.7%64.7%0% 20% 40% 60% 80% 100% 120%杂粮熟食肉类菜类鲜果类干果奶类水产品南北干货蜂产品蛋类 图 4 2001 2003 年上半年超市北京供货的各类生鲜品占该类销售额的比重 (二)郊区农产品销售以城区市场为主,外埠和国际市场为辅 1.蔬菜的市场走向 2002 年北京市商品菜总产量 45 亿公斤,商品菜产值 35 亿元;其中,冬季 41 自给率偏低。按总产估算,其中 75在北京地域经销,北京自产菜占北京消费总量的 55; 15由地头直接运输到外地; 10出口,约 45 万吨。 2.果品的市场走向 2002 年北京市果品产量 7 亿公斤,销售额 14 亿元,其中:销售到北京市场的量占 62,在北京城区的 市场份额约占 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